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资料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四次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反抗运动。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和影响,认识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与反抗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侵略与反抗》这部分内容,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记忆不清,对事件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实,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侵略与反抗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时间、地点、过程、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到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历史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爱国情怀。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历史事件的课件,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搜集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4.练习题:准备相关的历史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侵略与反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四次侵华战争和反抗运动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备课人:王建辉一.复习目标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史实;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学法指导:1.分组合作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案引导,当堂达标四.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三个重要条约”: 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是: 2.目的是:3.导火线是: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主要影响有哪些?A .使中国开始从 逐步沦为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知识连接一1.右图中的人物,因为禁烟而名留青史,他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一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C .琦善D .李鸿章(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2.下列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是( )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设立总理衙门D .设立使馆区3.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签订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虎门 4.《南京条约》中规定向英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B . 你认为鸦片给中国事业哪些危害?教案序号:6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5.(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试题)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第二次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目的主凶帮凶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连接二:1.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毁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860年的一场大火,让圆明园几乎成了废墟,许多珍藏的国宝被外国侵略军抢走。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 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非法化及其原因。
2. 鸦片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原因。
2.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原因及结果。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2.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4课抗争中的探索1.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口号。
2. 辛亥革命的发生、过程及结果。
3.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5课军阀割据与国民革命1. 军阀割据的现象及其原因。
2.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及其目标。
3. 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及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
(2)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侵略与反抗》教案一、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
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
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侵略与反抗
复习学案(1)侵略与反抗(一)【复习导航】一、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3.主要经过:①开始标志: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②结束标志: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签订。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附: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 )1858 年《瑷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2 )1860 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 万平方千米领土。
( 3 )1864 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 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 4 )19 世纪80 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 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A、1860年8月,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B、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四、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新疆出现危机:①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
第一单元-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中考复习教案
八下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一、考纲要求:⏹考点1识记: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考点2识记: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考点3识记: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考点4识记:知道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考点5识记: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考点6理解: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考点7理解: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8运用: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二、复习目标: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史实;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反抗侵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四、学法指导:1.分组合作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案引导,当堂达标五、知识网络: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三个重要条约”:第三部分:问题探究:1、近代清政府在列强历次侵华战争中失败的原因?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松弛、指挥失误。
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③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抵御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原因)2、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产生了什么影响?破坏性: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八上单元一 侵略与反抗复习一
4引导分析单元一的学习主题(两部分)的基础上,引导分析、探究几场侵华战争时代国际背景及三个重大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尤其社会性质),历史的教训反思与启迪等。
同时强调本部分只是晚清时期(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20C30-40S日本侵华战争也是列强侵华的一部分,但放在后面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单元主题下学习。
5辅导、答疑。
三、总结:结合板书引导小结。
四、作业布置:
1课下再复习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线索。
2《一路领航》单元一部分完成。
事件的结果及导致事件结果的原因,
事件的性质,
影响或意义(国际、国内,消极及客观积极),
历史教训(或历史反思、启迪或认识)等,
结合以上要素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复习、巩固;辅导、答疑。
在引导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与同期世界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内在关联。
二、知识点拨。结合单元主题、大事及大事要素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关联等进行知识点拨。
在老师的进一步点拨下,对本单元的发生大事的时代国际背景与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及历史的感悟与反思、启迪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复习、问疑。
共同梳理、小结。
记作业。
下课。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趣,理想目标教育。
单元一知识的综合复习、强化记忆与巩固,综合分析、理解、概括及归纳事件与把握事件要素能力的提高;正确情感的树立,历史的反思与爱国精神的养成;相关方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
4知识复习和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事件的基本要素,复习方法的指导。
初三第二学期教学设计方案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史上列强的四次侵略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等。
2、能够初步分析理解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原因,从中吸取历史教训;3、回顾中国古代的辉煌与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领会并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认识中国人民的反抗对民族独立所起的重要作用;5、通过概括列强的侵华罪行等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复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老师引导启发等教学设计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幻灯片(教师播放幻灯片:地动仪、四大发明、科举制、华佗与麻沸散、祖冲之与圆周率、杜诗与水排等)。
学生看完幻灯片后,老师出示问题:看完了上述幻灯片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之辉煌、灿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巨大潜力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问题过渡:到了近代中国的命运怎样呢?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思考和讨论,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幻灯片展示:被侵略、受欺凌、忍辱负重。
近代列强的侵略三、请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概括列强的侵华罪行,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小结。
列强侵华罪行(幻灯片展示)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5、赔款《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6、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学案
八年级上册复习学案1 侵略与反抗复习学案(一)列强侵略:1.鸦片战争(1840.6—1842年8月)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3.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二)中国人民的反抗:1.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 左宗棠收复新疆3.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军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知识点一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背景:英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2)禁烟:道光帝派到广东禁烟(3)销烟:时间 ;地点(4)意义:2.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时间年(2)内容:割地:赔款:开放、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中国须同商定(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2.鸦片战争的影响:知识点二左宗棠收复疆1.背景:新疆出现危机:①1865年,中亚浩罕国入侵新疆,支持阿古柏。
②1871年:出兵侵占。
2.左宗棠收复新疆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采用“”战术,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收复除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③19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伊犁。
④1884年,清政府在设立行省。
.3.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三《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1.甲午中日战争:时间年—年;结果,被迫鉴定《马关条约》在黄海大战中率全舰官兵抗击日军,壮烈殉国。
2.《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2)签订双方:日本首相和中国代表(3)内容:①割地——半岛、、澎湖列岛②赔款——亿两白银③设厂——允许日本在设厂④增辟通商口岸(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化程度。
知识点四《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1.八国联军侵华:①时间: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在的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本课的复习,学生需要掌握:1、列强侵略中国的几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中国军民面对外来侵略不断英勇反抗的史实。
4、让学生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爱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1、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销售市场,掠夺原料,瞄准了政治上腐朽,经济上闭关自守,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2、本单元就是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方面介绍了中国近代初期的这一段历史。
这是一段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段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一段民族的觉醒史,在本册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本身内容很多,任务艰巨,不能像新授课引用很多音乐、视频,本课通过插入历史图片和一些巧妙记忆知识的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达到第一轮复习的效果。
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时间,重要人物,结果及影响。
2、难点:两次农民运动、三大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五、教学方法分析1、本课的知识容量较大,问题设计注重精练、合理、有价值,环环相扣。
2、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梳理脉络。
3、注意重难点知识的提炼、整合、梳理和建构,做到史论结合、以知育人。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合作探究活动和历史知识巧记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六、教学过程设计1、课堂导入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小短片,课件出示两幅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和被折断的烟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第一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看了小短片和两幅图片后想起了哪一次相关的战争?进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侵略与反抗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一、单元概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复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复习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及目标要求考试内容林则徐虎门销烟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强大,中国衰落。
英国为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鸦片的大量输入,一是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派林则徐到某某禁烟。
时间:1939年6月人物:林则徐(民族英雄)。
事件:林则徐在某某虎门海滩下令销毁没收来的大批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警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它用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它警示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于世界,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联系现实说说毒品的危害: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利;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
青少年应如何做:①应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②树立远大的理想;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④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⑤与吸毒、贩毒行为作斗争。
⑥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某某条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直接原因: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林则徐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约》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某某海面,战争正式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某某岛。
1842年8月,中英议和。
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某某条约》,其主要内容有:①割某某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
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旧某某主义革命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专题复习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中国步入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
所以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十分明显,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正如单元标题所说:侵略与反抗。
根据单元特点,在复习中主要抓住这两条主线对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理清四大侵华战争的线索。
2.识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掌握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主要史实。
4.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复习,能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同时通过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史实的复习,能认识和感悟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四次侵华战争,三大不平等条约及三位民族英雄
难点:本专题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复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史,本节课我们要继续追寻时间的脚步,进入血泪与抗争相交织的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二)揭示目标
同学们齐读本专题的复习目标
(三)温故知新
(一)列强的侵略--知识整合
1、四次侵华战争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帮助学生理清四大侵华战争的线索,并掌握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三大不平等条约
通过对三大条约内容的比较,掌握每个条约中列强从中国攫取的特权。
3.列强的侵华罪行
A、暴行--两次攻陷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B、侵占中国土地
(1)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列强的侵略--拓展延伸
1、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都以失败告终,你能分析出原因吗?得出哪些启示?
(二)不屈的抗争--知识整合
1、三位民族英雄
(1)1839年道光帝派到广州禁烟,6月,他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民族气节。
(2)1876年,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粉碎了英、俄分裂西北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迎战敌舰,壮烈殉国。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两次农民抗争
(1)1860年,大败“洋枪队”打击了清政府和西方列强。
(2)19世纪末,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
通过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史实的复习,能认识和感悟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不屈的抗争--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的材料,找出与哪个人物或事件有关?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
”
三、单元小结
本单元的主题是:和。
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是如何和中国人民是如何。
因此,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史和中国人民史,也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三、课堂训练,巩固提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2.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
约”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4.1881年,在左宗棠率领清军的武力威慑下,清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收回的地区是()
A.瑷珲 B.尼布楚C.库页岛 D.伊犁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
6.见右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
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A.林则徐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
7.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A.巨额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领土D.开设工厂
9.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11.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