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如果某一企业使用的生产函数具有固定技术系数的特征,那么该企业在使用生产要素时无法相互替代;如果某一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可变技术系数的特征,那么该企业在生产中就可以根据生产的成本状况进行替代,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产品。(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一般资本调整时间长于劳动,而技术调整时间又比资本要长。(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利润最大化、就业、管理效用最大化等(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2、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1)最低公司法的就业效应:对于那些在没有立法情况下工资会最低的工人来说,最低工资立法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但增加了那些保持就业的人的工资率(2)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可能会降低工资率而提高就业量;而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由于工资率上升,可能减少了就业量。总体来看,整个经济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量、平均工资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完全清楚的。
3、运用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分析女性参与劳动市场对男性劳动者工资率的影响?(1)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故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2)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处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性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
动者的需求,提高了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3)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女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
4、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性别、年龄、民族(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二、经济因素(1)劳动者对工作的偏好(2)经济周期波动三、社会制度(1)劳动制度(2)工资制度
5、劳动时间的概念及功能: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在劳动时间内,劳动者支出劳动力,生产物质和精神产品;在劳动时间以外(非劳动时间内),劳动者恢复和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功能:计量功能、指示功能、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人际交往功能
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假设条件可知:劳动者有完备的信息,各类流动成本为零且不存在任何制度性或其他障碍,劳动力是同质的,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对当前特定技能的任何预先投资,其他劳动或工作条件一样等等。那么,流动和竞争,必然导致没有任何工资差别(3)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导致充分就业。
7、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类别(方式)?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
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分类:(1)各级正规教育;(2)在职训练活动;(3)各种健康投资;(4)父母用于照看孩子的时间;(5)工人寻找工作的活动;(6)工人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
8、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教育的成本(1)教育的个人成本。个人直接成本包括:学杂费、书本等学习用品费、交通费、额外支出费、文娱体育费用。个人间接成本,指学生在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后因继续就学所放弃的劳动收入。(2)教育的社会成本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社会间接成本包括社会所放弃的收入、免税成本、潜在的租金和折旧费。二、教育的收益(1)教育的个人收益。劳动者因为受到教育而提高劳动能力,从而获得的种种好处。(2)教育的社会收益。指受教育者本人不能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得到的收益。
9、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经济因素:(1)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2)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3)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4)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5)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6)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非经济因素:年龄、家庭、教育、迁移距离、职业与技术等级
10、工资的职能:(1)补偿职能:①补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与体力的消耗②补偿职能的前提是劳动,多劳多补偿,少劳少补偿,不劳不补偿③满足和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2)激励职能:劳动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追求工资最大化——积极劳
动,努力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劳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调节职能①调节劳动力的合理配臵②调节劳动力的素质结构。(4)效益职能:①工资的投入是资本金投入的特定形式,是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货币表现②工资能够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是其投资的动力
11、影响我国工资的内外在因素:内在要素①员工的劳动和工作努力程度,②职务高低与权利大小,③技术和训练水平,④工作的时间性,⑤劳动条件,特别是工作的危险性,⑥附加福利,⑦风俗习惯⑧年龄和工龄。外在要素①生活费用或者物价水平,②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或者企业的负担能力,③地区或行业工资水平,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⑤劳动力的潜在替代物,⑥产品需求
12、失业的类型、原因、对策、特点。
㈠摩擦性失业:产生原因:因为职业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有职位空缺的雇主和寻找工作的人互相之间,需要花时间去寻找,产生了在工作和进出劳动力之间的持续流动过程。特征:①它影响了跨越所有人口群体、行业和地区中相对大的数目的人。②倾向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③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不可避免的。④–摩擦失业不仅仅带来经济成本,还会带来一些明显的经济利益。对策:①在劳动力市场上增大工作信息的流动②1993年实施的美国联邦家庭医疗假期法案,允许工人在一个有限时期内休假而不是要求辞退这个人来减少摩擦失业。(二)结构性失业:原因: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臵或年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