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5.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3用字母表示数(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3用字母表示数(课件)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大杯里的果汁还剩多少克吗?
想一想
x表示500g行吗?
当x=500时, 3x=1500,
因1500>1200, 而果汁只有1200g,不符合实际情况,
所以x表示500不成立。
式子中的x最大能表示多少?
3x :表示倒出的果汁
当倒出的果汁=果汁的总重量时 3x=1200
此时x的值就达到了最大,x为400。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复习导入
1、如果用字母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这个
长方形的面积S= ab ,周长C= 2(a+b) 。 2、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路程S= vt 。 3、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率是 (a+b)×c=ac+bc 。
4、省略乘号写出下列各式。
2 .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值,应注意还原
省去的运算符号。
课程结束
a+b=2.8+6.3=9.1
(2)当x=12时,y=7时,求xy的值。
xy=12×7=84
(3)当m=72,n=9时,求m÷n的值。
m÷n=72÷9=8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 1 .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 = 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等,用字母表示时,认真理解 题意,明确字母表示的量,正确地列出式子。
选自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
4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t与3的和。Fra bibliotek(2)20减去a的差。
t+3 (3)x的2倍。
20-a (4)b除以12的商。
2x
b÷1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的意义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的意义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的意义青岛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定义和意义。

2.学生能够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单位测量面积。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运用面积概念。

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导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面积,比如房间的面积、地面的面积、草坪的面积等等。

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让大家了解到面积的广泛应用。

环节二:讲解1.面积的定义面积是平面图形所覆盖区域的大小,用单位面积的形状数量来表示。

2.面积的计算用规则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单位面积的个数来表示面积。

例如:矩形的面积等于长度与宽度的积,即$A=l \\times w$。

3.面积单位的换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环节三:体验在纸上画一个矩形,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出矩形的面积。

环节四:巩固练习1.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班级小组间进行面积计算竞赛。

环节五:拓展1.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找出一些具有面积概念的物品,如教室的地面、篮球场等,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面积。

2.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与应用。

教学评估1.参与环节二、三、四的练习。

2.能够正确计算练习册上的面积练习题。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面积概念。

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案例或实物,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面积的应用领域。

2.在讲解环节中,可以画出一些示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3.在拓展环节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什么是周长(一)北师大版(2014秋) (共17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什么是周长(一)北师大版(2014秋) (共17张PPT)
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 度就是图形的
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作这个图形的周长。
返回
你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与同伴合作,量一量。
观察可知,树叶是不规则物体;数学书封面的形状是长方形,是规则 图形。要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测量。
返回
测量不规则物体或图17cm
25cm
25cm
17cm 返回
通过测量的实际情况,发现树叶的周长是: 9cm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
25+25+17+17 =84(cm)
返回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厘米 1厘米
在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数一数每个图形每条边上有多少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个小方格的边长,这些小方格的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12
返回
方法1 数出图形一周所占的小方格的边数。
第一个图形共占(20 )条边; 第二个图形共占( 18)条边; 第三个图形共占(30 )条边。
返回
方法2 计算图形的周长。
第一个图形即长方形的周长为: (1 )×(20 )=(20 )厘米; 第二个图形即长方形的周长为: (1 )×(18 )=(18 )厘米; 第三个图形即长方形的周长为: (1 )×(30 )=(30 )厘米。
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3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说说拼 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拼成形状: 周长: 1×10=10(厘米)
拼成形状:
周长: 1×8=8(厘米)
拼成形状:
周长: 1×10=10(厘米) 答案不唯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1 什么是面积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1 什么是面积

画一画
• 在下面的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 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下面方格中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10个格子
10个格子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在下面的方格中画3个不 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 都等于7个方格那么大。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 的基本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前提条件是 ----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这样数呢?
卧室 客厅
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 的基本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前提条件是
5.数格子法
9个格子
10个格子
5.数格子法
5.数格子法
5.数格子法
他们一样大吗?
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 的基本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前提条件是 ----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面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封闭图形
像这样线条首尾相连接的图形叫做 封闭图形
有面积
不是封闭图形
像这样线条首尾不相连的图形 不是封闭图形
1 2
1.说一说哪个图
形的面积大,哪 个图形的面积小。


比一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重叠法
比一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重叠法
4.分割裁剪法
剪拼
铺硬币
画格子
4.分割裁剪法
4.分割裁剪法
4.分割裁剪法
3.等分法
面积小
面积大
3.等分法
9个硬币
谢 谢!
没有面积
物体的表面 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3.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 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 白地砖。
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2.四灶小学体育组一共81人,已知田径组有35人,篮球组有22人, 剩下的都是足球组,那么足球组有多少人。可以先算( )
A、田径组和篮球组一共有多少人 B、田径组比篮球组多多少人 C、田径组人数是篮球组人数的几倍 D、篮球组比田径组少多少人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 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剩下的钱怎么不一样多呢? 你知道为什么吗?
148+108=256(元) 300-256=43(元)
130+108=238(元) 300-238=62(元)
148+85=233(元) 300-233=67(元)
梨树每行的棵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分数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自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课后辅导提供依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1.3数的认识同步练习1 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5.1.3数的认识同步练习1 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5.1.3 数的认识一、填空题。

1.在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的最小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的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

2.在2、3、4、5、11这五个数中互质数有( )对。

3.自然数a分解质因数是a=2×3×5,那么a的因数有( )个。

4.分数单位是17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最少要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

二、判断题。

1.因为21÷3=7,所以说21是3和7的倍数。

( ) 2.—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4.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三、选择题。

1.a是奇数,b是偶数,(2a+b)一定是( )。

A.偶数B.奇数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这三个数是( )。

A.1、2、3 B.2、3、4C.3、4、5四、破译电话号码。

王芳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ABCDEFG)。

号码设置如下:A:只有因数1和5;B:10以内最大的合数;C:最小的自然数;D:最小的合数;E: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F:既是偶数又是质数;G: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吗?五、把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画出示意图)参考答案一、1.1 2 3 4 2.9 3.8 4.671二、1.√ 2.× 3.√ 4.× 5.×三、1.A 2.C四、这个号码是5904621。

五、3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30+6=5,24+6=4,所以至少可以裁正方形的个数为5×4=20(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1张PPT)
答: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 5个0。
5个
500g
20g
举例1: 先根据( 再根据(
)和( )和(
),求出( ) ),求出( )
500÷5=10 010g0+20=1 20g
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 支
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多1188支支
钢笔支数 圆珠笔支数
举例2:
先根据( )和( ),求出(
再根据(钢笔支)数和( ),求出(
16米
8米
4米
2米
1米
答:第3次弹起 2米,第4次弹起 米1 。 第5次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猴芳芳排在 第8;从右往左数,小猴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 兵之间有多少只猴?(先在图中标出芳芳和兵兵 的位置,再解答)

答:从第 5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1 2 3 4 5 67 8
43 21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只猴。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兵兵家客厅的地面是用地砖铺成的一块长方形,其中
白地砖铺了8行,每行15块。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
3×10=30( 3支0)+18=48(支)
)钢。笔支数 圆)珠。笔支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1张PP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 》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 》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1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分数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容易把分数和整数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区分分数和整数的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区分分数和整数的差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分数的模型,标明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值,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1面积和面积单位A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1面积和面积单位A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1面积和面积单位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五上·小店期末) 和谐公园人工湖占地面积约1.9___________,湖心岛占地面积约4000_________,横线上应填()A . 平方千米公顷B . 公顷平方米C . 平方米公顷2. (2分)测量文具盒表面的面积,用()面积单位比较合适.A . 平方厘米B . 平方分米C . 平方米3. (2分)小明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了甲、乙两个图形,比较它们的面积,那么()。

A . 甲比乙大B . 乙比甲大C . 一样大D . 无法比较甲乙4. (2分)教室的面积是()A . 60平方厘米B . 60平方分米C . 60平方米5. (2分)(2012·东莞)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图),将图①和图②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A . 图①大B . 图②大C . 图①与图②中的一样大D . 无法比较.6. (2分) (2019四上·余杭期末) 估一估,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约是()。

A . 1000平方米B . 8000平方米C . 8公顷D . 8平方千米二、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7. (4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人民公园的占地面积约是83________。

②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________。

③实验小学的占地面积大约有2________。

④音乐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6________。

⑤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566________。

8. (1分)数一数,填一填。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2分) (2020三下·硚口期末)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1.3数的认识(数的分类) |西师大版(2014秋) (共14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1.3数的认识(数的分类) |西师大版(2014秋) (共14张PPT)

( );( )既不是合数又不是质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下面几个数按不同标准分为两类,你能想 到几种?
2 15 8 17 20
3、两个质数的和既是11的倍数,又是 小于50的偶数,这两个质数可能是多少?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或有什 么感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共20张PPT)

探索新知
圈一圈, 有( 5 )个2 根, 的根数是 的( 5 )倍。
探索新知
2 (教材P51例题2)
教室里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有12人。擦桌椅的 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知道了扫地的 和擦桌椅的学 生各有多少人。
问题是擦桌椅 的人数是扫地 的几倍。
探索新知 方法一:画示意图。
扫地的: 擦桌椅的:
画示意图能清楚地看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
第二行摆:
第一行的4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行摆( 4 )个5根,一共是( 20 )根。
随堂小练
做一做
3.(教材P51做一做) 刘奶奶家养了5只黑山羊,25只白山羊。白山羊的 只数是黑山羊的几倍?
25÷5=5
答:白山羊的只数是黑山羊的5倍。
当堂检测
1.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教材P53练习十一 第2题) 短跳绳: 长跳绳:
5 倍的认识
5.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 的概念。(重点)
2. 能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面含有 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培养分析能力。(难点)
3. 在探索和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反思的习惯。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认识“倍” 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 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即一个数÷另一个 数=倍数。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周长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识别简单图形的周长。

2. 学生能够使用工具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学生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数学学习。

2.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3. 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周长的概念2. 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1. 理解周长的概念2. 测量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圆规、三角板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让学生尝试回答。

第二阶段:探究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周长的定义和特点。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操作:学生自己操作,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第三阶段:应用1. 游戏: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应用周长的知识。

2.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周长的知识。

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3. 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测量和计算家中的简单物品的周长。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独立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但在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有些学生还是感到困惑。

我会在下一次教学中,重点讲解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课件)(共15张PPT)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课件)(共15张PPT)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探究新知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度 大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 大约是1厘米。
图钉的长度 大约是1厘米。
探究新知
找一找:在直尺上找2厘米的长度 在直尺上找5厘米的长度
测量物体
量一量:纸条长( 7 ) cm。
先把一端对准0。 再
纸条长( 9 ) cm 。
尺放平, 物靠边, 左对“0”, 右读数。
课堂练习
1.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 9 )cm ( 7 )cm ( 3 )cm
0刻度
课堂练习
2.判断。
铅笔长6厘米。 ( × )
铅笔长6厘米。 ( × )
铅笔长6厘米。(

课堂练习
3. 铅笔长( 7 )cm。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
课堂导入
量一量:用桌面上的物品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度。
探究新知
卷尺
皮尺
软尺
三角尺
游标卡尺
裁缝尺
裁切尺
丁字尺
探究新知
米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cm
探究新知
认一认:直尺上有什么?
探究新知
认一认:1厘米的长度
这一段长1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1厘米 写作:1cm 读作:1厘米。

5.1倍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5.1倍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5.1 倍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倍的认识”这一章节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内容上,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倍”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教学目标上,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倍的认识,并能够用除法计算倍数关系。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倍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倍数关系。

同时,我也会难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如图片,卡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一些数的倍数,并解释倍数的意义。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倍的认识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倍的认识的概念,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个2是6,6个2是12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倍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例子,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在讲解如何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会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我会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示例,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同时,我也会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1倍的认识(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倍的认识(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 倍的认识(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1 倍的认识(1)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一节——倍的认识(1)。

这一节主要讲述什么是倍数,以及如何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倍数。

难点:将倍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5,然后问同学们,5的倍数有哪些?同学们可以试着说出来。

2. 讲解倍数的含义我会用PPT展示倍数的定义,然后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倍数。

比如说,5的倍数有5、10、15、20等等,这些都是5的倍数。

3. 求一个数的倍数4.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试着求出一些数的倍数。

比如说,求6的倍数,同学们可以试着说出来。

5.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让同学们看着PPT,一起跟着我解题。

六、板书设计倍的认识(1)1. 倍数的含义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5的倍数。

答案:5、10、15、20、25……2. 请列出8的倍数。

答案:8、16、24、32、4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倍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多做一些练习来巩固。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将倍数的概念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倍数的含义倍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的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5的倍数包括5、10、15、20等等,因为这些数都能够被5整除。

在讲解倍数的含义时,我会用PPT展示倍数的定义,并且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1圆的认识 (课件) (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1圆的认识 (课件) (3)
·O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可以画无数条。
2 教学新知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利用你手中的 纸片,折一折。
2 教学新知
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特征
3 课堂小测
2、 20厘米 3米
40厘米 6米
7厘米 0.12米 3.9米 14厘米 0.24米 7.8米
3 课堂小测
3、选择题。
①甲圆的直径是4.5厘米,乙圆的半径是2.3厘米,则( )。
A.C甲圆大 B. 甲、乙两圆一样大 C. 乙圆大
②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用它画成的圆的直径是
( )厘米。
A A. 4
B. 2
C. 8
4 课堂小结
画圆时应注意:有针尖的一只脚要固定在一点;旋转圆规
时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圆心(O):圆正中心的一点。 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
· r
半径 d O圆心
直径
B
通过圆心,并且两 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是直径。
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E G
B
C
O
D
M
H NA
2 教学新知
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d=2r
·O
r=
d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2 教学新知
想一想:过圆心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圆圆的的认识认 识
1 课题引入
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
2 教学新知
圆规画圆
2 教学新知
圆规画圆
有针尖的一只脚要固定 在一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 5.1 什么是面积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 5.1 什么是面积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 5.1 什么是面积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知道什么是面积;2.学习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3.掌握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计算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什么是面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面积这个概念。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面积并不是非常直观的概念。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面积的定义。

(2)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简单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就是计算矩形的面积。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完如何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通过黑板板书,课堂讲解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课程的内容。

比如,我们可以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有面积呢?我们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2. 讲解接着,我们开始讲解本节课的内容。

首先是面积的定义:将平面内的一个图形用单位面积的正方形覆盖所覆盖的正方形的个数,叫做这个图形的面积。

之后,我们开始介绍如何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矩形的面积等于矩形两条相邻边长的乘积。

最后,需要进行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上述公式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

3. 实践操作学习完了理论知识,就需要实践操作了。

首先,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解决。

例如:“小红家的房间是一个长方形,长为6米、宽为4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4. 总结在之后的学习中,面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们掌握了如何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际的例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并深入探究面积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导与学预案设计
一、导与学目标:
1、在“清理浮山湾”的具体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一位
数(进位)和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导与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1)仔细阅读课本46 页信息窗,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画出来。

(2)根据画出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问题?如果你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上的问题不同,请你在预习本上记录下来。

(3)以下问题,请你试着列出算式,并计算。

问题一:3个月挖出多少万吨淤泥?
问题二:这艘泥驳船本周已经运走淤泥多少吨?
(4)尝试口算:14×3= 16×4= 2400×30= 10×600=
(5)思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到了那些知识?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用到了哪些知识?
三、交流展示:
1、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学情况,并把收获和疑问分别记录下来。

尤其是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做出几号或记录下来。

2、小组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写出交流后你存在的疑惑。

四、点拨拓展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18×3= )和整百数和整十数(400×20)的口算过程,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法,只要说的正确都要予以肯定。

五、巩固提升,当堂达标。

1、开火车(口算)
34×2= 25×3= 15×4= 26×2= 35×2=
19×4= 16×5= 30×20= 30×40= 80×70=
40×200= 30×50= 100×60= 400×30= 500×30=
2、连一连
25×3= 17×2= 15×3=
15×4= 16×5= 26×2=
3、参加秋游的三年级学生排了4队,每对23人;四年级学生排了3队,每对50
人。

三、四年级参加秋游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六、课堂检测(略)
七、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