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导学案(4.3)
牛顿第二定律(刘玉兵)
沭阳县府苑中学高一物理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0年0月0日 主备人:刘玉兵 课题 4.3 牛顿第二定律(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 目标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会进行有关的计算难点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学习过程】任务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阅读教材p74页独立完成下列填空)①m 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 比;即:②F 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 比;即:③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表达为 ; 注意: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这时式中F 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④如果k=1,这样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达为 。
⑤力的国际单位是 ,根据 定义的。
当物体的质量为1m kg =,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为21/a m s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a == ,我们就把它定义为1牛顿。
任务二、典型例题(参阅教材p75页分析,独立完成,)例1、某质量为1100kg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100km /h 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0s 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 N ,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小组讨论)总结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时的一般步骤.做一做: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开始受到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5 N 的恒定外力作用,若物体质量为5 kg,求物体的加速度.若2 s后撤去外力,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物体2 s后的运动情况如何?【达标检测】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
D.两者效果相同
7、为什么下雪后人们要在雪上撒盐?()
A.降低冰的熔点B.提高冰的温度
C.盐使冰发热D.以上都不对
1、“观察冰的熔化”的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P98表格中。
2、画出课本P98图4-28中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小组交流分析: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____;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
聚焦目标2:探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
1、观察石蜡熔化的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P100的表格中(小组合作模仿P98做个表格)。
2、石蜡熔化时:石蜡(吸热)→变软→变粘→变稀→成液,温度_______;蜡液凝固时:(放热)→变稠→变硬→变固,温度_______。
3、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态,-39℃呈___态或___态,也可能呈___态,-38℃时呈___态。
4、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______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5、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上述温度计均可
6、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都昌三中理化学科导学案
课
题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年
级
初二
备课人
汪隆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二、导学设问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①AB 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的过程)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048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
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这是海波熔化过程)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2、非晶体(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2.能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并说出器材的作用,通过观察现象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物、像、平面镜,通过观察、实验和光的反射作图,理解虛像的成因;4.能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相关的现象。
中心任务: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会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图设问导读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外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录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2)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4)在成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会成像。
实验分析:(1)、为使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本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什么?(2)实验应选用较(薄或厚)的玻璃板,从而使玻璃板前后表面各自成的像重叠得更好,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必须与桌面放置,否则未点燃的蜡烛在桌面上移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4)在本实验中有两个替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来确定像的位置,都是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5)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实像虚像成因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例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底片可感光不能用光屏承接,底片不可感光人眼是否能看到人眼能看到人眼能看到像的特点倒立正立画法用实线画用虚线画(6)最后一个步骤在光屏上能否成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实验结论:你能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吗?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3、平面镜为什么会成虚像?请你补全下面的作图,并加以解释。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预习案一、知新必备1、 温度计的使用口决:选、放、看、读、记。
其中会放是指:,会看指: ,会读是指:2、 酒精灯在使用时应注意: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为另一盏点火;加热时应用火焰的(内/外)焰给物体加热;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应用灯盖熄灭。
二、推陈出新钢锭熔成钢水属于 现象,变化过程中不断 热,另举一例:钢水铸成钢条属于 现象,变化过程中不断 热,另举一例:2、咬文嚼字:你觉得概念中的“物态”改成“物体”可以吗?你觉得“熔化”写成“溶化”可以吗?可以通过查找字典和找化学老师了解一下:探究案一、 探究熔化现象的特点1、提出问题: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不会变化?2、猜想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灵机一动:把冰块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根据熔化时的温度读数判断即可。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时间表格和图像中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会查熔点表。
知道熔化、凝固、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的概念。
二、探究蜡熔化现象的特点三、我的收获四、学以致用1、相互来查《熔点表》。
2、《熔点表》的启示:3、凝固特点的推导:反馈案一、完成填空1、例举出熔化、凝固现象实例至少两个。
熔化:凝固:2、食盐属固体中的,熔化过程中要(吸、放)热,温度沥青属固体中的,熔化过程中要(吸、放)热,温度3、铜锅可以用来熔化铝,铝锅却不能用来熔化铜,这是因为4、我国北方寒冷时温度可达—50ºC,你会选择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来测量,为什么?5、分析图1(熔化的时间-温度图象),其中是晶体,是非晶体。
甲是。
6、分析图2(液态海波、松香凝固的时间-温度图象),其中甲是。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说话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各种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液体必须加压和降温同时进行才能凝固D各晶体都在同一温度下开始熔化2、萘的熔点是80 ºC,则温度为80 ºC的萘所处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都有可能3、把装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的底部加热,当烧杯中大部分的冰块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块()A一点也未熔化B缓慢熔化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放眼科技——液晶可根据液晶的特征,可制成三、未解之谜为什么温水比热水结冰快?。
4.3电解池 导学案 第1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原理【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了解电解池的构造,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3、掌握电解规律【学习的重难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旧知回顾】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下离解成____________的过程。
3、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 的装置。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学习新知】电解CuCl2溶液①通电前,CuCl2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这些离子来自于和②通电后,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
在阳极放电的离子是,在阴极放电的离子是,分别发生反应和反应,生成和。
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阳极:阴极电解CuCl2溶液的总方程式为:③电解CuCl2溶液的现象是:一、电解原理1、电解:叫做电解。
电解池:的装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I、II、III电解池的两极阳极与相连,在阳极上发生反应阴极与相连,在阴极上发生反应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就是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子流向、电流方向、离子动向:电子流向:负极阴极;阳极正极电流方向:正极阳极电解质溶液阴极负极外电路离子动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离子放电顺序: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阳极——①若为惰性电极(C,Pt, Au等),则阴离子放电(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放电顺序为②若为活泼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而放电。
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阴极都不会参与电极反应,始终为阳离子放电(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顺序为:【练习】1、写出分别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的电极反应式NaCl溶液 CuCl2溶液阳极阳极阴极阴极铜2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2、分别用Fe做阳极材料电解下列溶液的电极反应式CuSO4溶液 Na2SO4溶液阳极阳极阴极阴极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二、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及溶液pH的变化课堂练习1、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
部编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一、课程实施标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三、知识要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1)把一张大的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_________作为平面镜,并将玻璃板的位置在纸上画出来。
(2)把一支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记录下这个位置,观察他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
(3)再拿一支_________但__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_________。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实验方法:物理学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_________法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的像和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5)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用_________测量他们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
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___(“垂直”或“平行”)。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答案】(1)透明玻璃板;(2)点燃;相同;(3)未点燃;重合;等效替代法;相等;(5)刻度尺;相等;垂直;相等;相等;垂直2.平面镜成虚像(1)在上面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像时,将光屏(白纸)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观察光屏上________(“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虚”或“实”)。
实像—由________光线汇聚而成的,可以用________承接。
4.3典型案例分析
励志语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4.3典型案例分析(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会分析、解决电路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欧姆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1.中值电阻的含义 2.动态电路分析【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P85—P88页,独立完成本学案,疑点用红笔作好标记 2.各组组长按时收交,各组长督促落实,然后及时收交。
【学习指导】 1.本节内容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2.注意全电路与部分电路的区别。
3.动态电路分析的一般思路: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
4.注意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跟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联系与区别。
【复习知识】1.电动势?2.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纯电阻性电路)?4.测量电源电动势、内阻的方法、原理?5.万用表电阻挡刻度特点?【案例1】分许课本86页案例1并思考以下问题1. 为什么能通过电阻表(欧姆表)刻度盘直接读出电阻值?2. 为什么电阻表(欧姆表)刻度盘标度值从右向左逐渐增大?3.为什么电阻表(欧姆表)刻度线的分布是不均匀的?4.测量电阻前或更换电阻挡后都必须进行欧姆(电阻)调零,这是为什么?应怎样操作?5.欧姆表的内阻0g p R r R R =++,当待测电阻0x R R =时,流过表头的电流是多大?指针位于刻度盘的什么位置?6.欧姆表的不同挡位对应的0R (中值电阻)是否相同?为什么?7.表内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什么表笔相连接?【案例2】分许课本87页案2并思考以下问题1.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励志语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2. 正确的解答过程是:3. 在什么条件下本案例的解答是正确的?4. 电源的内阻对路端电压有何影响?【小结归纳】1.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2. 中值电阻:3. 欧姆调零:4. 红、黑表笔与表内电池的连接:5. 测量结果:6.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7.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系: 【课堂训练】P 88家庭作业与活动 1.(A 级)【 】2.(B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1、大胆猜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蜡烛熄灭和玻璃板移开,撤出压在下面的白纸。
(2)把在纸上记下的每次蜡烛和像的位置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将其结果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再分别测量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2)以上实验都是收集了3次数据,一次可不可以?简单的说说你的理由。
5、教师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课堂典型练习
1、根据光的反射画平面镜改变光路的问题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图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图
学习
小结
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实验中发现像和物无法重合,你能分析出可能原因吗?
5、若把玻璃板后面的物体撤去换成一张白纸,反复移动看看白纸上有没有变化?
自学二:阅读课本78页平面镜成虚像的内容,回答以下内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它(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能/不能)用光屏承接,人们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烛焰的像是因为烛光光线通过平面镜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自学三:阅读78页平面镜应用和79页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平面镜的实际应用有。
手电筒的灯碗相当于镜,它能使发散的光;街头拐弯处的镜子是镜,它能使平行光。
课堂演练:
1、水面也和平面镜一样能成像,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像(填“虚”“实”);若水深为2 m,
那么在2000 m高空飞行的飞机所成的像距水面 m。
2、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m,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是_______m;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_m,他的像高为_______m,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
3、作图:①在甲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箭头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如乙图所示P为一个发光点,试画出眼睛在平面镜中观察到P点的光路图:
甲乙
4.在一些狭小的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A.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两倍B.改变光路的性质
C.使房间内更明亮D.能成像。
4.3光的折射导学案
4.3 光的折射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能探究出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规律(折射定律)3.能区分光反射和折射,会用之解释现象。
感知光路的可逆性自主学习:认真阅读可不P62—64完成下列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参照光的反射指出图(1):光的折射图中的三线、两角、一点。
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折射角是和的夹角;入射点是点。
图(1)图(2)二、小组合作探究:(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在内。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
(3)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法线(靠近、远离),即折射角_ 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4)(一种特殊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此时入射角等于度折射角等于_____度。
(5)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如果让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是:(1)(2)。
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上图(2)中EF虚线下面是水,上面是空气,在图中线上标上箭头,并注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及折射角。
(6)总结光的折射定律:光发射折射时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也就是折射光线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也就是折射光线法线);(大于、等于、小于;靠近、远离)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④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都是的。
三、课堂展示、评估四、巩固检测: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i和折射角∠ r2、图所示,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
光线AO为光线,光线OC为光线。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设计。
【课型】新授课、实验课。
学习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带刻度的白板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凸透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元件,用凸透镜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课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呢?2、如继续观察课本上的字,将凸透镜慢慢的远离课本上的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呢?3、发现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凸透镜成像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何时成放大的像、何时成缩小的像、何时成正立的像、何时成倒立的像、何时成实像、何时成虚像?新课教学:一、猜想:(1)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实验实验指导1、测量出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_8__cm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
4、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5、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量物距与像距,并记录。
三、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2、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出物距(u)、像距(v)的值。
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物体放在焦距以内时,你在光屏上能否找到像?找不到像说明什么?能否成虚像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物体放在二倍焦点上时,像是怎样的呢?5、当物体放在焦点上时,像是怎样的呢?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光心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厘米。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1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知道海波、石蜡的熔化和凝固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3、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海波、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回答汽化、液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2、回答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二、导学设问(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例子,提问: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2、总结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①凹面镜的性质: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根据光的反射的可逆性,利用凹面镜还可以获得平行光,而汽车头灯是利用凹面镜来反射 光的。
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
面镜的
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
1
6.0
6.0
大小相等
2
9.5
9.5
大小相等
3
11.6
11.6
大小相等
…
(3)实验反思:
①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4.(2020湖北鄂州)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
A. 形影相随B. 海市蜃楼
C. 对镜贴花黄D. 水中捞月一场空
【答案】A
【解析】形影相随指影子随着物体移动,是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对镜贴花黄指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均是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D.水面是一种反射面,平静的水面是平直的,所以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D正确。
故选D。
3.(2020 湖南省衡阳市)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结合课本70——72页,完成以下内容)(一)、被动运输●基础知识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扩散和()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①条件: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水、C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①条件:①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物质分子的()。
②细胞膜上()的协助。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血液中的()进入红细胞。
•●分析、讨论•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4.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不同点:• 5.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因为两者都是进行的,不需要,所以称为被动运输。
•●典型例题• 6. 【A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7.【A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8.【B级】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甘油和二氧化碳B.钠离子和水•C.氨基酸和水D.葡萄糖和氧气•(二)、主动运输•●基础知识•9.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输到一侧。
•10.条件: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11.实例:、、等。
•12.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排除•和对细胞的物质。
•●典型例题•13.【A级】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O2进入组织细胞B.CO2 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水分子进出细胞D.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14.【A级】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B级】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吸收则不受影响。
福建省石狮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4.3光的折射
福建省石狮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4.3光的折射一、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介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入射角减去折射角等于常数)。
3. 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光的折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使学生理解折射定律,并能运用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成因、折射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折射定律的记忆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玻璃板、水、激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成因,通过实验演示折射定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折射定律。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眼镜、放大镜等,讲解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如水中物体的深度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现象1. 原因: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入射角减去折射角等于常数)。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折射现象的成因。
(2)运用折射定律分析水中物体的深度。
(3)举例说明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利用太阳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1)认真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媒体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凸透镜、火柴、白塑料板、光屏、蜡烛。
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得出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的雏形。
2.经历科学探究,提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现象1:小华通过穿衣镜可以观察到自己在镜中成一个正立、等大的像。
这个像(能/不能)被光屏接收,所以是虚像。
现象2: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凸透镜是不是只能成放大的像?【做一做】拿起凸透镜,观察老师,看到的像是立、(放大/缩小/等大)的。
小结:凸透镜既能成正立放大的像,也能成倒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性质明显比平面镜复杂和丰富。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样的规律。
(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体验1】将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并排放在一起,使它们离开箭头相同的距离,通过凸透镜分别观察大小相同的两个箭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归纳:凸透镜成像性质与它大小有关。
《方位角》导学案
4.3.3方位角导学案学习目标: 理解方位角的概念,掌握方位角的表示、方位角的画法,能够利用方位角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方位角,会利用量角器正确画出方位角。
学习难点:会运用方位角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教材P138页,勾画出重点,再独立完成下面预习作业:1、如图1,说出下列射线所表示的方向。
射线OA 表示方向。
射线OB表示方向。
射线OC表示方向。
射线OD表示方向。
2、在图2上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射线OA:北偏西40°提示:以点为顶点,表示方向的射线为角的一边,另一边落在与之间。
(2)射线OB:南偏西30°(3)射线OC:南偏东35°O650东西南北A200BD700C400图 1O东西南北图 2二、合作探究例4 如图3,货轮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 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
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
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方向的射线。
画法:以点 为顶点,表示 方向的射线为角的一边,画40°的角,使它的另一边OB 落在 与 之间。
射线OB 的方向就是北偏东40°,即客轮B 所在的方向。
三、巩固运用1、如图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射线OA 表示北偏东35°B 、射线OB 表示西偏北50°C 、射线OC 表示西南方向D 、射线OD 表示南偏东65°2、如图5,在点O 北偏东60°的某处 有一点A ,在点O 南偏东20°的某处 有一点B ,则角 ∠AOB 的度数是( )。
A 、180° B 、70° C 、140° D 、100°A600·O 东西南北图 3ABCD350500250450O图 4OBA·· 图 5四、思维拓展1、“神六”遨游太空时,我国派出远望一号到四号船队跟踪检测确定飞船位置,其中远望一号、二号停在太平洋的A 点和B 点。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我的目标】(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记录。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任务】1、回家照下镜子,观察你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另外一个“你”,思考一下镜子里面的“你”和你自己有什么特点。
【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 【我的任务】一: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观察;你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另外一个“你”,你能描述一下这个像和你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物大小关系像物两点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1 2 3分析论证:评估与交流:1、你是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出物距与像距的?2、若是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实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二、虚像【活动二】:动手试一试,看看平面镜所成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的到?【活动三】:大展身手,画图PK在右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三、平面镜的应用【活动四】:阅读书79页科学世界,思考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自我检测】教材80页第1、3题---------------------------------------------课后巩固案--------------------------------------------------- 【自我训练】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2.站在岸边能从平静的湖水中看到树和建筑物的倒影,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入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噪声与环保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2、常识性的了解用分贝划分声音的等级。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4、通过了解噪声的危害,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学习重点】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学习难点】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导学流程】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乐音,知道了凡是优美动听的声音就叫做乐音,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噪音:(通过阅读和标记课本P88-90页内容来学习本节内容:)
[问题一]:什么是噪音呢?
1、我们把听起来______________的声音成为噪声。
2、从物理
..角度看,噪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下面哪个波形图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看,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3、联系一下生活实际,来说一下下面场所的噪音来源是什么?
工厂里的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路上的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噪声有哪些危害?
1、声音的等级及其危害:声音(噪声)等级的大小用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
符号是_______。
我们把人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那么_________________是
较好的生活环境。
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于人们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危害不同。
例如:
超过70dB时让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效率下降;超过90dB时,人的听力
会_______,并引起多种疾病;超过150dB时,会引起______破裂,失去听力。
2、查看89页两个表格,了解一些声音的等级和我们的主观感觉
[问题三]:我们如何来减弱和控制噪声呢?
观察和思考课本90页的3幅图片并阅读下面内容
1、首先我们知道声音产生听觉的过程为:
声源产生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人耳接受声音产生听觉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措施):
①在_________处减弱。
如: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在____________中减弱。
如:城市道路旁的隔离墙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_________处减弱。
如:工厂里的工人用防噪声的耳塞塞住耳朵是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噪声的声级可以用仪器检测,___________是检测噪声是否超标的一种仪表。
城市
里常在街道或公路上设置________________用来监控噪声。
通过上面的阅读和学习,大家已经对噪声的来源
...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让
....的知识
..以及控制方法
..、危害
我们通过下面的习题来巩固练习一下吧:
【随堂练习】1、从物理
..角度看,噪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看,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2、声音的大小用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D.在校园里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7、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利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最后,我们来一起测试一下我们本节学习的成果怎么样吧!:
【堂清检测】1、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老师讲话的声音
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最理想的声音是()
A.0 dB B.15 ~40 dB C.50 ~70 dB D.90 dB以上
3、“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4、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A.在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的耳罩
C.机动车安装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
5、夜间同学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然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
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
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_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_____减弱。
【生活拓展】:了解下面的标志牌: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作业布置】课本P91页作业规范的填写在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