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2+识别低气压、高气压,分析低气压、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云雨的范围及其影响下的主要天气(倩君)

12+识别低气压、高气压,分析低气压、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云雨的范围及其影响下的主要天气(倩君)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本课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大气。

高压低压属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其中一部分,是前一节大气运动的延伸和运用,也为后面的气象灾害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认知: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冷热不均的大气运动,为本课打下知识基础。

心理: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过程比较抽象难懂,但也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鲜活的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更好地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画出气旋、反气旋的示意图;说出其特点及带来的天气现象;✧过程与方法会阅读简单分析天气图,准确判断高低压,气流的运动情况和天气变化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日常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动机。

同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点和天气状况。

✧难点区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点和天气状况二、教学策略和手段启发式讲授法,对比分析法三、教学过程【过渡】下鱼雨的时候是伴随着强风和大雨倾盆的,也就是说鱼雨的产生极有可能和天气系统有关。

在学习新的天气系统之前,我们有几个概念需要了解:1、高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小结】课本P43的图: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请找出课本P43分别有几个高气压和低气压(2,5)而我们又把: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判断方法:画水平线【过渡】那么这种高压和低压会产生哪种天气系统呢?低压和高压——指气压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指气流状况低压所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高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2、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中图版(1)概念(2)气流运动状况——垂直方向(展示侧视图)我们来看这两个图:气旋和反气旋在垂直方向上气流是怎么运用的呢?对应天气?气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晴天(3)气流运动状况——水平方向(展示俯视图)【绘图】画出北半球气旋低气压的俯视图,画出气流方向,气流运动方向的步骤为高压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并受到地转偏向力偏转,提醒学生要主要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辐合上升,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应成漩涡式地向内偏转。

学案16:2.3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学案16:2.3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及对天气的影响。

掌握锋面气旋及对天气的影响。

学会运用天气系统知识解释天气现象的成因。

一、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含义(1)低压、高压——指分布状况而言。

(2)气旋、反气旋——指状况而言。

2.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四周气压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四周气压气流状况水平低空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高空辐散低空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高空辐合垂直以为主以为主天气情况易带来天气多天气特殊区域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1.台风(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2)形成条件在洋面温度超过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构:从中心向四周依次是、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4)分布:是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时有台风发生,但在这些区域称其为飓风。

(5)西太平洋海域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转向路径。

(6)危害:带来、暴雨和风暴潮。

2.寒潮(1)概念: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 ℃以上,最低气温降至以下时,称为寒潮。

(2)天气特点:剧烈的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3)危害:主要由、大风、大雪、冻雨引起,如农作物遭受冻害、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4)影响范围(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影响较小。

自主测评一、判断题1.高压中心的气压值一定高于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 )2.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 )3.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 )4.锋面既可能分布在低压槽上,也可能分布在高压脊上。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授课教师:李发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1、能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2、能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培养识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建立地理空间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教学方法动画演示,问题思考,作图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最多年份可达12个。

台风深入内陆后引发的暴雨洪水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明显,超强台风发生频繁,先后发生了“卡特里娜”飓风、“莫拉克”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十分严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那么同学们知道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吗?要了解台风的形成,那我们就需要学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温故知新】在学习新知识前,需要旧知识作为基础,那我们先来复习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

1、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

这种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冷锋、暖锋系统、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及其带来的天气状况2.能力目标:⑴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简易天气图,也能听懂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⑵能够利用本课天气系统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预报,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及其控制下的天气。

⑶了解本课所讲的各天气系统在我国的活动情况。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主要是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点。

2.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现象。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其与天气的关系2. 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形成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学法指导】1.列表比较冷锋、暖锋及其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2.列表比较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现象。

3. 绘图分析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教学方法】演示+ 讲解+ 总结【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天气这个概念大家都很熟,它是指某个地点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状况。

天气是时刻在变化的,而且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天气预报节目。

那么,天气预报节目里都预报天气的哪些状况呢?◆播放:播放一段天气预报,提醒同学们注意片中的天气符号。

◆总结:从刚才天气预报短片中,可以看到晴天、雨天、大风、降温等符号,它们都是表示某个地方在某一时间里的天气状况。

其实,天气预报里除了具体的城市天气预报外,还包括天气形势预报,比如刚才片中的前半部分,主持人经常会说:“受冷锋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其中所提到的冷锋、高压系统就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同一时间里不同的地点出现不同的天气,就是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着恰恰印证了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3.1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3.1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3.学会使用气象图表识别气旋和反气旋,分析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象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绘制气压场图、天气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气象预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时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关注气候变化,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关注学生对气压场、天气图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为学习本课时打下坚实基础。
2.针对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气象现象。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气象现象,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a.判断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还是反气旋引起的?
b.根据气压场图,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位置及对天气的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导入新课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高一地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说课

高一地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说课

下沉
天气晴朗

顺时针向 逆时针向
四周辐散 四周辐散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一说
练一练
板书设计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什么是低压?什么是高压?
.
2. 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高压脊?
3. 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
● ● AH
●●
LB
高压脊是高气压延 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LC
等压线闭合的 区域,中心气压
高于四周的
●●
● EL
D


等低压压线槽闭是合低的气压延 区伸域出,来中的心狭气长区域, 压好低比于地四形周上的的峡谷。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A、知识与技能: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依据1:.学学生生容易理将南解北半大球气气旋与运反气动旋的的水平主气流要旋转形方向式记错─。 ─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
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
气旋3、.学反气会旋知识识迁读移到简生活易中,天指导气学生图会看,会听听天气懂预报天气形势预报。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一、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难点:等压线图中风向的标法,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设计(一)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目标:应用实际等压线图(挂图),让学生在读图、分析、对比、总结中了解气压与气流状况的区别,明确等压线图中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等基本概念。

(二)对于本课重点: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在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画图、版图讲解反气旋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明确其水平、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状态及产生的相应天气状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最后通过对比表(自制挂图)对比总结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实现:通过读图、观察、总结、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达地理现象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探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有一年7月我去了南京,傍晚时分下了火车,顿觉像进入火炉一般。

映入眼帘的是街道旁摆了许多竹床,好多市民手摇芭蕉扇睡在外面。

当时我住的旅店,没有空调,电扇开到最大,仍是通宵大汗淋漓,燥热难耐。

第二天更是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9度。

这种干热的天气现象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的第二部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二)探究主干知识1. 高压(反气旋)与天气通过版图、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气旋的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明白其水平、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状态及产生的相应天气状况。

(1)高压(2)气流特点:水平、垂直(3)风向:东侧、西侧(4)天气状况:晴朗(5)典型天气:伏旱2、低压(气旋)与天气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思考低气压带与低气压是一回事吗?答案低气压带与低气压不是一回事。

低气压带是呈带状的气压较低的区域,其影响范围较大;低气压是指中心气压较四周低的块状气压分布,其影响范围较小。

2.高气压(反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垂直气流辐合上升辐散下沉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的判断(1)左右手法则(2)根据风向判断(如下图)第一步: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或反气旋——图示风向由中心向外吹→反气旋。

第二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南半球。

(3)根据天气判断①一般与气旋对应的天气为阴天、降水,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台风、龙卷风等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

②与反气旋对应的天气为晴朗,可能是干热,也有可能是干冷。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完整)《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完整)《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2。

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重点难点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锋面气旋的比较多。

今天咱们来详细剖析锋面气旋的判读技巧。

一、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北半球)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低空)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冬季的寒潮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规律总结: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由图可以判断出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叫做高压脊,在此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叫做低压槽,在此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对比记忆——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北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二、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 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 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难点突破与风向向 半球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曲线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

3.1《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多媒体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其实际应用。
2.结合实例,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如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
3.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如高气压、低气压等,使学生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
4.设置探究性问题,如“气旋和反气旋是如何影响我国天气的?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何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如某地区的台风、暴雨等天气现象,分析其与气旋和反气旋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实际应用。
4.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分析某个地区的天气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对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
2.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高压、低压与天气

高压、低压与天气

《低压、高压与天气》教学设计设计人:旅游与环境学院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

本单元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主题,以大气与人类的关系为主线,从大气运动及其规律,大气常见天气系统,以及气象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体系编排。

而大气常见天气系统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又是后面内容的铺垫。

在大气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着重阐释了影响我国几种重要的、常见的天气系统:锋(冷暖锋、准静止锋)和高(反气旋)、低(气旋)压系统。

在本章第一节讲述大气运动时,已经提及“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了地面附近气压差异(高低气压差异)进而形成了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空气环流(即热力环流)”,这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基础。

本课时进一步引申把高低压系统与天气系统联系起来,由简单到复杂,由微观到宏观,对学生知识能力是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而第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锋与天气,其学习方法、思维模式为本课时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时:一课时(45′)3、教材结构:低压、高压与天气4、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⑴、教学重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依据: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除锋面系统外,还有高低压系统。

它对我国宏观气候形式——季风气候形成与维持有重要作用。

例如,我国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梅雨与伏旱天气;夏季沿海地区出现的台风气象灾害,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以及我国春秋频繁爆发的寒潮等,都与不同时段控制我国的高低气压系统有关。

另外,掌握了高低压系统及其气流形式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为以后学习或生活以及发展性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低压、高压的定义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关系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低压(气旋)、高压 (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及其天气 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⑵、教学难点:低压系统、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地区天气情况分析。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学科年级授课时间课型备课者地理高中地理必修1 2013年9月新课型陈丽萍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 从气流、气压、降水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 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 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手段:flash(气旋、反气旋、气旋天气系统、反气旋系统)、多媒体课件PPT。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种经常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那同学们觉得这几天的天气状况怎样呢?学生:有点冷,阴雨天气。

教学过程老师:那同学们知道是受什么影响吗?学生:台风“天兔”。

老师: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还是挺关心天气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一类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43页结合图2.21阅读第二自然段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高气压与高压脊概念?2、低气压与低压槽概念?3、图中高压、低压各有多少个?学生A: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

学生B: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与四周就称为低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学生:2个高气压,5个低气压。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阅读的非常仔细,对高气压和低气压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但高压脊和低压槽又是否掌握了呢?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完成黑板上的图1、图2两幅图:画出高压脊或低压槽并标明。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范本模板】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范本模板】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内坑中学曾清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旋与反气旋。

2、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和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解释自然天气现象,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天气状况。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对比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观看天气预报,从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其中所说的天气现象,联系所学的知识.过渡:(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降温、下雪、阴雨、雾主要是由冷锋造成的)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冷锋和暖锋,除了这两种天气系统还有哪些天气系统会造成天气变化的呢?气旋与反气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讲述新课](阅读并思考)什么是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系统?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都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A低压、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B、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气旋总是伴随低压出现,形成低压(气旋)系统反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形成高压(反气旋)系统因为他们指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所以气旋就是指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过渡:由于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的不相同,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气旋.一、气旋(低气压)与天气【学生活动】:用图示回答以下问题:近地面气旋的气压是如何分布的?水平方向的气流如何运动?垂直方向上呢?【讨论回答】: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A: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B:接着再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

【观看flash动画演示】:气旋与天气。

3.1.2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教学设计

3.1.2 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教学设计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板书:2. 低气压(气旋)【问题】⏹什么是低气压?⏹请描述低气压的形成过程?⏹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所以低压又叫气旋。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老师】提问: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同学们对台风了解吗?听讲、对重天气实例:台风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记板书:3. 高气压(反气旋)【问题】⏹什么是高气压?⏹请描述高气压的形成过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老师】提问:除了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还有什么天气受反气旋的影响?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伏旱天气教师讲解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ppt上的活动探究1,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探究成果。

展示探究:【老师】评讲展示:好了,下面我们来总结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笔记!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板书: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1. 基本气压场及相关概念【问题】⏹什么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天气变化》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⑴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⑴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⑴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1 地理:2.3 节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地理:2.3 节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2.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形成、气流特点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图与读图分析,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用案例说明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难点:理解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课前准备】观察近一周来的天气变化,结合教材、学案,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11月18日《天气预报》视频短片,引导:要想看懂和听懂天气预报,知道大气中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例如:南宁市近一周来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长江流域每年暑假期间为什么往往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呢?还有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就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观看视频,思考: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温故知新】回忆“三圈环流”的有关知识:在0°、30°、60°、90°分别形成什么气压带?气流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呢?结论:低压控制下,气流上升易产生阴雨天气;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易产生晴朗天气。

学生通过思考,回顾所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讲授新课】【展示课件】展示教材P43图2.21,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并理解以下概念: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自学教材P43图2.21,结合教材图文理解相关概念,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授课人黄艳霞时间****年**月**日教学课题高中地理必修一 2.3.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情分析关于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观看ppt动画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描述气流的运动状况以及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与本节所学知识联系密切,同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如:台风、伏旱等)的主要原因,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根据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结合台风实例,说出台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绘图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活动探究说出高压、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并阐明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低压、高压与天气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教学难点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板图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教学过程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甲(锋前天气)乙(过境时天气)丙(锋后天气)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提问]我们知道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高压、低压教学设计

高压、低压教学设计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低压和高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②掌握判别高、低气压系统的方法③识读电视节目中常见简易天气图,分析不同地区天气系统及未来的天气变化2.过程与方法①联系物理学知识和大气运动原理,加强对天气过程的理解②通过多媒体手段讲解高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②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学重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三、教学难点高、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探究法五、学法指导1.理论联系实际法收听、收看中央或当地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天气形势预报,增强对常见天气系统的感性认识。

2.绘图明理增智法要紧密结合图示,把知识落实到图上,会绘图、识图、填图。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前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是否熟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接着讲述诸葛亮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时,因突降大雨而使司马懿逃走的故事,问:难道这是天意吗?我们今天的课将为大家解开这个谜。

2.讲授新课:(投影)读等压线分布图,让学生分析什么是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

(投影)小结几个重要的概念①高气压:在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

②低气压:在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就称为低气压。

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的区域叫高压脊。

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过渡)在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一个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空气就会流动。

(投影)动画展示北半球低压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状况(讲述)引出气旋的概念(方法指导)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也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画风向时,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锚式问题:
播放【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视频,提问:“为什么有人说上方谷的这场火引来了这场雨?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
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用这一知识来解决我们这一问题。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链式问题:请大家看教材43页内容和图2.21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2)什么是低压槽、高压脊?
3)什么是槽线、脊线?
4)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是什么?
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区别:低气压、高气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合作探究:
气旋与天气
学生读课本43页第三段话内容分析:气旋的①气压类型,②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③水平气流的运动状况,④垂直气流运动状况,⑤天气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
总结:低压(气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流:低空辐合、高空辐散
天气:以阴雨天气为主
合作探究:
反气旋与天气
用上述分析方法,学生读课本43页第四段话内容分析反气旋与天气。

(找一位同学讲解)
总结:填表。

可见气压的分布导致空气的流动,气流的运动影响天气的形成。

你知道吗?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我国的影响很大,这些天气系统是怎样影响我国的?
气旋过境时,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常见阴雨天气。

北半球气旋东部刮偏南风,因来自低纬气温高,水汽含量多,所以多云雨。

西部刮偏北风,空气来自高纬,降水少,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影响我国的气旋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影响我国的反气旋有: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和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夏季炎热干燥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在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冬季寒冷干燥,如我国位于蒙古高原形成的反气旋东侧,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在秋末、冬季、春初时节常会形成寒潮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常见天气系统”中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不再陌生,更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指导生活。

【板书设计】
2、3 常见天气系统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压、高压
2.气旋、反气旋、
3.低气压、高气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

4.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5. 台风和寒潮定义
运用质疑
1.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2.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3.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4.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D.迎风坡与背风坡
5.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
6.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7.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天气
8.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9.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 .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 .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10.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课外延伸: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试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诸葛亮是怎么“借”到的东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