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word文档良心出品)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形象,而且是文字描写极其丰富、色彩丰满的诗歌形象之一。
众所周知,这个形象代表了诗人屈原心中的一个女性形象,但是”的这个形象不同于其他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试图从审美视角探讨离骚中“香草美人”这个形象的特殊意义。
“香草美人”是什么?“香草美人”是《离骚》第六章中的一个形象,原文中对其的描述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十里扬州路。
繁华落尽,成双成对,青花瓷悄然无语。
香草连天,断续残云,千里共婵娟。
”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彩多姿、千姿百态的春景,其中的“香草美人”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描述。
“香草美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形象,它并不代表真实的女性,而是代表一种诗意的境界。
从诗句上讲,“香草美人”实际上是一种把香草和美人结合在一起的山水诗,是一种把景物与人物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手法。
同时,它也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光影交错,别具韵味在《离骚》中,诗人对“香草美人”的描写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得这个形象在诗歌中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和想象性。
在诗句中,“香草美人”被描写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如“香草连天,断续残云”,“成双成对”,“繁华落尽”等,这些形容词所表达的意境格外深刻。
在这些艺术形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香草连天”这个形象。
诗人用简单的四个字,表达了草木飘香、缭绕于天际的境界。
其中蕴含的美好意境,使得人们在阅读诗歌时,仿佛可以感受到新生春日的生机勃勃和满眼生机。
另外,“香草美人”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种美好、自然、简单的理想。
在诗歌中,“香草美人”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和希望,如此美好的情景唤醒了人们最美妙的回忆和幻想,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生活经验。
优美情景珍藏心中〖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形象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形象,可以看做是整部诗歌深层次文化的一部分。
离骚的两大意象“香草”“美人”解读
离骚的两大意象“香草”“美人”《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点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离骚》对自己的上下求索有出色的描写。
第一次远逝历经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
第二次远逝,由于目睹故国而不忍离去。
对这两个情节的理解,一般根据“灵氛”所言“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认为象征屈原试图离开楚国另寻可以实现自己理想之处,但由于对宗国的留恋而终于不能成行。
这两次远逝中都有十分壮丽的场景,试看这一段的描写: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望舒先驱,飞廉奔属、凤凰承旂、蛟龙为梁,在这些神圣形象的支持下,屈原显得如此从容、自由,他伟岸的人格也更加光辉灿烂。
这里显出了对自己信念的执著,表现了对世俗的蔑视。
浅谈《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浅谈《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浅谈《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泥泞的人生屈原的人格气质与环境的矛盾造成了他的人生的悲剧,同时也造就了优秀的文学产品——不朽之作,《楚辞》。
王逸为《离骚》做序云: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云、云霓以为小人。
以《离骚》为代表的香草美人系统是屈原的骄人成就。
作为诗歌的象征手法,《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是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表达着追求内性美,对贤臣明君的渴慕等,从香草美人的意象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屈原的高尚峻洁的人格魅力,也使得整部辞赋蕴藉而生动。
一、香草美人与南楚文化确切地说香草美人是从楚辞中生长出来的,《诗经》中涉及的香草美人,不过是简单的比喻或者起兴,多用本义,托喻的成分很少,《荀子·议兵》篇有:其民之亲我,观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这里以香草象征美德。
屈原发展了这种手法,以香草比美德,以臭草比恶德,并进而把二者都人格化了。
屈原以美人象征君子,以香草象征贤人,以恶禽臭物象征奸佞,这不仅在他的各个诗歌中是统一的、固定的,就是其后的几百年间这种象征还为文人所尊奉。
南楚之地,人杰地灵,树木花草也赋有灵气,据记载,楚国早先向周王室进贡之物,是祭祀用的灵草。
诗人用它们来表达一种特别的情结。
如用荃荪为喻,象征君王,缘于荃荪这种香草,它保存着楚人远古残留着的意识,留存着楚人对远古先祖的崇拜和怀念的情愫,它作为先王的象征,其实早已积淀在楚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了,而在屈原的笔下发挥到了极致。
香草美人意象,带有着浓郁的原始巫风文化的色彩。
据《九歌》看,巫觋在祭祀中表演不仅情感真挚,虔诚,还运用大量的香草来刻意修饰自己的服饰、车乘,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东皇太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湘君》),以显得圣洁高尚。
这些是身为三闾大夫的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之间的屈原耳熟能详的,香草是他所欣赏和赞美的,《九歌》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神交际之艰难以及生离死别,使得屈原从那些圣洁的巫灵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产生了共鸣。
《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审美分析
文化艺术研究 A Study of Culture and Art175《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审美分析杨柏松(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香草美人是屈原《离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类意象。
香草美人内涵丰富,香草是屈原美好品质的象征,美人可以自喻,也可比喻君臣关系。
这两类意象的运用,使《离骚》极富浪漫色彩。
关键词:屈原;离骚;香草;美人《离骚》是屈原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质。
该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流传于世。
从内容上来说,该诗表现了屈原对当时楚国政治腐朽的愤慨之情,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之情,对个人不幸遭遇的哀怨之情。
屈原品质之坚贞、兴楚之迫切、实现美政之追求,都寄托在香草美人之中。
一、香草之于美德《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据统计达到17种之多。
如下:兰(含秋兰)、芷、椒、蕙、荃、荷、江离、木兰(树)、宿莽、菌桂、留夷、揭车、杜衡、秋菊、薛荔、胡绳、琼茅。
香草的寓意有三:一是美德,二是作为装饰丰富了美人意象,三是与恶草相对。
我们可以诗歌中体悟屈原对香草的挚爱之情。
诗人种植收割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诗人饮香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穿戴香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种植收割香草,有育才之喻。
屈原待这些人才成熟之时,将他们奉给楚国,为实现楚国复兴而贡献力量。
臣子穿戴香草是一种礼节,表示对君主之敬,与屈原的“内美”相呼应。
饮香草有古贤之风,可与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相比。
《离骚》创作时间是屈原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
此时屈原个人命运坎坷、报国望、国家前途暗淡。
在此种境遇下,屈原仍不忘楚国时政,他担心香草会变质变节,沦为恶草。
他在诗中说,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在恶劣环境中,屈原矢志不渝。
但是楚国佞臣当道,那么其他人能坚持多久呢?在中国神话中,有一类神话叫变形神话,例如精卫填海。
《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审美分析
《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审美分析作者:杨柏松来源:《艺术大观》2019年第04期摘要:香草美人是屈原《离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类意象。
香草美人内涵丰富,香草是屈原美好品质的象征,美人可以自喻,也可比喻君臣关系。
这两类意象的运用,使《离骚》极富浪漫色彩。
关键词:屈原;离骚;香草;美人《离骚》是屈原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质。
该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流传于世。
从内容上来说,该诗表现了屈原对当时楚国政治腐朽的愤慨之情,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之情,对个人不幸遭遇的哀怨之情。
屈原品质之坚贞、兴楚之迫切、实现美政之追求,都寄托在香草美人之中。
一、香草之于美德《離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据统计达到17种之多。
如下:兰(含秋兰)、芷、椒、蕙、荃、荷、江离、木兰(树)、宿莽、菌桂、留夷、揭车、杜衡、秋菊、薛荔、胡绳、琼茅。
香草的寓意有三:一是美德,二是作为装饰丰富了美人意象,三是与恶草相对。
我们可以诗歌中体悟屈原对香草的挚爱之情。
诗人种植收割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诗人饮香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穿戴香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种植收割香草,有育才之喻。
屈原待这些人才成熟之时,将他们奉给楚国,为实现楚国复兴而贡献力量。
臣子穿戴香草是一种礼节,表示对君主之敬,与屈原的“内美”相呼应。
饮香草有古贤之风,可与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相比。
《离骚》创作时间是屈原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
此时屈原个人命运坎坷、报国望、国家前途暗淡。
在此种境遇下,屈原仍不忘楚国时政,他担心香草会变质变节,沦为恶草。
他在诗中说,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在恶劣环境中,屈原矢志不渝。
但是楚国佞臣当道,那么其他人能坚持多久呢?在中国神话中,有一类神话叫变形神话,例如精卫填海。
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
《离骚》——香草美人
• 1)喻明君 • 2)喻贤臣 • 3)喻自己
美人
•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 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 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 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 ——【汉】 王逸《离骚》序
• 关照自然,天人合一
• ——李商隐《无题》
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指出:“ 此等诗 , 似寄情男女, 而世间君臣朋友之间, 若无此意, 便泛泛与陌路相似 ,此非粗心人所知。”
练习
• 《洛神赋》——曹植 ✓讲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但“人神殊途”,他们的
爱情注定不会长久。其实曹植并非真想描述这样一个失 败的爱情故事,他只不过假托这样一个娴熟、善良的女 子比喻君王,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进而达到托 寓身世,表明心迹的目的。
香草美人
• 渊源
• 神巫文化。《尚书》中提到:“至治馨香 , 感于神
明”,古人认为神灵比较喜爱香草,所以香草就成为 古代巫术祭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当时的楚国巫风 很重,连楚怀王都曾“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 却秦师”(《汉书·郊祀志》)。
• 楚人用香草祭神祈福,驱邪避凶的习俗说明其在宗教 或祭祀中的特殊意义,理所当然,这也为屈辞香草意 象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
• 渊源
香草美人
• 《诗经》——香草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
✓ 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
✓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
“舜华”“蔓草”等各种花草,用以比喻人的容颜。
《诗经》——怨妇
✓ 《氓》
香草
• 芰荷、白芷、兰椒、芙蓉、江蓠、菌桂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的说法大约是来自《楚辞》原文中的,如《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一般来说,"香草美人"主要是指《楚辞》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具有政治抒情的意味。
正如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所论当否,姑置不论。
但由此可知"香草美人"在作为《楚辞》中一种表现手法的意义上,大抵是要象征诗人的政治理想与高尚人格。
这种意义上的"香草美人",最典型的主要存在于《离骚》《九章》以及《远游》等几篇中。
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
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王逸说:“女以喻臣。
”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
”我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
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
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
”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
香草美人琼佩——《离骚》珵美义蕴述论.
香草•美人•琼佩——《离骚》珵美义蕴述论谈及屈原辞赋的特点,若从比兴取喻的素材着眼,“香草美人”已经成为传统沉淀至今的共识。
香草美人的比兴概念,在清代甚至推衍至诗词领域,于阐释晚唐及南宋曲子作品,婉约派以至花间派作品被赋予这样的特性:作品中香草美人的内容被描绘为禀承屈赋的传统,人为地拔高声价,得与屈赋相提并论。
但事实又是否如此呢?香草美人的义蕴又可否尽屈赋取喻的精神呢?在未有充分参照文本而提出可靠的支持论据之前,只可视为一种意见甚至成见。
若以实在的态度解读屈赋的代表作《离骚》,不存先入为主的观念,以预设组件砌合,将后出的各种概念暂置不论,让作品自身说明,很可能得出与流行说法不一致的结论。
一说香草——惟草木之零落《离骚》屡言以香草为一身佩饰,起笔实叙天赋“内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徒然虚笔设喻,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辟芷、秋兰三种植物,王逸《章句》均注曰“香草”,并说明取喻含义说:“言己修身清洁,乃取江离、辟芷,以为衣裳;纫索秋兰,以为佩饰;博采众善,以自约束也”。
王逸《章句》把屈原笔下凡香草佩饰归结到“自约束”,是对文句独立解释的传统章句之学的结果,因为可以不必理会上下文以及全篇语境,这种注释只能传达注者的概念,屈原是否欲表达“自约束”的讯息,循览上下文便豁然。
《离骚》运笔至“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众芳为“谕群贤”。
屈原此下虚笔设喻:“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王逸《章句》说明取义:“蕙茝皆香草,以谕贤者。
言禹、汤、文王,虽有圣德,犹杂用众贤,以致于治,非独索蕙茝,任一人也。
”在此,香草均是比喻贤能的人物,前面说及“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句的香草,亦不会是自喻。
屈原又纵笔写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所及的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王逸注皆谓“香草”,这些植物各有特性,可以入药,比喻各怀才具的诸色人才,用王逸的说法是“众贤志士”。
试析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
试析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作者:曾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离骚》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屈原在该作品中独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展示了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并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香草美人”意象蕴含着屈原的爱国深情和独立高洁的人格。
屈原洁身自好,一心想追求开明民主的政治,然而事与愿违,他只好借助“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
关键词:屈原;香草;美人;意象;人格魅力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20-01一、“香草美人”意象“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志洁”的象征。
在那个“举世皆浊而我独清”的世界中,屈原借助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展示自我的人格理想,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细读《离骚》,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大致有这样一些植物:芰荷、江蓠、蕙茝、菌桂、白芷、荃、兰、椒、菊、芙蓉、杜衡等等。
在作品中,香草类型多达44 种,而屈原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以各种各样的香草披戴于身上。
王逸《章句》注曰“香草”,并说明取喻含义:“言己修身清洁,乃取江离、辟芷,以为衣裳;纫索秋兰,以为佩饰;博采众善,以自约束也”。
屈原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以外在的修饰衬托内心的纯美高尚。
不仅如此,他还饮花露,食落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兮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还种植了大片的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其目的是“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屈原欲使多数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群体意识。
可悲的是,这些经过诗人心血培植的香草,经不住淫风恶雨的侵袭而竞相变节变质。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但是,诗人并不随波逐流,而是立志不变。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论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论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离骚,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抒情长诗之一,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吸引了后人,更以其丰富的象征和比兴手法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在这其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尤为引人注目。
它不仅赋予了诗歌深远的象征意义,更展现了诗人屈原对美好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
香草,作为诗歌中重要的象征元素,是屈原用以描绘理想社会的具象化符号。
在屈原的笔下,香草被赋予了纯洁、高雅、坚韧等诸多美好的品质。
它们生长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幽谷之中,独立于世,不为世俗的污浊所染。
这正是屈原心中理想社会的写照,一个远离世俗纷扰,保持纯净无暇的社会。
美人,则是屈原追求美好人格的自我象征。
在离骚中,美人不仅拥有出众的容貌,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
他们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就如同屈原自己一样。
通过美人的形象,屈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人格沦丧的批判。
香草与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展现了屈原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
香草生长在幽谷之中,美人则身处世俗之中。
他们相互吸引,相互依恋,却又因为现实的种种阻碍而无法相守。
这种无法相守的痛苦,正是屈原心中理想的痛苦。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美人摆脱世俗的束缚,与香草共守清幽。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更是屈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它展现了屈原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对于美好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痛苦挣扎。
通过这一手法,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离骚这首诗的情感内涵,更能体会到屈原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内心世界。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不仅赋予了诗歌深远的象征意义,也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有力。
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得以充分展现,也使得我们对离骚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是屈原用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展现了屈原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更体现了屈原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卓越艺术才华和高尚情操。
香草美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香草美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香草美人”:《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着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选,但它们又是上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的。
这些较为原始的楚地民间文化中的文学意象不但被屈原借以描述现实,同时也帮助屈原进入古代神话或原始宗教的情境之中,通过对来自历史和人类心灵深处的自由和激情的体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
【资料拓展】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编撰者刘义庆。
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它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
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嗒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2、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3、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木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高。
因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所居书斋名玉茗堂,四剧中都有描写梦境的情节而得名。
离骚中用香草美人的理解
离骚中用香草美人的理解一、内涵1、“香草”的内涵:《楚辞》中写到草木的地方甚多。
《离骚》中“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是用香草(椒、桂、蕙、芷)隐喻贤臣;“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四句,是用种植香草(兰蕙、留夷、等)象征培养人才。
自从《楚辞》歌颂香草嘉木、贬责臭草恶木以后,这些自然物也都被人格化了,被赋予了善与恶、崇高与卑劣的不同品质。
2、“美人”的内涵:“美人”则是以男女之爱来象征君臣朋友之谊。
《离骚》与《九章》中多次提到“美人”,有时是指君主,有时也可能指诗人自己。
二、寓意1、“香草”的寓意香草意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二是与恶草相对,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
2、“美人”的寓意象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
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3、“香草”与“美人”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香草美人的追求,诗人的人格立体化了。
屈原的人格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灵的伟大,然后我们才倍觉其美,他的追求、爱好无不打上美的烙印。
三、浅谈《离骚》中以香草美人的比兴(1)喻屈原自己“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通过香草表现的是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尚情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抒发着屈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2)喻他人诗人以香草,如申椒、菌桂、蕙、茞等比喻包含屈原在内的所有忠臣,此时“香草”之香体现的是当朝臣子不惧强权、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
而恶草与香草的对抗,可以理解为是一方以屈原为代表主张施行“美政”、积极辅佐君王变法图强的忠臣,另一方是以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楚王宠妃郑袖等人为代表的,阻止楚王接纳屈原的意见,并使楚王与屈原疏远的这两大势力集团的对峙。
从《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窥视其人格魅力
042I!"争鸣I从《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窥视其人格魅力◎杨芳《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归根到底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汉代王逸在《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以譬;,以君;,以人。
”从这段话我可以,《诗》的比兴,屈原以,一的,'香草美人”的,《诗》而,离骚》中的的喻,而段的比兴在诗中,喻喻一的的‘I 之,之”一,香草和一,的。
这于物物的,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喻传,,以至于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南楚之地,人杰地灵,树木花草也灵气。
据记载,楚国先向周王室进贡之物,是祭祀用的灵草,诗人它来表达一种特别的结。
'荃=”喻,君王,缘于“荃=”这香草,它保存着楚人古残留着的识,留存着楚人对古先祖的崇拜和怀念的情愫,它先王的,其实已积淀在楚人的集无识中,而在屈原的笔下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香草是以花来取胜,甚一定花,只要它的根,茎或叶够发香味,而别一番空谷幽的姿态,这些在南方山环水绕,水气氤氤才孕育来的物,频繁的在《楚辞》当中,构上的特性,强烈的地方文特色。
《汉书•地理》说,楚地“有江汉山之;江南地广,或水,,以山,‘贏蛤,物常足”。
《离骚》中充满类繁多的香草,有十八种之多,这些香草作为装,美人的,离骚》中的人的是由香草‘香草一的物,它一方面和人的高洁;一方面和恶草对,着政治的方,香草或比当,或喻古代人,文,而,物,保的存态;屈原痛心',之荒秽”,屈原绝望:'而草兮,荃而为茅;之芳草兮,今也!”古人洪兴祖》:'草,比喻。
”'于进而,之能,之流从,无"”这是“香草”的根,向来'”的屈原,可以这些的香草自喻。
一离骚》中,过的于美人香草于的辞,过上下地灵的的面,过述自己的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离骚》中屈原来自喻德的只荷。
试论屈原与“香草美人”
试论屈原与“香草美人”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班级:汉语言1401姓名:王雨晴学号: 20142176摘要: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他开创了浪漫诗歌传统,并由此揭开了中国诗史的有主名时代的序幕。
他的忠君爱国思想激励了几千年来的中华儿女热爱国家与民族。
其中他的长篇自传性政治抒情诗《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并开创了“芳草美人”的比兴象征传统。
正文:如果要用一句话表现屈原,我认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为合适。
屈原这一生时时刻刻在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走,即使辅佐的两代君主均被小人混淆视听“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屈原他拥有着强烈的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在时代的乱流中,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美政”的理想。
“芳草美人”既是屈原对美好政治的追求,对思想情操的坚守,更是自喻,屈原便是芝兰玉树般的人物。
他贯穿全部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卓异的人格精神,以及为“美政”殉身的人生观念与人生道路,并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士子的楷模。
在乱世中,屈原坚持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君子,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是非常恰当地。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开头八句,叙述说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
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除了这些“内美”,屈原更注重后天的志趣培养,博彩众善,在自修自励中培养自己坚定顽强的品质。
其中,从屈原爱香草如痴中便可见一斑。
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又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再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他不仅把香草佩戴在身上,作更是作为食物进食,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流放途中的艰辛。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
”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
浅谈屈原诗歌中“香草美人”意象
浅谈屈原诗歌中“香草美人”意象摘要:屈原的爱国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爱国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屈原诗歌中的爱国情环集中体现在诗歌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上,充分发掘这些意象的对于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作用,提升育人效果,实现当代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有极大的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屈原意象香草美人爱国情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香草美人是一个自带流量与浪漫标签的文学名词,而屈平则是香草美人意象的首创者。
香草美人意象在《楚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抒情风雅的《离骚》,还是庄重典雅的《九歌》,抑或是深婉韵致的《九章》,都充盈着香草美人的意象。
可以说,整部《楚辞》都被香草美人的意象的浸染。
被香草美人意象勾勒、点染、描绘的《楚辞》,呈现出唯美动人的意境,也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浪漫画卷。
若按照香草美人的出镜率计算的话,香草美人的意象在《离骚》中出现的频率毋庸置疑是最高的。
其实,“香草”与“美人”在《离骚》中也是两个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意象。
一、《离骚》中的“香草”意象《离骚》开篇是屈平对自己生平的自述,讲述自己的出身和天赋,以及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修养。
在《离骚》中,屈平对香草有一种天然的爱好。
比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大意是说,屈平把江离和辟芷这两种带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插在衣服上,把秋兰结成配饰挂在服饰上。
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带有芬芳气息的草木,而整篇《离骚》中这样的香草频繁出现,种类繁多,远不止这四种。
除此之外,还有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兰、留夷、揭车、杜衡、秋菊、木根等多种带有芳香气味的草木也被写进《离骚》中。
西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评论《离骚》:“《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王逸认为《离骚》中采用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并用香草意象来比喻忠贞。
正如王逸所说,《离骚》中的香草意象有着“引类譬喻”的目的,是用来和忠贞相匹配的。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I﹑理解《离骚》的准确含义及英语译文,理解“香草美人”的含义,为赏析译文打下基础:“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
“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从屈原的全部作品及作品中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整体认识问题,暂时逃离骚乱的楚国,这就是‘离骚’。
”通常译为“Sorrow After Departure”.有译为“On Encountering Trouble”。
也可以直接写“Li Sao”.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在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从以上对屈原德行文采之评价,我们似乎可以闻到远古飘来的淡淡的芬芳。
诸如以上谈到香草香木的诗句,不下六、七十句,种类约有三十种之多。
他一再以兰蕙等香草来显扬君子修身养性所追求的「明德之香」。
II﹑了解屈原生平,以把握《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的背景。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
诗人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
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如下列诗句中英文的比兴意义: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芬芳香草比品德高尚。
I make a belt of grasses sweet ,oh!And add to it clovers and thymes.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众女嫉妒比小人诽谤。
离骚中有关于香草美人的文学评论作文
离骚中有关于香草美人的文学评论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题目: 离骚中有关于香草美人的文学评论作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离骚》是一部备受推崇的文学巨著。
香草美人典故
香草美人典故香草美人是指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你们对香草美人的典故了解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香草美人典故,供大家阅读!香草美人典故①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②称《离骚》之辞。
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它又是与楚国地力文文化紧密相关的。
香草美人是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
香草美人解析xiāng cǎo měi rén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典故出处: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成语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的说法大约是来自《楚辞》原文中的,如《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一般来说,“香草美人”主要是指《楚辞》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具有政治抒情的意味。
正如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讬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所论当否,姑置不论。
但由此可知“香草美人”在作为《楚辞》中一种表现手法的意义上,大抵是要象征诗人的政治理想与高尚人格。
这种意义上的“香草美人”,最典型的主要存在于《离骚》《九章》以及《远游》等几篇中。
所以,笔者认为,笔者将在这种对“香草美人”的界定下,试图去整理《楚辞》中主要作品中的“香草美人”的有关内容。
因此,先制定收录体例如下:甲、笔者所收录,限于《楚辞》中屈原本人作品。
笔者认为,《楚辞》中《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等均为屈原本人作品。
乙、笔者收录“香草美人”,先举其名(包括统称之名),再列出所出之诗句;对同一篇中按照出现顺序排列。
丙、《离骚》《九章》《远游》中的“香草美人”尽量全录,且“香草”与“美人”不分开列举。
《远游》中“真人”之类的所谓得道者由于与君王、贤臣等无关,故不列入“美人”。
丁、《招魂》《大招》中不存在具有上述特别含义的“美人”,二而“香草”是否具有特殊含义,尚不能确定,故此二篇只列“香草”,不列“美人”。
戊、《九歌》中的“香草”有两种:一种是祭祀使用的香草,主要存在于《东皇太一》中;另一种则是在描绘一种神灵的仙幻境界时所用。
前者显然不在上述含义的 “香草美人”,所以对此一概不录。
对于后者,其确切含义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明白,但其中种种意境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却十分深远,甚至可以说绝不在《楚辞》其他篇章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
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王逸说:“女以喻臣。
”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
”我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
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
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
”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
”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
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追求。
屈原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灵的伟大,然后我们才倍觉其美,他的追求、爱好无不打上美的烙印。
自从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后,贬官士人追随者日众。
贬官人士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贬官士人在政治上的孤危地位,使得他们在文学中或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或以花草自喻,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
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借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
辛弃疾在《摸鱼儿》中用历史上的美人陈皇后遭嫉妒,比喻自己被排斥及政治上的失意。
香草美人与后世文学
香草美人系统,是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但是因为融汇了屈原的身世悲剧和人格魅力而赢得了一代代文人骚客们的认同,朝代更替,时代变迁,香草美人这一原型意象却没有在社会变迁的洪流中削弱。
像屈原这样壮志难酬,孤苦无依的文人士子,借用“香草美人”宣泄着自己的情感。
香草美人成为一条延绵不绝的文学传统,后虽经过汉儒文化的改造和接纳,已经基本失去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是这些由深邃的原始文化所凝聚成的原始意象,是一种隐藏在文化和人心深处的情感力量,不时地从诗人的心中喷涌而出。
后世文人对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很明显地分成了香草与美人两类:一是以男女喻君臣,这因与广大失意文人的情怀相切合,所以影响最广。
《离骚》中的美人,无论是自比还是作为被追求的对象,都没有明晰的形象,而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一种象征。
在曹植的手中,这种传统有了创新,曹植突破了仅仅把美人视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象征的局限,将其变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使其神采面貌与精神世界同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代表作品如《洛神赋》、《美女篇》。
在《洛神赋》中,作者与洛神之间的人神殊途,暗示了自我与理想之间的隔断,哀怨悲伤,“常系心于君王”的洛神有着极为鲜明的形象。
“后来杜甫的《佳人》、孟郊的《烈女操》、张籍的《节妇吟》、陈师道的《妾薄命》,以及一切寄托于妇人女子以抒写作者情意的诗篇都是屈原这种作风的继承。
”(游国恩《楚辞女性中心说》)。
辛弃疾对于国家的爱和忧,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他的诗词中渲染气氛的境
界建构和语句的表达也受到楚辞的影响。
如:
自古娥眉嫉者多,须防按剑向隋和。
此身更似沧浪水,听取当年孺子歌。
以众女嫉妒象征群小中伤,这是一首完全脱胎于《离骚》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遥琢谓余以善淫”的诗。
另一类是以禽兽花草比谄佞贤良,后世学者虽各有其所选择的具体的意象,但是都遵循着“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谄佞”的基本模板。
辛弃疾有诗“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芨刈。
……”以芝兰象征顽石,将自身寄予顽石,实际就是在象征自身。
不仅是在诗词领域中,在小说中,香草美人也有发扬,尤其是在蒲松龄的笔下,鬼狐世界的跨时空阴阳地界的爱恋,显然受了楚辞的影响,《聊斋》中的花妖,激活勃发了香草这一原型意象。
《竹青》、《香玉》、《荷花三娘子》等等,都显示了蒲松龄对于“香草美人”的情有独钟和独到发挥。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的说法大约是来自《楚辞》原文中的,如《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一般来说,"香草美人"主要是指《楚辞》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具有政治抒情的意味。
正如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所论当否,姑置不论。
但由此可知"香草美人"在作为《楚辞》中一种表现手法的意义上,大抵是要象征诗人的政治理想与高尚人格。
这种意义上的"香草美人",最典型的主要存在于《离骚》《九章》以及《远游》等几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