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观 察 物 体项目 内 容1. 观察一个茶壶,画一画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先把4块搭在一起,从不同方向观察,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把4块搭成一个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的立体。

分析与解答:(1)我们可以随意搭一个( ),从( )、上面、( )进行观察,将看到的图形说出来或者画出来。

(2)根据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有( )层,下面一层有( )块,上面一层有( )块。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从( )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

但从( )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得到的( )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上面看下图,看到的图形是( )。

5.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可能是( )。

A B CD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生活中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具准备: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答案:1.略 2.(1)立体前面左面(2)两三一3.不同同一平面 4.D 5.C1 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项目内容1.哥哥比妹妹大2岁,请你说出哥哥的年龄。

(1)当妹妹1岁时,哥哥( )岁。

(2)当妹妹2岁时,哥哥( )岁。

(3)当妹妹3岁时,哥哥( )岁。

(4)当妹妹a岁时,哥哥()岁。

2.学校计划每月用水a吨,实际平均每月节约b吨水。

说说下面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a-b 3a 3b 12(a-b)分析与解答:(1)a表示计划每月用水量,b表示每月节约用水量,所以a-b表示它们两者的差,也就是()。

(2)3a是a的3倍,a表示(),所以3a表示()。

(3)3b是b的3倍,b表示(),所以3b表示()。

(4)12(a-b)是(a-b)的12倍,由(1)知a-b表示(),所以12(a-b)表示()。

心中有数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用()表示所要求的()及()。

4.填空。

一天早晨的温度是x℃,中午比早晨高8℃,中午的温度是( )℃。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确定位置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一)学习内容:课本45——47页中的例西例1例2及相关习题学习目标:能在具体情境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习过程:一、学习例11.观察p45例1图,我知道小红在什么位置?()列:竖行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

行:横行叫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2.观察方格图:小红的位置可以用方格图中的点来表示,小红的位置用第()列与第()行交叉处的点来表示。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小娟的位置在第()列()行。

3.说一说:小强在()列()行,并在p45方格图中用点标注出来。

二、学习例21.观察p46例2,方格棋盘上放上黑、白两色棋子。

●棋子在第2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为(2 ,1)。

其中2表示的是,1表示的是。

○棋子在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

观察数对,说一说怎样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2.棋子1、2、3各在第几列几行?用数对表示出这些棋子的位置。

棋子1在第()列()行,用数对表示位置为(,)棋子2在第()列()行,用数对表示位置为(,)棋子3在第()列()行,用数对表示位置为()三、预习小结: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自主作业设计第二课时确定位置(二)学习内容:课本47——48页上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中的习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学习例31.认真观察例3: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这样思考:我知道小方家的位置是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

小方本在(1,3),小芳向东走8分,毎分走米,因为图中毎格表示距离50米,所以小芳向东走8分就是向东走8格,列变为(),行不变。

2.所以,学校位置在图上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

3.观察比较:小方家和学校的两个数对的异同。

小芳家: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

学校: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观察这两个数对,相同的是第个数,说明它们都在同一。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4总价、单价和数量)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4总价、单价和数量)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4总价、单价和数量)导学案3.4总价、单价和数量学习内容:教材第18、19页,总价、单价和数量。

学习目标:1.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2.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经验。

学习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价格标签,发票售货单,课件。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本18页的购物发票。

1、让学生观察发票,说一说从中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

(板书:总价、单价和数量)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导学解疑,探究新知:(一)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教学时先出示超市图。

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物品的价格。

接着教师例举一组题从而引出这三个数量名称的含义。

1、单价的含义: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老师也去了解了一下。

这是老师了解到的三件商品。

(出示实物投影。

)师:刚才这些都是老师了解到的商品价格,下面请你们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件商品的价钱。

2、数量、总价的含义:师:现在老师买了8角这样的铅笔3支,请你口算一下,总共需要多少钱?买这样的2只皮球呢?买这样的4千克小鱼呢?(二)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请看一张因不小心而污染的发票,你会填出污染的内容吗?如果你能算出空格里面的数据,那数量关系式自然就会知道了。

1、出示发票讨论:①用什么方法算出污染处的数量是多少?②你是怎么想的?(生①:因为每本笔记本4元,是单价,买6本就是数量,就要付6个4元,可算出总价24元所以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板书)(生②:3支同样的圆珠笔是15元,这里告诉我们“总价”和“数量”,要求单价先是把15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元,数量关系式是:总价÷数量=单价)(板书)(生③:一只皮球5元,这是单价,35元是总价,要知道35元里有几个5元,就可以买几只皮。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作业与练习
计算
25×12+25×88(35+45)×12 (11+25)×4
25×(4+40) 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作业:P38/6—8
导学案连减、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39页例1例2教材43页例3
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








复习旧知导入
302=300+□(300+2)×43=300×□+2×□
2003=2000+□(2000+3)×14=2000×□+□×□
探究提升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结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作业与练习
(69+172)+○69+(+28)
300+=600+
A+B=+
+36=25+
P28/做一做P31/4、1
导学案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律
学习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积。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过程中注意对齐,防止漏算或计算错误。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知识
1.引入问题:小明一家去旅行,计划租一辆汽车,共需要租7天,每天租金是258元。

你知道小明一家租车要交多少钱吗?
2.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3.2 讲授新课
1.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并逐步讲解计算方法。

2.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几个例子。

3.3 练习
1.在黑板上出几道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利用竖式计算出答案。

2.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找出错误的地方。

3.4 拓展应用
1.出示一道应用题:小明买了3箱饮料,每箱饮料里有24瓶,每瓶饮料是330毫升。

你能算出小明买了多少毫升的饮料吗?
2.让学生自主思考应该如何计算,并让学生互相讲解答案。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还通过应用题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练习和实际应用,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冀教版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用“回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熟练的进行相关的计算。

2.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3.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梳理知识要点,整体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难点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单元复习:师: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吧!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生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估算。

生2:乘法运算定律。

生3:积的变化规律。

生4: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为做练习做好准备。

二解决实际问题:1.口算练习师:口算说起来容易,但是既快又准确地算出来其实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快速准确地口算出来,其他同学仔细听,负责挑错,有错误的,一会儿再指出来。

(课本28页2、3题)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回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点名说计算方法。

(课本28页第1题)分析完计算方法后,让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每人计算一个小题,要求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学生做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出现错误的找出病因后,再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改错。

3.师:谁知道要使计算简便都要用到哪些运算律?组织学生回忆整理乘法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律表示出来。

点名分析课本28页第4题运用什么运算律计算简便。

4.课件出示课本28页第5题。

(1)要求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难点: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具准备情境图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师: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包等首先是农民伯伯种的小麦,然后还要经过工人叔叔把小麦磨成面粉,才能做出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面粉加工的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2页。

师: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师:要求“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怎样列式?师: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要求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2、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谁的两种计算结果不一样。

师:大家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师:竖式计算时两个部分积中“6”分别表示什么?应写在什么位置。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师:结合我们刚才的计算,谁能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先同桌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一说你总结的方法?学生看书读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生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158千克。

生2:一天有3班工人工作。

生3:一天是24小时。

生4:问题是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生:158×24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指导。

竖式做在练习本上。

交流竖式的方法并讨论,1 5 8×22 3 46 3 23 1 1 1 63 7 9 2生:632中的6表示6个百,316中的6表示6个十。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3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讲授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涵盖了乘法的基本原理,乘法运算的步骤,以及如何处理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教学难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问题。

2. 学生对于乘法运算步骤的熟练掌握。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乘法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进位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练习题:针对学生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问题。

3. 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做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思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乘法运算的步骤,并能正确处理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这是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乘法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教师教学中的关键点。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问题演示进位过程:使用具体的例子,如123乘以45,教师在黑板上逐步演示每一位的乘法运算,并明确指出何时、如何进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2 数量关系|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节“分数的进一步认识”,第二课时“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表达,以及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整数和小数之间的数量,并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表示整数与小数之间数量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2. 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操作材料、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苹果,将其平均分成4份,让学生思考每份是整个苹果的多少。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解释分数的意义。

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整数与小数之间的数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分发学生操作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分数表示不同的数量。

4. 观察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讨论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6. 练习与巩固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条理分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以使用图表、颜色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选做题观察生活中的分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项目
内容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分别量出下图中线段AB、BC、CD的长度。
3.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出3根,摆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与解答:
(1)能摆成三角形的有()种选法。
(2)把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与()的长度比较大小,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大于第三条边。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米3厘米1厘米3.(1)3(2)第三条边和4.大于5.略6.6个7.不能
5.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要先认真审题,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6.有5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3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任意取出3根,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7.用一根长55厘米的铁丝围一个一条边的长度为40厘米的三角形,能围成吗?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线段的画法。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1 三位数乘两位数项内容目1.用竖式计算。

25×12=40×23=50×30=16×48=2.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答:已知一天有( )小时,计算一天可以磨面粉的质量,列式为( )。

3.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午安排自助餐,共有两种: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钱?分析与解答:选择每种自助餐的费用:A种自助餐每位18元,列式为();B种自助餐每位20元,列式为( )。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5.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6.用竖式计算。

285×35= 260×14= 450×80= 161×32=7.实验小学为四、五年级的同学每人购买了一本价格是15元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四年级有123人,五年级有128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钱?温馨知识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提示答案:1.300 920 1500 7682.24 158×24=3792(千克)3.150×18=2700(元) 150×20=3000(元)4.个个十十相加5. 0 06.9975 3640 36000 51527.123×15+128×15=3765(元)2 积的变化规律项目内容1.直接写出得数。

40×10=40×100=40×1000= 1000÷50=500÷25=100÷5=2.计算下面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3.9整理与复习(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3.9整理与复习(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用“回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熟练的进行相关的计算。

2.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概括能力。

3.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梳理知识要点,整体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难点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单元复习:师: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吧!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生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估算。

生2:乘法运算定律。

生3:积的变化规律。

生4: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为做练习做好准备。

二解决实际问题:1.口算练习师:口算说起来容易,但是既快又准确地算出来其实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快速准确地口算出来,其他同学仔细听,负责挑错,有错误的,一会儿再指出来。

(课本28页2、3题)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回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点名说计算方法。

(课本28页第1题)分析完计算方法后,让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每人计算一个小题,要求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学生做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出现错误的找出病因后,再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改错。

3.师:谁知道要使计算简便都要用到哪些运算律?组织学生回忆整理乘法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律表示出来。

点名分析课本28页第4题运用什么运算律计算简便。

4.课件出示课本28页第5题。

(1)要求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设计人:张孝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学习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1) 37+22 = 28+15 = 74+16 = 150+90 =43+59 = 280+310 = 0+150 = 82+18 =(2)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3)在34+74=106中,32、74和106分别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观察27页情景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2、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3、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三、【合作探究】1、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 = + + = +2、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3、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

两个加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5、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四、【拓展延伸】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300 + 600 = + + 65 = + 35α + = 10 + 甲 + = 乙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 + 456 307 + 348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30 + 420 = + + 100 = + 3727 + 19 = 19 + 262 + 110 = +C + 5 = 5 + + b =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对获得的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作简单的简算题。

难点: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情境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问题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请看情境图。

师:这是饭店屏风的图,仔细观察,说说屏风什么样?二、乘法分配律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师::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自己试着算一算。

2、交流算法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告诉大家,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交流发现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4、计算试一试师:好,下面咱们再做几道题,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两个算式得数就真的相等。

做书24页“试一试”。

1、交流发现,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师:先观察竖着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师:通过4组题的验证我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师最后总结: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我们用a、b和c分别表示3个数,那么刚才我们总结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c=a×c+b×c指明读、口述。

生:左边的屏风有5排玻璃,每排12块,右边的屏风也有5排玻璃,但每排是9块。

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生:(12+9)×5 生:12×5+9×5=21×5 =60+45=105 =105生: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学生观察、计算。

生:跟刚才做的题一样:一个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一个是两个数分别乘以一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生: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生:(a+b)×c=a×c+b×c·····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三、简便计算师: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导学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导学案-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导学案-第3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2.能够通过分解、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3.能够通过口算根据乘数的特点近似计算乘积;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教师显示一个三位数与一个两位数,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数字。

教师再问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分别代表三位数和两位数。

教师再随机出几组三位数和两位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位数和大小。

2. 讲解分解法和竖式法计算乘积分解法:讲解分别分解三位数和两位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243×32=243×30+243×2=7290+486=7776。

竖式法:在白板上画出竖式,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

例如:243×32,先算出2×3=6,再算出2×4=8,最后算出3×2=6,再把这三个数相加,得到7776。

3. 口算乘法结果提醒学生乘数的特点,如一位数乘以2的倍数,结果只有两种情况,个位数为0或偶数,十位数不超过4。

然后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

例如:1.215×16≈215×15=3225;2.308×22≈308×20=6160。

4. 练习和巩固1.课堂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上台进行计算;2.课外作业:布置一些乘法口算题和竖式计算习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解法和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口算乘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和口算乘法的方法培养。

四、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方法:多做习题,加强口算训练,并多听老师讲解。

注意事项:1.注意位数,不要漏掉0;2.注意别漏掉每一步计算;3.注意口算运算符号的使用;4.注意口算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五、达成评价和检查标准学生乘法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度作为达成评价的标准,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10驾车旅游)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10驾车旅游)导学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10驾车旅游)导学案3.10驾车旅游学习内容:教材第30、31页,驾车旅游。

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计划的做事情的意识。

2.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3.从“驾车旅游”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有计划地设计驾车旅游这一实践活动。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快到“五一”了,你打算和爸爸妈妈去哪旅游啊?谁来说一说?生1:我们想去北京生2:我和爸爸妈妈想去九寨沟生3:我家要去云南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五一放假期间,聪聪一家决定由爸爸开车到承德参观历史文化遗产,请同学们想一想,开车从石家庄到承德,要想到哪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驾车旅游)设计意图:自驾游现在逐渐深入孩子们的生活,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找到了后面探究的方向,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模拟旅游,合作探究:师:聪聪一家开车从石家庄到承德,请大家仔细想一想,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出示课本3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生1:聪聪爸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从来不超速,平均每小时80千米。

生2:聪聪一家在途中要吃饭,还要给汽车加油。

生3:石家庄到承德的高速公路全长大约560千米,早上八时出发,下午几时能到?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

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归纳一下。

生:大体可分为三个问题,给汽车加油、开车从石家庄到承德需要多长时间、估算旅游的费用。

师:你们总结的很好。

下面我们就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1.给汽车加油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给汽车加油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生:这辆车的油箱容量是40升,行驶100千米大约耗油10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2 速度时间路程|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章第2节第2部分的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实际情景,探究和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引入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例题,展示如何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速度、时间、路程的定义。

2.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公式。

3. 典型例题的解题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在例题讲解和练习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内容

1.用竖式计算。

25×12=40×23=50×30=16×48=
2.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
面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已知一天有( )小时,计算一天可以磨面粉的质量,列式为( )。

3.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午安排自助餐,共有两种:自助餐A
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钱?
分析与解答:
选择每种自助餐的费用:A种自助餐每位18元,列式为();B种自助餐每位20元,列式为( )。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
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5.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
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6.用竖式计算。

285×35= 260×14= 450×80= 161×32=
7.实验小学为四、五年级的同学每人购买了一本价格是15元
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四年级有123人,五年级有128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钱?


知识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答案:1.300 920 1500 768
2.24 158×24=3792(千克)
3.150×18=2700(元) 150×20=3000(元)
4.个个十十相加
5. 0 0
6.9975 3640 36000 5152
7.123×15+128×15=3765(元)
2 积的变化规律


内容
1.直接写出得数。

40×10=40×100=40×1000= 1000÷50=500÷25=100÷5=
2.计算下面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1)4×2=8(2)25×40=1000
40×2=8025×20=500
400×2=80025×10=250
分析与解答:
(1)发现三个式子中因数( )没变,前面的因数4、40、400
的变化规律是依次乘( ),积8、80、800的变化规律也是依次乘( )。

(2)发现三个式子中因数( )没变,后面的因数40、20、10
的变化规律依次除以( ),积1000、500、250的变化规律也是依次除以(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 )相同的数。

4.两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积应是多少?
5.某县三所小学的总人数和班级数情况如下表:
学校县中心小学太平小学杏山小学总人数(人) 2050 1025 205
班级数(个) 50 25 5 这三所小学平均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同吗?


知识准备:两个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答案:1.400 4000 40000 20 20 20 2.(1)2 10 10 (2)25 2 2 3.乘或除以 4.50 5.相同
3 乘法的估算


内容
1.比较大小。

146×15○1460 20×31○600 500×8○5000
2.一列火车有12节车厢,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

估算一下:
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与解答:
(1)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可以将题中一个数据看成近似的
()或(),如我们可以把12看成(),列式为( ),估算结果为( )。

(2)我们还可以把所有数都看成( )或( ),这样估算会
更方便,如可以把12看成( ),把118看成( ),列式为( ),估算结果为(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两个因数中的一
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作( )或( )进行计算。

4.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在进行估算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方法。

5.王叔叔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82厘米,他从家到工作室共走了298步。

王叔叔家到工作室大约有多少米?


知识准备: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答案:1.> > < 2.(1)整十数整百数10 118×10 1180 (2)整十数整百数10 120 120×10
1200 3.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
4.略
5.82×298≈24000(厘米)=240(米)
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内容
1.直接写出得数。

50×20=20×50=200×30=30×200=
2.用计算器计算,并在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645×32○32×645(2)203×46○46×203
(3)180×53○53×180
分析与解答:
(1)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前面和后面的结果。

前面结果为
( ),后面结果为( ),所填符号为( )。

(2)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前面和后面的结果。

前面结果为
( ),后面结果为( ),所填符号为( )。

(3)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前面和后面的结果。

前面结果为
( ),后面结果为( ),所填符号为(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
数的( ),( )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或先乘
( ),( )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

5.用简便方法计算。

25×7×435×125×85×20×48
6.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
个方阵有15行,每行15人。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团体操表演?


知识准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答案:1.1000 1000 6000 6000 2.(1)20640 20640
= (2)9338 9338 = (3)9540 9540 =
3.位置积a×b=b×a
4.前两个数后两个数积(a×b)×c=a×(b×c)
5.700 35000 4800
6.(15×15)×8=1800(人)
5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内容

1.计算下列各题。

24×31+76×31(24+76)×31(40+25)×4
2.计算下列各题。

(1)38×53+53×62(2)(25+18)×4
分析与解答:
(1)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此题可以转化为
( ),进而算出结果为( )。

(2)此题利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简化运算,可以先转化为
( ),再进一步向下运算即可得出结果为(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用简便方法计算时,( )是一种基本
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尽量将( )从乘除法降为加减法。

4.进行简便运算时要掌握好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
( ),以及四则运算中的顺序。

5.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3)39×9938×26+26×62
6.学校运来124箱彩色粉笔和176箱白色粉笔,每箱都有150
盒,那么一共运来多少盒粉笔?
7.公园里有一块长55米、宽25米的空地,如果每平方米空地
种4棵植物,一共可种多少棵植物?


知识准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答案:1.3100 3100 260 2.(1)(38+62)×535300
(2)25×4+18×4172 3.凑整运算的级别
4.分配律
5.175 **** ****
6.45000盒
7.5500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