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法衬砌及施工方法专题研究(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初步设计

浅埋暗挖法衬砌及施工方法专题研究

(初稿)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

复核:

专业审核:

专业审定:

总体审定:

目录

1.专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

2.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3.浅埋暗挖法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张鹏、龚国栋) (2)

4.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的工程概况 (2)

4.1 工程概况 (2)

4.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3)

5.衬砌结构的研究(刘运生) (13)

5.1 衬砌结构形式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13)

5.2 衬砌结构断面形式的选择 (13)

5.3 结构构造缝的设置(刘运生、谭小兵) (13)

6.浅埋暗挖施工工法的研究(张舵) (13)

6.1 浅埋暗挖施工工法简介 (13)

6.2 标准断面区间浅埋暗挖工法研究(张舵、张鹏) (13)

6.3 大跨区间浅埋暗挖工法研究(李军省) (13)

6.4 车站浅埋暗挖工法研究(谭小兵) (13)

6.5 辅助工法研究 (13)

7.研究结论与建议(刘运生、万清) (13)

1.专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许多大城市的地面交通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功能的需要,这就促使人们着眼于地下轨道交通的开发与利用,以缓解不堪重负的地面交通状况。因此,近年来,国内掀起的一股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

由于城市功能规划受历史上经济、技术的限制,许多地段原有的规划并没有做好应用地下空间的准备,导致现在的地下轨道交通的开发受到既有道路、桥梁、地面建筑及地下管线等因素的制约。明挖法因为施工严重干扰交通,破坏环境和大量的建筑物、管线的拆迁等因素使工程的实施困难重重;盾构法有时能解决这些难题,但其灵活性差,特别是昂贵的盾构机械,会大大提高工程造价,也使工程的实施步履维艰;在这些特殊的地段上,浅埋暗挖法以其对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的影响小,拆迁少,对地质情况的适应性强等特点,显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在地下工程特别是地铁车站和区间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充分证明了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石家庄地铁工程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浅埋暗挖施工方面暂时没有成功的工程经验可以借鉴,同类型工程的成功经验也较少,因此在设计前,有必要对浅埋暗挖法衬砌及施工方法进行专题研究,确定出适合石家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工程特点的浅埋暗挖衬砌参数和施工方法,更好的指导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标准断面区间浅埋暗挖衬砌及施工工法;

2)大跨区间浅埋暗挖衬砌及施工工法;

3)车站浅埋暗挖衬砌及施工工法;

3.浅埋暗挖法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张鹏、龚国栋)

4.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的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西三庄站折返线末端,线路沿联盟路、中华大街和塔北路敷设,下穿西三庄街、友谊大街、和平西路、裕华西路、槐安西路、建设南大街、体育南大街、富强大街、谈固南大街、东二环路等主要相交的城市干道,正线终点设于位同站末端,位同站设于塔北路与东二环路口下方,站后设交叉渡线与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沿途主要经过水上公园、柏林小区、铁路运输学校、新百广场、省文化中心、石家庄新客站、卓达居住片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3号线下穿民心河水系3处,下穿

石太铁路1处。

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9.290km,设站17座,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177km。本工程设车辆段一座。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4.2.1区域地质

1)自然地理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南部,西依太行山,东、南、北三面为广袤的河北平原。其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04′至38°20′和东经113°32′至117°28′之间。

2)气象

石家庄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而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份,约占全年的70%,大风多集中在三四月份。石家庄为温暖地区。石家庄市主要气象要素见表4.2.1-1:

气象要素表(1974-2003年)表4.2.1-1

3)河流水文

流经本市的河流主要为市区北部的滹沱河,属于海河水系。

4)地形地貌

石家庄市所处的平原是河北平原中太行山前倾斜平原的滹沱河冲洪积扇形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总体上由西、西北向东、东南倾斜,地面坡降为1.5-2.0‰。地面高程一般在60.0~95.0m之间,建筑物和道路密集,局部地段由于人工挖掘,使地面坑洼不平。

5)地质构造

据历史记载,石家庄市区内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灾害,在区域上属基本稳定型。

4.2.2工程地质概况

1)场地工程地质分区

场地主要位于冲洪积、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大区,考虑沿线工程基础最大埋深内主要地层的变化情况,又可大致分成四个分区:

工程地质第一分区:西三庄站至二中站,表层黄土状粉质黏土普遍具湿陷性,为非自重I级湿陷性场地,局部为自重II级湿陷性黄土场地;第一层砂厚度较大,其下黏性土厚度较小;下伏碎石土粗颗粒含量较多,以卵砾石为主。

工程地质第二分区:二中站至金利街站前区间,表层黄土状粉质黏土基本不具湿陷性,局部为非自重I级湿陷性黄土场地;第一层砂厚度相对较小,其下黏性土厚度逐渐变大;下伏碎石土粗颗粒含量相对较少,以含卵砾石中粗砂为主,中星路站后可见大透镜体黏性土出现。

工程地质第三分区:金利街站前区间至南卓区间,表层黄土状粉质黏土普遍具湿陷性,为非自重I级湿陷性黄土场地;第一层砂厚度较大,逐渐尖灭,其下黏性土厚度较大;下伏碎石土粗颗粒含量较少,以中粗砂为主,裕华路站前可见大透镜体黏性土出现。

工程地质第四分区:南卓区间至位同站,表层黄土状粉质黏土普遍具湿陷性,为非自重I级湿陷性黄土场地;第一层砂缺失,其下黏性土及上覆黄土状土厚度变化大;下伏碎石土粗颗粒含量较少,以中粗砂为主。

2)场地地形、地貌

河北平原中太行山前倾斜平原的滹沱河冲积扇形平原,地形平坦,地面高程67.78~73.87m,线路两侧既有建筑物和道路密集。

图3.2-1 中华北大街图3.2-2 联盟路

图3.2-3 中华北大街现状图3.2-4中华南大街现状

图3.2-5 小里程向拆迁区图3.2-6大里程向塔北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