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石”。图 1 为“平衡石”景观图,图 2 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关系 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1.图 1“平衡石”岩石类型属于图 2 中的( A )
A.aBΒιβλιοθήκη bC.cD.d2.“平衡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C )
A.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2015·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 定点。读图,完成 9~10 题。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解析
第 9 题,据题干文字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 2 米位置距
离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取决于黄河泥沙淤积速度与海水侵蚀速度的对比。当黄河挟沙
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试题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解析
第 1 题,砂岩属于沉积岩,图 2 中 c 为变质岩,则 a 是沉积岩。第 2 题,“平 衡石”为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外 力风化侵蚀形成“平衡石”。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年龄新
-31-
根据岩层的弯曲或新老关系分析 第二步: 图 中地质构造特征,判定图示为 判断地 向斜还是背斜 质 构造 结 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
断层构造
-32-
原因: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地壳
地层出现缺 第三步: 失
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 程; 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后来地壳隆起,原 沉积物被侵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思维导图
考向预测
本讲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度相 对较高,集中考查主要在近三年。今 后高考复习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 (1)以地质剖面图、景观图和统计图 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形、 地貌的影响。 (2)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 索,考查地质构造判断、外力作用时 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特定情
没有了沉积物的来源
况的判 定
侵蚀面上覆有 原因: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
新岩层
升造成的Biblioteka 地层中有侵入 原因:地层形成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

浆 活动晚 于被侵入地层形成的时代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及运动规律形成机理

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及运动规律形成机理

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及运动规律形成机理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是板块构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地壳的运动机制、构造演化的过程、构造形态及其变化、造山运动的特征以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首先介绍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然后讨论其形成的运动规律,最后研究这种运动规律形成的机理。

一、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太阳磁场、热力学力、海洋侧界作用和地球自身力学特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太阳磁场作用于地表表层,使它呈现出对称的流动态势,从而在地表发生局部性运动。

热力学力则是由地球内部不断释放的热能支撑的,它推动地壳发生运动,是板块构造发育的重要推动力。

海洋侧界作用也是影响地壳运动的重要因素,它的特殊性使海洋上表面经常发生改变,从而使海床发生局部性运动。

另外,地球自身力学特性也会导致地球内部发生变形,从而使地壳发生运动。

二、形成的运动规律(1)地壳垂直运动规律:由于地壳的上下两层存在不同的热力学作用,从而形成了地壳的垂直运动规律。

一般来说,地壳的上层(即地幔)向外推动地壳并受热力学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向上及向外的垂直运动;而地壳的下层(即地壳)则沿着地幔的抬升区域向内沉降,从而形成了向下及向内的垂直运动。

(2)地壳水平运动规律:由于地壳受地球内部活动及外界环境作用的影响,也会受到热力学力、海洋侧界作用及地球自身力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并以自转和公转为核心形成了一定的水平运动规律。

太阳磁场的作用可使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而热力学力的作用则会引起板块的移动;海洋侧界作用可以使海床及其附近的地壳发生折叠,从而形成新的地形特征;最后,地球自身的异常信号也会影响地壳的运动方向。

三、运动规律形成机理地壳运动的形成机理主要是由太阳磁场、热力学力、海洋侧界作用和地球自身力学特性等因素形成的。

太阳磁场作用于地表表层,使它呈现出对称的流动态势,从而影响到地表的垂直及水平运动。

热力学力的作用是使地球内部释放的热能形成的,它可以促使板块运动并形成新的构造模式,而海洋侧界作用则可使海床及其附近的地壳发生折叠,造成新的地形;最后,地球自身力学特性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地壳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到地壳运动的方向。

高考地理复习: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复习:地壳的运动规律

A.T0
B.T1
C.T2
D.T3
[解析] A对: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 地
二 轮 复
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 理
习 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B、C、D错:由于T1、T2、
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
核心突破
——讲要点、突破核心
1.着眼于区域认知,掌握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
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

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 理

轮 复
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

同: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为载体,综合分析地 体 , 考 查 学 生 运 用 相 关 貌景观、地壳运动等特征,认

貌类型的特点及成

知识解释 和分析实 际问 识区域内地貌的形成与区域地
因。如2018年高考全
题 的 能 力 。 如 2019 年 高 理环境的关系。如2019年高考
国卷ⅠT6-8等。
考天津卷T12(1)等。
全国卷ⅡT9-11等。
A.流向
B.温度
C.性质
D.流速
[解析] (1)根据材料中“沿岩层深循环”且从图中地下水流向可以看出虚 地

二 轮 复
线内岩层的倾斜方向,故正确答案选择A。(2)开采地下热水,加剧了温泉出露

的速度,因此最可能改变地下水的流速。故正确答案选择D。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地壳运动规律
岩浆产物
岩浆冷凝后会形成各种火成岩,包括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等,这些岩石是构成地壳的重要组成 部分。
火山灾害防范措施与资源利用
火山灾害防范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火山活动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公众对火山灾害的认知和防范 能力。
资源利用
火山活动带来的热能、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加以利用。例 如,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发电、供暖和温泉开发等;开发火山岩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等;利用火山地貌景观发展 旅游业等。
响着地壳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02
地震波与地震活动
地震波传播特点及作用
地震波分类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又 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 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
体。
地震波传播特点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 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 透射等现象,同时随着传播距离 的增加,地震波的能量会逐渐衰
06
地壳运动规律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
选择题考查知识点梳理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考查对地壳运 动形式的理解。
地壳运动的驱动力
涉及板块构造学说,考查对地壳运动原因 的理解。
地壳运动的影响
包括地形地貌的形成、地震火山等自然灾 害的发生,考查对地壳运动影响的认识。
简答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分享
地震带火山带、构造活动带等。
离散型边界特征
汇聚型边界特征
板块相互分离,形成裂谷、海洋中脊等。
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山脉、海沟等。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分析
板块运动与地形地貌关系
板块运动是塑造地形地貌的重 要因素之一,如山脉、高原、 盆地、裂谷等都与板块运动密 切相关。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目录地壳运动的概述地壳运动的分类地壳运动的发现历史地壳运动的形成地壳运动的证明地壳运动的学说不同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的形成[编辑本段]地壳运动的概述(crustalmovement)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

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

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

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

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

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

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

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对缓慢的地壳运动,可根据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貌学和古地磁学的考察,参考古天文学、古气候学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是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找到迹象,又通过古磁极的迁移得以确立的。

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化。

对于现代地壳运动,一般采用重复大地测量的方法,如用重复水准测量来研究垂直运动;用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的复测来研究水平运动;用安放在活动断层上的蠕变计、倾斜仪和伸长仪等做定点连续观测来监视断层的运动。

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而利用空间测量技术(激光测月、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监测不同板块上相距上千公里的两点间的相对位移(精度可达2~3厘米),用以测定板块之间的运动。

专题练(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专题练(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专题练(四)地壳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湖北宜昌二模)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

据此回答1~2题。

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2.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首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成籽料。

易错警示:侵入岩位于地下,能受到外力作用之前,必然要出露地表,则应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

第2题,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即冲击扇处,图中③刚好位于山口冲击扇而符合条件。

答案:1.B 2.C(2018·天津河东一模)北京时间2017年11月25日下午5点30分,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大量黑色火山灰喷发到1 500米高空。

下图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及阿贡火山喷发图。

据此完成下题。

3.下列关于阿贡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B.在板块的张裂区,地壳深处的岩浆活动引起火山喷发C.当地地震多发,因地震引发了此次火山喷发D.火山口附近形成了厚厚的花岗岩解析:阿贡火山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正确;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区,是消亡边界,故B错误;阿贡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是岩浆活动引起此次火山喷发的,故C错误;火山口附近形成的是玄武岩,花岗岩是侵入岩,故D错误。

答案:A(2018·安徽A10联盟一模)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高中地理课件-专题4 地壳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课件-专题4 地壳运动规律

图B4-2
最强,河流流速较大,因 此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 的时期为T3形成时期。
教师备用习题
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见图B4-3)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 [解析] 读图文
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 材料可知,云冈
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风化严重,岩石 石窟建在砂岩
【方法技巧】 地质构造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图Z4-3
■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1.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图Z4-4 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景观图,图Z4-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4-4
图Z4-5
(1)艾尔斯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Z4-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 循环的相关知识。岩浆侵入可能 会使乙处受到高温、高压影响,使 乙处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形成甲 处花岗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 幔;由图可知,形成花岗岩的岩浆侵 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因此断层应 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丙处的溶 洞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
角度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例2 [2019•江苏卷] 图Z4-2 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 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 “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 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 图回答(1)~(2)题。
乙上方为水平沉积岩层, 故乙形成后该区域应先 经历侵蚀,后沉积形成甲 岩层,之后才是甲岩层抬 升。丙下方为水平岩层 甲,再向下是褶皱的翼部。 故选C。
图Z4-2
■ 考点透析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 头指向的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岩石圈物质循环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三大地理意义:
(1)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影响了地表环境。
(2)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发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方法
(1)分析判读地质构造。褶皱判断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岩层
的弯曲形态进行判断;二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断层判断方法:岩体是否发生断裂,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
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2)判读地貌形态。一般和地质构造联系在一起。一般可直 接读取。背斜正地形形成山岭,逆地形形成谷地,向斜相反。 断层常形成块状山地、高地、裂谷、陡崖、谷地或低地。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具体如图所示:
主要的地质作用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答案:
地貌名称 甲 乙 丙 峡谷 河口三角洲 沙丘 主要的地质作用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考点分类突破

2018年创新思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创新思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

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解析:第1题,底部岩层有分层构造,应为沉积岩。

第2题,蘑菇石顶部应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

答案:1.C 2.A(2017·全国5月联考)海洋蓝洞表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呈现出深邃、神秘、诡异的自然景观。

它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有的在海洋中,有的在陆地上。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海洋蓝洞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形成B.多形成于板块交界处C.在干燥少雨的环境下形成D.由流水溶蚀和侵蚀作用而成4.海洋出现蓝洞现象反映了( )A.海陆升降变迁B.全球气候变暖C.地震火山频繁D.海洋深不可测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海洋蓝洞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碳酸盐和二氧化碳、水可以发生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即碳酸盐地区发生流水溶蚀作用易形成洞穴,所以海洋蓝洞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由流水溶蚀和侵蚀作用而成的。

第4题,根据上题结论,洞穴形成的地质历史时期是处于地表环境,现在海洋里出现蓝洞现象,说明该地区发生了海陆升降变迁。

答案:3.D 4.A(2017·重庆市二诊)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新课标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新课标

(3)意义: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 源;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 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 变了地表的环境。
2.板块构造理论
内容
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
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
理论 要点
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 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1.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 岩,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乙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图甲岩石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发现化石 b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特别提醒】 注意板块中一些特殊的位置,如板块交界 处、板块穿过的一些重要的岛、半岛或海、所属位置与板 块名称不符合的地方等。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
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各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其成因。 (2)乙地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原因。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 解析 (1)甲地地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 因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形成山岭。(2)乙 地位于山前,形态呈扇形,为冲积扇。(3)丙地为喀斯特地 貌(或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 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4)根据丁地区的海陆位 置和地形特点回答。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高考题组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1.(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答案 A解析由于从a河谷向b、c河谷岩层由老到新,所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C、D项错误;X处发育了河流,该区域属于山谷,所以A正确。

(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答案 2.C 3.A解析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

第2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第3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喷出,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选项错误;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发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选项错误。

“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 选项正确。

高考题组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答案 C解析甲地地处湄公河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流速变缓,从上、中游携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故C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高考题组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1.(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高考题组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5~6题。

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6.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8.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2015·上海地理)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据此回答9~10题。

9.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10.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感悟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核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主干精讲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预测演练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2015·天水市模拟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2015·淮安模拟)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

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A.甲B.乙C.丙D.丁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重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读图技巧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1)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剥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就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核心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干精讲1.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侵蚀⎩⎪⎨⎪⎧流水侵蚀――→形成⎩⎪⎨⎪⎧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红色沙漠”风力侵蚀――→形成⎩⎪⎨⎪⎧ 风蚀沟谷、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我国西北地区)戈壁、裸岩荒漠沉积⎩⎪⎨⎪⎧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处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形成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②风力作用3.河流堆积地貌方法技巧1.应用外力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2.应用外力地貌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预测演练命题点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2015·北京朝阳区质检)读下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核心点三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主干精讲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预测演练命题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预测题型:选择题](2015·河北省联考三)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

“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的,独居峰顶,翘首望月。

据此回答1~2题。

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A.c、①B.a、②C.e、③D.d、④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读图技巧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1)突破识图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命题点二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选择题](2015·宿州教学质检)上海海洋大学深圳科技中心自主研制万米级载人深渊器,计划2019年载人挑战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据此回答3~4题。

3.马里亚纳海沟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该处的地壳运动方向是()A.生长边界垂直运动B.消亡边界水平运动C.生长边界水平运动D.消亡边界垂直运动4.下列地理现象与马里亚纳海沟形成原理相似的是()A.青藏高原隆起B.北美五大湖的形成C.东非大裂谷的扩张D.夏威夷群岛的形成探究点地壳运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典题例析例1(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1)~(2)题。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例2(2013·山东文综)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试做方法技巧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该部分知识概念较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