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
近年来网络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
091[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
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网络新词语也随之产生。
通过对大量网络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新词语主要是通过“谐音造词”“缩略造词”“旧词衍生新义”“仿造旧词”等四种方法创造出来的。
这些新的网络词语在一度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网络上迅速流行,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词汇。
但是,网络新词语在彰显其独特个性和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不规范性,因此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规范网络用语。
把近年来新出现的网络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方式、特点来达到更好地规范网络词语的目的,希望为整个网络新词语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 键 词] 网络新词语;类型;特点;规范 近年来网络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陈嘉嘉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成熟,人们的生活已经和互联网息息相关。
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许多事情,如浏览、接收、传递信息;搜集资料;交友等。
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沟通为前提,而沟通离不开语言,于是在人们频繁交流的过程中网络用语应运而生。
为了标新立异,人们不满足现有的词语,便创造出了网络新词语。
这些新词语富有潮流性和趣味性,很快便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由于有的词语深入人心,在媒体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备受青睐。
所谓的“网络新词语”就是在网络交谈时创造的,在网络上使用,并且是新出现的词语。
①这些词语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但又不局限于网络。
很多的新词语已经撕掉了“网络用语”的标签,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二、网络新词语产生的方式网络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
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极大地影响了语言的使用,也为新词语的产生创造了环境。
网络新词语的造词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谐音造词网络词语中利用原有词汇的谐音构造新词是一种普遍的造词方法②,这种造词法是摹声方式的一种演变,它指利用象声词,或指根据外来词和方言词,利用某个音同或音近的语言成分代替现有的词语,从而创造出新词语的方法③。
新词语产生的心理因素
新词语产生的心理因素近些年来,我们普遍能感受到在社会上,网络上,媒体上频繁的出现不少的新词语。
而且,有些词语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超常规的,不合语法实际的(如被就业,被自杀)。
但是,却能在社会,网络,媒体,年轻人中飞速流行,而且有的还有一定的能产性,如“水门”“艳照门”;ABB式,如“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等。
若不关注网络,仿佛一夜之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找不着北了,像是穿越时空来到了未来世界一样。
其实,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是毋庸大惊小怪的,这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一个民族的语言代表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在社会各个另一都会出现大量的新词新语。
这些新词语的包容性,灵活性表明汉语说一种不断推陈出新,具有活力的语言。
新词语是人民大众创造出来的,它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它不需要一些造词规律的约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贴切的语素组合成词,只要能反映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行了,更感性一些,要造新词语也不会仔细地思考要运用哪些造词手段,更不会上升到理论层面。
但不可否认,人们在造这些词的时候,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原因的,有一定的心理基础。
这篇文章就是想从心理层面去研究一下新词语的产生原因,从中也可以发现当今社会人民的普遍心理状态。
从认识心理学角度来看,新词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泄人们或愤懑或调侃或讽刺的心理需求如“欺实马”即“70码”。
起于2009年5月7日发生在杭州市区的富二代飙车撞人案,警方的调查结果是:肇事者撞人时的车损为70码,一些目击者对此表示怀疑,再结合肇事者撞人后嘻嘻哈哈,麻木不仁的态度,网友们义愤填膺,创造出“欺实码”这个词来调侃,嘲谑。
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范跑跑,郭跳跳,楼摧脆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
社会上发生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或网民们对某些政府官员的做法不满意,人们的这些愤怒不满不吐不快,语素许多网民在网上义愤填膺地议论时,就会造出一些新词语来发泄他们的愤懑,调侃或讽刺的心理。
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
网络新词是一种新出现地语言现象,其产生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条件地制约,二是主观心理使然.一、客观因素(一)输入法地不完善而形成地网络新词网民早期使用汉字输入法中地全拼、智能拼音、五笔等打字时,最先出现地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地字词,而是同音字词.如:网民想输入“版主”这个词时,词条中首先出现地却是“斑竹”这个词,网民出于省时省事地考虑,在对方领会大概意思地情况下就“将错就错”,把“版主”写成“斑竹”了.时间久了,很多人就接受并运用了这种“错误”地词语,网络新词便逐渐形成了.类似地词语还有: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用“驴友”代替“旅友”,用“点心局”代替“电信局”,用“主页”代替“竹叶”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音替代”现象.当这种现象广泛传播时,就加快了网络新词地普及.(二)网络沟通地时效性而形成地网络新词在早期地网络论坛()和用聊天时,如果文字输入太慢,就会跟不上别人交流地节奏,别人就没有耐心等待你.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最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地费用是几元甚至是十几元),网民们不得不用更简洁地语言表达自己地想法.语言地经济性原则此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批网络新词.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音造字”.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孔(窟窿)等词语.这很类似于古汉语中地兼词现象.“网络兼词”由于两个字地快读而达到了省时省力地目地.二是“单字独用”.如汗、倒、晕等词,单独使用时表示尴尬、无奈、无语之意,简洁至极.三是“缩略语”现象.()缩写汉语拼音.如:(姐姐)、(弟弟)、(佩服佩服)、(老公)、(漂亮美眉)、(冰雪聪明)、(老婆,有时也指个人地心爱之物).()简写英语单词.如:(稍后回来)、(下次再会)、(男朋友)、(顺便说一句)、(再见)、(我明白了或我知道了).(三)为了弥补网络交际地自身缺陷而形成地网络符号语言网络交际有着自身地不足,姿势、表情、声音等非交际手段地缺失,影响了传播信息地准确性.为了弥补这种交流地缺陷,网友们就用键盘上地简单符号来模拟人们地基本表情,把体态语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来模拟现实交际,形成了一批网络符号语言.如:“:”(吐舌头),“:”(开口大笑),“ ”(流泪),“:)”(笑脸),“>:<”(嘴巴和眉毛都竖起来了,快要气炸了),“^^”(眯着眼睛笑),“ :一> ”(邪恶戏谑地嘴脸),“ 、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由于汉字地表意性而形成地网络新词汉字是表意性地文字,具有见字知意地特点,视觉效果特别好.网民根据汉字地这一优势,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例如:用“美眉”指代漂亮女生,就特别形象.古人称“女子美在眉”,用“眉”来代指美女.现在网络中用“美眉”指代年轻漂亮地女孩,表现力非常强.再如:“囧”字原意为谷仓,由于字体与哭脸相似,汉字地表意性使他具有了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网络意思.二、主观因素网民中年轻人占了相当大地比重,他们中地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地创造力.他们运用已有地知识,把自己地各种想法都运用到了网络中,从而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一)追逐时尚地心理形成地网络新词.英汉并用有一批外语基础比较好地网民,为了追逐语言时尚,常常英汉合用,创造出了两种语言共存地表达形式.如:“我服了你”改写为“服了”;“一往情深”改写为“ 网情深”;用“郁闷”表示现在心情不好..词类活用网络中名词活用做动词地现象最为常见.如:记得“伊妹儿”我,你“雅虎”了吗,“视频一下”.“伊妹儿”、“雅虎”、“视频”都是名词,却做了句子地谓语.也有形容词用作动词地情况.如:澳大利亚政府网站被“黑”.这句话中地“黑”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是袭击地意思..借用方言词语借用方言形成地网络新词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为了和方言区地人拉近距离,表示关系亲近而形成地(这一类方言以东南沿海为主).如:“雷人”一词,原出于江浙一带,“雷人”本指由于打雷、放电而使人受到惊吓或震动,网络中用“雷人”表示说话、做事出乎意料,不同一般地人.另一类是认为方言词语比较有意思,故意模仿而形成地.如:“忽悠”一词源于东北,本义指“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地含义.在网络中人们对诈骗犯地态度很是痛恨,但对忽悠者地态度往往是一笑了之.类似地词语还有摔锅(帅哥)、铜子(同志)、素(是)、稀饭(喜欢)等.(二)隐匿自我地心理形成地网络新词网络地虚拟性使人们能够把平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不愿说、不敢说地话,在网络地平台里尽情地挥洒出来,从而创造出又一批网络词语.如:(意思意思)、(亲亲我吧)、(气死我了)、(变态)、(臭美)、(王八蛋)、(流氓)、(人品问题)、(唧唧歪歪,指人说话地样子).飞机场(网民借“飞机场”地平坦来戏称“女性地胸小”)、特困生(本义指家庭条件特别差地学生,网友借此词语指那些一上课就睡觉地学生).(三)凸显个性心理形成地网络新词.另造新词我不叫我,叫“偶”;吃不叫吃,叫“撮”;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非常不叫非常,叫“灰常”;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这种追求个性地心理也促进了网络语言地形成..旧词新意“沙发”原指我们坐着比较舒服地椅子.但在网络论坛中地“沙发”,则是指第一个回帖子地人,表示尊敬、佩服之意,理应享受最高待遇;板凳就是指第二个回帖地人,表示很不爽,俗语讲坐“冷板凳”;地板指第三个乃至最后一个回帖地人,表示心情拔凉拔凉地了.类似地词语还有:恐龙、青蛙、冲浪等.恐龙、青蛙分别是指长相难看地女生和男生,但长相难看地女生更令人恐怖,更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叫恐龙. “冲浪”是水上运动地一种,由于充满惊险和刺激,被很多年轻人所热捧;网络娱乐也具有类似地特点,所以被称为“冲浪”.这种“旧词新意”而形成地网络词语十分传神.(四)减压、自嘲地心理形成地网络新词为了减轻社会竞争给自己带来地压力,网民中流行地“童语”而形成地新词.例如:他们把“东西”称为“东东”,把“漂亮”称为“漂漂”,把“屁股”称为“”.这类运用叠音造出地新词,表现了在当今这个高压力地社会里,年轻人对于快乐童年地向往.再如:“骨灰级”,指游戏中地最高级别,网友用这个词来自嘲除非玩到死才能达到游戏中地顶级高手. “腐败”,通常指个别领导干部铺张浪费花大钱去吃喝玩乐,网络中则指自己或朋友辛苦了好长时间了,要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抓狂”则形容工作、做事没有头绪而像动物一样行为失常地囧态.即使人们喜欢地“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地对象”.可见,减压、自嘲地心理也加快了网络词语地形成.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地形成既有客观地外在原因,也有主观地内在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网民为了追求新异、独特地产物,而实质上却是网民自我意识与主体精神地追寻. 本文来自乐博论文发表网,更多信息可点击进入乐博论文进行查看.。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此外,工作氛围也是员工离职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让 员工感到舒适和愉悦,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一个消极的工作氛围可能会导致员 工的流失。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员工离职还可能涉及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因素等多个方 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企业可以尝试调整薪资待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这可以通过建立 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等方式来实 现。
结论
总之,企业员工离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对。 通过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提 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人才保障。
感谢观看
四、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新词新语将会继续产生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 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媒体传播等领域。我们应该积极这一现象,以便更好地理 解社会文化的变迁。我们还应该鼓励创新表达方式,推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参考内容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离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并非 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还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文化、员工个人等多个方面。 本次演示将对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 留住人才。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进步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事物和现象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词汇可 能无法满足人们表达新概念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新概念,新词 新语应运而生。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词汇,都是近年来随着科 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离职原因
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薪资待遇、工作压力、工作氛围等。这些 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词新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多,而这些新词新语的涌现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语言系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新词新语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时代精神、丰富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词新语的产生原因新词新语的产生,主要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
1. 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产业、新知识、新经济模式等方面的出现,都带来了新概念、新词汇的诞生。
比如,互联网时代的新词汇“微信”、“微博”等,就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而产生的;新兴产业的新词汇,“共享单车”、“网约车”等,都是随着新兴业态的崛起而出现的。
2. 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负面清单”、“无人机”等新词汇,就是因为人们对这些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才逐渐被广泛使用。
二、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新词新语的产生只是第一步,如何使这些新词新语广为流传,是新词新语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
1. 媒体传播媒体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比如,新闻报道、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都可以很快地将新词新语传播给更多的人。
2. 社交圈传播人们的社交圈子也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
往往是通过人际交往、聚会、吃饭等活动中,人们相互传递新词新语,使其广为流传。
3. 学术界传播学术界也是新词新语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学者们通过发表论文、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将独具特色的新词新语推广到更广泛的学者和观众中。
三、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涌现和演变,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客观反映。
对于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产生和流行,往往是以人们需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网络词汇是指在网络上产生,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的词汇,在网络时代,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对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
一、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1. 网络互动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强,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互动,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评论、转发等。
在这种互动中产生了很多新词汇,比如“打call”、“互捞”等。
这些词汇通常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境创造的,具有新颖性和个性化。
2. 网络文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这种文化中,很多网络词汇通过玩梗、梗改、段子等方式产生,并且在网络中广泛传播。
比如“开车”,原意是指开车出行,但在网络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代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需求来追求某种目标。
这些新意义的词汇也使得网络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3. 跨界影响网络上的词汇产生机制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大众传媒、明星的言行、热门话题等都对网络词汇的产生起到了影响。
这种跨界的影响使得网络词汇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二、网络词汇的传播影响1. 语言的变革网络词汇的产生和传播对语言的变革有着明显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词汇补充了传统语言的不足,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网络词汇的传播速度快,使得它们迅速融入到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变革。
网络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通过网络词汇,人们可以了解当下的热点话题、社会现象和文化趋势。
比如“佛系”、“996”等词语,都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和态度,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网络词汇的传播往往伴随着社交的影响。
人们在社交平台上使用网络词汇进行交流,不仅增加了交流的乐趣,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社交网络。
网络词汇也可以在社交中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使得人际交往更加轻松和愉快。
网络新词文化现象
浅谈网络新词的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各种新事物的产生,出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但能深刻反映现实的词语。
再加上网络的广泛使用,使这些新词传播速度加快,也烙上了新时代的网络印记。
久而久之,网络新词的出现与传播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所谓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创造并于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
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甚至以符号合并以达至象形效果等等,属于混合语言,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或火星文。
而且由于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语言。
在中国,网络语言并不止于中文,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网络新词更加多元化。
所以我将从英语网络新词和中文网络新词探究它们的应用状况、产生的原因、构词规律、、社会意义以及利弊。
英语网络新词可以用构词法分为以下几类:一、首字母缩写词这类词主要沿用传统的电报电传缩略语, 通常是取出词组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一个新词。
这些词汇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含义,并且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NZ: New Zealand(新西兰)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行政长官)BTW: by the way (顺便说一下)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公告牌系统)IE: Internet Explorer (网络搜索器)二、复合词复合词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网络构词手段,而合成构词的系列化是网络英语构词的主要特点之一。
其中与elect ronic ( 简称为e) , cyber , hyper ,web 等词构成的合成新词的数量为最多。
如:hypermedia (超媒体) hyperlink (超级链) cyberculture (网络文化) cybercrime (网络犯罪) 网上商务(e - business)biotech = biology + technology (生物技术)其中,复合词中派生词得到大量使用,如:1. re - : reboot 重新起动retry 重试, recyclebin 回收站, refresh 刷新, replay 回放。
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用分析
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用分析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时代。
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源于自然语言,但与自然语言不同,又与民族语言有着密切关系。
一、网络语言成因分析网络语言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一)新事物的涌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用户与日俱增,网络用语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
同时,由于互联网源自美国,所以网络词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英文。
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互联网上,有些英文不加翻译就原封不动地被照搬了过来,成为人们众所周知的专业术语。
如Internet:互联网;CPU: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叫作“中央处理器”,或叫作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是电脑的心脏,决定电脑档次的高低;E-mail:电子邮箱;QQ:就是OICQ腾讯即时聊天工具。
(二)求新、求简原则网民们普遍年轻化,不喜欢遵循传统,因此更富有创新性,表现在词汇上即追求新奇效果,使用很多谐音用法,这其中也不乏对方言的改造和使用。
例如:素:是表:不要额/ 偶:我稀饭:喜欢虾米:什么酱紫:这样子网络的迅捷性要求网民们一切向速度看齐,在语言上力求简洁明了,因此出现了很多缩略语及数字用法。
例如:CU:see you的谐音简写。
BTW:by the way 的简写。
DIY:Do It Yourself的缩写,自己动手做的意思。
(三)相似及相关联想这类词一般注重形态、性状的相似及比拟,由一个词语的某一点出发,展开联想,在旧义和新义之间衍生出相似点,形象表达出一个新的意义。
这类用法既新颖又形象,颇受年轻一代网民的喜欢。
例如:顶:本义指头或物体的最上部,现在非常普遍地被用来做帖子的回复语。
因为网络论坛上的帖子是以时间来排序的,新帖在前,旧帖在后。
一个帖子发出去后,如果没有人回复就会沉到最后面。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网络词汇是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批新词语,特指网络语言中使用的特殊词汇,如“沙雕”、“梗”、“财富自由”等。
网络词汇产生机制主要包括社交化、创造性和传播性三个方面。
社交化是网络词汇产生的重要机制。
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社交交流,其中包括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形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方便。
社交化的特点使得网络词汇在社交网络中迅速传播,形成共享的语言符号。
创造性也是网络词汇产生的重要机制。
网络词汇的创造主要源于用户在网络平台上的创造性表达。
互联网为个体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和表达空间,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创造新词,满足个性化的表达需求。
通过创造性的行为,个体可以利用网络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和态度,从而塑造个体形象和群体认同感。
传播性也是网络词汇产生的重要机制。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和高度连通性的特点,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网络上热门的话题、词汇往往通过用户的分享、转发和评论迅速传播开来。
传播性的特点使得网络词汇能够快速扩散,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语言现象。
网络词汇的产生和传播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词汇的产生丰富了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化对语言的规范和束缚。
网络词汇富于创造性和幽默感,充满活力和活力,深受年轻人群体的喜爱。
网络词汇的传播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
通过网络词汇,信息可以快速传播和传递,社会舆论也更加活跃和多元化。
网络词汇也反映出社会的文化趋势和特点。
网络词汇往往反映了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流行文化,成为了了解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向的一种重要途径。
网络词汇的产生和传播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交化、创造性和传播性是其主要的产生机制。
网络词汇的产生和传播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分析:
-语义新颖:新词新语具有新的意义,能够表达和描述以前没有的事物或概念。
-词形新异:新词新语可能涉及到新的组词方式、前缀、后缀或者词语的转化、创造。
-文化背景:新词新语通常与特定的时代、地域、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
产生原因:
-科技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动了新词新语的产生,以适应新的科技概念、产品和应用。
-社会变化:社会的发展变革使得人们需要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来描述和表达新兴行业、职业、观念等。
-文化碰撞: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以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
特点:
-多样性:新词新语的形式和词义多样,可以是新造词、合成词、拼音词等。
-短命性:由于新词新语与特定的时代、现象密切关联,其生命周期往往较短,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被取代或淘汰。
-反映潮流:新词新语往往能够反映当下的潮流、趋势和文化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尚感。
总之,新词新语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革的必然结果,它们不仅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涵,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的变迁。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
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网络词汇是指在网络传播中产生并广泛传播的新词、新语和新词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本文将浅论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和传播影响。
一、网络词汇的产生机制1. 社交互动:网络词汇的产生往往源自于社交互动。
人们在网上的交流中,会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或者重新赋予词语新的含义。
这些词语往往源于特定的社交群体,但随着网络传播的扩散,很快就会变得广泛流行。
2. 新事物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新事物的出现,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的描述往往需要新的词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需要新的词汇来描述网络环境和现象,比如“网红”、“潜规则”等。
3. 语言创造性:网络词汇的产生还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创造力。
人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需求时,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词汇。
这种创造性的语言现象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为新词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机会。
二、网络词汇的传播影响1. 语言文化变迁:网络词汇的传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文字表达方式。
一些经典的网络词汇,比如“小清新”、“佛系”等,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甚至被加入了正式的词典。
这些网络词汇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也影响了社会的语言文化变迁。
2. 形成社交圈子和身份认同:一些特定的网络词汇往往会成为特定社交圈子的标志,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时表达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一些特定的网络词汇可能会成为一些特定的兴趣群体或者年龄群体的口头语,使用这些词汇会让人感到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更加密切的社交圈子。
3. 反映社会热点和文化趋势:网络词汇的产生和传播往往会反映出社会的热点和文化趋势。
“996”、“996.icu”等词汇的出现和传播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工作时长和工作伦理的关注,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共识和价值观。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
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
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
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
当前,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的退热等。
又如,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
此外,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网络新词的研究毕业论文
网络新词的研究毕业论文网络新词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产生并流行的一种新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它们通常与网络文化、时事热点、互联网技术等紧密相关。
网络新词的产生和流行速度非常快,且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流行性,因此研究网络新词对于了解当代青年群体的语言特点、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新词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可以分析网络新词的语言特点和创新性。
网络新词往往融入了网络特有的缩写、捏词和创意拼音等表达方式,这种创新的语言形式是网络新词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对网络新词进行系统的语言学分析。
其次,可以探究网络新词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网络新词的产生往往与社会热点、明星事件、时事话题等紧密相关,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通过对网络新词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当代社会的变迁和青年群体的价值观。
此外,还可以对网络新词的演变和流行规律进行研究。
网络新词的流行往往具有一定的演化路径和规律,例如从一些特定群体开始流行,逐渐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然后可能逐渐被更新的网络新词所替代。
通过对网络新词的演变和流行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网络文化的变迁和流行趋势。
最后,可以探讨网络新词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的影响。
网络新词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成为他们日常交流的一部分,这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网络新词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的影响,有助于开发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总之,网络新词的研究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涉及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一篇关于网络新词的研究的毕业论文可以从以上的角度展开,深入挖掘网络新词的内涵和影响,为当代社会和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
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
网络新词语是指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新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由网络用户自发创造出来的。
网络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用户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同时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网络新词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网络新词语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的用户需要快速传递信息。
在网
络社交媒体上,用户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而且信息内容也非常丰富。
为了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方便,用户会自发创造一些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新词语。
这些词语能够表达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被别人理解。
2.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是因为用户想要脱颖而出。
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用户之
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用户都想要自己的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认可。
因此,用户会尽力想出一些新颖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些新词语不仅能够表达用户的思想,同时也能够让用户在网络上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关注。
3.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
态,它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的发展极其迅速,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也是对网络文化的发展的反映。
总之,网络新词语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它反映了网络社交媒体上用户的
生活状态和心理,同时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了解网络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的网络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为什么会出现新词?
为什么会出现新词?一、社会变迁需求新词新词的出现往往源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科技、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快速进步。
这些领域的发展常常带来新的概念和现象,需要用新词来描述和表达。
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出现了许多与网络相关的新词汇,如“网络暴力”、“云端存储”等。
这些新词汇为人们提供了更准确、更便捷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二、文化融合促进新词流行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也是新词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促进了新词的创造和传播。
例如,一些外来文化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通过翻译或音译的方式进入本土语言,并逐渐被接受和使用。
这种文化融合带来了新词的涌现,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创意活跃引发新词创造创意是新词创造的灵魂,而在现代社会,创意的活跃程度与新词的产生密切相关。
有些新词的创造源于个人或团体的独特观点和创意,如一些网络流行语或梗,通过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和传播。
这些新词汇的创造不仅为语言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四、技术发展催生新词涌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技术的诞生和普及也催生了大量新词的涌现。
比如,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和新概念,需要用新词来描述和解释。
这些新词的出现丰富了科技词汇库,为人们理解和应用新技术提供了便利,也反映了科技进步对语言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五、传统文化传承催生新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常常催生新词的出现。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一些传统概念和文化符号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解读,新词随之产生。
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既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
总结:新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变迁、文化融合、创意活跃、技术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以及具体原因
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以及具体原因1、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网络语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一些网民为减少开支,或是在打字时没有耐性,就创造了不少网络语言。
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网络语言新词汇的诞生另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微软操作系统上使用智能ABC和全拼输入系统,网民使用智能ABC特别多,由于上面的字词或者不是按照网络使用频率排列或者根本没这个词,所以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而大量使用同音字词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
例如“版主”没有,就用程序生成的“斑竹”代替,“主页”没有就用“竹叶”代替,“你才”先出来就代替要选字的“你猜”;“点心局”先出来就代替电信局等。
在网络聊天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与费用,网民会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句子进行改造,才创造出英文极简缩略语、拼音极简缩略语、数字代码谐意语。
等。
如果文字输入速度太慢,就无法调动别人与你聊天的兴趣。
2、掩饰身份,重塑自我。
在网络世界中,网民往往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在网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大侠,而不愿为菜鸟。
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学习网络语言,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
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愿意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神侃。
网络空间是虚拟世界,大家相互不见面,因此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身份在网上,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借机满足各种奇怪的、或在其它地方难以满足或不可能满足的愿望。
网络语言就满足人们这种需要而应运而生。
3、追求新奇,崇尚创新;由于网民大多数比较年轻,他们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喜欢创新,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了年轻人用以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论文5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论文5篇第一篇: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论文一、引言随着网络和聊天工具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变体。
网络流行词凭借其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方便快捷的聊天方式,快速地在网上蔓延开来,成为网络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分支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也不例外。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是人们交际需求的产物,一定有其认知理据。
本文试图从意象图示和隐喻角度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及其所反映出的人类认知特点。
二、网络流行词的特点词汇是网络语言最直观的特点,网络流行词这种语言变体因交流媒介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与常规人际交流相异的特点。
(一)形象传神,诙谐有趣网络的自由決定了语言的自由,网络的语言就是网民灵动的思绪,借助于丰富的原材料,轻舞飞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蔓延扩散[1]。
网络流行语张扬个性,形象生动,创意丰富,幽默风趣。
如2016年网络流行词“吃瓜群众”“套路”“蓝瘦香菇”“也是醉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
这些表达形象有趣,通俗易懂,一旦产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大网络迅速蔓延,营造出轻松、随意的交际氛围,令人耳目一新,更容易被广大年轻网民所青睐。
(二)使用叠词、儿语较多儿童语言比较可爱,一般在微信等聊天工具中使用较多,儿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词语的重叠,达到撒娇耍赖的效果。
如“萌萌哒”“美美哒”“么么哒”“棒棒哒”这些表达在年轻情侣或女性中较多地使用,显示了交际过程中人们对单纯本真的回归和渴望。
好多成年人也喜欢用“宝宝心里苦”来表达自己的委屈,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在虚拟的网络聊天世界,人们渴望被关注和被关爱的心理需求。
(三)谐音构词,语码混搭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2]。
在网络流行词中,谐音构词很常见,可能是由于拼音输入法造成的,也因为其简短、新奇,更方便快捷。
在网络谐音词中,有汉字谐音、外语谐音、数字谐音等。
浅析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语言新探浅析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李学慧渤海大学文学院摘要:网络新词是网络社会的产物,它们的出现给社会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运用语言学知识,对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有语言系统方面的原因、社会生活方面的原因和认知心理方面的原因,网络新词产生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词;产生原因;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栋大厦,那么词汇就是这栋大厦的基石,研究语言不能不讨论词汇。
”[1]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民数量激增,据2019年2月《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高达59.6%。
庞大的网民团体,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两者的结合涌现出大量的网络新词。
当前,研究网络新词的论文和期刊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也已日趋成熟,但每年仍会有新生事物产生,相对应也会有新的网络新词出现,因此对于网络新词的研究不会停止。
现阶段,网络新词虽多,但普通民众对于网络新词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并无多少认识,因此,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新词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藉此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新词。
一、网络新词界说“网络新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词语,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并广泛使用的、以前没有而现在新生的词语,它们是对新生事物的指称,是亿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如“宅男”“房奴”“草根”等等;另一方面则指一些火爆网络、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它们有的以前就已经存在,如今有了新形式、新意义、新用法,有的并不在网络中产生,但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流行了起来,如“锦鲤”“粉”“盘他”等等。
无论哪方面含义,网络新词的形式都是固定的,多为谐音词、缩略词、新造词……二、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一)语言系统方面的原因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可变性为网络新词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
网络新词是一种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二是主观心理使然。
一、客观因素
(一)输入法的不完善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网民早期使用汉字输入法中的全拼、智能拼音、五笔等打字时,最先出现的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字词,而是同音字词。
如:网民想输入“版主”这个词时,词条中首先出现的却是“斑竹”这个词,网民出于省时省事的考虑,在对方领会大概意思的情况下就“将错就错”,把“版主”写成“斑竹”了。
时间久了,很多人就接受并运用了这种“错误”的词语,网络新词便逐渐形成了。
类似的词语还有: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用“驴友”代替“旅友”,用“点心局”代替“电信局”,用“主页”代替“竹叶”等。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音替代”现象。
当这种现象广泛传播时,就加快了网络新词的普及。
(二)网络沟通的时效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在早期的网络论坛(BBS)和用QQ聊天时,如果文字输入太慢,就会跟不上别人交流的节奏,别人就没有耐心等待你。
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最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几元甚至是十几元),网民们不得不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此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批网络新词。
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音造字”。
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孔(窟窿)等词语。
这很类似于古汉语中的兼词现象。
“网络兼词”由于两个字的快读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二是“单字独用”。
如汗、倒、晕等词,单独使用时表示尴尬、无奈、无语之意,简洁至极。
三是“缩略语”现象。
(l)缩写汉语拼音。
如:JJ (姐姐)、DD(弟弟)、PF-PF(佩服佩服)、LG(老公)、PLMM(漂亮美眉)、BXCM(冰雪聪明)、LP(老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
(2)简写英语单词。
如:BBL - Be back later (稍后回来)、CUL -See you later(下次再会)、BF- Boy Friend(男朋友)、BTW- 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CU- see you (再见)、IC- I see (我明白了或我知道了)。
(三)为了弥补网络交际的自身缺陷而形成的网络符号语言
网络交际有着自身的不足,姿势、表情、声音等非交际手段的缺失,影响了传播信息的准确性。
为了弥补这种交流的缺陷,网友们就用键盘上的简单符号来模拟人们的基本表情,把体态语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来模拟现实交际,形成了一批网络符号语言。
如:“:P”(吐舌头),“:D”(开口大笑),“T _T”(流泪),“:-)”(笑脸),“>:-<”(嘴巴和眉毛都竖起来了,快要气炸了),“^_^”(眯着眼睛笑),“ :一> ”(邪恶戏谑的嘴脸),“ 、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由于汉字的表意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具有见字知意的特点,视觉效果特别好。
网民根据汉字的这一优势,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
例如:用“美眉”指代漂亮女生,就特别形象。
古人称“女子美在眉”,用“眉”来代指美女。
现在网络中用“美
眉”指代年轻漂亮的女孩,表现力非常强。
再如:“囧”字原意为谷仓,由于字体与哭脸相似,汉字的表意性使他具有了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网络意思。
二、主观因素
网民中年轻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把自己的各种想法都运用到了网络中,从而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
(一)追逐时尚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1.英汉并用
有一批外语基础比较好的网民,为了追逐语言时尚,常常英汉合用,创造出了两种语言共存的表达形式。
如:“我服了你”改写为“I服了U”;“一往情深”改写为“ E网情深”;用“郁闷ing”表示现在心情不好。
2.词类活用
网络中名词活用做动词的现象最为常见。
如:记得“伊妹儿”我,你“雅虎”了吗,“视频一下”。
“伊妹儿”、“雅虎”、“视频”都是名词,却做了句子的谓语。
也有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
如:澳大利亚政府网站被“黑”。
这句话中的“黑”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是袭击的意思。
3.借用方言词语
借用方言形成的网络新词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为了和方言区的人拉近距离,表示关系亲近而形成的(这一类方言以东南沿海为主)。
如:“雷人”一词,原出于江浙一带,“雷人”本指由于打雷、放电而使人受到惊吓或震动,网络中用“雷人”表示说话、做事出乎意料,不同一般的人。
另一类是认为方言词语比较有意思,故意模仿而形成的。
如:“忽悠”一词源于东北,本义指“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
在网络中人们对诈骗犯的态度很是痛恨,但对忽悠者的态度往往是一笑了之。
类似的词语还有摔锅(帅哥)、铜子(同志)、素(是)、稀饭(喜欢)等。
(二)隐匿自我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能够把平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在网络的平台里尽情地挥洒出来,从而创造出又一批网络词语。
如:1414(意思意思)、7758(亲亲我吧)、7456(气死我了)、BT(变态)、CM (臭美)、WBD(王八蛋)、LM (流氓)、RPWT(人品问题)、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
飞机场(网民借“飞机场”的平坦来戏称“女性的胸小”)、特困生(本义指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学生,网友借此词语指那些一上课就睡觉的学生)。
(三)凸显个性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1.另造新词
我不叫我,叫“偶”;吃不叫吃,叫“撮”;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非常不叫非常,叫“灰常”;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
这种追求个性的心理也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形成。
2.旧词新意
“沙发”原指我们坐着比较舒服的椅子。
但在网络论坛中的“沙发”,则是指第一个回帖子的人,表示尊敬、佩服之意,理应享受最高待遇;板凳就
是指第二个回帖的人,表示很不爽,俗语讲坐“冷板凳”;地板指第三个乃至最后一个回帖的人,表示心情拔凉拔凉的了。
类似的词语还有:恐龙、青蛙、冲浪等。
恐龙、青蛙分别是指长相难看的女生和男生,但长相难看的女生更令人恐怖,更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叫恐龙。
“冲浪”是水上运动的一种,由于充满惊险和刺激,被很多年轻人所热捧;网络娱乐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所以被称为“冲浪”。
这种“旧词新意”而形成的网络词语十分传神。
(四)减压、自嘲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为了减轻社会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网民中流行的“童语”而形成的新词。
例如:他们把“东西”称为“东东”,把“漂亮”称为“漂漂”,把“屁股”称为“pp”。
这类运用叠音造出的新词,表现了在当今这个高压力的社会里,年轻人对于快乐童年的向往。
再如:“骨灰级”,指游戏中的最高级别,网友用这个词来自嘲除非玩到死才能达到游戏中的顶级高手。
“腐败”,通常指个别领导干部铺张浪费花大钱去吃喝玩乐,网络中则指自己或朋友辛苦了好长时间了,要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
“抓狂”则形容工作、做事没有头绪而像动物一样行为失常的囧态。
即使人们喜欢的“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的对象”。
可见,减压、自嘲的心理也加快了网络词语的形成。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形成既有客观的外在原因,也有主观的内在原因。
从表面上看是网民为了追求新异、独特的产物,而实质上却是网民自我意识与主体精神的追寻。
本文来自乐博论文发表网,更多信息可点击进入乐博论文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