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相变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纹

第十一章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纹

2.变形趋势
残余压应力自发生长 残余拉应力自发缩短
3.危害
加工余量不足 影响铸件精度
二、冷裂 1.基本概念
冷裂:由于铸件中的拉应力超出合金的强度极限而产生的裂纹。 2.基本特征
一、无固态相变的合金铸件瞬时应力的发展过程
假设条件: 1.从同一温度冷却到室温 2.收缩系数和弹性模量不变 3.不产生扰曲变形 4.铸件无机械阻碍 5.横梁刚性
热应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1.? 0 ? ?1 : tⅡ ? t y , tⅠ ? t y
杆Ⅱ开始线收缩,而杆Ⅰ仍处 于凝固初期,枝晶尚未成形。 杆Ⅱ带动杆Ⅰ收缩,具有同一
第十一章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
一、基本概念
铸造应力: 液态金属在型腔凝固和以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线收缩或相变引起 体积的变化,当变化受到其它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进行时,在产生 变形时还会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产生原因 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阻碍应力
应力分类
存在时间 临时应力与残留应力 应力状态 拉应力和压应力
共振时效
调整振动频率,使铸件在具有共振频率的激振力作用下, 获得相当大的振动能量。在共振过程中,交变应力与残余 应力叠加,铸件局部屈服,产生塑性变形,使铸件中的残 余应力逐步松弛、消失。同时也使处在畸变晶格上的原子 获得较大能量,使晶格畸变恢复,应力消失 。
一、变形
10-3 铸件的变形和冷裂
1.变形的概念 铸件冷却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同导致收缩量不一致,且各部分彼此 相连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形变。
3.? 2 ? ? 3
两杆温差逐渐减小。在此阶段杆 Ⅰ的冷却速度大于杆Ⅱ。两杆自 由线收缩量的差值为:
? l2 ? ? ?? t H ? ? ? tmax L ? ? ? l1

传热学第十一章

传热学第十一章

11.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11.1 知识结构1. 传热系数k (平壁,圆桶壁,肋壁); 2. 热绝缘临界直径;3. 肋壁传热(肋化系数β,肋效率ηf ,肋面总效率ηo ); 4. 平均温压Δt m ;5. 换热器计算(设计、校核)(平均温压法、ε-NTU 法); 6. 污垢热阻,传热过程分热阻的威尔逊图解法; 7. 换热器的型式与特点; 8.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

11.2 重点内容剖析11.2.1 传热过程分析与计算 一. 传热计算公式与传热系数传热量计算公式: ()k f f f f f f R t t kAt t t t kA 2121211-=-=-=Φ (11-1) 式中:k(传热系数)——传热强弱的度量参数,数值上等于单位传热温差作用下的热流密度。

R k ——传热过程总热阻。

1. 平壁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A h A A h R k 2111++=λδ (11-2) 211111h h AR k k ++==λ (11-3)2. 圆筒壁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ld h d d l l d h A h d d l A h R o o i o i i o o i o i i k ππλππλ1ln 2111ln 211++=++= (11-4)传热系数:(1)以外表面积为基准(l d A o o π=)oi o o i o i ok h d d d d d h A R k 1ln 2111++==λ (11-5)(2)以内表面积为基准(l d A i i π=)oi o i o i i ok d d h d d d h A R k 1ln 2111++==λ (11-6) 热绝缘临界直径:由圆筒壁传热热阻公式可见,对于圆管外保温,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导热热阻增加,而外层换热热阻减小,总热阻的极值点外径为临界直径。

令:011212=⋅-=∂∂o o o o k d l h d l d R ππλ ocr o o h d d h λλ20121=⇒=-⇒ (11-7) 由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临界直径一般很小,对于热力工程保温一般无须考虑。

第十一章 传热过程

第十一章 传热过程

三、传热实例分析
3、省煤器传热分析 最大热阻在管外的灰垢层导热热阻
省煤器
三、传热实例分析
4、凝汽器传热分析
凝汽器传热总热阻 1 1 1 rk Rf K 1 2
增强凝汽器传热的措施:
污垢热阻
① 减小铜管内侧冷却水对流换热热阻1/α1;如提高流速等。 ② 减小污垢热阻Rf;如定期清洗等。
三、传热实例分析
1、锅炉水冷壁传热分析
传热特点:
烟气与灰垢层外表面的复
合换热热阻较大(主要热
阻),而管壁导热热阻及 管内沸腾换热热很小。 火焰温度高,而管壁温度 不高,它只比管内水温高 10~20 0C.
三、传热实例分析
2、汽缸壁传热分析
主要热阻在保温层; 缸壁本身导热热阻和缸内壁与蒸汽的换热热阻很小, 温差小,不必担心热变形。 但保温层损坏或脱落时,会产生热变形和热损失。
热过程;如过热器的传热,水冷壁的传热;冷油器中的换热, 特点:
① 传热过程有时存在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② 一个传热过程至少由三个环节组成; ③ 传热过程中,放热和吸热同时进行。
电厂中换热设备传热过程
过热器传热过程
图 管壁
对流
烟 气
导热 辐射
对流
蒸 汽
烟 气
蒸 蒸 汽 汽
烟 气
对流 辐射 烟气
1
10 ~ 100 10 ~ 30 340 ~ 910 60 ~ 280 115 ?40 2000 ~ 6000 30 ~ 300
455 ~ 1140 2000 ~ 4250
455 ~ 1020
11-2 平壁和圆筒壁的传热
一、通过平壁的传热 1、单层平壁的传热 传热过程的三个环节
对流、辐射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名校考研真题 固态相变(Ⅰ)——扩散型相变)【圣才出品】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名校考研真题  固态相变(Ⅰ)——扩散型相变)【圣才出品】

第11章 固态相变(Ⅰ)——扩散型相变一、判断题有序-无序转变是指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转变。

()[南京工业大学2003研]【答案】×【解析】有序-无序转变狭义是指存在于某些晶体内部的两种结构状态。

无序是指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上,晶体结构中的两种或多种不同质点(原子或离子以至空位)都随机地分布于一种或几种结构位置上相互间排布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结构状态;有序是指此改办温度以下,这些不同的质点可以各自有选择地分占这些结构位置中的不同位置,相互间作有规则的排列的结构状态,相应的晶体结构称为超结构或超点阵。

有序-无序转变从物质结构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①位置有序;②取向有序;③与电子自旋状态有关的有序。

二、名词解释1.铝合金的时效[西南交通大学2009研]答:铝合金的时效是指铝合金在经过高温固溶处理后,迅速冷却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并在随后的加热保温过程中析出亚稳相的过程。

2.一级相变[南京工业大学2008、西南交通大学2009、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相变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商不相等,发生一级相变时有相变潜热和体积的变化。

3.调幅分解[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调幅分解是指固溶体通过上坡扩散分解成结构均与母相相同、成分不同的两种固溶体的转变。

三、简答题1.已知727℃时,平衡态铁碳合金中铁素体的最大碳含量为W c =0.0218%,而奥氏体的碳含量为Wc =0.77%。

试问:(1)碳原子分别位于铁素体和奥氏体晶体中的什么位置?(2)解释为什么两者的碳含量差别如此之大。

[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答:(1)碳原子位于铁素体晶体中的扁八面体间隙中心位置,位于奥氏体晶体中的正八面体间隙中心位置。

(2)因为铁素体晶体中的扁八面体间隙半径比奥氏体晶体中的正八面体间隙半径小得多。

2.根据如图11-1所示共析碳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C 曲线(TTT 曲线),请写出经过图中所示6种不同工艺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名称以及硬度排列(从高到低)。

第11章水气岩相互作用

第11章水气岩相互作用

海螺沟冰川搬运的砾石
祁 连 山 七 一 冰 川
第五节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与冰川、冰缘地貌
一、冰川、冰缘作用
冰川堆积作用,同样与气候、地形条件以及水的相态的变化有关,是大气圈、 水圈、岩石圈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温度升高、降雪减少,冰川就会融化、退 缩,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冰川融水也会对冰川堆积物进行改造 或携带其他物质在冰川外围地区堆积。冰川的堆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冰川边缘 及地形发生变化的地方。
第二节
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
四、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
岩石圈的变动和构造形变,导致了地球表层物质的重新分配。例如, 大陆的漂移,导致了大陆纬度的变化,造山、造陆运动,使地球表面起 伏增大。这些不仅会改变大气环流、水圈的结构与轮廓,而且还会相应 改变地球的转动惯量,从而改变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 不仅会引起新的岩石圈的变动,而且还会通过改变地表水平切向应力而 改变地表水的分布,通过改变洋流运行速度以及改变大气角动量来改变 大气环流和气候。
黄土地貌的发育 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梳状冲沟(陕西富县)
黄土掌状冲沟(甘肃庄浪)
黄土树枝状冲沟(甘肃通渭)
黄土沟谷地貌
纹沟
切沟
冲沟
冲沟
河沟
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塬
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梁
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峁
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墹
黄土沟间地貌
塬梁


黄土地貌的发育 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第二节
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
一、气候变化与地球表面水的分布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学习指南名词解释1.逆境: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生物逆境和理化逆境,或自然逆境和污染逆境等。

2.植物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简称抗性。

植物抗性可分为避逆性、御逆性和耐逆性三种方式。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影响,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御逆性指植物通过形态结构和某些生理上的变化,营造了适宜逆境的生存条件,可不受或少受逆境的影响。

耐逆性指植物组织虽然经受逆境的影响,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3.逆境逃避:指植物通过各种方式避开逆境的影响,为避逆性和御逆性总称为逆境逃避。

由于选种方式是避开逆境的影响,不利因素并未进入组织,故组织本身通常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在这种抗性方式下,不利因素并未进入组织,植物通常无需直接产生相应的反应。

4.逆境忍耐:耐逆性又被称为逆境忍耐,植物虽经受逆境影响,但它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当然如果超过可忍范围,超出植物自身修复能力,损伤将变成不可逆的,植物将受害甚至死亡。

5.胁变: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在形态上和生理生化变化两个方面。

据胁变的程度大小可分为弹性胁变和塑性胁变,前者指解除胁迫后又能复原,而后者则不能。

6.渗透调节:通过主动增加溶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以有效地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这种调节作用称为渗透调节。

7.脯氨酸:植物体内一种氨基酸,是十分有效的细胞质渗透调节物质。

几乎所有的逆境都会造成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累积,尤其干旱胁迫时。

脯氨酸在抗逆中能起到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以防止水分散失;还能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从而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

8.甜菜碱:一类季铵化合物,化学名称为N-甲基代氨基酸,通式为R4·N·X。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第十一章-参考答案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第十一章-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参考答案11-1试述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及提高强度的方法答:(1)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化学成分、组织织构、加工工艺、形变温度、应变速率等。

以钢为例,合金元素的加入可能产生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对提高钢材的强度有利。

对于同一化学成分的合金而言,组织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能也不相同。

为了提高其强度,可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或加工工艺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降低形变温度或提高应变速率,合金的强度会增大。

(2)提高材料强度的途径: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细晶强化/晶界强度(较低温度)。

11-2试述影响材料塑性的因素及提高塑性的方法答:(1)影响材料塑性的因素:化学成分、组织织构、加工工艺、形变温度、应变速率等。

杂质元素通常对塑性不利,合金元素的加入一般对提高材料的强度有贡献,在等强温度下,只有晶界强化可以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性,使材料获得细晶组织结构可提高其塑性。

一般而言,形变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提高对强度有利,而对提高塑性不利。

(2)提高材料塑性的途径:降低材料中杂质的含量、细化晶粒、加入韧化元素、加入细化晶粒元素、提高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

11-4试就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类,指出1)哪些元素不形成碳化物2)哪些元素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性能特点如何3)哪些元素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性能特点如何4)何谓合金渗碳体,与渗碳体相比,其性能如何答:1)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Co、Al、Cu等。

2)Mn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除少量可溶于渗碳体中形成合金渗碳体外,几乎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

3)Zr、Nb、V、Ti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只要有足够的碳,就形成碳化物,仅在缺少碳的情况下,才以原子状态融入固溶体中。

4)合金元素溶入渗碳体中即为合金渗碳体,它是合金元素溶入渗碳体中并置换部分铁原子而形成的碳化物,合金渗碳体比一般渗碳体稳定,硬度高,可以提高耐磨性。

第11章微球脂质体

第11章微球脂质体


0.2~0.4µm: 肝清除
< 10nm
骨髓
100nm
长循环、隐形脂质体
正电荷脂质体:肺
负电荷脂质体:精选肝可编辑ppt
33
▪ (2)主动靶向性
修饰脂质体:
生物靶向:抗体、包复、特定配体等;
物理靶向:磁性敏感、pH敏感、热敏感
▪ (3)缓释性:与药物蛋白质结合性质有关
▪ (4)细胞亲和性:与细胞膜融合
▪ 2.磁性铁
▪ 3.生物效应
▪ 4.含铁总量
▪ 5.其他
精选可编辑ppt
21
第二节 脂质体 Liposome (类脂小球,液晶微囊)
一、概述
定义: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簿膜
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
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学者Bangham等发现磷
脂分散在水中可形成多层囊,并证明每层均为双分子脂
(一) 淋巴系统定向性 (二) 缓释作用 (三) 增加药物稳定性 (四) 使抗癌药物在靶区具滞留性 (五) 其他用途:治疗网状内皮细胞疾病
精选可编辑ppt
40
▪ 作用特点: 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 降低药物毒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长效作用
▪ 质量评价指标: 包封率、渗漏率和释放度。
精选可编辑ppt
4
精选可编辑ppt
5
▪ 第一节 微球剂 ▪ 第二节 脂质体
精选可编辑ppt
6
第一节 微球剂
一、概述
1.定义: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 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系统,φ1~500μm。 2.特点:1)靶向性;
2)缓(控)释性; 3)栓塞性微球; 4)避免抗药性 。
微球与微囊的区别?

第十一章典型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

第十一章典型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
• 图11.5表明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是在300〜850℃和 1.0-3.5MPa的条件下形成 的,同时也说明了其结晶时 的岩浆成分。
图11.5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A.绿柱石和I到III带的形成P-T条件;B.结晶出原生的透锂长石,箭头表示伟晶岩冷却的 趋势;C.透裡长石被锂辉石和石英所交代;D.形成原生的锤辉石和石英,相对于第V和 VI带;E.酸盐烙融体分出一个流体相,其中主要是H2O,含少量NaCl和CO2;F.硅酸盐熔融 体继续分出流体相,并且流体相又发生相分离,分出―个富含CO2流体,另一个是富含 NaCl-CO2的相,相当于第VI带或Ⅶ带;G.部分锂辉石被锂霞石+石英或锂沸石、锂云母和
表11.2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2.盐度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有两种,一种是产于IV到
VI带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和含子矿物
• 包裹体,这类属于高盐度包裹体,而在Ⅹ带石英 中的流体包裹体则盐度较低。对流体熔融包裹体 和二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
流体熔融包裹体29,40wt%Na(、1~32。Owt%
二、流体包裹体的特征
• 斑岩销矿的掩体包襄体绝大部分是次生包裹体, 也有一些是原生包裹体。
• 在主矿化带和钾化带内,被捕获的包裹体有3种类 型:第一种是含有中等盐度的液体包裹体(类型Ⅰ, 第二种是气泡很大、盐度低、均一成气相的包裹 体(类型Ⅱ),第三种是气泡较小、盐度很高、均 一到液相的包裹体(类型Ⅲ)。
比为10%~25%不等。
(二)显微测温结果
• l.显微测温结果 • 用淬火法对熔融包裹体进行测定,用Leitz加热台和冷
热台对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进行测定,其结 果见表11.2,从表中可知岩浆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700~850℃,其中产于绿柱石的岩浆包裹体的均一温 度(700~800℃),要比产于石英的岩浆包裹体的均一 温度(750~850℃)稍低。

11_植物抗性生理.ppt

11_植物抗性生理.ppt

11.2.1 冷害与植物抗冷性
一.冷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 1. 细胞膜系统受损 2.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3. 光合作用减弱 4. 呼吸代谢失调 5. 物质代谢失调
二. 冷害的机理——膜相变
液态
液晶态 凝胶态
高温
低温
由于膜损坏而引起代谢紊乱,严重时 导致死亡(图11.3)。
巯基假说
三. 植物对冷害的适应
(4)交叉适应的主要作用物质是ABA 等。
Possible transduction route for ABA
11.2 寒害与植物的抗寒性
• 寒害:温度低于最低温度产生的伤害, 包括冷害和冻害。
• 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冷害,植物 对零上低温的适应能力叫做抗冷性。
• 零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冻害,植物 对0℃以下低温的适应能力叫抗冻性。
3. 活性氧清除系统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指性质极为活泼、氧化能力很强 的含氧物的总称。
如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羟 基自由基(OH·), 过氧化氢(H2O2), 脂质过氧化物(ROO-)和单线态氧 (1O2)。
活性氧清除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非酶抗 氧化剂 I 抗氧化酶类: 1)SOD 超氧物歧化酶 2)CAT 过氧化氢酶 3)POD 过氧化物酶 4)APX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2.逆境生理(stress physiology):研究植物在逆境 下的生理反应。
图1—1 逆境的种类
植物的适应性(adaptability)植物自身 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方式 是多种多样的(图11.2)。
图 1-2 植物的各种适应性
2.避逆性(stress escape)是指植物整个 生长发育过程不与逆境相遇,而是在逆境 到来之前已完成其生活史,如沙漠中短命 植物只在雨季

第11章微球脂质体解读

第11章微球脂质体解读

3.抗菌药物载体 利用脂质体与生物细胞 膜亲和力强的特性,将抗生素包裹在脂质 体内可提高抗菌效果。 4.激素类药物载体 5.酶的载体 6.作为解毒剂的载体 7.作为免疫激活剂、抗肿瘤转移 8.抗结核药物的载体 9.脂质体在遗传工程中应用 10.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药物的载体 11.其它方面。
(三)
脂质体内药物的包封
1.包封率:测定脂质体中所包含药物量。 2.影响包封率因素 1)类脂质膜材料的投料比:胆固醇含量↑,

水相容积↑,水溶性药物包封率↑。 2) 脂质体电荷的影响: 3) 脂质体粒子大小的影响: 4) 药物溶解度影响 5) 容器的影响
二、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评价 (一)制备方法
类似于微囊的相分离法
(三) 聚合法:高分子单体在介质中发生聚合 1.乳化或增溶聚合法 聚合方法 2. 交联聚合法
3.其他聚合法(辐射聚合法、界面聚合法)
(四) 喷雾干燥法: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溶 液中经喷雾干燥而得(适合工业化生产方法)。
三、磁性微球(magnetic microspheres)
脂质体
第一节
一、概述
微球剂
1.定义: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 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系统,φ1~500μm。 2.特点:1)靶向性; 2)缓(控)释性; 3)栓塞性微球; 4)避免抗药性 。 微球与微囊的区别?
3.分类: 1)可降解微球:白蛋白,明胶,
(1)按基质分 淀粉,聚乳酸等 2)非生物降解微球:聚丙烯酰胺, 乙基纤维素 1)乳化微球:以微球为水相而制 得乳剂 (2)按性状分 2)磁性微球: 3)毫微球粒 表面交联免疫球蛋白 4)免疫微球 包封
5、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环境工程学第11章

环境工程学第11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垃圾焚烧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 了较快的发展。
• 十九世纪末,英、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首先发展了 垃圾集中焚烧处理系统。
• 日本的垃圾焚烧比例在90年代中期已达75%,全国 有大小垃圾焚烧厂接近1900座。
•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中期,“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公关项目,目 前仅有深圳等极少数城市采用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 最终处置的概念
• 处置途径 ✓ 陆地处置 ✓ 海洋处置
精选课件
➢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
卫生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
▪ 卫生填埋场的选择
• 场地有效利用面积 • 资源回收与预处理 • 运输距离 • 土壤与地形条件
总原则:以合理的技术、经 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 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
精选课件
▪ 垃圾焚烧的热资源回收潜力 城市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否,重要取决于其可燃性及热值。 城市垃圾起燃 温度较低,有 适度热值,具 备焚烧与热源 回收的条件。
精选课件
➢ 焚烧过程基本条件与物料、热量衡算
▪ 焚烧过程控制参数(3T) • 焚烧温度 • 停留时间 • 混合程度 • 过剩空气
▪ 焚烧过程热量衡算与物料衡算
第十一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意义与资源化系统 • 材料回收系统 • 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 • 城市垃圾的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 •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精选课件
第三节 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
通过生物转化,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可转化为腐植肥料、 沼气或其它化学转化产品。 生物转化工艺:
精选课件
填 埋 场 排 气 通 道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第十一章 形状记忆材料

第十一章 形状记忆材料

形状回复率η :
η (%)=(l1-l2)/( l1-l0)×100%
母相态的原始形状(若以长度表示)为l0,马氏体态 时经形变(若为拉伸)为l1,经高温逆相变后为l2
11.1.2
马氏体相变
淬火:将材料快速冷却至一定介质使其发生相
变的过程。
马氏体:是高温奥氏体快速冷却形成的体心立
方或体心四角(正方)相。
图11-8 Ni-Ti-Nb宽滞记忆合金管接头与传统连接的比较
最初管接头所采用的合金为Ni-Ti和Ni-Ti-Fe合金,安装前必须保存在液氮中, 实际应用很不方便。
图11-9 记忆合金同轴电缆紧固圈
图11-10 形状记忆合金紧固铆钉
尾部开口状,紧固前,把铆钉在干冰中冷却后把尾部拉直,插入被紧固 件的孔中,温度上升产生形状恢复,铆钉尾部叉开实现紧固。
图11-20 应用形状记忆叠层装置的机械夹持器 20层,200V,4ms的脉冲使4mm的陶瓷位移4um,尖 端位移30um
11.4
形状记忆聚合物
• 聚合物形状记忆机理 • 几种主要的形状记忆聚合物 • 形状记忆高聚物的应用
形状记忆高聚物(shape memory polymers,简写SMP):
(2)飞行器用天线
图11-11 人造卫星天线的示意图
图11-12 形状记忆合金月面天线的自动展开示意图
美国字航局(NASA) 利用Ti-Ni合金加工制成半球状的月面天线,先加以 形状记忆热处理,压成一团,阿波罗运载火箭送上月球表面,小团天线 受太阳照射加热恢复原状,即构成正常运行的半球状天线,
(3)驱动元件
利用记忆合金在加热时形状恢复的同时其恢复力
可对外作功的特性,制成各种驱动元件。
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学习指南名词解释1.逆境: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生物逆境和理化逆境,或自然逆境和污染逆境等。

2.植物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简称抗性。

植物抗性可分为避逆性、御逆性和耐逆性三种方式。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影响,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御逆性指植物通过形态结构和某些生理上的变化,营造了适宜逆境的生存条件,可不受或少受逆境的影响。

耐逆性指植物组织虽然经受逆境的影响,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3.逆境逃避:指植物通过各种方式避开逆境的影响,为避逆性和御逆性总称为逆境逃避。

由于选种方式是避开逆境的影响,不利因素并未进入组织,故组织本身通常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在这种抗性方式下,不利因素并未进入组织,植物通常无需直接产生相应的反应。

4.逆境忍耐:耐逆性又被称为逆境忍耐,植物虽经受逆境影响,但它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当然如果超过可忍范围,超出植物自身修复能力,损伤将变成不可逆的,植物将受害甚至死亡。

5.胁变: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在形态上和生理生化变化两个方面。

据胁变的程度大小可分为弹性胁变和塑性胁变,前者指解除胁迫后又能复原,而后者则不能。

6.渗透调节:通过主动增加溶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以有效地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这种调节作用称为渗透调节。

7.脯氨酸:植物体内一种氨基酸,是十分有效的细胞质渗透调节物质。

几乎所有的逆境都会造成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累积,尤其干旱胁迫时。

脯氨酸在抗逆中能起到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以防止水分散失;还能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从而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

8.甜菜碱:一类季铵化合物,化学名称为N-甲基代氨基酸,通式为R4·N·X。

11章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与热加工

11章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与热加工

第 十 一 章 冷 变 形 金 属 的
§11-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与 性能变化
§11-2 冷变形金属的回复
§11-3 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11-4晶粒长大 §11-5 金属的热加工
• 外力使金属变形时,外力对金属作功。这些能量大部分转 化为热量散失到环境中;有一部分能量(2~ 10%)保存 到变形金属中-形变储存能,金属处于不稳定状态。 • 金属塑性变形后,其组织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恢复 性能,需要加热-退火。 • 加热时,不稳定状态的金属将发生一系列转变,逐步向平 衡状态转变。
(一)变形度(ε%)
ε%↑,畸变能△E↑,T再↓, u再↑, 再结晶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临界变形度-ε%=2%~10%
冷变形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1.ε%<2%~10%时没有再结晶,对晶粒大小无影响。 2.ε%=2%~10%时晶粒异常长大。(变形不均匀,晶粒间畸 变能差大,从而使N<<u,导致晶粒异常长大。) 3.ε%>2%~10%时,N>u,畸变能△E↑,随着ε%↑,晶粒越细。 4.ε%>> 2%~10%,出现形变织构,u ↑ ↑,晶粒异常粗大
(b)
纯金属的凝固和再结晶动力学曲线比较 纯金属再结晶动力学曲线
由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可知: 1.再结晶需要一定的孕育期,且温度越高,孕育期越 小,易于再结晶(与纯金属凝固动力学相反); 2.开始再结晶速度较慢,随着再结晶的体积分数Xv增 加,结晶速率增大; 3.当Xv=50%时再结晶速率最大,当Xv>50%时再结 晶速率减小。 (二)再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再结晶体积分数Xv可用下式表示:
3. 形核的驱动力-点阵畸变能的降低(与回复驱动力相同). (三)晶核的长大 在点阵畸变能的驱动下,再结晶晶核迅速长大,直至“畸 变能小的亚晶粒完全由大角度晶界所包围的无畸变的亚晶 粒所取代,再结晶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上述扩散过程可方便地用通过玻璃的气体量
表示:
Dk ( P2 P 1) A F JxA l
x l x 0
J
x
dx
c s1
c s2
Dd c
Jx
s 2 s1 D l
引入金属的透气率表示单位厚度金属在单位压差 (以为单位)下、单位面积透过的气体流量 P=DS 式中D 为扩散系数,S为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 则有
二、扩散的推动力
当不存在外场时,晶体中粒子的迁移完全是 由于热振动引起的。只有在外场作用下,这种粒
子的迁移才能形成定向的扩散流。也就是说,形
成定向扩散流必需要有推动力,这种推动力通常 是由浓度梯度提供的。 但应指出,在更普遍情况下,扩散推动力应 是系统的化学位梯度;
第二节 固体扩散机构
固体扩散机构
散7 ×10
c
7
s后,表面(x=0)硼浓度为
9.431019 11019 (m 3 )
4 107 7 107
Q x2 ln c( x, t ) ln 4 Dt 2 Dt
应用:
1)这一解常用于扩散系数的测定。将一定量的
放射性示踪元素涂于固体长棒的一个端面上,在
对于第二种情况,边界条件归纳如下:
C 2C D t x 2
t=0,x ≧ 0,c(x,0)=0
t ≧ 0,x=0,c(x,t)=Q
求解得
Q x2 c( x, t ) exp( ) 4 Dt 2 Dt
将前式两边取对数,得
Q x ln c( x, t ) ln 4 Dt 2 Dt
组分i质点的扩散通量 Ji=CiVi
C J=-D x
此式表明:
(1) 扩散速率取决于 外界条件
C/ x
扩散体系的性质
D
(2) D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单位浓度梯度、单位截面、单 位时间通过的质点数。 D取决于 等 基质: 结构紧密程度,如CaF2存在“1/2立 方空隙”易于扩散 缺陷的多少 质点本身的性质: 半径、电荷、极化性能
(一)一维稳态扩散 作为一个应用的实例,我们来讨论气体通过玻璃的 渗透过程。设玻璃两侧气压不变,是一个稳定扩散 过程。根据积分得:
x l
x 0

J xdx
c s1
c s2

Dd c
Jx
s 2 s1 D l
因为气体在玻璃中的溶解度与气体压力有关,令
S=p,而且通常在玻璃两侧的气体压力容易测出。
△G
间隙原子扩散势场示意图
离子晶体的导电
用途:
硅酸盐 所有过程
固溶体的形成
相变过程
固相反应
烧结
金属材料的涂搪
陶瓷材料的封接 耐火材料的侵蚀性
要求:
扩散的动力学方程 扩散的热力学方程(爱因斯坦-能斯特方程) 扩散机制和扩散系数
固相中的扩散
影响扩散的因素
第一节
一、 Fick第一定律 稳定扩散: 推动力: 浓度梯度
的无限”厚,被称为半无限长物体的扩散问题。此时,
x c( x, t ) cs (cs c0 )erf ( ) cs (cs c0 )erf ( ) 2 Dt
式中erf(β)为误差函数,可由表查出。
满足上述边界条件的解为
这时,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应为
t=0,x >0,c= c1
1.恒定源扩散
在t时间内,试样表面扩散组元I的浓度Cs被维持为常数, 试样中I组元的原始浓度为c0 ,厚度为 Fick’s second law的初始、边界条件应为 t=0,x ≥ 0,c(x,t)= 0 C C 2C (D ) D 2 t x x x t > 0, c(0,t)= c0 数学上 4 Dt
面0.5mm处的c含量。 解:已知c s,x,c0,D,t代入式得 (0.9% - c c
x x
)/0.7%=erf(0.521)=0.538
=0.52%
与例1比较可以看出,渗碳时间由2.38h增加到5h, 含0.2%c的碳钢表面0.5mm处的c含量仅由0.4%增加 到0.52%。
图8
2.恒定量扩散
一定的条件下将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的时
间,然后分层切片,利用计数器分别测定各薄层 的同位素放射性强度以确定其浓度分布,
第二节 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动力学理论的不足: (1) 唯象地描述扩散质点所遵循的规律; (2) 没指出扩散推动力
扩散热力学研究的问题:
目标:
将扩散系数与晶体结构相联系;
对象: 单一质点多种质点; 推动力: 平衡条件:
CK p
J
P

(
p1
p2 )
在实际中,为了减少氢气的渗漏现象,多采用球 形容器、选用氢的扩散系数及溶解度较小的金属、 以及尽量增加容器壁厚等。
(二)不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方程 Nhomakorabea解,只能根据所讨论的初始
条件和边界条件而定,过程的条件不同方程的解
也不同,下面分几种情况加以讨论:
1. 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扩散质点在晶体表面的浓度 Cs保持不变(即所谓的恒定源扩散)。 2. 一定量的扩散相Q由晶体表面向内部的扩散
扩散动力学方程——菲克定律
2.1 固体扩散机构
与气体、液体不同的是固体粒子间很大 的内聚力使粒子迁移必须克服一定势垒, 这使得迁移和混和过程变得极为缓慢。然 而迁移仍然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存在着热起 伏,粒子的能量状态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 如图1所示.
图1 粒子跳跃势垒示意图
晶体中粒子迁移的方式,即扩散机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其中: 1. 易位扩散: 如(a) 2. 环形扩散: 如(b) 3. 间隙扩散: 如(c) 4. 准间隙扩散:如(d) 5. 空位扩散: 如(e)
C J x=-D x
x
J x dx
x+dx
J C C J x ( )dx D ( D )dx x x x x
x
C (D )dx x x 2 J C J C C C C (D ) 又 ( D ) D x x x x t t x x x 2 C 2C 2C 2C 三维表达式为: D( 2 2 2 ) t x y z
x< 0,c= c2 t ≧ 0,x= ∞ ,c= C1 x= -∞ ,c= C2 满足上述初始、边界条件的解为
c1 c2 c1 c2 x c( x, t ) erf ( ) 2 2 2 Dt
曲线如上图。
应用:
钢件渗碳可作为半无限长物体扩散问题处理。进行气
体渗碳时,零件放入温度约为930 ℃的炉内,炉中通
(3)
稳定扩散(恒源扩散)
C
C
C/ x=常数
t
x
不稳定扩散
C C/ t0 J
J/ x 0
t
x
稳定扩散和不稳定扩散 1)稳定扩散
稳定扩散是指在垂直扩散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单 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定,即 任一点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 。
t 0, J=const
第十一章
扩散


浓度梯度 定义:系统内部的物质在 化学位梯度 应力梯度 的推动力下,由于质点的热运动而导致定向迁移,从宏观 上表现为物质的定向输送,此过程叫扩散。
扩散是由于大量原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物质 的宏观迁移。
从不同的角度对扩散进行分类 扩散的推动力
一、从不同的角度对扩散进行分类
(1)按浓度均匀程度分: 有浓度差的空间扩散叫互扩散;没有浓度 差的扩散叫自扩散
讨论:
在以上各种扩散中,
1.易位扩散所需的活化能最大。
2.由于处于晶格位置的粒子势能最低,在间
隙位置和空位处势能较高:故空位扩散所需
活化能最小.因而空位扩散是最常见的扩散
机理,其次是间隙扩散和准间隙扩散。
特点:
1、 流体中的扩散:
特点:具有很大速率和完全各向同性 2、固体中的扩散 特点:具有低扩散速率和各向异性
-11
m2/s
解:已知c s,x,c0,D,c x代入式得
erf()=0.7143 查表得erf(0.8)=0.7421,erf(0.75)=0.7112,用 内差法可得β=0.755 因此,t=8567s=2.38h
cs c x x erf ( ) cs c0 2 Dt
例2:渗碳用钢及渗碳温度同上,求渗碳5h后距表
(3)
(4)
研究的是一种质点的扩散(自扩散);
着眼点不一样(仅从动力学方向考虑)
C t
三、 扩散方程的应用
对于扩散的实际问题,一般要求出穿过某一曲 面(如平面、柱面、球面等)的通量J,单位时间 通过该面的物质量dm/dt=AJ,以及浓度分布c(x,t), 为此需要分别求解菲克第一定律及菲克第二定律。
图4 溶质原子流动的方向与浓度降低的方向一致
C 表达式: J=-D x
J 扩散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的质点数(质点数/s.cm2) D C 扩散系数,单位浓度梯度的扩散通量 质点数/cm3 (m2/s 或 cm2/s)
“-”
表示粒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即逆浓度梯度方向扩散
C x
浓度梯度(矢量)
讨论:
对于菲克第一定律,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式(1)是唯象的关系式,其中并不 涉及扩散系统内部原子运动的微观过程。 (2)扩散系数反映了扩散系统的特性,并 不仅仅取决于某一种组元的特性。 (3)式(1)不仅适用于扩散系统的任何 位置,而且适用于扩散过程的任一时刻。
二、 Fick第二定律
推导:取一体积元,分析x→x+dx间质点数在单位时间内 x 方向的改变,即考虑两个相距为 dx 的平行平面。
净增量J J x+dx J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