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解析

4
学语文 2019 年第 2 期
专论平台·语文观察
务群的教学情境时要注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注意引导学生广泛、 深度参 与。 [3]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营造与现实 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综合性与实践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 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积极开 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生 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具有开放性、典型性 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主题式阅读、 研究性阅 读、思辨性阅读等,来打破学科间壁垒,连接语文与 生活,融汇听说读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完整 的人。 同时, 还要适当举办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话题,敏捷应对,发展 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体系建构 在以往的课标中,并没有“学习任务群”这个名 词,它作为“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内容,虽 首次提出, 但所占分量之重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因 此,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解析,明确语文学习任 务群的结构与学分, 分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与 领域,研究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改进 当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困境,引领语文课程改 革走进新时代很有必要。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结构与学分 “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 18 个学习任务群,其 中 3 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 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 段不设学分, 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课程分为 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每类课程开设 2 个学期。 其中必修共设 8 学分, 包含 7 个学习任务 群;选择性必修共设 6 学分,包含 6 个学习任务群; 选修共设 12 学分,包括 6 个学习任务群,学生自由 选择。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与领域 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最 为突出的两个词,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学习任务群 是培养途径,二者之间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因此, 笔者根据每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重点将语文学 习任务群分别归入核心素养的四大领域 (如表 2 所 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件,它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本文拟对该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述,以期对语文课程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该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文化修养、语言表达、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一理念对于引导和规范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这些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该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了“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具有现代文化储备的高中毕业生”。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当与现代社会和时代背景相结合,既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文化素养。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了要在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加强文学修养和鉴赏,注重文本分析和解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文本的选择和解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研究和评述,可以看出该标准在围绕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解读03新旧课程标准内容比较——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解读

解读03新旧课程标准内容比较——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解读

解读03 新旧课程标准内容比较(一)课程性质版本具体内容2003年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版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㓉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章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1.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2.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3.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1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王宁请您谈谈本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修订的?选择这个时候修订课程标准,与时代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王宁:这次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先从国家整体方案修订开始,启动于2013年。

但对语文课程来说,课程标准的修订更为迫切,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作为先行试点的学科之一,在2014年初,先于大多数学科开始的。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明确,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根本任务。

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近30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而重视母语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话题。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不但直接影响每个国家对外交流的软实力,而且与发展各国本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种形势下,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同时,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家都必须有本国的特色,只有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语文课程,才是最具有世界性的,也才能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

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并不是从零开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从2004年开始实施,到此次修订启动,已经整整十年。

这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成绩,明确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曾经存在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技能训练至上”等问题,逐渐得到改进,也锻炼了一支具有改革意识的教师队伍。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刘卿学语文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刘卿学语文】摘自:中公教师资格网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述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新一代语文教学标准,它是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改革的推动下,经过专家学者反复研讨、广泛征集意见、试点开展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基础上综合而成的。

本文旨在对该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和述评。

一、简述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包括九个章节,分别是:引言、学科地位和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考核评价、教材与教具、师资建设与教师发展、实施保障等。

其中,在教育理念方面,该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导向,在立德树人的目标准则下,采取了综述、问题、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程目标方面,该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双重个体性发展,即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也关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内容方面,该课程标准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文化适应的统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同时通过选题、教材设计等方面加强了对于多元性的认识和包容。

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方面,该课程标准主张以学情驱动、以问题意识引导为主要方法,同时加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学习等学习形式的运用。

在考核评价方面,该课程标准呼吁多元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言实用等方面的综合水平。

在教材和教具方面,该课程标准规定教材内容应均衡、科学、生动,教学用具应适宜、新颖、丰富。

在师资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该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应重视自我修养、继续学习,注重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在实施保障方面,该课程标准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重视课程标准的立项和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示范基地、教育资源共享与利用。

1. 加强学生多元性认知该课程标准注重了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包容,加强了对当代文化、多元文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接触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智力和价值的多元性认知。

它让教育回到了以学生为本身的营造氛围之下,教育不单单是学习,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视野的开阔。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一、新版课标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1: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2: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3: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4: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荐
作为中华民族一项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对于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
远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普通高中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制定科学课程指标,突出发
展思维能力和识记运用能力等重点,践行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产物。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教学体系的建构,
贯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的基本原则。

它把学习者的能力和能力发展置于视
野中心,强调培育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潜
能、运用多种语言资源进行认知,以形成整体素养。

在教学内容上,这一课程标准注重内容的时代性、社会性和环境性,以扩大学
生知识面、锻炼重要素养为重点,力争使学生在多元媒介环境中提高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阅读技能,培养语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此外,该标准还加大对潜能发展的重视,把学习者的道德与学术立场作为语文
课程的核心,从精神层面和智力层面,教育学生懂得做一个有礼貌、有责任感的公
民。

总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细致谨慎的精神,构筑完
善的课程架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之精英,更加确立中国
核心文化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适应地位。

因此,此课程标准令人推崇,引起了各界
的广泛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运用
这种开放多元的语篇类型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得到充分体现 ,诗歌、散文、长篇小说、学术著作、古代经典、新闻报道等不一 而足,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6
第三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解读与教 学运用
二、课程内容的解析与教学运用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创新性与时代性及其教 学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明确指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 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 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这里 充分体现出学习任务群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新增了不少的语文课人内涵及教学运用 ❖(二)新的语文课程目标及教学运用 ❖(三)凸显的 “实践性”及教学运用 ❖(四)突出的 “时代性”及教学运用
9
二、课程理念的解析与教学运用
❖(一)新的育人内涵及教学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 新时期 “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并提到 “增强文化自信”, 积极推进语文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把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人格、品 质的塑造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 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知自我、规划人生”。这些新的育人 内涵对指导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非常重要,要求语文课程内容不 只是知识、技能、单篇文本的教学,而要基于语文养成学生对 自然、社会、自我的担当。
3
第一节 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解读与 教学运用
4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撰写规范
一、课程性质的解析与教学运用 二、课程理念的解析与教学运用
5
课程性质的解析与教学运用
❖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把 “课程性质” 作为整个课程标准的重要逻辑起点。具体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 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在 “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一段重要的阐释:“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 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这一新增内容 特别凸显了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这两个关键的语文学习路 径教育目标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之我见,doc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之我见,doc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之我见通过认真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我对高中课标2017版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一、收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课程的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非常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思维培育和文化教育,强调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实施策略突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坚持积累、梳理、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高中课标2017年版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和3种文化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内容的学习贯串始终,并提出了按年段分课程的学习要求,为促进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有利条件。

高一学习内容是7个必修课程和3种文化。

7个课程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表达”。

学习质量要求达到“水平二”。

高二学习内容是9个选择性课程和3种文化。

9个课程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学习质量要求达到“水平四”。

高三学习内容是9个选修课程和3种文化。

9个课程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学业质量要求达到“水平五”。

二、体会设置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课标2017年版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规定着教育目标和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培养德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 月16 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 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 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 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 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①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増设了选择性必修课程;②新版课标每个部分的课程,均以学习任隽群的形式展开,毎个部分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隽群j③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部分,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就“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后的主要变化”进行了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 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制定的一套教学大纲和教材。

该标准按照学科层次、教育层次和教学要求,明确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板块,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课程纲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部分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经典》、《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四个板块。

选修部分则是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和题材中挑选出的一些内容供学生选择。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必修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推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2.选修部分的教学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不同文学体裁和题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三、必修板块的内容1.《古代文学经典》板块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

学生要通过阅读和研究,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现代文学经典》板块主要包括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

学生要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培养对现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3.《语言基础》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学生要通过语言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4.《文化素养》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关怀。

学生要通过学习和体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四、选修板块的内容选修板块的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鉴赏与创作、修辞学与写作、纪实文学、戏剧与影视、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等方面,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了教学评价和考核的要求。

评价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表达、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解读02新版课程标准总体分析——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解读

解读02新版课程标准总体分析——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解读

1 解读02 新版课程标准总体分析2017年版(以下统称为“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立足本国特色,着眼于国际视野,顺应新时期的需求,较之2013年版(以下统称为“旧版”)的课程标准有了几点鲜明的变化:(一)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在旧版课标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建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板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板块涵盖了整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旨在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其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5.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文字知识与技能: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表达和交际技巧。

2.阅读与鉴赏:包括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和文化解读。

3.写作与表达:包括写作技巧和创意写作。

4.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包括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以及促进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5.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包括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6.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实际操作、课外阅读、实践体验等。

三、课程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水平:1.语言文字能力: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2.阅读理解能力: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各种文本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3.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4.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能够进行规范的写作和有效的表达。

6.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板块涵盖了整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作者:胡勤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
一、以语文核心素养支撑课程结构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要素。

新课标不是按照单一标准抽象的逻辑方式来定义核心素养,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宏观思维来确定的。

新课标采用了传统的融通法,贴近当下社会,避开了语文本质、属性之类的概念之争,为语文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内涵,以支撑宏大的语文课程结构。

二、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
新课标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从学习内容看,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四个学习任务。

过去虽然在必修中有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没有单独列出,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很模糊,随意性很大。

这次单列出来,对师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的语文课程,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语言思维发展为基础,保留了原有的文体教学,整合了整本书阅读、跨媒介学习和文化探究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三、在言语活动中展开语文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活动”这个概
念,课标专家组认为,语文活动是基于言语活动的转化。

言语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与言语交流的统一,言语活动必然受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体经验和具体的、特定的活动情境的影响,所以它必然是个性化行为。

“语文活动”这个概念突出了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性质的认知,将引导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围绕语文学习活动展开。

观察各学科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往的语文学科是最忽视活动设计的,新课标实施后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摘自《語文建设》(京),2018.4.13~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