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翻转课堂课时学案班级 小组 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编号 学 案 内 容学生笔记课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编制人审核人目标 理解和掌握质点、路程、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及速度变化率。
自 学 质 疑 案学生笔记 学 案 内 容请同学们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写出来。
【易错知识判断】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
( )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4.平均速度为零的运动,其平均速率不一定为零。
( ) 5.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 ) 6.甲的加速度a 甲=3 m/s 2,乙的加速度a 乙=-4 m/s 2,a 甲<a 乙。
( ) 【基础知识回顾】 一、参考系 1.定义:2.选取: ①参考系的选取是 的,通常选 为参考系。
②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 。
③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可能 ,可能 。
二、质点 1.定义: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跟踪训练1.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 .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 .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时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用 表示。
四、位移和路程跟踪训练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 .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 .在田径场1500 m 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 m D .高速公路路牌上标示“上海100 km ”,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大小为100km 五、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只能 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表达式: 2.瞬时速度:能 地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 3.速率的定义:跟踪训练3. 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不同 六、加速度1.定义式: 2.物理意义: 3.方向:4.如何根据a 与v 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跟踪训练4. A 、B 两物体均做加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a 1=1.0 m/s 2,B 的加速度a 2=-2.0 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 B .A 做匀加速运动,B 做匀减速运动 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重难点解析】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平均速率是描述运动物体走过轨迹的快慢,它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它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运动的定义和分类1.1 运动的定义:重新阐述运动的定义,强调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实例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理解运动的概念。
1.2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上运动,如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
平面运动:物体在平面内运动,可以分解为x轴和y轴方向的运动。
第二章: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2.1 速度的定义:解释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强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图形和公式展示速度的计算方法。
2.2 加速度的定义:解释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强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图形和公式展示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运动方程的推导和应用3.1 运动方程的推导:从位移时间关系出发,推导出运动方程s = ut + 1/2at^2。
从速度时间关系出发,推导出运动方程v = u + at。
3.2 运动方程的应用:教授如何利用运动方程计算物体在不间点的位移和速度。
教授如何利用运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
第四章:运动图像的分析和解读4.1 运动图像的类型:介绍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和加速度时间图像。
解释每种图像的物理意义和特点。
4.2 运动图像的解读:教授如何从位移时间图像中读取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信息。
教授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读取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信息。
教授如何从加速度时间图像中读取物体的加速度信息。
第五章: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5.1 运动的描述方法:介绍常用的运动描述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和图形描述。
强调每种描述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2 运动的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运动分析方法,如数学分析、图形分析和实验分析。
强调每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六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和解决6.1 匀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和解决:解释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
教授如何利用运动方程解决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如计算位移和时间。
《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知识点回顾1.机械运动定义:。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所以运动是的。
平常说的静止,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静止是的。
2.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
⑵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3.质点⑴定义:;⑵是否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试讨论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⑶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4.位移(1)定义:;用表示;位移是量(“矢”或“标” )。
(2)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3)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5.路程(1)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6.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想对应。
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时间和位移对应。
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7.速度描述物体,是量。
(1)速率:,是量(2)瞬时速度:①定义:,是量②瞬时速度与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相对应,故说瞬时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个时刻或通过哪个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复习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参考系和坐标系的选择。
3.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4. 运动图像的识别和分析。
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 难点:运动图像的识别和分析,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运动图像。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描述的知识。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复习:讲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3. 运动图像:讲解运动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4. 实际问题: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讲解或举例说明,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
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5篇
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5篇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篇1)一、指导思想本届学生自进入高中学习以来,使用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
该大纲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也是高三教学中应该全面贯彻的教学思想。
高中的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学生的复习,我们定了《三维设计》一书,作为本学年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学期拟完成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的教学任务。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这届高三学生的特殊性,首先这届学生是高中扩招后的学生,因此从全县学生的整体来看,这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校或同一教学班,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比以往高三学习的差异大一些。
另外,本届高三学生在高一学年第二学期受省示范验收的影响,这必将使得他们进入高三时的学科能力基础和学习状态较以往高三学生要差一些。
基于以上的客观原因,本届高三的物理复习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是基本的师德要求,也是搞好高三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2、抓好三基,培养能力高三年级物理属理工科选修课,同时本届学生要参加3+X模式的高考,物理属于综合理科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我一定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与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物理部分的试题难度和特点,使高三的复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在整个高三阶段,对所有学生都应强调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要求的基本体现。
有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高三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因此对于课堂例题与学生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多、求全、求难。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运动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运动的分类,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运动。
教学内容:1. 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运动的分类:a) 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b) 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上运动。
3. 运动的特点:a) 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
b) 变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或方向发生变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运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运动的定义,通过示例演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 讲解运动的分类,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4. 练习题: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运动,并解释其特点。
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运动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第二章:复习位移和路程教学目标:1. 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2. 能够计算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3. 能够区分位移和路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
2. 路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走过的路径长度。
3. 位移和路程的关系:a)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位移和路程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3. 讲解位移和路程的关系,强调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的区别。
4. 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并区分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
第三章:复习速度和平均速度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 掌握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方法。
3. 能够区分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教学内容:1.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课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如何建立运动中的相关概念.2、并体会用概念去描述相关质点运动的方法。
3、了解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如何去描述生活以及物理学当中的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会物理学中,相关条件的特征及作用,科学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如瞬时速度、图像等,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思维能力;3、了解物理学中模型和工具的特点,如质点的抽象、参考系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复习重点1、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
2、以及图像的复习。
教学难点1、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其矢量性,解决与这三个概念相关的实际问题。
2、图像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带领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梳理二、先复习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的掌握情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理想化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以其大小而论的,更不能看物体的轻重,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参考系:选定为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例1.(多选)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从广州开往武汉的列车运行速度时,可将列车看作质点B.研究乒乓球的弧旋时,可将乒乓球看作质点C.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2.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3.位移和路程的区分比较项目位移路程定义位移是由初时刻位置指向末时刻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线的长度量性矢量标量二者联系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取等于号例2.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A.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B.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D.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4.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速率速度速率区别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大小平均速度在Δ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可简称速率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在某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无方向例3.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了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12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9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22.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25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80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50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80km/hD.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25km/h 5.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比较项目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达式V=s/t 方向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正(负)值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相反)加速度方向与Δv 方向相同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反向例4.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2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 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s,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Δt =3.0s,求滑块的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运动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理解运动的分类,掌握运动的描述词汇和语法结构。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描述运动,运用不同的句式来叙述个人参与运动的经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运动意识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运动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运动的分类及其描述词汇。
3.运动的描述语法结构。
三、教学难点:1.运动的描述语法结构的运用。
2.运动的分类及其描述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运动描述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他们看到和讨论所展示的运动。
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是什么。
例如:游泳、跑步、跳舞、打篮球等。
2.引导学生从图片和视频中发现运动的特点,并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所看到的运动。
例如:运动是有规律的身体活动,以增强身体健康为目的,可以锻炼身体,有助于减轻压力等。
Step 2:运动的分类及描述词汇1.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运动的分类。
例如:室外运动(篮球、足球、骑自行车等)、室内运动(跳舞、健身操等)、水上运动(游泳、划船等)、冰雪运动(滑冰、滑雪等)。
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呈现运动的描述词汇。
例如:快速的、激烈的、有趣的、累人的等。
让学生们根据不同运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描述。
Step 3:运动的描述语法结构1. 查看并分析一些有关运动的句子。
例如:I enjoy swimming because it's relaxing. Jogging is a good way to keep fit.Dancing is a fun activity for me.通过分析这些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描述运动的常用句式。
2. 练习运用运动的描述语法结构。
给学生们练习题目,让他们使用正确的句式描述所给的运动。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课导学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复习目标】1.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2.全面复习巩固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及物理意义。
3.掌握v-t图像的意义及应用.【复习重点】1全面复习巩固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及物理意义。
2.掌握图像的意义及应用.【复习流程】一、知识梳理:回顾本章所学知识点,快速填空。
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是.(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问题中可.2.参考系(1)定义: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被选为的物体.(2)选定原则:任意物体,一般选为参考系.3.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和.4.时间间隔与时刻(1)时刻指某一,时间间隔指两时刻之间的.(2)在时间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5.位移(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变化.(2)定义:从指向的有向线段.(3)表示方法:用坐标的变化Δx=表示位移(一条直线上).6.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和.(2)定义: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3)公式:v=(位移的变化率).(4)单位:(5)矢量:方向是的方向.(6)分类: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上的平均快慢。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7.加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3)公式:a=(速度的变化率).(4)单位:m/s2.读作(5)矢量:方向与的方向相同.(6)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关系:①当a与v同向时,物体做运动.若a增大,表明速度;若a减小,表明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②当a与v反向时,物体做运动.若a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a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7)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受到的和物体的,a的方向由的方向决定.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一)与速度相关的概念的比较1.速度与速率的联系与区别【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2.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Δv和加速度a的比较【例题2】(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二)加速度的计算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加速度a都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所以在计算加速度时,应先选取正方向。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知识点复习回顾】【知识点1】质点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和对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用表示.【知识点3】位置和位移1.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运动.(2)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 .②定义:由指向的有向线段.2.矢量和标量(1)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没有的物理量叫标量.(2)①时间;②温度;③力;④质量;⑤路程;⑥位移.属于矢量的有,属于标量的有 .【知识点4】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 .①若Δx为正,则位移的方向;②若Δx为负,则位移的方向。
【知识点5】位移—时间图像1.物理意义:直观地表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2.图像的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中选为横轴,选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置—时间图像;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坐标原点O,则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知识点6】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2.定义: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之比. 3.定义式:v = .4.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 内的位移Δx 的方向相同. 【知识点7】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 内运动的 及方向.(2)v = . 2.瞬时速度:(1)描述物体 运动的快慢及方向.(2)当Δt 时,ΔxΔt 叫作物体在时刻t 的瞬时速度.3.速率: 的大小.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 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知识点8】速度-时间图像 1.速度-时间图像(v -t 图像)以 为横轴, 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 2.v -t 图像的意义v -t 图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知识点9】 加速度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2.定义: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之比,叫作加速度.3.定义式:a =ΔvΔt .Δv 表示 ,Δt 表示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或 . 【知识点10】加速度的方向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 (填“矢”或“标”)量,加速度的方向与 相同. 2.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 ;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 .【复习习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体积很小的物体更容易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获得9枚金牌,创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
2.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公式v = s/t。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基本概念。
2.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3. 实际问题分析。
三、教学重点:1. 运动的基本概念。
2. 速度公式的运用。
3. 实际问题分析。
四、教学难点:1. 运动状态的判断。
2. 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3. 复杂实际问题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公式及应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静止:物体在某一时刻不发生位置变化。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3. 加速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增加。
4. 减速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减少。
二、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 速度公式:v = s/t(速度= 路程/时间)2. 应用:求物体的速度、路程或时间。
三、实际问题分析:1. 问题: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2. 分析:运用速度公式,求解路程。
3. 解答:s = v t = 60 km/h 2 h = 120 km四、运动状态的判断:1.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位置不发生变化。
2. 加速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速度增大。
3. 减速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速度减小。
五、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1. 求物体在不间内的路程:s = v t2. 求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路程:s = v t3. 求物体在不间下的速度:v = s/t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运动基本概念和速度公式的掌握情况。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参考系、质点、路程、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的基本概念;2.区分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复习要点】一、参考系和质点1.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和的比值,即v=Δx/Δt;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3)速率(或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和的比值,是标量。
三、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
2. 比较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6.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若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若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注意:(1)加速度大,并不表示速度大。
(2)速度很大,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很小,速度可能很大.(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7.变化率:速度变化率即,位置变化率即 .四、v-t图像(1)①斜率的大小表示;②斜率的正负表示;图线a: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做运动.图线b: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做运动.(2)如图乙所示,v-t图像为曲线,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加速度.图线c:物体做运动.图线d:物体做运动.五、x-t图像1.纵轴截距表示物体的初位置。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3.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4.图线上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位置.5.常见的x-t图像(1)x-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A线),说明物体.(2)x-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B线或C线),说明物体做运动.(3)x-t图像是一条曲线(D线),说明物体做运动.六、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 工作频率.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各部件的名称:①;②;③;④。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距离概念的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描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3. 运动描述的方法和技巧4. 实例分析:运用运动描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运动描述知识的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举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课件和教案3. 相关实例和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简单的运动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回顾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
2. 复习: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复习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
3. 讲解:讲解运动描述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运动描述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例,运用运动描述知识解决问题。
5. 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实例分析和运动描述方法,讨论并总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运动描述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运动描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速度、时间和距离概念的理解。
3. 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描述知识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描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赛事、交通出行等。
2. 介绍运动描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确保复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运动描述知识,整理重点和难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
第一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复习教案第一章第1讲第1讲运动的描述(描述运动需要用到本讲的概念,属于入门课,明确地位)一、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1)基本概念(2)基本规律(3)基本方法2、关键能力(1)知识型题目应用、情景应用、创新应用、综合应用3、学科素养4、核心价值二、重点、难点参考系部分,要添加追及相遇相距最远,相对运动、画出下一秒的板块位置位置等,培养运动相对观,给出描述物体运动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选参考系,假定参考系静止,画出物体初末位置)。
瞬时速度这个知识点包含一个极限思维,这个极限思维解决了实际问题中的瞬时速度如何测量。
并介绍打点计时器光电门传感器频闪照相机等如何测得排球运动员的击球速度?印发相关速度的概念、公式规律给学生、重点理解加速度的大小、正负含义,重点列出一些学生的误区。
例如认为a正即加速,认为a大即加速。
等都是误区。
位移主要理解对地位移、板块模型对木板位移、矢量、用表格方式对比学习变化量、变化率,拓展到磁感应强度、电流、身高等这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将文字准确翻译成物理符号的能力,迟点将文字、公式、图像对应起来。
在讲描述运动的几种方法时,让学生感觉到公式简洁、图像直观。
文字反而不占优势。
故懂得看图像的素养要培养。
物理是简洁的。
三、教学方法四、过程五、板书六、小结七、作业八、反思1、一轮中,注重知识的复习,也要注重强调“模型”,在ppt上要主要标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步骤)”“模型”“能力”“题型”“用表格归纳出题型及解题模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把考纲、考向等资料发给学生2、以前的一轮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都是花很多的时间去讲知识,这样就停留在“理解”上,“能力”的培养只能推到二轮去强化。
今学期,不妨调整一下时间的分配,一轮除了地毯式扫知识,也要在一轮强化“能力”,不用担心因为削减讲知识的时间就会导致学生基础不稳,因为在强化能力的同时,已经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第一章 章末总结【知识架构】【专题整合】一、速度与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2.速率(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 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图1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x =H -h ′=5 m -1.25 m =3.75 m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x t =3.751.5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 =5 m +5 m +15 m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s t =253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与加速度a 的理解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的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例2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D 正确.答案 D三、速度图象的理解1.图象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象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a =Δv Δt,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v -t 图象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示两物体相遇.例3 在如图2所示的v -t 图象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A .t =1 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t =2 s 前后,B 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C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 .在t =4 s 时,A 、B 速度相等解析 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速度的正、负发生变化,显然在t =2 s 时,B 质点改变运动方向,但加速度方向并没发生变化,故A 、B 错误.由题图可知,t =0时,A 、B 两质点v =0,此后2 s 内v A >0,v B <0,则C 正确.t =4 s 时,两者速度相等,故D 正确.答案 CD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 .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答案 AD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A 对,B 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2 m/s 2,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从而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自我检测】1.(加速度的理解)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必定为负值D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加答案 BD解析 根据a =Δv Δt可知加速度a 由速度的变化量Δv 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Δt 共同决定,虽然Δv 大,但Δt 更大时,a 可以很小,故A 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 正确.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是负值,故C 错误.加速度在减小,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速度在增加,故D 正确.2.(v 、Δv 与a 的理解)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 .加速度数值很小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小C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 .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 AC解析 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A 对;加速度很小的物体在较长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可能也很大,B 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C 对;加速度数值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 错.3.(速度图象的理解)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图4A .O ~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B .b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C .c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D .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ACD解析 由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及斜率大的加速度大可知,A 正确.c 时刻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c 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B 错误,C 、D 正确.4.(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 的速度用10 min 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 的速度用10 min 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3.5 m/s 2.5 m/s解析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s =v 1t 1+v 2t 2=7×600 m =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v =s t =4 2001 200m/s =3.5 m/s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x =(v 1t 1)2+(v 2t 2)2=3 000 m所以平均速度v ′=x t =3 0001 200m/s =2.5 m/s 。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案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间最普遍的、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1定义: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取
(1)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作为标准,必须选取参照物
(2)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置的。
(3)参照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是物体本身
(4)一般情况下,我们选取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想想议议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
2静止是相对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学案:运动的描述复习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学案:运动的描述复习【运用说明】1.独立完本钱学案,留意对解题规律与解题方法的总结。
A 、B 层全部掌握,带★的C 层不做。
2.各组学科班长按时收交,各组长催促落实,全部达标,然后及时二次收交。
3.本节课必需掌握的概念和规律:质点、位移、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减速度 4. 本节课必需掌握的方法:图像法、理想物理模型法、比值法。
【学习目的】1.深入了解描画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提高剖析减速度效果的才干。
2.自主学习、协作探求,学会用图像剖析运动效果的方法。
3.热情投入、养精蓄锐,培育严谨规范的迷信态度和习气。
【重点、难点】重点:质点、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减速度的了解 难点: 减速度的了解、v-t 图像和x-t 图像【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画出知识树、才干树1、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2、时间与时辰的区别3、位移与路程的联络与区别4、速度与速率的联络与区别5、减速度的了解〔1〕大小 〔2〕方向〔3〕速度、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区别: 6、v-t 图像和x-t 图像物理意义: 截距含义: 【协作探求】探求点一: 基本概念:质点、参考系、时间距离与时辰、位移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践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要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干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假设物体的外形和大小对所研讨的效果属于有关或主要要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见楼房在下降,乙看见甲、丙都在下降,丙看见甲、乙都在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空中的运动状况能够是( )A.甲、乙、丙都在上升B.甲、乙上升,丙下降C.甲、乙上升,丙运动D.甲、丙上升,乙下降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C.两个位移相反的质点,它们所经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两个质点经过相反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4.以下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B.速度、平均速率、减速度C.减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速率探求点二:速度、减速度1.对速率和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中恣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辰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定义:。
2、参考系:
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3、质点:
⑴定义:
⑵是否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试讨论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⑶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4、位移:
⑴定义:
⑵位移是量(“矢”或“标”)。
⑶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⑷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5、路程:
⑴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
⑵路程是量(“矢”或“标”)。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6、时间间隔:定义:
7、时刻:定义: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想对应。
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时间和位移对应。
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
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 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8、速度:描述物体,是量(“矢”或“标”)。
(1)速率:,是量
(2)瞬时速度:
①定义:,是量
②瞬时速度与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相对应,故说瞬时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个时刻或通过哪个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
①定义:。
②定义式:
③平均速度是量,其方向与方向相同。
④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故说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9、加速度:
①定义:
②定义式:
③加速度是量,其方向与相同
④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看与方向间的关系。
若a与v0方向相同,则物体做,若a与v0方向相反,则物体做。
⑤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加速度都是同一个意思。
注意速度、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 的定义式是矢量式。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多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物体的加速度就大,无论此时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
达标练习:
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
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
A.0,0
B.4R向西,2πR向东C.4πR向东,
D.4R向东,2πR
3.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参考系是()
A.站台,对面火车B.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C.两次都是对面站台D.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4.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
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5.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7、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A、24km/h
B、35km/h
C、36km/h
D、48km/h
9.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两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
10.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1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1、a2,则由图可知()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1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小纸带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的是()
A.改用直流6 V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皱折的纸带
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13.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14.一个沿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图象OA段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AB段表示物体静止
B.图象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9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用2 min ,以后匀速运动48.5 min ,到B市前1 min 关闭气阀(匀减速);甲出发时乙乘另一列特快恰过A市(不停车),特快列车车速为100 km/h,已知AB=50 km ,画出甲、乙两人从A市到B市的v-t 图象。
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1.BD 2.D3.D 4.BC 5.D6.B7、AD8、B9.C10.A 11.ABC 12. D 13.BC 14.A
15.解:甲从A市出发,先做匀加速再匀速后匀减速到达B市,用时分别为2min 、48.5min、1min,共需51.5min; 乙乘特快以100km/h经过A市到B市需30min.甲.乙的v-t图象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