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lecture-1
金属塑性变形机制-讲义
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基础(一)金属塑性变形机制参考讲义前言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模具(或工具)使简单形状的坯料成形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或毛坯)的技术。
它也被称之为塑性成形或压力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主要包括锻造、冲压、轧制、拉拔、挤压等几种类型。
为何采用塑性成形技术?⏹金属经过塑性成形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铸造组织经过热塑性变形后由于金属的变形和再结晶,会使原来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粒变为晶粒较细、大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使钢锭内原有的偏析、缩松、气孔、夹渣等压实和焊合,其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和力学性能。
因此铸件的力学性能低于同材质的锻件的力学性能。
⏹塑性成形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使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
什么是塑性变形?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的内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极限以后,金属就会产生变形。
当外力停止作用后,金属的变形并不消失。
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外力作用在金属上时,如受拉,金属内的原子间距变大,如果这种变化是弹性范围内的,当外力去除后,原子还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外力较大,这种变化就达到了塑性阶段了,当外力去除之后,有一部分变化就不能恢复了,金属就发生了塑性变形。
作为一种极限,当外力大到一定程度,原子间的结合力被打破,那么金属就断了。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塑性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变形有方式和变形条件有关。
材料的塑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材料在同一变形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塑性,而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会表现不同的塑性。
塑性是反映金属的变形能力,是金属的一咱重要的加工性能。
塑性好的材料可以顺利地进行某些成型工艺加工,如冲压、冷弯、冷拔、校直等。
金属材料通过冶炼、铸造,获得铸锭后,可通过塑性加工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型材、板材、管材或线材,以及零件毛坯或零件。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第1讲-绪论..
4
教材及参考书
References
Lesson One
校园网超星图书馆 或校图书馆借阅
教 材: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第2版),赵志业,1996
参考书:
《金属塑性加工力学》,赵志业,1987 《塑性加工金属学》,王占学,1991 《塑性成型力学》,王仲仁,1989 《金属塑性加工理论与工艺》,罗子健,1994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彭大暑主编,2004 《金属塑性加工过程无网格数值模拟方法》,李长生等著,2004 《金属轧制过程人工智能优化》,王国栋,刘相华,2000 《Metal work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ward M. Mielnik,1991 《Metals Engineering-A Technical Guide》,Leonard E. Samuels,1988
遵守课堂纪律,本课程不允许迟到早退。
26.01.2022
6
本课程主要内容
金属微观变形机理与宏观性能 金属变形过程的力学分析 变形体力学的求解方法
Lesson One
26.01.2022
7
第一章 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Lesson One
41
Lesson One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是一门基于金属塑性 加工的物理学、物理-化学、金属学与 力学基础上的应用技术理论。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PPT课件
• 较强相体积分数高于70%,该相变为基体相
第45页/共97页
弥散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
中时,将产生显著的硬化现象
•
沉淀强化(时效强化):第二相微粒是通过对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并产生强化
•
相协调。
第39页/共97页
二、塑性成形的特点
❖
❖
❖
受晶界和晶粒位向的影响较大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抗力比单晶体高;
多晶体内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就越大,金属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多晶体变形不均匀性
晶粒受位向和晶界的约束,变形先后不一致,导致变形不均匀。
由于变形不均匀,晶粒内部和晶粒之间存在不同的内应力,变形结束后不会
交滑移
• 对于螺型位错,所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可能成为滑移面。
• 交滑移:螺形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滑移受阻是,可离开原滑移
面而沿另一晶面继续移动
• 双交滑移:发生交滑移的位错,滑移再次受阻,而转到与第一次的滑移面平行的
的晶面继续滑移
• 刃型位错不可能产生交滑移
第31页/共97页
位错塞积
原子能量随位置的变化为一余弦函数。
❖ 通过计算晶体的临界剪切应力,并与实际的临界
剪切应力进行比较,人们发现,理论计算的剪切
强度比实验所得到的剪切强度要高一千倍以论
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差别,1934年泰
勒()、奥罗万(E.Orowan)、和波兰伊
(M.Polanyi)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提出了位
当退火状态的低碳钢试样拉伸到超过屈服点发生少量塑性变形
第三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1)塑性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塑性? 塑性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 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塑性与柔软性的区别是什么? 塑性反映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柔软性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塑性与柔软性的对立统一
铅---------------塑性好,变形抗力小
不锈钢--------塑性好,但变形抗力高 白口铸铁----塑性差,变形抗力高
塑性指标的测量方法
拉伸试验法 压缩试验法 扭转试验法 轧制模拟试验法
拉伸试验法
Lh L0 100%
L0 F0 Fh 100%
F0
式中:L0——拉伸试样原始标距长度; Lh——拉伸试样破断后标距间的长度; F0——拉伸试样原始断面积; Fh——拉伸试样破断处的断面积
%
晶粒5 晶粒4 晶粒3
晶粒2
晶粒1
位置,mm
图5-6 多晶铝的几个晶粒各处的应变量。 垂直虚线是晶界,线上的数字为总变形量
四、合金的塑性变形
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变形 多相合金的变形
§3. 2 金属塑性加工中组织和性能变化 的基本规律
一、冷塑性变形时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二、热塑性变形时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2200
N/mm2
图4-6 正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0.5
μ
0.4
0.3
0.4
0.2 0.2
0.1
0
℃
200
400
600
800
图4-7 温度对钢的摩擦系数的影响
0
400
600
800 ℃
图4-8 温度对铜的摩擦系数的影响
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夹钳轧制法 楔形件压缩法 塑性加工常用摩擦系数 圆环镦粗法
第1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16
特点:(与教材有异)
①突然性:滑移渐进、孪生跳跃,如锡鸣。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②对称性:变形前后原子关于孪生面对称。 ③微小性:孪生变形量小于滑移 ④破坏性:孪生变形后,金属内部易出现空隙。
变形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金属的变形类型取决于切应力与晶体结构。
粘性:无组织变化和完整性破坏的永久变形。
目前,在实际中广泛使用的测量塑性指标的方法仍地在 简单加载条件下测定塑性指标的方法和模拟实际塑性加工过 程测定塑性指标的方法。
31
简单加载条件下塑性指标的测定 拉伸试验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LK Lo 100 % Lo
不同类型的缺陷。 1. 点缺陷 点缺陷是指在三维尺度上都很小的, 不超过几个原子 直径的缺陷。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6
2.线缺陷(位错)
线缺陷指两维尺度
很小而第三维尺度很大 的缺陷,这就是位错, 由晶体中原子平面的错 动引起 。位错有两种。
一个晶体的某一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发生滑移, 原子平面沿着一根轴线盘旋上升,每绕轴线一周, 原子面上升一个晶面间距。
①体心立方:滑移优先、低温孪生
②面心立方:多滑移、少孪生(极低温或高冲击)
③密排六方:少滑移、多孪生
17
1.3 位错理论的基本概念(自学)
1.4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4.1 多晶体的变形方式
1.晶内(单晶体内)变形 转动+滑移 2.晶间(晶界)变形 晶粒取向趋于一致而被拉长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第一节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1.滑移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在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和 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 方向。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 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
生。因原子密度最大的
晶面,原子间距小,原 子间结合力最强;而其 晶面间的距离则较大, 结合力最弱,产生滑移 所需切应力最小。
滑移系的存在只能说明金属晶 体产生滑移的可能。
要使滑移发生,需要沿滑移面
的滑移方向上作用一定大小的
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
•当晶体受力时,由于各个滑移系相对于外力的空间位向不 同,其上所作用的切应力分量的大小也必然不同。
当滑移面、滑移方向与外力方向都呈45° 角时,滑移方向上切应力最大,因而最容 易发生滑移。这种取向成为软取向。 当取向因子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取向成为硬 取向。 各晶粒取向不同,塑性变形必然不可能在 所有晶粒内同时发生。
单晶:食盐,氯化钠(NaCl),雪花、天 然水晶,单晶冰糖等。 多晶:金属、陨石、石头、陶瓷等。
一、塑性变形机理
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晶粒之间存在 晶界,因此,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的塑性变形包括内部变形和晶界 变形两种。 (一)晶内变形
塑性变形的形式:滑移和孪生。 金属常以滑移方式发生塑性变形。
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 的变形不均匀性。
三 、合金的塑性变形
合金可根据组织分为单相固溶体和多相混合物两种. 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变形与纯金属显著不同.
奥氏体
珠光体
金属塑性成型一理论基础PPT资料(正式版)
*热再变 结形晶时温,度变:形T再抗力= 小0. ,塑性好,但工件表面氧化现象严重,因此,工件表面质量比较差。 外向,比基 垂体直金于属纤的维晶方粒向形的状强和度沿、晶塑界性分和布韧的性杂要质高形。 *金冷属变 的形塑时性因成存型在工加艺工基硬础化,因此,变形程度不宜过大,以免工件开裂。 反之,拉应力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差。 金属塑性成型一理论基础
形抗力低。此时的变形称为热变形。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征:
同金一属种 在金加属热,时其,内其部组组织织和结性构能不的同变,化塑分性为也就不同,如:单相固溶体的塑性比多相固溶体好。 反*之回, 复拉温应度力:容T回易=使( 晶0.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差。
3.应力状态
金属采用
情况不同,所呈现的塑性和变形抗
力也不同。 压应力不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且气孔、 缩孔、缩松等缺陷的影响也会减小,因此,压 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反之,拉 应力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 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 的塑性越差。
1.细化晶体组织
在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坯料内部(坯 料为钢锭)的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得到焊 合,金属的致密性提高,粗大的铸态组织转变 为细化的再结晶组织,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钢锭变形前后 组织的示意图
2.形成纤维组织
在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晶粒除了被细化 外,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 状都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分布。 使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出现各向异性:沿纤维方 向比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要高。
金属的塑性变形
五、金属变形程度
常用锻造比表示 Y=F0/F F0表示变形前面积 F表示变形后面积
钢锭Y=2-3 合金钢Y=3-4 高速钢Y=5-12
六、冷、热变形比较
热变形特点:
(1)均匀、细化晶粒 (2)消除加工硬化
(3)高温、塑性好 (4)氧化严重
(5)精度差
(6)设备贵,维修费高
冷变形特点:
(1)不加热
(2)精度、表面质量好
单晶体的滑移
多晶体
二、冷变形后的金属组织与性能 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形后:
(1)产生纤维组织,引起各向异性 (2)晶格扭曲 (3)晶粒间产生碎晶 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 下降,即加工硬化。增加滑移阻力,使金 属形变强化
1.纤维组织 2.加工硬化 3.残余内应力
2.加工硬化(形变硬化、冷作硬化)
(3)硬度、强度高 (4)材料有方向性
(5)设备贵,存在残余应力,易产生裂纹。
§1-2 锻前加热与锻后冷却
一、锻造前加热目的及方法
目的: 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易于锻造成形 并获得好的锻后组织.
按加热热源不同可分为:
1.火焰加热,燃料来源方便,炉子修造简单,加热费 用低适应范围广。用于各种大、中、小型坯料的加热。 劳动条件差,加热速度慢,加热质量难于控制。
§1-1 金属的塑性变形
压力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几 何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毛坯,原材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压 力加工有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轧制、挤压、拉拔等。
一、塑性变形实质 1、单晶体塑性变形 (1)当无外力,晶格正常排列。 (2)外力作用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晶格变形。 (3)当剪应力足够大,沿晶面移动一个或几个原子距离。 2、多晶体塑性变形 多晶体是多个位向不同变形总和。特点: (1)变形过程复杂。 (2)变形抗力比单晶体大的多。
第一节 金属塑性变形基础
六、材料的塑性成形性
材料的塑性成形性:材料通过塑性变形而不产生裂 纹和破裂以获得所需形状的性能。 衡量指标:材料的塑性和变形抗力 影响因素:材料性质和变形条件
1. 材料的本质
a.化学成分 纯金属 > 合金; 碳化物形成元素使塑性成形性下降 Nb、 Ti、V、Cr、Mo、W 纯金属和固溶体 > 碳化物; 均匀细小晶粒 > 粗晶粒
金属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
2. 体积不变条件
εx + εy+ εz=0 εx= - (εy+ εz),某一主方向的微小应变等于另两个方向的 微小应变之和,且变形方向相反。如用V型铁拔长。
体积不变条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力学分析的前提,也可 用于计算原毛坯的体积。
根据最小阻力定律和体积不变条件可分析金属坯料的 变形趋势,制定金属流动模型,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生 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
(3) 生产率高,易机械化、自动化 (4) 制品精度较高
缺点: (1)不能加工脆性材料
(2)难以加工内腔形状特别复杂、体积大的制品 (3)设备、模具投资费用高 塑性成形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拖、容器、造船、 建筑、包装、航空航天工业部门。
§2-1 金属塑性变形基础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1)
变形速度的增加可促使晶体的孪生化,如高速冲 击。
高应力集中处会诱发孪生变形。 密排六方滑移系少,主要以孪生为主。 滑移和孪生可交替进行。
17
镁中的变形孪晶和滑移带
18
孪生与滑移的区别
临界切应力:要使滑移能够发生,需要沿 滑移面的滑移方向上作用一定大小的切应 力。
临界切应力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的类型、纯 度、晶体结构的完整度、变形温度、应变 速率和预先变形程度等。
8
9
晶面转动
单晶体拉伸
单晶体压缩
拉伸时单晶体的转动
10
滑移的微观描述
单滑移(平移滑移):是沿着 一定的结晶面和结晶方间进行。 它仅可能在最初始的塑性变形 阶段发生。
双滑移:指从某一变形程度开 始,同时有两个滑移系统进行 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 作用是同步的。
多滑移:与双滑移相似,晶体 在滑移过程中,如果滑移同时 在各个滑移系统上进行时,则 称此滑移为多滑移。
交滑移:若滑移是沿两个不同 的滑移面和共有的滑移方向上 进行时,则称为交滑移。
11
a
b 滑移带
这种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孪生变形部分称 为“形变孪晶”
15
在孪生变形时, 所有平行于孪生 面的原子平面都 朝着一个方向移 动。每一晶面移 动距离的大小与 它距孪生面的距 离成正比。每一 晶面与相邻晶面 的相对移动恒等 于点阵种变形需要的切 应力低。
区域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
21
1.变形的不同时性
切应力达到要求的有利滑移系 晶粒先变形,取向不利的尚未 开始变形。 位错开动在晶内滑移,在晶界 处塞积,造成应力场,作用于 相邻晶粒。如果此附加应力足 够的,造成相邻晶粒取向不利 的滑移系开动,则发生滑移, 塑性变形。 位错塞积处应力释放,A中位 错继续移动,发生形状改变。
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lecture-1
衍射强度绘制极图
衍射强度I X-ray 衍射强度Ihkl-β曲线
无织构标样I 1. 无织构标样Ihkl(α)为标高为 X 扣除各α 曲线平均背底, 2. 扣除各α的Ihkl-β曲线平均背底,
透射法绘制极图
3. 量取1X,2X,3X,…;对应β值a,b,c,.. 量取1X,2X,3X,…;对应β 1X,2X,3X,… (强度计数法,如200/s) 强度计数法, 4.各个α圆上等密度点连线,完成极图。 4.各个α圆上等密度点连线,完成极图。 各个
晶体对称与取向: 晶体对称与取向:
旋转群与Laue群: 旋转群与 群 旋转群: 、 、 、 、 旋转群:1、2、3、4、6 劳埃群: 劳埃群:旋转群加反演中心
11种Laue(衍射 群与 种 衍射)群与 衍射 14种 Bravais lattices 区别? 种 区别?
晶体对称矩阵操作: 晶体对称矩阵操作:
定义:球面上的加权密度分布称极密度分布, 定义:球面上的加权密度分布称极密度分布,极密度分布在赤面上的投影分 布称极图。权重-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 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 布称极图。权重 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根据极密度能够计算出赤面投影后 的极图密度分布(投影关系)。 的极图密度分布(投影关系)。 显然,晶体无织构,极密度在整个球面上分布均匀;反之, 显然,晶体无织构,极密度在整个球面上分布均匀;反之,极密度分布不均 匀。
1.5.2 反射法测试极图
X-ray反射法实验示意图 ray反射法实验示意图
1. 探测方向N,入、反射平分线 探测方向 , 2. 试样α,β(顺时 ,探测 向下, 试样α β 顺时 顺时+),探测N向下 向下,
N投影图轨迹示意图
1.初始位置为中心 初始位置为中心. 初始位置为中心 2. 定义α=-90°,β=90° 定义α °β ° 3. α 每转 °测强度 Ihkl(α,β) 每转5° αβ 4.不受 限制,-90∼-20° 不受θ限制 不受 限制, ∼ ° 5. 标样 α)容易测,基本恒定。 标样I(α 容易元, ∆α, 的函数。 设∆Ω-实测球表面微元,是测量间隔∆α,∆β的函数。 ∆Ω 实测球表面微元 是测量间隔∆α ∆β的函数 则,∆Ω内试样相对标样的强度: ∆Ω内试样相对标样的强度: 内试样相对标样的强度
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形核的取向关系; 共格晶界与非共格晶界;
过渡相的存在:亚稳相 新相的组织形态:随条件而变化; 非扩散转变---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温度低,原子扩散困难而无法进行,旧相又难以稳定存
留时,以切变的方式无扩散地转变为新相—马氏体.
特点:
a.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只产生结构类型的变化; b.形核和成长两个过程;成长速度很快; c.不需要原子扩散,依靠复杂的切变过程;马氏体与母相之间的界 面必须保持切变式的共格关系; 切变和共格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属性。 d.类型: 变温马氏体:连续冷却时,由高温相转变而成; 恒温马氏体: 应力引起马氏体转变:在某一个温度下。
(5) 割阶运动所引起的阻力
τD =
QD 2 b x
τ C=τ d+τ P+τ G+τ S′+τ S"+τ
D
实际晶体的切屈服强度 把以上几种阻力叠加起来,就是实际 晶体中位错运动时所必须克服的阻 力,也就是实际晶体的切屈服强度 τC,即:
(2)晶体结构: 一个完整的晶粒或亚晶是由同类或不同比例的异类原子,按一 定规律结合在一起,并可以用严格的几何图案表达。 结构就是指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组合状态。
金属和合金的典型结构模型: 面心立方晶体:Al、Ni、Cu、γ-Fe
体心立方晶体:Cr、V、Mo、W、α-Fe、β-Ti
密排六方晶体:Zn、Mg、Be、α-Ti、α-Co
金属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和加载的应力状态有关;受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和变形量等外在实验条件和内在的成分、组织状态的影 响。 屈服强度作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专指的是在单向应力状 态下和相应的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下,产生塑性变形 所需要的单位变形力。
第一讲金属塑性成形物理基础
4.2 塑性成形的物理基础
4.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自然界一切固态物质按其原子(或分子) 的聚集状态可分为两大类:晶体和非晶体。
• 晶体:是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 性重复排列的固体。而非晶体则不具备这 一特点,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 晶格常数(点阵常数):晶胞的各边尺寸,即原子间距.
• 各种晶体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晶格形式和晶格常数 的不同.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 单晶体:位向相同的一群同类型晶胞聚合 在一起,组成单晶体。
• 单晶体由于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排列不 同,使原子的密度和原子间的结合力强弱 不同,因而在不同方向上其机械、物理和 化学性能不同,称为晶体的各向异性。
• 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相邻晶粒的 相互滑动和转动。
和单晶体一样,多晶体中各个晶 粒在滑移时滑动面也要发生转动, 这便是引起相邻晶粒互相转动的 原因。
粗晶粒的板料在冲压变形后,由于晶粒发生 了转动,冲压件表面显示了凹凸不平(细 晶粒板料不易看出来),即所谓“拮皮” 现象。
晶体的滑移过程,实质上是位错的 移动和增殖的过程。由于在这个过 程中位错的交互作用,位错反应和 相互交割加剧,产生固定割阶、位 错缠结等障碍,使位错难以越过这 些障碍。要使金属继续变形,就需 要不断增加外力,便产生了加工硬
研究和探讨金属在各种塑性加 工中可遵循的基础理论和规律; 科学、重点地阐明这些基础和规 律,为合理制定塑性成形工艺规 范,选择设备,设计模具以及后 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4.1.3 课程的主要内容 1)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从微观上研究金属冷、热塑性 变形机理;研究冷热塑性变形对 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1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铬 对含铬量为0.7~1.0%的铬钢来讲,影响其变形抗力的不是铬, 而是钢中的含碳量。这些钢的变形抗力仅比其相应含碳量的碳 钢高5~10%。 高碳铬钢GCr6~GCrl5(含铬量0.45~1.65%)的 变形抗力虽稍高于碳钢,但影响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也是碳。 镍 镍在钢中可使变形抗力稍有提高。但是,对25NiA,30NiA和 13Ni2A等来讲,其变形抗力与碳钢相差不大。含镍量较高的钢 (Ni25~Ni28),这种差别是很大的。 在许多情况下,在钢中同时加入几种合金元素,例如在钢中加 入铬和镍。这时,钢中的碳、铬和镍对变形抗力都要产生影响。 12CrNi3A钢的变形抗力比45号碳钢高出20%。Cr18Ni9Ti钢 的变形抗力比碳钢提高50%。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1.热塑性变形时软化过程
(3)静态回复
在较低的温度下、或在较早阶段发生转变的 过程称为静态回复。它是变形后的金属自发地向 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转变的过程。
(4)静态再结晶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金属原子有更大的活动 能力,会在原变形金属中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等 轴晶,并最终取代冷变形组织,此过程称为金属 的静态再结晶。
热轧和热挤时,动、静态回复和再结晶的示意图。
图4-10 动、静回复和再结晶示意
4.2.2热塑性变形机理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热塑性变形的机理 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 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 一般来说,晶内滑移是最主要和常见的 (1)晶内滑移 热变形的主要机理仍然是晶内滑移。高温时 原子间距加大,热振动和扩散速度增加,位错滑移、 攀移、交滑移及节点脱锚比低温容易;滑移系增多, 滑移灵便性提高,各晶粒之间变形更加协调;晶界 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极密度分布的归一化处理
X-射线反射法 透射法 补充 ,测完整极密度分布; 射线反射法+透射法 补充),测完整极密度分布; 射线反射法 透射法(补充 X-射线测量间隔为∆α,∆β;则,单位半径(r=1)的球表面面积元∆Ω: 射线测量间隔为∆α,∆β; 的球表面面积元∆Ω 射线测量间隔为∆α 单位半径 的球表面面积元∆Ω: ∆Ω≅sinα ∆α∆β; ∆Ω≅ α ∆α∆β 球表面积为: 球表面积为:Ω=4π π 为归一化方便,将面积元换成δΩ: 为归一化方便,将面积元换成δΩ: δΩ
1.3. 晶系及晶体对称: 晶系及晶体对称:
32种点群:旋转、镜面、反演; 种点群:旋转、镜面、反演; 种点群 230种空间群:点群、平移、螺旋 种空间群:点群、平移、 种空间群
11种劳埃 衍射 群:晶系中含反演中心 种劳埃(衍射 种劳埃 衍射)群 (实际晶体衍射图中附加中心对称) 实际晶体衍射图中附加中心对称)
1.5.1 透射法测量极图
N 入射线 90°-θhkl 探测器
试样
2θhkl
1.试样厚度:0.03-0.1mm薄片 试样厚度: 试样厚度 薄片 测定衍射织构的示意图 1. 2. 3. 4. 5. 确定衍射线位置(2dsinθ=λ), θ λ 确定衍射线位置 确定探测(N)方向 方向,(90°+θ), 确定探测 方向 ° Ihkl∝ ∆V ∝ f(g) 扫测(转动 β 测 转动α 极密度; 扫测 转动α,β),测{hkl}极密度; 极密度 构建{hkl}极图 构建 极图 2.α转动—绕衍射仪轴 逆时 α转动 绕衍射仪轴 逆时+) 绕衍射仪轴(逆时 绕试样法线(顺时 β转动—绕试样法线 顺时 转动 绕试样法线 顺时+) 3.探测方向 与试样横向重合 探测方向N与试样横向重合 探测方向 4.Hkl反射线不能聚焦。 反射线不能聚焦。 反射线不能聚焦
探测方向N 探测方向N在投影图上的轨迹
1. 绕衍射仪州转动α=-5°, 绕衍射仪州转动α ° 2. 极图上,N内移 °, 极图上, 内移 内移5° 3.测强度 Ihkl(-5°,β) 测强度 °β 4.直至 直至-(90°-θ), 直至 ° 5.投射法测极图的外缘极密度分布。 投射法测极图的外缘极密度分布。 投射法测极图的外缘极密度分布
δΩ =
∆Ω sin α = ∆α∆β Ω 4π
由此代入实测极密度公式求出实测极密度分布: 由此代入实测极密度公式求出实测极密度分布:
丝织构 分类 板织构 面织构 测试 技术 X-ray 测极图
金相蚀坑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 射线衍射技术、电子衍射技术 射线衍射技术 (EBSD, Kikuchi)和中子衍射技术。 1924年 照相法 1936年 衍射仪法 1952年 反极图 1962年 ODF
1.2.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
相对衍射强度J(α β 排除了 角对衍射强度的影响; 排除了α 相对衍射强度 α,β)排除了α角对衍射强度的影响 则,实测极密度: 实测极密度:
需归一化处理,得到真实极密度 p(α,β); 需归一化处理, αβ ;
J (α , β ) I (α , β ) ˆ p (α , β ) = = ∆Ω I 0 (α )∆Ω
1.4 织构的概念: 织构的概念:
(1) 取向定义:晶体坐标系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置称为取向:X,Y,Z 取向定义:晶体坐标系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置称为取向: 为参考坐标系, 为立方晶系的晶体坐标系 为立方晶系的晶体坐标系[100],[010],[001],一般采 为参考坐标系,e为立方晶系的晶体坐标系 , 用
实际Ti合金的极图 织构比较分散 实际 合金的极图-织构比较分散 合金的极图
BCC-β相 相
HCP-α相 相
实际Ti合金的反极图 织构 实际 合金的反极图-织构 合金的反极图
BCC-β相 相
HCP-α相 相
HCP-α相 相
BCC-β相 相
(5) 极密度分布、等高线极图: 极密度分布、等高线极图:
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伯龙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金属 (陶瓷) 形变
相变
晶粒取向 规则分布 (择优取向) 拉拔Cu:<111>// T.A. 轧制板材,Fe-Si; IF steel 锻造,陶瓷, {hkl}// 锻面 织构 性能 各向异性
取向硅钢 {110}<001>
IF Steel {111}<110>
定义:球面上的加权密度分布称极密度分布, 定义:球面上的加权密度分布称极密度分布,极密度分布在赤面上的投影分 布称极图。权重-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 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 布称极图。权重 每个点代表的晶粒体积;根据极密度能够计算出赤面投影后 的极图密度分布(投影关系)。 的极图密度分布(投影关系)。 显然,晶体无织构,极密度在整个球面上分布均匀;反之, 显然,晶体无织构,极密度在整个球面上分布均匀;反之,极密度分布不均 匀。
立方晶系{001}标准投影 标准投影 立方晶系
典型织构标准{111}极图: 极图: 典型织构标准 极图
TD TD TD
RD
RD
RD
{001}<100>
{1<1-10>
实际Ti合金的极图 织构比较集中 实际 合金的极图-织构比较集中 合金的极图
BCC-β相 相
HCP-α相 相
衍射强度绘制极图
衍射强度I X-ray 衍射强度Ihkl-β曲线
无织构标样I 1. 无织构标样Ihkl(α)为标高为 X 扣除各α 曲线平均背底, 2. 扣除各α的Ihkl-β曲线平均背底,
透射法绘制极图
3. 量取1X,2X,3X,…;对应β值a,b,c,.. 量取1X,2X,3X,…;对应β 1X,2X,3X,… (强度计数法,如200/s) 强度计数法, 4.各个α圆上等密度点连线,完成极图。 4.各个α圆上等密度点连线,完成极图。 各个
(2) 织构定义:在参考坐标系中,多晶材料中晶粒的择优取向称为织构。 织构定义:在参考坐标系中,多晶材料中晶粒的择优取向称为织构。 (择优取向:在某些方向集聚的结构 择优取向: 择优取向 在某些方向集聚的结构)
(3) 晶面取向的球坐标表示方法: 晶面取向的球坐标表示方法:
极点的位置用α 极点的位置用α,β两角 表示。 表示{HKL}晶面 表示。 α表示 晶面 法向与样品系板法向的 夹角; 表示{HKL}晶面 夹角; β表示 晶面 法向的投影与轧制方向 的夹角,即用 即用(α 的夹角 即用 α, β) 用球 坐标系表示。 坐标系表示。
初始位置α=0° =0° 360° 初始位置α=0°,β =0° ∼360°测量衍射强度
探测方向N 探测方向N在投影图上的轨迹
1.试样顺时,则探测方向N逆时 试样顺时,则探测方向 逆时 试样顺时 2.N自TD出发,逆时转动探测 出发, 自 出发 3.测强度 Ihkl(0°,β) 测强度 °β
转动位置α =0° 360° 转动位置α≠0°, β =0° ∼360°测量衍射强度
1.5.2 反射法测试极图
X-ray反射法实验示意图 ray反射法实验示意图
1. 探测方向N,入、反射平分线 探测方向 , 2. 试样α,β(顺时 ,探测 向下, 试样α β 顺时 顺时+),探测N向下 向下,
N投影图轨迹示意图
1.初始位置为中心 初始位置为中心. 初始位置为中心 2. 定义α=-90°,β=90° 定义α °β ° 3. α 每转 °测强度 Ihkl(α,β) 每转5° αβ 4.不受 限制,-90∼-20° 不受θ限制 不受 限制, ∼ ° 5. 标样 α)容易测,基本恒定。 标样I(α 容易测 基本恒定。 容易测,
FCC-Al-95%冷轧后(a) {100}极图,( ){111}极图 冷轧后( 极图,( 冷轧后 极图,(b) 极图
1.5 极密度测量
• 晶粒直径很大(>1mm),用X-ray劳埃法 或EBSD)测量逐 晶粒直径很大( 劳埃法(或 , 劳埃法 测量逐 个测晶粒取向,绘制极图。 个测晶粒取向,绘制极图。 • 细(多)晶材料,照相法布拉格定律:hkl德拜环断裂成弧 晶材料,照相法布拉格定律: 德拜环断裂成弧 位置、长短、黑度绘出。(已淘汰) 。(已淘汰 段、位置、长短、黑度绘出。(已淘汰)。 • 细(多)晶材料,衍射仪测建极图。单色X-ray,极密度逐 晶材料,衍射仪测建极图。单色 , 点探测。 点探测。
•织构及表征、测量方法:包括 织构的概念,极图表示法,极密度的测量, 织构及表征、测量方法 包括 织构的概念,极图表示法,极密度的测量, 织构及表征 极密度分布,取向分布函数的概念( 极密度分布,取向分布函数的概念(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DF) ) •ODF的数学处理(极密度分布函数,取向分布函数,完整极密度计算 广 的数学处理( 的数学处理 极密度分布函数,取向分布函数, 义连带勒让德函数的展开,立方晶体ODF对称性,完整极密度分布计算 对称性, 义连带勒让德函数的展开,立方晶体 对称性 ODF,不完整极密度分布函数计算 ,不完整极密度分布函数计算ODF) ) •ODF分析及定量计算(空间取向的表示法,取向空间及对称性,取向线 分析及定量计算( 分析及定量计算 空间取向的表示法,取向空间及对称性, 分析,完整极图和反极图,ODF中的鬼峰现象,正态分布函数,织构组分 分析,完整极图和反极图, 中的鬼峰现象,正态分布函数, 中的鬼峰现象 分析原理) 分析原理) •ODF的应用(FCC, BCC金属冷轧织构形成规律,影响织构的因素 (层 的应用( 金属冷轧织构形成规律, 的应用 , 金属冷轧织构形成规律 错能,初始织构),再结晶织构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 ),再结晶织构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错能,初始织构),再结晶织构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T,d,初始织构 等) •介绍织构形成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多晶变形模型,轧制织构模拟方法, 介绍织构形成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多晶变形模型,轧制织构模拟方法, 介绍织构形成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 预备知识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学知识)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学知识)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 射线晶体学 射线晶体学)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X射线晶体学) 数学物理方程(拉普拉斯方程、球谐函数及级数展开) 数学物理方程(拉普拉斯方程、球谐函数及级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