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规律

合集下载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白色公羊 X 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
很明显黑色是隐性(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
5.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全为AA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 AA : Aa为1 : 1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全为Aa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2.82:1
299(不饱满) 2.95:1 152(黄色)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解释: P 亲本 F1
子一代
子二代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
F2
♀ ♂ ×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DD P
dd
配 子 D
本质: 等位基因分离 时期: D与d分离:减Ⅰ后期。 D与D分离、d 与d分离:减Ⅱ后期。 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分离。
①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适用范围: ②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中; ③细胞核遗传; ④一对相对性状。
区别: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 复等位基因
D与d的雄配子相等, D与d的雌配子相等, 雄 配子多于雌配子,虽然雄配子更多,但与雌配 子结合的机会均等,如雄配子100个D 、 100 个d,雌配子10个D 、 10个d,产生受精卵20 个,受精卵数取决于雌配子数目。
F1
d
Dd 高
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现称基因)决定的。显 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 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 小写字母表示,在体细胞 中是成双存在。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遗传定律一、基因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解释2、解释的验证以及假说演绎法3、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证明某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的方法—自交或测交5、判断某显性个体是纯合子or杂合子(1)植物:自交,测交,检测花粉类型,单倍体育种(2)动物:测交5、显隐性判断6、概率计算:叉乘法;配子法;是否乘1/2的问题;杂合子连续自交的子代的各基因型概率,7、分离定律中的异常情况(1)不完全显性(2)致死现象:基因型致死(显性,隐性),配子致死(3)和染色体变异联系【显隐性判断】【定义法】1.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l匹小马。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B.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C.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假设法】2.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一只直毛的雌蝇和一只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全为直毛则直毛为隐形B.选择一只非直毛的雌蝇和一只非直毛的雄蝇杂交,则子代雌性个体均可为直毛C.选择一只非直毛的雌蝇和一只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雌雄表现型一致,则直毛为显形D.选择一只直毛的雌蝇和一只非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雌雄表现型不一致,则直毛为隐形【性状分离法】3.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它们在解释基因的遗传行为和生物体的遗传特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定律的相关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控制、连锁遗传和交换现象、多基因遗传和阈值效应,以及遗传学的其他基本概念。

1.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

当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这就是基因的分离。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这就是基因的组合。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物体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2.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杂合子是指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Dd。

当杂合子进行自交时,后代中会出现三种基因型和两种表现型。

例如,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DD、Dd和dd,表现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通过杂合子自交,可以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进行遗传分析。

3.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可以自由组合。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

通过研究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深入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4.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控制显性和隐性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基因类型。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当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共同作用时,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即显性性状掩盖隐性性状。

5.连锁遗传和交换现象连锁遗传是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交换现象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的现象。

这些现象共同保证了生物体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6.多基因遗传和阈值效应多基因遗传是指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的现象。

阈值效应是指某个基因的效应只有在达到一定阈值时才会表现出来的现象。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Dd、dd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二者关系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基因型决定 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还受环境影响,所以表现型是基因 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DD Dd
Dd
dd
矮茎
高茎 高茎 高茎
基因型 表现型
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1、基因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单击画面继续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
结构 蛋白
直接
细胞 结构 细胞 功能
功能 蛋白
间接
生物性状
3、性状是什么?会不会直接遗传呢? 4、遗传有怎样的规律呢?
遗传学的奠 基人----奥地利
学者孟德尔。出 身于乡村农艺世 家,原本是一位神 父, 他主要对豌豆 进行了长达8年的 杂交实验,从中总 结出的两大遗传 规律,为遗传学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的判定 “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分离定律的六把钥匙
(1)DD×DD→DD (2)dd×dd→dd (3)DD×dd→Dd (4)Dd×dd→Dd∶dd=1∶1 (5)Dd×Dd→DD∶Dd∶dd=1∶2∶1 (6)DD×Dd→DD∶Dd=1∶1
全显性D — 全隐性dd 全显性D — D —:dd=1:1 D —:dd=3:1 全显性D—
单击画面继续ຫໍສະໝຸດ 显性性状:遗传学上,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常染色体遗传规律

常染色体遗传规律

常染色体遗传规律
常染色体遗传规律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是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

以下是常染色体遗传的一些基本规律:
1. 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定律指出,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每个个体的基因会随机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例如,一个个体有两个基因(A 和a),那么在形成配子时,可能会有一个含有A 的配子和一个含有a 的配子。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定律说明,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不同基因座上的基因会独立地进行分离和组合。

这意味着个体的基因组合是随机的,每个基因座上的基因与其他基因座上的基因无关。

3. 显隐性关系: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通常会在表型上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个体同时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来。

4. 概率计算:根据上述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概率计算来预测子代中各种基因型和表型的出现频率。

生物学遗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

生物学遗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

生物学遗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探讨了基因在传代中的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分离与连锁规律是两个关键的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如何相互影响和传递的。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由奥地利的孟德尔提出并被广泛接受。

分离规律主要描述了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分离现象。

根据分离规律,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对会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单独进入配子中。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个体携带着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它们会在生殖过程中分开,只有一种基因会进入配子。

分离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基础,对深入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定律至关重要。

连锁规律是与分离规律相对应的概念。

连锁规律提出了“基因连锁”的概念,即指在遗传过程中,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它们很可能同时传递给后代。

连锁规律的提出源于摩尔根(Morgan)实验室的果蝇实验。

通过研究果蝇的染色体交叉互换,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上不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对于分离规律的例外情况,即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不遵守分离规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传递给后代。

连锁规律的发现对于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分离与连锁规律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于连锁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两个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越近,它们在分离过程中被破坏的机会就会越小,从而越有可能连锁在一起传递给后代。

另外,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交叉互换来打破连锁关系,从而遵守分离规律。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遗传过程的影响。

有时,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表现出非独立的遗传方式,这就违背了分离规律。

这种非独立遗传现象被称为基因间的互作。

总的来说,生物学遗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是遗传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分离规律描述了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分离现象,而连锁规律则揭示了同一染色体上基因间的互相关联。

高一生物必修2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必修2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并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3)模拟动物或植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活动)。

2020·全国卷Ⅰ(5)、2020·全国卷Ⅱ(32)、2019·全国卷Ⅱ(5)、2019·全国卷Ⅲ(6,32)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玉米来说,缺点是需要人工去雄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提醒①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交和自交实验基础上的,不包括测交实验。

②演绎过程不等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杂交实验对演绎推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4.基因的分离定律1.选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后代既有有角牛又有无角牛,能否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若能,请阐明理由;若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不能。

可选用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或多对无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2.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短尾猫相互交配,子代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

3.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吗?提示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但一般情况下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2.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3.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2)测交法(3)配子法(花粉鉴定法)有一定局限性,相应性状需在花粉中表现(4)单倍体育种法考向1结合遗传学相关概念,考查生命观念1.(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B.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C.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答案 C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亲本表型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时方可称作性状分离,选项C中的亲本表现为一个性状,后代两种性状,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C正确;选项A中,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 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造成的D.若花粉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B
[解析] 理论上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死亡造成的,A正确;若隐性个体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 ,与题意不符,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C正确;若花粉有 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 ,D正确。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性别影响的现象。鸡的雄羽、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母鸡只有母羽一种表现型,公鸡有母羽和雄羽两种表现型。研究人员做了一组杂交实验:
:母羽♀×母羽 ♂ :母羽♀:母羽 ♂:雄羽 ♂ 。回答下列问题:
3.母性效应: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如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该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
已知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请分析:
公羊中基因型为 或者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或 的表现为无角。若多对杂合子公羊与杂合子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解析] 多对杂合子公羊与杂合子母羊杂交,即 、 、 ,比例为 。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或 的表现为无角,因此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 ;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 或者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无角,因此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 。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说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2.结合教材资料,简述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 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

2.基因分离定律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与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即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基因型。

(3)二者的关系: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4.纯合子与杂合子(1)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和aa。

(2)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其优点是:(1)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保证杂交实验的准确性。

(2)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使获得的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2.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判断正误(1)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 )(6)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答案(1)√(2)√(3)×(4)√(5)√(6)√填空: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描述的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情况(重点指出了等位基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是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规律,属于非等位基因组合的情况(重点指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每对等位等位基因都要相互分离,这些非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且发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

1基因的分离规律知识点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
纯合子(纯种 : 纯合子 纯种): 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 纯种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例如 和 。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例如DD和dd。
杂合子(杂种 : 杂合子 杂种): 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 杂种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杂合子。例如 。 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杂合子。例如Dd。
实验结论
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 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 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F2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称为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 分离比为3: ( 称为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1(显:隐) 纯种(自花传粉的后代 杂种(杂交试验的后代) 自花传粉的后代)、 纯种 自花传粉的后代 、杂种(杂交试验的后代)
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 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决定的。 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 控制,用大写字母(D)表示 表示, 控制,用大写字母 表示,隐性性 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小写字母 (d)表示,在体细胞中是成双存在。 表示, 体细胞中是成双存在。 表示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又 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 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 恢复成对。显性基因 对隐性基 有显性作用。 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 1表现显 有显性作用 所以F 性性状。 性性状。
单击画面继续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高一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整理: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其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圆形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平衡,遵从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拆分规律无法轻易化解,表明拆分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拆分定律的f1和f2必须整体表现特定的拆分比应具有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够发育较好,且受精卵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必须小、个体数量必须足够多多。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控最基本的六种杂交女团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系列显出)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拆分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就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存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从基因拆分规律。

如aa构成两种配子a和a.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3)基因型的确认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存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无法确认,aa或aa.做题时用“a_”则表示。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原理,以孟德尔的实验为基础。了解这种 规律对理解遗传现象和应用基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实验
1 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进行 杂交实验,观察和记录 世代间的遗传特征。
2 统计法则
孟德尔总结出了几条重 要的统验结果解读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了为什么 在性状表现上有些基因组合 出现的频率更高。
同等基因分离定律
同等基因分离定律可解释为 什么有些性状在后代中呈现 杂合的表现。
律整倍性定律
律整倍性定律解释了为什么 一些性状的表现与基因的数 量相关。
基因分离规律的意义和应用
• 认识基因的分离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遗传现象。 • 基因分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深入掌握基因分离规律,有助于我们开发和利用基因技术。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揭示 了基因的分离规律,为 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分离定律简介
1 第一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在杂合 子后代中,基因的组合 方式是自由和随机的。
2 第二定律
同等基因分离定律:同 一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 在生殖过程中分离,只 有一个能传给后代。
3 第三定律
律整倍性定律:基因遗 传是以整倍数关系进行 的。

遗传三大规律总结及习题

遗传三大规律总结及习题

试题
1.独立遗传和连锁遗传的验证都提到测交,谈谈 你对测交的理解。 2.一株黄子叶、圆粒豌豆的杂种F1,经自交F2大约 10000株后代群体内只发现4株绿子叶、皱粒植株个 体。试分析该遗传的性质及双亲基因型。欲在F3中 得到黄子叶、皱粒豌豆的纯合株系20个,F2应种多 大群体?F2至少应选黄子叶、皱粒豌豆多少株?
二、独立分配与连锁互换都能产生新类型个体, 二者有什么区别?
1.细胞学基础:独立分配——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
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后期Ⅰ被拉向两极时,同源 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连锁互换——
减数分裂粗线期,大多数性母细胞内同一染色体上的
基因表现连锁,少数性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从而形成的亲型配子多, 重组型配子少。 2.增加变异类型的根源:独立分配——靠同源染色体 的对数增加变异类型;连锁互换——靠同源染色体的 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交换增加变异类型。
6.F1表现型及形成配子种类:分离规律——表现显性, 形成两种配子,比例1:1;独立分配规律——表现显 性,形成2n种配子,比例(1:1) n ;连锁互换规律— —表现显性,形成2n种配子,比例两两相等。
7. F2基因型及表现型:分离规律——基因型三种,比 例1:2:1,表现型两种,比例3:1;独立分配规 律——基因型3n种,各项比例为,
4.一个开紫花、棕毛荚大豆的杂种一代,经自交在大约 10000株后代群体内只发现一株白花、灰毛荚个体。试分 析该遗传的性质、产生这种杂种一代的两个亲本基因型。 欲在F3中得到紫花、灰毛荚大豆的纯合株系10个,F2应 种多大群体?F2至少应选紫花、灰毛荚大豆多少株? 5.一个如下的连锁图。已知干扰系数为0.8,试求杂合体 AbC aBc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a b c 25 30 36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测交试验
隐性纯合子 矮茎 ① 用来测定F1 dd 的基因组合 d ② 证明了F1 是杂合子 ③ 证明了F1在 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基因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
配子 D 测交 Dd 后代 高茎
dd 矮茎
1

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① 时间: D D × d d 减数Ⅰ后期 减数分裂 ② 细胞学基础: 配子 D d 受精 同源染色体 D d 等位基因 的分离 1 减数分裂 ③ 实质: 等位基 d F1配子 D 因的分离 ④ 基因变化特点: D D D D d 独立性 2 分离性 d D d d d 随机组合性
F2
DD
高茎
Dd
Dd
dd
1
高茎 高茎 矮茎 ∶ 2 ∶ 1
3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在体细胞中, 基因成对存在。
F1
Dd
D d D
Dd
d
②配子形成时, 配子 成对的基因分 开,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
F2
③受精时,基 因恢复成对。
DD
纯合子
Dd
Dd杂合子ddFra bibliotek基因型和表现型 F1
配子
D
Dd
d D
Dd
d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在体细胞中, 基因成对存在。 高茎 矮茎
P
DD
(减数分裂)
dd
②配子形成时, 成对的基因分 配子 开,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
D
(受精)
d
高茎
F1
③受精时,基 因恢复成对。
D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在体细胞中, 基因成对存在。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
一、判断 :

× 1. 兔的白毛与长毛,人的身高与体重都是相对性状。 × 2. 隐性性状就是指生物体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3. 在配子中只存在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 4.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一定相同,反之亦然。 二、选择: 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1 :1 ; B.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3 :1 ;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2. 绵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头白羊是否为纯合 体,选用与它交配的羊最好是: A. 纯种白羊 B. 杂种白羊 √ C. 黑羊 D. 都不对
分离规律的应用
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杂种优势的稳定遗传
小麦的优良性状人工选育(从F2开始)
Dd
F1 1/4DD
1/2Dd
1/4dd
F2 1/4DD
1/4dd
1/4×1/2DD, 1/2×1/2Dd, 1/4×1/2dd
Fn
???
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
Dd 1/4DD, 1/2Dd, 1/4dd 3/8DD, 1/4Dd, 3/8dd
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
一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 同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 率的乘积。
棋盘法
杂合子自交 Aa Ⅹ Aa
配子
A (P=1/2)
a (P=1/2)
A (P=1/2)
AA Aa
1/4 1/4
aA aa
1/4 1/4
a (P=1/2)
测交
Aa

aa
配子
A (P=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发现两个大大的问题:
1、为什么F1的性状只有叶腋花? 2、F2中为什么会出现叶腋花:茎顶 花=3:1,即显性:隐性=3:1的 现象?
请分组整理出孟德尔的假 设(解释)(5分钟)
二、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
F1产生配子结合形成F2的过程
父 F1

A a a
Aa
Aa a
Aa
配子
A
A
经统计:F1中
AA:Aa:aa=1:2:1
AA
aa
,AA占1/4, Aa占2/4 ,aa 占1/4,由于含 A基因的为叶腋 花,aa为茎顶 花,所以叶腋 花占3/4,茎顶 花占1/4。
产生配子比例情况
AA
aa
1 2
A
1 2
A
A
1 2
a
1 2
a
a
1
1
1
Aa
谢谢大家
一、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
1、几个名词: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 在个体间的不同表 现类型:如图 传粉:即授粉。 如图:

2、成功的原因
(1)选择材料: ①豌豆有许多性状只存在两种相对形式,比较 容易鉴别。如图 ②豌豆一次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因而能收集到 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 ③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防止不明来源 的花粉传粉,影响研究。如图 (2)方法上 ①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研究一对相 对性状,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 ②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推导其内在规律。 GO
基因分离规律的 试验与分析
石能江
思考:
双眼皮的夫妇,他们
学习目标:
1、阅读归纳孟德尔取 得成功的原因(记笔记)。
要生一个孩子,这个 孩子是双眼皮还是单 眼皮?理由?
2、能描述相对性状、 显性和隐性性状、杂交、 自交、亲代(P)、子一代 (F1)、子二代(F2)等概 念。
3、读懂孟德尔一对相 对性关的杂交实验现象, 并偿试解释现象。
返回
继续
返回1
返回2
一、一对相对性关的遗传实验来自 2、交配:杂交:两个个体之间
(豌豆如何杂 交?)
的交配,必须 是两个个体之 间,如植物的 异株授粉。
如植物的自花授 粉或同株异花授 粉。
继续
自交:一个个体的交配,
返回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问题讨论:
1、P、F1、F2分别表示 什么意思? 2、叶腋花与茎顶花两个 性状中哪个是显性性状, 哪个是隐性性状? 3、F1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和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分 别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