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_李帅峰_胡林_汪加兴_张淑君
未折叠蛋白反应 (3)

未折叠蛋白反应:从应激通路到稳定调节Peter Walter and David Ron细胞分泌或展示在起表面的大多蛋白质进入它们折叠组装的场所内质网,只有合适的组装蛋白质才能从内质网进入细胞表面。
细胞会根据需要来调节内质网内部蛋白质组装能力,从而确保蛋白质折叠的精确性。
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在它们被分派到内膜系统其他细胞器、分泌到细胞表面、或释放到胞外之前都在内质网腔内折叠、成熟。
内质网通过激活包内信号转导来反应腔内未折叠蛋白的压力,这统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而且,至少三种明显不同的UPR通路来调节各种不同基因的表达使内质网保持稳态或当内质网应激得不到消除时诱导细胞凋亡。
最近研究进展给UPR的复杂机制及其在各种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带来了一线光明。
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在它们被分派到内膜系统其他细胞器、分泌到细胞表面、或释放到胞外之前都在内质网腔内折叠、成熟。
UPR,一种保守系统发生信号路径,是内质网的检测器,检测折叠能力的不足并,感知错误折叠的胁迫,从而根据内质网状态来交流信息来调控振和基因表达。
UPR的激活是通过对内质网膜表达的调节,用新合成的蛋白质折叠基质填充来满足需要。
这种长期大范围转录调控伴随着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流量瞬间减少。
这样UPR建立并维持的稳态的无数其他循环的一个范例。
复杂的细胞器安排发生元件的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时,细胞生物学进展才能完美体现。
UPR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详细表述的分子机制说明了一个真核细胞调控器内质网的能力。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由于这些机制的激增,关于UPR是如何与细胞生理杂乱的各方面协调并维持稳态的,这方面的发现的大门被打开了。
事实上,真核细胞所有用来与环境惊醒信息交流的蛋白都在内质网组装。
它们传出传入的信息决定了器官的健康,比如传递细胞分裂、成熟、分化或死亡的信号。
一个阈值来保证各部分组装的精确性,离开了这些质量控制集体就会陷入混乱局面。
ER的基本功能就是运用对蛋白质的质量控制,使得只有经过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能装入内质网囊泡被运网细胞表面。
未折叠蛋白反应与肿瘤研究进展

为 B p HS A5 在 非 应 激 状 态 下 , i/ P , 3种 E S感 受 R 蛋 白 AT 6 I E F 、R 1和 P R 均 与 GRP 8结 合 , E K 7 以
复 合 物 的形 式存 在 l 。在 E S状 态 下 , 聚 的 蛋 _ 2 ] R 积
连, 内与核 膜 的外 膜相 通 , 成 一 个 隔离 于细 胞 质 形
1 E 稳 态 和 UP R R
UP 主要 由 3种 E R R跨膜 蛋 白启 动 , 种 跨膜 3 蛋 白分 别 为 : 醇 酶 1 io i l e ur g e z me 肌 (n s o— q in ny t r i 1 I E1 、 录活化 因子 6 at aigta sr t n , R )转 ( ci t rn ci i v n po {co , F ) atr AT 6 以及蛋 白激 酶样 内质 网激 酶 ( r — 6 p o
29 2
JJn n dUnv, g s 0 2 Vo. 5 No 4 iig Me i Au u t2 1 , 13 , .
・
综述 ・
未折叠蛋 白反应 与肿瘤研究进展
屠 建棋 综 述 杨 欣 欣 审 校
( 宁 医学 院人 体 解 剖 学 实 验室 , 济 山东 济 宁 2 2 6 ; 宁 医 学 院 l 学 院 , 宁 2 2 6 ) 707济 临床 济 7 0 7
7 ( lc s e uae rti 7 , P 8 、 8 gu o erg ltdp oe 8 GR 7 ) 糖调 节 n 蛋 白 9 ( lcs e uae r ti 4 G 9 ) 钙 4 gu o erg l dpoen9 , RP 4 、 t 网蛋 白(art ui , RT 和蛋 白质 二 硫键 异 构酶 clei l C ) c n ( r ti iuf e i mea e P I 。癌 细 胞 增 殖 poen ds l d s rs , D ) i o 过 程 中 内质 网 功 能 增 强 , 白合 成 增 加 , R伴 侣 蛋 E 蛋 白促 进 了 癌 细 胞 的存 活 和 侵 袭 。例 如 , P 8 GR 7
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过自噬抑制顺铂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41 6
的蛋 白质与 核酸 等生 物 大分 子 , 而 为细 胞 的重 建 、 进
再 生 和修复 提供 必须 的 原料 和能 量 。 自噬与 肿瘤 细
2 结 果
胞耐 药 紧密相 关 ,抑 制 自噬 能够 显著 提 高某 些肿 瘤
细胞 对 化疗药 物 的敏感 性 。虽然 已经 明确 U R与肝 P 癌 的发生 发展 具有 紧密 联 系圈 但 其与 肝癌 耐 药之 间 , 的关 系还 很不 清 楚 。本 实 验采 用 流式 细胞 和 Wet s . eabo ig技 术研 究 U R 对顺 铂 (i lt ) 导 的 r l t tn P cs ai 诱 p n
21 P . U R调 控顺铂 诱 导 的肝癌 细胞 凋亡
实 验 首 先 通 过 检 测 U R 活 化 的 分 子 标 志 P
G P8和 C O 的 表 达 分 析 了 S R7 H P MMC一 7 1和 72 He G p 2细胞 在顺 铂刺 激作 用下 U R的活化 情况 。 P 图 1 A显 示 顺 铂 刺 激 能 够 诱 导 S MMC 7 2 一 7 1和 H p 2 eG 细胞 G P 8和 C O R7 H P的 表达 . 这表 明在顺 铂 作 用下
内质 网 是 细 胞 蛋 白加 工 和 C 贮 存 的 主 要 场 a 所 ,内质 网功 能紊 乱 将导 致 细 胞 C z 衡 以及 错误 a失
过 程 中面临 着缺 氧 、营 养不 足 和局部 酸 中毒 等不 利 环 境 ,P U R对 肿 瘤 细 胞抵 御 这 些 恶 劣 的肿 瘤微 环 境
us d t sa ls n ode r ti e po e mi r e v r n nti M MC一7 e o e t b ih u f l d p oe n r s ns c o n io me n S 721 n p el .Th fe t o a d He G2 c ls e e fc s f un o d d p oe n r s o s n c s ltn—i d e MM C-7 a d He G2 c ls p p o i r n l z d b o f l e r ti e p n e o ip a i n uc d S 721 n p e l ’a o t ss we e a ay e y f w l c t me r nd W e t r o nay i.Re t :Dih o h et la d t nia c n pr i c b to b iusy i c e s d y o ty a se n blt a l ss sul s t i t r io n u c my i e n u a in o v o l n r a e cs l tn—me a e a t p g n n i ie ipltn— n uc d a o o i n SMMC-7 n pG2 c ls ip ai dit d u o ha y a d i h b t d cs a i i d e p ptss i 721 d He a e l.Au — t p g u r s i n i i ie h r tc i e fe t o f l e r t i e p n e p e o d to n cs l tn—te td o ha y s pp e so nh b t d t e p o e tv ef c fun o d d p o en r s o s r c n iin i ip a i r ae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apk信号通路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apk信号通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apk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备受关注。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
一种由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所驱动的信号通路,主要发生在细胞受到
线粒体内未折叠蛋白质超载压力时,该反应会提升细胞质量控制系统
的机能。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包括实体状线粒体内未折叠蛋白质聚集后,细胞就会介导三种不同的分子信号通路,以及其它弹性性信号通路来
应对此类蛋白质超载压力的情况发生。
这些通路大体上分为核内和核
外两个部分,前者包括转录因子ATF6和Gadd15,而后者则包括细胞膜
上的磷脂酶所催化的IRAK1蛋白信号通路,以及称为IRE1的内含子信
号通路。
ATF6是个膜融合蛋白,当它感知到线粒体内未折叠蛋白堆积压力时,它会从信号传导蛋白质中被释放出来,并与核内转录因子结合,
从而促进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提升,如ER钙泵基因等,以及线粒体钙
池容量的提升,从而缓解未折叠蛋白堆积压力。
Gadd15是一种核因子,它也被认为对非正常蛋白质堆积压力有重
要作用,主要负责触发细胞增殖,以缓解未折叠蛋白质堆积压力。
线粒体外膜上的磷脂酶IRE1作为一种内含子信号通路分子,能够
响应线粒体内未折叠蛋白质堆积压力并调控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和未
折叠蛋白质重新折叠的过程,促进线粒体蛋白质翻译质量的提高,从
而延缓或终止未折叠蛋白质的堆积。
总的来说,线粒体内未折叠蛋白质反应能够帮助细胞应对线粒体
内未折叠蛋白质堆积压力的情况,这种反应既改善细胞质量控制系统,又能诱导抗逆性机制,以便有效地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与折叠。
其目的就是维持蛋白质结构、线粒体功能与细胞行为的正常。
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检测方法

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检测方法
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检测方法
线粒体非折叠蛋白(unfolded protein)是指位于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在运输和折叠过程中未能达到正常状态的状态,它们通常与线粒体机能异常相关联。
因此,检测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可以为线粒体疾病的筛查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克隆抗体检测
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一的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同种异体抗体,可以高度专一地识别非折叠蛋白。
采用间接ELISA法,将纯化的蛋白固定于微孔板上,加入非折叠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标记抗体进行检测,阳性反应会出现发光信号或颜色变化。
2. 质谱分析法
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可以测定非折叠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异性抗体,也不受抗体交叉反应影响,但是需要高水平仪器和技术人员操作。
3. 基因测序法
基因测序法可以检测非折叠蛋白基因突变和对应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进而评估其对线粒体机能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检测非折叠蛋白相关遗传突变,也可发现一些未知的蛋白质突变,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费用。
4. 蛋白微阵列法
利用蛋白微阵列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非折叠蛋白在不同疾病和正常状态下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可靠性高、花费相对较低等优点,但需要多个样品的比较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总之,现有的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粒体非折叠蛋白的检测方法也将不断完善,为线粒体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支持。
未折叠蛋白反应

未折叠蛋白反应一、未折叠蛋白1、什么是未折叠蛋白未折叠蛋白是那些仍然保持原来的结构和形状,未经折叠处理的蛋白质。
它完全没有折叠,没有失去氢键,并能够保持原始状态。
2、未折叠蛋白的结构未折叠蛋白通常有两个部分:折叠域和自由域。
折叠域包括折叠折叠域,结构域和功能域。
这些部分由多肽链键构成,具有广泛的功能,而自由域则受氢键结合保护,无自组装的功能。
3、未折叠蛋白的机制未折叠蛋白部分是从溶解剂中抽取的原始单体。
此外,当蛋白质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未折叠的蛋白质还可能在更复杂的形式中出现,例如凝胶床、纳米结构和/或穗状蛋白质。
未折叠的蛋白质结构受到氢键作用,氢键维持蛋白质结构。
二、未折叠蛋白反应1、胞外信号传导未折叠蛋白反应是一种由抗原激活的信号通路,其中抗原通过受体结合,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以调节免疫应答。
未折叠蛋白反应可以促进多种胞外信号传导,例如激活多种基因表达、靶向细胞促进免疫应答。
2、激活T细胞未折叠蛋白反应可以激活T细胞,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间协同作用,例如活化T细胞可以增强细胞间通讯和协同Regulatory作用,促进有效的免疫反应。
3、解离颗粒未折叠蛋白可以激活麦克维尔效应,解离膜蛋白球,改变细胞的表面属性,使膜蛋白球脱落,改变细胞表面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三、未折叠蛋白的作用1、抗血清病毒未折叠蛋白可通过竞争性结合病毒的受体来抑制病毒的结合并阻止病毒的复制,从而抵抗血清病毒的感染。
2、抗癌未折叠蛋白也可以作为抗癌药物,因为它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凋亡和重组,促进肿瘤消退。
此外,未折叠蛋白也可以抗击癌细胞抗逆性,抗击药物耐药性。
3、蛋白质稳定未折叠蛋白还可能作为保护剂增强蛋白质的稳定性,防止蛋白质失活。
它可以降低复杂的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并增强蛋白质的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良好保护。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它们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肌病等。
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其内部的蛋白质结构,其中未折叠蛋白是线粒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机制。
一、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是线粒体内蛋白质折叠和降解的重要机制。
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折叠和降解是由一系列酶和蛋白质协同完成的。
其中,Hsp70和Hsp60是线粒体内的两个重要蛋白质,它们能够协同完成线粒体内蛋白质的折叠和降解。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异常会导致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异常积累,从而影响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二、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自噬过程,它能够清除线粒体内的异常或老化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线粒体自噬的过程包括线粒体的识别、包裹和降解。
线粒体的识别是由线粒体膜上的受体完成的,它们能够识别线粒体内的异常或老化的线粒体。
线粒体的包裹是由自噬体完成的,它们能够将线粒体包裹在内部,形成自噬体。
线粒体的降解是由自噬体内的酶完成的,它们能够将线粒体内的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清除异常或老化的线粒体。
三、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的关系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是相互关联的。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异常会导致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异常积累,从而影响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这些异常积累的蛋白质可能会被线粒体自噬清除,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也需要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参与,这些蛋白质需要通过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完成折叠和降解,从而参与线粒体自噬的过程。
综上所述,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机制。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异常会影响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从而影响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研究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线粒体自噬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与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剂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剂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是指在线粒体内部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确折叠的蛋白质。
这些未折叠的蛋白质会积累在线粒体中,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为了解决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的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可以促进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剂。
一、胞内热休克蛋白(Hsp70)胞内热休克蛋白(Hsp70)是一类在细胞内广泛存在的重要分子伴侣。
它可以通过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结合,并提供正确的环境来促进其正确折叠。
Hsp70通过其ATPase活性,可以将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从固定的构象中解开,使其能够进行正确的折叠。
二、蛋白质去磷酸酶1(PP1)蛋白质去磷酸酶1(PP1)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它在细胞中起到去除磷酸基团的作用。
研究发现,PP1可以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结合,并通过去除其上的磷酸基团,促进其正确折叠。
PP1可以与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复合物,从而在线粒体内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使未折叠蛋白质得以正确折叠。
三、蛋白质氧化还原酶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的正确折叠还受到蛋白质氧化还原酶的调控。
蛋白质氧化还原酶可以通过在线粒体内提供还原剂或氧化剂的作用,调节线粒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从而促进未折叠蛋白质的正确折叠。
此外,蛋白质氧化还原酶还可以与其他分子伴侣一起协同作用,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的折叠提供帮助。
四、分子伴侣蛋白分子伴侣蛋白是一类能够与未折叠蛋白质结合,并提供正确折叠环境的蛋白质。
研究发现,线粒体内存在多种分子伴侣蛋白,如Hsp60和Hsp90等。
这些分子伴侣蛋白可以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结合,通过调节其折叠状态来促进其正确折叠。
五、蛋白质分子伴侣的调控因子除了分子伴侣蛋白外,还有一些蛋白质分子伴侣的调控因子也可以作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剂。
这些调控因子可以通过与分子伴侣蛋白结合,调节其活性,从而促进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的正确折叠。
总结起来,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剂包括胞内热休克蛋白、蛋白质去磷酸酶1、蛋白质氧化还原酶、分子伴侣蛋白及其调控因子等。
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270新医学综述2024年4月第55卷第4期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李婷婷 王钦鹏 刘晓庆 蔡珂 魏阳阳 梁成【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深入了解,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极其复杂,目前的治疗手段也受到部分限制。
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功能对于改善脑缺血神经细胞的损伤至关重要。
文章就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机制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缺血缺氧;线粒体动力学;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Research progress in mitochondrial dynamics-related proteins and ischemic stroke Li Tingting△, Wang Qinpeng, Liu Xiaoqing, Cai Ke, Wei Yangyang, Liang Cheng.△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3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g Cheng, E-mail:*********************【Abstract】Ischemic stroke is a common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poses a severe threat to human health. In recent years, with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ischemic stroke, signi fi 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owever, current treatments for ischemic stroke are partially limited due to extremely complex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 Therefore, mod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through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s essential to ameliorate the damage of cerebral ischemic neuronal cells. In this articl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dynamics and its role in ischemic stroke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Key words】Ischemia and hypoxia; Mitochondrial dynamics;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ory reaction; Apoptosis;Necroptosis; Ferroptosis脑卒中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_李帅峰_胡林_汪加兴_张淑君

2 哺 乳 动 物 细 胞 中 的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2002年 Zhao等[2]通过超表达 线 粒 体 基 质 定 位 的末端错误折叠的鸟苷酸转氨甲酰酶证明了线粒体 未折叠蛋白反应的 存 在,未 折 叠 蛋 白 在 线 粒 体 基 质 中的积 累 导 致 了 线 粒 体 分 子 伴 侣 热 休 克 蛋 白 10 (HSP10)、热 休 克 蛋 白 60(HSP60)、mtDnaJ 和 线 粒体 蛋 白 酶ClpP 基 因 的 高 表 达,但 却 不 影 响 细 胞 质和内质网分子伴侣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这 些 基 因 启 动 子 区 含 有 一 个 转 录 因 子 CHOP、 C/EBP结合的结构 域。CHOP、C/EBP 的 启 动 子 区 含有 一 个 激 活 蛋 白 (activator protein 1,AP1)结 合 位点,该结合 位 点 对 CHOP、C/EBP 在 线 粒 体 未 折
存活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细胞器有各自的信号通 路 调 控 蛋 白 质 稳 态,如 内 质 网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UPRER)、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UPRmt)。 线 粒 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是 在 应 激 条 件 下,线 粒 体 基 质 积 累后产生大量未折 叠 或 错 误 折 叠 的 蛋 白 质,导 致 核 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分子伴侣蛋白 HSP60、HSP70等 表达量上调,帮助发 生 错 误 折 叠 的 蛋 白 恢 复 正 常 蛋 白构象及协助新合成的蛋白发生正确折叠的线粒体 至核的信号传导过程 。 [2]
位于细胞质中且 Rtg3p 处 于 高 度 磷 酸 化 而 失 活;而 当 ETC 存在 缺 陷,线 粒 体 处 于 应 激 状 态 下,Rtg3p 磷酸化程 度 降 低,并 与 Rtg1p 一 起 转 移 至 核,发 挥 其转录调 控 活 性[4]。Rtg2p 含 有 一 个 N 端 ATP 结 合结构域,该结构 域 对 于 Rtg2p 功 能 的 发 挥 具 有 重 要作 用。 现 有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Rtg2p 作 为 Rtg1p、 Rtg3p的上游调 控 基 因,能 感 知 线 粒 体 内 膜 电 势 的 变化,进而触发 Rtg1p和 Rtg3p 的 核 转 位 及 其 功 能 的发挥,但 Rtg2p具 体 的 调 控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 [5] 逆 行反应能诱导大量 与 代 谢 相 关 基 因 的 表 达,但 却 对
酿酒酵母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

酿酒酵母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赵运英;王頔;袁凡;蒋伶活【摘要】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ed b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s highly conserved in bo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mammalian ceils.Reticulum Endoplasmic (ER) is an organelle for protein synthesis,folding and modification as well as one of the main places for storage Ca2+.The homeostasis of Ca2+ and UPR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The two MAPK pathways,HOG pathway and CWI pathway are all necessary for cell suwival under ER stress treated conditions.And ion of heavy metal cadmium is also able to activate the UPR pathway and it enters into the cells through activating the calcium channel Cchl/Midl to affect the function of calcium ion.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MAPK kinase pathways,cadmium or calcium ion homeostasis and UPR signaling activated b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S.cerevisiae cells are all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内质网应激激活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途径在酿酒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是非常保守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蛋白质合成、折叠和修饰的细胞器,也是贮存钙的主要场所之一.酵母细胞内质网钙平衡与UPR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MAPK途径-HOG途径和CWI途径都是细胞应答内质网应激压力时生存所必需的;重金属镉离子能够激活UPR途径,它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Cch1/Mid1进入细胞影响钙离子的功能.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酿酒酵母细胞中的两个MAPK途径、镉离子和钙离子稳态与内质网应激激活的UPR途径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9页(P98-106)【关键词】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应激;MAPK;钙离子信号途径;酿酒酵母【作者】赵运英;王頔;袁凡;蒋伶活【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细胞应激涉及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应激。
2021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机制研究综述范文3

2021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机制研究综述范文 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对于维持细胞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ATP合成、氨基酸、脂肪酸和核酸代谢外,线粒体独特的双层膜结构是介导细胞凋亡和天然抗病毒免疫独一无二的信号传导平台。
线粒体大约含有1500种蛋白质,其中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了13种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类,其他大部分蛋白由核基因组编码,并转运到线粒体[1].因此维持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对于维持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存活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细胞器有各自的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质稳态,如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ER)、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是在应激条件下,线粒体基质积累后产生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导致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分子伴侣蛋白HSP60、HSP70等表达量上调,帮助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恢复正常蛋白构象及协助新合成的蛋白发生正确折叠的线粒体至核的信号传导过程[2]. 1酿酒酵母中的逆行反应基因 逆行反应(retrograderesponse)是指在酿酒酵母中由于电子转移链(ETC)存在缺陷,引起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上调以维持谷氨酸盐和乙酰辅酶A(acetyl-CoA)正常供应的反应[3].酿酒酵母中的逆行反应主要受3个基因的控制:逆行反应基因1p (Rtg1p)、逆行反应基因2p(Rtg2p)及逆行反应基因3p(Rtg3p)。
Rtg1p和Rtg3p是基本的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其通过形成转录复合物并结合在靶基因启动子Rbox序列上,进而激活靶基因转录。
正常情况下Rtg1p和Rtg3p定位于细胞质中且Rtg3p处于高度磷酸化而失活;而当ETC存在缺陷,线粒体处于应激状态下,Rtg3p磷酸化程度降低,并与Rtg1p一起转移至核,发挥其转录调控活性[4]. Rtg2p含有一个N端ATP结合结构域,该结构域对于Rtg2p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Aβ蛋白聚集毒性的影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Aβ蛋白聚集毒性的影响彭琼;赵思旭;邓雯娟;钟子源;贾伟章【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7(038)004【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tochondrial unfolded-protein response (UPRmt) on the aggregation toxicity of Aβ protei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Methods] By cloning the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tomm-22,inner membrane E04A4.5 and atfs-1 gene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elegans) and constructing the L4440 interference vectors,HT115 competent cells were transformed to prepare tomm-22,E04A4.5 and atfs-1 RNAi bacteria.The effects of tomm-22 andE04A4.5 RNAi on the process of paralysi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ransgenic AD disease models CL4176 and CL2006.The life span of wild type N2 C.elegans was observed after RNAi of tomm-22 and E04A4.5.The regulatory role of ATFS-1 signaling by atfs-1 RNAi in inhibition of Aβ protein aggregation was detected.The dynamic changes of UPRmt in transgenic SJ4100 nematode and the autophagy level in transgenicDA2123 nematodes were analyzed by tomm-22 and E04A4.5 RNAi.[Results]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UPRmt model by cloning mitochondrial tomm-22 and E04A4.5 of C.elegans and further constructing RNAi bacteria,and showed that they can suppress aggregation toxicity of Amyloid-β (Aβ) protein in AD model CL4176,and slow down paralysisprocess.The life span of wild type N2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fter feeding with the tomm-22 and E04A4.5 RNAi bacteria.At the same time,the progressive paralysis AD model CL2006 shows a delayed paralys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life cycle but get acceleration in the late.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UPRmt can alleviate the mitochondrial stress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at least in the short term.The atfs-1 RNAi confirmed that delayed paralysis process of AD model CL4176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TFS-1 signal.However,tomm-22 and E04A4.5 RNAi can gradually increase the UPRmt response and induc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autophagy-related molecules LGG-1,suggesting that tomm-22 and E04A4.5 RNAi may play a role in delaying the AD disease process by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autophagy in C.elegans.[Conclusion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UPRmt can inhibit the accumulation of A β protein by coordinating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nucleus,and can help to restore mitochondria and even intracellular protein homeostasis for protecting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cells,and also provides new targe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D.%[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对阿尔茨海默病(AD)Aβ蛋白聚集毒性的影响.[方法]将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线粒体外膜tomm-22、内膜E04A4.5以及atfs-1基因克隆并构建L4440干扰载体,转化HT115感受态细胞以制备tomm-22、E04A4.5和atfs-1 RNA干扰菌.研究tomm-22和E04A4.5 RNA干扰对转基因线虫AD疾病模型CL4176和CL2006瘫痪进程的影响.观察tomm-22和E04A4.5 RNA干扰后野生型线虫N2寿命,检测ATFS-1信号在抑制Aβ蛋白聚集毒性中的作用,分析tomm-22和E04A4.5 RNA干扰后转基因线虫SJ4100 UPRmt动态变化,以及转基因线虫DA2123自噬水平.[结果]通过对线虫线粒体tomm-22和E04A4.5基因克隆及构建RNA干扰菌建立了UPRmt模型,证实能够抑制AD疾病模型CL4176 Aβ蛋白聚集毒性并延缓其瘫痪进程.野生型N2在喂食tomm-22和E04A4.5 RNA干扰菌后寿命明显缩短,而渐进性瘫痪线虫AD模型CL2006呈现前期延缓瘫痪而后期加速瘫痪的生理现象,说明UPRmt呈现短期缓解线粒体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atfs-1 RNA干扰证实延缓线虫AD模型CL4176瘫痪进程与ATFS-1信号不直接相关.然而,tomm-22和E04A4.5 RNA干扰后UPRmt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并进一步诱导自噬相关分子LGG-l的上调表达,提示RNA干扰延缓AD瘫痪进程是通过提高线虫体内自噬活性而发挥作用.[结论]线粒体UPRmt通过协调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的信号转导能够抑制Aβ蛋白聚集毒性,有助于恢复线粒体乃至细胞内蛋白质稳态,保障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总页数】8页(P481-488)【作者】彭琼;赵思旭;邓雯娟;钟子源;贾伟章【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生物资源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Sir2抑制帕金森转基因果蝇中的作用 [J], 戚欣欣;肖志超;范晓丽;孙莉;李清华2.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 [J], 李帅峰;胡林;汪加兴;张淑君3.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调控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改善癫痫海马神经元损伤 [J], 谢南昌;杜丽媛;连亚军;王翠;孟祥荷;李钰娟;刘凤霞4.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影响 [J], 马丽娜;马丹;许欣竹;王艺璇;刘文俊;段志园;单德红5.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J], 蔡优生;叶钦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蔡优生;叶钦勇
【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6(0)4
【摘要】线粒体功能障碍,尤其是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在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应激时发生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tUPR),通过分子伴侣和蛋白酶折叠降解有缺陷的蛋白质,维持线粒体蛋白稳态,保证细胞与机体健康。
本文将从mtUPR的定义、激活、在线虫和哺乳动物身上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mt UPR 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予以综述,从而为尽早调节线粒体稳态平衡的干预目标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5页(P362-366)
【关键词】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蛋白质稳态;蛋白质量控制;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蔡优生;叶钦勇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2
【相关文献】
1.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 [J], 李帅峰;胡林;汪加兴;张淑君
2.未折叠蛋白反应与神经管缺陷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刘菊芬
3.运动介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J], 马春伟;高炳宏
4.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J], 唐小曲;傅小云;付豹;刘鑫鑫
5.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J], 唐小曲;傅小云;付豹;刘鑫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irtuins家族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Sirtuins家族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徐常玮(综述);张涓(综述);申亮亮(综述);吴元明(审校);张静(审校)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59)3
【摘要】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适应性细胞内应激机制,通过促进编码线粒体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基因转录来响应应激信号。
随着研究的深
入,UPRmt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明确。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组蛋白去酰基酶,是多种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
近年来Sirtuins在衰老和代谢中的多种调节功能相继报道,也有研究明确了UPRmt和Sirtuins家族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
该文总结了Sirtuins与UPRmt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归纳了两者在衰老、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阐明了Sirtuins与UPRmt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559-562)
【作者】徐常玮(综述);张涓(综述);申亮亮(综述);吴元明(审校);张静(审校)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实验中心;空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陕西省临床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4
【相关文献】
1.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Sir2抑制帕金森转基因果蝇中的作用
2.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角膜营养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3.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4.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癫痫海马神经中的变化及线粒体特异性抗氧化剂对其影响
5.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热射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未折叠蛋白反应

未折叠蛋白反应:从应激通路到稳定调节之欧侯瑞魂创作Peter Walter and David Ron细胞分泌或展示在起概况的大多蛋白质进入它们折叠组装的场合内质网,只有合适的组装蛋白质才干从内质网进入细胞概况。
细胞会根据需要来调节内质网内部蛋白质组装能力,从而确保蛋白质折叠的精确性。
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在它们被分派到内膜系统其他细胞器、分泌到细胞概况、或释放到胞外之前都在内质网腔内折叠、成熟。
内质网通过激活包内信号转导来反应腔内未折叠蛋白的压力,这统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而且,至少三种明显分歧的UPR通路来调节各种分歧基因的表达使内质网坚持稳态或当内质网应激得不到消除时诱导细胞凋亡。
最近研究进展给UPR的复杂机制及其在各种疾病中饰演的角色带来了一线光明。
泌蛋白或膜蛋白在它们被分派到内膜系统其他细胞器、分泌到细胞概况、或释放到胞外之前都在内质网腔内折叠、成熟。
分UPR,一种守旧系统发生信号路径,是内质网的检测器,检测折叠能力的缺乏并,感知错误折叠的胁迫,从而根据内质网状态来交流信息来调控振和基因表达。
UPR的激活是通过对内质网膜表达的调节,用新合成的蛋白质折叠基质填充来满足需要。
这种长期大范围转录调控陪伴着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流量瞬间减少。
这样UPR建立并维持的稳态的无数其他循环的一个范例。
复杂的细胞器安插发生元件的分子水平上得到说明时,细胞生物学进展才干完美体现。
UPR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详细表述的分子机制说明了一个真核细胞调控器内质网的能力。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由于这些机制的激增,关于UPR是如何与细胞生理杂乱的各方面协调并维持稳态的,这方面的发现的大门被打开了。
事实上,真核细胞所有用来与环境惊醒信息交流的蛋白都在内质网组装。
它们传出传入的信息决定了器官的健康,比方传递细胞分裂、成熟、分化或死亡的信号。
一个阈值来包管各部分组装的精确性,离开了这些质量控制集体就会陷入混乱局面。
ER的基本功能就是运用对蛋白质的质量控制,使得只有经过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干装入内质网囊泡被运网细胞概况。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应激反应,它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广泛研究。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一、引言未折叠蛋白质反应是一种细胞内应激反应,可以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
通常情况下,蛋白质会在细胞内折叠,形成正确的结构。
当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发生异常时,就能够引起未折叠蛋白质反应。
二、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机制未折叠蛋白质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使细胞启动多种应激反应,从而维持细胞内的蛋白质稳态。
该反应包含三种信号通路:IRE1、PERK和ATF6通路。
这三种通路可以协同工作,帮助细胞恢复蛋白质的正常折叠状态。
三、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调控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调控非常复杂。
在正常情况下,该反应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一旦蛋白质折叠发生异常,IRE1、PERK和ATF6通路都能够被激活。
这些通路能够通过转录因子的激活,促进多种细胞生物学进程,从而达到维持蛋白质稳态的目的。
四、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在疾病中的作用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UPR异常可以导致炎症、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调控机制,对于防治相关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未折叠蛋白质反应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应激反应,可以协同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帮助细胞维持蛋白质稳态。
此外,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机制,有望开发出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相关疾病的新疗法。
胆固醇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调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基因的表达

胆固醇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调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基因的表达王琼;刘志国;田俊;宗义强;屈伸【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07(15)4【摘要】目的探讨胆固醇对肝细胞和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调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以不同浓度(10mg/L和20mg/L)的游离胆固醇和氧化胆固醇温育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和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系Caco2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种细胞中X盒结合蛋白1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随着游离胆固醇和氧化胆固醇温育浓度的升高,HepG2细胞和Caco2细胞中的X盒结合蛋白1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mRNA表达均上调,呈现浓度依赖性。
结论胆固醇和氧化胆固醇均可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中标记分子X盒结合蛋白1的表达,并上调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的表达,提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的表达可能受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鉴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在胆固醇吸收的酯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可能在胆固醇吸收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253-255)【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胆固醇;未折叠蛋白反应;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X 盒结合蛋白1;氧化胆固醇【作者】王琼;刘志国;田俊;宗义强;屈伸【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相关文献】1.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促进RAW264.7细胞内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高表达 [J], 乔运成;黄谙非;田国平;刘晓辉;袁中华2.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基因过表达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J], 何平;成蓓;王洪星;戚本玲3.巨噬细胞荷脂过程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及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相互结合 [J], 乔运成;彭娟;刘志强;郭东铭;袁中华4.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基因734位点T等位基因与高糖低脂膳食诱导的健康青年女性TG/HDLC、log(TG/HDLC)及LDLC/HDLC改变相关联 [J], 姜喆;龚仁蓉;李元昊;樊梅;方定志5.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基因P7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J], 葛晶;成蓓;何平;文晖;陆菡;陈心;曾永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线粒体自噬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李旭卉;吴习习;张凯;罗海霞;李敏【摘要】线粒体自噬是选择性自噬的一种,线粒体通过自噬途径被选择性清除.线粒体自噬对于细胞内环境稳定来说十分关键,细胞利用线粒体自噬机制消除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或减少线粒体数量等来适应应激,维持胞内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于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理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细胞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介导线粒体自噬,如PINK1/Parkin、Nix和FUNDC1途径.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的失调或障碍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在多种癌症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线粒体自噬,包括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从而也反映了线粒体自噬与癌症的密切关系.论文介绍了线粒体自噬作用和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总结自噬与癌症的关系.【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9【总页数】6页(P109-114)【关键词】线粒体自噬;PINK1;癌症【作者】李旭卉;吴习习;张凯;罗海霞;李敏【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3线粒体是细胞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场所,其生成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当线粒体受损后可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或者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从而造成细胞损伤或细胞凋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细胞质中且 Rtg3p 处 于 高 度 磷 酸 化 而 失 活;而 当 ETC 存在 缺 陷,线 粒 体 处 于 应 激 状 态 下,Rtg3p 磷酸化程 度 降 低,并 与 Rtg1p 一 起 转 移 至 核,发 挥 其转录调 控 活 性[4]。Rtg2p 含 有 一 个 N 端 ATP 结 合结构域,该结构 域 对 于 Rtg2p 功 能 的 发 挥 具 有 重 要作 用。 现 有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Rtg2p 作 为 Rtg1p、 Rtg3p的上游调 控 基 因,能 感 知 线 粒 体 内 膜 电 势 的 变化,进而触发 Rtg1p和 Rtg3p 的 核 转 位 及 其 功 能 的发挥,但 Rtg2p具 体 的 调 控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 [5] 逆 行反应能诱导大量 与 代 谢 相 关 基 因 的 表 达,但 却 对
2 哺 乳 动 物 细 胞 中 的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2002年 Zhao等[2]通过超表达 线 粒 体 基 质 定 位 的末端错误折叠的鸟苷酸转氨甲酰酶证明了线粒体 未折叠蛋白反应的 存 在,未 折 叠 蛋 白 在 线 粒 体 基 质 中的积 累 导 致 了 线 粒 体 分 子 伴 侣 热 休 克 蛋 白 10 (HSP10)、热 休 克 蛋 白 60(HSP60)、mtDnaJ 和 线 粒体 蛋 白 酶ClpP 基 因 的 高 表 达,但 却 不 影 响 细 胞 质和内质网分子伴侣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这 些 基 因 启 动 子 区 含 有 一 个 转 录 因 子 CHOP、 C/EBP结合的结构 域。CHOP、C/EBP 的 启 动 子 区 含有 一 个 激 活 蛋 白 (activator protein 1,AP1)结 合 位点,该结合 位 点 对 CHOP、C/EBP 在 线 粒 体 未 折
Abstract:Mitochondria,as one of important intracellular organelles,regulates many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but environmental stress can cause accumul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misfold- ed or unfolded proteins,resulting i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Curr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a variety forms of signaling pathway from mitochondria to nucleus which can alleviate mitochon- drial stress reaction and maintain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In this paper,we will lay emphasis on tha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trograde reaction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itochon- 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 mammalian cells and C.elegans,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 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and mitophagy,innate immunity. Key words:mitochondria;retrograde response;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itophagy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摘 要 :线 粒 体 是 细 胞 内 重 要 的 细 胞 器 之 一 ,调 控 多 种 细 胞 内 信 号 通 路 ,然 而 环 境 应 激 会 导 致 线 粒 体 堆 积 并 产 生 大 量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目前研究发现多种由线粒体到 细 胞 核 的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能 够 缓 解 线粒体应激反应,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状态。本综 述 就 酿 酒 酵 母 中 的 逆 行 反 应 ,哺 乳 动 物 细 胞 和 线 虫 中 的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的 分 子 机 制 及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与 线 粒 体 自 噬 、天 然 免 疫 的 相 互 关 系 进 行 重 点 介 绍 。 关 键 词 :线 粒 体 ;逆 行 反 应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线 粒 体 自 噬 中图分类号:Q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236(2015)07-1787-06
线粒体分 子 伴 侣 和 线 粒 体 蛋 白 酶 的 表 达 无 显 著 影 响 。 酿 酒 酵 母 中 的 逆 行 反 应 见 图 1。
资 料 来 源 于 文 献 [3] Data from reference [3] 图 1 酿 酒 酵 母 中 的 逆 行 反 应 Fig.1 Retrograde response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折叠蛋白 反 应 大 都 在 体 外 培 养 的 细 胞 系 中 研 究 发 现,在有机体内是否 存 在 相 似 的 分 子 机 制 介 导 线 粒 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却尚未见报道。
资 料 来 源 于 文 献 [9] Data from reference [9] 图 2 哺 乳 动 物 细 胞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信 号 通 路 Fig.2 Signaling pathway of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 mammalian cells
Research Progress on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LI Shuai-feng,HU Lin,WANG Jia-xing,ZHANG Shu-jun*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Animal Genetics,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3 线 虫 中 的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机 制
为了进一步剖析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分子 机理,Yoneda等 以 [10] 线虫 为 模 式 生 物 进 行 研 究,结 果发现在应急条件 下,线 粒 体 内 未 折 叠 蛋 白 的 积 累 导致线粒体分子伴 侣 蛋 白 的 表 达 量 提 高,而 敲 除 线 粒体质量控制蛋白 酶 ClpP 不 能 诱 导 线 粒 体 分 子 伴 侣蛋白的 表 达。ClpP 能 识 别 错 误 折 叠 的 蛋 白 并 将 其 降 解 为 8~20 个 氨 基 酸 的 多 肽 。 在 线 虫 中 的 研 究 发现,这些积累在线粒体基质中的多肽能通过 ATP 结合 运 输 分 子 HAF-1 转 运 到 内 膜 间 隙 。 [9] 但 HAF-1 只 是 在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的 起 始 阶 段 发挥作用,该信号由 线 粒 体 传 导 至 细 胞 核 需 要 应 激 相关转录因 子 ATFS-1(ZC376.7)的 参 与。 正 常 情 况下 ATFS-1 转运至线粒体并被 Lon 蛋白 酶 降 解, 当线粒体处 于 应 激 条 件 下,一 部 分 ATFS-1 在 细 胞 质累积,由于 ATFS-1 含 有 核 定 位 序 列 能 转 移 至 细 胞核,并且调控大量 相 关 基 因 的 转 录 以 减 轻 线 粒 体 应激给 细 胞 造 成 的 影 响[11]。 同 时 ATFS-1 也 介 导 tim-17 和tim-23 的 转 录 上 调 ,tim-17 和tim-23 组 成 的复合物介导 ATFS-1的线粒体输入,降低ATFS-1
存活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细胞器有各自的信号通 路 调 控 蛋 白 质 稳 态,如 内 质 网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UPRER)、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UPRmt)。 线 粒 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是 在 应 激 条 件 下,线 粒 体 基 质 积 累后产生大量未折 叠 或 错 误 折 叠 的 蛋 白 质,导 致 核 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分子伴侣蛋白 HSP60、HSP70等 表达量上调,帮助发 生 错 误 折 叠 的 蛋 白 恢 复 正 常 蛋 白构象及协助新合成的蛋白发生正确折叠的线粒体 至核的信号传导过程 。 [2]
7 期
李 帅 峰 等 :线 粒 体 未 折 叠 蛋 白 反 应 的 研 究 进 展
1789
虽然这些研究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信号传导 提供大致框架,但仍 然 有 很 多 问 题 是 这 一 领 域 的 研 究热点,如细胞通过 怎 样 的 分 子 机 制 感 受 线 粒 体 应 激信号并将此信号 传 导 至 细 胞 核;现 有 的 线 粒 体 未
线粒体几乎存 在 于 所 有 的 真 核 细 胞 中,对 于 维 持细胞 功 能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除 了 ATP 合 成、氨基酸、脂肪酸 和 核 酸 代 谢 外,线 粒 体 独 特 的 双 层膜结构是介导细胞凋亡和天然抗病毒免疫独一无 二的信号传导平台。线粒体大约含有 1 500 种蛋白 质,其 中 线 粒 体 基 因 组 (mitochondrial DNA,mtD- NA)编 码 了 13 种 参 与 三 羧 酸 循 环 的 酶 类 ,其 他 大 部 分蛋白由核 基 因 组 编 码,并 转 运 到 线 粒 体 。 [1] 因 此 维持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对于维持线粒体功能及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