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程探究式教学
政治必修一综合探究一教案
政治必修一综合探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导入:介绍政治生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府的职能与责任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选举、模拟听证会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综合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设计及应用
师 应 在 了解 学 生 的心 理 状 况 , 了解 学 生 学 习 的 客 观 规 律 和 把 握
学 生 的 知识 经 验 背 景 和 思 维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根 据 学 生 的 认 知 水 平 精 心 设 计 问题 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 比如 , 讲 哲 学 中 来 在 “ 质 的运 动 和 静 止 ” , 设 计 了这 样 一 个 情 境 : 物 时 我 坐在 高速 行 驶 的 列 车 上 , 到 车 窗 外 的 树 木 建筑 往后 倒 去 , 们 是 在 运 动 昵 还 看 我 是 处 在 静止 中 ? 生 能 根 据 所 学 的 知 识 得 出 , 对 于 车 窗外 的事 学 相
人 们 认 识 事物 , 先 是 从 认 识 事 物 的 现 象 入 手 , 是 感 知 浅 首 先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领 导核 心 ; 列 主 义 、 泽 东 思想 , 小 平 理 马 毛 邓
论 、三 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 学 发 展 观 是 我 们 党 的 指 导 思 想 ; “ 重 科 中 国走 社会 主 义道 路 是 历 史 和 现 实 的 必 然 选 择 ,只 有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救 中 国 , 有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发 展 中 国 。 师 应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具 只 教
物 处 在运 动 中 , 对 于 车 厢 内 事物 , 处 在 静 止 中 。这 时 学 生 就 相 又
会 发 现 为什 么会 同时 处 在 运 动 和 静 止 中 ?当 已知 的 科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所 发现 的 问题 产 生 了 的矛 盾 和 冲 突 ,就 成 了 触 发 问题 意 识 的 最 佳 切入 口, 生 就 会 怀 着 极 大 的 好 奇 心 去探 究 新 的知 识 。 学 再 次 , 用 灵 活 的 教学 方 式 , 行 积 极 引 导 , 化 学 生 的 问 采 进 强
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学使用策略
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各课设置了“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名人名言”等栏目(其中必修四以“阅读与思考”替代“探究与分享”栏目),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活泼多样,更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其中,“探究与分享”是各课各框必备的重点栏目,每框题平均达到4个以上,是各课的“重头戏”。
能否用好“探究与分享”栏目,直接关系到教材的使用成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优化教学策略,把握设置意图,定位教学目标,分类处理运用,调整整合创新,适时评价保障,解决好为什么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问题,充分发挥这一栏目的教学价值,增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明确设置意图,发挥栏目功能统编教材必修四册共有64个框题,268个“探究与分享”,每个框题都设有这一栏目。
花费大量笔墨设置这个栏目,旨在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学习、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统编教材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从“探究与分享”栏目开始的,也就是说,该栏目在教材各框题教学中起到“起始”作用,具有导入功能。
这提示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该栏目提供的材料创设情境,衔接新旧知识,营造新课教学氛围,实施情境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可巧用栏目中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来回顾、调动旧知;运用问题与任务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探索新知;利用问题解决与任务完成的需要,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构建。
恰当发挥该栏目的导入功能,可更好地实现不同课时和不同课堂环节的顺畅过渡与衔接,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其次,“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探究和分享,既是对情境问题和学科任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的探究与分享,具有导向学习内容的意义,同时又是基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教学使用策略文/刘文川[摘要]“的栏目,是活动型排思路和师生实际整合创新和强化优化教学策略,充促进课程目标的实[关键词][作者简介]师,特级教师于学生思维活动和课堂互动的探究与分享,具有指向活动方式的价值意蕴。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一、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对于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不一定跟得上。
而思想政治课程正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议题式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政治和伦理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选取具有时代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思想碰撞和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批判中成长,在辩论中锻炼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选取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和社会实际的议题,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比如网络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影响力和挑战性的议题,比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颠覆等。
这些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接触到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入议题,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了解到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可以通过阅读、辩论和写作等方式来扩展学生对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分析和观点,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了解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和考试表现等多个方面。
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议题式教学的态度和收获,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评价和改进,可以使议题式教学真正发挥出其激发学生思想和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
高 中政 治 探 究 式 教 学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1 . 太注 重 形 式 而 不 注 重 内容
、
课 堂上气氛过 于活跃 , 而忽 略了教学 的内容 , 这 样可能导致 学生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有学到。在课 堂 上 以讨 论 、辩 论 等 不 同 的形 式 来 激 起 大 家 的学 习 兴 趣 是 可 以 的 ,但 同 时也 应 该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深层 次 思考 、进行知识 的深层次探究等能力来提高学生的 探究能力。
一
能够指导的范围之 内 ,要能够让学生们都 能参 与进 来并且能够提高学生 的认知水平 ,也有利 于学生 的
健康成长。 在选择课堂探究 资源时 ,要根据学生i 生 格 的丰 富多彩来选择资源 ,而不一定要局限于教 材中的资 源 。教材设置的探究资源难免会存在普遍性 而难 以 激发学生的兴趣 , 导致学生难 以参与进来。 所以教师 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选 择课堂探究资源 , 使学生在课 堂上都能够参与进来 , 使探究课堂更生动有趣 。 同时 ,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 过程 中要不断地挖掘学生 的生成资源。高 中政治探 究性教学时做的探究活动 ,学生在探究 以后生成 的 新 的知识 , 新 的探究成果 , 教师就应该根据课堂 的需 要来充分地挖掘学生 的生成资源。
些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 的时候 ,为了体现新 课程探究式教 学的概念而太拘 泥于教纲上 的规 定 , 将教学步骤公式化 , 内容也 太死板 , 全然不顾 学生们 探究的热情 等实 际情况 。
一
二、 高 中政 治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问 题 的解 决措 施 1 . 要 发 挥促 进 者 的作 用就 必须 要 更 新 教 学 理 念
浅谈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法
把 教 学 评 价 的权 力 还 给 学 生 。 传 统 教 学 中评 讲 , 与错 、 求 真 理 、 胆 发 表 意 见 的 学 风 。 对 大 是 与非 、 肯定 与 否定 全 由教 师 主 宰 , 而探 究 教 学 下 学生 自主 学 习 , 以学 生 自己 讲 评 为 宜 , 师起 引 导 作 用 。学 习过 程 中 的 必 然 性 与偶 然 性 等 联 系 起 来 , 其 思 维 达 到举 一反 三 、 类 旁 应 教 使 触 评讲 , 以 由 学 生 评 学 生 , 师 评 学 生 , 生 评 教 师 。教 师 应 通 的 效 果 。 可 教 学
境 , 定 发 散 源 , 事 物 的 纵 深 探 索 , 发 展 学 生 思 维 的 深 确 向 以 刻性 。
追 究 原 因 。也 就 是 要 让 学 生 自 己去 发 现 问题 、 决 问题 , 过 学 生 学 有 所 得 。 解 通
以及 合 作创 新 能力 等 。 高 中 思 想政 治 课 教 学 应 用 好 探 究式 教 索 , 展 学 生 的 知识 面 和思 维 的广 阔 性 , 时 要 是 根 据 问 题 情 扩 同
时 间去 动 手 实 践 、 查 修 正 。 检
() 4 画龙 点 睛 : 对 学 生 学 习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思 维 障 碍 , 针 用
把 作 业 的 自主 权 还 给 学 生 。 学 生 有 选 择 作 业 的 权 利 , 画 龙 点 睛 和 排 除 故 障 的 方法 , 发 学 生 开 动 脑 筋 。 即 启 自己 进 行 思 学 生 可 根 据 各 自的 实 际 需 要 , 有选 择 地 完 成 老 师布 置 的 作业 ; 考 与 研 究 , 寻找 解 决 问 题 的途 径 和 方 法 , 而 达 到 掌 握 知 识 、 从
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品德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探究式教学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则,无疑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探究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的途径应该是如水赋形,不拘一格的,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实施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堂实效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探究式教学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努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践表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就会失去方向,不着边际,实现不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要把握好整堂课的发展方向,掌好舵,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另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抹杀学生的思维,回到灌输式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努力构筑民主平台,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氛围中开展讨论、探究、合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要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有适度的思维难度;同时还要求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的情景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线索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继续探究。
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初探
的 表 现 也 主 要 在 于 他 们 探 究 的 自主 性 和 参 与 的主 动 性 。 在这 一 过 程 中 ,教 师 尽 力 为 学 生 营 造 一 个 创 新 教 学 的 氛 围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创 新 教 学 中 ,要 教 育 学 生 会 批 判 思 维 ,努 力 改变 学 生 一 味 传 承 和
亚 里 士 多德 说 过 , 创 造 性 的 思 维 就 者 实 地 考 察 、 体验 学 习 等 形 式 捕 捉 有 用
是 从 疑 问 和 惊 奇 开 始 的 。设 疑 是 实 施 探 信 息 ,这 是 充 分体 现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阶
究式 教 学 的 前 提 和 重 要 环 节 。 因 此 ,要 段 。 另 外 就 是 对 资 料 的 分 析 , 这 时 候 , 使 探 究 式 教 学 具 有 实 效 性 , 教师 在 课 前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对 收 集 的 资 料 进 行 归 纳 、 就 必 须 精 心 设 计 一 定 的 情 景 , 引 出 话 整 理 、分 析 、 加 工 ,从 中提 取 有 价 值 的 题 , 当 学 生 不 能 用 原 有 的知 识 解 释 新 的 信 息 进 行 课 题 研 究 。 然 后 再 进 行 讨 论 ,
随 着 课 程 改 革 的逐 步 深 入 ,探 究 式 教 学 的实 施 也就 成 了 新 课 程 改 革 的重 要 方 面 。那 么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领 域 中
动 地 接 受 知 识 , 而 不 会 问 为 什 么 是 这 样 的 ,更 不 会 去 思 考 这 个 结 论 是怎 样 得 出 的 。因 此 , 我 们 的 教 学 设 计 应 充 分 利 用 学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探究课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议题式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随后介绍了如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并探讨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从前景和挑战的角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意识,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教育、地位、传统教学、问题、定义、特点、实践、探索、前景、挑战1. 引言1.1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选取具有争议性和社会关注度的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和时事的理解和关注度,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和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议题式教学因其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被认为是一种更适合当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期,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同 时还 可 以发 现 自己 在探 究 活 动 中的 盲点 。 3对 学生 的探 究 活动 进 行 综 合评 价 . 评 价 是 整 个 探 究 式教 学 过 程 的 最 后 一环 , 一环 节 中必 须 充 这
解决问题等 的意识和能力进行评价 。 二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设 计的实施情况 , 研究 中的资料积 累情况 , 研究过程 中遇到 的问题
和解决问题 的情况进行评 价。 三是研究结束时对学生参与互动探
究式教学的全过程情况 、 全过程的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
价。在综合评价 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 举一个例子, 在进行“ 政
府职能 ” 这个专题教学 时 , 教师在选择新课导人材料 的时候就可 以与时下发生 的事情 紧密结合 , 具体说 可以选用最近“ 南方大 面 积降雨 政府抗洪救灾” 事件 , 从政府对这个突发事件 的处理措施 中看我们政府 的具体职能。 这样 就不仅可 以使学生觉得课程与现 实结合的很 紧密 , 而且可 以在最后评价的基础上归纳 出我们的政 府要 的是一个便 民利民的政府 ,这样就使得整节课得到一个情 感、 态度 以及价值观 的升华 , 是将学 习的比较抽 象的知识 内化到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去 , 从而使知识和行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 总之 , 在探究式教学法 中 , 教师有 意识 的去引导 学生让他 们 用 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相关 的探究课题 , 然后 由他们 自己 去交流推导出探究 的结论并展示其探究成果 。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
瓣麓 麓
论高 中政治教学中的探 究式教学
2 43 江 苏省 东 台市 三仓 中 学 王 彩 云 221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综合探究板块的运用策略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综合探究板块概述•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综合探究板块的教学策略•综合探究板块的教学实践及案例分析•运用综合探究板块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推出和实施背景综合探究板块的定位和特点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动机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流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02综合探究板块概述综合探究板块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和应用的一种学习活动。
综合探究板块的特点包括:探究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
综合探究板块的内容主要包括:探究主题、探究目标、探究过程、探究成果等。
综合探究板块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综合探究板块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探究板块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VS03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综合探究板块的教学策略教师需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图片、音频等手段,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合理设计问题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给予适当指导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方向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以促进小组内部的互相学习。
合理分组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提升小组合作效率。
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小组合作,促进探究深度给予充分展示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学生
现 阶段《 基础 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 ( 试行 )所强 调的课程改革 的 》 具体 目 标之~就 是要 : 改变课程实施过 于强调接受学 习 、 机械训 练 的现状 ,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 于探究 , 乐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那么 , 作为现实 中承担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 的教师 主体 究竟应该如何 服务 于承担学 习任 务的学 生主体 , 促进探 究教学 中问
生 自主探讨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 国体 下坚持 多党合作制度 的必然性 与必要性 。探究结束 ,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简 明扼要地归纳总结 。 其二 , 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 :真正 的学校是一个积极 “
思考的王 国, 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为此 , 教师务必突
济形势 的不断变化 , 国家对 自 身所需要 的创新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数 教师放 任探 究 , 即教师 在提 出 中心 问题 后 , 完全 由学 生制 订方
案、 收集资料 、 论 问题 、 验结论 , 讨 检 很少指 导。另一 方面 , 少数教
师泛 化探究 , 即对具 体的教 与学 的形 式安排 计粗 制滥造而 勿精心 设计 。 再者 , 数教师驾驭 多媒体技术 辅助探究 不力 , 少 即教 师对影
教学 园地
・_・
口
同
中思想政治课探 究式教 学 中问题解 决 的有效 策 略
林 爱 华
( 州市路桥 区金 清 中学 浙 江 ・ 台 台州 385 ) 108
中图分类 号: 3 G6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6 2 7 9 ( 0 9 3 — 1 O 1 7 — 84 2 0 ) 1 一 1 4 B
题的有效解决呢?
例如在学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 目标》 , 时 可共同唱唱宋祖英 的《 越来越好 》 “ :房子大了 , 电话小 了 , 感觉越来越 好… ・ ・ 环境越来 越好” 让学生在宽松 愉悦的氛围与充 分的讨论 中 自己感受新 时代 ,
探究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引入能增强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引入,不单单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实际生活、社会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有意无意中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教”与“学”的全程中。
探究式教学作为这样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国内外普遍接受并积极提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创设问题,质疑探究在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重质疑探究就是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到常规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善于从课本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对未知事物进行勇于探索。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养成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促使学生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决策。
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
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
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例如在讲到“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预先布置学生课外自学,查找资料,设想方案:近年来我国银行的利息率先后下调过几次?为什么利息率下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币的流通量?假设你有一笔闲钱,在利息率较高的情况下,你会多存还是少存?在利息率较低的情况下,你又会怎样安排?比较一下,哪种情况下人们留在身边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量多一些?国家为什么提高了银行存贷款的利息率?银行利息率为什么会变化?面对金融危机等新问题、新形势,国家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交流调查,整理出基本论点,并通过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据说明自己的论点,对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了充分地认识。
当然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
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一、课程设置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进行调整。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方法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需要引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要注重引导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注重实践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注重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通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资源在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要加强对教材的改革和创新,编写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政治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实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科研院所等,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教学资源。
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面,应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助,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更加充沛和充实的资源支持。
探究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决
在 教 育改 革 的新 形 势 下 ,高 中政 治 教 学 改 革 在 如火 如荼 地进 行 , 高 中政 治 新课 程 改 革使 当前 高 中政 治 教 育面 临 挑 战和 机遇 , 其 对 政 治 教 学形 式 、 教 学 方 法 和 政 治 教 师 的教 学 理 念 与 观念 提 出 了较 高 的要 求 。 高 中 政治 新课 标 对 政 治 教 学 的要 求 1 . 政 治教 学要 以 促 进 学 生 素 质 发 展 为 中心 。政 治 新 课 改
学 过 程 中 紧密 联 系 实 际 显得 极 为 重 要 。 在 政 治 教 学 过程 中 , 教 师 应 将 我 国 当前 发 展 与 政 治 理 论 相 结 合 .不 断 调 整 和 补 充政 治 教 学 内容 , 鲜 明 地体 现 我 国乃 至世 界 的 时代 特 征 。
二、 高 中政 治 探 究式 教 学 目前 存在 的 问题 1 . 太 注 重形 式而 不 注 重 内容 。课 堂 上 气 氛 过 于 活跃 , 而 忽 略 了 教学 内容 , 可 能 导致 学 生 一 节课 下来 什 么 都 没 有学 到 。 在 课堂 上 以 讨论 、辩 论 等 不 同 的形 式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是 可 以的 , 但 同 时 应 该 注 意 促 进 学 生 深 层 次 思考 , 进 行 知 识 的 深 层 次探究 , 提 高 学 生 的探 究 能 力 。 2 . 太 注 重表 演 。一 些 高 中政 治 教 师在 准 备 公 开 课 时 , 为了 体 现 新课 程 探 究 式 教 学 的概 念 会 花 大 量 的 时 间 和 精 力设 计探 究方案 , 并 在 公 开 课上 “ 表演 ” 出 来 以 博得 好 评 。 而 在 平 常 上课 时 还 是 按 照老 的套 路 讲 课 , 完 全 没 有 探究 式教 学 的 影 子 。 3 . 死板照教材 讲 , 缺 乏 变 通 。 一 些 高 中政 治 教 师 在 备 课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
如何界定探 究式教学
度 集中起来 ,不再依 赖请 教老师来寻求
答 案。
探 究式教学是在教 师创建 的学术研
究情景 下 ,学生 自己洞悉 问题 、解决疑 问然后获得 知识 与能力提升 的一 种新型 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需 自己
三、探究式教学下的新需求
分析并筛选有效信 息 、深 入调查研究 、
进行初步交流 和总结结 论等相关步骤。
在 分 析 与 讨 论 交 流 的 过 程 中 ,学 生 可 以 潜 移 默 化 地 拥 有 一 定 的 思 维 能 力 ,在 解
模 式在 新课 改的推 动下不 断创新 ,让我 国教 育事 业从应试教 问题 与答 案都需要
点 缒
生 面 临 着 沉 重 的 学
~ 鄹
际视 野 。 同 时 ,探 究 式 教 学 虽 然 是 以 学
业 负担 ,他们 各方
面 能 力 也 无 法 得
生为主体 ,注重的是学生能力 的培养 , 但是 教师的教在这一过程 中依然不可 忽 略。教师在这个过程 中需要为学生 自主 学 习创造 条件 ,并加强与学生 的交流 , 以达到教 学相 长的效果 。
种 以学 生为主体 的教学模 式 ,学生在
此模式 的锻 炼下 ,自主能力 以及 洞悉并 掌控全局的能力可 以得到显著 的提高 。
二 、探 究 式教 学模式 的不 可 取 代
传 统 的灌 输式 教 学 模 式 不仅 让 学
得到提高 。
(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开发 区
潭 口中学 )
样 去 做 , 而 不 是 盲 目地 背 诵 前人 总 结 出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
[】 淑华.V a f x r 6 0程序 设计. 1李 iu I o p o . s 北 京: 等教育 出版社, 04 高 2 0. 【 谭 浩强, 2 】 史济 民, 汤观全. iu 1 f x r 6 V a o p o . s 0 及其 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 华大学 出版社 , 清
据 库环 境, 合 面 向对 象 的 开发 方 式 , 有 结 具 系 统 开放 性 好 、 统 界 面 简 洁 、 用 方 便 、 系 使 易 于 操 作 和 维 护 的特 点 , 显 著 提 高 日常 可 教学质量分析等信息管理 的效率和水平 。 同时, 由于 日常频繁 的教 学管理 的实际需 要 , 于 V safxr60的 教 学质 量 管 理 基 i lo po . u 分 析 系 统 应 会 在 广 大 教 师 队伍 中 得 到 大 力 推 广 和 应 用 。 ◆
一
二 、探 究 式 教 学 在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育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探究顾名思义 是探 索研 究的意思, 探 究 式 教 学 也 即 要 求 学 生 在 学 习 高 中思 想 政 治 的 时 候 , 学 生 的主 体 性 来 说 , 掘 、 就 发 引 导 学 生 对 感 兴 趣 的 思 想 政 治 问 题 自发 、
关键 词: 高中思想政 治课 探究 式教 学 兴趣 能力培养 全面发展
随 着 我 国 教 育 改革 的 日趋 深 入 , 素质 教育理念 日益深化到我们 的教育教学 中。 探 究 式 教 学 响应 了素 质 教 育 改 革 的 基 本 精神 , 教 学方 式 在 教 育 教 学 多 学 科 中 得 其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高 中思 想 政 治 课 教 育 在 教 学 中亦 然 , 究式 教 学 方 式 以提 高 学 习 探 兴趣 与主动性 为基础 ,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 力、 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为导 向, 在高 中思 想 政 治课 教育 教 学 中 , 进 学 生 的主 动 发 促 展 , 应 了时 代 与 社 会要 求 。 适 传 统 的 高 中 思 想政 治课 教 育教 学
高中政治课综合探究式教学的切入点
、
调查研究学生需要 , 因材 施教 , 高创 新 意 识 和 实 践 提
能 力 因 为 不 同 类 型 、 同层 次 的学 生具 有 不 同 的需 要 , 以 不 所
动 力 产 生 于 愿 望 , 望 产 生 于 心 理 需 要 , 理 需 要 产 生 愿 心 于 心 想 , 想 产 生 于教 育 导 向 , 育 导 向产 生 于 卜层 建 筑 中 思 教
必须认真 调查研究 、 析基本情 况 , 分 对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提 出 相 应 的 教 学要 求 , 针 对 性 地 开 展 综 合 探 究 式 政 治 教 学 。 根 有 据 高 中生 的 实 际 情 况 , 致 可 划 分 为 i 种 类 型 , 大 以相 应 地 进 行 政 治 教学 :. 学 习 成 绩 优 秀 的 学 生 , 同 掌握 琊 论 知 识 的 1 对 牢
胆 实 践 , 破 同有 的 心 维 定 势 , ¨纳 新 , 新 观 念 , 教 材 打 叶 1 更 把 巾 的理 论 学 生 实 际 、 会 和生 活 实 际 结 合 起 来 , 国 内外 社 把
观, 切实提高参与 现代社会生 活的能力 , 为他们 的终 身发展 ,
奠 定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的 基 础 ; 注 学 生 的情 感 、 度 和 行 为 表 关 态 现 , 导 开 放 互 动 的 教 学 方式 与合 作 探 究 的学 习 _ 式 ; 学 倡 方 使
切入点:
一
治课讲 的不单纯是课本 卜的死知识 , 而是一 门与社会息息相
火、 与闩 l密 不 可 分 的课 程 。总 青 之 , 二 阶段 ( 入 提 高 已 第 注
阶段 ) 学 达 到 以 下 日标 : 系 实 际 教 会 学生 学 习方 法 , 发 教 联 激 强 烈 的求 知 欲 , 现 把 学 习变 成 学 生 内在 需 求 的 日标 。 实 三 、 合 探 究 教 学 内 容 , 握 取 向 , 学 生 形 成 良 好 品 综 把 使 质 , 进 终 身发 展 促
高中政治课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
式 的核 心 是 要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力 。
在 近 几 年 的 高 考 政 治试 卷 中 , 以上 海 卷 为 代 表 , 及 新 涉 课 程 考 查 内容 就 出 现 了研 究 性学 习 试题 , 题 情 境 鲜 活 、 试 具 体 。 较好 地 检 测 出学 生 寻 找 问 题 、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分
能 概 括 地 作 出 结论 。 会 调查 活 动 的 开 展 。 身 就 体 现 了 探 社 本
1 过 自学 , 高 学 生 主 体 参 与 的质 量 。如 高 一 教 材 下 索 性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特点 。而 学 生 的 社会 调 查 则极 其 生 动 地 . 通 提 册 第 五 课 “ 款 储 蓄 , 国 利 民 ” 一 课 题 , 学 内 容 简 单 , 展 示 了探 索 性 研究 性 学 习 的成 果 。 存 利 这 教 但涉 及 一 个 教 学 重 点 :调 节 市 场 货 币 流通 ”作 为学 生研 究 “ . () 激 发 和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政 治 的兴 趣 和 积 极 性 , 展 2为 开
高 巾政治课教学 研究胜学 习模式搽穷
韩 忠 华
( 浪 县 第 一 中学 古 甘 肃 武 威 730 ) 3 10
研 究 性 学 习 是 一 种 学 习 方 式 。 体 表 现 为 : 师 在 教 学 意 识 的最 佳 教 学 契 机 。 具 教 过 程 中 以 问题 为 载 体 , 创设 一 种类 似 科 学 研 究 的情 境 , 学 让
立 足 点 . 学 生 在 特 定 的 情 境 中 去 重演 、 现 知 识 的 产 生 过 结 果 以及 自己 的认 识 。 后 进 行 活动 总结 、 堂 交 流 及 教 师 让 再 最 课 程, 发展 学 生 研 究 性 学 习 行 为 , 步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讲 评 。从 调 查 报 告 中 , 感 受 到 同学 的思 维 具 有 敏 锐性 . 逐 我 提 创 新 能 力 , 学 生 更 好 地 掌 握 知识 、 展 能 力 、 高 素 质 。 使 发 提 下 面 是 我 在 教学 实 践 中 的几 点 尝 试 。 出 问 题 、 析 问 题 之 后 , 迫 切 解 决 问 题 的积 极 思 维 , 且 分 有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中政治课程探究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认可。
探究式教学法,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得到实践的检验,但该方法的使用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高中政治课推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而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却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个性的培养。
2.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偏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焕发政治学科生机活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政治学科课堂是“教师讲条条、学生划条条、背条条”。
鲜活的政治理论知识在学生那里成了死气沉沉、毫无用处的
条条框框,考完之后就丢得一干二净。
政治课堂对学生已无吸引力,成了学生不爱上的课之一,政治学科的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
有些高中政治课教师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片面追求形式的翻新,认为只要采用“辩论、小品、讨论”等形式就能进行探究式学习了。
于是,课堂追求表面的热闹,虽然气氛很活跃,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少,缺乏深层次的思维,更不用说提高探究能力了。
2.重表演轻常态。
这通常表现在“常态课”和“公开课”的差异上。
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会非常重视探究学习,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探究方案,并常把探究活动作为公开课的亮点甚至高潮。
但是,在平时的“常态”课上,高中政治课教师却很少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照样按老路走。
3.重教材轻变通。
有些教师非常注重新课程探究式学习,但一律按照教材布置的内容进行探究,不做任何调整和增删,且探究方法固定化、格式化,步骤公式化。
有多少探究内容就探究多少,全然不顾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和变通,导致学生缺乏探究热情。
4.重自主轻指导。
探究式学习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最后的知识获得。
但在
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一讲探究,就让班长、课代表或探究小组长带领大家辩论。
自己却退到幕后,不参与、不引导,使得学生往往“探究”得挺高兴,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知识。
三、完善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为更好推进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课堂探究式学习中的教师作用,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学生主体,进行探究式学习。
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通常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材料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它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在对课题进行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运用教材结合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按自己的兴趣寻找课题的切入点,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然后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设想、方法和措施,这一切无不渗透着学生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是学生主
体性作用的生动体现。
2.丰富探究资源,融合课标与地方特色。
(1)精心选择课堂探究资源
探究问题的选择对探究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政治课知识涉及面广,涵盖经济生活、政治建设、文化生活,事事都探究既不可能又没有必要,教师要避免选题不当导致探究流于浅层,七嘴八舌只是热闹而已:也要避免选题不当而造成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多数学生成“陪衬”。
因此,适合政治课探究的内容,既要是教师引导能力范围内的,又要符合学生的群体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品行修养提高、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提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话题。
(2)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成资源
高中政治新课程要求学生开展课外主题探究活动,学生探究后,会生成许多新的知识、新的收获,会有许多探究成果,如图片、录像、文字资料、实物等,有的写成小论文、有的写成调查报告、有的制作成ppt课件。
教师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可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究成果挖掘学生的生成资源。
(3)学生目主探究
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提出自主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把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层层质疑,深入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生疑、探
疑、解疑,激励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结论,有兴趣继续探究。
(4)教师点评升华
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探究讨论中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点评,肯定其创新价值,指出其不足。
不但要关注学生是否探究出结果,还要及时点评这些结果,点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志、能力等。
四、加强研究性学习与信息资源结合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探究性,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意识,将课本知识外化为可感的社会知识与生活知识,从而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与学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利用大众媒体,拓展研究性学习信息资源。
除了报纸、广播、电视、影视等信息媒体外,网络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与课堂。
网络技术不仅是现代教育技术,而且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快捷地对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分析,以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