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队官职

合集下载

唐朝军队体制编制

唐朝军队体制编制

唐朝军队体制编制军队体制编制唐前期,军队以府兵为主体,同时还有北衙禁军、兵募、边防军,以及不脱离生产的团结兵等。

府兵。

泛指军府统领的兵士,是唐前期军队的主体。

高祖武德二年(619),开始恢复府兵组织,设膘骑、车骑军府若干、贞观十年 (636),太宗整顿府兵制,军府更名为折冲府。

全国折冲府最多时有 633(或634)个,其中关内道261个,占全国总府数40%以上,其次是河东、河南两道,其他各道府数很少,形成了军事上届重驭轻的局面。

中央统领府兵的十二卫和东宫六率。

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

诸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

左、右卫皆领60府,其他诸卫领40~50 府。

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3~ 5府。

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 800入。

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

每军府辖4~6团,团200人(有时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

每团辖2 旅,旅100人,旅设旅帅。

每旅辖2队,队50人,队设队正。

每队分为5火,火10人,火置火长。

府兵总称为卫士,善弓马者为越骑,余为步兵、排矛手、步射。

府兵平时讲武习射,上番前进行试阅,每年冬季由军府组织教战。

府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到京师长安宿卫,其次是出征作战或戍守边防府兵上番,按距长安远近确定番期,如5oo里内五番,1000 里七番,1500 里八番,即将全府兵士分成5组,7组或8组,轮流到京师宿卫,每番一个月,期满后返回军府。

府兵服役和从事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体现了兵农台一的历史特点,既减轻了国家经费开支、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行。

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

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加之士兵逃散,府兵制急剧衰落,府兵土崩瓦解。

兵莫。

是唐前期临时征募民丁组建的军队.又叫募人、征人、募兵。

一般选取富户多丁、人材骁勇者充当,举荐前资官(非现任文武官)、勋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级将领。

唐朝官职一览表

唐朝官职一览表

唐朝官职一览表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

)王。

(爵。

《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

)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嗣王、郡王、国公。

(爵。

)正二品特进、(文散官。

)辅国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郡公、(爵。

《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

)上柱国。

(勋官。

《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省。

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扬、幽、潞、陕、灵。

)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

)光禄大夫、(文散官。

)镇军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县公、(爵。

)柱国。

(勋官。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

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

)太子宾客、(旧兼职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

)太常卿、宗正卿、(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

)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

)内侍监、(唐初旧制,内侍省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

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

)中都督、上都护、(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职事官。

)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

)冠军大将军、(武散官。

)怀化大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

)上护军。

(勋官。

)从三品御史大夫、(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

按照现代军衔制度,评定唐朝十位元帅、十位大将、十位上将

按照现代军衔制度,评定唐朝十位元帅、十位大将、十位上将

按照现代军衔制度,评定唐朝十位元帅、十位大将、十位上将军衔代表军人荣誉,以职位、资历、才干、功勋综合因素评定。

有唐一代二百九十余年,名将济楚,不可胜数,按照现代军衔制度评定,以下三十位名将,皆无愧于所授军衔。

一、唐朝十大元帅1.卫国公李靖:陕西三原人,南平荆扬、北清沙漠,功盖全唐,出将入相,为一代楷模。

享年七十九,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

2.英国公李勣:山东菏泽东明人,击薛延陀、破吐谷浑、败北突厥、灭高句丽,历辅三朝,出将入将。

享年七十六,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

3.邢国公苏定方:河北武邑人,开定四夷,“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享年七十六,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4·汾阳郡王郭子仪: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四朝静乱,五福其昌,自古人臣之最。

享年八十五,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5.临淮郡王李光弼:辽宁朝阳人,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名将推为第一。

享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

6.西平郡王李晟:甘肃临潭人,为世虎臣,万人之敌。

击吐蕃,讨河朔。

平朱泚,复京师。

享年六十七,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7.南康郡王韦皋:陕西西安人,镇蜀二十一年,摧吐蕃、服南诏,开拓万里,功烈为西南之最。

享年六十一,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8.闻喜公裴行俭:山西闻喜人,孤军收复西域,计俘都支,于碎叶城立碑纪功,前后平定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之乱。

享年六十四,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献。

9.乐城郡公刘仁轨:河南尉氏人,夷百济、败日本、镇吐蕃,出将入相。

享年八十四,累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10·临洮郡公王忠嗣:陕西渭南华州人击吐蕃、破契丹,攻必克、战必胜。

享年四十五,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以上十位名将,论功业,爵位、才干,资历,名声、品行,授以元帅军街,理所当然,众望所归。

二、唐朝十大将1.河间郡王李孝恭:甘肃秦安人,平巴蜀、定荆场建方面之功。

享年五十,追赠司空、扬州都督,谥号元。

唐朝的官职

唐朝的官职

唐朝的官职唐朝官职有:一、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最高的官职,它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唐朝皇室的档案存档保管。

2、针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审查和记录。

3、参与国家大事,参拜天子,帮助处理各项礼法仪式,及时将皇帝的诏令传递出去。

4、针对各省及其它地区的事务审查督导;5、接受皇帝的报请,并作出决策。

二、禁军大帅禁军大帅作为唐朝最高级军事官职,属于“禁中六帅”之一,受直接任命灌制,拥有上交朝廷乃至皇帝的权力。

他们除了统帅全国军队外,还要帮助皇帝审查重大国家大事,批复公务,以及执行特殊任务。

禁军大帅可授予城、邑、府郡及州。

三、尚书尚书是唐朝中最有权力的官职,从王室到辖下的主管官的中枢,尚书们在唐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职责是担任大理官,按传统习俗和规章进行检查,作出协助性的决定以及审议甚至审判各类案例,以提供给皇帝作参考。

四、太尉太尉是唐朝最重要的官职之一,受直接任命,行使朝廷大权。

主要职责有:1、统领军事,主持朝廷百官,招贤纳士,审查大义,以及担任司中金吾大夫的职务。

2、统率万军,当驻外前线,展开边界的维护和保卫。

3、制作考核官官任职的考试,以及考察处理案件的程序。

4、部署行动,指挥军队,管理军营。

五、大理寺大理寺是一个等级特殊,重要性特殊的机构,主要负责审查传统文书,审议皇帝处理各类重大事件、异军入侵等外务工作,也决定皇帝是否可以立刻登基接受受启发,以及担负各类重要任务。

六、宰相宰相乃唐朝最高级官职,其负责政务的范围涵盖家务、外交、防卫、公共安全和人物任命,宰相还要负责护送皇帝出行和领导朝觐。

同时,宰相要审议重要内外大事,召开朝议,向皇帝作出全面性请示,并拥有将臣民报以奖罚的权力。

唐代官职对照表

唐代官职对照表

唐代官职对照表:天策上将军:李渊为李世民专设的职位,位在王公及百官之上,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可不经过朝廷直接调动全国军队。

太尉、司徒、司空:唐代三公,正一品,虚衔,并无实际权力,多为元老重臣的加衔尚书令:尚书省的首长,正二品,宰相,相当于今天的政府总理,政府最高行政官员尚书左、右仆射:尚书省的副首长,正二品,宰相,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副总理尚书左、右丞:地位略高于尚书,低于尚书仆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国务委员或政府秘书长尚书:正三品,相当于今天的部长侍郎: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中书令:中书省的首长,正三品,宰相,主要负责协助皇帝起草诏书,类似于皇帝的秘书长。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首长,从三品,中书舍人:中书省直接负责书写敕书的官员,正五品,相当于皇帝身边负责起草文件的秘书。

侍中:门下省的首长,正三品,宰相,主要负责审核封驳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并对重大事务发表意见,并在诏书上副署,唐代没有侍中签字盖印的诏书不能生效,其职权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议会议长黄门侍郎:门下省的副首长,从三品,散骑长侍:门下省的官员,有对重大事务提出建议的权力,职能类似于现在的议会议员谏议大夫:门下省的官员,有对重大事务提出建议的权力,职能类似于现在的议会议员给事中:门下省官员,有对相关事务的诏书进行审核修改封驳的权力秘书监:秘书省的首长,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室主任秘书少监:秘书省的副首长秘书郎:秘书省官员,相当于皇帝身边负责纪录和统计的机要秘书大理寺卿:又称廷尉,最高司法官员,类似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正二品,职权类似于今天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左右金吾卫大将军:从三品,职权类似于今天的卫戍区司令左右千牛卫大将军:统领侍卫,负责皇帝、太子、亲王的警卫工作左右监门卫大将军:负责宫廷出入人员审查,把守皇宫各门行台尚书令、仆射:品轶不定,职权类似于今天的省长行军总管、都督:品轶不定,职权类似于今天的军区司令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中国历史-大唐帝国军制

中国历史-大唐帝国军制

中国历史:大唐帝国军制高祖龙兴太原,废府兵为私兵,设大将军府,置左、中、右三军,中军由四子领;左、右军各设大都督一人,由长、次子分领,并各有三军,六军各置统军一人。

定鼎后,与初唐、中唐、晚唐的社会形势相对应,其兵势数变,详述如下。

一、初唐的府兵制度:1、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将关中分为12道,即12个行政区域;每道置一军,共12军;又设若干骠骑府、车骑府,分别隶属于12军。

武德三年分别授予此12军军号:万年道参旗军、长安道鼓旗军、富平道玄戈军、酒泉道井钺军、同州道羽林军、华州道骑官军、宁州道折威军、岐州道平道军、邠州道招摇军、西麟州道苑游军、泾州道天纪军、宜州道天节军,每军设将、副将各一人,督率府兵且耕且战。

2、贞观时依隋制,设府兵之最高统帅部门十六卫--其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这十二卫各领军府40至60不等,军号分别为骁骑、熊渠、豹骑、羽林、射声、次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不统府兵;以及太子东宫六卫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帅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

?2卫和六卫率分领,但同时又按地域隶属于道,所以府兵有双重节制。

12卫和六卫率领有军府,但不得自行征调,调兵须有皇命,地方上不见命令不发兵;十道及下属各州不直接领兵,其对下属军府的职责是进行检查督促;各军府长官发兵时须以鱼符为凭,州、道长官参与合对;各卫、率所属军府不集中在一道、州,一道、州的数个军府也分属不同的卫、率,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结党和割据,虽然缺点是不利于应急,但笔者觉得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了。

威服四夷,屹然天下,全仗于此!!!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军府长官改称折冲都尉,副手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军府改称折冲府(即折冲于樽俎之间之意,备兵而不用兵,吾神往之~~~),其数目时有增减,大约保持在600府左右,府兵约60万人,骑兵约占十分之一。

中国唐代官职名称和职责

中国唐代官职名称和职责

中国唐代官职名称和职责
1. 皇帝(权力最高,统领全国政务)
2. 皇后(皇帝的妃子,主要责任是生育皇子)
3. 皇太后(已故皇帝的母亲,拥有一定权力)
4. 太子(皇帝的儿子,作为后继者受到培养)
5. 宰相(最高的政治职位,负责国家大事和决策)
6. 相国(负责国家外交及对外战争事务)
7. 文学馆掌院(负责国家的教育事务)
8. 内史(监察京都及内地治安)
9. 中书令(负责中书省的政务)
10. 尚书令(负责三省六部的政务)
11. 大理寺(负责司法审判)
12. 尚书省六部(各部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如户部、礼部、刑部、工部等)
13. 持节大将军(负责统帅军队)
14. 都督府官员(负责边境地区的守备和任务)
15. 刺史(负责地方行政管理)
16. 知府(地方官员,负责城市的行政管理)
17. 推官(负责司法审判)
18. 县令(地方官员,负责县级行政管理)
以上只是一部分唐代官职名称和职责,根据时代和职位级别的不同,还有许多其他官职。

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

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

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其军衔与官职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唐朝,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紧密联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唐朝的政治和军事发展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从军衔与官职的起源、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衔与官职的起源唐朝的军衔制度起源于古代的秦朝和汉朝。

秦朝初创时,实行郡县制,设有三军、四镇,将军职位与郡县官员相对应。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设立了大将、郎将等军官职位。

这些制度的发展为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的关系唐朝的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唐代的制度,军队等级分为六等,分别为:上兵、中兵、下兵、上将、中将、下将。

同时,官员等级也分为六等,分别为:品、少、正、从、从正、授。

官员的等级与军队的等级相对应,军队的上兵对应官员的品级,中兵对应少级,下兵对应正级,上将对应从级,中将对应从正级,下将对应授级。

这个等级体系使得唐朝的军队与官员之间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确立了官阶制度。

三、唐朝军衔与官职的晋升方式唐朝的军衔与官职晋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二是通过战功晋升。

科举考试是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成绩决定官员的晋升。

而战功晋升主要是通过在军队中表现出色,获得战功从而得到晋升。

这两种方式使得唐朝的军衔与官职晋升不仅与个人的才能有关,也与个人的努力和表现直接相关。

四、唐朝军衔与官职的责任与权力唐朝的军衔与官职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也代表了个人的责任和权力。

军衔高的官员在军队中承担着重要的指挥和管理职责,具有较大的权力。

而官职高的官员在政府中承担着重要的行政和决策职责,对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使得官员们在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唐朝的军衔与官职制度为唐朝的政治和军事发展提供了基础。

军队等级与官员等级紧密联系,确立了官阶制度。

唐朝武官职位表

唐朝武官职位表

唐朝武官职位表
唐朝武官职位表如下:
1. 武将:统帅军队,指挥作战。

2. 大将军:统领全军。

3. 辅国将军:协助大将军处理军务。

4. 将军:指挥一支军队。

5. 伯将:指挥一百人的队伍。

6. 朱甲将军:统领护军。

7. 护军将军:指挥护军。

8. 中军将军:统领中军。

9. 副将军:辅助将军指挥战斗。

10. 骠骑将军:战术指挥骠骑军。

11. 步军将军:指挥步兵部队。

12. 骑军将军:指挥骑兵部队。

13. 将军参军:将军的助手,负责提供军务和战斗策略建议。

14. 司马:负责军中军纪、管束和训练士兵。

15. 伍长:统领十个士兵。

16. 尉官:负责协助上级指挥,维护军纪。

17. 督军:监督军队,负责管理兵员和物资。

18. 卫士:保卫皇宫、宫廷和重要场所的武官。

19. 护卫统领:指挥护卫兵团,保卫重要人物。

20. 渠帅:负责治理河道和水利工程的武官。

21. 巡检使:负责巡视边境和边防工作的武官。

22. 步军校尉:指挥步兵,负责训练和指导士兵。

23. 骑军校尉:指挥骑兵,负责训练和指导士兵。

24. 步兵队正:步兵队伍的指挥官。

25. 骑兵队正:骑兵队伍的指挥官。

26. 兵马大元帅:最高军事指挥官,统帅全国军队。

唐朝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

唐朝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

唐朝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它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也是当时古代世界最为发达的。

唐代军事制度分为五品、十四级军官制度和官兵合一的后唐制度。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唐朝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

一、唐朝的军事制度唐朝军队分为禁军和藩镇军,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藩镇军则由地方官员控制。

禁军分为左右两翼,中央,分别掌握兵权。

唐朝军事制度的最高指挥官是大将军,其下分为五品、十四级军官制度。

五品军官制度中有著由上至下的等级,第一品位是太师、太傅和太保等,第二品位是司徒、司空和司闵等,第三品位是尚书令、侍中和宰相等,第四品位是中书令等,最后第五品位是从一品的大将军、太尉等。

十四级军官制度叙述了唐朝内部的军官等级关系,最高的是大将军,下面依次是侍中,大都督,刺史、使持节兼太常少卿,使持节兼侍中,太史令,少府少监,玄宗朝建立的和五品相差不多的从一品军官(太府卿、太仆少卿、司农卿、大匠卿等),并录从二品篇(中郎将、大将、左卫将、笃车校尉等),从三品翻译士,从四品缙、军官中丞等,从五品(级别最低)的护军、中军校尉等。

唐朝末期的后唐建立了官兵合一的制度,官员兼军职,军队的工作与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二、唐朝的武器装备唐代的武器装备主要分为“弓箭、刀枪以及防具”等几个方面。

弓箭是唐朝军队的主要武器,相信大家在历史故事中听得比较多。

唐代的弓箭技术非常发达,它有四散弓、弩,细针箭、密封箭、火箭、削木箭等多种类型。

四散弓可以对敌人进行扫射,弩则可以击穿甲壳。

唐朝的弓箭十分重要,因为它是攻城略地的必备武器。

刀和枪的种类也非常多,有长刀、短刀、朝天刺、大刀、白花枪等等。

唐代的刀、枪铸造技术非常先进,做工精美,锋利耐用。

防具也非常重要,唐代战士的防具主要有战袍、铁衣、铁甲等,它们兼有防御、隔热、隔刺、阻挡箭矢等多种功能。

唐代的铁甲铸造技术也非常出色,可以制造不同重量、不同材质的铠甲,保护士兵的安全。

总结唐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是当时古代世界最为先进的,它不仅为唐代的统治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也为中国的古代史留下了丰富而有趣的故事。

唐朝主要的一些职位

唐朝主要的一些职位

唐朝主要的一些职位一、中央官职1.三公九卿: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荣誉性虚职,多为德高望重的大臣加衔。

九卿:分掌朝廷各方面事务,如太常(掌宗庙礼仪)、光禄勋(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卫尉(掌宫门警卫)等。

2.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长官为中书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长官为侍中。

有封驳之权,可驳回中书省起草的不当诏令。

尚书省:执行诏令,为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为尚书令,因唐太宗曾任此职,后不再授人,以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

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工部:掌管全国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3.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负责监督百官。

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等官职。

二、地方官职1.道:唐朝初期分全国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

道设采访使等官职,监察州县官员,后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2.州:地方行政区,长官为刺史。

负责管理本州的政务、军事、司法等事务。

3.县:州下一级行政区,长官为县令。

管理本县的民政、财政、司法等事务。

三、军事官职1.十六卫:唐朝实行府兵制,设十六卫统领全国军队。

如左右卫、左右骁卫等,每卫设大将军、将军等官职。

2.节度使:唐朝后期为了防御边疆和镇压叛乱,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立节度使。

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势力逐渐膨胀,成为藩镇割据的主要力量。

此外,唐朝还有一些其他的官职,如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等。

唐朝的官职体系庞大而复杂,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唐朝官职表[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朝官职表[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朝官职表[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目录[隐藏]•1 说明•2 职官•3 爵o 3.1 男性o 3.2 女性•4 勋•5 散官o 5.1 文官o 5.2 武官•6 女官•7 注释•8 参考文献•9 参见说明[编辑]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上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

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

武官官阶亦分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三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三十一阶。

虽然唐朝的文官与武官不设正一品,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详见天策上将。

职官[编辑]品级职官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1][2]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2]正二品尚书令[注 1]、大行台尚书令[1]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尹、大都督、大都护[1]正三品侍中、中书令[1]、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1]、上都护、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2]正四品上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1]正四品下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2]从四品上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从四品下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正五品上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正五品下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太子洗马从五品上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从五品下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正六品上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正六品下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从六品上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从六品下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正七品上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正七品下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从七品上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从七品下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正八品下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从八品上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从八品下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正九品上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正九品下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从九品上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从九品下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显示▼•查•论•编唐朝中央官制爵[编辑]男性[编辑]1.正一品:王(亲王、国王)2.从一品:嗣王(承嫡亲王者)、郡王3.从一品:国公4.正二品:开国郡公5.从二品:开国县公6.从三品:开国侯7.正四品上:开国伯8.正五品上:开国子9.从五品上:开国男女性[编辑]•正一品:公主、妃、王妃、王太妃、国夫人•从一品:郡主•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郡夫人•从二品:县主、郡夫人•正三品:婕妤、良娣•正四品:美人、郡君、良媛•从四品:郡君•正五品:才人、县君、承徽•从五品:乡君•正六品:宝林•正七品:御女、昭训•正八品:采女、奉仪勋[编辑]勋官12阶。

唐朝军队官职

唐朝军队官职

兵马大元帅兵马副元帅以上为临时军衔只在战争时期授予,无品级,一般是出征军队主帅,征程结束立即收回恢复原军衔唐代中央在君相对军国大政进行决策的前提下,尚书省兵部负责政令的制定与推行。

中央和地方的军队统帅机构则是实施军事行动的指挥组织。

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唐代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

唐代军队的统领和指挥机关前后变化最大。

从最初的行台、天策上将府,到藩镇节度使、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唐代中央和地方的军队统帅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终唐之世,唐朝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军队领导组织和指挥机构。

服紫色,金玉带,(金夸)十三。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镇军大将军从二品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将军正三品下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从三品下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忠武将军正四品上壮武将军正四品下怀化中朗将正四品下宣威将军从四品上明威将军从四品下归德中朗将从四品下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正五品上宁远将军正五品下怀化朗将正五品下游骑将军从五品上游击将军从五品下归德朗将从五品下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昭武副尉正六品下怀化司阶正六品下振威副尉从六品上归德司阶从六品下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正七品上致果副尉正七品下怀化中侯正七品下翊麾校尉从七品上翊麾副尉从七品下归德中侯从七品下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八。

宣节校尉正八品上宣节副尉正八品下怀化司戈正八品下御侮校尉从八品上御辱副尉从八品下归德司戈从八品下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八。

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正九品下怀化执戟长上正九品下陪戎校尉从九品上:陪戎副尉从九品下归德执戟长上从九品下。

唐朝的文武官员的职位名称

唐朝的文武官员的职位名称

唐朝的文武官员的职位名称2008-07-24 21:041 从一品骠骑大将军2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3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4 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5 正三品下怀化将军6 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7 从三品下归德将军8 正四品上忠武将军9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10 从四品上宣威将军11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12 正五品上定远将军13 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14 从五品上游骑将军15 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16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17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18 从六品上振威校尉19 从六品下振威副尉、归德司阶20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21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怀化中候22 从七品上翊麾校尉23 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归德中候24 正八品上宣节校尉25 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怀化司戈26 从八品上御侮校尉27 从八品下御侮副尉、归德司戈28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29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30 从九品上陪戎校尉31 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唐朝的官员品级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三师) 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说明:是一种很高的虚衔,一般无实际执掌,不常设。

正二品尚书令(一人),侍中(二人),中书令(二人)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正三品六部尚书(各一人),门下侍郎(二人),中书侍郎(二人),御史大夫正三品下左散骑常侍(二人),右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国子祭酒正四品上六部侍郎,尚书左丞(一人),御史中丞正四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从四品下尚书右丞(一人),国子司业正五品上中书舍人(六人),国子博士从五品上六部各司郎中正六品上太学博士从六品上六部各司员外郎,国子助教从六品下侍御史,国了监丞从七品上左补阙(六人),右补阙(六人)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从八品上左拾遗(六人),右拾遗(六人)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从三品中州:正四品下下州:正四品下别驾(一人) 上州:从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从五品上长史(一人) 上州:从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下州:无司马(一人) 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 上州:从七品中州:正八品上下州:从八品上录事(一至二人) 上州:从九品下中州:从九品上下州:从九品下六曹参军(各一人) 上州:从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州仅三曹,从八品下县县令(一人) 京县:正五品上上县:从六品上下县:从七品上县丞(一至二人) 京县:从七品上下县:正九品下主薄(一至二人) 京县:从八品上下县:从九品上尉京县:从八品下下县:从九品下录事京县:从九品下唐以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不足二万户为下州. 唐代之县,等别如下:京县:三都之县,在京城内者。

中国唐朝中央官制

中国唐朝中央官制
刑部
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工部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其他机构
御史台
台院殿院察院
九寺
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五监
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朝廷中央武力(禁军)
南衙十六卫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北衙十军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
中国唐朝中央官制
三公三师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宰相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
三省/六省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省】中书省门Hale Waihona Puke 省尚书省殿中省秘书省内侍省六部
吏部
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
户部
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
礼部
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兵部
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

唐朝官职一览表解释,唐朝官职一览表(详细一点)

唐朝官职一览表解释,唐朝官职一览表(详细一点)

唐朝官职一览表解释,唐朝官职一览表(详细一点)唐朝官职一览表(详细一点)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正四品下: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唐朝官职等级

唐朝官职等级

唐朝官职等级唐朝的官职等级体系可分为三大类:政务官职、军事官职和地方官职。

每个类别中都有不同的等级和职务,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政务官职1. 三省: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

这是唐朝的最高政务机构,负责处理重要政务和颁布法令。

尚书省掌管机要文书,门下省负责传达政令和处理机密,中书省则是中央机构的核心,负责起草和审议政令。

2. 尚书:尚书是尚书省的官员,可以分为左、右、令三部。

左、右尚书负责处理机要文书,令尚书则负责领导尚书省的日常事务。

3. 侍郎:侍郎是尚书的副手,负责协助尚书处理政务。

4. 大理寺:大理寺是负责审判重要案件和监察官员的机构,官员称为大理寺卿。

5. 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官员,负责起草和审议政令。

6. 中书郎:中书郎是中书省的助理官员,协助中书舍人处理政务。

7. 刺史: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州、郡的政务。

8. 御史台:御史台是负责监察官员和检举贪污腐败的机构,官员称为御史大夫。

9. 将作监:将作监是负责军事工程和制造业的机构,官员称为将作监丞。

10. 都督府:都督府是负责边境防务和指挥军队的机构,官员称为都督。

11. 大将军:大将军是最高的军事指挥官,官员通常由皇帝亲自担任。

二、军事官职1. 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军事部门的最高官员,负责军队的编制和调度。

2. 兵部侍郎:兵部侍郎是兵部尚书的副手,协助处理军事事务。

3. 都督:都督是负责边境防务和指挥军队的高级将领。

4. 都监:都监是将领的副官,负责协助都督处理军务。

5. 护军使:护军使是负责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将领。

6. 调露使:调露使是负责边境防务和侦察敌情的将领。

7. 防御使:防御使是负责边境防务和修筑城墙的将领。

8. 统军使:统军使是负责统帅一方军队的将领。

9. 骑兵校尉:骑兵校尉是负责指挥骑兵的将领。

10.御前侍卫:御前侍卫是负责保护皇帝的近卫军官。

11. 护卫:护卫是负责保护官员和重要人物的军官。

12. 步兵校尉:步兵校尉是负责指挥步兵的将领。

唐朝武官职位表

唐朝武官职位表

唐朝武官职位表【实用版】目录一、唐朝武官官衔概述二、唐朝武官官衔的等级划分三、各个等级的武官官衔及其俸禄四、总结正文一、唐朝武官官衔概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武官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朝武官的官衔丰富多样,既有从一品到正六品的高官,也有从九品到从五品的中低级武官。

这些武官分别负责着不同的职责,共同维护着唐朝的国家安全。

二、唐朝武官官衔的等级划分唐朝武官的等级划分主要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和从五品。

1.从一品:包括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大都督等职位,是唐朝武官中最高的官衔,具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

2.正二品:包括辅国大将军等职位,权力地位仅次于从一品。

3.从二品:包括镇军大将军等职位。

4.正三品:包括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等职位,正三品上是怀化将军。

5.从三品:包括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等职位,从三品下是归德将军。

6.正四品:包括忠武将军、壮武将军等职位,正四品上是怀化中郎将。

7.从四品:包括宣威将军、明威将军等职位,从四品下是归德中郎将。

8.正五品:包括定远将军、宁远将军等职位,正五品下是怀化郎将。

9.从五品:包括游骑将军、游击将军等职位,从五品下是归德郎将。

三、各个等级的武官官衔及其俸禄各个等级的武官官衔及其俸禄如下:1.从一品:天下兵马大元帅,俸禄 440001 以上;统兵大都督,俸禄390001-440000。

2.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俸禄 300001-340000。

3.从二品:镇军大将军,俸禄 260001-300000。

4.正三品:冠军大将军,俸禄 230001-260000;怀化大将军,俸禄190001-230000;千牛卫大将军,俸禄 160001-190000。

5.从三品:云麾将军,俸禄 130001-160000;归德大将军,俸禄100001-130000。

6.正四品:忠武将军,俸禄 80001-100000;壮武将军,俸禄60001-80000;怀化中郎将,俸禄 40001-60000。

唐朝文武官品级一览表

唐朝文武官品级一览表

唐朝文武官品级一览表
唐朝的官品级分为九品,从高到低依次为:王、公、侯、伯、子、男、庶人、士、徒。

每个品级下还有相应的等级,例如王下分为一品、二品等等。

以下是唐朝文武官品级一览表:
一品:王
二品:公、侯
三品:伯、子
四品:男
五品:庶人
六品:士
七品:徒
需要注意的是,唐朝的官职不仅仅取决于品级,还与具体职务相关。

例如,一般的文官职位从九品庶人开始,但高级文官如宰相、尚书等职位不在九品之内,而是有独立的官职体系。

同样,武将的军衔也与品级有所不同,有独立的军衔体系。

因此,唐朝的官职体系非常复杂,上述只是一个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马大元帅
兵马副元帅
以上为临时军衔只在战争时期授予,无品级,一般是出征军队主帅,征程结束立即收回恢复原军衔
唐代中央在君相对军国大政进行决策的前提下,尚书省兵部负责政令的制定与推行。

中央和地方的军队统帅机构则是实施军事行动的指挥组织。

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唐代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

唐代军队的统领和指挥机关前后变化最大。

从最初的行台、天策上将府,到藩镇节度使、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唐代中央和地方的军队统帅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终唐之世,唐朝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军队领导组织和指挥机构。

服紫色,金玉带,(金夸)十三。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镇军大将军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
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
怀化将军正三品下
云麾将军从三品上
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上
归德将军从三品下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忠武将军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正四品下
怀化中朗将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从四品下
归德中朗将从四品下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正五品下
怀化朗将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从五品下
归德朗将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正六品下
怀化司阶正六品下
振威副尉从六品上
归德司阶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正七品下
怀化中侯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从七品下
归德中侯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八。

宣节校尉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正八品下
怀化司戈正八品下
御侮校尉从八品上
御辱副尉从八品下
归德司戈从八品下
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八。

仁勇校尉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正九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从九品下
归德执戟长上从九品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