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点的形成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城市的形成城市是成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商业和手工业和聚集地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1.产业结构
2.人口规模
3.居住形式的聚集密度
现代城市的含义
1.人口数量
2. 产业结构
3.行政管辖的意义
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2.社会形态和城市布
局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4.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布局的变化1.出现了城市的仓储用地以及对外交通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内容不断变化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区域4.城市类型也不断增加
城市化的内涵: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稳定阶段田园城市理论主要论点: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城市土地应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2.城市与乡村应结合,有乡村生活的气息及环境3.应机制和控制城市喜迎人的磁性
4.城市应拥有一整套公共绿地系统卫星城发展阶段
1.第一代卫星城——卧城
2.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
3. 第三代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
典型城市代表:密尔顿•凯恩斯城《雅典宪章》
理论提出:1933年8月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又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主要论点:
1.城市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城市与乡村彼此同为一体,而各位构成区域单位的要素” 。

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居住工作交通与游憩(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股建筑。

4.城市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要冲居住着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

马丘比丘宪章
理论提出:1977年12 月在秘鲁以雅典乡长为出发点,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游憩是二战后城市发挥在那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渣网了城市规划经一部发展的方向,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主要论点: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城市规划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实践性——要付之实现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目的1.掌握规划的依据2.认识规划对象3.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方法
1. 现场踏勘或在观察调查
2. 抽样貂蝉或者问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4.文献资料的运用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
1. 现场踏勘
2.资料收集及整理
3.分析研

城市规划纲要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
要人生无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
原则,该阶段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
目标、方向机内容刚提出原则性意见。

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由城市人
民政府组织制定。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规
划年限,一般为20 年,近期规划一般为
5 年。

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用地的属性
1. 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经济属性
4.
法律属性
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地形地貌……)
2.经济价
值(土地出售价值……)影响低级承载力
大小的因素:
1.地下水
2.地下为可溶性岩石防震措
施:
1.确定地震烈度
2.避开强地震地区
3.采
取适当得抗震措施城市用地的水文与水文
地质条件利:城市水源地、可发展水运、
满足城市造景需要、改善城市气候条件、
稀释污水排除雨水美化环境;弊:洪水,
冲刷河岸,泥沙淤积);地下水的组成: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城市用地的气候
条件太阳辐射:
1 .主要能源2.影响建筑日照间距,通
风,遮阳3.影响城市规模、布局城市用
地的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
结构形态和空间布置、影响城市属相设计
及制高点选择处理、影响城市小气候形
成、影响通讯和电波、坡度的影响城市用
地的分类根据城市用地功能不用,按《城
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
分为10 大类、46 中类、73 小类居住
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道路高粗昂用地、绿地。

分为四类
居住用地比重: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
用地的比例为20%-32%
居住用地人居指标:18-28 mV人居住用
地分布影响因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
件、工业性质
居住用地布局形式:集中式(布局紧凑,
各部分联系方便,节约基础设施)、分散
式(适应地形变化或工业性质的要求)、
轴向布置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2.职工居住用地应
分布在卫生调价较好的地段上3.应保持
集中、紧凑、互补妨碍4.企业之间应取
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工业用地
与居住用地的位置
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垂直布置
2.工业
用地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3.工业用地与
居住用地混合布置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

1.工业用地面积小
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
输条件,交通混乱3.功能不合理,污染
大4. 工厂的仓库、对唱不足5. 工业布
局混乱,缺乏生产上统一安排6.有地厂
房不符合生产要求旧城工业的调整措施:
留、改(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业和生产
技术)、并、迁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
2.公共设
施要按照与具名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该服
务半径,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o 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城
市交通规划4.根据公共设施本省的特点
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 考虑城市
尽管组织的要求6.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并
注意建设顺序全市性主要公建用地原则:
1.符合公建本身的功能要求
2.符合城市
规划对公建位置的要求仓库按使用性质分

1.储存仓库2 .中专仓库3.城市供应仓库
4.收购仓库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1.提高城市自然生
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
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精
的美学交过5.增加称呼四经济效益6.有
利于城市防灾城市绿地分类
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为休息而
设2. 专用性绿地3.私有性绿地城市绿
地系统构成
1.点状绿地
2.带状绿地
3.契形绿地
4.环
状绿地
城市郊区的功能1.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郊区是城市衍生地
3.郊区是城市的供
给地4.郊区提供市民游憩基地 5.郊区
是城市的发展用
地6. 协同市区发展经济按城市性质分类
1. 工业城市
2. 交通港口城市
3. 商贸城
市4.科研教育城市5.综合性中心城市6.
县城7. 特殊职能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
分类
1.大城市50-100 万人
2.中等城市20-
50 万人3.小城市20 万人以下4.特大
城市100 万人以上
自然环境的利用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规
划布局比较紧凑,但应避免城市布局单
调:1.挖池堆山,形成制高点;2.建筑
高低搭配得当;3.形成比例恰当的广
场、接到、建筑群;
2.丘陵地区:结合自然,采用分散和集中
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利用地势布局,依山
建筑,层层跌落,强化三度空间。

高处布
置市中心或主要建筑群
3.河湖水域:利用水景组织秀丽的城市景
色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
划:结合防洪、排涝工程、护坡、考虑城
市艺术布局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保留、改造、迁移、拆除、恢复合理的城
市干道网密度
合理的干道网密度为2-3 km/平方公里
间距一般为600m—1000m 道路按三级划
分:
1.城市主干道
2.城市次干道
3.支路停车
场分类
1 .配建停车场2.公共停车场
港址选择
1 .在河(海、湖等)边,并且对水深有
要求2.岸边形状及陆地情况要满足共嫩
高要求3.避开桥、堤4.与城市应有方便
的联系5.有发展的可能国际民航机场遇
城市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公里。

航空港
——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1.专用高速公
里,使机场与城市间的时间保持在30 分
钟以内2. 高速列车3. 专用铁路4.地
铁5.直升飞机城市水源分类
1 .地下水源:潜水、自流水、泉水2.地
表水源:江河湖海等给水管网规划
1 .树枝状管网特点:管网省,但供水不
安全2.环状管网特点:供水安全,但
管网不经济排水方式
1 .合流制雨水及污水合一排放2.分流
制雨水及污水各自排放污水处理厂的用地
选择
1.设于地势较低处
2.布置与城市下游地
带3.离开生活区,并设隔离带居住区规
模的影响因素
1.公共福利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
径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3.行政管
理体制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
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规模
用地规模:50-100 公顷人口规模:5
万人为宜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结构布置原
则:1.经济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2.
管理方便3.以天然地界及城市主干道为
界4.不同类型的建筑影响不可忽视居住
区的卫生要求安静的环境:影响因素
1 .城市交通噪声
2 .工业生产噪声3.人
群产生的噪声4、减少污染
防火要求
1.每160m 长设有一消防通道(高宽都不小于4m)
2.坊内人行道间距小于等于
80m 3.消防栓服务半径为120m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行列式的特点:
1.日照好,有利通风
2.有规律,又富有
变化3.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4. 空间缺乏封闭感,小空间缺乏停留感5. 连续性过强,易显得呆板避免行列式缺点采取的措施:1.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和围合性 2. 单元错落拼接——产生形体变化 3.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
周边式特点:
1.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可组织绿地及场地
2.安静、安全
3.寒冷地区有利挡风
4.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5. 不能适应地形变化
6.不利于抗震
组团的一般分隔手段有:
1.以绿化分隔
2.以公建分隔
3.以自然地形分隔
4.以道路分隔此方式有利于分期建设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
A.住宅错落布置
B.布置点式住宅
C. 住宅偏转布置
D. 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E. 利用地形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措施
A. 住宅错列布置,增加迎风面
B. 低层
建筑布向迎风面C. 迎风面布短栋建筑D.利用绿化导风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1)便于居民使用——不同内容要求有适当的服务半径:
R 居住区=800-1000m
R 小区=400-500M
R 组团=150-200
2)应设于交通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

3)独立的工矿区和地处郊区,要考虑附
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民区内部的安宁
4)中心应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A. 位置:布置于小区一角:服务半径较大,但对居民干扰小
布置于小区一侧:服务半径小,干扰较大
布置于中心:服务半径最小,但对居民的干扰较严重居住区道路基本形式:1.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 2.人车混
行。

3.人车共存。

4.人车部分分行。

道路经济性的衡量标准
A.道路线密度=道路长度/街坊面积(m/ha)
B.道路面积密度= 道路面积/街坊面积(tf /ha)提高居住区级道路经济性的方法: 1.缩短道路长度2.减小道路宽度3..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4.利用现状,分期建设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A. 公共绿地
B. 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
C.宅旁和庭院绿地
D.街道绿化
居住区绿地指标绿地率:新区不低于30% 旧城改造不低于25%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A.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B.节约用地
C. 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
D.经济经济技术指标:
1)平均层数=住宅建筑总面积/住宅建筑基地面积
2)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地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住宅建筑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4)住宅建筑毛密度=住宅建筑总面积/ 居住用地面积
5)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数/住宅用地面积
6)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数/居住用地面积
7)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旧城居住存在问题
1)乱:A.结构乱,不合理B.交通乱C. 污染严重
2)密:A .人口密度大B .建筑密度大,缺少绿地和活动场地
3)差:A. 环境质量差,绿地少、卫生差、景观差、服务水平低 B.公用设施水平低C.公建质量差
旧居住区更新
1 )局部改建:

改:A.加层B.插建C.对立面、色彩、体型进行改造
2)道路沿线建设
改建中注意:A.统一规划,综合设计B. 道路两侧建筑类型规模、层数、标准应与总体规划及道路性质相适宜 C.考虑环境要求D.应一次建成,也可分段、成组建设,以有利于形成完整、协调的沿街建筑群体E.要有远见
3)成片集中改建
拆迁比:被拆面积/新建面积=1:X X 值越大,环境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