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古典诗词以其隽永的内涵,深邃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流传至今。很多初中生对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意象上,难以深层次地挖掘诗歌的含义,因此无法感知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须要解决的。
一、走进作者,知微见著
走近作者,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会形成诗人自己的诗歌风格,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决定着其诗歌的不同主题。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李清照的忧苦与愁思,陶渊明的田园情结等。
诗词是最简洁的文学体裁,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作者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大背景。例如,南北朝时期,北朝战乱频繁,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一种粗犷彪悍的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因此南朝诗歌多以男女相思立意。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在高度繁荣的大一统时期,诗歌题材也就自然丰富多彩,以至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
二、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
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榜样示范,激发愿望。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建议教师一定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自由吟诵,避免齐读。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尽量不齐读,因为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学生评价,个体点拨。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体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优秀展示,极力称赞。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其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三、鉴赏分析,提升能力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语意含蓄。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
点,只有从细节入手,反复品评,认真赏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层次结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理解。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互文。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首句应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比喻。古典诗歌中运用比喻,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论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游子”“母亲的恩泽”。
倒装。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主谓错位。应还原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诗句的意思是:洗衣的女子高兴地归来,竹林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渔舟顺流而下,莲花在水中轻轻摇动。
借代。借代是古典诗歌中运用很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岸芷汀兰,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鳞”就是采用部分代替整体的借代手法,借指“鱼”。
四、同类比较,形成系统
古典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分别包括了田园、边塞、哲理、言志、叙事诗等诗歌题材形式。当然,其中也有的诗词题材分类并不是很明显,如一首好的诗词往往是将叙事和
抒情、写意和写景、咏物和言志融合到一起。但从诗词的内容上,我们大体可以把古典诗词分为三类:叙事抒情类;写景抒情类;状物、托物言志类。
叙事抒情类。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写主人公和童子的对话,依然是通过对话叙事。而诗人“问”的内容则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通过对话叙事可以想象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此情此境,读者对诗人那种闲适的心境便也可窥视一斑。
写景抒情类。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第首颔联,秋日傍晚,新雨初晴,诗人只身来到寂静的山中,一切仿佛洗涤过一般,寂静中带着清新之气。第颈尾联,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洒下,清泉在山石上流淌,月光水声,更衬托山林的宁静,后两句,以动写静道出诗人对这美景的爱。这首吟咏山居的诗着眼于对雨后秋暝时大自然美景的呈现,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雨后山野景物,表达了自愿归隐山林之意。全诗富有生活气息,动静结合,声影相间,画面优美,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状物、托物言志类。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路
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是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诗人备受当权者贬抑压制迫害,报国无门,尽忠无路,宁可粉身碎骨不移其志,虽零落成泥碾作尘而香如故,借梅花而咏出,陆游的咏梅诗作百首之多,他曾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可见陆游写梅花的神韵,风骨,气质,品格是虚,借梅言志才是实。
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了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样也就把打开诗词的一把金钥匙交给了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五、学以致用,提升境界
在学生学完后,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将古诗词作为写作的内容,这不仅拓宽了学生选择的范围,更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的跑题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学习了古诗词,对诗词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