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物性效应模型
第四讲物性效应模型
约定一次效应;
注:若描述大于二次效应,需增加节点层数。
麦克斯韦关系式在模型中的呈现规律:
12x11-6)
六种能量间物性效应模型
仅取 E T, 则为Heckmamn模型; 仅取 E,T k 则为Thurston模型; 仅取 ET,H则为4种能量间物性模型;
1)晶体六种能量关系式 晶体热力学中,吉布斯自由能
G * U S * T iS j E k D l H m B n K 0 p P q V r
任一参量是其余五个参数的函数
物性效应模型
简化:突出主效应,确定物理条件和边界条件。如:绝
热(等温等熵)时,机电效应模型变成TSDE梯型。
四个参数中任一参数是其他三个量的函数。
物性效应模型
若设定边界条件,本构方程中一个因变量只有两 个自变量相对应。
机 械 自 由 S = s E T + d ' E
交叉效应: D T E S, D S E *, S S T*
平行效应: D S T E , S D * E , S S * T
两种能量之间的耦合:(15种)
交叉效应系数相等,平行效应的系数互为倒数 且符号相反。
六种能量之间:每一物性量(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与其它量之间的本构关系,一级近似可写为: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晶体力学能量矢量方程:
GUS*TiSjEkD l HmBn
(i,j1,2, 6;k,l1,2,3;m,n1,2,3)
G:可做功的吉布斯自由能; U:物质内能; S * 热能; TS:机械能;ED:电能;HB:磁能
高中物理模型总结
高中物理模型总结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模型是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观察现象、实验验证和理论推导,我们可以建立各种物理模型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物理模型进行总结和归纳。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模型,比如简谐振动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能量守恒模型等。
这些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了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学概念。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物理模型随着进入高中物理学习阶段,我们将接触到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物理模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模型总结:1. 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是描述气体行为的重要工具。
在理想气体模型中,气体分子被视为质点,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体积。
理想气体满足波义尔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该模型在研究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气体的状态变化时非常有用。
2. 电磁场模型电磁场模型是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模型。
该模型基于电荷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场和磁场。
电磁场模型能够解释静电力、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现象,并且是理解电路、电磁设备、电磁辐射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3. 波动模型波动模型用于解释波动现象,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包括横波和纵波,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型来描述波长、频率、波速等特征。
电磁波是通过振荡电荷产生的模型,可以解释光学、无线电通信等现象。
4. 光学模型光学模型用于描述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
光学模型包括几何光学模型和波动光学模型。
几何光学模型基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使用光线追迹的方式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波动光学模型使用波动理论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5. 相对论模型相对论模型是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物理模型。
通过引入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相对论模型能够解释光的速度不随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而改变、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等现象。
相对论模型对于理解粒子加速器、宇航飞行等高速物体运动的行为非常重要。
高压环境下材料力学特性模型解释
高压环境下材料力学特性模型解释在高压环境下,材料的力学特性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压环境下,材料的原子结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等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
因此,建立合适的模型来解释高压环境下材料的力学特性对于深入了解材料行为、优化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高压环境下材料力学特性进行建模时,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形变行为、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机制等关键因素。
下面将从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和断裂模型三个方面来解释高压环境下材料力学特性的模型。
首先,弹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高压环境下材料的力学行为。
弹性模型假设材料在受力时,能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而不发生永久形变。
其中,最常用的弹性模型为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描述了材料的线弹性行为,即材料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在高压环境下,胡克定律仍然可以被应用,但需要考虑高压环境对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得出了许多高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来验证和修正胡克定律在高压环境下的适用性。
其次,塑性行为在高压环境下的材料力学特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塑性模型是描述材料在受力时出现永久形变的模型。
在高压环境下,由于材料的晶格参数发生改变,导致塑性变形的机制也发生变化。
晶格滑移和位错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塑性变形机制。
为了解释高压环境下的塑性行为,许多塑性模型已经被提出,例如脆塑性模型、动态再结晶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考虑晶格结构的变化、位错运动的特征以及晶体杂质等因素,来定量描述材料在高压环境下出现永久变形的规律。
最后,断裂模型是解释高压环境下材料力学特性的另一个重要模型。
在高压环境下,材料的断裂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因为高压会导致材料内部的微裂纹扩展和形成。
断裂模型通过考虑材料的断裂指标、应力集中效应以及断裂扩展路径等因素,来预测在高压环境下材料的断裂行为。
根据材料断裂的特征,断裂模型可以分为韧性断裂模型和脆性断裂模型。
韧性断裂模型适用于材料在高压环境下表现出韧性断裂行为的情况,而脆性断裂模型适用于材料在高压环境下呈现脆性断裂行为的情况。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第二章 S&A的统一理论及其物理基础
现代执行器和传感器都是利用某种物性效应或者规 律实现对被测控对象的检测与控制的,所以,两者在利 用物质效应和规律方面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和规律,许多 传感器理论对执行器也将是适合的。将两者合在一起进 行研究,将有助于对执行器的认识与了解。实际上,许 多机电变换、电磁变换、热电变换等器件都具有双向可 逆特性,在一个方向变换为传感器时,而在其相反方向 则为执行器。
刀杆式测温仪 薄膜热电偶传感器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l 10.4 热敏电阻传感器 l 10.5 热驱动执行器(多晶硅微泵等) l 10.6 电热微执行器
l 第十一章 光学量S&A
l 11.1 X/光的效应的可逆性 l 11.2 光S&A的基本效应(以光电效应为主) l 11.3 光电传感器 l 11.4 CCD器件及检测电路 l 11.5 激光与光导纤维传感器 l 11.6 光执行器与激光武器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第一篇 总论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第一章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的 概念、定义与分类
l 1.1 S&A的概念\定义
传感器与执行器都是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如果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传感器称为“电五 官”,那么,执行器就应该是“电手足”了。其各自 都承担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任务。关于执行器的概念 详见文献[1]。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
例如可以把机-电系统像分析电的四端网络一样, 表示为如下图(2-10)所示(式(2-15)为传递矩 阵)。
2-10压电传感器与位移执行器(逆效应)
汽车课件下载
Ft S v jc S
0 E 1 I 0 S
汽车课件下载
2.1 S&A的效应的可逆性
利用同一种物性效应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两者的工 作原理相同,只是各自所利用效应互为逆效应。如果把 S&A比喻成四端网络的话(图2-9),两者的传递方向完 全相反。
图2-9 可逆四端网络
汽车课件下载
4.1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2 空间场定律的应用 4.3 统计定律的应用 4.4 物资特性规律的应用 (1) 热平衡现象 ;(2) 传输现 象;(3)量子现象
汽车课件下载
第五章 A &S的构成法
5.1 5.2 5.3 5.4 传感器的构成法 执行器的构成法 S& A的信号变换与数学模型 S &A的信号选择方式
汽车课件下载
按结构、材料分类:
汽车课件下载
按使用要求(被测量)分类:
汽车课件下载
1.2.2 执行器的分类 象传感器一样,执行器也可以按照能源种类、工 作机理(作用原理)、使用要求、技术水平等进行分 类的。按能量种类分为机、电、热、光、声、磁等6种 能量执行器;按工作机理可分为:结构型(空间型) 和物性型(材料型)两大类,其中各类又可细分;按 使用要求可分为位移、振动、力、压力、温度执行器 等等。按技术水平又可分为普通型与先进型两大 类……。 为了对执行器的种类有个宏观的掌握,下面提供 一种按综合分类的方法。可见,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分类 方法和体系也是很相似的。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工程学(上)
第十三章 化学量传感器 第十四章 仿声传感器与执行器 第十五章 微S&A及其系统
汽车课件下载
第一篇 总论
汽车课件下载
第一章 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S&A)的 概念、定义与分类
1.1 S&A的概念\定义
传感器与执行器都是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如果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传感器称为“电五 官”,那么,执行器就应该是“电手足”了。其各自 都承担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任务。关于执行器的概念 详见文献[1]。
汽车课件下载
第九章 磁学量S&A原理与设计
9.1 9.2 9.3 9.4 X/磁S&A(换能器)的可逆性 机磁偶合与机磁效应 压磁式传感器 磁致伸缩与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第十章 热学量传感器S&A原理与设计
10.1 X/热S&A的可逆性 10.2 热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 10.3热电偶传感器 刀杆式测温仪 薄膜热电偶传感器
汽车课件下载
汽车课件下载
汽车课件下载
第二Hale Waihona Puke S&A的统一理论及其物理基础
现代执行器和传感器都是利用某种物性效应或者规 律实现对被测控对象的检测与控制的,所以,两者在利 用物质效应和规律方面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和规律,许多 传感器理论对执行器也将是适合的。将两者合在一起进 行研究,将有助于对执行器的认识与了解。实际上,许 多机电变换、电磁变换、热电变换等器件都具有双向可 逆特性,在一个方向变换为传感器时,而在其相反方向 则为执行器。
Di T j d ij (i 1,2,3;j 1,2,... 6) 正压电效应: S j E i d 'ji , (i 1,2,3;j 1,2,... 6) 逆压电效应:
高考物理试卷上常见10种模型总结
高考物理试卷上常见10种模型总结
1. 棱镜模型:通过棱镜图形来反映物质与能量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变化,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直观表示物质与能量系统的变化过程。
2. 能量收支模型:把能量来源和消耗分别作为收入和支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描述物质的运动的过程。
3. 大弹道模型:根据力学方程,用大弹道原理描述物体运动的轨迹,揭示物体运动的性质。
4. 动量守恒模型:质量、速度和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过程。
5. 机械性能模型:根据物理学机械学的原理,分析介质的传播特性,描述物体的形变、变形、受力,从而推断它们的性能。
6. 气体模型:气体定律是物理学中对气体状态的数学描述,它揭示了气体的压力、密度和温度及其内部动能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来描述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气体与物体间的力学关系。
7. 波动模型:用波动原理来描述波的传播,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应用于实验,探究物质的结构,特别是激光物理的特性。
8. 保热模型:根据保热定律,描述物体的温度分布和变化,以及物质之间的热力学性质,如热容量、比热容等。
9. 电磁模型:利用电磁学原理,根据电磁场的信息,模拟各种电磁现象,如电磁波传导、电流电压特性、电磁感应、电磁屏蔽等。
10.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一种结合电子学和电路学的工程实践,用来分析电路系统的电流和电压,描述不同电路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路系统的传输特性。
核反应堆工程13
• ②中子温度升高时,慢化剂的微观吸收截面减小,导致 热中子扩散面积增大,使热中子不泄漏几率减小,引起 有效增殖因数减小。由此可知,当中子温度变化时,将 会导致反应性发生变化,但其作用比起慢化剂密度变化 的影响要小些。
第四讲:核反应堆物理——反应性的变化——温度效应
3、铀核共振吸收的变化 核燃料温度变化时,铀核共振吸收截面的曲线形状将发 生变化。当核燃料升温时,铀核的热运动更加剧烈,这 时共振曲线加宽变平,峰值降低。通常称为温度展宽或 多普勒展宽。共振峰宽以后,由于峰值面降低,燃料的 自屏效应减弱,使元件内的共振通量密度分布趋于平坦。 即元件内的平均共振通量密度有所增加,同时共振能区 被加宽,因而使铀核对中子的共振俘获增多,逃脱共振 俘获几率减小,最后导致有效增殖因数减小,这样共振 俘获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在核反应堆运行中,当功率发生变化时,由于燃料温度 对功率变化的影响差不多是瞬时的,因此多普勒效应立 即表现出来,它对核反应堆功率自动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讲:核反应堆物理——反应性的变化——温度效应
2、总的温度系数 • 瞬时温度系数:常把燃料温度系数称为瞬时温度系数。 • 延时温度系数:慢化剂温度系数称为延时温度系数。 • 核反应堆总的温度系数等于堆芯各种成分的温度系数
• 中毒效应: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裂变碎片和它们 的许多衰变的产物逐渐积累,在这些物质中,有一些 具有很大的热中子吸收截面,特别是135Xe和149Sm。 通常把这些有害的裂变产物及其衰变的产物称为核毒 物。核定物俘获中子引起反应性减小的现象称为中毒 效应;由核毒物引起的反应性损失称为中毒反应性。 一般压水堆在额定工况时,它的平衡中毒反应性大约 为2%一5%。
高中物理常见的解析模型
高中物理常见的解析模型
高中物理常见的解析模型
在高中物理中,解析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它用于解决各种物理问题并推导出相应的数学关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解析模型:
1. 力学中的运动模型:在力学中,常见的运动模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使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
2. 波动中的传播模型:波动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常见的波动模型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波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数学关系来解释波的传播特性。
3. 热力学中的热传导模型:热力学涉及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等过程,而热传导模型用于描述热量的传递方式。
常见的热传导模型包括热传导定律和傅里叶定律等,通过这些定律可以推导出物体内部温度分布和传热速率等相关参数。
4. 电学中的电路模型:电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电路模型用于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电路模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容、电感等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解析电
路中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变化等情况。
5. 光学中的光传播模型: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常见的光传播模型包括光速、光线和光程等概念。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解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这些解析模型在高中物理中广泛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并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同时,这些模型也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油气地质勘探中的物性模型研究与应用
油气地质勘探中的物性模型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油气勘探是指在地质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通过对地球物质性质和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和认识,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测量等科学手段和技术方法,确定油气资源分布范围、储量、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
油气勘探过程中,物性模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油气地质勘探和开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物性模型的概念与分类2.1 物性模型的概念物性模型是指在地球物理、地质、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结合采集到的地球物质、实验室测试数据、地震资料等,对地下储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模型。
2.2 物性模型的分类按照研究目的,可以将物性模型分为孔隙介质模型、岩石参数模型、饱和度模型、地震属性模型等四类。
第三章:物性模型的研究方法3.1 地震反演方法地震反演方法是针对地震勘探过程中的物性问题,结合地震波资料,通过计算机反演来重建地下储层模型。
这种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物性模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2 岩石样品实验方法这一方法采取实验室的模拟和测试方法,通过对岩石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来预测地下储层的物性情况。
3.3 直接观测法直接观测法是指在勘探现场采用石化解释、岩心观察、钻井物探等方法来直接观测储层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并结合其他地质信息,来建立地下储层物性模型。
第四章:物性模型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4.1 优化地质勘探方案油气勘探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油气储量的位置与规模,物性模型的应用可以优化勘探方案,减少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提高油气探测等级。
4.2 优化生产方案物性模型的应用还可以优化生产方案,针对不同的储层物性来设计不同的开采方案,提高油气开采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油气采集效率。
4.3 保护地质环境在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地质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物性模型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评估开采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选修物理模型归纳总结
选修物理模型归纳总结在物理学中,模型是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简化和抽象。
通过构建和应用物理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并从中获得有关世界运行规律的洞察。
在本文中,我将归纳总结一些选修物理课程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模型的应用。
1. 简谐振动模型简谐振动模型是描述许多物理系统中的振动现象的基本模型。
它涉及到弹簧、摆线和波动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模型中,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振动,其运动满足一些基本的力学规律。
简谐振动模型可以应用于弹簧振子、摆钟、声波和光波等现象的研究。
2. 布朗运动模型布朗运动模型用于描述微观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随机运动。
这个模型最早由罗伯特·布朗在19世纪末提出,可以解释尘埃粒子在液体中的持续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模型是统计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与分子运动和热力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3. 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用于描述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形式进行。
在研究热传导过程时,我们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和温度分布图等工具来构建和分析热传导模型。
这个模型在热力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光的衍射和干涉模型光的衍射和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涉及到光的波动性和干涉性质。
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采用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两个模型。
几何光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光的传播和反射等情况,而波动光学模型则适用于解释光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这两个模型共同构成了光学的基础。
5. 电磁振荡模型电磁振荡模型用于描述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和振荡现象。
这个模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可以解释电磁波传播和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等电磁学现象。
电磁振荡模型在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领域等有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选修物理课程中我们接触到的物理模型有很多种类,包括简谐振动模型、布朗运动模型、热传导模型、光的衍射和干涉模型,以及电磁振荡模型等。
高中物理模型【超级经典】
高中物理模型【超级经典】
超级经典的高中物理模型包括牛顿力学、热力学、光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相对论等,是对高中和大学物理定律和原理全面进行建模支持的基本模型。
牛顿力学模型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的,它用适当的方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主要
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碰撞规律等。
它包括力学、能量守
恒定律、物体运动定律、平衡定律等。
热力学模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德拉特曼在19世纪发展出来的,也称为热动力学,是
物理学中研究物体热物性质及能量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
第二定律等。
光学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和解释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及其特性的模型。
光学模型的主要
原理有各种屈折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定律等,它们在光学仪器、光谱仪等科学应用中
有着重要作用。
电磁学模型是研究电磁现象的理论模型,有着特定的电磁关系式和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解释、预测电磁现象。
主要原理有电场定律、磁场定律、介质的电磁特性等。
流体力学模型是研究流体运动的一门数学模型,与其他力学理论相比,它更加强调描
述流体的速度、压力和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它的主要原理有流体的运动定律、动量定律等。
相对论模型是依赖于开普勒的相对论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物体运动规律及
时空变换的一种模型。
它可以说是物理学的一种补充,可以说十分准确地解释许多宇宙现象。
物场模型分析
物—场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物—场分析法模型的种类 物—场分析法应用步骤 物—场分析模型的进化
76个标准解
2019/5/23
DESIGN HYH
他们的功能是.......?
2019/5/23
阿奇舒勒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了下述3条定律
(1)所有的功能都可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两个物质和一个场 (2)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构成 (3)缺一不可的三个基本元素以合适的方式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实现一种功能
(2)建立物场模型:从上述的元素分析中,元素齐全,只是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不足
F 机械场
DESIGN HYH
S1
S2
拖布
地板
2019/5/23
(3)确定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可以引入第二个场和第三个物质增强有用的效应,引入第二个机械力 场(F2),第三个物质——水(S3)
机械场
F
机械场
F2
S2
S1
S3
地板
F 电场
S1
电动机
S2
扇叶
DESIGN HYH
2019/5/23
DESIGN HYH
2019/5/23
物—场模型的演化
凡是存在的客观事物必将是演化的,产品的发展亦不例外,也受到演 化规律的支配。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就是要寻求演化在产品中具体规律的表现形式, 使设计活动更具有科学性、可控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S1
S2
S1
S2 S3
手
插座
手
插座 盲文标签
DESIGN HYH
2019/5/23
机械场
电场
F
F
S1
S2
高中物理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
高中典型物理模型及办法(精华)之老阳三干创作时间:二O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办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阐发的办法.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与运动标的目的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法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坚持相对静止 记住:N=211212m F m F m m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份子m1F2和m2F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12m m m N +=讨论:①F1≠0;F2=0122F=(m +m )a N=m aN=212m F m m +② F1≠0;F2≠0N=211212m F m m m F ++F=211221m m g)(m m g)(m m ++F=122112m (m )m (m gsin )m m g θ++m 2m 1 Fm 1 m 2(20F =就是上面的情况)F=A B B 12m (m )m F m m g ++F1>F2 m1>m2 N1<N2(为什么)N5对6=F Mm (m 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 N12对13=F nm12)m -(n◆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圆周运动实例) ①火车转弯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爬升运动时,遨游飞翔员对座位的压力.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滑腻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腾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⑤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弄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 合提供向心力.(是内外轨对火车都无摩擦力的临界条件)①当火车行驶速率V 等于V0时,F 合=F 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②当火车行驶V 大于V0时,F 合<F 向,外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 合+N=R2mv③当火车行驶速率V 小于V0时,F 合>F 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 合-N'=R2m v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V0时,其向心力的变更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节,但调节程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火车提速靠增大轨道半径或倾角来实现(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受力:由mg+T=mv2/L 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 越小,但T 的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提供作向心力.结论: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通过或恰好通不过的条件),此时只有重力提供作向心力. 注意讨论:绳系小球从最高点抛出做圆周还是平抛运动.能过最高点条件:V≥V 临(当V≥V 临时,绳、轨道对球辨别产生拉力、压力)不克不及过最高点条件:V<V 临(实际上球还未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讨论:① 恰能通过最高点时:mg=Rm2临v ,临界速度V 临=gR ;可认为距此点2R h = (或距圆的最低点)25R h =处落下的物体.☆此时最低点需要的速度为V 低临=gR 5 ☆最低点拉力大于最高点拉力ΔF=6mg② 最高点状态: mg+T 1=L2m高v (临界条件T 1=0, 临界速度V 临=gR , V ≥V 临才干通过)最低点状态: T 2- mg = L2m低v 高到低过程机械能守恒:mg2L m m 221221+=高低v v T 2- T 1=6mg (g 可看为等效加速度)② 半圆:过程mgR=221mv最低点T-mg=R2v m⇒绳上拉力T=3mg ; 过低点的速度为V 低 =gR 2小球在与悬点等高处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a=2g ③与竖直标的目的成θ角下摆时,过低点的速度为V 低 =)cos 1(2θ-gR ,此时绳子拉力T=mg(3-2cos θ)(3)有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①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知)(由RU m N mg 2=- 当V=0时,N=mg (可理解为小球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最高点)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性效应模型
电学量:E,D一阶张量 机械量:T,S二阶张量(6阶矢量) S E , S D : 短路,开路柔顺矩阵(6x6) ε T , ε S :自由,夹持介电常数矩阵(3x3) c E , c D :短路,开路刚度常数矩阵(6x6) β T , β S :自由,夹持介电隔离率矩阵(3x3) d :压电应变常数矩阵(3x6) d' :逆压电常数矩阵(6x3)
T,S,E,D 与其余11个参量间存在耦合关系,
式中右第2项及以后为零,各式表示的为主效 应,右边1,3及以后各项为零,表示正压电效 应、逆压电效应及二者的反向压电效应。 其它能量间的耦合关系可用样列写。
约定:外层节点(广义力)和内层节点(广 义位移),只表示两层,即一次效应; 注:若描述大于二次效应,需增加节点层数。 麦克斯韦关系式在模型中的呈现规律: ∂D ∂S ∂D ∂S * ∂S ∂S * 交叉效应: = , = , =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β :压磁常数矩阵; d :压电系数矩阵;
q :热磁常数矩阵; p:热电系数矩阵;
m :磁介电常数矩阵; α :热膨胀矩阵;
对角线:主效应 其它:交叉效应系数,对称分布,非独立,存在联 系。
1)逆压电效应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压电效应系数
dij = d ji
2)热膨胀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压热效应
第四讲 物性效应模型
一、物性效应和规律的能量属性分类 传感器,执行器统称变换器,依赖某种物性效应或规律。 输入或 输出或输入信号{能量,信息} 输出信号 包含电和非电量之间变换,相同工作原理的变换器、可逆性
能量属性分类
系统建模中功率变量分类: 刚性平动,刚体转动,流体运动,电,磁,热 前三类:机械能,作用于敏感材料上——应力, 应变形式作用 三种机械能之间:机械结构作用,活塞,力臂 物性效应和规律:不同能量域之间信息,能量 变换的根据 物性效应: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等 研究:认识,发现,使用,物性效应
dU = ∑ (±ϕ d Ω ± Ωdϕ )
ω =1
6
ϕ , Ω:势函数的共轭参量,自变量 Ω, ϕ 为广义位 ϕ ϕ Ω 移时, d Ω 前取正, , ϕ 为广义力时, d Ω 前取负。 2)晶体物性效应的通用表达式 主效应:同一能量系统之间的物性关系; 共轭参量:构成主效应的两个参量,积为势函 数,比为物性参数;
S = d'E
物性效应模型
三种能量之间物性效应模型的另一形式:
Thurston模型,1994 去掉热学量,增加光学量( E' , D' ) 光作为电磁能的一部分简化 事实上:光在物质相互作用主要起作用的是光量子的能量
三、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大连理工,加入磁学量,构成四种能量间的 变换耦合模型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晶体力学能量矢量方程:
G = U − θ S − Ti S j − Ek Dl − H m Bn
*
(i, j = 1, 2,⋯ 6; k , l = 1, 2,3; m, n = 1, 2,3)
G:可做功的吉布斯自由能; θ S * 热能; U:物质内能; TS:机械能;ED:电能;HB:磁能
α ij = α ji
3)热释电系数系数等于电热效应
pij = p ji
4)电磁效应与磁电效应系数相等
mij = m ji
其它,热磁与磁热,压磁与磁致伸缩也互逆。
四、六种能量间物性效应新模型
大连理工 引入光学与声学量:示强变量(广义力) 示容变量(广义位移) 示强变量:对角线相互正交的正方形顶点 ( ± x, ± y , ± z ) 示容变量:两正方形交线上 盒式结构:6种主效应,126种交叉效应(12节点, 12x11-6)
KΛ 光能, 为光能(光子能量)的示强变量, K 为光能示容变量; Λ
p PV声能, 为有效声压(广义力,示强变 量),V 为质量有效速度(示容变量,广义位
移);
o, p, q, r = 1, 2,3
G* = 0 则物质内能
U = θ S * + Ti S j + Ek Dl + H m Bn + K 0 Λ p + PqVr
j j 参量的系数,6个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 1, 2,⋯ ,12
Yi l :两种参量之间的耦合矩阵; Z l :第 K 个与 X i 耦合的自变量参量;
Z 为标量, = 1 l
Z 为一阶张量, = 1, 2,3 , Z 为二阶张量(可化 l 为6维矢量) = 1, 2,⋯ 6 l 当 X i 为 Di 时,只考虑机电耦合情况 k = 1, 2,3
∂T ∂E ∂θ ∂E ∂θ ∂T ∂S ∂E ∂D ∂θ ∂S ∂θ 平行效应: = − , * = − , * = − ∂D ∂T ∂S ∂E ∂S ∂T
两种能量之间的耦合:(15种) 交叉效应系数相等,平行效应的系数互为倒 数且符号相反。 六种能量之间:每一物性量(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与其它量之间的本构关系,一级近似可写为:
D ε11 d12 S d s = 21 22 S * p31 α 32 B m41 β 42 p13 m14 E α 23 β 24 T c33 q34 θ q43 µ 44 H
物性效应模型
简化:突出主效应,确定物理条件和边界条件。如:绝 热(等温等熵)时,机电效应模型变成TSDE梯型。
四个参数中任一参数是其他三个量的函数。
物性效应模型
若设定边界条件,本构方程中一个因变量只有两 个自变量相对应。
机械自由S = s ET + d'E T 电学短路D = dT + e E 机械夹持T = c ET - e'E S 电学短路D = eS + ε E 机械自由S = s DT + g'D T 电学开路E = -gT + β D 机械夹持T = c D S - h'D S 电学开路E = -hs - β D
{[ X ] }
个数;
i j n
12 = ∑ ±Yil {Z l }m 1
n :12个被示参量单列矩阵单元个数;
m :与 X i 耦合的12个自变量的单列矩阵单元
6种能量间物性效应一览表
外层各顶点之间即各参量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交 叉效应,包括正效应及逆效应,共6种: 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热弹效应;电磁效应; 热磁效应;机磁效应(表2-1)
Dl = dli Ti ,⋯ , Bn = β niTi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其边界条件:自变量与因变量唯一,其它一 切与之耦合的参量视为常量或零。 一次近似,Taylor展开:
交叉效应:不同能量系统之间的物性关系; 通过物性参量的本构关系的广义表达式将 所有物性效应表达出来。 例: 机电耦合(正压电效应),ETSD 梯形
Dl = Slk Ek + dliTi + llj S j + Plθ + mlk H k + ⋯ S j = rjiTi + d jk Ek + e ji Di + α jθ + β jk H k + ⋯ Ek = ε kl Dl + d kj S j + υkiTi + nkθ + tkk H k + ⋯ Ti = rij S j + dil Dl + υik Ek + uiθ + ωik H k + ⋯
物性效应模型
e :压电应力常数矩阵 g :压电电压常数矩阵 h :压电刚度常数矩阵
即:不同边界条件下,无论主效应还是交叉效应 的常数矩阵不同(相对差值一般在10−2 数量级, 如主效应的柔顺系数s,刚度系数c,介电常数 , ε 电隔离率 ) β
物性效应模型
一般情况:将物理条件,边界条件限定在单 一物性效应状态下,一个因变量对应一个自 变量 取一级近似,在平衡态附近用Taylor展开一阶 项 压电效应: D = dT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应用该热力学方程可推导出:机(压)电 效应方程,电磁,磁热,热弹效应方程 双重正方形外侧4个顶点:示强变量(势变 量,约束变量,自变量,强度变量,广义 力) 内正方形4个顶点:示容变量(示量变量, 响应变量,因变量,广义位移)
四种能量间的物性效应新模型
内外顶点之间:同一能量系统参数间的关系, 称主效应。 热力学主效应:熵 S * = cθ ,c —热容量 力学主效应: j = s jiTi ,s —柔顺系数 S ε 电学主效应:Dl = ε lk Ek , —介电常数,极化率 张量 B 磁学主效应: n = µ nm H m,µ —磁导率
三种能量之间的物性效应模型
固体物理,晶体物理中广泛应用:物体受外界作 用时呈现多种响应。 定量表达形式(物性效应本构方程):
T = f ( S , E , D, S * , θ ) S = f (T , E , D, S * ,θ ) ⋮
θ = f (T , S , E , D, S * )
任一参量是其余五个参数的函数
二、三种能量之间的物性效应模型
1925年,Hechmamn G提出机械能,电能, 热能之间的耦合关系。
三种能量之间的物性效应模型
三角形外层顶点:示强变量(自变量), 势变量,称集中变量,约束变量,强度 变量,广义力 三角形内层顶点:示容变量(因变量), 称广延变量,响应变量,示容变量,广 义位移。 内外三角形对应顶点连线:主效应 各顶点之间的连线:交叉效应
[ X i ] j = ∑ ±[Yil Z l ]k
k =1
12
i X i:被示参量的 i 维失量, X 为标量, = 1, 如 θ , S * , X 为一阶张量,如 E , D, H , B, K , P, i = 1, 2,3; T X 为二阶张量(可化为6阶失量), , S , i = 1,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