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合集汇总
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
![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61b3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f.png)
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美术说课稿篇1一.学生经验对于盆栽这个知识学生在前一节课《绿色家园》中有了较深的认识,学会观察盆栽,知道盆栽的组成。
并能用写生与想象创作两种方法表现盆载。
因此对于本课学生还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去选择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组合成盆栽,并具有一定的欣赏力,这不仅需要较好的创造力,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二.相关知识背景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要求,是运用生活中的可乐瓶。
牛奶罐等废旧瓶、罐来制成花盆,这样一些其他废旧材料,如塑料花、塑料叶子、麦管、彩纸等一些废旧材料制作成盆景植物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一幅盆栽。
为此,教师应该对这种表现技法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指导其制作方法,同时要提供范例给学生欣赏。
教学中,主要根据各种材料不同表现特质。
进行恰当选择与分析,以及纸艺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上过《绿色花园》,对盆栽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他们的外形组成有了大致了解,因此本课已自己立体设计制作一盆盆栽为教学重点,以能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形的花作为教学中的难点。
作业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表现不同的盆栽。
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在立体造型中获得对艺术表现的愉悦,在玩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在完成中体会成就感。
知识与技能:懂得选用适当的废旧材料制作盆栽,通过剪、插、粘学会枝、叶、花的连接。
过程与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探究枝、叶、花、盆的构成,并学习拼接、粘连,与同伴一起制作盆栽。
五.教法探析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要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制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
所以在一开始,就出示几个范例让学生欣赏,在学习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提问去引发学生去思考,在解决问题了解基本技法。
还可以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的方法让学生对盆栽有一种感官上的新认识。
了解这些材料的特征。
因此技法较难,教师一定要加强示范,示范时动作讲解要清晰、步骤要明确。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2b59db2f60ddccdb38a077.png)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
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
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
(板书课题)三、方法指导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
(师生共同完成)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
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8篇)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6fd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b.png)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篇1一. 教材分析(课件)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XXXXXX》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X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思想目标:体会XX的意义,形成XXXX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XX,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XXXXXX。
教学难点是:XXXX合理性和协调性。
(将XX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X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欣赏XX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XX”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XXXX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XX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XX,为后面设计XX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XX的意义,懂得珍惜XX,引出本课课题—XX。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11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ea10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0.png)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11篇】小学美术说课稿篇一说课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的第2课《恐龙世界》1、教材分析:本课要表现的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已绝迹,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学生对它既喜欢又比较陌生。
因此,这个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可自由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
围绕恐龙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新奇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对象: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些,并且,关于美术表现的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如何让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呢?3、教学手段:关键是从学生兴趣入手,结合科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可视形象促进知识迁移。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听一听、做一做等体验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在情趣的发挥创造中,让学生学会综合探究,达到乐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热情,体现信息技术优势。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神秘的恐龙,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其科学知识,培养其创作兴趣。
2、能力目标:结合恐龙的特性,进行形象思维,用泥进行立体表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大量有关恐龙的信息,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恐龙的生活。
教学难点:制作的独创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CAI课件、绘画工具等学具准备:搜集与恐龙相关的音像制品、图片、网络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引目标1、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吗?它是远古时代的动物,你们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恐龙世界。
2、板书课题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下面让我们跟随下面这个短片回到6500万年以前,进入恐龙的世界,去领略一下恐龙世界的神奇与奥秒。
关于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关于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763091a45177232e60a250.png)
关于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美术说课稿篇1教学重点:1、认识当代山水画新水墨表现方法以及学生自己能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方法2、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新水墨表现方法表现一幅山水画。
教学难点:1、学生自己能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方法。
2、通过学习,学生创作一幅具有创新意识的山水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具:课本,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盘等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教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两种表现水墨山水画山石的用笔方法和表现步骤,哪个同学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两张上学期学生作业,一张为中锋用笔,一张为侧锋用笔。
教师:那么这两张作业哪个是用中锋,哪个是用侧锋表现的?学生回答。
教师:可能有的同学有点忘了,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两种表现方法好吗?请同学们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表现两块石头。
学生作业结束。
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上实物投影仪展示。
教师设计问题:1、你画的画哪幅运用的是中锋?哪幅运用的是侧锋?2、效果有什么不同?3、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再次表现,你有什么新的感受?4、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5、……教师:看来有的同学对上学期学习的知识还是掌握的不错。
那么是否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现这块石头呢?出示课题二、新授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对水墨山水表现方法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同学们下面就先来思考和讨论,并在纸上来尝试表现一下。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尝试用新方法表现。
学生尝试完毕,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上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谈谈在画中的表现方法有了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去这样表现,并对学生的奇思构想作出表扬和鼓励。
教师:不管怎样,同学们都已在探索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当代画家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幅当代水墨山水画与古代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对比画面。
教师设问:1、这幅画在表现方法上有何新的特点?2、这种表现方法给你什么新的感受?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两块石头或两块以上的石头的组合,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方法,亲自来感受并表现一幅山水画。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6b04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5.png)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5篇)学校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5篇)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预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六年级美术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学校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好玩的鞋》是综合制作、嬉戏的学习活动课。
本课教学以嬉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同学的心理需求。
《好玩的鞋》一课是以同学最熟识的生活用品“鞋”为题材,通过同学参加观赏(感知)、制作(实践)、展现(评价)、嬉戏等环节,引导学牛对生活中的“美”进行体验、熟悉和再制造,激发同学表现美和制造美的热忱,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制造力量和造型力量。
本课教材虽简洁,却给老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的选择。
重点要突出“熟悉鞋、制作鞋”这主要内容。
应当注意引导同学对鞋的外形、外观、有用等方面的观看和理解,让同学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的教学活动力图在一个自由、轻松、开心、合作、沟通的氛围中进行,在赏+赏,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中,使同学从视觉、触觉卜感受有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同学创作表现的欲望,乐观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设计理念:在成人的眼光里,鞋与学校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鞋的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好玩的鞋》一课让同学把熟识的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同学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同学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
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力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同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体现“以同学自主进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呈现自我、张扬共性”的教学思想。
(一)导入阶段1、谜语导入,激发同学爱好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人能激发同学的爱好,符合三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
2、鞋的观赏,丰富视觉形象,注意素材积累设计意图:老师课件展现鞋的进展演化,让同学认真地观赏、观看不同年月、不同款式、不同民族,不同功能的鞋。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8b0a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4.png)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美术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下是作者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3篇课文《乘风破浪》。
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乘风破浪》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3篇课文,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研究、讨论目前船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我心中的船"为主线,带给学生无限的期待、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创造欲。
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把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具体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色彩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本课的教学。
本课以实物投影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制作的技法、步骤。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五、教学准备:纸、画笔等六、教法和学法(一)、图片欣赏法"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3篇)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9eeb2bdaef5ef7bb0d3c20.png)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通用3篇)小学美术说课稿1 一. 教材分析(课件)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XXXXXX》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X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思想目标:体会XX的意义,形成XXXX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XX,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XXXXXX。
教学难点是:XXXX合理性和协调性。
(将XX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X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欣赏XX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XX”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XXXX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XX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XX,为后面设计XX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XX的意义,懂得珍惜XX,引出本课课题—XX。
(二)引导启发了解XX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XX”一环节。
关于小学美术的说课稿(精选6篇)
![关于小学美术的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608b2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小学美术的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美术的说课稿(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太空之旅》,属于设计应用进修范畴的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想象画的创作。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用废旧材料制作太空飞船这方面,用巧手制作太空飞船,应该从他们的兴趣起航,在了解浅近的太空飞船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思路,能变废为宝的制作有创意的太空飞船。
太空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秘密,认识、利用和征服太空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
课本选用中国第1个飞向太空的英雄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太空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让学生感应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引发学生热烈地爱科学、亲密而接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情欲;借用此图,意在激励学生的航天梦想,成为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设计者和摸索者,造福人类。
教材中还展览了一些学生作品,几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太空飞船,进行太空旅行与摸索为正题的绘画制作,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本身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浅近的太空飞船和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2.技能目标: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者摸索的情景;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造型独特的太空飞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引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烈地爱科学的精神;了解国内大喜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不容易解决的地方重点:从学生的兴趣起航,了解浅近的太空飞船和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开拓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培养学生育成收集关于太空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了解和掌握太空飞船的主要结构。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一等奖(11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一等奖(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36c8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4.png)
小学美术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一等奖(11篇)美术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下这11篇较新小学美术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一等奖是来自于作者的小学美术说课稿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版美术教材第六册第三课《风》,我主要从教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也是一种较难表现的抽象物,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本课以风为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自然生活及自己身边的事物,并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各种不同的风及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能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本课是一堂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学生已经能较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加以想象。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具准备:本节课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多媒体课件、风车玩具、水粉颜色、油画棒、几幅范画。
学生要准备画纸、颜料、油画棒、画笔等。
还有一些道具是小组活动用的:一组是扇子和花;第二组是电吹风和雨伞;第三组是帽子和电风扇;第四组是一碗清水;第五组是彩带;第六组是气球。
3、教法学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以及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较多的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动手,例如我让学生玩风车、小组合作利用手中道具变魔术,将单纯的技能学习变成有趣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其主动性。
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通用13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4148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1.png)
小学美术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让色彩动起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旨在启发学生对强烈的对比色及其运用方面展开探索,对色彩对比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充满动感的作品,加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而使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
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
他们往往能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话般的美丽。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去这种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识,如原色与间色、冷暖色、明度等。
故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知识,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对比色的灵活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三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7c953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1.png)
⼩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怎么写?⽆忧考⼩编整理了⼩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点的集合⼀、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美术书画版教材的第⼀单元《点和线》的第⼀课《点的集合》。
点线⾯是平⾯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任何画⾯组成的基本单位均可还原到点、线、⾯,他们三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其中的点是本课讲解的重点,通过对点这⼀元素的学习可以增强学⽣对后两种元素的认知及运⽤。
为学⽣今后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
在⾃然形态中,⼈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
康定斯基说:“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
”点可以是圆的,可以是不规则的,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从古⾄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点来创作:古希腊⼈喜欢⽤马赛克拼贴的⽅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了点的美感。
⼆、学情分析⼩学六年级美术点的集合说课稿:这是六年级新⽣进⼊初中阶段所上的第⼀节美术课,对于陌⽣的⽼师、新鲜的学习内容有着极强的好奇⼼和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兴趣是的⽼师。
”激发兴趣,培养学⽣对美术的爱好将提⾼学⽣的美术技巧与修养。
六年级的学⽣活泼好动,喜欢⽤各种不同的⽅式去表达作品,往往创意丰富。
三、教学⽬标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学会⽤点构成精彩的画⾯。
过程与⽅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选择适合⾃⼰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在欣赏奥运图⽚、⼤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陶冶情操、提⾼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明⽩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
教学难点:学⽣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效果。
解决⽅案:运⽤⼤量的⽣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点的概念.明⽩点⽆处不在,可以把⼤⼩、形状、⾊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df343426fff705cd170ae7.png)
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
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58aa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堂小学六年级美术课的说课。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画的创作》。
首先,我将介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要求,初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手工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接下来,我将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创作要求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中国画的技法进行创作,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将介绍教学准备。
准备教具:中国画宣纸、国画颜料、笔、水盘等。
准备教材:《小学美术教程》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相关内容。
准备课件:展示一些中国画作品以及中国画的基本构图方式。
最后,我将介绍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导入、讲解和实践。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引起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中国画有哪些特点?怎样才能画出好的中国画作品?讲解环节:通过讲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要求,引导学生探索中国画的魅力。
同时,通过展示课件,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方式和技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中国画的创作,教师示范并逐步指导学生画一幅简单的中国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技法完成作品。
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让学生体验到作品展示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将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
好了,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创作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体验到中国画的魅力和乐趣。
小学美术说课稿(通用17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通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e7951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5.png)
小学美术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通用1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中国的印染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独树一帜,鲜明的色泽,简洁质朴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课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
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
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2、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在愉快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把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漂亮的手帕。
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4、说教具学具预备根基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需预备以下教具学具:教具预备:花手帕实物、花手帕范作、教学录像等。
学具预备:纸、麻布、丝绸、包装布、颜料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法分析教学本课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练习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集合精选范文2022(精编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集合精选范文2022(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c4c5d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1.png)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集合精选范文2022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范文一:远去的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2.过程与方法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
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味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范图、学生作业用纸绘画工具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
二、讲授新课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路》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去的路)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含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遥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说课稿3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63752958f5f61fb636667d.png)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说课稿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一远近的奥秘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根本技能,逐步开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生:近大远小.2.新授:(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的根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5)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讲解临摹作画的根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根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表达透视变化的作业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二我家的菜篮子一.说教材:(一)设计理念:>指出:〝造型表现〞领域是指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把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广东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造型与表现课.通过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及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学习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的美.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设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是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感受生活的美.我的设计理念来自于课标的精神,在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的根底上,运用〝感知菜篮子与蔬菜〞.〝分析画家的画〞.〝探究物体前后遮挡的关系〞.〝欣赏不同的表现手法〞这四个环节来完成对>的表现.此外,我还设计评价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开展,另一方面使老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应信息,不断改良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B.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C.在探究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四)教学难点: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二.说学生的根本情况: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做.去学.所以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了锻炼学生形象记忆能力(脑)和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表达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那么.根据学生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教学法:导入局部我设计了猜一猜和参观蔬菜王国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情境气氛中接受知识,并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2.观察.发现法: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开展学生的智力,我让学生观察蔬菜以及画家的画,使学生发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安排有不同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进行练习的欲望.3.体验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看看.说说.摆一摆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4.评价法:通过自评.互评以及互动交流的评价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要到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观察记忆法.比照学习法和互动评价法.首先让学生观察记忆菜篮子以及蔬菜的各种特点,然后引出画家的画,从中发现绘画构图的美,再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最终解决了难点,学生绘画后通过评价活动,到达了认识〝我家的菜篮子〞的教学目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三有趣的鞋教材分析:>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本课教学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一课是以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品〝鞋〞为题材,通过学生参与欣赏(感知).制作(实践).展示(评价).游戏等环节,引导学牛对生活中的〝美〞进行体验.认识和再创造,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创造能力和造型能力.本课教材虽简单,却给教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的选择.重点要突出〝认识鞋.制作鞋〞这主要内容.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鞋的形状.外观.实用等方面的观察和理解,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活动力图在一个自由.轻松.愉快.合作.交流的气氛中进行,在赏+赏,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中,使学生从视觉.触觉卜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设计理念:在成人的眼光里,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鞋的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表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表达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表达〝以学生自主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一)导入阶段1.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2.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设计意图: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开展演变,让学生仔细地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民族,不同功能的鞋.(二).开展阶段教学意图:通过欣赏教师亲身制作的大鞋子,能更进一步地维持学生的兴趣.在欣赏教师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无形地掌握了一些制作的方法和材料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三).实践阶段教学意图: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两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欣赏与联想的根底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四).作业展评:(观摩欣赏,表演购置鞋的情景)1.推销鞋: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2.鞋的展示: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开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根底,本环节还表达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3.购置鞋,并说明购置的理由教学意图:将课常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均等级的评价,即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又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拟,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鼓励学生小断努力,不断进步.(五).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精选课堂说课稿3篇语文老师要带着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一远近的奥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两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总汇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那么重点小学六年级音乐精选课堂教学说课稿3篇由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的普及,学生欣赏过许多影视作品,并对局部影视剧音乐非常熟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合集汇总姓名:—————————————————时间:—————————————————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合集汇总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的老师。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与修养。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一:点的集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美术书画版教材的第一单元《点和线》的第一课《点的集合》。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任何画面组成的基本单位均可还原到点、线、面,他们三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而其中的点是本课讲解的重点,通过对点这一元素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后两种元素的认知及运用。
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
在自然形态中,人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
康定斯基说:“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
”点可以是圆的,可以是不规则的,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从古至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用点来创作: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这是六年级新生进入初中阶段所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对于陌生的老师、新鲜的学习内容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的老师。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与修养。
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往往创意丰富。
三、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奥运图片、大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教学环境学生座位分为六组,每组七人,设立组长席位,组长帮助我管理每一组的事务,达成学生自主管理。
环境的设计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故我在设计时,教室后墙的布置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把历届学生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使作品即是美化环境的一部分又成为学生观察作品,也是最后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
看似无意的布置,实际上在为孩子作画提供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引导他们从无意观察——有意观察——多角度观察过渡。
六、教学过程(一)生活经验导入,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上来画一画点。
学生有可能会在黑板上画上大大小小的圆点、数轴上的点。
不急于马上说明点的概念,而是播放奥运开幕式上令人激动的画面。
29个有点组成的脚印朝着会场走去。
许多许多的小电珠组成的奥运五环慢慢升起,每一个小电珠都像是一个点。
几位美丽的飞天身穿靓丽的衣服漂浮在五环旁,他们像是一个个活泼跳跃的点。
上千的缶组合成方阵,其中闪烁的几个缶形成美丽的数字,每一个缶都像是一个点。
一万个运动员用彩色的脚印演绎最盛大的行为艺术,他们每踩下的脚步都可以看成是点。
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图画给与我们美的享受。
随着图片的播放我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
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
(二)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
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我再给出一组图片请学生再辨析那些是点。
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
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
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电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
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此时看到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将三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
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四)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美术书是学生绘画时的帮手,让学生自己观看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
在学生绘画时播放幻灯将一些点的作品反复播放,给学生借鉴学习。
同时播放彪德西的音乐《棕发少女》,因为彪德西的作品被称为音乐中的印象派,而点彩派属于印象派范畴,点又是本课主题,因此将次音乐选择为创作时的播放音乐十分贴切。
(五)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我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这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
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
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二:笔的世界一、说教材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
本课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本课的笔的设计要体现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对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笔对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笔在材料、造型、尺寸等方面的运用是根据不同功能而进行设计的,这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所忽视的。
对于学生而言,设计的概念有些陌生,本课的教学正是以设计笔为出发点,进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四、说材料准备水彩笔、画纸、格尺、铅笔、各类不同造型、材料的笔。
五、说教法直观欣赏、实物投影仪演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以课件为主直观欣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尺寸、造型的笔,都是根据不同功能进行设计的。
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对重点部位进行观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对简单设计图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设计图画法。
六、说学法欣赏课件,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范画的分析了解简单设计图的画法。
七、说导入通过提问:“每天陪伴我们写字画画的好帮手是谁呢?”来导入课题。
“交流一下”:让学生拿出自己使用的或最喜欢的笔,互相交流,初步观察笔的不同。
初步了解这些不同地方的作用。
八、说教学过程1、你认识这些笔吗?通过欣赏大量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尺寸及不同功能的笔,并针对不同特点的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笔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形象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一步了解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2、细致分析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形象与功能的关系”、“美观与实用的设计原则”等板块,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并逐渐理念以上设计原则。
3、赛前热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了解简单设计图的内容及画法。
4、大显身手让学生来比一比,谁的设计图画的好,谁更有创意吧!在创作中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享受创作的快乐。
5、新产品发布会让学生展示并阐述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互评,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
6、梦想成真让学生欣赏已经实现的设计理念的作品,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及能力充满自信。
1、录音笔2、未来多功能电子笔3、最贵的笔7、总结: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设计笔,而且能够为自己的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的表现自己,最终梦想成真!九、说板书板书除课题外,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的作品贴于板前,并进行评选。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三:彩球的设计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七课《彩球的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内容、地位、作用《彩球的设计》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立体构成的一个基本内容,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平面造型向立体造型进行过渡学习。
教学目标:认知: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能力: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插接彩球的创作,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
2.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
二、教法运用美术新课程理念强调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因此,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采取实物导入简洁明了,在新授部分,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搜集了大量的各种材质的彩球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直观轻松的氛围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热情。
三、学法指导本课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欣赏书上的彩球,小组探究如何制作而成,学生互相交流分析成果。
因此本课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观察、引导、教师示范,使学生始终满怀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彩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