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2矩阵与变换教师用书理苏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42矩阵与变换知识点复习课课件苏教
坐标变换:通过矩阵运算实 现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 等变换
动画制作:通过矩阵运算实 现图形的动画效果,如变形、
运动等
矩阵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物理:在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领域,矩阵被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状态和变化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领域,矩阵被用来处理和表示数据
高中数学选修4-2矩阵 与变换知识点复习课 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矩阵与变换概述 03 矩阵的逆与行列式 04 矩阵的秩与特征值 05 矩阵的几何意义与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06 矩阵的应用举例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矩阵与变换概述
第二章
矩阵的定义与性质
矩阵的定义:由m行n列的数组 成的m*n个数阵
矩阵与线性变换的关系
矩阵是线性变换的一种表示方法 线性变换可以通过矩阵乘法来实现 矩阵的逆矩阵表示线性变换的逆操作 矩阵的秩表示线性变换的维数
矩阵的逆与行列式
第三章
矩阵的逆
逆矩阵的定义:满足AB=BA=I的矩阵B称为矩阵A的逆矩阵 逆矩阵的性质:逆矩阵的唯一性、逆矩阵的线性性、逆矩阵的乘法性质 逆矩阵的求法:利用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利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逆矩阵的应用:求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方程、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
行列式的定义: 矩阵中主对角线 元素的乘积
行列式的性质: 行列式等于其转 置行列式的值
行列式的计算方 法:利用行列式 的性质进行计算
行列式的应用: 求解线性方程组、 判断矩阵是否可 逆等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初等变换法:通过行变换或列变换 将矩阵化为行阶梯形或列阶梯形, 然后计算行列式
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系列第二节 矩阵与变换(苏教版江苏专用
令 β= mα1+ nα2, 将具体数据代入有 m= 4, n=- 3, M4β= M4(4α1- 3α2) = 4(M4α1)- 3(M4α2) = 4(λ41α1)- 3(λ42α2) 1 1 4 4 = 4× 3 - 3×(- 1) 1 -1 321 = . 327
3.逆变换与逆矩阵 (1)设TM是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线性变换TN, 使得TMTN=TNTM=I,则称变换TM________ 可逆 ,并且称 逆变换 . TN是TM的________ (2)设A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存在二阶矩阵B,使 可逆 ,或称矩阵A是 得AB=BA=E,则称A______ 可逆矩阵 ,并且称B是A的_______ 逆矩阵 .若二阶矩阵 _________ 惟一的 .通常记A的 A存在逆矩阵B,则逆矩阵是_______ 逆矩阵为A-1.一般地,对于二阶可逆矩阵A= (ad-bc≠0),它的逆矩阵为A-1= .
1 2 1 3.已知 M= ,β= ,求 M4β. 2 1 7
λ-1 -2 解:矩阵 M 的特征多项式为 f(λ)= = -2 λ-1
λ -2λ-3=0,所以 λ1=3,λ2=-1, 1 1 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分别为 α1 = , α 2= , 1 -1
(4)若二阶矩阵A、B均存在逆矩阵,则 也存在逆矩阵 ,且(AB)-1=B-1A-1. AB________________ 二阶矩阵 a b A= 可逆,当且仅当 detA=ad- bc≠ 0. c d a b - 1 当矩阵 A= 可 逆 时 , A = c d -b d detA detA . -c a detA detA
(5)如果关于变量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线性方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3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2课时 参数方程教师用书 理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3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参数方程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3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参数方程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3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参数方程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 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2)如果知道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错误!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 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点的轨迹 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直线 y -y 0=tan α(x -x 0)错误!(t 为参数) 圆 x 2+y 2=r 2错误!(θ为参数) 椭圆错误!+错误!=1(a >b >0) 错误!(φ为参数)双曲线错误!-错误!=1 ,(a 〉0,b >0)⎩⎨⎧x =a sec φ,y =b tan φ(φ为参数)抛物线y 2=2px (p 〉0)⎩⎨⎧x =2pt 2,y =2pt(t 为参数)1.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错误!(t 为参数),求直线l 的斜率. 解 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y -2=-3(x -1),因此直线l 的斜率为-3。
高考江苏数学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矩阵与变换
旋转变换
利用三维旋转矩阵,可将 空间图形绕某一轴旋转一 定角度。
缩放变换
通过三维缩放矩阵,可将 空间图形沿某一方向进行 缩放。
利用矩阵求解几何问题举例
点线距离问题
01
通过构造点线距离的矩阵表达式,可快速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
点面距离问题
02
利用点面距离的矩阵表达式,可便捷地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问题
克拉默法则应用条件
系数矩阵A的行列式D≠0,即A满秩。若D=0,则克拉默法则不适用,需采用其他方法 求解。
0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定义及性质
特征值定义
设A是n阶方阵,如果存在数λ和非零n维 列向量x,使得Ax=λx成立,则称λ是A的 特征值,x是A的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 量。
VS
特征向量性质
矩阵数乘与乘法运算
矩阵数乘
一个数与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相乘,得到的结果按照原矩阵的形状排列,即为该数与该矩阵的数乘。
矩阵乘法
设A为$m times p$的矩阵,B为$p times n$的矩阵,那么称$m times n$的矩阵C为矩阵A与B的乘 积,记作C=AB。其中,矩阵C中的第i行第j列元素可以表示为A的第i行元素与B的第j列对应元素乘积 之和。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矩阵相乘时,第一个矩阵的列数必须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
03
矩阵表示方法:矩阵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B 、C等。矩阵的维度用“行×列”表示,如$3 times 3$矩 阵表示该矩阵有3行3列。
矩阵相等与加减法运算
矩阵相等
两个矩阵的行数相等、列数相等且对应位置上的元素相等,则称这两个矩阵相 等。
江苏省一轮复习数学试题选编7:矩阵与变换(教师版).pdf
江苏省2014届一轮复习数学试题选编37:矩阵与变换 填空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选修物理))设矩阵的逆矩阵为,a+b+c+d=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 解答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试题)(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的一个特征值为,其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为,已知,求.【答案】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数学试题)B 选修4 - 2:矩阵与变换若矩阵有特征值,,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和,求矩阵. 【答案】选修4 - 2:矩阵与变换解.设,由 得,即,, 所以 .(江苏省南京市四区县2013届高三12月联考数学试题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答案】B.选修4-2:(矩阵与变换)设,则,故 ,故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故=.(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若矩阵所对应的变换把直线:变换为自身,求.【答案】对于直线上任意一点,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换成点,则,因为,所以, 所以解得所以, 所以 .(扬州、南通、泰州、宿迁四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选修4-2:矩阵与变换设曲线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为,求矩阵M的逆矩阵.【答案】【解】设曲线上任一点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下的像是,由,得因为在圆上,所以,化简可得 依题意可得,或而由可得 故, .(2010年高考(江苏))矩阵与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0),B(-3,),C(-2,1),设k≠0,k∈R,M=,N=,点A、B、C在矩阵MN对应的变换下得到点A1,B1,C1,△A1B1C1的面积是△ABC面积的2倍,求实数k的值 【答案】,可知A1(0,0)、B1(0,-2)、C1(,-2)。
2015届高考苏教版数学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14章 第1节 矩阵及其变换
故将曲线xy=1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所得曲线的方程 为y22-x22=1.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三十三分。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结束
2.已知a,b为实数,如果A=
a
0
1
b
所对应的变换T把直线x-y=
1变换为自身,试求a,b的值. 解:设点(x,y)是直线x-y=1上任意一点.在变换T作用下的 对应点为(x′,y′),
2.(2014·福建龙岩模拟)已知点A在变换T:xy →xy′′=x+y 2y 作用后,再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若点B的坐
标为(-3,4),求点A的坐标.
解:10
-11 0 0
12=01
-21.
设A(a,b),则由10 -21ab=- 4 3,得-a+b=2b-=34,.
所以ab= =- 3 2 ,即A(-2,3).
地,矩阵s0 01可以用来表示 水平 伸缩变换. (4)旋转变换:把点A(x,y)绕着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α角的
变换,对应的矩阵是csions
α α
-sin cos α
α.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三十三分。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结束
(5)切变变换:
1 0
s 1
x y
=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三十三分。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结束
待定系数法在平面变换中的应用 通过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求出变换前与变换后坐 标之间的变换公式,进而得到所求曲线(或点),求解时应注 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2 矩阵与变换教师用书 理 苏教版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2 矩阵与变换教师用书 理 苏教版1.乘法规则(1)行矩阵[a 11 a 12]与列矩阵⎣⎢⎡⎦⎥⎤b 11b 21的乘法规则: [a 11 a 12]⎣⎢⎡⎦⎥⎤b 11b 21=[a 11×b 11+a 12×b 21].(2)二阶矩阵⎣⎢⎡⎦⎥⎤a 11 a 12a 21 a 22与列向量⎣⎢⎡⎦⎥⎤x 0y 0的乘法规则:⎣⎢⎡⎦⎥⎤a 11 a 12a 21 a 22⎣⎢⎡⎦⎥⎤x 0y 0=⎣⎢⎡⎦⎥⎤a 11×x 0+a 12×y 0a 21×x 0+a 22×y 0. (3)两个二阶矩阵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矩阵,其乘法法则如下:⎣⎢⎡⎦⎥⎤a 11 a 12a 21 a 22⎣⎢⎡⎦⎥⎤b 11 b 12b 21 b 22 =⎣⎢⎡⎦⎥⎤a 11×b 11+a 12×b 21 a 11×b 12+a 12×b 22a 21×b 11+a 22×b 21 a 21×b 12+a 22×b 22.(4)两个二阶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但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 即(AB )C =A (BC ),AB ≠BA ,由AB =AC 不一定能推出B =C .一般地,两个矩阵只有当前一个矩阵的列数与后一个矩阵的行数相等时才能进行乘法运算. 2.常见的平面变换(1)恒等变换:如⎣⎢⎡⎦⎥⎤100 1; (2)伸压变换:如⎣⎢⎢⎡⎦⎥⎥⎤100 12; (3)反射变换:如⎣⎢⎡⎦⎥⎤1 00 -1;(4)旋转变换:如⎣⎢⎡⎦⎥⎤cos θ -sin θsin θ cos θ,其中θ为旋转角度;(5)投影变换:如⎣⎢⎡⎦⎥⎤1000,⎣⎢⎡⎦⎥⎤1 010;(6)切变变换:如⎣⎢⎡⎦⎥⎤1 k 01(k ∈R ,且k ≠0).3.逆变换与逆矩阵(1)对于二阶矩阵A 、B ,若有AB =BA =E ,则称A 是可逆的,B 称为A 的逆矩阵; (2)若二阶矩阵A 、B 均存在逆矩阵,则AB 也存在逆矩阵,且(AB )-1=B -1A -1. 4.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A α=λα,那么λ称为A 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5.特征多项式 设A =⎣⎢⎡⎦⎥⎤a b cd 是一个二阶矩阵,λ∈R ,我们把行列式f (λ)=⎪⎪⎪⎪⎪⎪λ-a -b -c λ-d =λ2-(a +d )λ+ad -bc ,称为A 的特征多项式.1.已知A =⎣⎢⎢⎡⎦⎥⎥⎤12 1212 12,B =⎣⎢⎢⎡⎦⎥⎥⎤ 12 -12-12 12,求AB . 解 AB =⎣⎢⎢⎡⎦⎥⎥⎤12 1212 12⎣⎢⎢⎡⎦⎥⎥⎤ 12 -12-12 12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 12-12+12×12 =⎣⎢⎡⎦⎥⎤0000.2.设A =⎣⎢⎡⎦⎥⎤-10 01,B =⎣⎢⎡⎦⎥⎤0 -11 0,求AB 的逆矩阵. 解 ∵A -1=⎣⎢⎡⎦⎥⎤-10 01,B -1=⎣⎢⎡⎦⎥⎤ 01-10,∴(AB )-1=B -1A -1=⎣⎢⎡⎦⎥⎤ 01-1 0⎣⎢⎡⎦⎥⎤-1 0 0 1=⎣⎢⎡⎦⎥⎤0 110.3.求矩阵M =⎣⎢⎡⎦⎥⎤6 -36 -3的特征值.解 f (λ)=⎪⎪⎪⎪⎪⎪λ-6 3-6 λ+3=(λ-6)(λ+3)+18=0.∴λ1=0,λ2=3. ∴M 的特征值为0和3.题型一 矩阵与变换例1 已知a ,b 是实数,如果矩阵M =⎣⎢⎡⎦⎥⎤2a b1所对应的变换将直线x -y =1变换成x +2y =1,求a ,b 的值.解 设点(x ,y )是直线x -y =1上任意一点,在矩阵M 的作用下变成点(x ′,y ′),则⎣⎢⎡⎦⎥⎤2a b 1⎣⎢⎡⎦⎥⎤x y =⎣⎢⎡⎦⎥⎤x ′y ′, 所以⎩⎪⎨⎪⎧x ′=2x +ay ,y ′=bx +y .因为点(x ′,y ′)在直线x +2y =1上,所以(2+2b )x +(a +2)y =1,即⎩⎪⎨⎪⎧2+2b =1,a +2=-1,所以⎩⎪⎨⎪⎧a =-3,b =-12.思维升华 已知变换前后的坐标,求变换对应的矩阵时,通常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阶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点(1,-1)与(-2,1)分别变换成点(-1,-1)与(0,-2). (1)求矩阵M ;(2)设直线l 在变换作用下得到了直线m :x -y =4,求l 的方程.解 (1)设M =⎣⎢⎡⎦⎥⎤a b c d ,则有⎣⎢⎡⎦⎥⎤ab c d ⎣⎢⎡⎦⎥⎤ 1-1=⎣⎢⎡⎦⎥⎤-1-1, ⎣⎢⎡⎦⎥⎤a b cd ⎣⎢⎡⎦⎥⎤-2 1=⎣⎢⎡⎦⎥⎤ 0-2,所以⎩⎪⎨⎪⎧a -b =-1,c -d =-1,且⎩⎪⎨⎪⎧-2a +b =0,-2c +d =-2,解得⎩⎪⎨⎪⎧a =1,b =2,c =3,d =4,所以M =⎣⎢⎡⎦⎥⎤1234.(2)因为⎣⎢⎡⎦⎥⎤x ′y ′=⎣⎢⎡⎦⎥⎤123 4⎣⎢⎡⎦⎥⎤x y =⎣⎢⎡⎦⎥⎤x +2y 3x +4y , 且m :x ′-y ′=4,所以(x +2y )-(3x +4y )=4, 整理得x +y +2=0,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 题型二 求逆矩阵例2 (2015·福建)已知矩阵A =⎣⎡⎦⎤2 14 3,B =⎣⎡⎦⎤1 10 -1.(1)求A 的逆矩阵A -1; (2)求矩阵C ,使得AC =B . 解 (1)因为|A |=2×3-1×4=2,所以A-1=⎣⎢⎢⎡⎦⎥⎥⎤32 -12-42 22=⎣⎢⎢⎡⎦⎥⎥⎤32 -12-2 1. (2)由AC =B 得(A -1A )C =A -1B ,故C =A -1B =⎣⎢⎢⎡⎦⎥⎥⎤32 -12-2 1⎣⎢⎡⎦⎥⎤1 10 -1 =⎣⎢⎢⎡⎦⎥⎥⎤322-2 -3. 思维升华 求逆矩阵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设A 是一个二阶可逆矩阵⎣⎢⎡⎦⎥⎤ab cd ,AB =BA =E ;(2)公式法|A |=⎪⎪⎪⎪⎪⎪a b c d =ad -bc ≠0,有A -1=⎣⎢⎢⎡⎦⎥⎥⎤d |A | -b |A |-c |A | a |A |.已知矩阵A =⎣⎢⎡⎦⎥⎤-10 02,B =⎣⎢⎡⎦⎥⎤1 206,求矩阵A -1B . 解 设矩阵A 的逆矩阵为⎣⎢⎡⎦⎥⎤a b cd ,则⎣⎢⎡⎦⎥⎤-1 0 0 2⎣⎢⎡⎦⎥⎤a b c d =⎣⎢⎡⎦⎥⎤1 001,即⎣⎢⎡⎦⎥⎤-a -b 2c 2d =⎣⎢⎡⎦⎥⎤1 001故a =-1,b =0,c =0,d =12,从而A 的逆矩阵为A -1=⎣⎢⎢⎡⎦⎥⎥⎤-1 0 0 12, 所以A -1B =⎣⎢⎢⎡⎦⎥⎥⎤-1 0 0 12⎣⎢⎡⎦⎥⎤1 20 6=⎣⎢⎡⎦⎥⎤-1 -2 0 3.题型三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3 (2016·南京质检)已知矩阵A 的逆矩阵A -1=⎣⎢⎡⎦⎥⎤2 112. (1)求矩阵A ;(2)求矩阵A -1的特征值以及属于每个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解 (1)因为矩阵A 是矩阵A -1的逆矩阵,且|A -1|=2×2-1×1=3≠0, 所以A =13⎣⎢⎡⎦⎥⎤ 2 -1-1 2=⎣⎢⎢⎡⎦⎥⎥⎤ 23-13-13 23. (2)矩阵A -1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2 -1 -1 λ-2=λ2-4λ+3=(λ-1)(λ-3),令f (λ)=0,得矩阵A -1的特征值为λ1=1或λ2=3,所以ξ1=⎣⎢⎡⎦⎥⎤ 1 -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1=1的一个特征向量,ξ2=⎣⎢⎡⎦⎥⎤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思维升华 已知A =⎣⎢⎡⎦⎥⎤a b cd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步骤 (1)令f (λ)=⎪⎪⎪⎪⎪⎪λ-a -b -c λ-d =(λ-a )(λ-d )-bc =0,求出特征值λ;(2)列方程组⎩⎪⎨⎪⎧λ-a x -by =0,-cx +λ-d y =0;(3)赋值法求特征向量,一般取x =1或者y =1,写出相应的向量.已知矩阵A =⎣⎢⎡⎦⎥⎤1 -1a 1,其中a ∈R ,若点P (1,1)在矩阵A 的变换下得到点P ′(0,-3).(1)求实数a 的值;(2)求矩阵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解 (1)由题意得⎣⎢⎡⎦⎥⎤1 -1a 1⎣⎢⎡⎦⎥⎤11=⎣⎢⎡⎦⎥⎤0-3,所以a +1=-3,所以a =-4.(2)由(1)知A =⎣⎢⎡⎦⎥⎤1 -1-4 1,令f (λ)=⎪⎪⎪⎪⎪⎪λ-1 1 4 λ-1=(λ-1)2-4=0.解得A 的特征值为λ=-1或3.当λ=-1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当λ=3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1.已知A =⎣⎢⎡⎦⎥⎤1 562,求A 的特征值.解 A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1 -5 -6 λ-2=(λ-1)(λ-2)-30=λ2-3λ-28=(λ-7)(λ+4), ∴A 的特征值为λ1=7,λ2=-4. 故A 的特征值为7和-4.2.(2016·江苏)已知矩阵A =⎣⎡⎦⎤10 2-2,矩阵B 的逆矩阵B -1=⎣⎢⎢⎡⎦⎥⎥⎤1 -120 2,求矩阵AB .解 B =(B -1)-1=⎣⎢⎡⎦⎥⎤22 1220212=⎣⎢⎢⎡⎦⎥⎥⎤114012. ∴AB =⎣⎢⎡⎦⎥⎤1 20 -2·⎣⎢⎢⎡⎦⎥⎥⎤1 140 12=⎣⎢⎢⎡⎦⎥⎥⎤1 540 -1. 3.已知矩阵M =⎣⎢⎡⎦⎥⎤1234,α=⎣⎢⎡⎦⎥⎤12,β=⎣⎢⎡⎦⎥⎤0-3,求M (2α+4β). 解 2α+4β=⎣⎢⎡⎦⎥⎤24+⎣⎢⎡⎦⎥⎤ 0-12=⎣⎢⎡⎦⎥⎤2-8,M (2α+4β)=⎣⎢⎡⎦⎥⎤1 23 4⎣⎢⎡⎦⎥⎤ 2-8=⎣⎢⎡⎦⎥⎤-14-26. 4.已知矩阵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是⎣⎢⎡⎦⎥⎤11,求矩阵A .解 设A =⎣⎢⎡⎦⎥⎤ab cd ,由⎣⎢⎡⎦⎥⎤ab c d ⎣⎢⎡⎦⎥⎤10=⎣⎢⎡⎦⎥⎤23, 得⎩⎪⎨⎪⎧a =2,c =3.由⎣⎢⎡⎦⎥⎤a b c d ⎣⎢⎡⎦⎥⎤11=3⎣⎢⎡⎦⎥⎤11=⎣⎢⎡⎦⎥⎤33, 得⎩⎪⎨⎪⎧a +b =3,c +d =3.所以⎩⎪⎨⎪⎧b =1,d =0.所以A =⎣⎢⎡⎦⎥⎤2130.5.曲线C 1:x 2+2y 2=1在矩阵M =⎣⎢⎡⎦⎥⎤1 20 1的作用下变换为曲线C 2,求C 2的方程. 解 设P (x ,y )为曲线C 2上任意一点,P ′(x ′,y ′)为曲线x 2+2y 2=1上与P 对应的点, 则⎣⎢⎡⎦⎥⎤1 20 1⎣⎢⎡⎦⎥⎤x ′y ′=⎣⎢⎡⎦⎥⎤x y , 即⎩⎪⎨⎪⎧x =x ′+2y ′,y =y ′⇒⎩⎪⎨⎪⎧x ′=x -2y ,y ′=y .因为P ′是曲线C 1上的点, 所以C 2的方程为(x -2y )2+2y 2=1.6.(2015·江苏)已知x ,y ∈R ,向量α=⎣⎢⎡⎦⎥⎤ 1-1是矩阵A =⎣⎢⎡⎦⎥⎤x1y0的属于特征值-2的一个特征向量,求矩阵A 以及它的另一个特征值. 解 由已知,得A α=-2α,即⎣⎢⎡⎦⎥⎤x 1y 0⎣⎢⎡⎦⎥⎤ 1-1=⎣⎢⎡⎦⎥⎤x -1 y =⎣⎢⎡⎦⎥⎤-2 2, 则⎩⎪⎨⎪⎧x -1=-2,y =2,即⎩⎪⎨⎪⎧x =-1,y =2,所以矩阵A =⎣⎢⎡⎦⎥⎤-1 1 2 0.从而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2)(λ-1), 所以矩阵A 的另一个特征值为1.7.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A 是可逆的,证明A 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证明 设B 1,B 2都是A 的逆矩阵,则B 1A =AB 1=E 2,B 2A =AB 2=E 2,从而B 1=E 2B 1=(B 2A )B 1=B 2(AB 1)=B 2E 2=B 2. 即B 1=B 2.故A 的逆矩阵是唯一的.8.(2016·苏中四校联考)求曲线|x |+|y |=1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解 设点(x 0,y 0)为曲线|x |+|y |=1上的任一点,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点为(x ′,y ′),则由⎣⎢⎢⎡⎦⎥⎥⎤1 00 13⎣⎢⎡⎦⎥⎤x 0y 0=⎣⎢⎡⎦⎥⎤x ′y ′, 得⎩⎪⎨⎪⎧x ′=x 0y ′=13y 0, 即⎩⎪⎨⎪⎧x 0=x ′y 0=3y ′,所以曲线|x |+|y |=1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为|x |+3|y |=1, 所以围成的图形为菱形,其面积为12×2×23=23.9.设数列{a n },{b n }满足a n +1=2a n +3b n ,b n +1=2b n ,且满足⎣⎢⎡⎦⎥⎤a n +4b n +4=M ⎣⎢⎡⎦⎥⎤a nb n ,求二阶矩阵M .解 依题设有⎣⎢⎡⎦⎥⎤a n +1b n +1=⎣⎢⎡⎦⎥⎤2302⎣⎢⎡⎦⎥⎤a n b n , 令A =⎣⎢⎡⎦⎥⎤2 302,则M =A 4,A 2=⎣⎢⎡⎦⎥⎤2 302⎣⎢⎡⎦⎥⎤2 30 2=⎣⎢⎡⎦⎥⎤4 120 4. M =A 4=(A 2)2=⎣⎢⎡⎦⎥⎤4 120 4⎣⎢⎡⎦⎥⎤4 120 4=⎣⎢⎡⎦⎥⎤16 96 0 16. 10.已知矩阵A =⎣⎢⎡⎦⎥⎤101 1,B =⎣⎢⎡⎦⎥⎤0 232.(1)求满足条件AM =B 的矩阵M ;(2)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曲线C :x 2+y 2=1变换为曲线C ′,求曲线C ′的方程. 解 (1)设M =⎣⎢⎡⎦⎥⎤ab cd ,AM =⎣⎢⎡⎦⎥⎤1 01 1⎣⎢⎡⎦⎥⎤a b c d =⎣⎢⎡⎦⎥⎤ a b a +c b +d =⎣⎢⎡⎦⎥⎤0 232,得⎩⎪⎨⎪⎧a =0,a +c =3,b =2,b +d =2,∴a =0,b =2,c =3,d =0.∴M =⎣⎢⎡⎦⎥⎤0230.(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在矩阵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点P ′(x ′,y ′),则M ⎣⎢⎡⎦⎥⎤x y =⎣⎢⎡⎦⎥⎤0 230⎣⎢⎡⎦⎥⎤x y =⎣⎢⎡⎦⎥⎤2y 3x =⎣⎢⎡⎦⎥⎤x ′y ′, ∴⎩⎪⎨⎪⎧2y =x ′,3x =y ′,即⎩⎪⎨⎪⎧y =x ′2,x =y ′3,代入曲线C :x 2+y 2=1,得(x ′2)2+(y ′3)2=1.∴曲线C ′的方程是x 24+y 29=1.。
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文档:第十四章 系
第2课时 参数方程考情考向分析 了解参数的意义,重点考查直线参数方程及圆、椭圆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往往与极坐标结合考查.在高考选做题中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属于低档题.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2)如果知道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x =f (t ),y =g (t )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参数方程⎩⎪⎨⎪⎧x =f (t ),y =g (t )中的x ,y 都是参数t 的函数.( √ )(2)过M 0(x 0,y 0),倾斜角为α⎝⎛⎭⎫α≠π2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参数t 的几何意义表示:直线l 上以定点M 0为起点,任一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M 0M 的数量.( √ )(3)方程⎩⎪⎨⎪⎧x =2cos θ,y =1+2sin θ(θ为参数)表示以点(0,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 √ )(4)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x =2cos t ,y =4sin t (t 为参数),点M 在椭圆上,对应参数t =π3,点O 为原点,则直线OM 的斜率为 3.(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56习题T2(2)]曲线⎩⎪⎨⎪⎧x =-1+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由⎩⎪⎨⎪⎧ x =-1+cos θ,y =2+sin θ,得⎩⎪⎨⎪⎧cos θ=x +1,sin θ=y -2.所以(x +1)2+(y -2)2=1.曲线是以(-1,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所以对称中心为(-1,2).3.[P57习题T4(1)]已知直线l 1:⎩⎪⎨⎪⎧ x =1-2t ,y =2+kt (t 为参数)与直线l 2:⎩⎪⎨⎪⎧x =s ,y =1-2s (s 为参数)垂直,求k 的值.解 直线l 1的方程为y =-k 2x +4+k 2,斜率为-k2;直线l 2的方程为y =-2x +1,斜率为-2.∵l 1与l 2垂直,∴⎝⎛⎭⎫-k2×(-2)=-1,解得k =-1. 题组三 易错自纠4.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y =2-3t (t 为参数),求直线l 的斜率.解 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 y -2=-3(x -1),因此直线l 的斜率为-3.5.设P (x ,y )是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θ∈[0,2π))上任意一点,求y x 的取值范围.解 由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得(x +2)2+y 2=1,表示圆心为(-2,0),半径为1的圆.y x 表示的是圆上的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设yx =k ,则原问题转化为y =kx 和圆有交点的问题,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 , 所以|-2k |1+k 2≤1,解得-33≤k ≤33,所以y x 的取值范围为⎣⎡⎦⎤-33,33.6.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 θ,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32t +m ,y =12t(t 为参数).(1)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设点P (m ,0),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P A ·PB =1,求实数m 的值. 解 (1)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 θ, 化为ρ2=2ρcos θ,可得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0.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32t +m ,y =12t(t 为参数),消去参数t ,得x =3y +m , 即3y -x +m =0.(2)把⎩⎨⎧x =32t +m ,y =12t(t 为参数)代入方程x 2+y 2=2x ,化为t 2+(3m -3)t +m 2-2m =0,① 由Δ>0,解得-1<m <3. 设t 1,t 2为方程①的两实数根. ∴t 1t 2=m 2-2m .∵P A ·PB =1=|t 1t 2|.∴m 2-2m =±1, 解得m =1±2或m =1,满足Δ>0. ∴实数m =1±2或m =1.题型一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1+3cos t ,y =-2+3sin t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直线l 的方程为2ρsin ⎝⎛⎭⎫θ-π4=m (m ∈R ). (1)求圆C 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求m 的值. 解 (1)消去参数t ,得到圆C 的普通方程为 (x -1)2+(y +2)2=9.由2ρsin ⎝⎛⎭⎫θ-π4=m ,得ρsin θ-ρcos θ-m =0, 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m =0. (2)依题意,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 即|1-(-2)+m |2=2, 解得m =-3±2 2.2.已知曲线C :x 24+y 29=1,直线l :⎩⎪⎨⎪⎧x =2+t ,y =2-2t (t 为参数).(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 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6=0.(2)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到l 的距离为 d =55|4cos θ+3sin θ-6|, 则P A =d sin 30°=255|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 α=43.当sin(θ+α)=-1时,P 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255.当sin(θ+α)=1时,P 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55.思维升华 消去参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的表达式,然后代入消去参数. (2)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3)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灵活的选用一些方法从整体上消去参数.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防止变量x 和y 取值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f (t )和g (t )的值域,即x 和y 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 参数方程的应用典例 (2017·全国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θ,y =sin θ (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a +4t ,y =1-t (t 为参数).(1)若a =-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2)若C 上的点到l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7,求a . 解 (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9+y 2=1.当a =-1时,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4y -3=0. 由⎩⎪⎨⎪⎧x +4y -3=0,x 29+y 2=1, 解得⎩⎪⎨⎪⎧x =3,y =0或⎩⎨⎧x =-2125,y =2425,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是(3,0),⎝⎛⎭⎫-2125,2425.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是x +4y -4-a =0,故C 上的点(3cos θ,sin θ)到l 的距离为d =|3cos θ+4sin θ-a -4|17.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917. 由题设得a +917=17,所以a =8;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117. 由题设得-a +117=17,所以a =-16.综上,a =8或a =-16.思维升华 (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2)对于形如⎩⎪⎨⎪⎧x =x 0+at ,y =y 0+bt (t 为参数),当a 2+b 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 的几何意义解题.跟踪训练 已知椭圆C :x 24+y 23=1,直线l :⎩⎨⎧x =-3+3t ,y =23+t(t 为参数).(1)写出椭圆C 的参数方程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设A (1,0),若椭圆C 上的点P 满足到点A 的距离与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求点P 的坐标.解 (1)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3y +9=0. (2)设P (2cos θ,3sin θ),则AP =(2cos θ-1)2+(3sin θ)2=2-cos θ, P 到直线l 的距离d =|2cos θ-3sin θ+9|2=2cos θ-3sin θ+92.由AP =d ,得3sin θ-4cos θ=5, 又sin 2θ+cos 2θ=1, 得sin θ=35,cos θ=-45.故P ⎝⎛⎭⎫-85,335.题型三 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典例 (2017·全国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1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kt (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2+m ,y =m k (m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2=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解 (1)消去参数t ,得l 1的普通方程l 1:y =k (x -2);消去参数m ,得l 2的普通方程l 2:y =1k (x +2).设P (x ,y ),由题设得⎩⎪⎨⎪⎧y =k (x -2),y =1k (x +2).消去k ,得x 2-y 2=4(y ≠0).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y ≠0).(2)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sin 2θ)=4(0<θ<2π,θ≠π).联立⎩⎨⎧ρ2(cos 2θ-sin 2θ)=4,ρ(cos θ+sin θ)-2=0,得cos θ-sin θ=2(cos θ+sin θ).故tan θ=-13,从而cos 2θ=910,sin 2θ=110.代入ρ2(cos 2θ-sin 2θ)=4,得ρ2=5,所以交点M 的极径为 5.思维升华 在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考查中,最能体现坐标法的解题优势,灵活地利用坐标法可以更简捷的解决问题.例如,将题设条件中涉及的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等价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下对问题进行求解就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对应数学问题求解的“化生为熟”原则,充分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跟踪训练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x =t cos α,y =t sin α (t 为参数,t ≠0),其中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2sin θ,曲线C 3:ρ=23cos θ. (1)求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 1与C 2相交于点A ,C 1与C 3相交于点B ,求AB 的最大值.解 (1)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曲线C 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3x =0.联立⎩⎨⎧ x 2+y 2-2y =0,x 2+y 2-23x =0,解得⎩⎪⎨⎪⎧x =0,y =0,或⎩⎨⎧x =32,y =32.所以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32,32.(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ρ≠0),其中0≤α<π. 因此A 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 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所以AB =|2sin α-23cos α|=4⎪⎪⎪⎪sin ⎝⎛⎭⎫α-π3. 当α=5π6时,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2020高考数学(苏教,理科)复习课件:第十四章 矩阵与变换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练一练] 1.(2014·扬州模拟)已知矩阵 A=01
20,B=10
1 2,若矩阵 1
AB 对应的变换把直线 l:x+y-2=0 变为直线 l′,求直线
l′方程.
解:易得AB=01
01 20
12=1 1 0
-1
0
1
0
0, 1
0,10 表-示1关于y轴的反射变换;类似
地, 0
-1 ,1
0 , -1
0
分别表示关于x轴、直线y
=x和直线y=-x的反射变换.
数学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3)伸缩变换:因为
1 0
0 k
x y
数学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针对训练]
(2014·江苏横山桥中学模拟)已知M=
1 0
0 2
,N=
1 2 0
0
,
1
设曲线y=sin x在矩阵MN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F,求
F的方程.
解:由题设得MN=10
02120
0
1 =2
1 0
从而34xx+ +23yy= =12,.
解得x=-1,y=2,所以α=-21.
数学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典例]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为
A(0,0),B(2,0),C(2,1),求△ABC在矩阵MN作用下变换所得
到的图形△A′B′C′的面积,其中M=20 02,N=10 -01. 解:因为△ABC在MN作用下变换为
1 2,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 2
P(x′,y′),经矩阵AB变换为点Q(x,y),
江苏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15.2矩阵与变换
考点自测
1.(2012· 徐州调研)曲线 C1:x +2y =1 在矩阵 作用下变换为曲线 C2,求 C2 的方程.
2 2
1 M= 0
2 1的
解
设 P(x, y)为曲线 C2 上任意一点, P′ (x′, y′ )为曲
线 x2+ 2y2= 1 上与 P 对应的点,
1 则 0 x′ x x= x′+ 2y′, x′= x- 2y, 2 = ,即 ⇒ 1y′ y y= y′ y′= y.
记
x1 x2 ξ1= , ξ2= . y1 y2 a A= c
则 Aξ1= λ1ξ1、Aξ2= λ2ξ2,因此 λ1、λ2 是矩阵
x1 x2 y1 , ξ2= ____ y2 为矩阵 征值, ξ1= ____
λ-ax-by=0 故 -cx+λ-dy=0
λ-a ⇔ -c
-b x 0 y =0(*) λ-d
则(*)式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它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
λ- a - b f(λ)= __________ -c λ-d 为矩阵
b d
(3)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果关于变量 x,y 的二元一
ax+ by= m, 次方程组 cx+ dy= n x a 该方程组有唯一解 = y c
的系数矩阵
b - 1m α)= λAα;② A(α+ β)= Aα+ Aβ; ③ A(λ1α+ λ2β)= λ1Aα+ λ2Aβ. (3)两个二阶矩阵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矩阵,其乘法法则 如下:
a11 a21 b a12 b12 11 = a22b21 b22
a × b + a × b 11 12 21 11 a21× b11+ a22× b21
数学(理)(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二章 系列选考部分 第讲 矩阵与变换
第2讲矩阵与变换考试要求 1.矩阵的概念,A级要求;2。
一阶矩阵与平面向量,B 级要求;3。
常见的平面变换,A级要求;4.矩阵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B级要求;5。
二阶逆矩阵,B级要求;6.二阶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B级要求;7。
二阶矩阵的简单应用,B级要求.知识梳理1.乘法规则(1)行矩阵[a11a12]与列矩阵错误!的乘法规则:[a11a12]错误!=[a11×b11+a12×b21].(2)二阶矩阵错误!与列向量错误!的乘法规则:错误!错误!=错误!。
(3)两个二阶矩阵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矩阵,其乘法法则如下:错误!错误!=错误!性质:两个二阶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但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即(AB)C=A(BC),AB≠BA,由AB=AC不一定能推出B=C。
一般地,两个矩阵只有当前一个矩阵的列数与后一个矩阵的行数相等时才能进行乘法运算.2.几种常见的变换:(1)恒等变换;(2)伸缩变换;(3)反射变换;(4)投影变换;(5)旋转变换;(6)切变变换.3.矩阵的逆矩阵(1)逆矩阵的有关概念:对于二阶矩阵A,B,若有AB=BA=E,则称A是可逆的,B称为A的逆矩阵.若二阶矩阵A存在逆矩阵B,则逆矩阵是唯一的,通常记A的逆矩阵为A-1,A-1=B.(2)逆矩阵的求法:一般地,对于二阶可逆矩阵A=错误!(det A=ad-bc≠0),它的逆矩阵为A-1=错误!。
(3)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果关于变量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错误!的系数矩阵A=错误!可逆,那么该方程组有唯一解错误!=错误!-1错误!,其中A-1=错误!。
4.二阶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设A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得Aα=λα,那么λ称为A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的一个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2)特征多项式与特征方程设λ是二阶矩阵A=错误!的一个特征值,它的一个特征向量为X=错误!,则A错误!=λ错误!,即错误!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错误!故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式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它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错误!=0。
高考数学苏教版理科一轮复习配套课件14.1矩阵及其变换
-1 (2)反射变换:因为 0
-x 0 x = y ,该变换把点(x,y) 1 y
-1 0 变成(-x,y),故矩阵 表示关于y轴的反射变换;类似 1 0 1 0 0 , - 1 0 , 1 0 -1 - 1 0 1 0 分别表示关于x轴、直线y 地, , ,
-1 . 2
0 设A(a,b),则由 1 a=-2 所以 b=3
-1 -b=-3, a -3 b= ,得 2 4 a+2b=4.
,即A(-2,3).
待定系数法在平面变换中的应用 通过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求出变换前与变换后坐 标之间的变换公式,进而得到所求曲线(或点),求解时应注 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2 .求AB和AC. 1
2 解:AB= -4 2 AC= -4
Hale Waihona Puke -3 8 5 6 4 1 = 5 -2
-7 , 14 -7 . 14
-3 5 6 3
-2 1 = 1 -2
第一节
矩阵及其变换
1.乘法规则 b11 (1)行矩阵[a11 a12]与列矩阵 b 的乘法法则: 21
[a11
b11 a12] b = 21
[a11b11+a12b21] .
a11 a12 x0 (2)二阶矩阵 与列向量 的乘法规则: a21 a22 y0 a11x0+a12y0 a11 a12 x0 a x + a y = 21 0 22 0 . a 21 a22y0
[练一练]
1.(2014· 扬州模拟)已知矩阵
2021-2022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14.2矩阵与变换试题 理 苏教版
2021-2022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14.2矩阵与变换试题 理 苏教版1. 正如矩阵A =⎣⎢⎡⎦⎥⎤1121,向量β=⎣⎢⎡⎦⎥⎤12. 求向量α,使得A 2α=β. 解 ∵A 2=⎣⎢⎡⎦⎥⎤1121⎣⎢⎡⎦⎥⎤1 12 1=⎣⎢⎡⎦⎥⎤3 24 3设α=⎣⎢⎡⎦⎥⎤x y ,由A 2α=β,得⎣⎢⎡⎦⎥⎤3 24 3⎣⎢⎡⎦⎥⎤x y =⎣⎢⎡⎦⎥⎤12 ∴⎩⎨⎧3x +2y =1,4x +3y =2,解得⎩⎨⎧x =-1,y =2.∴α=⎣⎢⎡⎦⎥⎤-1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4x 2+y 2=1在矩阵A =⎣⎡⎦⎤20 0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F ,求F 的方程.解 设P (x 0,y 0)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点P (x 0,y 0)在矩阵A 对应的变换下变为点P ′(x ′0,y ′0)则有⎣⎡⎦⎤x ′0y ′0=⎣⎡⎦⎤20 01 ⎣⎡⎦⎤x 0y 0,即⎩⎨⎧x ′0=2x 0y ′0=y 0∴⎩⎨⎧x 0=x ′02,y 0=y ′0.又∵点P 在椭圆上,故4x 20+y 20=1,从而x ′20+y ′20=1.∴曲线F 的方程是x 2+y 2=1.3.已知矩阵M =⎣⎡⎦⎤1b a 1,N =⎣⎡⎦⎤c 0 2d ,且MN =⎣⎡⎦⎤2-2 00. (1)求实数a 、b 、c 、d 的值;(2)求直线y =3x 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的像的方程.解 (1)由题设得:⎩⎨⎧c +0=2,2+ad =0,bc +0=-2,2b +d =0.解得⎩⎨⎧a =-1,b =-1,c =2,d =2.(2)∵矩阵M 对应的线性变换将直线变成直线(或点), ∴可取直线y =3x 上的两点(0,0),(1,3), 由⎣⎡⎦⎤1-1-11 ⎣⎡⎦⎤00=⎣⎡⎦⎤00,⎣⎡⎦⎤1-1 -11 ⎣⎡⎦⎤13=⎣⎡⎦⎤-22, 得点(0,0),(1,3)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的像是点(0,0),(-2,2). 从而,直线y =3x 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的像的方程为y =-x . 4.若点A (2,2)在矩阵M =⎣⎡⎦⎤cos αsin α -sin αcos α对应变换的作用下得到的点为B (-2,2),求矩阵M 的逆矩阵. 解 由题意,知M ⎣⎡⎦⎤22=⎣⎡⎦⎤-22, 即⎣⎡⎦⎤2cos α-2sin α2sin α+2cos α=⎣⎡⎦⎤-22, ∴⎩⎨⎧cos α-sin α=-1,sin α+cos α=1,解得⎩⎨⎧cos α=0,sin α=1.∴M =⎣⎡⎦⎤01 -10.由M -1M =⎣⎡⎦⎤10 01,解得M -1=⎣⎡⎦⎤0-1 10.5.已知二阶矩阵A =⎣⎢⎡⎦⎥⎤a b c d ,矩阵A 属于特征值λ1=-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a 1=⎣⎢⎡⎦⎥⎤ 1-1,属于特征值λ2=4的一个特征向量为a 2=⎣⎢⎡⎦⎥⎤32,求矩阵A . 解 由特征值、特征向量定义可知,Aa 1=λ1a 1, 即⎣⎢⎡⎦⎥⎤a b c d ⎣⎢⎡⎦⎥⎤ 1-1=-1×⎣⎢⎡⎦⎥⎤ 1-1,得⎩⎨⎧a -b =-1,c -d =1.同理可得⎩⎨⎧3a +2b =12,3c +2d =8.解得a =2,b =3,c =2,d =1.因此矩阵A =⎣⎢⎡⎦⎥⎤2321. 6.已知矩阵M =⎣⎡⎦⎤3-1-13,求M 的特征值及属于各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 解 由矩阵M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31 1λ-3= (λ-3)2-1=0,解得λ1=2,λ2=4,即为矩阵M 的特征值. 设矩阵M 的特征向量为⎣⎢⎡⎦⎥⎤x y ,当λ1=2时,由M ⎣⎢⎡⎦⎥⎤x y =2⎣⎢⎡⎦⎥⎤x y ,可得⎩⎨⎧-x +y =0,x -y =0.可令x =1,得y =1,∴α1=⎣⎢⎡⎦⎥⎤11是M 的属于λ1=2的特征向量.当λ2=4时,由M ⎣⎢⎡⎦⎥⎤x y =4⎣⎢⎡⎦⎥⎤x y ,可得⎩⎨⎧x +y =0,x +y =0,取x =1,得y =-1,∴α2=⎣⎢⎡⎦⎥⎤1-1是M 的属于λ2=4的特征向量.7.求曲线C :xy =1在矩阵M =⎣⎢⎡⎦⎥⎤1 1-1 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C 1的方程.解 设P (x 0,y 0)为曲线C :xy =1上的任意一点, 它在矩阵M =⎣⎢⎡⎦⎥⎤11-1 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Q (x ,y ) 由⎣⎢⎡⎦⎥⎤ 1 1-11 ⎣⎢⎡⎦⎥⎤x 0y 0=⎣⎢⎡⎦⎥⎤x y ,得⎩⎨⎧x 0+y 0=x ,-x 0+y 0=y .解得⎩⎪⎨⎪⎧x 0=x -y 2,y 0=x +y 2.因为P (x 0,y 0)在曲线C :xy =1上,所以x 0y 0=1.所以x -y 2×x +y 2=1,即x 2-y 2=4.所以所求曲线C 1的方程为x 2-y 2=4.8.已知矩阵A =⎣⎢⎡⎦⎥⎤1 00 2,B =⎣⎢⎡⎦⎥⎤0 -11 0,求(AB )-1.解 AB =⎣⎢⎡⎦⎥⎤1 00 2 ⎣⎢⎡⎦⎥⎤0 -11 0=⎣⎢⎡⎦⎥⎤0 -12 0.设(AB )-1=⎣⎢⎡⎦⎥⎤a b c d ,则由(AB )·(AB )-1=⎣⎢⎡⎦⎥⎤1 00 1,得⎣⎢⎡⎦⎥⎤0 -12 0 ⎣⎢⎡⎦⎥⎤a b c d =⎣⎢⎡⎦⎥⎤1 00 1,即⎣⎢⎡⎦⎥⎤-c -d 2a 2b =⎣⎢⎡⎦⎥⎤1 00 1, 所以⎩⎨⎧-c =1,-d =0,2a =0,2b =1,解得⎩⎪⎨⎪⎧a =0,b =12,c =-1,d =0.故(AB )-1=⎣⎢⎡⎦⎥⎤0 12-1 0.9.设矩阵M =⎣⎢⎡⎦⎥⎤a 00b (其中a >0,b >0).(1)若a =2,b =3,求矩阵M 的逆矩阵M -1;(2)若曲线C :x 2+y 2=1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C ′:x 24+y 2=1,求a 、b 的值.解 (1)设矩阵M 的逆矩阵M -1=⎣⎢⎡⎦⎥⎤x 1 y 1x 2 y 2,则MM -1=⎣⎢⎡⎦⎥⎤1 00 1.又M =⎣⎢⎡⎦⎥⎤2 00 3.∴⎣⎢⎡⎦⎥⎤2 00 3 ⎣⎢⎡⎦⎥⎤x 1 y 1x 2 y 2=⎣⎢⎡⎦⎥⎤1 00 1.∴2x 1=1,2y 1=0,3x 2=0,3y 2=1, 即x 1=12,y 1=0,x 2=0,y 2=13,故所求的逆矩阵M -1=⎣⎢⎢⎡⎦⎥⎥⎤1200 13. (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它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得到点P ′(x ′,y ′),则⎣⎢⎡⎦⎥⎤a00 b ⎣⎢⎡⎦⎥⎤x y =⎣⎢⎡⎦⎥⎤x ′y ′,即⎩⎨⎧ax =x ′,by =y ′,又点P ′(x ′,y ′)在曲线C ′上,∴x ′24+y ′2=1.则a 2x 24+b 2y 2=1为曲线C 的方程.又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1,故⎩⎨⎧a 2=4,b 2=1.又a >0,b >0,∴⎩⎨⎧a =2,b =1.10.已知梯形ABCD ,其中A (0,0),B (3,0),C (2,2),D (1,2),先将梯形作关于x 轴的反射变换,再将所得图形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 (1)求连续两次变换所对应的变换矩阵M . (2)求点A ,B ,C ,D 在T M 作用下所得到的结果.解 (1)关于x 轴的反射变换矩阵为M 1=⎣⎢⎡⎦⎥⎤1 00 -1,逆时针旋转90°的变换矩阵为M 2=⎣⎢⎡⎦⎥⎤cos 90° -sin 90°sin 90° cos 90°=⎣⎢⎡⎦⎥⎤0 -11 0故M =M 2M 1=⎣⎢⎡⎦⎥⎤0 -11 0⎣⎢⎡⎦⎥⎤1 00 -1=⎣⎢⎡⎦⎥⎤011 0. (2)A ′:⎣⎢⎡⎦⎥⎤011 0⎣⎢⎡⎦⎥⎤00=⎣⎢⎡⎦⎥⎤00,即A ′(0,0). B ′:⎣⎢⎡⎦⎥⎤0 11 0⎣⎢⎡⎦⎥⎤30=⎣⎢⎡⎦⎥⎤03,即B ′(0,3). C ′:⎣⎢⎡⎦⎥⎤0 11 0⎣⎢⎡⎦⎥⎤22=⎣⎢⎡⎦⎥⎤22,即C ′(2,2). D ′:⎣⎢⎡⎦⎥⎤0 110⎣⎢⎡⎦⎥⎤12=⎣⎢⎡⎦⎥⎤21,即D ′(2,1). 11.已知二阶矩阵M 有特征值λ=8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 1=⎣⎢⎡⎦⎥⎤11,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2,4). (1)求矩阵M ;(2)求矩阵M 的另一个特征值,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 2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3)求直线l :x -y +1=0在矩阵M 的作用下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1)设M =⎣⎢⎡⎦⎥⎤ab cd ,则⎣⎢⎡⎦⎥⎤a b cd ⎣⎢⎡⎦⎥⎤11=8⎣⎢⎡⎦⎥⎤11=⎣⎢⎡⎦⎥⎤88,故⎩⎨⎧a +b =8,c +d =8.因⎣⎢⎡⎦⎥⎤a b c d ⎣⎢⎡⎦⎥⎤-1 2=⎣⎢⎡⎦⎥⎤-2 4,故⎩⎨⎧-a +2b =-2,-c +2d =4.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 =6,b =2,c =4,d =4, 故M =⎣⎢⎡⎦⎥⎤6244. (2)由(1)知,矩阵M 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6)(λ-4)-8=λ2-10λ+16, 故其另一个特征值为λ=2.设矩阵M 的另一个特征向量是e 2=⎣⎢⎡⎦⎥⎤x y ,则Me 2=⎣⎢⎡⎦⎥⎤6x +2y 4x +4y =2⎣⎢⎡⎦⎥⎤x y ,解得2x +y =0.(3)设点(x ,y )是直线l 上的任一点,其在矩阵M 的变换下对应的点的坐标为(x ′,y ′),则⎣⎢⎡⎦⎥⎤6 24 4⎣⎢⎡⎦⎥⎤x y =⎣⎢⎡⎦⎥⎤x ′y ′,即x =14x ′-18y ′,y =-14x ′+38y ′,代入直线l 的方程后并化简得x ′-y ′+2=0,即x -y +2=0. 12.已知矩阵A =⎣⎢⎡⎦⎥⎤1a -1b ,A 的一个特征值λ=2,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是α1=⎣⎢⎡⎦⎥⎤21. (1)求矩阵A ;(2)若向量β=⎣⎢⎡⎦⎥⎤74,计算A 5β的值.解 (1)A =⎣⎢⎡⎦⎥⎤1 2-1 4.(2)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1 -2 1 λ-4=λ2-5λ+6=0,得λ1=2,λ2=3,当λ1=2时,α1=⎣⎢⎡⎦⎥⎤21,当λ2=3时,得α2=⎣⎢⎡⎦⎥⎤11.由β=m α1+n α2,得⎩⎨⎧2m +n =7,m +n =4,解得m =3,n =1.∴A 5β=A 5(3α1+α2)=3(A 5α1)+A 5α2=3(λ51α1)+λ52α2=3×25⎣⎢⎡⎦⎥⎤21+35⎣⎢⎡⎦⎥⎤11=⎣⎢⎡⎦⎥⎤435339. 13.设矩阵M =⎝⎛⎭⎪⎫a00b (其中a >0,b >0) ①若a =2,b =3,求M 的逆矩阵M -1;②若曲线C :x 2+y 2=1,在矩阵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C ′:x 24+y 2=1,求a ,b 的值.解 ①设M -1=⎣⎢⎡⎦⎥⎤x 1 y 1x 2 y 2,则MM -1=⎣⎢⎡⎦⎥⎤1 001又M =⎣⎢⎡⎦⎥⎤200 3,∴⎣⎢⎡⎦⎥⎤200 3⎣⎢⎡⎦⎥⎤x 1 y 1x 2 y 2=⎣⎢⎡⎦⎥⎤1 00 1. ∴2x 1=1,2y 1=0,3x 2=0,3y 2=1. 即x =12,y 1=0,x 2=0,y 2=13.∴M -1=⎝⎛⎭⎪⎪⎫12 00 13. ②设C 上任一点P (x ,y ),在M 作用下得点P ′(x ′,y ′), 则⎣⎢⎡⎦⎥⎤a 00b ⎣⎢⎡⎦⎥⎤x y =⎣⎢⎡⎦⎥⎤x ′y ′, ∴⎩⎨⎧ax =x ′by =y ′, 又点P ′(x ′,y ′)在C ′上,所以x ′24+y ′2=1.即a 2x 24+b 2y 2=1为曲线C 的方程.又C 的方程为x 2+y 2=1,∴⎩⎨⎧a 2=4,b 2=1.又a >0,b >0,所以⎩⎨⎧a =2,b =1.;33233 81D1 臑 N25281 62C1 拁24303 5EEF 廯35104 8920 褠34657 8761 蝡30639 77AF 瞯sF s30470 7706 眆。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2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教师用书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不等式的证明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不等式的证明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考部分1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课时不等式的证明教师用书理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不等式的证明1.不等式证明的方法(1)比较法:①作差比较法:知道a>b⇔a-b〉0,a<b⇔a-b<0,因此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②作商比较法:由a〉b>0⇔错误!>1且a〉0,b>0,因此当a〉0,b>0时,要证明a>b,只要证明错误!〉1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或定理,经过推理论证,最终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即“由因导果”的方法.(3)分析法:从待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将待证不等式归结为一个已成立的不等式(已知条件、定理等),从而得出要证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即“执果索因”的方法.(4)反证法和放缩法:①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②在证明不等式时,有时要把所证不等式的一边适当地放大或缩小,此利于化简并使它与不等式的另一边的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5)数学归纳法: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①证明当n=n0时命题成立;②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2.几个常用基本不等式(1)柯西不等式:①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设a,b,c,d均为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②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等号当且仅当α,β共线时成立.③柯西不等式的三角不等式:设x1,y1,x2,y2,x3,y3∈R,则错误!+错误!≥错误!.④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设n为大于1的自然数,a i,b i(i=1,2,…,n)为实数,则(a 错误!+a错误!+…+a错误!)(b错误!+b错误!+…+b错误!)≥(a1b1+a2b2+…+a n b n)2,等号当且仅当错误!=错误!=…=错误!时成立(当a i=0时,约定b i=0,i=1,2,…,n).(2)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若a1,a2,…,a n为正数,则错误!≥错误!,当且仅当a1=a2=…=a n时,等号成立.1.设a,b,m,n∈R,且a2+b2=5,ma+nb=5,求m2+n2的最小值.解根据柯西不等式(ma+nb)2≤(a2+b2)(m2+n2),得25≤5(m2+n2),m2+n2≥5,m2+n2的最小值为错误!.2.若a,b,c∈(0,+∞),且a+b+c=1,求a+错误!+错误!的最大值.解(错误!+错误!+错误!)2=(1×错误!+1×错误!+1×错误!)2≤(12+12+12)(a+b+c)=3。
(江苏专用)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1课时 绝对值不等
第1课时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a与|x|>a的解集:不等式a>0a=0a<0|x|<a (-a,a)∅∅|x|>a (-∞,-a)∪(a,+∞)(-∞,0)∪(0,+∞)R(2)|ax+b|≤c(c>0)和|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ax+b|≤c⇔-c≤ax+b≤c;②|ax+b|≥c⇔ax+b≥c或ax+b≤-c;(3)|x-a|+|x-b|≥c(c>0)和|x-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是实数,则|a|-|b|≤|a±b|≤|a|+|b|,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2)如果a,b,c是实数,那么|a-c|≤|a-b|+|b-c|,当且仅当(a-b)(b-c)≥0时,等号成立.1.(2015·某某改编)解不等式|x-1|-|x-5|<2的解集.解①当x≤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x-(5-x)<2,∴-4<2,不等式恒成立,∴x≤1.②当1<x<5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1-(5-x)<2,∴x<4,∴1<x<4,③当x≥5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1-(x-5)<2,该不等式不成立.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2.若存在实数x使|x-a|+|x-1|≤3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X围.解∵|x-a|+|x-1|≥|(x-a)-(x-1)|=|a-1|,要使|x -a |+|x -1|≤3有解,可使|a -1|≤3,∴-3≤a -1≤3,∴-2≤a ≤4.3.若不等式|2x -1|+|x +2|≥a 2+12a +2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解 设y =|2x -1|+|x +2|=⎩⎪⎨⎪⎧-3x -1,x <-2,-x +3,-2≤x <12,3x +1,x ≥12.当x <-2时,y =-3x -1>5; 当-2≤x <12时,5≥y =-x +3>52;当x ≥12时,y =3x +1≥52,故函数y =|2x -1|+|x +2|的最小值为52.因为不等式|2x -1|+|x +2|≥a 2+12a +2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所以52≥a 2+12a +2.解不等式52≥a 2+12a +2,得-1≤a ≤12,故a 的取值X 围为[-1,12].题型一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例1 (2015·课标全国Ⅰ)已知函数f (x )=|x +1|-2|x -a |,a >0. (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2)若f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6,求a 的取值X 围. 解 (1)当a =1时,f (x )>1化为|x +1|-2|x -1|-1>0.当x ≤-1时,不等式化为x -4>0,无解; 当-1<x <1时,不等式化为3x -2>0,解得23<x <1;当x ≥1时,不等式化为-x +2>0,解得1≤x <2.所以f (x )>1的解集为⎩⎪⎨⎪⎧⎭⎪⎬⎪⎫x ⎪⎪⎪23<x <2.(2)由题设可得,f (x )=⎩⎪⎨⎪⎧x -1-2a ,x <-1,3x +1-2a ,-1≤x ≤a ,-x +1+2a ,x >a .所以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2a -13,0,B (2a +1,0),C (a ,a +1),△ABC 的面积为23(a +1)2.由题设得23(a +1)2>6,故a >2.所以a 的取值X 围为(2,+∞). 思维升华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通过分类讨论转化为解不含绝对值符号的普通不等式;(2)当不等式两端均为正号时,可通过两边平方的方法,转化为解不含绝对值符号的普通不等式;(3)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求解.(1)(2016·全国乙卷)已知函数f (x )=|x +1|-|2x -3|.(1)在图中画出y =f (x )的图象; (2)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解 (1)f (x )=⎩⎪⎨⎪⎧x -4,x ≤-1,3x -2,-1<x ≤ 32,-x +4,x >32,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f (x )的表达式及图象,当f (x )=1时,可得x =1或x =3; 当f (x )=-1时,可得x =13或x =5,故f (x )>1的解集为{x |1<x <3};f (x )<-1的解集为⎩⎨⎧⎭⎬⎫xx <13或x >5.所以|f (x )|>1的解集为⎩⎨⎧⎭⎬⎫xx <13或1<x <3或x >5.题型二 利用绝对值不等式求最值例2 (1)对任意x ,y ∈R ,求|x -1|+|x |+|y -1|+|y +1|的最小值. (2)对于实数x ,y ,若|x -1|≤1,|y -2|≤1,求|x -2y +1|的最大值. 解 (1)∵x ,y ∈R ,∴|x -1|+|x |≥|(x -1)-x |=1, |y -1|+|y +1|≥|(y -1)-(y +1)|=2, ∴|x -1|+|x |+|y -1|+|y +1|≥1+2=3. ∴|x -1|+|x |+|y -1|+|y +1|的最小值为3.(2)|x -2y +1|=|(x -1)-2(y -1)|≤|x -1|+|2(y -2)+2|≤1+2|y -2|+2≤5,即|x -2y +1|的最大值为5.思维升华 求含绝对值的函数最值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即|a |+|b |≥|a ±b |≥|a |-|b |. (3)利用零点分区间法.(1)若关于x 的不等式|2 014-x |+|2 015-x |≤d 有解,求d 的取值X 围.(2)(2016·某某二模)不等式|x +1x|≥|a -2|+sin y 对一切非零实数x ,y 均成立,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解 (1)∵|2 014-x |+|2 015-x |≥|2 014-x -2 015+x |=1, ∴关于x 的不等式|2 014-x |+|2 015-x |≤d 有解时,d ≥1. (2)∵x +1x∈(-∞,-2]∪[2,+∞),∴|x +1x|∈[2,+∞),其最小值为2.又∵sin y 的最大值为1,故不等式|x +1x|≥|a -2|+sin y 恒成立时,有|a -2|≤1,解得a ∈[1,3]. 题型三 绝对值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例3 (2016·全国甲卷)已知函数f (x )=⎪⎪⎪⎪⎪⎪x -12+⎪⎪⎪⎪⎪⎪x +12, M 为不等式f (x )<2的解集.(1)求M ;(2)证明:当a ,b ∈M 时,|a +b |<|1+ab |.(1)解 f (x )=⎩⎪⎨⎪⎧-2x ,x ≤-12,1,-12<x <12,2x ,x ≥12.当x ≤-12时,由f (x )<2得-2x <2,解得x >-1,所以-1<x ≤-12;当-12<x <12时,f (x )<2;当x ≥12时,由f (x )<2得2x <2,解得x <1,所以-12<x <1.所以f (x )<2的解集M ={x |-1<x <1}.(2)证明 由(1)知,当a ,b ∈M 时,-1<a <1,-1<b <1,从而(a +b )2-(1+ab )2=a 2+b 2-a 2b 2-1=(a 2-1)(1-b 2)<0,即(a +b )2<(1+ab )2,因此|a +b |<|1+ab |.思维升华 (1)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综合问题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化为分段函数来解决. (2)数形结合是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综合问题的常用方法.(2016·全国丙卷)已知函数f (x )=|2x -a |+a .(1)当a =2时,求不等式f (x )≤6的解集;(2)设函数g (x )=|2x -1|.当x ∈R 时,f (x )+g (x )≥3,求a 的取值X 围. 解 (1)当a =2时,f (x )=|2x -2|+2. 解不等式|2x -2|+2≤6得-1≤x ≤3. 因此f (x )≤6的解集为{x |-1≤x ≤3}.(2)当x ∈R 时,f (x )+g (x )=|2x -a |+a +|1-2x |≥|2x -a +1-2x |+a =|1-a |+a , 当x =12时等号成立,所以当x ∈R 时,f (x )+g (x )≥3等价于|1-a |+a ≥3.① 当a ≤1时,①等价于1-a +a ≥3,无解. 当a >1时,①等价于a -1+a ≥3,解得a ≥2. 所以a 的取值X 围是[2,+∞).1.在实数X 围内,求不等式||x -2|-1|≤1的解集. 解 由||x -2|-1|≤1得-1≤|x -2|-1≤1,解⎩⎪⎨⎪⎧|x -2|≥0,|x -2|≤2得0≤x ≤4.∴不等式的解集为[0,4].2.不等式log 3(|x -4|+|x +5|)>a 对于一切x ∈R 恒成立,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 解 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x -4|+|x +5|≥9,则log 3(|x -4|+|x +5|)≥2,所以要使不等式log 3(|x -4|+|x +5|)>a 对于一切x ∈R 恒成立,则需a <2.3.(2016·某某模拟)对于任意实数a ,b ,已知|a -b |≤1,|2a -1|≤1,且恒有|4a -3b +2|≤m ,某某数m 的取值X 围. 解 因为|a -b |≤1,|2a -1|≤1, 所以|3a -3b |≤3,|a -12|≤12,所以|4a -3b +2|=|(3a -3b )+(a -12)+52|≤|3a -3b |+|a -12|+52≤3+12+52=6,即|4a -3b +2|的最大值为6, 所以m ≥|4a -3b +2|max =6.4.已知f (x )=|x -3|,g (x )=-|x -7|+m ,若函数f (x )的图象恒在函数g (x )图象的上方,求m 的取值X 围.解 由题意,可得不等式|x -3|+|x -7|-m >0恒成立,即(|x -3|+|x -7|)min >m ,由于x 轴上的点到点(3,0)和点(7,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4,所以要使不等式恒成立,则m <4. 5.(2016·某某模拟)求不等式|x +3|-|2x -1|<x2+1的解集.解 ①当x <-3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2+1,解得x <10,∴x <-3.②当-3≤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 2+1,解得x <-25,∴-3≤x <-25.③当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2x -1)<x2+1,解得x >2,∴x >2.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25或x >2.6.(2016·某某模拟)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x -m |≤1的整数解有且仅有一个值为2,求关于x 的不等式|x -1|+|x -3|≥m 的解集. 解 由不等式|2x -m |≤1,可得m -12≤x ≤m +12,∵不等式的整数解为2, ∴m -12≤2≤m +12,解得3≤m ≤5.再由不等式仅有一个整数解2,∴m =4. 本题即解不等式|x -1|+|x -3|≥4, 当x <1时,不等式等价于1-x +3-x ≥4, 解得x ≤0,不等式解集为{x |x ≤0}.当1≤x ≤3时,不等式等价于x -1+3-x ≥4, 解得x ∈∅,不等式解集为∅.当x >3时,不等式等价于x -1+x -3≥4, 解得x ≥4,不等式解集为{x |x ≥4}.综上,原不等式解集为(-∞,0]∪[4,+∞). 7.设函数f (x )=|2x +1|-|x -4|. (1)解不等式f (x )>2; (2)求函数y =f (x )的最小值.解 (1)方法一 令2x +1=0,x -4=0分别得x =-12,x =4.原不等式可化为:⎩⎪⎨⎪⎧x <-12-x -5>2或⎩⎪⎨⎪⎧-12≤x <43x -3>2或⎩⎪⎨⎪⎧x ≥4,x +5>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7,或x >53. 方法二 f (x )=|2x +1|-|x -4|=⎩⎪⎨⎪⎧-x -5,x <-12,3x -3, -12≤x <4,x +5, x ≥4.画出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求得y =2与f (x )图象的交点为(-7,2),⎝ ⎛⎭⎪⎫53,2. 由图象知f (x )>2的解集为⎩⎪⎨⎪⎧⎭⎪⎬⎪⎫x ⎪⎪⎪x <-7,或x >53. (2)由(1)的方法二知:f (x )min =-92.8.(2016·某某模拟)已知函数f (x )=|x +3|-|x -2|. (1)求不等式f (x )≥3的解集;(2)若f (x )≥|a -4|有解,求a 的取值X 围. 解 (1)f (x )=|x +3|-|x -2|≥3,当x ≥2时,有x +3-(x -2)≥3,解得x ≥2; 当x ≤-3时,-x -3+(x -2)≥3,解得x ∈∅; 当-3<x <2时,有2x +1≥3,解得1≤x <2. 综上,f (x )≥3的解集为{x |x ≥1}. (2)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x +3|-|x -2||≤|(x +3)-(x -2)|=5, 则有-5≤|x +3|-|x -2|≤5. 若f (x )≥|a -4|有解,则|a -4|≤5, 解得-1≤a ≤9.所以a 的取值X 围是[-1,9]. 9.(2016·某某模拟)已知a 和b 是任意非零实数. (1)求|2a +b |+|2a -b ||a |的最小值;(2)若不等式|2a +b |+|2a -b |≥|a |(|2+x |+|2-x |)恒成立,某某数x 的取值X 围. 解 (1)∵|2a +b |+|2a -b ||a |≥|2a +b +2a -b ||a |=|4a ||a |=4, ∴|2a +b |+|2a -b ||a |的最小值为4.(2)若不等式|2a +b |+|2a -b |≥|a |(|2+x |+|2-x |)恒成立,即|2+x |+|2-x |≤|2a +b |+|2a -b ||a |恒成立,故|2+x |+|2-x |≤⎝⎛⎭⎪⎫|2a +b |+|2a -b ||a |min.由(1)可知,|2a +b |+|2a -b ||a |的最小值为4,∴x 的取值X 围即为不等式|2+x |+|2-x |≤4的解集. 解不等式得-2≤x ≤2, 故实数x 的取值X 围为[-2,2].10.已知函数f (x )=|2x -1|+|2x +a |,g (x )=x +3. (1)当a =-2时,求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2)设a >-1,且当x ∈⎣⎢⎡⎭⎪⎫-a 2,12时,f (x )≤g (x ),求a 的取值X 围. 解 (1)当a =-2时,不等式f (x )<g (x )化为|2x -1|+|2x -2|-x -3<0. 设函数y =|2x -1|+|2x -2|-x -3,则y =⎩⎪⎨⎪⎧-5x ,x <12,-x -2,12≤x ≤1,3x -6,x >1,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且仅当x ∈(0,2)时,y <0,∴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0<x <2}.(2)∵a >-1,则-a 2<12,∴f (x )=|2x -1|+|2x +a |=⎩⎪⎨⎪⎧-4x +1-a , x <-a2,a +1, -a 2≤x <12,4x +a -1, x ≥12.当x ∈⎣⎢⎡⎭⎪⎫-a 2,12时,f (x )=a +1, 即a +1≤x +3在x ∈⎣⎢⎡⎭⎪⎫-a 2,12上恒成立. ∴a +1≤-a 2+3,即a ≤43,∴a 的取值X 围为⎝ ⎛⎦⎥⎤-1,43.。
2020江苏高考数学(理)(提高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 第73课 常见的平面变换与矩阵的运算
设直线 l 上任意一点 P(x,y)在矩阵 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直线 l1 上的点 Q(x′,y′),
则xy′′=
2 0
2 1
xy,
即xy′′==2y,x+2y,
得x=12x′-y′, y=y′,
因为 x-y+2=0,所以12x′-y′-y′+2=0, 即 x′-4y′+4=0.
(2017·镇江期末)已知矩阵
A=
-1 b
a 3
对应的变换将直线
x-y-1=0
变换
为自身,求实数 a,b 的值.
【解答】设直线 x-y-1=0 上任意一点 P(x, y)在变换 TA 的作用下变成点 P′(x′, y′).
由
-1 b
a 3
xy=xy′′,得xy′′==-bx+x+3ay.y,
MN=aa1211
a12 b11 a22 b21
b12 b22
a11b11+a12b21
a11b12+a12b22
=___a_21_b_1_1+__a_2_2_b_21__a_21_b_1_2+__a_2_2_b_22____.
4. 矩阵乘法的运算性质 (1) 矩阵乘法不满足__交___换___律___. 对于二阶矩阵 A,B 来说,尽管 AB,BA 均有意义,但可能 AB≠BA. (2) 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 设 A,B,C 为二阶矩阵,则一定有(AB)C=__A__(_B_C__)_. (3) 矩阵乘法不满足__消__去___律__. 设 A,B,C 为二阶矩阵,当 AB=AC 时,可能 B≠C.
【解答】将其写成矩阵的乘法形式xy→xy′′=
2 1
3 1
xy,所以其所对应的变换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选考部分 14.2 矩阵与变换教师用书 理 苏教版1.乘法规则(1)行矩阵[a 11 a 12]与列矩阵⎣⎢⎡⎦⎥⎤b 11b 21的乘法规则: [a 11 a 12]⎣⎢⎡⎦⎥⎤b 11b 21=[a 11×b 11+a 12×b 21].(2)二阶矩阵⎣⎢⎡⎦⎥⎤a 11 a 12a 21 a 22与列向量⎣⎢⎡⎦⎥⎤x 0y 0的乘法规则:⎣⎢⎡⎦⎥⎤a 11 a 12a 21 a 22⎣⎢⎡⎦⎥⎤x 0y 0=⎣⎢⎡⎦⎥⎤a 11×x 0+a 12×y 0a 21×x 0+a 22×y 0. (3)两个二阶矩阵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矩阵,其乘法法则如下:⎣⎢⎡⎦⎥⎤a 11 a 12a 21 a 22⎣⎢⎡⎦⎥⎤b 11 b 12b 21 b 22 =⎣⎢⎡⎦⎥⎤a 11×b 11+a 12×b 21 a 11×b 12+a 12×b 22a 21×b 11+a 22×b 21 a 21×b 12+a 22×b 22.(4)两个二阶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但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 即(AB )C =A (BC ),AB ≠BA ,由AB =AC 不一定能推出B =C .一般地,两个矩阵只有当前一个矩阵的列数与后一个矩阵的行数相等时才能进行乘法运算. 2.常见的平面变换(1)恒等变换:如⎣⎢⎡⎦⎥⎤100 1; (2)伸压变换:如⎣⎢⎢⎡⎦⎥⎥⎤100 12; (3)反射变换:如⎣⎢⎡⎦⎥⎤1 00 -1;(4)旋转变换:如⎣⎢⎡⎦⎥⎤cos θ -sin θsin θ cos θ,其中θ为旋转角度;(5)投影变换:如⎣⎢⎡⎦⎥⎤1000,⎣⎢⎡⎦⎥⎤1 010;(6)切变变换:如⎣⎢⎡⎦⎥⎤1 k 01(k ∈R ,且k ≠0).3.逆变换与逆矩阵(1)对于二阶矩阵A 、B ,若有AB =BA =E ,则称A 是可逆的,B 称为A 的逆矩阵; (2)若二阶矩阵A 、B 均存在逆矩阵,则AB 也存在逆矩阵,且(AB )-1=B -1A -1. 4.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A α=λα,那么λ称为A 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 5.特征多项式 设A =⎣⎢⎡⎦⎥⎤a b cd 是一个二阶矩阵,λ∈R ,我们把行列式f (λ)=⎪⎪⎪⎪⎪⎪λ-a -b -c λ-d =λ2-(a +d )λ+ad -bc ,称为A 的特征多项式.1.已知A =⎣⎢⎢⎡⎦⎥⎥⎤12 1212 12,B =⎣⎢⎢⎡⎦⎥⎥⎤ 12 -12-12 12,求AB . 解 AB =⎣⎢⎢⎡⎦⎥⎥⎤12 1212 12⎣⎢⎢⎡⎦⎥⎥⎤ 12 -12-12 12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 12-12+12×12 =⎣⎢⎡⎦⎥⎤0000.2.设A =⎣⎢⎡⎦⎥⎤-10 01,B =⎣⎢⎡⎦⎥⎤0 -11 0,求AB 的逆矩阵. 解 ∵A -1=⎣⎢⎡⎦⎥⎤-10 01,B -1=⎣⎢⎡⎦⎥⎤ 01-10,∴(AB )-1=B -1A -1=⎣⎢⎡⎦⎥⎤ 01-1 0⎣⎢⎡⎦⎥⎤-1 0 0 1=⎣⎢⎡⎦⎥⎤0 110.3.求矩阵M =⎣⎢⎡⎦⎥⎤6 -36 -3的特征值.解 f (λ)=⎪⎪⎪⎪⎪⎪λ-6 3-6 λ+3=(λ-6)(λ+3)+18=0.∴λ1=0,λ2=3. ∴M 的特征值为0和3.题型一 矩阵与变换例1 已知a ,b 是实数,如果矩阵M =⎣⎢⎡⎦⎥⎤2a b1所对应的变换将直线x -y =1变换成x +2y =1,求a ,b 的值.解 设点(x ,y )是直线x -y =1上任意一点,在矩阵M 的作用下变成点(x ′,y ′),则⎣⎢⎡⎦⎥⎤2a b 1⎣⎢⎡⎦⎥⎤x y =⎣⎢⎡⎦⎥⎤x ′y ′, 所以⎩⎪⎨⎪⎧x ′=2x +ay ,y ′=bx +y .因为点(x ′,y ′)在直线x +2y =1上,所以(2+2b )x +(a +2)y =1,即⎩⎪⎨⎪⎧2+2b =1,a +2=-1,所以⎩⎪⎨⎪⎧a =-3,b =-12.思维升华 已知变换前后的坐标,求变换对应的矩阵时,通常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阶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点(1,-1)与(-2,1)分别变换成点(-1,-1)与(0,-2). (1)求矩阵M ;(2)设直线l 在变换作用下得到了直线m :x -y =4,求l 的方程.解 (1)设M =⎣⎢⎡⎦⎥⎤a b c d ,则有⎣⎢⎡⎦⎥⎤ab c d ⎣⎢⎡⎦⎥⎤ 1-1=⎣⎢⎡⎦⎥⎤-1-1, ⎣⎢⎡⎦⎥⎤a b cd ⎣⎢⎡⎦⎥⎤-2 1=⎣⎢⎡⎦⎥⎤ 0-2,所以⎩⎪⎨⎪⎧a -b =-1,c -d =-1,且⎩⎪⎨⎪⎧-2a +b =0,-2c +d =-2,解得⎩⎪⎨⎪⎧a =1,b =2,c =3,d =4,所以M =⎣⎢⎡⎦⎥⎤1234.(2)因为⎣⎢⎡⎦⎥⎤x ′y ′=⎣⎢⎡⎦⎥⎤123 4⎣⎢⎡⎦⎥⎤x y =⎣⎢⎡⎦⎥⎤x +2y 3x +4y , 且m :x ′-y ′=4,所以(x +2y )-(3x +4y )=4, 整理得x +y +2=0,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 题型二 求逆矩阵例2 (2015·福建)已知矩阵A =⎣⎡⎦⎤2 14 3,B =⎣⎡⎦⎤1 10 -1.(1)求A 的逆矩阵A -1; (2)求矩阵C ,使得AC =B . 解 (1)因为|A |=2×3-1×4=2,所以A-1=⎣⎢⎢⎡⎦⎥⎥⎤32 -12-42 22=⎣⎢⎢⎡⎦⎥⎥⎤32 -12-2 1. (2)由AC =B 得(A -1A )C =A -1B ,故C =A -1B =⎣⎢⎢⎡⎦⎥⎥⎤32 -12-2 1⎣⎢⎡⎦⎥⎤1 10 -1 =⎣⎢⎢⎡⎦⎥⎥⎤322-2 -3. 思维升华 求逆矩阵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设A 是一个二阶可逆矩阵⎣⎢⎡⎦⎥⎤ab cd ,AB =BA =E ;(2)公式法|A |=⎪⎪⎪⎪⎪⎪a b c d =ad -bc ≠0,有A -1=⎣⎢⎢⎡⎦⎥⎥⎤d |A | -b |A |-c |A | a |A |.已知矩阵A =⎣⎢⎡⎦⎥⎤-10 02,B =⎣⎢⎡⎦⎥⎤1 206,求矩阵A -1B . 解 设矩阵A 的逆矩阵为⎣⎢⎡⎦⎥⎤a b cd ,则⎣⎢⎡⎦⎥⎤-1 0 0 2⎣⎢⎡⎦⎥⎤a b c d =⎣⎢⎡⎦⎥⎤1 001,即⎣⎢⎡⎦⎥⎤-a -b 2c 2d =⎣⎢⎡⎦⎥⎤1 001故a =-1,b =0,c =0,d =12,从而A 的逆矩阵为A -1=⎣⎢⎢⎡⎦⎥⎥⎤-1 0 0 12, 所以A -1B =⎣⎢⎢⎡⎦⎥⎥⎤-1 0 0 12⎣⎢⎡⎦⎥⎤1 20 6=⎣⎢⎡⎦⎥⎤-1 -2 0 3.题型三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3 (2016·南京质检)已知矩阵A 的逆矩阵A -1=⎣⎢⎡⎦⎥⎤2 112. (1)求矩阵A ;(2)求矩阵A -1的特征值以及属于每个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解 (1)因为矩阵A 是矩阵A -1的逆矩阵,且|A -1|=2×2-1×1=3≠0, 所以A =13⎣⎢⎡⎦⎥⎤ 2 -1-1 2=⎣⎢⎢⎡⎦⎥⎥⎤ 23-13-13 23. (2)矩阵A -1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2 -1 -1 λ-2=λ2-4λ+3=(λ-1)(λ-3),令f (λ)=0,得矩阵A -1的特征值为λ1=1或λ2=3,所以ξ1=⎣⎢⎡⎦⎥⎤ 1 -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1=1的一个特征向量,ξ2=⎣⎢⎡⎦⎥⎤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思维升华 已知A =⎣⎢⎡⎦⎥⎤a b cd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步骤 (1)令f (λ)=⎪⎪⎪⎪⎪⎪λ-a -b -c λ-d =(λ-a )(λ-d )-bc =0,求出特征值λ;(2)列方程组⎩⎪⎨⎪⎧λ-a x -by =0,-cx +λ-d y =0;(3)赋值法求特征向量,一般取x =1或者y =1,写出相应的向量.已知矩阵A =⎣⎢⎡⎦⎥⎤1 -1a 1,其中a ∈R ,若点P (1,1)在矩阵A 的变换下得到点P ′(0,-3).(1)求实数a 的值;(2)求矩阵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解 (1)由题意得⎣⎢⎡⎦⎥⎤1 -1a 1⎣⎢⎡⎦⎥⎤11=⎣⎢⎡⎦⎥⎤0-3,所以a +1=-3,所以a =-4.(2)由(1)知A =⎣⎢⎡⎦⎥⎤1 -1-4 1,令f (λ)=⎪⎪⎪⎪⎪⎪λ-1 1 4 λ-1=(λ-1)2-4=0.解得A 的特征值为λ=-1或3.当λ=-1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当λ=3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1.已知A =⎣⎢⎡⎦⎥⎤1 562,求A 的特征值.解 A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1 -5 -6 λ-2=(λ-1)(λ-2)-30=λ2-3λ-28=(λ-7)(λ+4), ∴A 的特征值为λ1=7,λ2=-4. 故A 的特征值为7和-4.2.(2016·江苏)已知矩阵A =⎣⎡⎦⎤10 2-2,矩阵B 的逆矩阵B -1=⎣⎢⎢⎡⎦⎥⎥⎤1 -120 2,求矩阵AB .解 B =(B -1)-1=⎣⎢⎡⎦⎥⎤22 1220212=⎣⎢⎢⎡⎦⎥⎥⎤114012. ∴AB =⎣⎢⎡⎦⎥⎤1 20 -2·⎣⎢⎢⎡⎦⎥⎥⎤1 140 12=⎣⎢⎢⎡⎦⎥⎥⎤1 540 -1. 3.已知矩阵M =⎣⎢⎡⎦⎥⎤1234,α=⎣⎢⎡⎦⎥⎤12,β=⎣⎢⎡⎦⎥⎤0-3,求M (2α+4β). 解 2α+4β=⎣⎢⎡⎦⎥⎤24+⎣⎢⎡⎦⎥⎤ 0-12=⎣⎢⎡⎦⎥⎤2-8,M (2α+4β)=⎣⎢⎡⎦⎥⎤1 23 4⎣⎢⎡⎦⎥⎤ 2-8=⎣⎢⎡⎦⎥⎤-14-26. 4.已知矩阵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是⎣⎢⎡⎦⎥⎤11,求矩阵A .解 设A =⎣⎢⎡⎦⎥⎤ab cd ,由⎣⎢⎡⎦⎥⎤ab c d ⎣⎢⎡⎦⎥⎤10=⎣⎢⎡⎦⎥⎤23, 得⎩⎪⎨⎪⎧a =2,c =3.由⎣⎢⎡⎦⎥⎤a b c d ⎣⎢⎡⎦⎥⎤11=3⎣⎢⎡⎦⎥⎤11=⎣⎢⎡⎦⎥⎤33, 得⎩⎪⎨⎪⎧a +b =3,c +d =3.所以⎩⎪⎨⎪⎧b =1,d =0.所以A =⎣⎢⎡⎦⎥⎤2130.5.曲线C 1:x 2+2y 2=1在矩阵M =⎣⎢⎡⎦⎥⎤1 20 1的作用下变换为曲线C 2,求C 2的方程. 解 设P (x ,y )为曲线C 2上任意一点,P ′(x ′,y ′)为曲线x 2+2y 2=1上与P 对应的点, 则⎣⎢⎡⎦⎥⎤1 20 1⎣⎢⎡⎦⎥⎤x ′y ′=⎣⎢⎡⎦⎥⎤x y , 即⎩⎪⎨⎪⎧x =x ′+2y ′,y =y ′⇒⎩⎪⎨⎪⎧x ′=x -2y ,y ′=y .因为P ′是曲线C 1上的点, 所以C 2的方程为(x -2y )2+2y 2=1.6.(2015·江苏)已知x ,y ∈R ,向量α=⎣⎢⎡⎦⎥⎤ 1-1是矩阵A =⎣⎢⎡⎦⎥⎤x1y0的属于特征值-2的一个特征向量,求矩阵A 以及它的另一个特征值. 解 由已知,得A α=-2α,即⎣⎢⎡⎦⎥⎤x 1y 0⎣⎢⎡⎦⎥⎤ 1-1=⎣⎢⎡⎦⎥⎤x -1 y =⎣⎢⎡⎦⎥⎤-2 2, 则⎩⎪⎨⎪⎧x -1=-2,y =2,即⎩⎪⎨⎪⎧x =-1,y =2,所以矩阵A =⎣⎢⎡⎦⎥⎤-1 1 2 0.从而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2)(λ-1), 所以矩阵A 的另一个特征值为1.7.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A 是可逆的,证明A 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证明 设B 1,B 2都是A 的逆矩阵,则B 1A =AB 1=E 2,B 2A =AB 2=E 2,从而B 1=E 2B 1=(B 2A )B 1=B 2(AB 1)=B 2E 2=B 2. 即B 1=B 2.故A 的逆矩阵是唯一的.8.(2016·苏中四校联考)求曲线|x |+|y |=1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解 设点(x 0,y 0)为曲线|x |+|y |=1上的任一点,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点为(x ′,y ′),则由⎣⎢⎢⎡⎦⎥⎥⎤1 00 13⎣⎢⎡⎦⎥⎤x 0y 0=⎣⎢⎡⎦⎥⎤x ′y ′, 得⎩⎪⎨⎪⎧x ′=x 0y ′=13y 0, 即⎩⎪⎨⎪⎧x 0=x ′y 0=3y ′,所以曲线|x |+|y |=1在矩阵M =⎣⎢⎢⎡⎦⎥⎥⎤100 13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曲线为|x |+3|y |=1, 所以围成的图形为菱形,其面积为12×2×23=23.9.设数列{a n },{b n }满足a n +1=2a n +3b n ,b n +1=2b n ,且满足⎣⎢⎡⎦⎥⎤a n +4b n +4=M ⎣⎢⎡⎦⎥⎤a nb n ,求二阶矩阵M .解 依题设有⎣⎢⎡⎦⎥⎤a n +1b n +1=⎣⎢⎡⎦⎥⎤2302⎣⎢⎡⎦⎥⎤a n b n , 令A =⎣⎢⎡⎦⎥⎤2 302,则M =A 4,A 2=⎣⎢⎡⎦⎥⎤2 302⎣⎢⎡⎦⎥⎤2 30 2=⎣⎢⎡⎦⎥⎤4 120 4. M =A 4=(A 2)2=⎣⎢⎡⎦⎥⎤4 120 4⎣⎢⎡⎦⎥⎤4 120 4=⎣⎢⎡⎦⎥⎤16 96 0 16. 10.已知矩阵A =⎣⎢⎡⎦⎥⎤101 1,B =⎣⎢⎡⎦⎥⎤0 232.(1)求满足条件AM =B 的矩阵M ;(2)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曲线C :x 2+y 2=1变换为曲线C ′,求曲线C ′的方程. 解 (1)设M =⎣⎢⎡⎦⎥⎤ab cd ,AM =⎣⎢⎡⎦⎥⎤1 01 1⎣⎢⎡⎦⎥⎤a b c d =⎣⎢⎡⎦⎥⎤ a b a +c b +d =⎣⎢⎡⎦⎥⎤0 232,得⎩⎪⎨⎪⎧a =0,a +c =3,b =2,b +d =2,∴a =0,b =2,c =3,d =0.∴M =⎣⎢⎡⎦⎥⎤0230.(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在矩阵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点P ′(x ′,y ′),则M ⎣⎢⎡⎦⎥⎤x y =⎣⎢⎡⎦⎥⎤0 230⎣⎢⎡⎦⎥⎤x y =⎣⎢⎡⎦⎥⎤2y 3x =⎣⎢⎡⎦⎥⎤x ′y ′, ∴⎩⎪⎨⎪⎧2y =x ′,3x =y ′,即⎩⎪⎨⎪⎧y =x ′2,x =y ′3,代入曲线C :x 2+y 2=1,得(x ′2)2+(y ′3)2=1.∴曲线C ′的方程是x 24+y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