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组织与管理各章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组织与管理各章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考试题目与内容要点设计,突出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情境性运用能力。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课堂组织与管理的理念——有效学习环境的创建
一、知识要点
1.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教育意义在于:将课堂创建为一种学习共同体、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
2.学习共同体的五个特点:安全、开放的交流、互相喜欢、共同的目的或目标、沟通和信任。
3.着眼于创建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教师提升课堂组织与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知识运用
1.教师只要上好课就行,能不能组织管理好课堂不重要。×
2.课堂组织与管理是班主任的事情,遇到班风、学风不好的班级,就应该找班主任解决问题。×
3.每一位教师都是课堂组织与管理者,都是营造积极健康课堂文化环境的承担者。√
4.课堂管理的目标在于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班集体,塑造一种良好的“班风”。×
5.课堂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
6.面对课堂问题行为,如果教师运用消极的控制方式,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却极容易增加师生间的敌对情绪,影响到积极健康的课堂文化形成。√
7.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8.课堂组织与管理的作用就是维持课堂纪律,避免或消除课堂不良问题行为。×
9.你将会如何描述一个学习共同体?结合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举例加以证明。
10.请谈谈破窗理论对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启示。
11.部分一线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潜在的不良课堂行为给课堂带来的混乱状态感到忧虑,将课堂组织与管理的目标定位于“维持课堂纪律,避免或消除课堂不良问题行为”,认为一个上课时始终保持安静的班级能够很好地体现授课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些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章课堂组织与管理的目标——营造合作、尊重、负责任的
课堂
一、知识要点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
健康的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民主、和谐三个特征。
对营造积极健康师生关系具有消极影响的因素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的心理健康、消极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及与其他人积极的相互交往,并且扩展到全班,来形成与丰富学生的自我概念。
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应该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三方面,学生参与是这三种参与的组合。
理想行为,是相对于课堂问题而言的,一般指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相一致,且不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社会的强化、活动与特权、切实的和标志性的强化可以用来加强学生的行为。
二、知识运用
建立健康师生关系的方式有:
第一,正确认识,尊重学生;
第二,多渠道的沟通与交流;
第三,了解学生的需要;
第四,宽容与理解;
第五,学会微笑、赞扬与赏识;
第六,公平对待。
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尊重学生?
第一,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避免使用伤及学生自尊的话语;第二,表达出对学生的关注;第三,注意学生的异常行为;第四,相信学生的能力;第五,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第六,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具有哪些重要影响?
第一,协助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第二,教会学生给自己打分,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又要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第三,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注意把握范围、场合、时间,以关心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多从正面引导。
教师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品德的策略有哪些?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第二,协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第三,帮助学生与他人积极交往;第四,让学生有归属感;第五,让学生感到被老师、同学所需要。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被老师、同学所需要?
第一,可以采用不同方式邀请学生的协助;第二,鼓励学生帮助其他的同学;第三,开展小组活动;第四,提供做贡献的机会;第五,让同学轮流做一些工作。
教师可以运用哪些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有效地运用提问;第三,创设参与的氛围与时机;第四,艺术地运用鼓励。
如何有效地运用提问?
第一,问题应与学生自身或是生活相关;第二,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第三,应随机抽取学生回答;第四,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来提问;第五,让其他人思考同学的答案。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
第一,刺激学生感官;第二,利用言语和非言语技巧;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技巧;第四,积极利用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强化学生的理想行为?
第一,建立理想行为准则;第二,教授理想行为准则;第三,运用多种强化手段。
建立理想行为准则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尽量用积极的话语;第二,准则应明确;第三,准则应合理,是学生有能力做到的,不违背学生的天性,且实施准则不需要耽误太多时间、花费太多的精力。
第三章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出发点——建立课堂规范及期望行
为
一、知识要点
课堂规范:既指课堂的静态存在形式——纪律、规则和规定,也包括教师和学生通过情感互动形成的积极课堂期望和民主的课堂氛围(即课堂规范的动态存在形式)。
合理的课堂规范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反映师生共同的期望;第二,反映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第三,反映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第四,反映动静结合的特征。
课堂规范的教育意义体现为:第一,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行为;第二,避免发生“以人情治人”的现象;第三,激励师生共同走向教育的真善美;第四,实现和谐课堂。
制定课堂规范的基础:第一,形成对学生行为的正确评估;第二,教师的期望效应。
二、知识运用
判断对错:
制定纪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服从命令。×
规范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最终学会指导自己和监督自己。√
规范只会培养学生形成“他律”。×
课堂上师生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规范的错误理解,把规范等同于控制。√
安安静静的课堂并不一定是课堂管理的理想追求。√
课堂规范是老师定的,不需要体现学生的期望。×
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可能与他们的积极需要不能满足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