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试题B及答案教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9页word文档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9 ~ 2019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适用年级专业:2019级各专业试卷说明: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考生应将最佳选项选择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考卷类型统一涂填[A];答题卡右侧黑色条码及其上下空白处不得有任何涂写,否则读卡机无法读取答题卡数据。
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继承以下哪个国家的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A )。
A.德国B.法国C.英国D.苏格兰2.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C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3.马克思主义是( A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
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D.实现公务员的利益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劳动是( A )。
A.物质生产劳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自然活动6.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的是( B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多难兴邦,居安思危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第 1 页8.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B )。
A.静止B.运动C.空间 D时间9.意识的本质是( B )。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本报告将总结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收获,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实践活动内容及方法1. 参观革命圣地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我们组织了一次参观革命圣地的实践活动。
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圣地等,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2. 马原理论研讨会为了深化对马原理论的理解,我们举办了一次马原理论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我们围绕马原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提高了我们对马原理论的认识。
3. 社会调查实践为了将马原理论应用于实际,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实践。
我们选择了城乡差距、环境污染、教育公平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了问题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组织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前往社区、敬老院等地,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用实际行动传播马原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三、实践活动收获1. 深化了对马原理论的理解通过参观革命圣地、参加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我们对马原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将马原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 增强了党性修养在参观革命圣地和参加理论研讨会等活动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事业,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每章的教学要点及思考题目及答案
马原每章的教学要点及思考题目及答案第一章:哲学的名词和概念教学要点•哲学的定义和特点•哲学名词的概念和内涵•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的关系思考题目及答案1.什么是哲学?它有哪些特点?–答案:哲学是研究宇宙本原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2.哲学名词有哪些主要概念?–答案:哲学名词包括实在、现象、本体、范畴、关系、属性、因果、自由等。
3.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有何区别?–答案:哲学着眼于宇宙的本原及其规律,而科学关注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和其规律,宗教强调信仰和超越,艺术致力于审美和艺术表达。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思考题目及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有哪些基本原理?–答案: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质量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有何区别?–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作孤立的、静止的实体。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4.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怎样的?–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根据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任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题目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革命的、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实践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答案: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规律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 客观性B. 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客观符合主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个人奋斗C. 英雄人物D. 人民群众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地位的提升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个人对自然的征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D. 生产关系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支持C. 历史的机遇D. 自然的条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原实践教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我对马原实践教学的个人总结。
二、马原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马原实践教学使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2. 培养创新精神马原实践教学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提升综合素质马原实践教学涉及多个领域,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马原实践教学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水平。
三、马原实践教学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世界观。
2.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马原实践教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马原实践教学的经验与体会1. 坚定信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学习马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通过学习,我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2.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在马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这使我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马原实践教学自我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自我总结。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此次马原实践教学中,我们参观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2. 专题讲座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通过讲座,我们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多次讨论。
我们围绕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自身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讨论,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实践我们还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自己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活动收获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
这些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这为我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原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作为一名从事马原教学的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我积极投身于马原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二、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等。
(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等,使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教学实践总结1. 教学效果通过马原教学实践,学生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增强。
此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 教学经验(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教学反思(1)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作为一名马原教师,我深知自身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马原实践教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
马原实践教学是马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
本文将对马原实践教学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马原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马原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马原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如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表达能力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马原实践教学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马原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马原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 内容(1)理论教育:通过课堂讲授、讲座、读书会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2. 方法(1)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企业、农村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和社会现实。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022年衢州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衢州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3、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9、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10、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2、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6、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17、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博爱18、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2022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7、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0、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5、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 ?欧文D.托马斯 ?莫尔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18、“白马非马”的命题()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9、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之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2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 )A.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B.社会存在的反映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三、辨析题21、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2022年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3、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5、度是()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6、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7、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9、“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11、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4、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5、“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二、多项选择题1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7、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8、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20、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三、辨析题21、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022年滁州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滁州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4、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8、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10、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2、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1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4、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1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三、辨析题2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2022年衡水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衡水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9、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4、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1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6、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2022年昌吉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昌吉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8、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9、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12、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15、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二、多项选择题1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必要劳动17、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人有()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借贷利息D.银行利润18、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是因为()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B.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D.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辨析题21、物质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5、坛经时有风吹幡动, ---- 僧曰风动,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1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1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1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二、多项选择题16、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试题B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能动性B 客观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4、“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8、“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指出该联所蕴含的哲理( )A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B 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D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1、社会形态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3、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4、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5、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将()A 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确定16、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为()A 利息和企业利润B 租金和企业利润C 工资和剩余价值D 利息和超额利润17、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B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 社会消费的国际化18、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A 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 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D 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 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 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2、古语说:“奢糜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 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D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4、1999年,中美两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5、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 人人创造历史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7、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有()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8、剩余价值是()A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B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 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 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9、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 个别资本增大B 对劳动力需求减少C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 平均利润率下降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 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三、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2、怎样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分别是什么?4、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5、谈谈你对“抓住重点”就是一点论,“二者兼顾”就是均衡论的理解。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四、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A4 D5 B6 A7 B8 B9 C 10 D11 A 12 D 13 D 14 A 15 B16 A 17 C 18 B 19 D 20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CD3 ABD4 ABC5 ACD6 BCD7 ABD8 ABC9 BCD 10 ABC三、简答题: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3、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
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
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