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一、知识讲解1.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3.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
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解析第(1)题,河流凸岸水流速度慢,泥沙容易淤积,不易建设港口、码头,故A项错误。
河流凹岸水流速度快,泥沙不易淤积,易于建设港口、码头,故B 项正确。
沙洲规模不大,海拔较低,不足以起到避风的作用,故C项错误。
码头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快,码头受水流冲击大,故D项错误。
第(2)题,待建码头连接了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和水路,实现了各类交通的有效衔接,故A 正确。
待建码头连接了多种交通,使该城镇与外界联系更方便,对该城镇的经济建设会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加大城镇人口压力,故B项错误。
待建码头西侧为高速公路,对该城镇向西进一步的扩展起到阻碍作用,故C项错误。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待建码头与该城镇不能构成一个区域城镇体系,因此D项错误。
答案(1)B(2)A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
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地理专题-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

地理专题-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一)港口的区位(自然因素为主)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避风港湾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范围大,经济发达,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
经济依托: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或沿途经济发达,为港口提供运输需求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二)车站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即:①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1.自然条件土地:面积宽广,价格低廉地形:平坦开阔(不在盆地和谷地中),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排水方便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经济:当地经济发达(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
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2.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3)资源开发的需要(4)交通发展的需要(5)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输条件好;
②气候条件好:气象灾害少;
③水文条件好:河流较少,建设桥梁少,成本低;
④地质条件好:地质稳定,地质灾害少;
(2)社会经济条件好:
经过
等地区,工农业经济发达(或基础好);市场
广阔(或发展潜力大);人口、城市众多;物产丰富;科技力
量大;有国家(地方)政策支持等。
劣:
地处
地形区,地形崎岖;
等气候恶劣;跨越
【】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选择的答题模板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选择 (1)自然因素
分析角度 地形
答题模板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 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
用耕地)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 气候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 等
亚欧大陆桥
第一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 托克——莫斯科 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
返回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直接沟通的海洋是哪些? 日本海(太平洋)和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
(2)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主要有何交通意义? 沟通欧洲大西洋沿岸和亚洲太平洋沿岸。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 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的居民点。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 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 Ⅰ方案 较合理。三个方 案的优缺点是:
Ⅰ方案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路 稍长。Ⅱ方案线路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工程最 大。Ⅲ方案连接了E居民点,但沿线通过沼泽地, 工程投资大。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来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

2.修建南昆铁路对沿线资源有什么意义? 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为什么过去没有修这条铁路,到了1997年才修成?说明影 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对全国铁路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南昆铁路途径19 个县(市),全 长898.6千米,吸 引范围共计29个 县(市),人口 约0.2亿,其中包 括了十多个少数 民族。这里是我 国贫困人口较多 的地区。
南昆铁路经过的 地区,地势上有 多次大的起伏, 地质条件极为复 杂。在这种条件 下修铁路,必须 依靠科学技术。 南昆铁路是我国 国内科技含量最 高的铁路之一。
过去科技不发达无法克服自然条件的障碍, 以及社会经济不是很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 求不够大。
所以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 要因素。
对全国铁路网而言,布局更加合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是:
自然因素: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矿产、旅游等资源种类多,存储量丰富, 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有利
南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 现代化铁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 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南昆铁路把资源 丰富但无出海口 的西南内陆,同 有绵长海岸、便 捷通道的华南地 区连成一体,使 资源优势同区位 优势结合起来。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以南昆铁路为例
(一).读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 地形:南昆铁路经过哪些地形区?地形起伏状况如何?对修建铁路是 否有利? 2. 地质:该条铁路经过什么特殊地貌区?位于什么板块交界附近? 地质 条件如何,是否有利于修建铁路? 3. 气候:该地区以什么气候为主,降水有什么特点?对修建铁路有利吗? 结合地形气候分析该地还容易发生什么地质灾害? 4. 水文:铁路穿过的河流多吗?水能资源丰富吗?对建设铁路有利吗? 5. 资源:这些地区有哪些资源?对交通运输来说有利吗?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降低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因此,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包括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地理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交通运输线布局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起始点、路径和终点。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运输线与主要市区或商业中心的相对位置,以便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2. 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平缓程度和山脉的分布,直接影响交通线的选择和建设难度。
在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相对较容易;而在山区或高原地区,需要通过隧道或桥梁等工程来克服地形的挑战。
3. 气候和气象条件气候和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也有影响。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会导致土地易于沙化,从而影响交通线的建设和维护。
此外,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也会对交通线的使用和维护产生一定影响。
三、经济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交通线的起止点和经过城市的路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 资金投入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在交通运输线布局中,需要考虑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等经济因素,以便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交通线路。
3. 产业分布产业分布也会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产生影响。
不同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分布密度,决定了交通线路的繁忙程度和通行量。
因此,在布局交通运输线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产业的分布情况,以便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四、社会因素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口稠密的地区交通需求相对较大,因此,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的集中区域,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区位因素一、海港区位因素在港口布局选择时需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
也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一)自然条件:陆域——地形平坦开阔;水域——港阔水深、淤积少、风浪小。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①陆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水域:港阔水深、风浪小(位于港湾或背风坡),便于船舶的航行停泊。
河流侵蚀侧河道淤积少易发展建设港口即港口布局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二)社会经济条件:运输需求量大;完善的交通运输网③靠近…等大城市,以大城市作为依托;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经济腹地、市场腹地广,客货运输量大,便于客货的集散。
④ 政府政策支持。
⑤ 交通便捷,对外联系方便,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二、铁路线、高速公路的区位因素某些要点既是区位因素,同时也是发展的意义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1、经济因素:资金保障、运输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沿线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客货运输量大♦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交通线应尽可能连接更多的城镇和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和带动经济发展)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如京九线、青藏铁路区位与此相似二)、科技条件——先进科学技术是保障,从而克服各种自然不利因素。
交通线的走向,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如城市分布等,同时也受到自然因素尤其是地形、资源分布等的影响高速公路和铁路不应穿过市中心,避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三)、自然因素——基础因素/ 限制性因素① 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平坦——利于交通修建,工程投资少、工程量小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地质不稳定。
如断层发育,多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利于交通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大线路应尽量沿山谷、河谷、平原等延伸,避开断层、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并尽量少占用耕地② 气候:多暴雨、暴风雪、洪灾、大风、台风等气象灾害——工程量大、投资大③ 水文:多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工程量、投资大线路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避免跨越河流少架桥梁。
专题35: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交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5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交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拓展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柏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
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该港为巴西南部重要港口,有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城市。
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的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盛产谷物、烟草、葡萄、牲畜、羊毛、木材等。
材料二里奥格兰德是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港口城市,位于帕图斯湖湖口,港口最大吃水11.28米。
下图为“阿雷格里港和里奥格兰德港的地理位置图”。
(1)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
(2)帕图斯湖发展航运的最大限制条件是____,解决措施有____。
(3)阿雷格里港是巴西重要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其形成原因有____。
(4)有人认为该地区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应该选择在里奥格兰德,可能的理由有____。
【答案】河湖沿岸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泥沙淤积,水深较浅① 湖区西岸避免过度垦殖,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②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泥沙,减少入湖泥沙;③ 定期清除湖底淤泥,疏通航道① 周边区域是发达的农牧区,农牧产品丰富;② 大多为商品性农产品,出口量大;③ 阿雷格里港是水陆交通枢纽,成为农牧产品集散地;④ 帕图斯湖有水道与大西洋相连,可实现湖海联运,便于农产品输出① 里奥格兰德靠近大西洋,海运更便利;② 不在河流入海口,无河流泥沙淤积,港口水位深【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分布与形成原因、港口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
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湖沿岸或平原地区,原因在于:河湖沿岸或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交通条件好,适合居住。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答案 路网特点:路线较少 (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 海港口。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 进口商品的运输。
解析答案
(2) 指 出 尼 日 利 亚 拟 建 沿 海 铁 路的布局特点。
答案 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 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 (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 成铁路网。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 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 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 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 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 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 基础设备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 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 高。
一般答题思路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
思考方向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文 地质 气候
满分术语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 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尽量少占用耕地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 经济 里程
社会
环境 技术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 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 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 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区位分析——交通区位因素

例题: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建 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 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国道 ,公路二 是 地方性公路 。判断的理由 是: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 缩短线路长度;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 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的居民点。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 Ⅰ方案 较合理。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是: 有三个方案,你认为 Ⅰ方案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路稍长。 Ⅱ方案线路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工程最大。 Ⅲ方案连接了E居民点,但沿线通过沼泽地,工程投资大。
聚焦点二 交通线路区位分析
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 气候、河流等因素。--重要因 素 •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合理布 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城 镇发展、民族团结、国防需求 等。--决定因素 •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克服的 不利自然因素等。--影响深远
社会经济因素
决定 走向
影响局
例题:
读下图,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 地作为机场选址 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 规模大,c地需填海)
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 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 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 通便利)。 •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 地。 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 •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 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上海港位于河口,可 兼作海港和河港;平 自然因素 坦开阔的地形、丰富 的淡水和优越的航道 上海港建设的经济 位 决 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有 腹地是我国经济发 置 定 利条件。 达的长江流域。
经济腹地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难点之一,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很大的难度。
在这里我把几个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总结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把条理理顺清楚,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部分的难点。
一.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二.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尽量穿过居民点。
三.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二是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
三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四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五是上海港还通过长江干支流与铁路、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
四.航空港选址的区位因素:1、地质: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
2、风向:飞机要逆风起飞,跑到要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3、水文与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好有利于排水。
4、有一定的净空条件(高度和宽度)。
5、与城市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噪音等对城市污染,同时与城市之间要有便捷的联系。
6、从气候条件上看应该选择在低云,低雾和暴雨出现频率最少的地方。
五.汽车站选址的区位因素:1、面积较大,地形平坦。
2、要远离市中心,防止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
3、与城市干道,火车站,港口等有便捷的联系。
【2019年整理】地形对交通的影响1

想一想: 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2、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其原因。
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可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 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 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活动2
1.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多呈”之”字形分 布 2.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 网状分布。
自 然 因 素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 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 气候 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 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 暴雨强度来设计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 社会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 展等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技术因素 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自然 障碍和车公路
减缓道路的坡度,建设费用较高.
活动3
兰州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 中国交通分布的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 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密度较大; 山区多呈“之”字形分布。
• 科学技术对交通建设影响很大。
2.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 平原 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 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地 形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 自 山地 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 然 “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因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 素 水文 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 地质 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 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二、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和 交通线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补充:铁路、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2.促进沿线经济的的发展 (1) 粮棉油的重要产区 (2)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地
区 (3)带动革命老区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1)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物资 交流
(2)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 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社会经济因素: 1、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以直达运输为主, 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 长度,以节省时间。 2、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 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为例,分 析影响它布局的因素 有哪些? 1.合理布局交通网 (1) 缓解南北铁路运输 的紧张状况 (2) 活跃了整个铁路网
补充:
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 并以京九铁路为例分析
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 平原:对线路的限制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
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
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2、水文:应避开沼泽地;尽量少跨越河流,减少投 资。 3、地质: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开凿 隧道时,避开断层带,选择背斜。
高中地理知识点: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2019中学地理学问点: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途(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困难的路段;2.山区路途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留意爱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便利、干脆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便利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行人和车辆的流淌方向和数量常常改变;3.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1.实施削减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交通区位分析方法总结

交通区位分析方法总结(一).交通遗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二)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点主导因索是不同的。
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交通线的区位条件课件

是 地方性公路 。判断的理由 是: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 缩短线路长度;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 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的居民点。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 有三个方案,你认为Ⅰ方案 较合理。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是:
(1)下列关于铁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⑤铁路自南向北穿过大巴山和 秦岭等山脉
B.④铁路经过的地区地形崎岖不
平
C.③铁路自南向北地势越来越高
D.⑦铁路可以到湖南省
图 3-4-6
(2)①②③④四条铁路沿线地势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名师点拨]第(1)题,根据图中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区进行判断:⑤为宝成线,自南向北穿过大巴山和秦岭等山脉;
④为贵昆线,穿越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⑦为湘黔线,向
东延伸到湖南省;③铁路线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自北向南
地势越来越高。第(2)题,②铁路线位于四川盆地内部,地势起 伏最小。
[答案](1)C (2)B
【变式训练】 2.我国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 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 3-4-7 思考, 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
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城镇
影响局
自然环境
线
发展、民族团结、国防需求等。
部走向
--决定因素
保障
•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克服的不 利自然因素等。--影响深远
走向 科学技术因素
例题: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图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 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 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
地质
气候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项目
评价内容
平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 地 原 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
地 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者开凿隧道。
地 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者开凿隧道。
水文
地质
气候
知识归纳
平原
山区
知识归纳
项目
评价内容
平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 地 原 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
地 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者开凿隧道。
1、为什么要修建青藏铁路?
2、为什么不早修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修建主要的难题是什么?
3、青藏铁路建设最能够促进当地什么资源的开发?
4、总结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知识清单
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知识归纳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冻土广布、高原缺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完善全国铁路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可以使西藏 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
学生活动
京 墨津 脱冀
青藏铁路
京津冀
大别山 中国高铁
学生活动(二)
青藏铁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 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 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从此也结束了西 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这条铁路被当地人称为:团结路、幸福路。
学生活动(四)
1.制约墨脱县修筑公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地处边疆,经济落后
B.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稀少,运输需求少
D.海拔高,降水多
2.修筑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B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知识清单
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知识归纳 知识框架
【答案】原因: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 影响:扩大对外联系; 缩短距离,节约时间;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
知识清单
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知识归纳 知识框架
知识归纳
项目
评价内容
平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 地 原 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
【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量大; 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知识清单
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知识归纳 知识框架
答题技巧
首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是否修建交通线。 其次,考虑技术因素,现代交通建设,技术是保障 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最后,分析建设难度要考虑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制约 交通线的发展。
知识归纳
学生活动
京 墨津 脱冀
青藏铁路Hale Waihona Puke 京津冀大别山 中国高铁
学生活动(四)
(2013·新课标Ⅰ)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 雅山脉东端南麓。2010年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 史。结合右图完成1~2题。
学生活动(四)
1.制约墨脱县修筑公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处边疆,经济落后 B.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稀少,运输需求少 D.海拔高,降水多 2.修筑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巩固国防;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西藏的长期稳定。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修建桥隧、解决冻土等问题)
学生活动
京 墨津 脱冀
青藏铁路
京津冀
大别山 中国高铁
学生活动(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 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活动(三)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
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 地质 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向
斜,应从背斜部位。
气候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项目
评价内容
平 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 地 原 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学生活动(一)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6分)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 有何促进作用?(6分)
地 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者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
地质 气候
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 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向 斜,应从背斜部位。
湿润地区:注意排水;干旱地区:注意防风(风力、风速、风频) 固沙;高寒地区:注意低温、冻土、降雪、结冰等
高三专题复习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交通强国
学生活动
京 墨津 脱冀
青藏铁路
京津冀
大别山 中国高铁
学生活动(一)
【2017年高考、天津卷】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 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 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6分)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 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 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 发展有何促进作用?(6分)
学生活动(五) 知识框架
经济因素:
宏 合理布局交通网;
观
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
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社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协调共同发展,巩 固国防。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
微 观
修铁路、高速公路,要求线路平直,直达为主。
一般地方性公路选线,多连接聚落。
中 国 高 铁 学生活动(六)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小组讨论
1、为什么要修建青藏铁路? 2、为什么不早修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修建 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3、青藏铁路建设最能够促进当地什么资源 的开发? 4、总结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有哪 些?
学生活动(一)
青藏铁路
学生活动(二)
青藏铁路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 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 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从此也结束了西 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这条路也被当地人称为:团结路、幸福路。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