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新解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素养微专题(三)模型建构——板块模型
核心素养微专题(三) 模型建构——板块模型【模型解读】滑块和木板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称为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是高中动力学部分中的一类重要模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能从多方面体现物理学科素养。
此类模型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滑块、木板间通过摩擦力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常见类型如下:类型图示规律分析B 带动A木板B 带动物块A ,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左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x A +LA 带动B物块A 带动木板B ,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右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L =x AF 作用在A 上力F 作用在物块A 上,先考虑木板B 与地面是否有摩擦,然后利用整体受力分析和隔离B 受力分析,分析相关临界情况 F 作用在B 上力F 作用在木板B 上,先考虑B 与地面是否有摩擦,然后利用整体受力分析和隔离B 受力分析,分析相关临界情况【模型1】 物块、木板上均未施加力【典例1】(2022·山东等级考)如图所示,“L ”形平板B 静置在地面上,小物块A 处于平板B 上的O'点,O'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在O'点正上方的O 点,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
将小球由静止释放,下摆至最低点与小物块A 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方向与碰前方向相同,开始做简谐运动(要求摆角小于5°),A 以速度v 0沿平板滑动直至与B 右侧挡板发生弹性碰撞。
一段时间后,A 返回到O 点的正下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减为零,此时小球恰好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
已知A 的质量m A =0.1 kg,B 的质量m B =0.3 kg,A 与B 的动摩擦因数μ1=0.4,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25,v 0=4 m/s,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
板块模型(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专用)
压轴题02板块模型目录一,考向分析 (1)二.题型及要领归纳 (2)热点题型一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不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 (2)热点题型二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 (7)热点题型三结合新情景考察板块模型思想的迁移运用 (9)类型一以竖直面为情境构板块模型考动力学知识及相对运动的理解 (9)类型二结合斜面模型综合考查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多运动问题 (10)类型三综合能量观点考查板块模型 (13)类型四电磁学为背景构建板块模型 (16)三.压轴题速练 (21)一,考向分析1.概述:滑块和滑板叠加的模型简称为“板块模型”这两个简单的“道具”为考查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是高中物理讲、学、练、测的重要模型之一。
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常见的习题、试题中“板块模型”的模型的身影都随处可见,而且常考常新。
对于本专题的学习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2.命题规律滑块—滑板模型,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相互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这一类型。
3.复习指导分析滑块—滑板类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一个转折——滑块与滑板达到相同速度或者滑块从滑板上滑下是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转折点。
两个关联——转折前、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联和滑块、滑板位移与板长之间的关联。
一般情况下,由于摩擦力或其他力的转变,转折前、后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以转折点为界,对转折前、后进行受力分析是建立模型的关键。
4.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5.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大小为x1,木板位移大小为x2同向运动时:L=x1-x2反向运动时:L=x1+x2二.题型及要领归纳热点题型一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不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例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所示。
专题18 板块模型(解析版)
专题18 板块模型(解析版)板块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市场分析工具,用于对股票市场进行分类和评估。
它通过将市场中的股票按照行业、规模、估值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的结构和趋势,从而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对板块模型进行详细解析,从定义、分类、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板块模型是一种基于市场分类的分析方法,它将股票按照某种规则或指标分组,并分析不同板块的特点和走势,以研究市场的整体结构和趋势。
通过板块模型,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动向,找到独立的投资机会。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板块模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下面以行业板块、规模板块和估值板块为例,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行业板块行业板块是将股票按照所属行业进行分类的板块模型。
常见的行业分类有金融、能源、消费、科技等。
通过行业板块的划分,投资者可以了解同一行业内不同股票的走势和表现,有助于选择行业热点和投资机会。
2. 规模板块规模板块是将股票按照市值大小进行分类的板块模型。
常见的规模分类有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等。
通过规模板块的划分,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同市值股票的特点和表现,有助于选择适合自身投资风格的股票。
3. 估值板块估值板块是将股票按照估值水平进行分类的板块模型。
常见的估值分类有价值股、成长股、高估值股等。
通过估值板块的划分,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同估值水平下股票的走势和投资机会,有助于选择估值合理的股票。
三、应用板块模型在实际投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以市场热点分析和选股策略为例,介绍其应用。
1. 市场热点分析通过对不同板块的走势和表现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市场的热点和风向。
例如,当某一行业板块涨幅较大且成交活跃时,可以判断该行业正处于热点阶段,投资者可以选择相关的个股进行投资。
通过板块模型的市场热点分析,投资者可以抓住市场机会,获取更高的收益。
2. 选股策略通过对不同板块的特点和表现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制定不同的选股策略。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是一种描述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种可能形式的概念。
它把企业的组织活动细分为四种模式:单一板块、多样化板块、混合板块和全面板块模式。
首先,单一板块模式是企业采用的最常见的和最简单的组织模式。
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在这个部门内,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单一的板块为基础进行划分。
这种模式适用于小型企业,可以保证企业的管理有效性。
但是,如果企业的业务规模增大,单一板块模式就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多样化板块模式。
多样化板块模式是企业采用的次常见的组织模式,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多个独立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目标,并且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这种模式适用于中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部门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效率。
混合板块模式是综合前面两种模式的一种组合。
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目标,但是,部门之间也存在联系,可以形成一个
整体。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
最后,全面板块模式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采用的模式。
它是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数个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协调关系,而且还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更为复杂的关系。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使企业更加统一、有序。
总之,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是描述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种可能形式的概念,包括单一板块模式、多样化板块模式、混合板块模式和全面板块模式。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活动,而且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解题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系统:首先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板块模型,并确定需要研究的是哪个系统或物体。
分析受力情况:对所研究的系统或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同时需要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
确定运动状态:根据题目描述和受力情况,确定系统或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建立物理模型:根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进行数学运算:根据建立的物理模型,列出相应的数学方程或表达式,并进行求解。
得出结论:根据数学运算的结果,得出系统或物体的运动规律或状态,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板块模型中经常涉及到摩擦力的情况,需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分别对每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在碰撞、爆炸等过程中。
板块模型中有时需要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在涉及能量损失、转化等情况时。
总之,解决板块模型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物理规律和数学运算,同时注意细节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板块模型解决方法
板块模型解决方法一、板块模型的基本原理板块模型是一种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它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互相关联的板块,每个板块代表问题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关键要素。
通过对每个板块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最终得到整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板块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使其易于理解和处理,同时保持问题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二、板块模型的应用场景板块模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尤其对于复杂和多变的问题尤为有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项目管理: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各个阶段作为不同的板块,通过对每个板块进行分析和解决,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2. 组织管理:将组织的各个部门、职能和流程作为不同的板块,通过对每个板块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3. 产品设计:将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作为不同的板块,通过对每个板块的研究和改进,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4. 问题分析:将问题的不同方面、原因和后果作为不同的板块,通过对每个板块的分析和解决,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板块模型的实际操作步骤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板块模型的实际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方法。
案例:某公司销售额下降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步骤1:确定问题和目标明确问题是销售额下降,目标是找到提高销售额的解决方案。
步骤2:确定板块将销售额分解为若干个关键要素,如市场需求、产品质量、销售策略、竞争对手等作为不同的板块。
步骤3:分析每个板块对每个板块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和存在的原因。
例如,市场需求下降可能是因为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质量问题可能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问题等。
步骤4: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每个板块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改进;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问题,可以加强质量管理和培训等。
步骤5:整合各个解决方案将各个板块的解决方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
专题18 板块模型(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18 板块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 无外力板块模型(1T—4T)目标2 无外力板块图像问题(5T—8T)目标3 有外力板块模型(9T—12T)目标4 有外力板块图像问题(13T—16T)一、无外力板块模型1.作图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解决涉及复杂过程的力学综合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画状态图或v t 图将物理过程展现出来,帮助我们进行过程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足够长的木板M,一小木块m (可视为质点)从左端以某一初速度0v向右侧运动.若固定木板,最终小木块停在距左侧0S 处(如图所示).若不固定木板,最终小木块也会相对木板停止滑动,这种情形下,木块刚相对木板停止滑动时的状态图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A.B.C.D .【答案】B【详解】A.根据能量守恒,末态物块对地位移一定小于0S ,故A 错误B.小物块匀减速的末速度等于木板加速的末速度,停止相对滑动,所以木板的位移一定小于物块的位移,故B 正确C.根据选项B 的分析,故C 错误D.根据A 的分析,故D 错误,故选B2.长为1m 的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相等、长度也为1m 的长木板并齐地放在平板车上,如图所示,开始二者以共同的速度5m/s 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长木板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210m/s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平板车刹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25m/sB .为了避免二者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平板车刹车的距离最小为2.5mC .如果平板车突然以26m/s 的加速度匀加速,则经1.4s 长木板从平板车上掉下D .如果平板车突然以26m/s 的加速度匀加速,长木板从平板车上掉下时,平板车的速度为11m/s【答案】BD【详解】A .由题意可知,为了避免二者之间存在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长木板有1mg ma μ=解得215m /s a g μ==此时长木板与平板车加速度大小相等,A 错误;B .对平板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212v a x =解得平板车刹车的最小距离为212.5m 2v x a ==选项B 正确;CD .平板车加速后,设经时间t 长木板从平板车上掉下,该过程中平板车的位移22212x vt a t =+长木板的位移为21112x vt a t =+又212lx x -=由以上可解得1s t =此时平板车的速度为211m /s v v a t ='=+选项C 错误,D 正确。
物理高考专题 巧用动力学观点,破解三类板块模型(解析版)
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巧用动力学观点,破解三类板块模型木板与物块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称为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是高中动力学部分中的一类重要模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此类模型一个典型的特征是,物块与木板间通过摩擦力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注意分析二者之间相对地面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例1] 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2 kg 的小物体B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当对B 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 =10 N 时,求经过多长的时间可将B 从木板A 的左端拉到右端?(物体B 可以视为质点,g 取10 m/s 2)【解析】假设二者相对静止,则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 )a 。
设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f ,A 所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对A :f =Ma 。
由于二者相对静止,故f 为静摩擦力,要使二者不发生相对滑动,满足f ≤μmg ,解得F ≤μmg M +m M=6 N ,由于F >6 N ,故B 将相对于A 发生滑动。
法一:以地面为参考系,A 和B 都做匀加速运动,且B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A 物体的加速度, B 的加速度大小:a B =F -μmgm=3 m/s 2;A 的加速度大小:a A =μmgM=1 m/s 2。
B 从A 的左端运动到右端,A 、B 的位移关系满足 x 1-x 2=L ,即12a B t 2-12a A t 2=L ,解得t =0.8 s 。
法二:以A 为参照物,B 相对A 的加速度a BA =a B -a A ,即B 相对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对位移大小为L ,故L =12a BA t 2,解得t =0.8 s 。
【答案】0.8 s[例2] 如图所示,质量M =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2 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
专题4.3 板块模型(解析版)
第四部分重点模型与核心问题深究专题4.3 板块模型目录模型一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1)类型1水平面上受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2)类型2水平面上具有初速度的板块模型 (5)模型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9)模型三板块模型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 (13)类型1无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15)类型2有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15)专题提升训练 (17)模型一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是指滑块和滑板都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形,滑块和滑板之间存在摩擦力,发生相对运动,常伴有临界问题和多过程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木板长L=1.4 m,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今用水平力F=28 N向右拉木板。
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要多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答案】 1 s【解析】设t1时刻撤掉力F,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2,木板的速度为v1,t2时刻木板与滑块达到最终速度v3,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板长L,则在0~t1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滑块:μmg =ma 2,v 2=a 2t 1对木板:F -μmg =Ma 1,v 1=a 1t 1撤去力F 后,木板的加速度变为a 3,则μmg =Ma 3由v t 图像知L =12(v 1-v 2)t 1+12(v 1-v 2)(t 2-t 1)=12(v 1-v 2)t 2 t 2时刻木板与滑块速度相等,即v 1-a 3(t 2-t 1)=v 2+a 2(t 2-t 1)联立可得t 1=1 s 。
【方法总结】求解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的三个关键(1)两个分析: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2)求加速度:准确求出各个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个运动过程的连接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分析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分析大家好!我是牧马人!很高兴和童鞋们一起分享高中阶段有关板块模型的相关知识内容。
(ps:最近在学计算机,更新有些慢,敬请见谅,“码字”不易,记得三连啊!支持一下呗!)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一、首先,要学好板块模型。
个人觉得吧!跟学习传送带模型一样,要掌握好以下概念。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但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ps:这是正规说法)(但在个人看来,在板块模型这这里,如果物体在木板上所受的力是静摩擦,那么这个物体和传送带一定是共速的,即速度相同)。
滑动摩擦力:当两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则在接触间将产生阻碍物体滑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跟上面一样的道理,这个物体和木板一定是不共速的,即他们的速度不相同)通过我在这里说的方法,就可以简单的通过速度判断,在木板上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还是动摩擦。
这很重要!这很重要!这很重要!这将关系到你板块模型的学习深度!二、正式进入板块的解题模型板块模型➟拉力型类型【1】物理情景: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B施加一变力F。
①:当0<F≤μ2(Ma+Mb)g时➟此时A,B均静止,A,B间无相互作用力(这个时候的力F可以记为F1,主要看自己)解释说明:1、为什么此时这个临界状态的力F为μ2(Ma+M b)g呢?➟答:这是通过对A或者B受力分析得出的。
受力分析A可知,此时物块A受重力Mag、支持力N、(这个时候A没有静摩擦力)。
受力分析B可知,B物块受重力(Ma+Mb)g、支持力N、A对B的压力N'、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檫力f地➟b、外力F。
ps:下面配有A,B的受力分析图。
(∵这个时候是个临界状态,这个临界状态是A要“动”,但是还没有"动“的那一个时刻。
板块模型题解法例析
木板的最小长度是多少?
析与解 以木块的初速方向为正方向,由受力分析
可知,木块、木 板 都 做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当 两 者 速 度 相 同
时,木块刚好到达木板右端. 设木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
为 a1 、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umg = ma1 ① umg = Ma2 ②
由①、②得
a1
=
ug,a2
=
m M
ug.
木块、木板达到相同
速度的时间为 t',则 V0 - a1 t' = - V0 + a2 t' ③
由③得:
t'
=
ug(
2V0 1+
m M
)
,
它们的共同速度:
V
=
m M
- +
MmV0
,
木块、木 板 的 速 度 图 像
如图 4 所示,图 4 中三角形
包围 的 面 积 大 小 即 为 木 板
u,且木板质量是木块质量的 2 倍,其他条件不变. 求木块 不滑离木板时,木板的最小长度.
析与解 仍以木块初速方向为正方向,设木块质量 为 m,则木板质量为 2m,如图 5 所示,隔离木块、木板画受 力分析图.
木块受摩擦力: f1 = umg 木板受木块及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 f1 ' = umg,f地 = 3umg 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合力为 f2 = 4umg,由牛顿第二定 律可知,木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 a1 = ug,a2 = 2μg 由上例分析知: f2 = 4umg ②
关键词: 洛伦兹力; 中转站; 能量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0333( 2020) 01 - 0081 - 02
板块模型专业知识讲座
类型二:用拉力F拉小物块 问题:F为多大才干确保两者相对静止?
用拉力F拉小物块 常见问题:长木板运动旳条件是什么?小物块 运动到右端时速度多大?
地面不光滑.
地面光滑.用F拉长木板 (常见问题:要用多大旳力才干使长木板拉出?)
(1)至少用多大旳力拉木板,才干使木板 从B下抽出?
(2)当拉力为3.5N时,经过多长时间A 板从B物体下抽出?此过程中B板旳相对 地位移是多少?
(1)当拉力F较小时,A和B相对静止一起向
右加速运动,由整体法F=(M+m)a
由隔离法f=mBa 又f=μmBg 得F=1.5N (2)当拉力为3.5N时,
B滑行距离:sB=aBt2/2=(7/16)m
Δs= sA- sB=0.5m
物体A不滑落旳临界条件是A到达B旳右端时,A、B具有共
同旳速度v1, v02 v12 v12 L
2aA
2aB
由上面两式,可得:aB=6m/s2
再代入F+µMg=maB 得: F= maB-µMg=1N
若F<1N,则A滑到B旳右端时,速度仍不小于B旳速度, 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不小于等于1N.
地面不光滑.用F拉长木板 (常见问题:要用多大旳力才干使长木板拉出?)
如图所示,质量M=8 kg旳长木板放在光滑旳水平 面上,在长木板左端加一水平恒推力F=8 N,当长木 板向右运动旳速度到达1.5 m/s时,在长木板前端轻轻 地放上一种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旳小物块,物块 与长木板间旳动摩擦因数μ=0.2,长木板足够长.(g= 10 m/s2)
当F较大时,在A到达B旳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旳速度, 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旳左端滑落.即有: F=(M+m)a,µMg =Ma,所以:F=3N
板块模型的特征与解决策略
板块模型的特征与解决策略版块模型是早期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技术,它包括3个主要组件,即版块模型引擎、分布式算法和安全机制。
版块模型引擎是通过状态机转换的形式为每个版块(区块)定义事务处理机制,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机制,用于实施分布式的多个节点间的交互和协作。
版块模型可以将多个客户端(节点)和网络上的其他资源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资源来支持服务层面的系统。
由于分布式网络中的消息传递和状态变更均有可能引起冲突,因此版块模型使用分布式算法来处理冲突问题,并提供数据一致性、状态可追溯性等特点。
例如,版块模型提供一种共识机制,可以通过采用以太坊的虚拟机技术来实现,它可以在网络节点之间安全地进行数据传递、状态变更,也可以保证系统中的数据有效性和安全性。
由于分布式网络特性决定了版块模型只能提供有限的安全机制,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版块模型必须搭配先进的安全机制才能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得到保障。
常用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权限管理机制、安全策略和安全令牌机制等。
例如,可以利用公网/私网交互,采用私有网络及安全机制,以及底层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来保护分布式网络数据的隐私及安全。
此外,可以采用边缘计算技术来构建中心化数据收集系统,以降低中心化服务器集群所需的IM网络带宽,并针对不同的设备和数据提供更灵活的访问政策。
此外,版块模型也可以利用认证机制和审计机制来防止设备、网络和其他计算源的访问,以及对数据状态的改变产生影响。
总之,利用版块模型可以构建具有健壮性、可扩展性及更高安全性的分布式系统,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结合各种优秀的解决方案来进行技术研究,如引入安全机制、加密技术、权限管理机制等,并逐渐发展出更优质的技术和更完善的安全机制。
专题19 板块模型(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19 板块模型导练目标 导练内容目标1 无外力板块模型 目标2有外力板块模型滑块—木块模型的解题策略 运动状态 板块速度不相等板块速度相等瞬间板块共速运动 处理方法隔离法假设法整体法具体步骤对滑块和木板进行隔离分析,弄清每个物体的受体情况与运动过程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 f ;比较F f 与最大静摩擦力F fm 的关系,若F f >F fm ,则发生相对滑动将滑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临界条件①两者速度达到相等的瞬间,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①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二者共速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相关知识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例1】如图甲所示,小车B 紧靠平台边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0v 从光滑的平台水平滑到与平台等高的小车上,物体和小车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与小车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B .物体A 与小车B 的质量之比为1∶2C .小车B 的最小长度为2mD .如果仅增大物体A 的质量,物体A 有可能冲出去 【答案】AC【详解】A .物体A 滑上小车B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物体分析有A A A m g m a μ=由v t -图像可得22A 14=m/s 3m/s 1v a t ∆-==∆联立解得0.3μ=所以A 正确; B .对小车B 分析有A B B m g m a μ=由v t -图像可得22B 10=m/s 1m/s 1v a t ∆-==∆联立解得A B 13m m =所以B 错误;C .小车B 的最小长度为物体A 在小车B 上的最大相对滑动位移,则有()min A B 4+10+1=11m 2m 22L s s =-⨯-⨯= 所以C 正确;D .如果仅增大物体A 的质量,物体A 的加速度保持不变,但是小车B 加速度增大,所以两者达到共速的时间减小了,则物体A 在小车B 上的相对滑动位移减小,所以物体A 不可能冲出去,则D 错误;故选AC 。
板块模型新发现
板块模型新发现
本文旨在介绍最新的关于板块模型的研究发现。
尽管我们不会具体总结内容,但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的简要概述:
1. 基本定义
- 板块模型是地壳运动和地球板块演化的理论框架。
- 板块是地球表面的巨大岩石块,包括大陆和海洋地壳。
- 板块模型解释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形成等地质现象。
2. 新发现
- 最新的研究表明,板块模型中的板块并非完全固定不动的。
- 板块的边界会发生微小的相对运动,但这种运动常常被忽略或难以观测。
- 通过先进的地震监测和地球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微小板块的存在。
- 这些微小板块可能对地质演化和板块动力学有重要影响。
3. 影响和意义
- 更深入地了解板块模型的微小运动,有助于我们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质活动有更全面的理解。
- 这些新发现可能改变我们对板块模型的观点和解释现有的地质现象的方式。
- 对于地震预测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了解板块模型的微小运动非常重要。
4. 研究挑战和未来展望
- 进一步研究板块模型的微小运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 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模拟研究和地质测试来验证这些发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从事板块模型研究的科学家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好地理解地壳运动的本质。
以上是关于板块模型的最新研究发现的简要介绍。
这些发现对于地球科学领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相关研究的兴趣与探索。
板块模型新探索
板块模型新探索引言板块模型是一种常用于组织和管理企业的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或部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协作和专注领域。
然而,传统的板块模型可能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新的板块模型,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现有的模型。
新板块模型的特点新的板块模型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技术和跨部门合作的机会。
它采用以下几个关键特点:1. 跨功能团队:新模型将各个板块之间的界限打破,鼓励不同板块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跨功能团队,不同板块的员工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资源和知识。
2. 数据驱动:新模型将数据作为决策的基础。
不同板块的员工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和分析结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表现和趋势。
这有助于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并促进合作与创新。
3. 可持续性:新模型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利用资源的优化和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通过整合不同板块的资源和努力,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更低的环境影响。
改进现有模型的建议为了改进现有的板块模型,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打破业务边界:各个板块之间的合作应该被鼓励和促进。
企业可以建立跨功能团队,使不同板块之间的工作更加无缝和高效。
2. 数据共享和分析:不同板块的员工应该共享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提高整体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需要建立适当的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
3. 培养跨板块技能:为了支持跨功能团队的工作,企业需要培养员工的跨板块技能。
这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研究机会来实现,以使员工能够在不同板块之间无缝切换和合作。
4. 强调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板块模型中的考量因素。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环境影响,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长期成功。
结论新的板块模型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通过跨功能团队、数据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并提高其竞争力。
然而,为了成功实施新的模型,企业需要投入适当的资源和努力,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
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2 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
微专题2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牛顿运动定律在板块模型中的应用;(2)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在板块模型中的应用;(3)能量观点在板块模型中的应用.2.常用方法:假设法、整体法与隔离法.3.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1.用动力学解决板块模型问题的思路2.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优先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若地面不光滑或受其他外力时,需选用动力学观点解题.3.应注意区分滑块、木板各自相对地面的位移和它们的相对位移.用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列式时位移指相对地面的位移;求系统摩擦生热时用相对位移(或相对路程).例1(2022·广东省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右端固定有竖直挡板的质量M=2 kg的木板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m=1 kg的物块以v0=6 m/s的水平初速度从木板的最左端P点冲上木板,最终物块在木板上Q点(图甲中未画出)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物块和木板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可视为质点.求:(1)图乙中v1、v2和v3的大小;(2)整个过程物块与木板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2022·甘肃金昌市月考)如图所示,一质量M =3 kg 的小车由水平部分AB 和14光滑圆轨道BC 组成,圆弧BC 的半径R =0.4 m 且与水平部分相切于B 点,小物块Q 与AB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静止时左端与固定的光滑曲面轨道MN 相切,一质量为m 1=0.5 kg 的小物块P 从距离轨道MN 底端高为h =1.8 m 处由静止滑下,并与静止在小车左端的质量为m 2=1 kg 的小物块Q (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除了小车AB 段粗糙外,其余所有接触面均光滑,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求碰撞后瞬间物块Q 的速度;(2)求物块Q 在小车上运动1 s 时相对于小车运动的距离(此时Q 未到B 点且速度大于小车的速度);(3)要使物块Q 既可以到达B 点又不会从小车上掉下来,求小车左侧水平长度AB 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广东湛江市模拟)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足够长的小车,小车左端锁定着一块质量为m 的木板,两者一起以v 03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有一颗质量也为m 的子弹以v 0的水平初速度从同一方向射入木板.若子弹在木板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恒力且等于其自身重力,重力加速度取g .(1)子弹恰好不从木板中穿出,则木板的长度L 为多少?(2)取木板的长度为5v 0236g,解除对木板的锁定,如果子弹在木板内运动过程中,木板相对小车发生滑动,要使子弹不能从木板中射出,则木板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讲解-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作者:————————————————————————————————日期:板块模型一、解题心诀分类别、识套路; 记结论、省功夫; V-T 图,标清楚。
二、类别1、拉上或拉下2、带动带不动3、共速及变速问题三、拉上或拉下问题1、拉上先判下动否,最大摩擦敢承受。
[典例1]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解析:先判断B 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否能承受A 给它的滑动摩擦力。
如果能承受,那么不论拉力再大,A 运动再快,B 也巍然不动。
如果承受不住,那么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max 2()16a b f m m g N μ=+=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能承受A 的最大摩擦力,所以,不论力量多么大,B 都不会动。
[典例2]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解析:先判断B 承受不住,所以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模型新解
一、启动问题分析
板块模型中的启动问题是指当板(或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块(或板)在初速度或外力的条件下,能否使板(或块)由静止启动起来的条件分析问题。
下面就初速型和外力型两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⒈初速型
图1-1
设块的质量为m ,板的质量为M ,块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
⑴启动木板
在图1-1甲图中,对板受力分析,板受到块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1mg μ,同时也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222(())f f M m g μ≤+。
若板能启动起来,则1mg μ>2()M m g μ+,解得:12M m m μμ+>。
若设M m n m
+=,则木板启动的条件可表述为:12n μμ> ⑵启动木块
在图1-1乙图中,木块只受到木板对它的向左的动摩擦力1mg μ,所以只要满足1mg μ>0便会启动起来,所以启动木块的条件为:10μ>
2.外力型
图1-2
质量与动摩擦因数与初速型相同,外力是一个变力,可以从零逐渐增大。
⑴启动木板
在图1-2甲图中,木块A 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1mg μ,方向向左;而木板B 受到地面给予的向左的最大摩擦力为2()m M g μ+。
如果12()mg M m g μμ>+,且21()M m g F mg μμ+<<,则木板B 先启动起来,A 、B 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即启动木板的条件为:12M m m
μμ+>,则启动条件可表示为:12n μμ>;若12()mg M m g μμ≤+,则无论F 为多大,木板都不能启动,木块在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即不能启动木板的条件为:12n μμ≤
⑵启动木块
在图1-2乙图中,只要满足2()F M m g μ>+,便能启动木板,同时只要10mg μ>,便能启动木块,所以启动木块的条件为:10μ>
阶段小结:无论是初速型还是外力型,启动木板的条件均为:12n μμ> ,而启动木块的条件为:10μ>。
二、共速问题分析
当板块经历一个过程后达到共速状态,此时板块相对静止,以后板块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具体展开分析。
对木块A 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理论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最大摩擦力为1mg μ,故木块减速的最大理论加速度为1a g μ=-木,而整体一起减速时的加速度为2a g μ=-共,因此,当
a a ≥共木时,系统一起减速运动,而当a a <共木时,板块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减速。
由此可以看出,当12μμ≥时,两者共同减速;12μμ<时,两者分离减速。
三、相对运动计算问题
板与块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每个物体都有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量,两个研究对象就涉及8个以上的物理量,而且位移、速度、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同,运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求解比较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师生采取的方法是“图象法”,利用v t -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板块之间的相对位移来求解,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其实图象法的本质是利用了相对运动关系求解,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相对运动求解,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确定参考系——木板
第二步:表示相对量
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设木块的初速度为1v ,木板的初速度为1r v ,木块末速度为2v ,木板的末速度为2r v ,木块的加速度为1a ,木板的加速度为r a ,相对位移为s ,则:
木块相对木板的初速度为111s r v v v =-,化矢为代,当1v 、1r v 同向时,111s r v v v =-;当1v 、1r v 反向时,111s r v v v =+。
木块相对木板的末速度为222s r v v v =-,化矢为代,当2v 、2r v 同向时,222s r v v v =-;当2v 、2r v 反向时,222s r v v v =+。
木块相对木板的加速度为1s r a a a =-,化矢为代,当1a 、2a 同向时,1s r a a a =-;当1a 、2a 反向时,1s r a a a =+。
第三步: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时间和空间
速度公式:21s s s v v a t =+ 位移公式:2112
s s s v a t =+ 第四步: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t 与参考系无关,所以计算出的时间t 等于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的的运动时间,而位移也满足叠加关系。
以方法的关键是转换速度和加速度,一定要注意其矢量性,不要把正负号弄错了。
暂把这种方法称为“换系法”。
四、真题演练
1.(2015全国新课标卷I _第25题_满分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4.5m ,如图(a )所示。
0t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1t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m/s 2。
求
图(a ) 图(b )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分析
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以相同的加速度减速,由共同减速条件知,两
个动摩擦因数至少应该满足:2
1μμ≥ (注意:本题中的1μ 为地面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2μ 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与上面分析过程中的摩擦因数的表示符号相反)。
减速过程的具体计算在这里不再赘述。
碰撞后小木块继续向右运动,而木板以相同的速率向左运动,两者发生相对运动,由题意知,两物体最终相对静止一起减速,相对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换系法”来求解。
规定向左为正方向,设木块的初速度为:14/v m s =-,木板的初速度为:4/r v m s =,相对
静止时的速度为:v 共,木块的加速度为:214/a m s =,木板的加速度为:224/3
a m s =- 以木板为参考系,木块相对木板的初速度为:18/s r v v v m s =-=-,相对末速度为:0,相对加速度为:2124164/33
s a a a m s =-=+
=,由速度公式:0s s v a t =+ 解得: 1.5t s =;由位移公式202s s v a s -= 解得:6s m =-,负号表示木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向右。
等速后,由于21μμ>,所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减速,以后的计算不再赘述。
本题相对运动过程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解,过程复杂,表达式繁多,计算量大,容易出错,然而简单的换系后,两个表达式轻松解决问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总结 综上所述,启动木板的条件为:12n μμ>(M m n m
+=);启动木块的条件为:10μ>;共同减速的条件为:12μμ≥;分离减速的条件为:12μμ<;熟练掌握条件后,可以快速判断运动性质,对于两者存在相对运动时,则采用“换系法”求解比较简单,但要注意矢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