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数量关系 slgxsztl6-2skvmx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常常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题型。
解题时,需要运用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便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并且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一、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之一。
它要求考生通过直接计算各个量的值,从而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关系较为简单、计算量不大的题目。
例如,某公司共有A、B两类员工,在A类员工中,男性占总数的40%,而在B类员工中,男性占总数的60%,若公司总体男性占比为50%,则问A类员工和B类员工各占总数的比例是多少?解题步骤:1. 假设公司总人数为100,总体男性占比为50%,则男性人数为50人。
2. 假设A类员工人数为x,则B类员工人数为100-x。
3. 由题可知,A类员工中男性占比为40%,则男性人数为0.4x;B 类员工中男性占比为60%,则男性人数为0.6(100-x)。
4. 根据已知条件,男性人数应该等于50,得到方程0.4x+0.6(100-x)=50。
5. 解方程得到x=80,则A类员工人数为80,B类员工人数为20。
6. 所以,A类员工和B类员工各占总数的比例为80:20,即4:1。
二、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方程,利用方程的性质解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直接计算的题目。
例如,某车间中有甲、乙两种工人,甲工人比乙工人多80人,乙工人工资比甲工人总和多600元,若甲工人的单人工资为30元,则问甲工人和乙工人各有多少人?解题步骤:1. 假设甲工人人数为x,则乙工人人数为x-80。
2. 甲工人工资总和为30x,乙工人工资总和为30(x-80)。
3.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乙工人工资比甲工人总和多600元,得到方程30(x-80)=30x+600。
4. 解方程得到x=40,即甲工人人数为40,乙工人人数为40-80=-40(不符合实际,舍去)。
公务员考试专题辅导--_数量关系
公务员考试专题辅导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概述数量关系测验常见题型数字推理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数学运算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一数量关系概述数量关系测验主要考察应考者的数学运算能力它主要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类型的试题具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公务员在从事行政活动时必须胸中有数能快速准确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接收与处理其中包括进行定量的分析故考查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知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数量关系测验常见题型一数字推理二数学运算一数字推理数字推理这种题目由题干与选项组成首先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数字推理题型几乎在所有的智力测验和各类能力倾向测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备受心理测验专家青睐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主要考查应试者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答案各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这类试题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只需心算即能完成有的则要经过演算才能正确作答近几年数量关系题型的变化数量关系测验解题的基本原则运算题尽可能用心算可以节省时间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若最后还有时间再回头攻坚数字推理题应从逻辑关系上把握不能仅从数字外形上判断要在准确性的前提下求速度不少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实在不会做或来不及做的题目要记得最后随便选一个反正不倒扣分三数字推理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数字推理题目的顺利完成要求考生要具备极强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去找出数字之间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规律同时还要掌握恰当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考生的任务是通过观察找出规律将符合规律的数字所在的选项填入括号内常见的排列规律有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题中最基本的规律是解决数字推理题的第一思维所谓第一思维是指在进行任何数字推理题的解答时都要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即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差的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等差数列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自然数数列1234568 偶数数列2468101214 奇数数列135791113 例题111 17 23 35 A.25B.27 C.29 D.31 例题1解析正确答案为C此题即为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 6 例题 2 123 456 789 A1122B101112 C11112 D100112 例题2解析正确答案为A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333所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变式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例题31213151822 A25B27 C30 D34 例题3解析正确答案为B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两个相邻的数的差为123422与第六个数的差应为5故第六个数必定为27 例题4147 151157 165 A.167 B.171 C.175 D.177 例题4解析正确答案为C顺次将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468 观察此新数列可知括号内数字应填10则题干中的空缺项应为16510 175故应选择C 例题520 22 31 33 42 44 A.55 B.53 C.51 D.49 例题5解析正确答案为B顺次将数列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相加得到4253647586 显然这里括号内的数字应填97则可推出答案为53 例题635 1 75 A.85 B.95 C.105 D.52 例题6解析正确答案为B此题中所给的几个数字并非等差数列但将1变形为55后发现题目所给的分母皆为5分子分别为357的一等差数列后一项比前一项大2故应选择 B 例题723 25 27 29 A.39 B.49 C.15 D.211 例题7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题型与第二题类似只不过分子相同分母为等差数列后一项比前一项大2故应选择D 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例题8392781 A243 B342 C433D135 例题8解析正确答案为A该数列相邻两个数之间的比值相等后项与前项的商为一个常数3故空缺的数字必定为81的3倍例题91 4 16 64 A.72 B.128 C.192 D.256 例题9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题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相除得数为4即为一个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故应填入256 例题1012 4 43 49 A.29 B.19 C.427 D.127 例题10解析正确答案为C此题也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前一项与后一项相除得数为3即为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应填入427 例题111100 11000000 1100000000 A.11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例题11解析正确答案为B此题是公比为1100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的值应为11001100 110000故应选择 B 例题12 -26-1854 A-162 B-172C152 D164 例题12解析在此题中相邻两个数相比6÷ -2 -3 -18 ÷6 -354÷ -18 -3可见其公比为-3据此规律内之数应为54× -3 -16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13 1236824113315 A30 B35 C40 D45 例题13解析本题初看较乱但仔细分析可得出这是一道两个数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也可称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15×3 4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等比数列的变式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例题14 8122460 A90 B120 C168 D101 例题14解析正确答案为C该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依次为41236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故空缺选项应为60+36×3=168 例题15 2 2 4 16 A.32 B.48 C.64 D.128 例题15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数列表面上看没有规律但他们后一项比前一项得到一等比数列124 是一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的值应为8所以题干中括号内的数值应为168 128 例题16 4 6 10 18 34 A.50 B.64 C.66 D.68 例题16解析正确答案为C此数列表面上看没有规律但他们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为24816是一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的值应为34162 66应选择 C 例题17 36 70 138 274 A.348 B.548 C.346 D.546 例题17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题从第二项开始加上2即为前一项的2倍故括号内的值应为2742-2 546故应选择 D 例题18 7 16 34 70 A.140 B.148 C.144 D.142 例题18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数列表面上看没有规律相邻两项之间没有直接的倍数关系但后一项减去常数2与前一项得到的商也为一个常数也是2具体来说16-27 234-216 270-234 2142-270 2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42故应选择D 5等差与等比数列混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相隔两项之间的差值或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不一定是有序的例题19例题19解析正确答案为B此列分数的分母是以7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而分子是以3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题20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例题20解析正确答案为C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 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加法数列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也可有变式例题21343569104 A138 B138 C173 D179 例题21解析通过观察可知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正确答案为C 例题22 10112 5 A5 B4 C3 D6例题22解析在本题中10 101 111 2可见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5-2 3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题23 4311293175 A12 B13 C14 D15 例题23解析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 3112 93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就是17-5 1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24224816 A 24 B 18 C 32 D 26 例题24解析正确答案为C这也是一道与两数相加形式相同的题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两数相加而是把前面的数都加起来后得到的和是后一项即第三项是第一二项之和后边的项也是依此类推那么未知项最后一项是前面所有项的和即224816 32故本题应该是32即C为正确答案例题25 解析答案为A这题分子无变化主要考查分母的变化其规律为未知项的分母是前面所有项分母的和即空缺项分母是771428 56故本题应选156减法数列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也可有变式例题266422 A 2 B –4C 0D 4 例题26解析正确答案是C这题的第一项6和第二项4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与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2-2 0 例题275321101 A1 B-1 C 2 D-2 例题27解析解题原理同上正确答案为B 例题28 19418316117 A5 B4 C3 D2 例题28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 1518-3 1516-1 15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为17-15 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乘法除法数列前两个数之积或商等于第三个数考试中经常出现变式例题291224 32 A4 B6 C8 D16 例题29解析经观察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 C 例题30 2522034336565150858 A280 B320C340 D360 例题30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 203×4×3 365×6×5 150依此规律内之数则为8×5×8 3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例题31 84221 A2 B3 C4 D5 例题31解析这是一道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等于第三个数的除法数列题即8÷4 24÷2 22÷2 1依此规律内之数则为2÷1 2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例题32 12223142711832340104 A4 B3 C2 D1 例题32解析仔细分析后可以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 314÷2÷7 118÷3÷2 3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应是40÷10÷4 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平方型及其变式例题331 4 9 25 36 A10 B14 C20 D16 例题33解析正确答案为D第一项是1的平方第二项是2的平方依此类推得出第四项为4的平方16 例题342310152635 A 50 B 48 C 49 D 51 例题34解析正确答案是A数列中各数字可以化解为2 1×113 2×2-110 3×3115 4×4-1第7个数字应是7×71 50 这种题型的变式一般为再加减某个常数对于这种题考生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如 10的平方 100 11的平方 121 12的平方 144 13的平方 169 14的平方 196 15的平方 225 16的平方=256 立方型及其变式例题35 182764 A100 B125 C150 D175 例题35解析这是道自然数列立方的题1的立方等于12的立方等于83的立方等于274的立方等于64那么内的数应是5的立方等于12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例题36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例题36解析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3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例题37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178 C164 D163 例题37解析正确答案为D通过观察这是两列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中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一个等差数列偶数项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不难发现空格处即偶数项的第四项应为163 例题381261531 A39 B47 C51 D56例题38解析正确答案为D相邻数之间的差为一个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故空缺项应为31+25=56 例题39-2-115 29 A17 B15 C13 D11 例题39解析正确答案为C这个数列的差是按124816来排列的故空缺项应为5+8=13例题40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例题40解析正确答案为B这道题的规律在于它的第一项乘以2然后加第二项的平方等于第三项其它类型的数列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总结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到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并予以验证直到找出规律做题的过程即试误的过程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用速算心算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如空缺项在中间则可以两边同时推导考前要进行适度的练习注意掌握有关的基本规律总结做题经验四数学运算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数量关系中的第二种题型是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主要考查学生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中题目通常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是一段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描述要求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题目得出结果数学运算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因此题目难度不会太大但难就难在如何在快和准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数学运算题既有简单算式计算也有文字应用题求解数字运算比较大小和典型问题是测试中常见的三种题型一数字运算这类题型只涉及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主要是数字的运算关键在于找到捷径和简便算法例题12002×20032003-2003×20022002的值是A.-60 B.0C.60 D.80 解题思路如下注意运用加法分配律则原式 2002×20032003-2003×20022002 2002×2002200210001-20021×200220022002×200220022002×10001-2002×20022002-20022002 2002×10001-20022002 0 故正确答案为 B 1凑整法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运算速度例题219999919999199919919的值是A.200015 B.222215C.202015 D.220015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200000-120000-12000-1200-120-1222220-5 222215 故正确答案为 B 例题3计算 3416478253846418的总和A.198 B.200 C.201 D.203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3416478253846418 4753 3464 016084 082018 1009811 200 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4 计算 65894-1869-3131的值 A.60894B.60594 C.68094 D.68594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65894-1869-313165894-18693131 65894-5000 60894 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5计算1892– 385 - 477的值 A.1040 B.1049 C.1030 D.1039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1892 – 385 – 477 1892 – 385 477 1892 – 862 1862 –862 30 1030 故正确答案为 C 例题6计算 3×9998×994×987的值 A.3840 B.3855 C.3866 D.3877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3×1000-18×100-14×10-187 3000-3800-840-487 3840 故正确答案为A 2分解法对有些题先不要盲目地直接计算要利用数字间隐含的规律进行分解后再计算例7计算125×83×32×25的值 A.8300000 B.8350000 C.8535000 D.8530000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125×83×32×25 125×8×4×25×83 1000×100×83 8300000 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8计算 5884×84– 5885×83的值A.5801 B.5811 C.5821 D.5791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5884×84– 5885×83 5884×84–58841×83 5884×84–5884×83–83 5884× 84–83 –83 5884–83 5801 故正确答案为 A 3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它们的值相近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的差从而求得它们的和例题9计算19861988199019921994的和 A.9950 B.9960 C.9970 D.9980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19861988199019921994 5×199042–2–4 9950 故正确答案为 A 例题10某班级一次考试中成绩依次为939188879289909488899287939087求他们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A.125083 B.131087 C.135090 D.117078 解题思路如下可以取90为基准数则总成绩为原式 15×90312423–2312133 15×90 1350 由于成绩的累计差等于0所以平均成绩是90 故正确答案为C 4等差数列求和法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题11计算 46810202224之和A.154 B.151 C.152 D.153 解题思路如下项数 24-4÷21 11 原式 46810202224 424×11÷2 154 故正确答案为A 5因式分解计算法例题12如果N 2×3×5×7×121则下列哪一项可能是整数 A 79N110 B 17N38 C N72D 11N49 解题思路如下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的分母110可分解为2×5×11然后带入A选项即是 79×2×3×5×7×121 ÷ 2×5×11 这样分子和分母中的25可以对消分子中的121÷11 11所以分子就变成79×3×7×11分母是1商为整数而BCD则不能故正确答案为A 6尾数估算法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几个数的数值较大又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以先利用个位进行运算得到尾数再与选项中的尾数进行对比如果有唯一的对应项就可立即找到答案例题13计算 425683544828之和 A.2480 B.2488 C.2486 D.2484 解题思路如下该题中各项的个位数相加 5348 20尾数为0且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为0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14计算 2363×41917×3-6089的值 A.9114 B.10329 C.9112 D.10321解题思路如下由于备选项中的尾数均不相同所以可用尾数估算法 003×4007×3-009 024最后一位小数为4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15计算112122132142的值是 A.504 B.549 C.606 D.630 解题思路如下由于112的尾数为1122的尾数为4132的尾数为9142的尾数为6故该题中各项的尾数相加 1496 20尾数为0且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为0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16计算1733-1623的值是 A.926183 B.936185 C.926187 D.926189解题思路如下由于备选项中的尾数均不相同所以用尾数计算起来比较便捷准确3×3×3 272×2×2 8 27和8相减的尾数只能是9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为9故正确答案为D 7数学公式求解法运用数学公式运算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公式有 a×b a×c a×bc a2 – b2 a-b×ab ab2 a2 2ab b2 a - b2 a2 - 2ab b2 例题17计算 332-10-272的值A.350 B.360 C.420 D.500 解题思路如下 332-272 3327 ×33-27 60×6 360再减去10故应选A 例题18计算 48×484×484的值 A.2500 B.5000 C.5250 D.10000 解题思路如下原式 4822×48×222 4822 2500正确答案为A 二比较大小此类题型往往不需要将全部数字都直接计算只需找到某个判断标准进行判断即可例题19-23-47-79的大小关系为A.-47 -23 -79 B.-79 -47 -23 C.-23 -79 -47 D.-47 -79 -23解题思路如下此类题应分别判断分数题变成同分母的题对有理数作出判断再在有理数前加上负数得出相反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0 22 × 32 × 42 ×52 的值为 A.14400 B.5640 C.1440 D.16200 解题思路如下解此题时并不需要作具体的运算只须作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首先由2×2 ×5×5 100可排除BC再由3×3 × 4×4的值 160又可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1某商品在原价的基础上上涨了20后来又下降了20问降价后的价格比未涨价前的价格 A.涨价前价格高 B.降价后价格高 C.二者相等D.不能确定解题思路如下涨价和降价的比率都是20那么要判断涨得多还是降得多就需要判断涨价的基础显然后者大即降的比涨的多那么可知道原来价格高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2去年百合食品厂第二季度的生产效率比第一季度高10%第三季度的生产效率比第二季度又高10%第三季度的生产效率比第一季度高A.19% B.20% C.21% D.22%解题思路如下第三季度的生产效率应为100%+10%×100%+10%=121%故正确答案为C 三典型问题 1比例问题 1求比值型例题23有两个数a和b其中a的13是b的5倍那么ab的值是A.115 B.15 C.5 D.13 解题思路如下由题意可知a3 5bab 15所以B为正确选项 2比例分配型例题24有一笔资金想用123的比例来分已知第三个人分到了450元那么总共有多少钱 A.1250 B.900 C.1000 D.750解题思路如下由题意可知第三个人分到的是 3123 36 12即整个资金的一半那么整个资金是450×2 900元所以B为正确选项例题25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A100 B150 C200 D250 解题思路如下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作包括了2+3+4 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故正确答案为C 例题2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解题思路如下此题蕴含着一个已知条件就是三角形内角和180°由分析知最大的内角占了总共6份中的 3份故最大角为90°所以D为正确选项 2路程问题例题27甲乙二人在周长为120尺的园池边散步甲每分钟走8尺乙每分钟走7尺现在从共同的一点反向行走问第二次相遇在出发后分钟 A.16 B.8 C.32 D.4 解题思路如下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二人共同走的路程正好为园池的周长到第二次相遇二人总计路程是园池周长的2倍即120 ×2尺而二人的速度和是每分钟8+7尺故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120×2÷8+7 16分钟也可用方程求解设第二次相遇在出发点后的X分钟则8+7×X= 120×2解出X 16分钟故A为正确答案例题28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A15 B25 C35 D45 解题思路如下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正确答案为B 例题29厦门距福州公路里程为300公里甲乙同时分别从厦门福州出发沿国道行驶甲每小时行驶80公里乙每小时行驶70公里甲乙在<aname=baidusnap0></a>路上</B>相遇时所花的时间是 A.15小时B.20小时 C.25小时 D.30小时解题思路如下甲和乙每小时共行驶70+80=150公里二人相遇所花的时间应为300÷150=2小时故应选B 例题30一个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来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它第三次着地时共经过路程为米 A.150 B.200 C.250 D.300 解题思路如下考生只需读懂题意将小球运动的各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即可即10050502525 250米故C为正确答案 3工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全部工程看作整体1用这个1表示整个工作总量再求出一个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三个量的关系解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例题31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A5天B6天maxbook118com D8天解题思路如下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就可算出B才是正确答案例题32一项工程甲独做9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甲乙合作中间甲因病休息了一天完成这项工程乙工作了天A.5 B.4×1217 C.4.5 D.4.7 解题思路如下设总工程量为1则甲工作的速度为每天完成19乙则是每天完成18设乙工作了x天则甲工作了x-l天即可列方程为X-19X8 1解得x=4×1217故B为正确答案例题33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独开甲管10分钟可注满全池独开乙管15分钟可注满全池独开丙管6分钟可注满全池如果三管齐开几分钟可注满全池 A.5 B.4 C.3 D.2 解题思路如下三管齐开注满全池的时间为 111011516结果为3分钟故C为正确答案 4对分问题解这样的题必须找到规律求解才能做到简便快捷例题34一根绳子长80米把它对折剪短再对折剪短第三次对折剪短这时每段绳子长多少米 A.9 B.10 C.12 D.15 解题思路如下这根绳子第一次对分为2等分第二次对分成了2×2等分第三次对分成了2×2×2等分80米的绳子被分成了8等分每根绳子当然就是10米了故B为正确答案例题35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每次都剪掉绳子的23那么剪掉三次后还剩多少米 A.827 B.19 C.127 D.881 解题思路如下把一米长的绳子剪掉23之后还剩下13第二次剪掉还剩下13的13即13×13 19第三次剪掉还剩下13×13×13 127米故C为正确答案 5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题有求植树的棵数株距与线路总长之间的关系等植树问题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要考虑起点和终点两处是否要栽树 1有端点无封闭型例题36有一条堤全长500米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植白杨树一棵一共可种棵 A.100 B.101 C.99 D.102 解题思路如下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划分标准堤全长可分为 500 5=100段由于堤的两端都要植树所以种树的棵数为段数加1即100+1=101棵故正确答案为B 2无端点的封闭型例题37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 A.200 B.201 C.202 D.199 解题思路如下边长共为200米似可栽 201棵树但由于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只能栽200棵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38一条街长200米街道两边每隔4米栽一棵核桃树问两边共栽多少棵核桃树 A 50 B 51 C 100 D 102 解题思路如下正确答案为D注意是两边栽树而且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植树问题的变式水池等物体周围摆放花盆问题上下楼梯问题 6跳井问题例题39青蛙在井底向上跳井深10米青蛙每次向上可跳5米又滑下4米象这样青蛙需要几次才可跳出井 A6次B5次 C9次 D10次解题思路如下正确答案为A这种题目埋伏有小圈套青蛙跳到一定时候就跳出了井口不再下滑 7预算问题例题40有一个市开会预算用一笔钱来做经费发给每个与会者的生活补助用了20大会资料用了1000元其他费用占了30还剩下5000元那么原预算数额是多少元 A.6000 B.12000 C.3000 D.8000 解题思路如下假设原预算为a元则根据题意知02a100003a a-5000计算可得a 12000故正确答案为B 8日历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首先要找出周期例题41已知昨天是星期一那么过200天以后是星期几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六 D.星期四解题思路计算原理是一个星期以七天为周期不断循环已知昨天是星期一所以今天是星期二从今天起数200天即在200天里有多少个七天2007 284故还剩4天所以200天后是星期二过后的第4天即星期六故正确答案为C 9年龄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一定要注意到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例题42李明今年8岁妈妈今年36岁问李明多少岁时妈妈年龄是李明的3倍A.12岁 B.13岁 C.14岁 D.15岁解题思路如下妈妈今年比李明大36-8 28岁当妈妈的年龄是李明的3倍时妈妈的年龄比李明大3-1 2倍这意味着。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1.三大方法(必考题型的方法):代入排除、数字特性、方程法。
2.六大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排列组合;容斥原理、最值问题。
【小结】代入排除:1.范围:(1)特定题型:年龄、不定方程、余数、多位数。
(2)选项信息充分:选项为一组数(例1);可转化为一组数(例2)。
(3)题目复杂:题目长、主体多,关系乱(例3)。
2.方法:(1)先排除:大小、奇偶、倍数、尾数(出现5和10的倍数)。
(2)再代入:简单入手、最值思想。
【小结】奇偶特性:1.范围:(1)不定方程:一般优先考虑奇偶性。
(2)平均分成两份、2倍(4、6、8等偶数倍):必然是偶数。
(3)知和求差、知差求和。
(4)质数:逢质必2。
2.方法:(1)和差:①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②和差同性。
(2)积:①一偶则偶、全奇为奇。
②4x、6y必为偶数;3x、5y不确定(x、y均为整数)。
【小结】倍数特性:1.整除判定:(1)3/9/5/4是重点(考得最多)。
(2)拆分:普遍使用。
(3)因式分解:①45=5*9≠3*15。
②分解时必须互质。
2.比例型:出现分数、比例、百分数、倍数时使用。
(1)若A/B=m/n,则:①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②A±B是m±n的倍数。
(2)前提:A、B均为整数,m、n互质(最简分数)。
3.余数型:(1)若答案=ax±b,则答案∓b能被a整除。
(2)前提:a、x均为整数。
【小结】方程法:1.普通方程:设、列、解三步走。
(1)设未知数:①设小不设大(避免分数);②最大信息化(方便列式);③求谁设谁(避免陷阱)。
(2)列方程:“共、是、比、相等”等明显的等量关系。
(3)解方程:①约分:如3600=400x+800y,先消掉2个0;②消元:求谁留谁。
2.不定方程:(1)主流:未知数必须为整数:①奇偶特性:系数一奇一偶。
②倍数特性:系数与常数有公因子。
例如5a+3b=25,5a、15均有公因子5。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类经典题型。
它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
1.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数量关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情况。
在等比数列中,每两个连续的数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为了解答等比数列题,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公式:第n项 = 第1项 * 公比^(n-1)举例来说,如果题目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和第几项,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公式求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 比例关系比例关系题在数量关系题中也是较为常见的。
比例关系一般分为直接比例和间接比例两种情况。
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A和B成正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A2 / B2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另一个变量的比例关系成正比。
例如,如果题目中告诉我们A和B成反比,同时A和C也成反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C2 / A2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换算单位的问题,以确保比例关系的一致性。
3. 百分比和利率百分比和利率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将百分数或利率转换为小数来进行计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百分比的加减运算和百分比与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某项费用上涨了50%,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1.5倍,即原来的费用乘以1.5来计算。
4. 货币兑换货币兑换题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一类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汇率进行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如果题目给定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1:6.8,我们可以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或者将人民币转换为美元来计算题目中的换算问题。
总结:在解答公务员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方法。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公务员考试是很多人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数量关系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掌握数量关系技巧对于提高考试得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型展开讨论,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
一、数量关系题的特点数量关系题是以数量、比例、百分数、利润等为题材的数学问题。
它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数量关系题的特点如下:1. 题干信息量丰富:题目中给出了多个数据,需要考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或推理。
2. 面试角度多样:数量关系题涉及数学知识的多个方面,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3. 解题思路多样:解题思路包括代入法、比例法、逆向思维等。
二、解题技巧分享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型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技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1. 先理清题意: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确保对题目要求的清晰了解,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
2. 数据整理: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写成表格或者图形的形式,有助于思路的整理和数据的比较。
3. 代入法:对于一些数量关系题目,可以尝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方程中,通过计算得出其他未知数的值。
4. 比例法:多数数量关系题涉及比例关系,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比例计算方法,如根据已知比例求解未知数等。
5. 逆向思维:某些问题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解决,即对已知的结果进行逆向推理,找到符合条件的解。
6. 注意单位转换:在解题过程中要留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通过以下案例,我们将结合前面提到的解题技巧,展示具体的解题过程。
案例1:甲、乙、丙三人在一场比赛中分别获得了总分A、B、C。
已知A占全场总分的1/5,B比A多1分,C占全场总分的4/15,若总分为300分,则A的分数是多少?解题思路:1.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等式:A = 1/5 * 300B = A + 1C = 4/15 * 3002. 由第一个等式可以得出A的值为60分。
公务员数量关系方法技巧和主要题型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三大方法一、代入排除法1. 什么时候用?题型: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近年考得少,即如个位数与百位数对调等),题干长、主体多、关系乱的。
如:给出几个人的年龄关系,求其中某人的年龄。
2. 怎么用?尽量先排除,再代入。
注:问最大值,则从选项最大值开始代入;反之,则从选项最小的开始代入。
二、数字特征法1. 奇偶特性:(1)加减法在加减法中,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实际解题应用:和差同性,即a+b与a-b的奇偶性相同。
【例】共50道题,答对得3分,答错倒扣1分,共得82分。
问答对的题数与答错的题数相差多少题?A. 16B. 17C. 31D.33解:根据奇偶题型,a+b=50,为偶数,则a-b也为偶数,故选A。
(2)乘法在乘法中,一偶则偶,全奇为奇。
(其他不确定)如:4X一定是偶数,5y可能为奇可能为偶,2个奇数相乘一定为奇数。
【例】5x+6y=76(x、y都是质数),求x、y。
技巧:逢质必2,即考点有质数,质数2必考。
代入x=2【注:ax+by=c,仅当a、b为一奇一偶时可用奇偶特性,其他情况不能用。
如当a=4,b=6时,此时4x和6y均为偶数,无法确定x、y的特征。
】2. 倍数特性(1)比例例:男女生比例3:5,则有:男生是3的倍数女生是5的倍数男女生总数是8的倍数男女生差值是3的倍数整除判定方法:一般口诀法:3和9看各位和。
4看末2位,如428,末两位28÷4=7,能被4整除,故428能被4整除。
8看末3位,原理同4。
2和5看末位。
没口诀的用拆分法:如7,判断4290能否被7整除,可将4290化成4200+90,90不能被7整除,故该数不能被7整除。
百分数转化技巧:拆分如:62.7%=50%+12.5%=1/2+1/8=5/887.5%=100%-12.5%=1-1/8=7/8(2)平均分组整除型:总数=ax余数型:总数=ax+b三、不定方程法:即未知数多于方程数ax+by=c(a,b为常数,求x,y)(1)未知数为整数时(如多少场比赛,多少人等)●奇偶法:当a、b恰好一奇一偶时适用。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
公务员中的行测题型解析数量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数量关系题型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通过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从而解答问题。
本文将对数量关系题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题型。
一、数量关系题型概述数量关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常涉及到数字计算、比例关系、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数据中的规律并解答问题。
二、题目类型及解题思路1.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是数量关系题型中的常见类型。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或图表,回答问题。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和给定的数据表格/图表,理解数据的含义;(2) 根据题目要求,提取需要用到的数据;(3) 进行计算和推理,找出相应的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某市2019年1月至12月每月销售额(单位:万元)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销售额表格月份销售额1月 1502月 1803月 2004月 2505月 2206月 2307月 2408月 2609月 27010月 28011月 30012月 320问题: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高?解答思路:通过查看表格可以得知,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12月,销售额为320万元。
2. 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列规律,推理下一个数字或某个特定位置的数字。
解题思路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观察数列中的数字规律,找出规律的模式;(2) 根据规律推理,计算得出答案。
例如,题目如下:1、2、4、7、11、16、?解答思路: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依次增加,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比16大5,即21。
三、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题型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多做一些数据分析题,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速度。
2. 注重细节的把握在解题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数据的细节。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剖析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剖析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模块一直是众多考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涵盖了多种题型和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对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数量关系中较为基础且常见的知识点。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例如,数列\(2\),\(5\),\(8\),\(11\),\(14\)……就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在解题时,若已知首项、公差和项数,就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求出指定项的值。
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
例如,求上述数列前\(5\)项的和,先求出第\(5\)项为\(2 +(5 1)×3 = 14\),再代入求和公式可得\(S_5 =\frac{5×(2 + 14)}{2} = 40\)。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通项公式:\(a_n = a_1 × q^{(n 1)}\),其中\(q\)为公比。
例如,数列\(2\),\(4\),\(8\),\(16\),\(32\)……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求和公式:当\(q≠1\)时,\(S_n =\frac{a_1(1 q^n)}{1 q}\)。
比如求上述等比数列前\(5\)项的和,代入公式可得\(S_5 =\frac{2×(1 2^5)}{1 2} = 62\)。
三、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和流水行船问题等。
公务员考试之数量关系题型解读
公务员考试之数量关系题型解读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这就对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提了更高要求,考察大家的分析、判断能力,在题目难度上有了更大一个层次。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2 4 8 ( )A.16B.24C.32D.36(解答: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
)对于数字推理部分:在做省考真题的同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历年考试中的重点题型:比如递推数列、幂次数列、分数数列、多级数列进行梳理。
拿到一年题目先把有特征的数列找出来,像分数数列和幂次数列及幂次修正数列标注出来,其他题目先做差试试,不行考虑其为递推数列,看是否有大体倍数关系,则为倍数递推;增的比较缓慢为和递推;增的特别快考虑方递推还有积递推。
实在考虑不出圈三个数看看,偶尔会涉及到特殊数列。
但是特殊数列出现的极少,把省考真题重新做一遍,尤其是第一遍做不出来的题目要特别重视其规律,与此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真题、模拟题来辅助练一下所有的类型和技巧。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X、Y两地相距42公里,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X、Y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乙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甲乙步行几小时后相遇?A.3B.4C.5D.6(解答:用X、Y两地距离除以甲乙两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正确答案为D。
) 对于数学运算这部分:要做到见到一道题要立刻知道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这种类型有什么知识点以及什么方法能迅速呈现在脑海中,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列出算数式子或者方程,得到正确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相关公式数字特性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ͳ+ ܽ−ͳܽ = ܽܽ+ (ܽ− ܽ)ܽ求和公式:ܽܽ= = ܽܽͳ+ܽܽͳ ܽ= 中位数×项数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ͳݍܽ−ͳ= ܽܽݍ݉q n )(q≠1)求和公式:ܽܽ=ܽͳ(ݍ3.平方差公式:ܽʹ− ܽʹ=ሺܽ + ܽሻሺܽ− ܽሻʹ4.完全平方公式:(a ±b)= ܽʹ±ʹܽܽ + ܽʹ1.基础公式:总量=效率×时间(1)给完工时间型:①将工作总量赋值为完工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总量计算各主体效率②根据效率=时间③据题意列式求解(2)给效率比例型:①求出效率比例,对效率赋值②根据总量=效率×时间求出总量③据题意列式求解(3)给具体单位型:①设未知数 ②据题意列式求解2.牛吃草问题:Y=(N-X ) ×T,Y 代表原有草量(消耗量),N 代表牛数量(消耗),X 代表草生长速度(生长),T 代表吃草时间(消耗时间)1.基础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总时路间程2.火车过桥:火车从进桥至完全驶离桥,所走路程=车长+桥长3.等距离平均速度= - -(适用于“上下坡”、“往返”等行驶路程相同但速度不同的情况)v 1+v 24. 相遇追及公式:①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S 和 = V 和 x T 遇)2v 1v 2②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差= ܽ差ൈ ܽ追)③线性两端出发第 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2n-1) ×单次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ʹn −ͳS = ܽ和 ൈ ܽ遇)④线性一端出发第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2n×单次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ʹnS = ܽ和ൈܽ遇)⑤环形路程第 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n 圈=速度和×相遇时间(ܽ圈 = ܽ和ൈ ܽ遇)⑥环形路程第 n 次追及:所走路程差=n 圈=速度差×追及时间(ܽ 圈= ܽ差ൈ ܽ追)5.比例行程①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②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③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6.流水行船相关公式: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③船速= ;ʹ顺水速度-逆水速度④水速= ;ʹ⑤静水速度=船速;漂流速度=水速1.基础公式: ②利润率=成利本润= 售本= 成本售价−ͳ①利润=售价-成本3 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利润1.基本公式:4 折扣=折折前后价价⑤总价=单价×数量;总进价=单个进价×数量;总利润=单个利润×数量=总售价-总进价2.分段计费:题型特征: 问在不同收费标准下,一共需要的费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众多考生需要攻克的难关,而其中的数量关系部分更是让许多人感到头疼。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学运算和数学思维的运用能力,涵盖了众多知识点和题型。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梳理一下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一、数字推理数字推理是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通过分析给定的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测出下一个数字。
1、等差数列这是最基础的规律之一。
相邻两项的差值相等,例如:1,3,5,7,9,差值均为 2。
2、等比数列相邻两项的比值相等。
比如:2,4,8,16,32,比值均为 2。
3、多次方数列数字是某个数的平方、立方或多次方。
例如:1,4,9,16,25 分别是 1、2、3、4、5 的平方。
4、组合数列数列由两个或多个简单数列组合而成,需要分别分析不同部分的规律。
5、递推数列通过前面若干项的运算得到下一项,如前两项相加等于第三项等。
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
1、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如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
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常考的有合作完工问题,根据各自工作效率和合作方式来计算完成工作的时间。
3、利润问题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4、排列组合问题排列是有顺序的,组合是无顺序的。
例如从 5 个人中选 3 个人排成一排,这是排列;从 5 个人中选 3 个人组成一组,这是组合。
5、概率问题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古典概率:概率=有利事件数÷总事件数。
6、容斥原理用于解决集合之间的重叠问题。
两集合容斥:总数= A + B 既 A 又 B +既非 A 又非 B 。
三、解题方法1、方程法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2021下半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解析(6)
2021下半年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及解析(6.2) 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数量关系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行测数量关系题]练习题(一)1.某班共有55人,其中会跳拉丁舞的有23人,会弹钢琴的有24人,会唱歌的有29人,至少会两种的有19人,一种都不会的有4人,则只会一种的比三种都会的( )。
A.多26人B.少26人C.多29人D.少29人2.甲、乙两人进行五子棋比赛,必须要经过A、B、C三场比赛的角逐,甲对乙每局获胜的概率为60%,乙对甲每局获胜的概率为40%,则甲胜出的可能性为( )。
A.小于15%B.介于15%-40%内C.介于40%-60%内D.大于60%3.令a◎b=3a+2b,现有输入值a、b、c三个各不相同的正整数。
a、b、c经过算符a◎(b ◎c)运算后得到输出值23,问b为( )。
A.1B.2C.3D.44.有A、B、C三支试管,分别装有10克、20克、30克的水。
现将某种盐溶液10克倒入A管均匀混合,并取出10克溶液倒入B管均匀混合,再从B管中取出10克溶液倒入C管。
若这时C管中溶液浓度为2.5%,则原盐溶液的浓度是:()。
A.60%B.55%C.50%D.45%5.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
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对中途休息了一天,问要保证工程按原来的时间完成,A队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几天( )。
A.4B.3C.2D.16.现有一批货物用汽车来运,如果增加4辆车,则可提前1天运完;如果减少6辆车,则需要推迟3天运完。
请问原来需要多少天运完货物?( )A.3B.4C.5D.6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3a-9,1-a)在第三象限内,且横坐标纵坐标都是整数,则点P的坐标是( )。
A.(-1,-3)B.(-3,-1)C.(-3,2)D.(-2,-3)8.某水井的水可供40人饮用6年或30人饮用10年。
公考数量关系公式-电脑资料
公考数量关系公式-电脑资料一,骨牌公式公式是:小于等于总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序号二,指针重合公式关于钟表指针重合的问题,有一个固定的公式:61T=S(S为题目中最小的单位在题目所要求的时间内所走的格书,确定S后算出T的最大值知道相遇多少次,。
)三,图色公式公式:(大正方形的边长的3次方)—(大正方形的边长—2)的3次方。
四,装错信封问题小明给住在五个国家的五位朋友分别写信,这些信都装错的情况共有多少种 44种f(n)=n!(1-1/1!+1/2!!-1/3!......+(-1)n(1/n!))或者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解答装错1信 0种装错2信:1种3 24 95 44递推公式是S(n)=n.S(n-1)+(-1)^n~~~~~如果是6封信装错的话就是265~~~~五,伯努利概率模型某人一次涉及击中靶的概率是3/5,设计三次,至少两次中靶的概率是集中概率3/5,则没集中概率2/5,即为两次集中的概率+三次集中的概率公式为 C(2,3)*[(3/5)^2]*[(2/5)^1]+C(3,3)[(3/5)^3]*[(2/5)^0] 81/125六,圆相交的交点问题N个圆相交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交点的问题分析 N*(N-1)七,约数个数问题M=A^X*B^Y 则M的约数个数是(X+1)(Y+1)360这个数的约数有多少个?这些约数的和是多少?解〕360=2×2×2×3×3×5,所以360的任何一个约数都等于至多三个2(可以是零个,下同),至多两个3和至多一个5的积,电脑资料《公考数量关系公式》(https://www.)。
如果我们把下面的式子(1+2+4+8)×(1+3+9)×(1+5)展开成一个和式,和式中的每一个加数都是在每个括号里各取一个数相乘的积。
由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360的每一个约数都恰好是这个展开式中的一个加数。
数量关系浙江公考考点知识点方法技巧详细分析讲解公考必看最新版
数量关系浙江公考考点知识点方法技巧详细分析讲解公考必看最新版浙江公考数量关系是一种常见的考察题型,在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详细分析讲解浙江公考数量关系的考点、知识点以及方法技巧,并提供最新版的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考点分析1.等量关系:考察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如甲物品和乙物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倍数关系:考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或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为1:23.比例关系:考察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甲物品和乙物品的比例为3:54.递推关系:考察一组数字或物品之间的递推关系,如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求求出后几项。
5.增减关系:考察一组数字或物品之间的增减关系,如给出数列的规律,要求求出下一个数字或物品。
6.概率与事件关系:考察概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如给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求求出概率。
二、知识点分析1.基本数学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分数等基本运算方法,要求考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计算技巧。
2.数据分析与统计: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和处理数据。
3.图表分析: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表的解读和分析,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所需信息。
4.逻辑思维:包括推理、判断、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5.概率与事件:包括概率的计算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析,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概率或估算事件可能性。
三、方法技巧分析1.熟悉基本数学运算规则和计算技巧,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和方法,例如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比例的计算方法等。
2.注意分析题目条件,理清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考试时要认真细致地读懂每个数字和符号的意义。
3.多做习题,提高解题能力,掌握方法技巧。
对于考察数据分析和图表分析的题目,可以通过做类似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5.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逻辑推理历年真题2024精析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逻辑推理历年真题2024精析公务员考试一直是众多求职者所追求的目标,而数量关系逻辑推理是公务员考试常见的一道题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4年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中的数量关系逻辑推理题进行精析,并提供高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来分析2024年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中的数量关系逻辑推理题。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根据已给出的数量关系,推断出其他相关的数量关系。
例如:【题目1】某公司员工的男女比例为2:3,如果公司新增了100名员工,且新员工中男性人数为原来男性人数的2倍,那么新增员工中女性人数为原来女性人数的几倍?【题目2】购物狂小明在某商场的服装店看中一件衬衫,打算买两件。
店员告诉他,单价为150元/件的衬衫购买两件可以享受9折优惠,而单价为100元/件的衬衫购买两件可以享受8折优惠。
若小明购买了两件衬衫,那么他共支付了多少元?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两道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技巧的讲解。
针对题目1,我们首先要了解题目给出的初始信息,即某公司员工的男女比例为2:3。
根据这个比例,我们可以假设公司原先有2x名男性员工和3x名女性员工,总员工数为5x。
接着,题目告诉我们新增的员工中男性人数为原来男性人数的2倍,即新增员工中男性人数为4x。
根据员工总数为5x和男性员工数为4x,我们可以计算出新增员工中女性人数为5x-4x=x。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新增员工中女性人数为原来女性人数的x倍。
对于题目2,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我们假设小明购买了一件单价为150元的衬衫和一件单价为100元的衬衫。
根据题目的描述,购买150元/件的衬衫两件可以享受9折优惠,那么小明购买这两件衬衫的总价为150×2×0.9=270元。
同样地,购买100元/件的衬衫两件可以享受8折优惠,那么小明购买这两件衬衫的总价为100×2×0.8=160元。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0)1500字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10)1500字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的关系题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通过推理或计算,来确定或猜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数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题目及解答,供参考。
题目:某城市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是10000人,2021年的报名人数是12000人。
已知报名人数在这两年内按每年增长10%的速度递增,请预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2019年考试的报名人数为10000人。
2021年考试的报名人数为12000人。
每年的增长率为10%。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2019年到2021年的两年间的平均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 (当前年报名人数 - 上一年报名人数) / 上一年报名人数根据公式,计算2019年到2021年的增长率如下:增长率 = (12000 - 10000) / 10000 = 0.2 = 20%接下来,我们可以用这个平均增长率来预测2021年到2023年的两年间的增长情况。
增长情况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 = 上一年报名人数 * 平均增长率根据公式,计算2021年到2023年的增长量如下:增长量 = 12000 * 0.2 = 2400最后,我们可以将2021年的报名人数加上增长量,得出2023年的预测报名人数:2023年预测报名人数 = 12000 + 2400 = 14400因此,根据已知条件和计算,预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为14400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解答仅是根据已知条件和数学计算得出的预测结果,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经济状况、政策改变等等,来更准确地预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数量。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常见题型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常见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常见题型是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类题型一般涉及到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数量关系,需要考生通过分析和计算,准确推断和解答问题。
下面将针对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常见题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人员数量关系题型在公务员工作中,往往涉及到人员的配备、分工和协作问题。
数量关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人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例如:例题1:某单位总共有60名公务员,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40%,女性占总人数的60%。
求该单位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是多少?解析:设男性人数为x,女性人数为y。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两个等式:x + y = 60 (总人数关系)x = 0.4 * 60 = 24 (男性人数占总人数的40%)y = 0.6 * 60 = 36 (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60%)因此,该单位男性人数为24人,女性人数为36人。
例题2:某公务员考试共有1000名参考人员,其中通过率为60%。
求通过人数和未通过人数各是多少?解析:设通过人数为x,未通过人数为y。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两个等式:x + y = 1000 (总人数关系)x = 0.6 * 1000 = 600 (通过率为60%)y = 0.4 * 1000 = 400 (未通过率为40%)因此,通过人数为600人,未通过人数为400人。
二、时间数量关系题型在公务员工作中,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时间的利用对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数量关系题型中涉及到时间的计算和推理,考察考生对时间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例题3:某项目计划共需5个月才能完成,已经完成的时间占计划总时间的40%。
求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多少个月?解析:设该项目已完成时间为x个月。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两个等式:x / 5 = 0.4 (已完成时间占计划总时间的40%)x = 0.4 * 5 = 2 (已完成时间)因此,该项目已完成了2个月。
例题4:某任务由A、B两人合作完成,A独立完成该任务需要10天,B独立完成该任务需要15天。
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XX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61.某单位XX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 10B. 11C. 12D. 1361.B.【解析】代入法。
若为10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5名,平均为人,即肯定有部门的人数大于等于10人,不满足要求;若为11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4名,满足要求。
62.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投射在墙面及地面上,其中墙面部分的高度为1米,地面部分的长度为7米。
甲某身高1.8米,同一时刻在地面形成的影子长0.9米。
则该电线杆的高度为:A. 12米B. 14米C. 15米D. 16米62.C.【解析】几何问题。
由题意,真实长度与影子长度为2:1,墙上的影子长度投影到地上才是真实的影子长度,即影子总长为7+0.5=7.5米,电线杆高度为7.5×2=15米。
63.甲和乙进行打靶比赛,各打两发子弹,中靶数量多的人获胜。
甲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60%,而乙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30%。
则比赛中乙战胜甲的可能性:A. 小于5%B. 在5%~12%之之间C. 在10%~15之间63.C.【解析】概率问题。
分类思想:(全概率公式)乙战胜甲的概率=乙中2×(甲中0+甲中1)+乙中1×(甲中0)=0.3×0.3×(0.4×0.4+2×0.6×0.4)+2×0.3×0.7×0.4×0.4=12.48%。
64.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部之和等于丙型产量7倍。
公务员考试之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行政能力测验〔概况〕比拟省时的题目:常识判断,类比推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细节判断除外〕比拟耗时的题目:图形推理,数字判断,资料分析〔好找的,好计算的〕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备考重点:A根底数列类型B五大基此题型〔多级,多重,分数,幂次,递推〕C根本运算速度〔计算速度,数字敏感〕数字敏感〔无时间计算时主要看数字敏感〕:a单数字发散b多数字联系对126进行数字敏感——单数字发散1〕.单数字发散分为两种1,因子发散:判断是什么的倍数〔126是7和9的倍数〕64是8的平方,是4的立方,是2的6次,1024是2的10次2.相邻数发散:11的2次+5,1215的3次+1,1252的7次-2,1282〕.多数字联系分为两种:1共性联系〔相同〕1,4,9——都是平方,都是个位数,写成某种相同形式2递推联系〔前一项变成后一项〔圈2〕,前两项推出第三项〔圈3〕〕——一般是圈大数注意:做此类题——圈仨数法,数字推理原那么:圈大不圈小【例】1、2、6、16、44、〔〕圈6 16 44 三个数得出 44=前面两数和得2倍【例】九宫格〔圈仨法〕这道题是竖着圈〔推仨数适用于全部三个数〕一.根底数列类型1常数数列:7,7 ,7 ,72等差数列:2,5,8,11,14等差数列的趋势:a大数化:123,456,789〔333为公差〕582、554、526、498、470、〔〕b正负化:5,1,-33等比数列:5,15,45,135,405〔有0的不可能是等比〕;4,6,9——快速判断和计算才是关键。
等比数列的趋势:a数字非正整化〔非正整的意思是不正或不整〕负数或分数小数或无理数8、12、18、27、〔〕A.39B.37 C Db数字正负化(略)4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列: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 ,89,97——间接考察:25,49,121,169,289,361〔5,7,11,13,17,19的平方〕41,43,47,53,〔59〕615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合数〕列:【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 1. 11,29,65,137,281,() 2. 74,38,18,10,4,() 3. 16,17,36,111,448,()
[例11] 3,4,10,33,() A.67 B.76 C.96 D.136 [解析] (3+1)×1=4;(4+1)×2=10; (10+1)×3=33;所以()=(33+1) ×4=136;故答案选D.
[例12] 2,12,6,30,25,100,() A. 96 B. 86 C. 75 D. 50 [解析] 研究12,6;30,25;100,();之间 的关系有每一组的差分别是6,5,4;故100()=4,所以()=96;故答案选A.
思考与练习: 1. 1,3,5,11,21,() 2. 1,6,20,56,144,() 3. 3,4,13,53,() 4. 5,15,10,215,()
二、两个数字间的递推联系 我们选定数列中有代表性的相邻的两项,接 着观察一下这前一个数字可以有哪些简单递推 形式得到后一个数字。之后把得到的递推形式 带入到数列的其他项中进行检验,全部符合的 话就是我们题目的规律。
[例9] 2,7,22,67,202,() A. 589 B. 607 C. 684 D. 734 [解析] 前一项的3倍加上1等于后一项,故答案 选B.
[例10] 7,15,29,59,117,() A. 227 B. 235 C. 241 D. 243 [解析] 7×2+1=15;15×2-1=29; 29×2+1=59; 59×2-1=117; 所以()=117×2+1=235 故答案选B.
第三节 特殊的递推数列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递推联系法: 1. 三个数字间的递推联系; 2. 两个数字间的递推联系。
一、三个数字间的递推联系 我们选定数列中有代表性的相邻的三项,接着 观察一下这三项的前两项的数字可以有哪些简 单递推形式得到第三项的数字。之后把得到的 递推形式带入到数列的其他项中进行检验,全 部符合的话就是我们题目的规律。
[例7] 2,1,7,23,83,() A. 290 B. 292 C. 294 D. 295 [解析] 第一项的2倍加上第二项的三倍得到的 和是第三项,故答案选D.
[例8] 1,2,3,6,9,(),63,3402 A. 15 B. 36 C. 45 D. 54 [解析] 这是一个和、积交替递推的数列;所以, 这里()=6×9=54;故答案选D.
[例3] 22,36,40,56,68,() A. 84 B. 86 C. 90 D. 92 [解析] 第一项加上第二项的1/2等于第三项。 故答案选C.
[例4] 22,8,28,40,24,32,() A. 8 B. 16 C. 24 D. 36 [解析] 显然前两项的差的绝对值的2倍等于第 三项。故答案选B.
[ 例1] 4,9,15,26,43,() A. 68 B. 69 C. 70 D.71 [解析] 本题规律是:前两项的和加上2等于第 三项。故答案选D.
[例2] 5,7,17,31,65,() A. 107 B. 115 C. 120 D. 127 [解析] 前一项的二倍加上后一项等于第三项。 故答案选D.
[例5] 1,2,3,7,16,() A. 66 B. 65 C. 64 D. 63 [解析] 第一个数的平方加上第二个数等于第三 个数,故答案选B.
[例6] 144,18,9,3,4,() A.0.75 B.1.25 C.1.75 D.2.25 [解析] 第一项除以第二项得到的商再加上1等 于第三项,故答案选C.
数量关系
主讲:李晓艳﹙研究员﹚
教师简介
李晓艳,基础数学硕士。知识面广,专业功底 扎实,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授课条理清 晰,重点突出,方法浅显易懂,实用性强,善 于从考试学的角度帮助学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 巧;清晰的授课体系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 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和学员积极性.
上节回顾
递推和数列变式; 递推差数列变式; 递推积数列变式; 递推商数列变式; 递推方数列; 递推倍数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