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诗歌欣赏教案

小学语文诗歌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诗歌,诗歌的特点以及它的作用;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和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形象等;2.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诗歌感受美的力量;3.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形式的诗歌作品,并保证其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2.准备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以及相关图片或视频;3.准备纸、笔以及其他创作工具,用于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悦耳动听的诗歌音乐,或者读一首名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2.了解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诗歌,并简单解释其特点,如韵律、节奏、形象等。
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3.诗歌欣赏(30分钟)教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的诗歌作品进行欣赏。
教师可以先朗读全诗,然后分段解读诗句中的意思与形象,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随后,教师可以播放配乐或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与体验。
4.诗歌创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设定主题或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由诗的形式,也可以选择规定的诗歌格式进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分享与展示(15分钟)学生可以自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或者选择一些优秀的诗歌进行朗读。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6.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技巧。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诗歌创作和欣赏。
小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古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中国古诗的感情。
思想教育:培养热爱中国古诗的感情。
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学生说)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3、通过进一步学习字理识字、韵语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等方法,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部编版小学语文《短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在第一首诗歌中有个词语叫“漫灭”,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联系上下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事情是诗人永不漫灭的回忆,在这里,漫灭就解释为磨灭,这些事情是诗人永不磨灭的回忆。同学们,你明白了吗?
在第二首诗歌中有一个词“波涛”,联系生活实际,你一定知道“波涛”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生活中你是怎样记录美的?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生活中你是怎样记录美的呢?
(拍照、绘画……)
早在几年前老师出去旅行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记录了下来。
请你像老师这样,试着读一读吧!
3.小结现代诗特点
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对格式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它的韵律相对自由,可以没有韵脚,可以同字成韵,也可以同音成韵。
今天我们流利、有节奏地读好了诗歌,并且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课后请流利地读好这三首诗歌,再找一找《繁星》中的其他诗来读一读吧!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眼中的美好世界吧!
3.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三首短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哦!
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朗读。
(播放音频)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不过短诗中出现的几个“啊”,我们要联系语境来读,也就是将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为声母,与a相拼,例如“大海啊”中的“啊”应该读作“ya”,“母亲啊”中的“啊”应该读作“na”。请你再试着读一读吧!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的明丽。
教学准备: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插图。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2.板书:,你觉得美吗?3.指导读题。
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就醒来了,想去边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水波一只气球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白鹅珍珠(2)你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
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
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
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里,把装点得格外漂亮。
让我们拿起书,把的美景看个够吧!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1.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小小诗人小学一年级诗歌教案

小小诗人小学一年级诗歌教案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学生能够欣赏简单的儿童诗歌并加以朗读。
3.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创作简单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能够欣赏和朗读简单的儿童诗歌。
3.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创作简单的诗歌。
三、教学准备:1. 板书:诗歌的特点:简短、富有节奏、富有想象力。
诗歌的形式:四言、五言。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一幅图画或者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向他们展示诗歌的美丽和神奇。
Step 2: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让学生了解到诗歌通常非常简短,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亲自朗读几首简单的儿童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
Step 3:欣赏诗歌(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秀的儿童诗歌的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欣赏。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几首简单的儿童诗,朗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Step 4:朗读练习(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童诗歌,并进行朗读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朗读出最动听的诗歌。
Step 5:模仿创作(2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他们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模仿已学的儿童诗歌的形式和风格。
教师给予一些简单的提示,例如以季节、动物、家人等为主题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创作,并向全班朗读自己的诗歌。
Step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篇自己创作的儿童诗歌,并在下节课向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诗歌的特点:简短、富有节奏、富有想象力。
诗歌的形式:四言、五言。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欣赏和朗读简单的儿童诗歌。
通过创作诗歌,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
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想、品、诵”。
读——诗文;思——诗意;想——画面;诵——全诗。
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
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
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
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出示资料: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对韵歌》(教学设计)

2.教学难点
-对仗规则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对仗的深层规则,如平仄、词性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诗歌意境的感悟:二年级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限,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诗句创作的思维转换:将理解的对仗知识转化为创作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对仗关系的识别与应用:学生需掌握诗句中的对仗关系,理解对仗的基本规则,并能运用到简单的诗句创作中。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重点学习诗中的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举例:
-通过示范和集体朗读,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诗句的抑扬顿挫,感受韵律美。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识别诗句中的对仗关系,如“清对晴,凉对霜”,并理解其对仗规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对韵歌》的基本概念。对韵是诗歌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音韵的呼应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它是诗歌表现美的一种方式,让诗歌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对韵歌》这首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对仗关系,了解它如何使诗歌韵律协调,富有节奏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仗关系和韵律美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仗规则,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
-使用图表、示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仗中的平仄、词性等规则,并举例说明。
-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联想和感悟诗中的意境,如“晨光”与“暮色”的区别和美感。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对仗诗句的创作尝试,如“红花”对“绿草”,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转换的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精选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9教学目标:1、了解《题西林壁》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弄懂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题西林壁》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
教具准备:投影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背诵第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诗,板书:题西林壁1、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
介绍作者:苏轼2、出示投影片,读初《题西林壁》。
指名朗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释词句的意思。
(2)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着重指导以下词语:岭,指连绵起伏的山岭。
峰,巍然耸立的险峰。
远近高低,讲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2、指名学生讲解全诗大意。
(庐山从正面看,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一道巍然耸立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那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结合投影思考回答结合这句话体会它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呢?(讨论发言)(现实生活也是复杂的,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也旧象身在庐山之中一样,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不可能全面的认识事物。
3、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
(1)说说写“缘”字要注意什么。
(2)书写生字。
三、作业1、背诵《题西林壁》。
2、预习《三峡之秋》。
板书设计:横高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0【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
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教案【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
3.掌握基本的诗歌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掌握诗歌朗诵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诗歌教材和多样的诗歌示范录音。
2.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小学生课堂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思考,“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诗歌有什么特点?”等。
2.探究(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或播放诗歌朗诵的录音,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倾听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鼓励学生思考:“这首诗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哪些字句特别吸引你?”等。
3.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解读一到两首经典诗歌,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4.实践(30分钟)4.1 学生朗诵诗歌引导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利用音响设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朗诵自己选择的诗歌。
鼓励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
4.2 分组合作创作诗歌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可以围绕某个主题展开,如爱、友情、自然等。
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荣誉感。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提问回答,梳理课堂知识。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诗歌创作作业,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七、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教案的简要安排,旨在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歌,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意境。
3. 准备相关的朗诵教材,包括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古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或者意境,引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取的古诗歌,讲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内容。
3. 朗诵训练。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朗诵古诗歌,包括语调、停顿等技巧。
然后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4.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诵古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激发他们对古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到戏剧院观看古诗歌改编的舞台剧,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感悟古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学会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通过诗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通过仿写诗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
(2)诗歌的朗读、背诵。
(3)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体会。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内涵。
(3)仿写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诗歌相关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歌。
2. 新课讲授(1)生字词讲解: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2)朗读指导:示范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节奏。
(3)诗歌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诗歌的背景、作者情感、诗歌的寓意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堂活动(1)仿写诗歌: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格式、意境,仿写一首小诗。
(2)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上台朗诵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诗歌。
(2)仿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3)搜集与诗歌相关的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5篇

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5篇二年级古诗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绝句》这首小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其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领略祖国文化的魅力。
【设计理念】理解诗意是感情诵读的基础。
该诗色彩明丽,景物多姿多彩,教学中要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为感情诵读做好铺垫。
通过对对联的反复吟诵和吟唱古诗的方法使学生熟背古诗,并领略祖国古诗的魅力。
【教学准备】1古筝音乐和童声合唱《绝句》。
2杜甫草堂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绝句》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是杜甫的《绝句》,还记得吗?指名背诵《绝句》(迟日江山丽)。
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题目也是《绝句》。
听完老师的话,你有问题吗?(学生质疑)师讲解绝句的意思。
四行字的诗被称为绝句,有七言,五言之分。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师:刚才同学们的《绝句》背的很棒,能给老师一个机会,让我读一读这首《绝句》吗?师范读古诗。
你想读吗?2提出读诗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通句子;第三遍如果读出一点儿是的味道,就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诗,读三遍。
3自学诗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反方式记住这些字。
4交流识字方法,并口头组词。
师适时知道记住字形,并讲解形声字:鹭,泊等。
5指名读诗,检测生字学习情况。
三在读古诗,深入理解。
1师:一首诗有时就是一幅画,你信不信?来,让咱们试试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
2师:眼前有没有出现一幅画?自己再读一读诗,把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小学诗歌创作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学习创作诗歌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诗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诗歌创作中。
2. 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1. 诗歌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课件。
3. 学生创作诗歌所需的纸张、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首小学生喜欢的诗歌,引导学生朗读并分享对诗歌的感受。
2. 提问:诗歌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境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多样性。
3. 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修改。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诗歌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
二、深入讲解1. 教师讲解诗歌创作的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词汇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让学生学习借鉴。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尝试创作一首较为复杂的诗歌。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修改。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创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鼓励。
四下诗歌单元设计教案

四下诗歌单元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朗读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能够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朗读诗歌。
2. 难点,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诗歌教材,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的诗歌,如《小蝌蚪找妈妈》、《春天的故事》等。
2.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朗读诗歌的声音。
3. 课堂布置,准备合适的课堂环境,营造诗意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如观察花草、昆虫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 学习诗歌,教师给学生朗读选定的诗歌,然后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然后,教师解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朗读诗歌的不同部分,然后进行合唱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感悟诗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创作诗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展示成果,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读和创作成果,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诗歌单元设计教案的实施,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他们不仅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朗读和创作诗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因此,本次诗歌单元设计教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古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和领悟古诗的意境。
2. 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古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古诗教材:选取一首适合小学生的古诗。
2. 录音设备:录制古诗的朗读。
3.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引入:
1.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读诵古诗,营造出古诗的氛围。
2.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古诗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理解古诗:
1. 教师可以逐句解读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形象描写、比喻和意象等修辞手法。
诵读古诗:
1. 教师可以分段示范诵读古诗的正确语音、语调和节奏。
2. 学生进行跟读练习,并鼓励他们通过模仿教师的朗读表达古诗的情感。
创作活动:
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与古诗主题相关的短文或画作。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课堂总结: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诵读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然后在下节课上进行朗诵展示。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思考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式;•掌握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古诗选集;•教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古代山水画,并简要介绍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现方式。
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古诗的初步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首先,通过示范给学生朗读一首古诗,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味古诗的韵律和押韵的感觉。
然后,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如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等。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的对仗和押韵等。
讲解时,结合具体的古诗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
同时,给学生分发古诗选集,让他们自己阅读和品味,并标注诗句中的韵律和押韵。
4. 创作体验(20分钟)要求学生以古代山水画为灵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
可以借鉴已学过的古诗结构和韵律,也可以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自然的美好,如山水、花草、动物等,并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5. 分享与展示(10分钟)邀请学生逐一分享自己创作的古诗,并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和同学可以一起品味、赏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与鼓励。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准备朗诵表演。
鼓励学生通过模仿、背诵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体验古诗的美妙之处。
学生可以在课后准备时间内,组织小组朗诵比赛,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开展古诗创作和朗诵的活动,并加以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模板,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歌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歌教案标题:小学四年级语文诗歌教案课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诗歌,学会朗读和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图书馆借阅的优秀诗集3. 打印好的“小草”的诗歌文本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唤起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并问学生们对这些景色有什么感触。
2. 导入话题:引导学生们谈论感受,并提到这些美丽的景色可以用诗歌来表达。
二、呈现(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韵律和押韵的含义。
同时展示一些经典的儿童诗歌,让学生们感受其美妙的韵律和优美的语言。
2. 逐句朗读:选择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歌,以慢慢朗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跟读。
三、探究(20分钟)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
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读诗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 分享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上台朗读诗歌,并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15分钟)1. 选择优秀诗歌:借阅的优秀诗集中,挑选几首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诗歌,进行诗歌的欣赏和赏析。
教师导读,学生跟读,并让学生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创作诗歌: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可以是对自然、家乡或学校的描述。
学生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作。
五、巩固(10分钟)1. 背诵朗读:选取一首学生们熟悉的儿童诗歌,让学生们轮流进行朗读,并注意韵律和语调的把握。
2. 评价和总结: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让他们谈论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诗歌,丰富自己的诗歌知识和阅读习惯。
2. 推荐一些经典的儿童诗歌读物,并鼓励学生们借阅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诗歌的定义、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阅读的热情。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本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选取一首适合小学生的古诗,备好相关课文。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古诗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形式简短,意境深远。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基于教材中选取的古诗,通过教师朗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解释古诗中使用的生字和生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3. 分析古诗结构和意境•通过PPT或黑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古诗的结构和意境。
•分析古诗的字数、句式、韵律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严谨性和美感。
4. 欣赏其他古诗作品•向学生介绍其他优秀的古诗作品,并进行朗读和解析。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等。
5. 创作古诗•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古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分享学生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和创作古诗,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古诗的兴趣。
七、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读更多的古诗作品,提高其对古诗的理解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鹤山小学信息化教学“三为主四环节”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主备课人:张杰班级:四年级班等级: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
借助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在花丛中干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就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二、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齐读诗题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3、抓字眼,明诗意
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怜:爱惜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4、读诗句,悟诗情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呢?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三、拓展延伸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游园不值久不开一枝红杏课后反思:2012-2013学年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013-3-14编号:03《种一片太阳花》教学设
计主备课人:张杰班级:四年级班等级:教学目标: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难点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思考花与人的关系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1、学习1――5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四、课堂小结教学设计上传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