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基本线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了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了三的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探索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在建设中急于求成,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1966-1976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21世纪初,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
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过渡时期(1949-1956)→十年探索(1956-1966)→十年文革(1966-1976)→两年徘徊(1976-197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知识重组】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
(1)历史背景:
1、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949-1952);
2、重要力量(经济基础):建立在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
3、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加强;
4、农村条件:土改后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
5、外部条件:抗美援朝的胜利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借鉴;
(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即改造与建设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
“一五”计划的特点(中心环节):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地区:东北地区。
“一五”计划的作用;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即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内容: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低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工作过于急噪和粗糙,留下许多问题。
(5)特点:
A、时间的长期性;
B、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和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探索:
1、1956.4《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1956、9)
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内容:A、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4、十年建设探索成就: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等工业设备制造和飞机、汽车等十几个基础行业;新修铁路8000公里,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石油全部自给。
(2)曲折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原因: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毛泽东
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宣布的“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材料显示开展大跃进运动是在何种心态下进行?还有什么原因?
A、急于求成;
B、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C、根源:“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
2、“大跃进”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主要表现:大办工业、农业,大炼钢铁,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危害: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环境严重破坏,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
错误: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严重平均主义,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
危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
4、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教训(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中共八大)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大跃进)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6年: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整顿企业,恢复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4、后果: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5、教训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保持社会安定团结;C、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的标志(1978.12)
(一)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4、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二)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五、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前提、内容、根本目的、目标、实质)
1、农村改革:(1)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A、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B、地位:农业为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2)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过程:A、尝试:1978.12,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安徽四川的一些地方积极推广;B、中央支持: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 C、全面推广:1983年;
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所有权)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农民使用(使用权)。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原则)。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1)开始标志: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内容: 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具体内容:①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六、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