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
•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局限性在于静态地、孤立地分析, 是一种静态地、局部均衡的微观区位理论,同杜能的 区位论一样,撇开了资本主义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原则, 只考虑成本因素;同时他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全竞争 为前提,没有论证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区位趋势。此 外,他对于工业区位指向的因素分析也比较简单。但 是,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第一个系统完整地论述工 业区位的理论,一直是西方区域科学和工业布局的基 本理论,他提出的投资效益分析是工业区位论的出发 点。ຫໍສະໝຸດ Baidu天在城市空间结构中普遍采用的工业成组布局 和最佳区位论亦正是导源于其区位理论。
理论前提
1、肥沃 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于运河,马车是唯一 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离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域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实物 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的平原 6、农产品的价格、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都固 定不变 7、运费与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如啤酒酿造业、清 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如:生产1吨 啤酒一般需要主要原料水10吨,大麦和啤酒花 等0.03吨。水可以作为遍地原料,而大麦和啤 酒花则属于局地原料。这样啤酒酿造业的原料 指数为0.03,是典型的消费指向性工业。现实 中,啤酒长厂几乎都布局于城市或其周边,即 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如石油精制业、 机械器材组装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等。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可将现实中的工业分为如下 的三种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如钢铁业、水泥业、 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 品业等。 制造1吨水泥需要主要原料石灰石1.33吨、 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当所有的原料都为 局地原料的话,那么,原料指数为2.11。
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械 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 产业。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 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 市向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 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 散已经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 律。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 方向,理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 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 的地方,此外,韦伯还指出应将劳动费 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影 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 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
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他的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影 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 第二阶段:将劳动力费用作为考察的对象,考察 劳动力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用合计为最小时的 区位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所谓考察对象,考 察聚集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 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 论中的集聚指向性。
1、农业区位论
•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组织 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农业活动 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择。 •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创, 他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 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因地制宜根 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优化土地组 合的思想。系统地建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 式,成为农业区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 祖。
三圃农作圈 谷草农作圈 轮作农业
林业
自由农作圈
城市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
•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对区位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其 评介也褒贬不一。当然,杜能理论的模式过于理想化, 假设前提条件过多,考虑因素也比较简单,而且没有 考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首要目的便是追求最大利润 的特点,所以显得有些单薄,实际应用意义不大,但 杜能毕竟是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艰苦工作,其理论为 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从城市经济学 的角度来说,杜能学说的意义在于为配置城市郊区 (腹地)产业、合理利用土地,使之更好地为城市服 务及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构思。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
一、空间的概念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型 四、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五、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中 是如何分布与连接的?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投影。它的形 式和演化,不仅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基础和文 化传统,更取决于城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城市的经 济实力和人们管理城市的能力。
2、工业区位论
• 工业区位论是指研究工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和优化的理论。即研究工业企业或工业企业 组合怎样在一定区域内合理分布从而获得最 好效益的理论。 • 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他在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 区位》和1914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 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工业区位的 经典著作,前者对工业区位进行纯理论的探 讨,提出了工业区位的基本理论;后者则结 合实际,对德国从1861年以来工业区位和资 本主义国家人口及工业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距离消费市场 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的影响,据此他计 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的分界线,并将他 设想的孤立国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层。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2、第二圈——林业圈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6、第六圈——畜牧业圈
一、空间的概念
• 1、空间可以分为地理空间、数学空间、 经济空间 • 2、经济空间是地理空间中经济事物或 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 1、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 活动的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 • 2、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经济活动 的空间组织和优化的理论。 • 3、中心地理论:用来说明一个区域或 国家内的城市等级及空间分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