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 减法、除法 运算性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之后的继续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除法打下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除数不是整十数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的知识延伸,要求学生在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调商过程,进一步加深巩固。
二、学生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学生能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正迁移,但他们对于试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还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和说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快速判断商是几位数,并熟练地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调商,进行除法的计算。
说教学重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说教学难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的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为了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力图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课堂给学生。
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领下,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亲自体会学知识的过程。
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情景导入,引出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概括总结,形成技能——练习巩固,拓展增高——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1、快速口算2、你会做吗?133÷20=(请生到黑板上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精选出下面两个问题:(1)王老师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能买多少本?(2)王老师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又能买多少盒?还剩多少元?接下来,引导学生列出84÷21和196÷39两个算式,问学生会计算吗?想学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章整式的除法1.1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幂的运算性质.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二、温故: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1)34;(2)a3;(3)(a+b)2;(4)(-2)3;(5)-23.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三、知新: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105.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四、巩固:例1 计算:(1) (-3)7×(-3)6; (2)(1/111)3×(1/111).(3) -x3·x5 (4) b2m·b2m+1..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五、拓展:1、计算:(1)105·106;(2)a7·a3;(3)y3·y2;(4)b5·b; (5)a6·a6;(6)x5·x5.2、计算:(1)y12·y6;(2)x10·x;(3)x3·x9;(4)10·102·104;(5)y4·y3·y2·y;(6)x5·x6·x3.六、课堂小结: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完整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学习知识点学习及学习练习,文档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复习要点及相关练习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那么运算。
【知识点一】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法数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局部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法的意义: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二】有关零的运算:○1一个数加0,仍得原数。
A+0=A○2一个数减0,仍得原数。
A-0=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3一个数乘0等于0。
A×0=0○4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0÷A=0〔0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三】四那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额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租船问题关于“怎样租船最省钱〞的解题步骤:○1算单价,定船型。
○2按单价最廉价的计算所需船条数。
○3.如果出现余数,再考虑租其他船型,尽量调整无空位。
一、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6×5÷36+5-3〔〕48-12×248÷12×2〔〕8×5+32÷48+5×4-6〔〕二、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口算。
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归纳
一、加法定律加法定律是指加法运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性质。
1.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是指用不同的顺序加三个数得到的和是相同的。
即:(a+b)+c=a+(b+c)。
例如:(2+3)+4=9,2+(3+4)=92.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的和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即:a+b=b+a。
例如:3+5=5+33.加法零律加法零律是指任何数加上0,得到的结果仍是原来的数。
即:a+0=a。
例如:2+0=2二、减法定律减法定律是指减法运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性质。
1.减法的定义减法的定义是指a-b等于一个数c,使得b+c等于a。
即:a-b=c,b+c=a。
例如:5-2=3,2+3=5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表示。
即:a-b=a+(-b)。
例如:5-3=5+(-3)。
三、乘法定律乘法定律是指乘法运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性质。
1.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用不同的顺序乘三个数得到的积是相同的。
即:(a×b)×c=a×(b×c)。
例如:(2×3)×4=24,2×(3×4)=242.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积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即:a×b=b×a。
例如:3×5=5×33.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后的和。
即:a×(b+c)=(a×b)+(a×c)。
例如:2×(3+4)=(2×3)+(2×4)。
4.乘法零律乘法零律是指任何数乘以0,得到的结果是0。
即:a×0=0。
例如:2×0=0。
四、除法定律除法定律是指除法运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性质。
1.除法的定义除法的定义是指a除以b等于一个数c,使得b乘以c等于a。
即:a÷b=c,b×c=a。
例如:6÷2=3,2×3=62.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可以通过乘法来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学问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关系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及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3)关系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总结: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一样的加数和一样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一样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5)关系式: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4)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有余数的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总结: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5、关于“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或任何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字母表示:a-a =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或任何不是0的数除以它自己,都得0 字母表示:a÷a =1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留意:“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6、运算依次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
=316+50+9
=366+9
小明
=375
125×16 乘法结合律
=125×(8×2)
=125×8×2
=1000×2
=2000
小兵
(五)租船问题
探究最省钱方案: ◎基本方法:先假设,再确定。
课堂练习 1.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数。
365-(180)=185 365-185=180
(345)÷15=23 15×23=345
教材第104页第1(3)题
(三)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没有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 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三)四则混合运算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算式列出一个综 合算式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 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①②综合3算16式+5:9=(373516+59)÷3=125 ①②③综(合算式37:5)÷(33=1162+155295)×÷163=×201060=2000
(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
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个数的积:a÷b÷c=a÷(b×c)。 ②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商不变:a÷b÷c=a÷c÷b。
(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加法: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包括进位运算和不进位运算。
2. 减法: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减法运算,包括退位运算和不退位运算。
3. 乘法:掌握一个位数和两个位数相乘的运算,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
4. 除法:掌握一个位数除以一个位数的运算,对于整数的除法,要求掌握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5. 括号运算:掌握在四则运算中加减乘除运算与括号的结合运算,特别是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法和乘法。
6. 倍数与约数: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
7. 分数与小数: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小数,以及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8. 整数的运算:掌握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运用减法和除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减法和除法的关系。
2.如何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除法的运算性质(P43例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方法,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讨论、集体交流中,会听、善说,培养合作、交流和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归纳除法运算性质和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30+170+30 176-24-76 21×125×8A、这些连续加、减、乘的题是根据什么来简便计算的?(运算定律),复习所学加法、乘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2)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 ×c )乘法分配律:(a+b)×c =a×c+b×c)B、连续加加、减、乘我们都可以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那么连续相除的这类题目是否也可以简便计算呢?2、揭示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连续相除的这类题目——除法运算性质(板书)二、探究新知1、观察比较,深入感悟规律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1、指名读题。
(1)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
1250÷25÷ 5 =10 1250÷(25×5)=10(2)试一试,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与书进行交流。
(3)对比一下,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点名提问,你能用语言概括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5)试着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a÷b÷c=a÷(b×c) 注意:除数不能为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说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课——开始上课之前,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谁比较聪明,好不好?第一,这学期到目前为止,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除法)第二,除法呢,我们经常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平均分),对于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经常用哪些语言来说明呢?或者说是怎样的题目是平均分:1、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几个;2、每几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道题目:1、48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个?(除法算式是?)2、36颗糖,每4个分一袋,能分几袋?(除法算式是?)3、11朵花,每3朵摆一盘,()A、有剩余B、正好分完你知道摆了几盘吗?还剩下几朵?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完整的描述一遍呢?11朵花,每3朵摆一盘,摆了3盘,剩余2朵。
二、观看,引出活动(主题图)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余数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下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结合这道题组成一段话)“余数”的来历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的食物以后,还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又不够再分一次,于是这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数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除法数学教案设计参考下午好!(自我介绍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
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能力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
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
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的例5和例6.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
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
”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二.新课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0÷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309÷3=(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
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
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
(找一同学板演)(6)巩固算理:①404÷4=11。
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②做一做:402÷2 609÷3汇报、交流3、420÷3=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重点知识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加法中,和=加数+ 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乘法中,积= 因数×因数,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含义,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运用这种关系。
-正确处理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多层括号的情况,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3. 考点-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或解决简单问题,如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常以脱式计算的形式考查,要求准确遵循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 重点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例如,通过观察一个由多个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根据视图还原物体: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想象和还原出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2. 难点-从斜方向观察物体的视图判断,以及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视图准确还原立体图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复杂的组合几何体,准确分析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尤其是有遮挡情况的判断。
3. 考点-给出立体图形,选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视图,以选择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
-根据给定的几个方向视图,画出或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多为操作题或选择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 重点知识点-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和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如计算25 + 36 + 75,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5 + 75)+ 36 = 136。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教案第一章:减法性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减法定义:两个数相减得到差。
减法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采用例题演示法,展示减法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4.2 讲解: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4.3 例题演示:展示减法的应用,如计算减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等。
1.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减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减法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简化计算。
2.2 教学内容减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减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减法性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所学的减法性质。
2.4.2 讲解:讲解减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2.4.3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运用减法性质简化计算。
第三章:除法性质概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除法定义: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除法性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采用例题演示法,展示除法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4.2 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4.3 例题演示:展示除法的应用,如计算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等。
3.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除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除法的性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简化计算。
4.2 教学内容除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除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除法性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出示题目(1)列出算式。
(板书:13=)(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 1/3(个)2.教学例2:出示题目(1)动手操作。
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 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
2. 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1.口算: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25×4 125×8 100÷4 1000÷1254×16 512-178-22=512-(178+22)=512-200=312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3.出示板书: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1. 继续口算,得出左右两个算式相等。
36÷9÷2=36÷(9×2)(此题说说口算顺序)100÷4÷25=100÷(4×25)72÷4÷2=72÷(4×2)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思考题:a.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b.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 交流反馈a.数字相同,得数相同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c.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4. 揭示课题,认知新知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在减法运算性质上,生讲,师改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除法的运算性质”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规律,是一节规律探究课。
我们的学生对于规律探究类的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之后又学习了“除法的运算性质”。
以往的教学,对除法运算性质,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略微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告诉教学”,通过让学生理解、记忆定律,运用定律来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缺少体验、理解与反思。
所以,我在执教时做出一点改变: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胆总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建构新知识。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交锋碰撞,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运算规律。
进而安排各种情况的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探索,感悟在计算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规律才能使计算简便,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亲历建构知识,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过程,他们养成了探索的习惯,展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
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也从中得到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减法性质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应用类比迁移能够比较自然地想到除法的运算性质,所以我依托“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个人以为,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采用这种教学思路的更多意义在于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