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的易错知识点.doc
高考物理22个易错点
高考物理22个易错点高考物理22个易错点1力的分析,往往漏掉了“力”的饱满。
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X的重要基础知识。
分析方法有两种:“整体法”和“隔离法”。
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比如力学中的重力、弹性(推、拉、举、压)和摩擦(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伦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等。
在应力分析中,X很难区分应力方向,容易错认为应力分析往往遗漏了某个力。
在应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的综合问题中,第一步是应力分析。
虽然解题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考生往往会因为分析而漏掉一个力(甚至是重力),以至于得到的答案与正确的结果大相径庭,从而输掉整分。
更有甚者,在分析某个力的变化时,采用的方法有数学计算、动态矢量三角形法(仅当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第二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变,第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时)和极限法(当力单调变化时)。
2对摩擦有模糊的理解包括静摩擦在内,由于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和涉及“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特点,成为所有力量中X难以理解、X难以把握的力量。
任何话题一旦存在摩擦,其难度和复杂程度都会立即增加。
x是典型的“传送带问题”,可以包括所有可能的摩擦情况。
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好好了解摩擦:(1)物体的滑动摩擦总是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难点在于对相对运动的理解;说明滑动摩擦力略小于X大静摩擦力,但在计算中往往等于X大静摩擦力。
另外,在计算滑动摩擦时,正压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X很难知道的是“相对运动趋势”的判断。
假设可以用来判断,即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往哪里运动,而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应该说明,静摩擦力是可变的,可以用物体的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总是成对出现。
但是他们的作品不一定是成对出现的。
X的一个大错误是摩擦就是阻力,摩擦做功总是负的。
无论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都可能是动力。
高考题易错系列之物理篇如何避免常见的公式错误
高考题易错系列之物理篇如何避免常见的公式错误高考题易错系列之物理篇:如何避免常见的公式错误物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公式的应用和推导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然而,许多考生在物理考试中常犯一些公式错误,导致失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式错误,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这些错误,帮助考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概念混淆导致公式错误在物理中,有一些概念容易被考生混淆,从而使用错误的公式。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概念混淆及其解决方法:1. 力和压强的混淆许多考生容易将力和压强这两个概念混淆。
力是物体受到的作用,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N);而压强则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常用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考生在解题时应该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避免使用错误的公式。
2. 功和能量的混淆功和能量也是考生常常混淆的概念。
功表示物体由于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位移,通常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J);而能量则是物体由于状态改变而具有的能力,常用E表示,单位也是焦耳(J)。
考生在解题时应当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确保使用正确的公式。
二、单位转换错误导致公式错误在物理中,单位的转换是十分重要的。
误将一个量的单位换算成另一个量的单位,将导致公式错误,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单位转换错误及其解决方法:1. 时长单位错误考生在计算物理题目的时候,常常将小时、分钟和秒混淆,导致最终答案错误。
应注意将时间单位统一转换成秒(s),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 距离单位错误考生在计算物理问题时,有时会忽略对距离单位的转换。
例如,将千米(km)直接代入公式中,导致答案与正确答案不符。
应该将距离单位统一转换成米(m),再进行计算。
三、计算错误导致公式错误除了概念混淆和单位转换错误外,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也是导致公式错误的常见原因。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计算错误及其解决方法:1. 精度错误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保留过多或过少的小数位数,导致答案与正确答案产生偏差。
应当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合理地保留有效数字,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最终结果的精度。
高考物理70个易错概念汇总
高考物理70个易错概念汇总(一)原子物理中的32个常见易错概念1.物理学史(1)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波动说。
(×)【提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解决了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不彻底性。
光子说不排斥光的波动性,光子能量计算公式中就包含着波动因素——频率。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提示】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回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3)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提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
(4)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并给出了光子能量计算公式。
(√)【提示】ε=hν。
2.光电效应(1)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提示】“最大波长”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
(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提示】E k=hν-W0,可知Ek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3)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提示】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4)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提示】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照强度多么大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波粒二象性(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单个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提示】实物粒子也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4)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波动性。
(×)【提示】波长小粒子性强,不易观察。
(5)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提示】在微观物理学中,不确定性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最新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物理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
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阅读!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21带点粒子在磁场、组合场和叠加场中的运动
易错点21 带点粒子在磁场、组合场和叠加场中的运动易错总结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若v∥B,带电粒子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所受洛伦兹力F=0.2.若v⊥B,此时初速度方向、洛伦兹力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平面内运动.(1)洛伦兹力与粒子的运动方向垂直,只改变粒子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粒子速度的大小.(2)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二、复合场1.复合场的分类(1)叠加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2)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相邻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2.三种场的比较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当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3.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当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4.分阶段运动带电粒子可能依次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组合场区域,其运动情况随区域发生变化,其运动过程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解题方法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1.圆心的确定圆心位置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两种基本方法:(1)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时,可以过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甲所示,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2)已知入射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连线入射点和出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乙所示,P为入射点,M为出射点).2.半径的确定半径的计算一般利用几何知识解直角三角形.做题时一定要作好辅助线,由圆的半径和其他几何边构成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或勾股定理求解.3.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间的确定(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当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时,其运动时间t=α360°T(或t=α2πT).确定圆心角时,利用好几个角的关系,即圆心角=偏向角=2倍弦切角.(2)当v一定时,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lv,l为带电粒子通过的弧长.二、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1.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一般为两场相邻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2.解题时要弄清楚场的性质、场的方向、强弱、范围等.3.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1)仅在电场中运动①若初速度v0与电场线平行,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若初速度v0与电场线垂直,粒子做类平抛运动.(2)仅在磁场中运动①若初速度v0与磁感线平行,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初速度v0与磁感线垂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4.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过程,画出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提醒从一个场射出的末速度是进入另一个场的初速度,因此两场界面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联系两运动的桥梁,求解速度是重中之重.三、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无约束情况下的运动情况分类(1)磁场力、重力并存①若重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重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此可求解问题.(2)电场力、磁场力并存(不计重力的微观粒子)①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3)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并存①若三力平衡,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③若合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能量守恒或动能定理求解问题.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有约束情况下的运动带电体在复合场中受轻杆、轻绳、圆环、轨道等约束的情况下,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此时解题要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变力、恒力做功情况,并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运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结果.3.处理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的基本思路(1)弄清叠加场的组成.(2)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注意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结合.(3)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灵活选择不同的运动规律.○1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2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定是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应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分别列方程求解.○3当带电粒子做复杂曲线运动时,一般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易错跟踪训练】易错类型1: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1.(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观察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径迹.图(甲)是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实物图,图(乙)是结构示意图.励磁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图(乙)中电子经电子枪中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水平向左垂直磁感线方向射入磁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A.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小B.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小C.仅升高电子枪加速电场的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小D.要使电子形成如图(乙)中的运动径迹,励磁线圈应通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2.(2020·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民族学校)如图所示,两个带电粒子M和N,以相同的速度经小孔S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两种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M带负电,N带正电B.M的质量大于N的质量C.M的带电量小于N的带电量D.M的运行时间不可能等于N的运行时间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水平线上方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一带负电的粒子P 从a 点沿θ =45°方向以初速度v 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经时间t 从b 点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粒子射出磁场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θB.若P 的初速度增大为2v,粒子射出磁场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θC.若P的初速度增大为2v,则射出磁场所需时间仍为tD.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P 还是从a 点沿θ=45°方向以初速度v 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则射出磁场所需时间为3t4.(2021·辽宁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三角形的边长为4L.一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的中点O以垂直于ab边的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恰好从bc边的中点d飞出磁场,若将该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60°,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发现粒子仍可以从d点飞出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vA.第二次粒子的速度大小应为2B.第二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是第一次的2倍C.两次粒子从d点飞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夹角为60D.粒子两次做圆周运动的圆心间距为3L5.(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带电小球沿竖直的光滑绝缘圆弧形轨道内侧来回往复运动,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它向左或向右运动通过最低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速度大小相等B.速度大小相等C.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相等D.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6.(2019·浙江高三月考)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中时粒子将发生偏转,称这种电场为偏转电场,这种磁场为偏转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重力不计)()A.欲把速度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分开,既可采用偏转电场,也可采用偏转磁场B.欲把动能相同的质子和α粒子分开,只能采用偏转电场C.欲把由静止经同一电场加速的质子和α粒子分开,偏转电场和偏转磁场均可采用D.欲把初速度相同而比荷不同的带电粒子分开,偏转电场和偏转磁场均可采用7.(2020·全国)如图所示是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两块面积均为S的相同平行金属板M、N相距为L,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的电离气体,含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整体显中性)以速度v不断射入两平行金属极板间,两极板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易错题归纳总结分析
第9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方法概述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卷.(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热点、重点、难点一、斜面问题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卷.如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图9-1甲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图9-1乙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图9-2(1>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2>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3>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图9-3(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错误!;(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3>经过t c=错误!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错误!.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图9-4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 m=错误!.图9-5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错误!L.图9-6●例1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错误!g 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图9-7甲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2008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 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错误!,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解读】当A固定时,很容易得出a=g sin θ;当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时,B加速下滑的同时A向左加速运动,B不会沿斜面方向下滑,难以求出运动的加速度.图9-7乙设滑块A的底边长为L,当B滑下时A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错误!=m错误!解得:x=错误!当m≫M时,x≈L,即B水平方向的位移趋于零,B趋于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a≈g.选项D中,当m≫M时,a≈错误!>g显然不可能.[答案] D 【点评】本例中,若m、M、θ、L有具体数值,可假设B下滑至底端时速度v1的水平、竖直分量分别为v1x、v1y,则有:错误!=错误!=错误!错误!m v1x2+错误!m v1y2+错误!M v22=mghm v1x=M v2解方程组即可得v1x、v1y、v1以及v1的方向和m下滑过程中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例2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9-8甲所示>,它们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进入上部磁场时,恰好做匀速运动.图9-8甲(1>当ab边刚越过边界ff′时,线框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2>当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则线框从开始进入上部磁场到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线框的ab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不计摩擦阻力>【解读】(1>当线框的ab边从高处刚进入上部磁场(如图9-8 乙中的位置①所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有:mg sin θ=BI1L此时I1=错误!当线框的ab边刚好越过边界ff′(如图9-8乙中的位置②所示>时,由于线框从位置①到位置②始终做匀速运动,此时将ab边与cd边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同向叠加,回路中电流的大小等于2I1.故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图9-8乙a=错误!=3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2>而当线框的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如图9-8 乙中的位置③所示>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说明mg sin θ=4BI2L故I2=错误!I1由I1=错误!可知,此时v′=错误!v从位置①到位置③,线框的重力势能减少了错误!mgL sin θ动能减少了错误!m v2-错误!m(错误!>2=错误!m v2由于线框减少的机械能全部经电能转化为焦耳热,因此有:Q=错误!mgL sin θ+错误!m v2.[答案] (1>3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2>错误!mgL sin θ+错误!m v2【点评】导线在恒力作用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一类常见题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情况下求平衡速度的方法.二、叠加体模型叠加体模型在历年的高考中频繁出现,一般需求解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相对滑动路程、摩擦生热、多次作用后的速度变化等,另外广义的叠加体模型可以有许多变化,涉及的问题更多.如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第10题、宁夏理综卷第20题、山东理综卷第24题,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的第15题、北京理综卷第24题、江苏物理卷第6题、四川延考区理综卷第25题等.叠加体模型有较多的变化,解题时往往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前面相关例题、练习较多>,下列两个典型的情境和结论需要熟记和灵活运用.1.叠放的长方体物块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后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如图9-9所示>,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图9-92.如图9-10所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或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单个物体的位移无关,即Q摩=f·s相.图9-10●例3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的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9-11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属于选修3-5模块>(>图9-11A.最终木块静止,d1=d2B.最终木块向右运动,d1<d2C.最终木块静止,d1<d2D.最终木块静止,d1>d2【解读】木块和射出后的左右两子弹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设子弹的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m v0=(M+2m>v解得:v=0,即最终木块静止设左侧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v1,有:m v0=(m+M>v1Q1=f·d1=错误!m v02-错误!(m+M>v12解得:d1=错误!对右侧子弹射入的过程,由功能原理得:Q2=f·d2=错误!m v02+错误!(m+M>v12-0解得:d2=错误!即d1<d2.[答案] C 【点评】摩擦生热公式可称之为“功能关系”或“功能原理”的公式,但不能称之为“动能定理”的公式,它是由动能定理的关系式推导得出的二级结论.三、含弹簧的物理模型纵观历年的高考试卷,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卷,这类试卷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几乎贯穿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这类试卷的分析方法,现将有关弹簧问题分类进行剖析.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看,弹簧是个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故备受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21题、山东理综卷第22题、重庆理综卷第24题,2008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2题、山东理综卷第16题和第22题、四川延考区理综卷第14题等.题目类型有: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有关的弹簧问题.1.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胡克定律:F=kx,ΔF=k·Δx.(2>对弹簧秤的两端施加(沿轴线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例4如图9-12甲所示,两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两弹簧分别连接A、B,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A,直到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A和B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图9-12甲A.错误!B.错误!C.(m1+m2>2g2(错误!>D.错误!+错误!【解读】取A、B以及它们之间的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当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向上提A的力F恰好为:F=(m1+m2>g设这一过程中上面和下面的弹簧分别伸长x1、x2,如图9-12乙所示,由胡克定律得:图9-12乙x1=错误!,x2=错误!故A、B增加的重力势能共为:ΔE p=m1g(x1+x2>+m2gx2=错误!+错误!.[答案] D 【点评】①计算上面弹簧的伸长量时,较多同学会先计算原来的压缩量,然后计算后来的伸长量,再将两者相加,但不如上面解读中直接运用Δx=错误!进行计算更快捷方便.②通过比较可知,重力势能的增加并不等于向上提的力所做的功W=错误!·x总=错误!+错误!.2.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瞬时加速度问题(与轻绳、轻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2>如图9-13所示,将A、B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与A开始分离.图9-13●例5一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1=1.5 kg,盘内放一质量m2=10.5 kg的物体P,弹簧的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800 N/m,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14 所示.图9-14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 s内F是变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解读】初始时刻弹簧的压缩量为:x0=错误!=0.15 m设秤盘上升高度x时P与秤盘分离,分离时刻有:错误!=a又由题意知,对于0~0.2 s时间内P的运动有:错误!at2=x解得:x=0.12 m,a=6 m/s2故在平衡位置处,拉力有最小值F min=(m1+m2>a=72 N分离时刻拉力达到最大值F max=m2g+m2a=168 N.[答案] 72 N168 N 【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1与m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故秤盘与重物分离.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读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例6如图9-15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距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C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h2的大小.图9-15【解读】设A物块落地时,B物块的速度为v1,则有:错误!m v12=mgh1设A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对A物块有:mg=kx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对于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错误!m v12=mgx+ΔE p换成C后,设A落地时,C的速度为v2,则有:错误!·2m v22=2mgh2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错误!·2m v22=2mgx+ΔE p联立解得:h2=0.5 m.[答案] 0.5 m 【点评】由于高中物理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所以在高考中几次考查弹簧问题时都要用到上述结论“①”.如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等.●例7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的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9-16 甲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则在以后的运动中:图9-16甲(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为多大?(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3>A的速度方向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解读】(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 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 A+m B>v=(m A+m B+m C>v A′解得:v A′=错误! m/s=3 m/s.(2>B、C发生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的速度为v′,则有:m B v=(m B+m C>v′解得:v′=错误!=2 m/s A的速度为v 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其值为E 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E p=错误!(m B+m C>v′2+错误!m A v2-错误!(m A+m B+m C>v A′2=12 J.(3>方法一A不可能向左运动.根据系统动量守恒有:(m A+m B>v=m A v A+(m B+m C>v B设A向左,则v A<0,v B>4 m/s则B、C发生碰撞后,A、B、C三者的动能之和为:E′=错误!m A v错误!+错误!(m B+m C>v错误!>错误!(m B+m C>v错误!=48 J实际上系统的机械能为:E=E p+错误!(m A+m B+m C>v A′2=12 J+36 J=48 J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E是不可能的,所以A不可能向左运动.方法二B、C碰撞后系统的运动可以看做整体向右匀速运动与A、B和C相对振动的合成(即相当于在匀速运动的车厢中两物块相对振动>由(1>知整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0=v A′=3 m/s图9-16乙取以v0=3 m/s匀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可知弹簧处于原长时,A、B和C相对振动的速率最大,分别为:v AO=v-v0=3 m/sv BO=|v′-v0|=1 m/s由此可画出A、B、C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9-16乙所示,故A不可能有向左运动的时刻.[答案] (1>3 m/s(2>12 J(3>不可能,理由略【点评】①要清晰地想象、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相当于在以3 m/s匀速行驶的车厢内,A、B和C做相对弹簧上某点的简谐振动,振动的最大速率分别为3 m/s、1 m/s.②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A最有可能向左运动,但此时A的速度为零.●例8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m和4m.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图9-17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如图9-17甲所示>;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到下端距桌面高度为h1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如图9-17乙所示>;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h2处(如图9-17丙所示>.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h2处,笔损失的机械能.[2009年高考·重庆理综卷]【解读】设外壳上升到h1时速度的大小为v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1>对外壳和内芯,从撞后达到共同速度到上升至h2处,由动能定理得:(4m+m>g(h2-h1>=错误!(4m+m>v错误!-0解得:v2=错误!.(2>外壳与内芯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4m v1=(4m+m>v2将v2代入得:v1=错误!错误!设弹簧做的功为W,对外壳应用动能定理有:W-4mgh1=错误!×4m v错误!将v1代入得:W=错误!mg(25h2-9h1>.(3>由于外壳和内芯达到共同速度后上升至高度h2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只有在外壳和内芯的碰撞中有能量损失,损失的能量E损=错误!×4m v错误!-错误!(4m+m>v错误!将v1、v2代入得:E损=错误!mg(h2-h1>.[答案] (1>错误!(2>错误!mg(25h2-9h1>(3>错误!mg(h2-h1>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弹簧类试卷的确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反映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优秀试卷.弹簧与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为学生充分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巧妙解决物理问题、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当然也是区分学生能力强弱、拉大差距、选拔人才的一种常规题型.因此,弹簧试卷也就成为高考物理题中的一类重要的、独具特色的考题.四、传送带问题从1990年以后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均有皮带传输机的插图.皮带传送类问题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类问题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性质都具有变化性,涉及力、相对运动、能量转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及应用物理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如200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34题、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等.对于滑块静止放在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上的模型,以下结论要清楚地理解并熟记:(1>滑块加速过程的位移等于滑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距离;(2>对于水平传送带,滑块加速过程中传送带对其做的功等于这一过程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即传送装置在这一过程需额外(相对空载>做的功W=m v2=2E k=2Q摩.●例9如图9-18甲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图9-18甲A.物块有可能不落到地面上B.物块仍将落在Q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解读】如图9-18乙所示,设物块滑上水平传送带上的初速度为v0,物块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图9-18乙物块在皮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错误!=μg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为:v=错误!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这一过程的时间可由方程s=v0t-错误!μgt2解得.当皮带向左匀速传送时,滑块在皮带上的摩擦力也为:f=μmg物块在皮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错误!=μg则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的速度v′=错误!=v 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这一过程的时间同样可由方程s=v0t-错误!μgt2解得.由以上分析可知物块仍将落在Q点,选项B正确.[答案] B【点评】对于本例应深刻理解好以下两点:①滑动摩擦力f=μF N,与相对滑动的速度或接触面积均无关;②两次滑行的初速度(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相等,加速度相等,故运动过程完全相同.我们延伸开来思考,物块在皮带上的运动可理解为初速度为v0的物块受到反方向的大小为μmg的力F的作用,与该力的施力物体做什么运动没有关系.●例10如图9-19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v=3 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M=2 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现有两个光滑的质量均为m=1 kg的小球先后相隔Δt=3 s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 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Δt1=错误! s才与木盒相遇.取g=10 m/s2,问:图9-19(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为多大?(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3>在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读】(1>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M v=(m+M>v1解得:v1=3 m/s,方向向右.(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第1个球经过时间t0与木盒相遇,则有:t0=错误!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M>g=(m+M>a解得:a=μg=3 m/s2,方向向左设木盒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的时间为t2,则:t1=t2=错误!=1 s故木盒在2 s内的位移为零依题意可知:s=v0Δt1+v(Δt+Δt1-t1-t2-t0>解得:s=7.5 m,t0=0.5 s.(3>在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这一过程中,设传送带的位移为s′,木盒的位移为s1,则:s′=v(Δt+Δt1-t0>=8.5 ms1=v(Δt+Δt1-t1-t2-t0>=2.5 m故木盒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Δs=s′-s1=6 m则木盒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fΔs=54 J.[答案] (1>3 m/s(2>0.5 s(3>54 J 【点评】本题解读的关键在于:①对物理过程理解清楚;②求相对路程的方法.能力演练一、选择题(10×4分>1.图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B.若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C.若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D.若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解读】D、E结合成F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A分裂成B、C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答案] BD 2.单冷型空调器一般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其制冷系统与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结构基本相同.某单冷型空调器的制冷机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Q2,向高温物体放出热量Q1,而外界(压缩机>必须对工作物质做功W,制冷系数ε=错误!.设某一空调的制冷系数为4,若制冷机每天从房间内部吸收2.0×107 J的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一定等于Q2B.空调的制冷系数越大越耗能C.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2.5×107 JD.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5.0×106 J 【解读】Q1=Q2+W>Q2,选项A错误;ε越大,从室内向外传递相同热量时压缩机所需做的功(耗电>越小,越节省能量,选项B错误;又Q1=Q2+错误!=2.5×107J,故选项C正确.。
物理高考易错易混点归纳
物理高考易错易混点归纳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高考中的物理考试更是尤其重要。
考试中,常常会有一些易错易混点,容易让考生出现失误,影响成绩。
下文我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量纲与单位的混淆在物理学中,量纲和单位的概念非常重要。
在考试中,有时候考生容易把量纲和单位混淆,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这时候,要想做好这类问题的题目,除了认真、仔细读清题干,还需要熟记常用量纲及其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概念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往往如果概念不清,对于解题非常不利。
在考试中,比如常见的弹性碰撞、不完全弹性碰撞、质量中心等概念,经常因为没弄懂或者理解不透彻而混淆,导致失分。
三、计算误差物理学中,实验和计算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计算里面,错误也是常有的。
在考试中,有时计算过程中最后几步出现了语言干扰、计算精度误差等问题,往往就会导致答案错误。
对此,学生们要认真看题、稳妥运算、多检查几遍,以确保答案无误。
四、公式的选择在物理学中,公式的选择常常会影响到计算的正确与否。
有时候为了便于计算,甚至会本末倒置。
因此,当看到问题时,一定要想清楚适用哪个公式,如果不确定,再多思考几分钟,直到确定答案才敲下去。
五、图形的画法在物理学中,图形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准确绘制图形非常重要。
有时考生画图的时候太过匆忙,从而导致图形不准确。
此时需要平常多多练习,并在考试前做好心理准备,认真地画出图形,避免因此而产生错误。
六、求解的方法在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有多个求解方法,比如能量守恒法、动量守恒法等等,当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多个方法才能解决。
在考试中,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解题策略选择合适的方法。
然而考生往往只会一种方法,导致此类问题解不出来,那么对于这一点,建议考生要多多理解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深入学习各种解题方法,以增强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体来说,在考试前,需要多多复习,了解各种易错易混点,这样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由于知识点繁多、题目形式多样,导致有些题目易错。
本文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部分1. 合成力问题易错点:在求合成力时,容易忽略力的方向以及力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方向,根据叠加原理来求解合成力。
2. 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易错点:对于惯性现象的判断不准确,以及对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判断不清楚。
解决方法: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对惯性现象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辨别。
二、电学部分1. 电流方向问题易错点:容易弄混电流方向和电子流方向,并且未标注电流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清楚电流的方向是正向流动的,即从正极到负极。
同时,标注电流的正负性,有助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易错点:忘记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漏掉或错误编写磁感应强度公式。
解决方法:熟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易错点:不清楚折射定律的表达形式,无法正确应用折射定律。
解决方法:记住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合理应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2. 凸透镜成像问题易错点:在凸透镜成像问题中,容易忽略光线的传播方向,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解决方法:要标注出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光学成像的规律,正确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结果。
四、热学部分1. 熵增原理问题易错点:容易将熵增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混淆,以及未能正确应用熵增原理解题。
解决方法: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含义,与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区分,并能够巧妙应用熵增原理解决热力学问题。
2. 热传导问题易错点:在热传导问题中,容易忽略或错误使用热传导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熟记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高考物理中易错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易错点归纳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4.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高中物理的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中易错点更是让大家在考试中容易丢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提高成绩,下面为大家汇总了高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点。
一、运动学部分1、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理解不清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例如: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v1 + v2) / 2 ,而是2v1v2 /(v1 + v2) 。
2、加速度的理解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速度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比如:一个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大小不一定减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错误在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各物理量的正负号。
像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在计算时,要注意高度的正负。
二、力学部分1、受力分析漏力或添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先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不能凭空添加力,也不能漏掉实际存在的力。
例如:在分析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时,容易漏掉摩擦力或者错误地添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
2、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比如:人走路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而不是向后。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牛顿第二定律F =ma 中,F 是合力,不是某个力。
在解决问题时,要先求出合力,再列式计算。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4、超重和失重问题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减小。
超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失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高三物理学的易错知识点
高三物理学的易错学问点跨入高三,也就意味着复习的开头。
复习是在以前学习的根底上进展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种综合。
复习很讲究〔方法〕,假设你高三之前不努力,那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假设干倍的努力 !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学的易错学问点,期望能关怀到你!高三物理学的易错学问点1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头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抱负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看→提出假设→运用规律得出结论→通过试验对推论进展检验→对假说进展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削减。
3.vt?=2gs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留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2.上升到点时间t=v0/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3.上升的高度:s=v0?/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根本公式:s=v0t+at?/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vt/2(2)S2—S1=S3—S2=S4—S3=……=△S=aT?(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 —√n—1)(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削减误差→逐差法)(6)vt?—v0?=2as第四节汽车行驶平安 1.停车距离=反响距离(车速×反响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平安距离≥停车距离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1受力分析,容易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仑兹力(安培力)等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一定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要单调变化情形)。
2要对摩擦力认识清楚。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的存在,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立即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1.力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开山和基础,弹力的方向和弹簧、摩擦力应该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受力分析的判断不仅关乎到这个部分,也会影响整个物理学科,所谓武学基础——“蹲马步”2. 运动学这个部分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易错,且计算不算死人不罢休的境界,各种刹车、追击、相遇、滑块板块、传送带,没有做题底蕴的支撑,你会感到深深的恶意。
3. 牛顿定律牛顿就是力学中的隐藏高手,就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攻击力本来就不错,还可以对运动学、电场进行加持,让你面对的陡然上升了几个level功力。
连接体是这里面一轮要拿下的核心考点。
4. 曲线运动两大法宝:平抛和圆周,不能说难,但是高考年年出现,平抛的计算、水平圆周模型、竖直圆周模型、向心和离心的机车拐弯,这四个点重点拿下,然后给自己大大的微笑吧5. 天体运动天体会的人觉得可爱简单送分,不会的人觉得变态、恶心、惹人烦,这个部分的核心公式之后很长的一组,但是出题的方式确异常灵活,且题目和实际结合多变,总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高手过招,就是毫厘之间定胜负,数量级运算可以帮助你不少哦。
6. 功和能力学部分大boss的存在,谁都可以结合,从弹簧到皮带到滑块,等你做多了你会感到世界的真谛就是动能定理和一堆物理物体,多过程、大计算、复杂分析,烧脑的侦探小说也就到这个程度了,一轮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想想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吧7. 电场这就像一个软妹子,看起来瘦弱不堪,但实际是芭比金刚,电场线、带电粒子运动、电容器、这些都是理工科出题人最喜欢的软妹子类型,多接触接触,熟悉了就好8. 恒定电路这个部分最难的是电学实验,7个电学实验要如数家珍,有人问为啥啊?因为考,年年考,考到12分熟了,其他的召唤出体内强大的初中物理基础就可以了。
9. 磁场电磁学的大boss,一剑封喉,杀人于无形,多见于选择题压轴或者和电场结合出在物理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系数3.5,转体动作复杂且难,尽量从步骤上逐个击破,拿下这个你的高考物理满分有望了。
高考物理必考的重要复习内容
高考物理必考的重要复习内容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16个)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16个)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16个)易错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最新整理高三物理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docx
最新整理高三物理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易错点归纳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serqwerw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一些考生认为高考物理难以提高成绩,其实是他们没学好物理知识点,只要弄懂了相关知识点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掌握好高考物理知识有帮助。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
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
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
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
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29、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30、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1、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2、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5、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6、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7、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8、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9、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40、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1、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2、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43、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44、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5、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6、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7、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8、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9、滑动摩擦力只以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0、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我们能够好好掌握这些物理知识点,从而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