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黄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与差异化教学相关的教学政策与规定的研究。分析其实施策略和操作流程.结合英国差异化教学政策规定的操作策略中的长处。总结我国教学成果及不足。从而显示出差异化教学的优势及在我国施行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给我国差异化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成功教育

一、差异化教学的提出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差异教学是立足学生的差异的异质教学

每个学生个体的遗传及其所在的环境不一样,致使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认知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学。

(二)差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利用差异资源进行教学就是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各种差异,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来构建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使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促成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差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一位教师在一个班级讲授同一个内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也会出现极大的不同。差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后进生的学习达到最低要求,让优秀的同学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差异教学是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比较精确的诊断,然后根据其差异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包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全方位地适应学生差异的需要。

综合上述,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育体系中,教育者根据学生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差异化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法律颁布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第四章《教师》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这里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足以证明我国政府对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倡导与重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适龄儿童、少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视为完成义务教育。说明我国教育法不仅对义务教育的达成基准有规定.而且考虑到天才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我国的差异化教学

1.理论基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雍也》,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

差异化教学继承了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比“因材施教”又有了新的发展。孔子虽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但当时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个别教育,班组学习只处于萌芽状态。而我们倡导的“差异化教学”是立足于班集体教学,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与在个别教学中因材施教相比而言有了更大的发展、突破和创新。它追求的是在集体的共同活动中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孑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含有浓重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以教为中心”。而差异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如何更好地为“学”服务,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化教学不仅强调要为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而且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在“因材施教”上的发展

从春秋时期的“因材施教”发展而来,我国的教学管理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尤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迅速成为我国主要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然而,随着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国内对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相关研究是比较丰富的,虽然比较少地提及差异化教学这一名词,但是分层教学、成功教育等都与差异化教学有相通之处。

(1)分层教学。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是目前在我国研究和实践都相对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是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是分层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是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①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②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不仅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还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③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再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最后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④“个别化”学习的模式。它的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⑤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⑥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在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和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的条件下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