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说课稿及教案
望岳教学设计(共4篇)
望岳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才能目的: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的:进步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才能。
一、导入我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
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
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师:五岳之首呢?泰山确实,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三、教学过程: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现实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3、指导朗读: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需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老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
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第一步:讲解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
字典等工具书〕第二步:描绘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局部内容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7、赏析:师:杜甫被称为“诗圣”。
望岳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望岳》说课)
望岳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望岳》说课)下面是收集的望岳说课稿3篇(《望岳》说课),欢迎参阅。
望岳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中的《望岳》。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
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一、说教材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诗,这就是我本课的说课内容----《杜甫诗三首》。
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
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望岳》〈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展示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望岳》教案(最新3篇)
《望岳》教案(最新3篇)《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杜甫《望岳》赏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杜甫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的伟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古诗词作品,让我们受益无穷。
望岳就是其中一首。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望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望岳的写作思路。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我们伟大的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要说山,较有名的当然是“五岳”了。
那么,请问大家“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学生回答)从古到今,为赞美、歌颂泰山,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中,一位唐代大诗人所写的一首诗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
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绘、赞美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解题,明白是作者近岳而望,并没有登山。
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
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1、教师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本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归纳。
1、透过一联,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样的形象?2、第二联,哪两个词用得较好?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第三联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研讨展示,教师总结)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丽,严峻挺拔,那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南龙山下,那么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南龙山吧!学生作品展示。
1、背诵默写全诗;2、预习本课其余两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望岳杜甫写景:一、二句:远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三、四句:近望之景:钟神秀、割昏晓(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细望之景:生层云、入归鸟(云雾缭绕、飞鸟盘旋)七、八句:极望之情:凌绝顶、众山小(勇于攀登、俯视一切)抒发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初中教资望岳教案
初中教资望岳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 理解《望岳》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3.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朗读和背诵《望岳》。
2. 理解《望岳》的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泰山吗?泰山在我国有哪些特点和传说?3. 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望岳》。
二、朗读和背诵(5分钟)1. 教师范读《望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主朗读《望岳》,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学生背诵《望岳》,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内容理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望岳》的内容,解释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望岳》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文学鉴赏和表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意象、情感等方面欣赏《望岳》的优美语句。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望岳》的喜爱之情,可以是一段话、一首诗或一幅画。
3.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小结和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岳》的重要性和美感。
2. 学生回家后,将《望岳》背诵给家长,并用自己的话向家长介绍《望岳》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内容理解、文学鉴赏和表达等环节,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望岳》这首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望岳》教学设计篇一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
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望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
”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
4、吟唱古诗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运用。
一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引用诗句,帮助表达内容,美化文章语言;二是在写作中创造性的使用、模仿、改写诗句。
二、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望岳》一诗的意境,并谱曲自唱,尝试古诗词的的写作,古诗的格律不作过多要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吟唱、仿写为主。
针对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我尝试过借鉴过很多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
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人才济济。
他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模仿,喜欢尝试。
所以,我采用吟唱——仿写的方法来教《望岳》。
望岳教案设计 望岳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望岳篇一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们的生活处处也有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读唐诗300首诗,我领略了李白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和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
我最喜欢的是杜甫写的《望岳》因为从这首诗中,我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每一句都在写望见的风景。
还有到泰山边上,甚至是还没有进入齐鲁故地,远远的望见了泰山,他便发出了感叹,那传说中的泰山会是何等的雄奇呢?即便是不在齐鲁境内,却绿色作文网依旧可以看到青山连绵,巍峨屹立。
那泰山似乎被造物主所钟爱,将各种美丽的景色都汇聚在了它这里,任由它将山南与山北的阳光割断,一面是清晨,一面是黄昏。
写诗的那年,杜甫才二十四岁,刚刚在洛阳应试,落弟不中,悻悻而归,心中不快。
在被生活和现实所打击后,杜甫开始了他的游学旅程,在这种漫无目的的游荡中。
杜甫来到了泰山,见到了层峦叠嶂,千峰万壑的泰山。
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呐喊,更是述志,更是自我激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如果踩不过荆棘的小道,如果受不了攀登的辛苦,那么便不配得到绝美的风光。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二一、激趣以“走近五岳”“走近泰山”“走近杜甫”为题,在介绍某作家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本诗的含义,从而提高辨析和想象能力。
二、品读按照“听——读——品——评”的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感情,激发想象。
三、领悟这里的领悟是带领学生悟读诗质。
着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作用。
四、立志“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作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
杜甫《望岳》教案(6篇)
杜甫《望岳》教案(6篇)杜甫《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幻灯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
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
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师补充要点(幻灯3)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概括并板书: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六、名句赏析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
你不细细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这两个字:(幻灯8品一品)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什么?2、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妙用。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 作为⼀名⽼师,往往需要进⾏教学设计编写⼯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标】 1、领略泰⼭雄伟神奇的景⾊; 2、感悟诗⼈蓬勃的朝⽓和远⼤的抱负; 【教学重点】 1、泰⼭雄伟神奇的景⾊; 2、诗⼈蓬勃的朝⽓和远⼤的抱负。
【教学难点】 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1、作者⽣平; 2、泰⼭的有关知识; 3、字⾳、字形; 【教学⽅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河秀丽,景⾊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就有很多,但在群⼭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最⼤呢?泰⼭──五岳之⾸,“泰⼭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起来领略⼀下杜甫笔下的泰⼭是如何⼀番景⾊! ⼆、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我⾸先请⼀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下。
师板书: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部;⼈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与李⽩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壕吏;新婚别、垂⽼别、⽆家别) 2、范读课⽂,强调字⾳、字形。
这⾸诗有⼀些字的注⾳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齐读两遍。
3、初读课⽂,了解诗句⼤意。
下⾯同学们⾃读课⽂,借助⽂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同学们将课⽂⼀齐朗读⼀遍。
缺乏感情。
第⼀、⼆两句,我们应该⽤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下,再试着读读。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望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诗中哲理的理解;【基础知识】1、作者生平;2、泰山的有关知识;3、字音、字形;【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
缺乏感情。
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
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导入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
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
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师:五岳之首呢?泰山的确,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三、教学过程: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3、指导朗读: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须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
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第一步:解说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
字典等工具书)第二步:描述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部分内容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7、赏析:师:杜甫被称为“诗圣”。
《望岳》教案优秀6篇
《望岳》教案优秀6篇《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杜甫《望岳》赏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初中《望岳》优秀教案
初中《望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3.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文:《望岳》2. 参考资料:有关泰山的介绍、诗人的背景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泰山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曾经去泰山旅游的经历或者对泰山的印象。
2. 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诗文朗读和背诵(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注意一些特殊的发音和停顿。
三、诗文内容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四、重要词汇和句式掌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文中的一些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2. 教师可以解释这些词汇和句式的意思,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
五、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和评价《望岳》,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泰山的短文或者写一首关于泰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些重要的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望岳》,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的调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文。
《望岳》说课稿及教案
《望岳》说课稿及教案一、说课稿: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诗,了解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2)诗歌内容:解析《望岳》诗的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诗歌翻译:翻译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内涵。
3. 教学过程:(1)导入: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诗歌背景介绍:简述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3)诗歌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
(4)诗歌翻译:翻译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内涵。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拓展性问题。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诗,了解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重点:(1)诗歌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的分析。
(2)诗歌背景的了解。
3. 教学难点:(1)诗歌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的理解。
(2)诗歌背景与诗人情感的关联。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
(2)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教学步骤:(1)导入: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诗歌背景介绍:简述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3)诗歌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炼字、抒情手法等。
(4)诗歌翻译:翻译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内涵。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拓展性问题。
(6)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望岳》诗,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的分析文章。
语文课《望岳》说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望岳》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望岳》。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
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
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漂亮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将以“泰山”为切入点,从诗歌入手,吊起学生的胃口。
《望岳》说课稿(精选7篇)
《望岳》说课稿(精选7篇)《望岳》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说课稿篇1说教材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拓展阅读诗词九首中的第四首。
由于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前三单元是现代文,后三单元是文言文,考虑到学生接受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上课的顺序,第一单元上完,我们就上了第四单元。
说学生我们八年级二班的学生正所谓是参差不齐,程度好的也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学困生也不少。
但整体中间学生较多。
我本节课的设计完全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的。
说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
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背诵诗歌。
说教学重难点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
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说教学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制作课件说教学设计(总体构想)我的这堂课着重是想引导学生朗读、赏析诗句,感受泰山的神奇秀丽高俊等特点,激起学生和作者一样的志趣,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抱负。
具体设计教学环节如下:激趣导入、走近作者、朗读感悟、探究赏析、明确主旨、链接拓展、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3分)(课堂上我喜欢给学生在一开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所以这节课我采用以图片导入。
)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下面老师为大家出示我国名山的图片来欣赏,询问学生看了这些名山之后有什么发现、感受。
(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对此诗人又产生了什么独特的感受。
《望岳》说课稿及教案
《望岳》说课稿及教案一、说课稿1.1 教材分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本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树立远大理想。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背诵、理解及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诗文的意境和诗人情感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2.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2.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高鉴赏能力。
2.3 实例分析法:以诗中的意象为例,讲解表达技巧,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泰山吗?你们对泰山有什么印象?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望岳》,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背景,分析诗人的创作动机。
(2)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讲解表达技巧。
(3)讲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如泰山象征国家命运等。
3.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6 作业布置(1)背诵《望岳》。
(2)写一篇关于《望岳》的鉴赏文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课时(45分钟)完成。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望岳》,并理解诗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观照诗人情感的镜子
《望岳》诗歌教学研讨课说课稿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
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
当我们一说到汉语是伟大的、是一种具有高度文明价值的语言时,人们马上会举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诗为例,甚至不用举例,这些精美的的诗句就会自动浮现在我们的记忆中。
它们已成为我们的文化记忆,成为我们的审美尺度。
所以德国二十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说:“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诗歌来体现”。
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
所以有人称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诗歌中有真诚、炽热的感情,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
所以不管是诗歌的教还是学都应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
这样看来,诗歌教学就必须是一种知识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导引的重任。
一、教材解读
《望岳》被编排在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诗歌,本单元所选取的文、诗都是与山水有关的,在大自然的景色触动下产生种种感受:被自然陶醉,流连于山水之间;借山水表达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活;借自然景观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志向……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也是与后期成熟诗歌在情感和风格大不相同的一首。
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说学情
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诗歌就主要是以背诵为主,很少对诗歌进行深入地理解与赏析,当然这与考试的导向是分不开的,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一知半解,是支离破碎的。
这与诗歌教学所承载的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设计初衷相去甚远,尤其是面对考试时诗歌赏析题,学生的答题内容往往会是千篇一律,语言干
涩乏味,缺乏个性,甚至于对诗歌只作背诵,不作深入探讨,学习过的诗歌间基本不发生联系,知识的纵、横延伸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是停留在浅表层次面上的。
二、说课的设计
长时间来我一直在诗歌教学时坚持一种习惯,想通过诗歌教学达到知人、知情的目的。
即通过一首诗歌学习能让学生向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近,理解诗人,近距离观察诗人。
在教学《鱼,我所欲也》时,把孟子、孔子,儒家的关系让学生搞清楚,甚至是三教、九流的知识都能形成关联。
在教授《小石潭记》时总要结合诗歌《江雪》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柳宗元,真正理解《江雪》的诗意。
当然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学生考试时对诗歌默写题时总不能百分之百地拿回这送分题。
但我坚信:凡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就是对的。
基于这种习惯,我想在诗歌《望岳》教学时,杜甫的《春望》将进入学生的视野,过去学习过的《登高》也会进入课堂,它们的进入将成为理解杜甫、走近杜甫的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杜甫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对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来体现对杜甫的诗歌、诗人的情感把握的。
三、说课的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设计,结合学生对古诗词现有理解水平,将课的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望岳》,感知诗歌内容。
2、能运用主题歌赏析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
3、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情感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法来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
2、运用赏析方法赏鉴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其说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几首杜诗的理解和对比,感受杜甫的情感历程,并能体会到杜甫的爱民、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运用赏析方法赏鉴诗歌。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朗读方法的指导及把握
四、教学方法的使用
诵读法讲授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积累的杜甫诗歌及对杜甫的了解
(二)出示课题、学习诗歌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感情
3、运用赏析方法赏析诗歌
4、诵读诗歌
(二)对比学习
1、展示《春望》
2、大体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
3、诵读诗歌
4、《望岳》、《春望》对比(三)课外联结
1、杜甫的人生经历
2、杜甫诗歌积累展示
3、杜甫的主流情感把握(四)课堂小结
我所了解的杜甫
(四)布置作业
诗歌——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
——《望岳》诗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望岳》,感知诗歌内容。
2、能运用主题歌赏析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
3、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情感历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法来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
2、运用赏析方法赏鉴诗歌。
情感态度与其说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几首杜诗的理解和对比,感受杜甫的情感历程,并能体会到杜甫的爱民、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运用赏析方法赏鉴诗歌。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朗读方法的指导及把握
3、教学方法的使用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积累的杜甫诗歌及对杜甫的了解
二、出示课题、学习诗歌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感情
3、运用赏析方法赏析诗歌
4、诵读诗歌
三、对比学习
1、展示《春望》
2、大体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
3、诵读诗歌
4、《望岳》、《春望》对比
四、课外联结
1、杜甫的人生经历
2、杜甫诗歌积累展示
3、杜甫的主流情感把握
五、课堂小结
我所了解的杜甫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望岳
远望:望岳
杜甫
远望——连绵不断
近望——神奇秀丽,险峻挺拔
仰望——神秘巍峨
愿望——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