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
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区域城市化道路。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
(3)建新城市。
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
(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
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
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
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
从十九世纪下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
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
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
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
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城市化的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
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
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
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
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
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
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开放以前的城市化道路形成阶段,此阶段主要以土地制度和城市发展为主,城市化道路较为简单。
第二个阶段是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我国加速向城市化转型,城市化道路开始多样化。
第三个阶段是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此阶段主要以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城市化道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首先是以大中小城市为主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同时,中小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大中小城市并存的特点使得城市化道路更加多样且具有区域特色。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融合。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过程相互依存。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则推动了工业化的升级和转型。
这种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融合的特点使得城市化道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以房地产为主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产业成为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房地产建设为城市化提供了基础设施和住房,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
最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注重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升级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的健康和环境保护。
在城市化道路上,我国更加注重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将继续向更加可持续、绿色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
③ 辜胜阻 : 《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其对策》, 《人口研 究》1991 年第 5 期 ; 《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 浙 江人民出版社 , 1991 年 , 第 196 —201 页 。
由于最初的城市化道路之争是从发展小城镇是中 国 “城镇化”的正确道路的立论开始的 , 城市规模就 成了最初讨论的中心 , 并由此形成了 “小城镇论”及 与之相对的 “大城市论”, 随后又派生出 “中等城市 论”与 “大中小论”等 。“小城镇论”的立论依据主 要是 “国情与乡情”, 持此论者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的 大城市存在诸多城市问题 , 另一方面 , 他们认为 , 在
④ 孟晓晨 : 《中国城市化的双轨归一道路》, 《城市问 题》1990 年第 1 期 。
⑤ 参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 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文件》, 中发 (2000) 11 号 。
⑥ 朱镕基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建议的说明》, 《人民日报》2000 年 10 月 20 日。
其四 , 从近期经济发展的问题入手 , 认为目前中 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出现了产品过剩 , 市场需求不 旺 。在 1999 年的 “保八”战役中 , 城市化被发现是 应该可以长期拉动内需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于是城 市化被赋予了新的作用 , 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其五 , 农民 、农村 、农业的 “三农”问题在近几 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问题 , 如何解决 “三 农”问题亦成为一个大课题 。尤其是人们认识到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 , 而解决农民问 题的出路只能是减少农民 。于是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成为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 。这次在 “三农” 问题上重提城市化已经不同于 1980 年代初对城市化 作用的认识 , 而是充满了对城市化紧迫性的认识 。这 方面的文章与论著林林总总 , 反映了认同的普遍性 。
政治经济学讨论——城镇化的国际比较
中国城镇化面临不同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尖锐 的国家。中国人均水资源被国际有关组织列为 贫水国家,不仅在人均占有量上少,而且时空 分布严重不均。在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3, 但是水资源仅仅占6%,而西南地区,人口很 少,但是拥有了大部分的水资源;人均耕地不 到1.4亩,并且每年因城镇化减少耕地1800万 亩左右。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人均耕地占有量均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0。
城镇化的国际比较
报告人:彭晓莹 李壁琪
背景:城镇化的历史阶段
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 的阶段。 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 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 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 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 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 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 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
中国的城镇化与英国、美国、拉美有 什么不同点?
五、从背景来看,中国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 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但是回顾 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 进行城镇化的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但是 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 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 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 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 挑战。
中国的城镇化
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 1949 一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 平只有10 .64 % ,到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提高到 17 .92 % ,设市城市由132个增至193个,仅增加61个。 这与我国选择的重化工业化道路、急于求成的政策以及 城镇化水平起点低等因素有关。 第二阶段(1978-199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 改革产生的“推力”为主要动力,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城 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该时期的城镇化以城市改革产生 的“拉力”为主要动力。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 的迅猛发展。 第三阶段(1992-2009年):以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 巡讲话以及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城 镇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供参考)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
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
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
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
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
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
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
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
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
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
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
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
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较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
城镇化
城镇化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地区性特征1、阶段性特征:1)发展起步阶段(1949—1957年)该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是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前四年以自然增长为主,后五年以有计划的机械增长为主。
该时期是城市化规律得到正常显示的时期,但非常短暂;a、1949—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定居,城市化水平逐步增长;b、1953—1957年,一五计划,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资金扩建工业,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
2)城市化波动阶段(1958—1977年)1958年大跃进,使大批劳动力涌向城市,出现城市化高峰。
该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个时期:a、1958—1960年,超常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
大跃进时期,在错误政策影响下,农村劳动力过多过快地大量涌进城市,人为加快城市化进程;b、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
为扭转大跃进造成的失误,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紧缩城市经济,大量精简城市人口;c、1966—1977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遭受浩劫,大量知识分子,机关干部下放农村,城市人口的机械迁出量大增。
3、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并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其比重迅速增加,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在:a、降低城镇的建制标准,城市数量迅速增加;b、随着各种城市政策的调整,城市数量增加导致城市人口及其比重上升;c、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工业、农业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使城市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加强,农业的发展又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共同成为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水平由“量”向“质”转化,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已有从“人口城市化”向“城市现代化”转化的趋向。
中国城镇化
第四,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促进城 镇发展在集聚人口方面的效应最大 化。首先要从“以大管小”转向以 大带小。今后,要通过改革不断弱 化城市行政级别,将公共资源和公 共权力均衡用于不同规模的城镇发 展方面,特别在资金配置、行政许 可、财税政策等方面,要考虑和照 顾中小城市(镇)的发展需要。
美国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基础建设 推进技术革命 健全社会保障 协调城乡发展
完 善 基 础 设 施 , 推 进 农 村导 郊 区 发 展
修 建 铁 路 网 , 带 动 西 部 城 镇 建 设
省 级 产 业 结 构 , 振 兴 老 工 业 区
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严重失衡现象初步得到扭转
3.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显著 4.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美国的城镇化建设
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 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 社会福利机制和统筹城乡发展 等措施引导和推进城镇化进程, 使城镇化水平由1970年的5%提 高到现在的80%。目前中国城 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 期,美国促进城镇发展的各项 政策措施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返回
现代化程度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 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98年我 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 达42.1%,城乡从业人员中从 事二、三产业的非农劳动力占 社会劳动力总数的50.2%,而 城镇化水平仅为30.4%。目前 我国已经走到城镇化起飞的阶 段,一个城镇化发展的高潮期 将要到来。必须看到,我国的 城镇化是在我国市场化还没有 完成,国际化又即将到来,新 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一浪高 过一浪的形势下推进的。
美国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 现代化背景之下同时实现城镇化的。 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解决了粮食和 原料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国内市场。同时,美国农产品的出 口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积累 资金。工业化又带动了交通革命,并 对国土面积广阔的美国的城镇化发挥 着巨大作用。美国依靠修筑收费道路 的方式从陆路开始了交通革命,19世 纪40年代又形成了世界最发达的运河 网。1828年美国开始修筑铁路,到 1887年,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已 由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促 进了西部开发和城镇发展,而且大大 刺激了工业革命,对工业化和城镇化 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一、引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那时起,城市人口比例逐步上升,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阶段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转型路径。
二、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村移民,这些农村移民涌向城市,希望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尽管城市化进程缓慢,但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
2. 第二阶段(1980年代至2000年代)在1980年代至2000年代间,中国的城市化增长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城市化改革的推动。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约20%上升到50%左右。
这使得大批人移居到城市,这些城市所承载的人口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3. 第三阶段(2000年代至今)在200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的城市化增长更加快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转向了更多关注城市功能的发展,更广泛的城市建设计划覆盖了全国城镇面积。
三、中国城市化的转型路径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因此,在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策略至关重要。
1.加强规划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体现出计划和管理的作用。
政府应该开展更加细致和全面的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规划工作,来引导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数量。
2.注重环保城市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但同样在城市化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上也有不可退缩的责任。
中国城市化道路,道路模式
中国城市化道路模式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主要是指乡村变成城市的复杂过程,它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居住区的逐渐扩大,非农业活动的转移和聚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等等。
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化战略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将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研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几种观点和思路:首先在我国,主张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出现较早,至今占主导地位,它很大程度上以国情为理由:其一是现有城市数量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其二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已经很大,不可能再吸纳农民;其三是每增加一个市民至少需一万元投入,现有基础设施和政府财力都难以负担。
此外,在横向对比中提出“城市病”因素,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一味发展大城市是一条失败的城镇化道路,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不仅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还危及社会稳定。
这是我国必须引以为诫的城镇化方式。
“大家公认,我国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本方向不是把人口集中到城市,而是在农村发展小城镇。
”论者还提出小城镇在联接城乡,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优势。
持此观点的建议是,“如果按5 万个小城镇计算,只要每个城镇吸纳2000 农民进城,就可解决1 亿劳力转移问题,如果单靠大城市安置,每个城市需吸纳150 万人,显然难以办到。
”相似的建议还有:使300 多小城市平均上升10 万人, 2000个县城平均扩大5 万人,5000个镇中选2000个好的造小规模农民城,可以吸引2 亿剩余劳力。
后来又有建议提出“一县建一市战略”。
第二种观点主张重点发展中型城市。
其理由是小城镇道路使农村城市界限模糊,是不正常的城市化政策逼出的病态。
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村村像城市,城城像农村”,有些小康村今天看是政绩,明天将成为发展成本。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与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与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与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到达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开展与技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开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立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场进入都城建立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
意义:提出开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那么;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效劳设施。
(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及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及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立工程选址意见书、建立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开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精选文档】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化城市化,也叫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
二是工业外迁,主要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廉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
3.4.18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13045
18.0
82992
14424
17.4
92420
16030
17.3
98705
19140
19.4
105851
251
26.4
121121
35174
29.0
126743
45906
36.2
130756
56212
43.0
134091
66978
49.9
137462
77116
56.1
60.0 短
起
乡
暂
伏
城 50.0
发 展
波 动
市
时
时
化 40.0 期
期
停过 滞渡 时时 期期
村 城 市 化 时
水
期
平 30.0
快
速
20.0
发 展
时
10.0
期
0.0
/%
年份
图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
1 短暂发展时期
1、短暂发展时期(1953—1957年)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工 业建设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
Thanks!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2、政策影响
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 用,试图通过加快私有制的改造来推进中国的工业 化。
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和第三产 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开始失调。
2 起伏波动时期
1、“大跃进”及其后果
1958年,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大跃进”背景下,农村人口爆发性地进入城 市。 全国人口停止增长,但城市化水平仍快速增加, 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完善能源输送和储存基础设施, 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
1 2 3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的环 保责任意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 术,降低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组织各类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人人关 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05
解决途径三:完善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
01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城市内部交通 运行效率。
02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如实时路况信息、智能信号控制等,提高
01
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安全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
02
鼓励市民采用“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步行 等。
03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广电动汽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06
解决途径四: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住房问题
01
02
03
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公 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 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0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 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02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 进再就业。
03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让 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过度开发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平静的起步发展阶段(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城市进行了新的建设和改造,原有破烂不堪的道路得到了整治,城市开始建立起较为合理的道路骨架系统,在一些重点城市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条件明显改善。
到1957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比1949年增加64%和71%。
这一时期,自行车作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同期,汽车增长比较缓慢,道路容量大于交通量,因而城市交通比较畅通,车速稳定。
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限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发展总体处于一个沉寂时期。
二是充满活力、矛盾初显的交替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1978年至1995年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改革开放以前的3倍,成为新一轮城市道路建设的推动力,而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进入80年代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调,各大中城市普遍产生交通问题。
求改变交通面貌,不少大城市开始建设环路、大型立交、高架道路、地铁,由于交通需求同样增长迅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仅局部、短时间地改善了城市交通。
这一时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开始显现,且日益严重,主流交通政策力图通过不断加大交通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拥堵-修路-再次拥堵-再修路的循环使整个城市陷入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被动局面。
三是矛盾凸显的小汽车交通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针对快速发展的小汽车,出于拉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大部分城市没有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基本政策导向是鼓励拥有。
国家有针对性的取消了各地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措施,通过了汽车购买税收优惠措施等。
这些政策没有认识到国内机动车高拥有、高使用的特点,忽视了国内城市进入机动化的前提条件和面临的具体实际,即城镇化和机动化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发生以及两化的相互强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
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
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
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
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
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
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
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
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
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
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
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
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
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
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
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
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
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
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
“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
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
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
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
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
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
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
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
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
“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
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
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
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
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
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
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
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
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
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
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
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
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
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
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
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有因工厂停产、学校停课、机关瘫痪而产生的失业人口也无法再就业,因阶级斗争而成为专政对象的人口则被强制停工停职。
于是,大量的城镇青年、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及其家属被动员下乡或强制迁往乡村。
1965-1975年我国城镇化率是下降的,由17.98%下降为17.43%。
1975-1978年城镇化率又有微弱的上升,由17.34上升到17.92%。
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1.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17.92%。
“大调整”时期(1961-1965)为计划经济体制再度集权化与城乡二元体制加固时期。
“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的非正常发展时期,虽然体制本身均由于动乱的形势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体制并没有取消,也没有瘫痪,仍然在发挥相当的作用。
此时的城镇化与计划经济牢固结合,主要是大搞“三线”建设而带来的西部城镇化。
这种西部城镇化,由于“靠山、分散、进洞”的工业建设原则与生产优先、服务靠后的城市建设顺序,本质上是城镇乡村化,而非乡村城镇化。
这一时期,非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经政府下达计划不能进城就业,而且城镇剩余劳动力也在城市很难找到出路,结果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出现了全国逆城镇化的潮流。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城镇化处于停滞状态。
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为城镇化重新起步、城镇化与市场化重新结合、小城镇与小城市优先发展期。
1978年3月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略。
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检讨了过去否定城市规划的错误,通过了《城市规划法草案》,正式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降低了城镇建制标准。
1978-1988年,新设城市241座,新增建制镇5764个。
1978-1992年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27.46%。
城镇人口由1.73亿人达到3.22亿人。
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但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城镇化与半市场经济结合,城镇化重新起步。
国家把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大力发展建筑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计划经济仍然发挥主导作用,虽然允许部分合乎城镇市场需求条件的农民进城,但农民从事的职业与地点都是有限制的。
由于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边缘起步,即以增量发展为主,沿海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和小城市最先受益于市场推动,发展迅速。
内地的农村、小城镇和小城市也开始复制沿海的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
“六五”与“七五”计划均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新建大中型工业项目,一般不放在大城市,而放在中小城市或郊区。
小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由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我国又有乡村工业化的传统(如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副业与人民公社时代的社队企业),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边缘获得大力发展的是乡镇企业,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以及半市场化半城镇化的城市化过程。
大城市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国家改革还没有触动大城市的根本体制,又加上国家的城市化导向战略,因此,大城市发展比较缓慢,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受到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由于市场经济还处于发育阶段,国有企业还没有进入产权改革与体制创新阶段,城镇的市场经济主体基本上是一些个体经济与民营小企业,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则主要是乡镇企业,因此,城市化处于与市场化结合的初级阶段,以小城镇化为中心,重心在沿海,沿海城市逐渐开放,以地域扩张、粗放式发展为主,没有形成紧密联动的城市集群或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为离散型、分割型城市化。
这一时期的城镇化造成了明显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
第五阶段为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时期(1992-2000),这一时期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逐渐融合。
我国城镇人口已达4.58亿人,城镇化率达到36.22%。
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但城市显然并没有做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备,导致实际城市化进展并不快。
城市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振兴支柱产业和调整提高轻纺工业,积极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政府仍然偏重中小城镇化。
城市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城市化与国际化开始融合。
要求城市发展要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集镇为重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卫生,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型乡镇。
随着大量农民流动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住房与公共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民工进城潮普遍兴起,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大量内地农民进城,特别是进入沿海的城市,乡村与内地的农村人口逐渐下降,沿海地区与城市的名义城镇化率提高,乡村与内地的名义城镇化率也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而提高,有学者称之为“隐性城市化”,但由于流动人口并不能享受城市市民待遇,因此,民工潮的结果是在城市内部也形成了二元结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开展,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与乡镇企业均启动了产权改革与体制创新进程,市场经济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各种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使得城市化的规律得以发挥作用,大城市的活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迅速恢复。
沿海大城市首先发展起来,中小城市也在向大城市发展,逐步形成若干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化规模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以单位为中心的城市功能结构逐步瓦解,市民从“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
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各个城市也几乎成了建设工地。
但城市空间重组造成了城市无序蔓延、耕地流失等问题,加剧了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
第六阶段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引导下明确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时期(2001-2005),这一时期,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进一步融合,与信息化、生态化、人文化也开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