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及改进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青岛书院路小学崔春华

课改已逐步走入深水区,课程建设与改革将如何推向纵深发展?这是一个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各地陆续召开课程建设活动现场会,见到了理论与实践在师生们身上得到展示,映射出身心的变化,我们感受到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的魅力,通过学习、交流,教育人时时刻刻感到了压力也确是的听到了警钟之鸣。如果不继续前进,很快将会被社会、家长乃至学生“拷问”!所以及时的了解并参与最新的课程建设前沿动态,把脉我校课程建设主旋,在不断的尝试中提升、创新、实践,才会让师生在课程这条跑道上幸福成长并收获、受益!

一、我校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拥有近70%新市民子女的学校,学生随父母从30多个省市来到青岛并最终选择我校就读,对于我校开展多彩课程教育既是机遇又有挑战,依托现状,我校紧随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开展了相关工作。

我校有良好的课程开发和建设的传统,曾经有引领区片并小有名气和规模的《剪纸艺术》、《诗韵满院》、《童声合唱》、《人文环境教育》、《快乐足球》等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完全在国家的权限和范围内,依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而开发确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科室具体组织实施的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领导和指导小组,我们依据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管理方式进行充实并最终形成课程建设特色与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均为我校一线教师,这些被我们称为“土专家”、“草根专家”的老师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成课程开发共同体,并以此方式进行课程的择选和推广。老师们在充分研究学校的传统优势、考量学校周边的习俗、调研学生、

家长的基本情况后,挖掘“草根化”课程资源点,对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人文资源进行统整研究。通过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调查以及教师自身特长进行申报并试行,通过形成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菜单,让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的课程活动,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参与的学生人人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我校课程建设理念和开发的方式都是“草根化”的,自下而上,依据教师特长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立项和挂牌开课,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大家通力合作,努力做到人人参与、计划完善、全力投入,经历了扎实的过程最终形成课程体系的文字稿,供第二年继续使用和修订。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开发,依托学校资源、扎根课堂教学、服务学生需要的课程建设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我校还制定了关于课程开发建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制度,学校组成考察小组进行跟踪调查并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实施中的问题,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以此为依据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同时,考评小组对于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这有力的保障了实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有序、有效,也促使课程的实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亮点和成绩

通过几年来活动的开展,我校建立起的《剪纸艺术》、《诗韵满院》、《童声合唱》、《人文环境教育》、《快乐足球》等课程都有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几年的实施和改进,相关的过程性材料已经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我们也在课程的实施中看到了师生的变化以及学校整体工作的提升,例如:结合《快乐足球》课程的开展,我校申报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我校根据课程体系的框架已经编制形成我校《快乐足球》教材,通过体育课进行实施,以

此课题研究为载体,我校已经形成了家校联合、课堂与兴趣小组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融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目前学校的足球学习和参与氛围浓厚,学校也因此获得了很多成绩,首先,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足球课在全校班级开设,学生在近年的体质监测中身体素质水平呈上升趋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其次,孩子对于体育、足球的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历练,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这也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正因为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校先后被评选为李沧区、青岛市、全国足球示范学校,我校的男女足球队也获得了李沧区“区长杯”足球比赛的第一名及青岛市“市长杯”足球比赛的第六名。

三、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课程开发过多依赖学科教师、课程评价滞后等问题。

当学科主要教师因交流、调动等原因发生变化时,相关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甚至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老师们的价值观和过于依赖中心人物的心态导致。在操作实践方面的,由于课程长此以往的循环教授,教师从事课程建设的信心、热情逐渐淡化,学校的评价和激励措施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

改进策略: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淡化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管理机构,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监管机制,激励教师参与的动力和信心,同时,继续加强课程体系的架构和补充,通过课程建设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钻研教材,用好教材,促进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提高。

2.教师综合素质、专业素养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导致课程建设和

实施的效果欠缺。

课程实施实质是教师“观念”和“知识”的重构过程,如果教师将课程仅仅理解为课本,照本宣科,课程实施水平必然不高。不同的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因教师个体的原因导致由于课程实施缺乏主体意识,学生所接受和参与态度及效果不同。

改进策略:扎实深入地开展校本教研。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特色典型,形成骨干梯队。要更多的培养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优秀典型,在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听课、协同备课,召开主题教研会,努力达到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灵活顺利适应。

3.守旧不推新,课程资源开发眼光和力度不够。

受传统、保守课程观的影响,几年来我校一直延续已经形成课程体系的“老资源”的课程开设,偏重于书面资料,局限于以往经验,这种观念不利于创造性地开发和建设新的课程。

改进策略: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的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我校将整合学校统一的资源体系,与时俱进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多样化、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的形成,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整合,相信在短时间内将形成特色课程进行建设和开发,以此为点,我们也将继续加大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力度,力求为我校课程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更好的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奠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