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鱼类标本

合集下载

鱼标本最简单制作方法

鱼标本最简单制作方法

鱼标本最简单制作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需要制作的鱼类样本、手套、胶水、布、剪刀、水彩纸等材料。

2. 清洁鱼类样本:将需要制作的鱼类样本进行充分的清洁,并用纸巾或布轻轻擦拭干净,以便于后续制作。

3. 制作鱼类的内架:将鱼类样本的头部和尾部用剪刀剪去,然后将鱼类的骨架用铜线或者镀银线进行缠绕,构建出鱼类的内架。

4. 确定鱼类的姿势和形态:根据鱼类样本的形态和习性,采取适当的姿势,确保
制作出来的鱼类标本更好地展示出其特征和习性。

5. 用胶水将鱼类的身体固定到内架上:取一滴胶水放在银丝上,然后将鱼的身体贴在上面,做好定型,等待胶水彻底干透。

6. 制作鱼类的外架:用鱼类的外壳把鱼的身体包起来,再使用胶水将其固定在内架上,板材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以保证更好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7. 装饰和添置细节:在鱼类标本制作完成后,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细节的装饰,例如:加装一些小石子、海藻、稻草等,以突出鱼类的风格和特征。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简单的鱼类标本就可以制作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对样本的严格消毒,以避免误伤和疾病传播。

同时,在制作时
要注意细节与美观,以保证制作出来的鱼类标本更具欣赏价值。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叶建生王权熊良伟陈小江封琦王建国朱光来齐富刚(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225300)摘要应用鱼类标本有助于学生学习鱼类的形态和分类知识。

本文总结了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技术帮助。

关键词鱼类浸制标本制作技术在教学中,标本是重要的直观教具。

运用标本进行教学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标本是科学研究上一种必需的材料,科学地收藏、保护、利用现有的鱼类标本,也是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1 3]。

本课程组在鱼类标本制作中,摸索出一套方法,现总结如下:1材料准备1.1鱼类选取鱼类的标本材料一般是从养殖场、水产市场或野外水体中采集而来的。

同时应选择没有任何创伤、鳍条完整、鳞片齐全和体形适中的新鲜鱼类作为浸制标本的材料。

在采集时,应注意分类需求,力求增加目、科、种的数目,一般不要追求标本的数量。

1.2材料准备福尔马林、标本箱、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量杯、量筒、5 10mL注射器、纱布、白标布、铅笔、白线等。

2制作方法2.1将鱼致死把收集的鱼置于解剖盘中,用纱布盖于之上,使鱼缺水缺氧而窒息死亡;也可用注射器将少许福尔马林浸泡溶液从鱼体的胸鳍基部注入胸腔,以固定内脏器官,使鱼受到刺激而死亡。

注射时要小心,最好不要扎住鱼体心脏,以免血液渗透出来,使胸鳍基部充血而影响标本质量。

2.2形态整理将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塑料薄片或厚纸片等将其夹住,并用回形针夹紧,或者用大头针插入各鳍的基部,使其展开成类似生活时的形态。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要让鱼乱跳,防止鱼体受伤,影响标本质量。

2.3标签使用用解剖剪把白标布剪成条,长5cm,宽1.5cm,在布条的一头用剪刀剪一小洞,用白线拴上即可。

如果收集的标本不只局限于一个水域时,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应在主要参考文献[1]郑晓蕙.2008.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崔允漷.2009.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尾鱼上拴上标签,根据记录在标签上用标签上用铅笔写明编号、采集时间及地点。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鱼类标本。

首先需要选择一条完整的鱼类标本,
最好是尺寸较大的鱼类,因为较大的鱼类标本可以更好地展示鱼骨结构。

步骤二:鱼类标本的处理。

首先,将鱼类标本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
面的污垢和腥味。

然后,在标本的体表横切2-3刀,以便更好地渗透保存液。

接下来,将标本浸泡在鱼类标本保存液中,通常需要浸泡24-48小时,以确保完全渗透。

步骤三:鱼类标本剥制。

开始鱼类标本剥制前,需要准备好剥制工具,如宽刀、细刀等。

首先,根据标本的特点确定切口位置,在鱼体的腹部进
行切口。

然后,用宽刀轻轻剥开鱼体皮肤,并沿着鱼骨一侧逐渐剥离鱼肉,直到完全剥离。

步骤四:鱼骨的处理和整理。

剥离鱼肉后,接下来需要将鱼骨进行清
洗和整理。

首先,将剥离下的鱼骨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去除表面的
污垢。

然后,用细刀小心地将鱼骨进行整理,去除多余的鱼肉和软骨,使
鱼骨清晰可见。

步骤五:标本制作和保存。

在整理完鱼骨后,需要将鱼骨进行干燥和
固定,以便长时间保存。

首先,将整理好的鱼骨放入标本制作剂中浸泡一
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接下来,将干燥的鱼骨放入鱼类标本残块处理液
中浸泡,以固定鱼骨的结构。

最后,将固定的鱼骨放入标本盒或标本瓶中,并添加适量的鱼类标本保存液,以确保鱼骨长时间保存。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标本制作方法,适用于各种大小鱼类。

下面将介绍其具体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需要制作的鱼类洗净,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吸干水份,备用。

2. 制作溶液:将1%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和10%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制成制作溶液。

3. 制作标本:将制作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将准备好的鱼类放入其中,注意不要重叠,尽量平铺开来。

将瓶口用塑料膜封住,再用橡皮筋固定,避免气体泄漏。

4. 浸泡时间:根据鱼类的大小和硬度,浸泡时间不同,一般情况下,小鱼浸泡1-2天,中鱼浸泡2-3天,大鱼浸泡3-5天。

浸泡期间需定时更换制作溶液,以保持其浓度。

5. 清洗:浸泡完成后,将鱼类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制作溶液。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吸干水份,备用。

6. 上漆:将鱼类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均匀地喷上一层透明醇溶树脂漆。

每喷一层后,需在漆干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一下,以保持光滑度。

一般需要喷2-3层,让整个标本表面光滑均匀。

7. 标注:最后,在标本上标注鱼的种类、体长、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于科学家们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以上就是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需要制作鱼类标本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鱼浸制标本是指将鱼类通过特殊方法制作成为保存和展示的标本,其制作过程需要精细而仔细的处理工作。

下面将详细阐述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制作鱼浸制标本的主要材料有:鱼类标本、75%酒精、甲醛、100%乙醇、双胍、福尔马林、滚水、煮清水、木板、鱼线、手套、四面活动的放大镜、放大镜台、尺子等。

这些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必须按照要求预备。

二、处理鱼类标本1.选鱼:选择需要制作标本的鱼,注意鱼的尺寸应该适中。

2.去腮:用尖剪剪下鱼的腮,在水下打开,将内部的骨头用鱼钩拔出。

3.刮鳞片:在鱼身上刮鳞片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压碎鱼肉和鱼骨。

刮鳞片的方向应是从尾巴到头部的方向。

4.开腹:用鱼剪从鱼肚的中央开始将鱼剖开,取出内脏。

要小心地使用鱼线将背骨在沥水篮内拉直,以便于将它的形状保存下来。

5.清洁鱼肉:用鱼刀划断鱼身的鳃、内脏等部位,将虫子等杂质全部清除干净,让鱼身整洁干净。

三、浸制鱼类标本1.预处理鱼标本:在75%酒精中洗净鱼身,让其干透。

2.鱼息处理:用甲醛将鱼身浸泡3天,让鱼整体发硬及防腐保鲜。

3.固定鱼身:将鱼身放入100%的乙醇中浸泡7天,将其中的甲醛溶解掉,防止鱼身自然分解。

4.染色:用双胍将鱼身浸泡2天,让鱼身染上深浅不一的颜色。

5.干燥:将鱼浸制标本放在福尔马林中浸泡1-2天,阻止其分解,使鱼身整体干透。

6.钉制:将鱼浸制标本钉在木板上,制作好标本标签进行标注。

以上就是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制作鱼浸制标本需要精细和认真的处理,而且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制作标本时应该用手套,并且严格遵循处理鱼类标本的方法和必须使用防腐剂和安全材料等要素,来保证鱼浸制标本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标本更加长久持久有用。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鱼标本制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外观和结构,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类学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工作在制作鱼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这些包括:1.鱼类标本: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条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捕鱼或购买鱼类标本来获得。

鱼类标本应该是完整的,没有缺失或变形。

2.杀鱼工具:为了制作鱼标本,我们需要杀死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使用鱼钩或其他捕鱼工具来实现。

我们还需要一把锋利的刀来杀鱼。

3.杀鱼液:在杀死鱼类标本后,我们需要将它们放入杀鱼液中。

这可以帮助保持鱼类标本的形状和颜色。

4.针线和缝纫工具:在制作鱼标本时,我们需要使用针线和缝纫工具来缝合鱼类标本的肚子。

5.填充物:我们需要填充鱼类标本的肚子。

这可以使用填充物来实现。

6.其他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剪刀、镊子、刷子等,可以帮助我们制作鱼标本。

二、杀死鱼类标本在制作鱼标本之前,我们需要杀死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将鱼类标本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2.使用一把锋利的刀,将鱼类标本的头部切断。

这可以帮助我们杀死鱼类标本并减少疼痛。

3.将鱼类标本放入杀鱼液中。

这可以帮助保持鱼类标本的形状和颜色。

杀鱼液可以使用酒精、甲醛或其他杀菌剂。

三、制作鱼标本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鱼标本。

以下是鱼标本制作的详细过程:1.清洗鱼类标本:将鱼类标本从杀鱼液中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这可以帮助去除杀鱼液的残留物和血液。

2.填充鱼类标本:用填充物填充鱼类标本的肚子。

填充物可以使用棉花、海绵或其他材料。

填充物应该填满整个肚子,但不要过于紧实。

3.缝合鱼类标本:使用针线和缝纫工具缝合鱼类标本的肚子。

缝合的线应该尽可能地与鱼类标本的颜色相似,以便不会显眼。

4.定型鱼类标本:将鱼类标本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并用镊子将鱼类标本的鳞片、鳍和其他部位定型。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准备材料:1.新鲜的鱼类标本(最好是未受损的完整鱼)2.细鱼刀或手术刀3.细小的镊子或钳子4.75%乙醇溶液或酒精5.水6.漂白剂8.标本瓶或容器9.毛刷步骤:1.挑选一条完整的鱼类标本,确保身体完整,不受损。

最好选择身体强壮、外表完美的鱼类。

需要避免有创伤、腐烂或其他损伤的鱼。

2.在选择好的标本上,使用细鱼刀或手术刀,沿着鱼体的脊椎骨割开。

从鱼头开始切割,一直切到鲤鱼尾。

要小心不要损坏内脏或鱼的皮肤。

3.使用钳子或镊子,小心地将鱼体内部的内脏和肌肉组织移除。

要仔细清理,确保骨骼完整。

这需要一些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4.清理完内部组织后,将鱼体用水冲洗干净。

确保鱼体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

5.将清洗后的鱼体放入75%乙醇溶液或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杀灭细菌并防止腐烂。

6.拿出浸泡的鱼体,用毛刷轻轻刷洗鱼体的表面,以去除余留的内脏和污垢。

确保鱼体干净整洁。

7.准备一个干燥的容器,将漂白剂稀释为适当的浓度,然后将鱼体完全浸泡在其中。

漂白剂的浓度可以根据鱼的类型和大小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漂白剂浓度为5-10%。

请注意,漂白剂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请注意安全使用。

9.完成标本后,将其存放在标本瓶或容器中。

在保存之前,确保鱼骨干燥,以防止腐烂和霉菌的生长。

总结:制作鱼骨标本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可以确保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鱼骨标本。

通过制作鱼骨标本,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和特征。

注意事项:1.在进行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伤害自己。

使用锋利的刀具时要小心谨慎。

2.涉及到化学药品时要注意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中毒或其他伤害。

3.最好选择未受损的鱼类进行标本制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4.制作鱼骨标本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

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简介
本教案介绍了如何制作海洋生物标本,以便用于教学和研究目的。

海洋生物标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学信息。

材料准备
- 海洋生物样本(如鱼类、贝类、海藻等)
- 标本瓶
- 酒精和脱水剂
- 活性炭
- 标本针和镊子
- 填充物(如木棉、聚酯纤维等)
制作步骤
1. 收集样本
在进行制作之前,需要收集各种海洋生物样本。

可以选择捕捉野生海洋生物或购买已经保存好的标本。

确保样本完整且无损。

2. 清洁和处理样本
将样本放入标本瓶中,加入足够的酒精和脱水剂,以便将样本保存长期。

同时,添加适量的活性炭,以吸附湿气和异味。

3. 固定样本
使用标本针和镊子将样本调整至所需的展示形态。

确保样本的各个部分(如鱼的腹鳍、贝壳的外形等)都能清晰可见。

可以在必要的部位使用填充物加以支撑。

4. 标本保存
将标本瓶密封,并进行适当标记,以便将来识别和参考。

妥善存放标本,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教学要点
- 介绍海洋生物标本的重要性和用途
- 说明材料准备和制作步骤
- 强调样本的处理和保存方法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过程,并提供相关指导
拓展活动
- 配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标本中微小结构和细节
- 组织海洋生物观察活动,以拓展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知
以上是关于海洋生物标本制作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鱼类是生长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包括了丰富的鱼种。

鱼类的标本制作是许多生物学、生态研究以及水产养殖管理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介绍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1.收集与处理鱼标本在制作鱼标本之前,需要先采集鱼,一般是在水域中捕捞。

鱼类采集完毕需要在野外进行处理,若采集的鱼体已失去生命状态,需要迅速清洗干净,移除鱼内脏和泥沙、清理可见的伤口和刮擦,并用干净的抹布擦干浸湿的表面和鱼体腔,并用吸水的材料或干燥的棉花填充鱼体腔。

如果在野外无法处理,也可以先将其装入干燥的大口袋或其他容器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2.制作鱼标本的材料制作鱼标本所需材料包括:鱼体、模型鱼、缝线、针、棉花、形态固定力(如福尔马林)、防腐剂和制作标本的容器。

3.鱼标本制作过程(1)浸泡鱼体:将鱼体放入浸泡了福尔马林的容器中,浸泡时间一般为3-7天,并记得调整浸泡的福尔马林浓度,避免由于过低或过高的浸泡浓度而引发鱼体腐烂或其他不良影响。

(2)形态固定:浸泡完的鱼体可以被剖解,清除内部的骨头和软骨以及肌肉组织,并按照正常的体型重新组装起来,用缝合线将经过整理的组织部分缝合在一起,再使用棉花填充,使其具有自然形态的外观。

接下来,放入防腐剂中,时间为1-2周。

(3)模型制作:为了增加鱼标本的美观度和观赏性,需要根据鱼类的体型和特征,制作一个相应的模型。

制作时,通常会选用聚酯树脂、水泥等材料,将必须的特征部位造出来,如眼睛、鱼鳍和尾鳍等,并将这些特征部位接到整理后的鱼体上,形成一个具备外观和生物特征的鱼标本。

(4)装配制作:将已经经过防腐的鱼体和模型鱼合并,可以通过钉钉、胶水或钩子等方式将其固定在标本箱中。

4.鱼标本质量的提升方法鱼标本的外观和生物特征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而其它方面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标本维护、对采集的鱼体进行及时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保存环境等。

同时,鱼标本的质量还与标本的时代、采集地点、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制作鱼标本时,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提升鱼标本的质量。

鱼标本制作方法

鱼标本制作方法

鱼标本制作方法1. 简介鱼类标本是一种展示和保存鱼类的方法,可以用于教育、科研和收藏等目的。

制作鱼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鱼标本制作方法。

2. 材料准备制作鱼标本所需的材料如下: - 鱼类标本:可以是新鲜的鱼,也可以是已经保存在草鱼中药店里的鱼。

- 干燥剂:如硅胶、活性炭等,用于吸收鱼体内的水分。

- 支架:比如木制支架或金属支架,用于支撑鱼标本。

- 短钢丝:用于夹住鱼的下颌和尾部,固定在支架上。

- 鱼眼填充物:如玻璃珠或塑料眼球,用于填充鱼眼。

- 鱼标本液:用于浸泡鱼,使得鱼体保持原始形态。

3. 制作步骤下面是制作鱼标本的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选取一条适合制作标本的鱼,并杀死鱼类,清洗干净,并且除去鳞片和内脏。

•输入标本的尺寸、年份、捕捞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

步骤2:注入鱼标本液•在一个适合容纳整个鱼的容器中加入足够的鱼标本液,确保鱼完全浸泡其中。

根据鱼的大小和种类来确定鱼标本液的量和比例。

一般来说,可以配制10%的鱼标本液。

•将鱼放入鱼标本液中,确保鱼的身体完全被液体覆盖。

这样可以保持鱼体的原始形状,并且延缓腐败。

步骤3:干燥鱼体•将注入鱼标本液的鱼取出,用纸巾轻轻擦干表面的水分。

•准备一定量的干燥剂,如硅胶或活性炭粉末。

将干燥剂均匀地撒在鱼体的内部和外部,以吸收剩余水分。

•将鱼体放置在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让其自然风干。

步骤4:填充鱼眼•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鱼眼填充物,例如玻璃珠或塑料眼球。

•将填充物插入鱼眼空洞中,用适当的胶水固定。

步骤5:固定鱼体•在支架上放置一条短钢丝,将钢丝从鱼的下颌部分穿过,并固定在支架上。

•将另一段短钢丝穿过鱼的尾部,并固定在支架上。

这样可以使鱼的身体保持直立姿势。

步骤6:完善细节•检查鱼标本的整体造型和细节,调整钢丝的位置和角度,使鱼体保持最佳展示状态。

•根据需要,在标本上添加标签或其他配饰,以增强观赏效果。

4. 温馨提示在制作鱼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新鲜的鱼进行制作,以便保持较好的外观和形态。

脊椎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

脊椎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

脊椎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二)脊椎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1.鱼类的浸制标本制作(1)整理姿态:将新鲜的鱼用纱布包好,干燥致死。

然后用清水将鱼体表的粘液冲洗干净(勿损伤鳞片)。

用注射器从腹部向鱼体内注射10%的福尔马林溶液,以固定内脏,防止腐烂。

然后,将鱼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展开,用纸板及曲别针加以固定。

把整理好的标本侧卧于解剖盘内。

鱼体向解剖盘一侧可适量放些棉花衬垫,特别是尾柄部要垫好,以防标本在固定时变形。

(2)防腐固定:加入10%的福尔马林溶液至浸没标本,作为临时固定,待鱼硬化后取出。

(3)装瓶保存:用适当大小的标本瓶(标本瓶要长于鱼体6cm 左右,以便贴上标签后仍能从瓶外看到标本全貌),将固定好的鱼类标本,头朝下放入。

或根据标本瓶的内径和高度截一玻璃片,将标本用两条丝线分别从鳃盖骨后缘体侧和尾柄部穿入,缚扎在玻璃片上。

用橡胶瓶塞或软木塞剔好小槽做成4个玻片固定脚,分别嵌在玻片两侧,将玻片和标本缓缓装入标本瓶内。

最后,将10%福尔马林倒入瓶内至满,盖严瓶盖。

(4)贴标签:将注有科名、学名、中名、采集地、采集时间的标签贴于瓶口下方。

标签贴好后,可在标签上用毛笔刷一层石蜡液,以防字迹褪色。

2.两栖、爬行类浸制标本制作:(1)整理姿态:把活的蛙、蜥蜴、蛇、龟等动物放入大小适宜的标本缸或厚塑料袋内,用脱脂棉浸透乙醚或氯仿放入其中,盖严缸盖或封紧袋口,使动物麻醉。

待致死后,立即进行整形,按它们生活的姿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

体形大的标本应事先在体内注射10%的福尔马林溶液。

(2)固定保存:与鱼类标本的固定保存方法相同。

个体中等或较小的标本应头朝上绑于玻璃板上,再放入瓶中保存,使外形结构更易观察且展示性更强。

3.解剖标本的浸制制作:解剖标本的制作目的是观察内脏,应按解剖的一般方法除去体壁,以露出内脏。

如要展示某一器官系统时,还须小心地除去不需要的部分,展示部分的各器官仍保持其自然位置,然后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中。

鱼类标本制作方法

鱼类标本制作方法

鱼类标本制作方法许永贤(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朝阳100125)1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其外部形态可分为头、尾、躯干和鳍等。

由于水中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他们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侧扁型(如:鲤鱼等);扁平型(如:比目鱼等)。

1.1鱼类的体色与记录鱼体表面上的色彩十分复杂,尤其生活在珊瑚礁丛中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体色特别绚丽多彩。

这些体表上的鲜艳斑点和条纹,在剥制和脱脂的过程中,颜色会很快地消失。

我们在搜集标本时务必及时把鱼类体表各部位上的色彩记录下来,最好绘成简图着色以备作为上色的参考。

1.2鱼类各部位的名词及测量方法体长为吻端到尾柄的最后一个鳞片的距离。

头长为吻端到腮盖骨或最后一个鳃孔后缘的距离。

眼径为眼眶前缘到眼眶后缘与身体平行的长度。

体高为身体最大的垂直高度。

尾长为肛门后缘到尾鳍最后一节椎骨的垂直距离。

眼间距为从鱼体的一侧眼眶背缘到另一边的眼眶背缘的宽度。

尾柄长为从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尾鳍最后一节椎骨的垂直距离。

尾柄高为尾柄部位最低的垂直高度。

臀鳍基长为从臀鳍起点到臀鳍基部末端的距离。

背鳍基长为从背鳍起点到背鳍基部末端的距离。

左右轴为横贯身体中心而与头尾轴成垂直的距离。

体盘长为吻端到胸鳍基部末端的距离。

2选择鱼类的标准及处理方法2.1挑选和要求到冷库或者水库、养鱼场去挑选鱼类要查看一下鳍条是否完整,鳞片有无缺少。

挑好后就把每条鱼分别用纱布包裹好,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避免碰撞摩擦。

2.2活鱼处死的方法活杀法,用布夹或纱布把鱼紧紧缠住平放在地上,用手紧紧抓稳鱼体勿使鱼跳动挣扎。

取一把螺丝刀拨开鱼咀,从鱼口内上颚插入鱼脑和中枢神经中去,来回搅动数次,见鱼的脑液流出来,鱼很快就不挣扎而死去,然后用纱布把鱼整个包裹起来,放到箱子里。

3剥制工具及材料(1)手术刀、骨凿、木榔头、解剖刀等。

(2)手电钻、木锯、钢锯、螺丝刀、电动砂轮等。

(3)填充假体材料-木屑、竹丝、稻草。

(4)各种规格的铅丝、钻头、铅丝网等。

鱼骨骼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骼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骼标本制作方法一、准备工作。

1.1材料收集。

咱要做鱼骨骼标本,首先得有鱼。

这鱼啊,最好是新鲜的,刚捞上来不久的那种。

您要是用那种放了好几天,都有点发臭的鱼,那可就麻烦大了。

然后呢,还得准备些工具,像解剖刀、镊子、剪刀这些,就像厨师做菜得有趁手的厨具一样。

再有就是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这些化学药品,用来处理鱼的软组织。

不过这些东西可得小心使用,那可都是有腐蚀性的,就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可不能大意。

1.2鱼的选择。

鱼的种类也有讲究。

一般来说,体型适中的鱼比较好操作。

太大的鱼,那骨骼结构复杂,处理起来就像走迷宫一样,晕头转向的;太小的鱼呢,骨骼太细小,一不小心就可能弄坏了,就像绣花一样难。

像鲫鱼、鲤鱼之类的就比较合适,它们就像是标本制作的“常客”,大家都爱用。

二、处理鱼体。

2.1去除内脏。

拿到鱼之后,就开始动手啦。

先用剪刀把鱼的腹部剪开,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宝盒一样。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内脏都掏出来,这内脏啊,就像是鱼身体里的“杂物间”,得清理干净。

掏的时候可得注意别把内脏弄破了,不然那味道可不好闻,简直是“臭气熏天”。

2.2去皮去肉。

接着就是去皮去肉了。

这时候解剖刀就派上用场了。

从鱼的背部开始,一点一点地把皮和肉削下来,这个过程得有耐心,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慢慢把肉都去掉,直到露出洁白的骨骼。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小心保护好骨骼,别把它弄断了,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一样。

2.3化学处理。

去皮去肉之后,鱼骨骼上可能还残留一些软组织。

这时候就把鱼骨骼放到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溶液里浸泡。

这就像是给骨骼洗个特殊的澡,能把那些顽固的软组织都去掉。

但是浸泡的时间要掌握好,泡久了骨骼可能会被腐蚀,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像做菜放盐一样,适量才好。

三、骨骼整理与保存。

3.1骨骼整理。

从溶液里把骨骼取出来之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用镊子把那些还附着在骨骼上的小碎肉或者其他杂质都清理掉。

这时候的骨骼就像一个刚刚出土的文物一样,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鱼标本环氧树脂

鱼标本环氧树脂

鱼标本环氧树脂
《制作鱼标本环氧树脂》
鱼标本环氧树脂是一种用于制作鱼类标本的材料,它具有透明、坚硬、防水、耐腐蚀等特点,可以保护标本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鱼标本环氧树脂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
1. 材料准备: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新鲜的鱼、环氧树脂、固化剂、模具、手套、护目镜等。

2. 处理鱼体:将鱼体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鳞片,然后将鱼体放在模具中,调整好姿势。

3. 调配树脂: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注意要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调配。

4. 倒入树脂:将调配好的树脂倒入模具中,确保树脂完全覆盖鱼体,并且没有气泡。

5. 等待固化:将模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树脂固化。

固化时间根据树脂的类型和厚度而定,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6. 取出标本:当树脂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标本。

7. 修整标本:如果标本表面有瑕疵或者气泡,可以使用砂纸或者刀具进行修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鱼标本环氧树脂时,一定要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要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

如何做鱼标本一个漂亮的鱼标本DIY手工制作教程

如何做鱼标本一个漂亮的鱼标本DIY手工制作教程

观察生物骨骼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主要以制作干制骨骼标本、拍摄X光与制作透明染色生物骨骼为主。

干制骨骼标本制作为比较解剖学上重要的方法之一,分离后的骨头可提供分类、演化等研究之运用。

但此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常会导致部分生物骨骼组织的溶解。

因此,当骨骼需要重新再组合作其他应用时,常会发生组装不易的情形,甚至发生组装上的错误。

而利用X光拍摄骨骼时,虽然囿于生物体型态大小而有较多的限制,但却能够在不破坏生物外观下进行体内骨骼的观察。

另外,因为影像是平面图像,要获得立体之相对位置必须多方位拍摄才行。

而且X光的设备安全需求较高,人员也需通过证照考试,加上经费的需求较高,常让一般的实验室却步。

透明骨骼染色法制作的鱼标本。

本书所利用的透明骨骼染色法,是利用特殊药品将生物体的肌肉组织透明化后,再利用特殊染剂将骨骼进行二重染色,让生物标本依骨骼成分呈现不同的红蓝两色。

此方法不但能够避免在制作过程中骨骼遗失与错位的问题;费用方面也较X光照射法来得便宜许多,同时亦提供了立体的标本观察角度。

准备物品药品:·10%福尔马林·95%酒精·0.1%双氧水·冰醋酸·胰蛋白酶·硼酸钠·氢氧化钾·茜素红·亚里西安蓝·甘油作业器材:·存放标本之容器·镊子·解剖刀·药匙·电子天秤·量筒透明骨骼染色法制作的鱼标本。

鱼标本制作步骤1. 标本选择:一般以体型小于20厘米的标本为佳。

大型标本所需的耗材与时间花费相对较多,且建议需先将内脏去除。

2. 标本固定:利用10%福马林浸泡一周时间。

尽量使用新鲜的标本,保存过久会让肌肉呈现偏黄的色泽,较不美观。

3. 水洗:利用流水冲洗标本数目,将标本体内之福马林固定液洗掉。

4. 漂白:将标本泡在0.1%双氧水中一天。

此步骤是为了将鱼体体表的色素去除。

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将容器密封,若密封会导制容器中压力上升以致鱼体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鱼类标本鱼类标本制作,大致分为浸制标本、骨骼标本、剥制标本和图片资料几部分:一、鱼类浸制标本制作鱼类的标本材料应选择鳍条完整、鳞片齐全和体形适中的新鲜鱼类作为浸制标本的材料。

(一)用具用品1、解剖盘、标本瓶、注射器:用于盛放标本和向标本注射固定液。

2、固定液:用于固定和保存标本。

一般用甲醛液(5-10%甲醛溶液)、70%乙醇。

(二)制作方法步骤。

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经过固定、保存和标签三个步骤。

1、固定:将鱼类体表粘液用水冲洗干净。

然后进行编号、登记和记录,并将布标签系好。

随即在腹腔中注入适量10%甲醛以固定内脏器官。

然后将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塑料薄片或厚纸片等将其夹住,并用回形针夹紧,或者用大头针插入各鳍的基部,使其展开,酷似生活时的形态。

整理好形态后,放塑料盘或其他盛器中。

先向腹内注射适量的5~10%甲醛溶液,再放入盛有5~10%甲醛的标本瓶中进行固定。

固定时间约需数小时至1天左右。

2、保存:将标本放入5%甲醛液或70%酒精液中浸泡保存。

3、标签:贴上标签,标注编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人,鉴定人。

二、鱼类骨胳标本制作(一)用具用品1、解剖刀、解剖剪、镊子:用于剔除软组织。

2、玻璃水槽、解剖盘:用于制作过程中盛放标本。

3、卡片纸、大头针、胶水:用于对标本进行定形和固定。

4、标本台板:用于放置骨胳标本,用木板制成。

5、0.5~0.8%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腐蚀标本上的残存肌肉。

6、汽油:用于脱掉标本上的脂肪。

或者无水乙醇。

7、3%过氧化氢:用于漂白标本。

(二)制作方法步骤。

骨胳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剔除软组织、腐蚀、脱脂、漂白、整形和装架等步骤。

1、剔除软组织:包括剥皮、去内脏和剔肌肉三部分内容。

剥皮应从腹部开始,用剪刀剖开腹部皮肤,陆续剥向身体各部。

在剥皮过程中,注意不要拉断指骨和趾骨。

皮肤剥净后,再挖掉内脏和眼球,随后进行剔肉。

剔肉时,不要将头骨、肩带和四肢骨的各个关节相连的韧带剔掉,以借助韧带保持各关节的联系。

当肌肉基本剔净后,在颈椎和枕骨之间的缝隙中,向颅腔中插入适当粗细的铅丝,将脑组织破坏,再将铅丝插入椎骨,将脊髓挤压出来。

然后用水将标本冲洗干净。

2、腐蚀:将已剔除软组织的骨胳浸入0.5~0.8%氢氧化钠中,腐蚀残存的软组织。

约1~3天后取出,在清水中进行冲洗。

此时,骨胳上的软组织已被腐蚀干净。

3、脱脂:将经过腐蚀的骨胳,放入汽油(或者无水乙醇)中进行脱脂。

脱脂时间约需1~2天。

4、漂白:。

将已脱脂的骨胳浸泡在3%过氧化氢溶液中,进行漂白。

漂白时间约需1~4天,在漂白期间要经常检查,只要标本已经洁白,就要及时取出。

5、整形:将已漂白的骨胳平放在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上,将躯体和四肢按自然姿态整理好,并用卡片纸条和大头针固定在板上,以防止标本在干燥过程中变形。

在下颌和胸椎骨下面,要用纸团垫起,使其成生活时头部抬起的状态。

还要将两个上肩胛骨附着在第二、三颈椎横突的两侧,待骨胳干燥后,用胶水粘住,使全副骨胳连成一个整体。

6、装架贴签:将上述已整形的骨胳,放在标本台板上,用胶水将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蹠骨粘在标本台板上,贴上标签,标注编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人,鉴定人。

三、鱼类的剥制标本技术(一)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因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鱼类的形态变化很大。

例如,软骨鱼中的鲨鱼呈长纺锤形,电鳐呈扁平盘状。

硬骨鱼中大都为扁纺锤形,如鲤鱼和鲈鱼等;也有呈长圆形的,如鳗鲡和黄鳝等;还有许多特殊的形态,如翻车鱼、双髻鱼等。

但是,不论何种形态,除了体小或鳞片极易脱落的种类宜采用浸制法保存外,一般只要选择鱼体新鲜,皮肤和鳞片完整无损者,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

特殊形态的鱼类,其剖口线和制作步骤与一般鱼类略有不同。

体形大的鱼类不宜采用浸制方法制作标本。

一般常用剥制方法来保存它的外形。

由于某些鱼类在剥皮时,其鳞片极易脱落,而且脱落之后很难胶粘或修补。

因此,在剥皮之前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尤其是鳞片较大的鱼类,如鲤科各种,大都容易脱落,可用抹布将鱼体表面拭干,置于阴凉处约1~2小时,冬天可稍长些,等鳞片略为干燥后再行剥皮,这样,只要稍加小心就可以避免脱落或少脱落。

另外,还可用胶水涂在躯体表面,利用胶水的粘性,使鳞片不易脱落。

但在制作期间,要用湿布罩在躯体两侧,以防胶水干燥和皮肤脆裂。

至于鲨鱼、鳐类以及某些鳞片细小且不易脱落的种类,不必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只要把躯体表面揩拭干净即可。

(二)记录除详细记录上述各项测量指标外,还把性别、采地、采期、虹色等记录下来。

由于鱼类体色容易变化,需要详细进行记录,以备标本干燥后作为涂色的参考。

和其他动物一样,鱼类大都为雌雄异体,从外表上不易区别,必须解剖其内脏观察。

但是有些鱼类在生殖期间,尤其是雄鱼,常显出一种特殊的颜色,即婚姻色,所以,在生殖期比较容易识别,但生殖期一过,特殊的颜色又会消失,而恢复其原有的色彩。

有的种类雌雄鳍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有些鱼类具有特殊的交接器(例如鲨鱼)等,总之应尽量利用体表构造的差异来确定性别。

(三)鱼类的皮肤剥离法鱼类躯体的大小和皮肤厚薄相关很大,另外,其外部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剥皮的时候不能同样对待,应根据各种不同的形态,采用不同的剖口线,在不影响皮肤剥离的情况下,力求减少和缩短剖口线。

1、一般鱼类的皮肤剥离(以鲤鱼为例)剥皮时,先在工作台上铺一块湿毛巾或抹布,用来减少鱼体与工作台的磨擦,避免鳞片脱落。

将鱼体横卧于毛巾上,用解剖刀由躯干部腹面(腹鳍前端)向后直线剖开,绕过肛门直至尾柄基部。

继续用解剖刀沿剖口两侧腹面的皮肤与肌肉之间逐渐剖割分离,在剖割时刀口应稍偏向肌肉,宁可割坏肌肉,力求避免割破皮肤。

剥至腹鳍和臀鳍时,可于体内把腹鳍和臀鳍的鳍棘基部剪断,接着用解剖刀沿着躯体和尾柄的两侧剖割,直至尾的基部时,在尾椎的末端(尾鳍前端)切断。

这时尾部的皮肤与肌肉大部分已分离。

接着由躯体两侧剖割至背鳍鳍棘基部,也就是至鱼体背脊部时,即用剪刀由尾部背脊向前逐渐把鳍棘剪断,直至头部后侧肩带位置时,再用解剖刀从头的后侧切断颈椎,并把已剥离的肌肉割下。

肩带的锁骨、乌喙骨等因与皮肤密切相连,不能切除,可将与皮肤不相连的部分骨骼以及附在上面的肌肉除去。

宁可让骨头多留一些于皮上,而不可强取其骨,否则极易造成皮肤破裂。

咽部的肌肉只能用刀或剪刀除去,不能往前剥离。

对于大型的鱼体,应在一部分皮肤与肌肉剥离之后,将肌肉分段切除,以减轻躯体重量,便利工作。

然后,尽量把鳃和附着于头部的骨肉,尤其是两颊部的肌肉,以及与体表无关的骨头设法尽量除净,并去除脑髓,挖去眼球。

最后把残留在躯体各部的肌肉、脂肪等除净。

2、特殊形态鱼类的皮肤剥离特殊形态鱼类的剥皮方法与一般鱼类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形态变化大,因而,其剖口线也颇不一致,其剖口线可按下列原则决定:(1)尽量减少和缩短剖口线,但必须确保各部分肌肉都能够剔除。

(2)剖口线应尽量藏在隐蔽处,以免影响标本的外观。

(3)保持各器官的完整,如肛门孔、鳍和鳞片等。

根据以上原则,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而形态特殊的鱼类剖口线开法。

①双髻鱼:躯体部分呈纺锤形,可按一般鱼类由腹面纵行剖开。

其头部前端呈弧形,向两侧伸展,似铲状,故还而在头部腹面剖开成“丁”形。

剥皮时应尽量除净头部等处的软骨,以免干燥后收缩而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

②鳐类:躯体呈扁平的盘状,体盘宽大,单由前胸至尾纵行剖开,还不能把肉体剥下,必须再从两侧之间直线剖开,使两剖口互相垂直,呈“+”形。

③翻车鱼:躯体呈侧扁的椭圆形,背鳍和臀鳍很大,向上下伸展,皮肤厚而粗糙,剥皮时很难翻转,所以它的剖口线较其他鱼类大。

哺乳类动物中也有许多种类生活于江海之中,其中有的种类形态似鱼,如江豚(江猪)和鲸等。

它们和鱼类很相似,例如江豚也可按鱼类的方法进行剥皮,它的四肢特化成胸鳍和尾鳍,不过鳍的表面覆有皮肤,故必须在鳍的腹面剖开后取出鳍骨和肌肉,同时还应将其大量的脂肪用铲刀刮除干净,以免日久溢至皮肤表面。

(四)、鱼类皮肤的鞣制、防腐处理将剥离的皮肤浸于75~80%的乙醇中,隔几小时后需翻动一次,使酒精容易渗透到各部位的皮肤中去,避免产生浸渍不匀而使部分皮肤腐烂,鳞片脱落。

大型鱼类更应注意。

一二天后取出(也可保存较长时间),此时皮肤因酒精的作用而发硬,这是因为皮肤中的一部分水分酒精吸收所致,故可将皮肤浸于水中冲洗数小时,待皮肤柔软后取出。

使用明矾等铝盐,加以胶合剂和面粉、蛋黄等蛋白质成分鞣制。

在皮肤的内侧,用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剧毒)等混合成的防腐粉涂擦,力求涂擦周到,然后就可进行充填。

(五)、鱼类剥制标本的装填法有充填和躯架两种方法,前者适用于体形小的鱼类,后者适用于体形大的鱼类,现分述如下:1、一般鱼类的充填法先用铅丝和五夹板或木板(板的厚度按鱼体大小而定),作成类似鱼体中央纵剖面形态的骨架,作法如下三种(支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应根据鱼体的形态作适当的修改):用薄木板锯成略似鱼体纵剖面的形态,充作主干板,取一段适当长度和粗细的铅丝,弯成钩状并用钉固定于主干板上,作为支柱。

支柱下端,以板牙绞好螺纹,用作固定台板。

它适合于躯体呈侧扁形的鱼类。

用长方形木块连接成主干板,前半段为木块,后半段用铅丝绞合在板上,在板面的适当位置钻两个孔,取两段铅丝约30~50 厘米(根据鱼的大小而定),分别由孔中穿过而至中点处后,把两侧铅丝折向下方,并且把它绞合在木板中,铅丝的下端作为支柱。

它适用于呈纺锤状,且躯体较长的鱼类(例如鲨鱼等),还适用于将尾部做成摆时弯曲姿态的鱼类。

单用铅丝弯曲成纵剖面的形状,它适于体小而短的鱼类,不能负担较大的重量。

必须注意,无论采用哪一种骨架,标本的支柱在体外部分必须留出20厘米长,以便固定于台板上。

另外,只用一根铅丝支柱来支持躯体,观察时比较顺眼。

铅丝支柱应仅次于长点上,并需要用较粗的铅丝或圆铁,否则前后重量不平衡,会使标本产生倾前或倒后的现象。

所以体形大的鱼类还是采用两根支柱比较稳固。

然后,把已制成的骨架装入体内,并将尾端的铅丝插入尾基的上下侧,而头端则插入头颅骨中,使铅丝与躯体互相连接,不致松动。

继续用木屑(或竹丝)由尾柄开始充填,每充填一段,随即用针线向前缝合,针口由鳞片之间插入,这样可以隐蔽线的痕迹。

如果把标本做成尾向左侧弯曲,则在它的右侧可多填一些。

倘若做成静止时的形态,则必须将两侧充填均匀、对称。

头部和两侧的鳃裂用竹丝进行充填,避免木屑漏出。

或者加入适量的白胶水,使木屑粘连起来,直至全部充填饱满和缝合为止。

标本缝合之后,如果发现体表有凹凸不平或充填不足的现象,可用手稍加揿捏,或由口腔补充一些填充物入内,务使其表面平滑、充实、饱满。

2、大型鱼类的躯架装填法(以鲟鱼为例)鲟鱼的躯体呈纺锤形,体重重者达数百斤,若按上述方法进行充填较难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