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经济、科技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学习重点

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学习重点

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学习重点一、引言社会科学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知识。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家庭与社区1.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温暖所在2. 社区的认识和参与- 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中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学生如何参与社区活动,了解社区的重要性三、日常生活与公共交通工具1. 城市与农村的对比- 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城市和农村的交通特点和区别2. 公共交通工具的作用和种类- 公共交通工具对社会的重要性- 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介绍四、地理与环境1. 大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山脉、河流、海洋等地理要素的特点- 自然灾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 环境保护与我们的责任- 塑料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如何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五、经济与消费1. 货币的认识和作用- 人民币的特点和价值- 学生购物时的货币概念和计算2. 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 学生在消费中的权益保护- 如何理智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六、历史与文化1. 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2. 我们的家乡与名人故事- 学生的家乡风貌和特色- 名人故事对学生的影响和启示七、政府与法律1. 国家和政府的组织- 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2. 法律与公平正义-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执行- 学生如何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八、总结通过小学四年级社会科学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组成,认识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以及认识政府和法律的重要性。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参考资料- 小学社会科学课本及教辅材料- 在线教育资源。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知识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知识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复习知识1. 什么是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是指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

它涵盖了人们的消费、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方面的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经济主体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上进行自主决策和交易。

•计划经济则是由中央计划机构对资源配置和价格进行统一决定的经济体制。

在计划经济中,中央计划机构会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资源的调配和分配。

3. 四个基本经济问题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要解决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什么生产?2.怎么生产?3.谁来消费?4.怎么分配?在市场经济中,这些问题由市场供需关系和个体经济主体的自主决策解决。

而在计划经济中,则由中央计划机构统一决策和安排。

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标准。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创新等方式来实现。

•经济发展则是指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发展。

5. 税收与经济发展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税收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调节经济运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6. 商品与服务在经济生活中,商品和服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商品是指可以通过市场交换的有形物品,比如食品、衣物和电子产品等。

•服务则是指无形的劳务或者利他活动,比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旅游服务等。

7. 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根据价格关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根据价格关系需要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科技、文化和生活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科技、文化和生活
·人教版
五、就业制度的变化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 在社会就业方面,“铁饭碗”被打破,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 主择业。 • 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我国以养老、 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精 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 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六、“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你的生 活中直接感受到了哪些改善民生的举措 【答】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取消课本费;取消农 业税;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药卫 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并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廉租房制度,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 ·人教版 业服务体系,等等。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 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 主义核垄断,对维护世 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人教版
中华第一星:1970年4月, 我国成功地用长征运载火箭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 卫星的国家。
·人教版
四.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1、变化原因:
⑴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改革开放 2、表现: 衣: 蓝绿 五颜六色 食: 菜篮子工程 住: 安居工程 风俗:婚姻自主、休闲娱乐、 “志愿者”
·人教版
新中国建立后到60年代
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体现了建国初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 月16日, 蘑菇云腾 空而起, 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 的火球。图片由《解放军画报》 提供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 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
程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
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 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
(2)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 为“杂交水稻之父”。
改革开放 后的变化
食 物 丰 富 多 样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住
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别墅、海景 房、单园小区房等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用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
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
意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义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 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3、漫步太空
航天成就:
(1)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 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
单元小结
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经济和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塑造着社会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都在不断地塑造着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经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1. 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条件。

经济的发展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娱乐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其次,经济的繁荣也会带来社会的变革。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创新的推动,传统产业可能会被淘汰,新的产业和职业也会出现。

这种变革会改变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购物的方式,线上购物成为常态,线下实体店面面临挑战。

最后,经济的发展还会对社会的文化产生影响。

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常常会带来传统文化的淡化或改变。

例如,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可能导致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也可以为文化产业带来机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 社会生活对经济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首先,人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消费趋势和需求出现,原有的产业需要不断调整和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例如,在健康饮食和绿色环保意识兴起的背景下,有机食品和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相应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其次,社会生活的变化还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兴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不断涌现。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出行、共享办公等新兴产业应运而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最后,社会生活的变迁还会对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人们的需求和利益的变化会促使政府调整和改进经济政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15篇)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15篇)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15篇):科学经济学科技社会网络手机电脑社会价值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第1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商品的成本,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我们能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

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研究出对抗各种疾病的疫苗,减少了人们遭受病痛折磨的机会。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实现了去太空旅游的梦想。

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但也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能源利率,我们国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根据”2015能效机制建设国际论坛”的数据,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再比如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本事不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

我国科技创新本事相对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15年,我国科技创新本事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对经济的作日益增强。

科技和经济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其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促进效益增加和国力增强的有效途径。

我国科技成果自身与市场脱节严重,缺乏成果转化时效性观念,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

因而我国一向在强调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一向在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不但国家应当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我们每个人也应当重视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我们的社会应当构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

我们要具有科学技术服务全人类的博大胸怀。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第2篇: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表格版)(人教版2019)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表格版)(人教版2019)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地区 农耕的起源 畜牧的产生 土地制度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两河/尼罗河流域:牛)古巴比伦和埃及: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商周朝:君主和各级贵族掌握土地中南 美洲 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南美: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欧洲 希腊:从西亚传入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并种植葡萄和橄榄----- 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 实行土地国有意义 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③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产生);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私有财产的出现;③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项目欧洲亚洲(中国)玉米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①明朝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时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②18C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延续,而每一步都在构建一个更加复杂的技术平台。

这个平台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核心,也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从印刷术、蒸汽机、电力、化学到信息技术,科技革命经历了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在基础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代替了人类的劳动力,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并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20世纪上半叶的化学革命,使合成材料、化肥和燃料等新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信息的流动也变得更加自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二、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大规模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从而促进了大规模消费的形成;再者,科技创新扩大了知识经济领域的范围,其利润空间高,就业机会多,从而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运营管理方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

在生产研发方面,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质量,这种提高对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对国家经济的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的作用虽然也不可忽略,但是总体来看,与第一、二产业的推动效果相比略有逊色。

但是,它依旧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中推动了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如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等,能够大大简化购物流程,优化了消费体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新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新人

41
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 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 能……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极小部 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 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 年)
26
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 式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 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 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 的近代化。
4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 后,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 的豪 宅。
5
(4)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传
戊戌变法
11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历史沿革
12
►探究 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 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 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 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莱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 中国人在此出入。
35
4.(2019·蚌埠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 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 )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一)自人类诞生以来,科技便与人类的进步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成就了无数划时代的改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

科技不仅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教育、医疗、通信和娱乐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科技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及作用方面来探讨。

首先,科技的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工业革命为例,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互联网让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货物交易更便捷,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这些颠覆性的科学技术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效率和消费的质量。

从而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其次,科技的发展对于文化和教育的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体的核心价值观。

动漫、游戏、网络视频等娱乐类产品让文化产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消费方式。

同时,新科技也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载体和平台。

比如,互联网上的音乐-电影-电视软件,让人们能够自由传播、丰富文化资讯、分享一切音乐、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欢乐和悲伤。

教育方面,则是信息时代的前沿,网络是新生代学习的新平台。

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职业技术教育,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随时随地学习知识,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开放和普及。

最后,科技的发展对于医疗和健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医疗是国家基础事业之一,而国家对于医疗方面的大力支持与科技的成就可以让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

通过互联网技术,医疗大数据能够第一时间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妥善解决病人就医痛点。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本文将从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推动了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改善: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智能家居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智能化、舒适化。

医疗科技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寿命。

3. 教育进步:科技进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通过科技手段,教育资源可以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践性学习。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 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提高国家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决定了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通过科技创新,国家可以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取得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 解决社会问题:科技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例如,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拓展帮
PART 01
考PA点RT帮01
考点帮
考点帮 “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
考点1 考点2
1.“两弹一星”
漫步太空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 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 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 太空行走。
拓展帮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总结归纳 拓展延伸 认识启示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认识“科教兴国”战略?
(1)原因: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只有重视科技和教 育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2)认识:①国家通过发展教育和鼓励科研创新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发展;②日本等国的经验告 诉我们,“科教兴国”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③青少年要把握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良好时机,认真学 习,勇攀科技高峰。
考点帮 社会生活的变迁(10年未考)
考点1 考点2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 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原 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 人们生活需要)
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不仅仅 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 展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原 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 放)
日常生活
的变化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 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六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六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
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 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第一部 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 评价: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爱国思想 家
2.严复
主张: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自
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作品及其内容: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知识界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
(1)材料一表明哪些主要内容列入《申报》登载 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的历史地位。 (6分) 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商业贸易;奇 闻轶事。(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 分)中国近代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全国著名大报;中国大众传
播媒体的先驱。(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其他言之 有理也可,2分)
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1881 年唐山
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全长 11 千米,中国开始拥 有自己的铁路,以后唐胥铁路向西向东延伸,
全长 276 千米, 1893 年全线通车,唐胥铁路是当时
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
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1905~1909年,詹天佑) 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 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照相:照相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后传入中国;1870 年左右,照相逐渐代替传统的肖像画; 1905年起, 中国人开始尝试自拍影片
出了明确规定,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
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地位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 行的学制
4.科举制的废除(2013玉林5题已考)
时间:1905年
废除: 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 举制度 意义: 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近代教育的 发展; 摧 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6生产工具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课题46生产工具

史料实证——古代的劳作方式 史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 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史料二 罗马共和国末期,奴隶一度达到意大利人口的25%,这时 候,很多大贵族用奴隶作为自己田庄的主要劳动力,并进行专业分工 和统一指挥,古罗马瓦罗(前116~前27年)的《论农业》曾有非常详尽 的论述。据他记述,当时有的奴隶主庄园规模很大,一个橄榄园面积 就有480亩,可见当时奴隶主们拥有土地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1)计算机:1946年,___美_国____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开启了_电__子__计__算_机___的时代。
(2)网络: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___军__用___网络,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3)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通法悟道】
历史解释——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1)不同点 ①西欧庄园的农民主要以劳役的方式受领主剥削,并需缴纳“什一 税”;中国古代农民主要以实物地租形式(代役租)向地主交租。 ②庄园农民依附于领主;古代中国农民依附于国家,人身相对自由。 ③西欧庄园是领主式经济,对农民享有行政、经济和司法权;中国 古代是地主式经济,地主只有土地所有权,没有其他权利。 ④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主要受领主的压迫和剥削;中国古代社会的农 民不仅受地主的剥削,还要受国家的压迫和剥削。 (2)相同点: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都要缴纳地租;都有一定的人 身自由。
家国情怀——劳作方式的变革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1)满足生存所需作物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 ①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飞速增加的关键时期,明清以来人口的激增 也增加了基层社会的粮食危机,除了通过传统扩大耕地面积以获得更 多粮食的途径外,引种环境适应性强且高产的美洲农作物也成为一条 新途径。 ②外来作物尤其是马铃薯、番薯及玉米等高产、耐寒、耐旱及生长 周期较短的美洲作物也能广泛用于救荒,对于保障灾民生存意义重大。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年),历经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朝走向统一。

该时期封建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1)政治上:国家治理从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分化事权到强化集权。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

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经济上:商业发展从互市贸易到市镇繁荣;社会变化从门第淡化到市民新貌;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商税收入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海外贸易繁荣,出现许多大港口。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重农抑商有所松动。

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3)民族关系上:辽宋夏金从局部割据到南北对峙;元朝统一从蒙古崛起到行省管辖。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民族矛盾尖锐,但“和”是主流。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

(4)思想文化上:思想教化从儒学复兴到程朱理学;文学艺术从宋词元曲到书法绘画。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北宋最高行政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2)地方行政机构前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期变为路、州(府)、县三级制。

(3)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4)《宋刑统》和《天圣令》构成法律体系。

(5)南宋后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6)《吕氏乡约》成为教化乡里的范本。

(7)两宋:对外贸易海路繁荣,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经济与社会生活】(1)宋代集镇发展迅速,有的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课件(部编版)

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任务。
航天精神: 艰苦奋斗 的精神、 勇于攻坚 的精神、 开拓创新 的精神、 无私奉献 的精神。
核心素养
“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
星弹事业是新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伟业之一,其对中国社 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霸权主义横行的国际环境中确 保了我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有了必要的核自卫力量,才使 两大霸权国家心存顾忌,对我国进行“核手术”的计划才 没能付诸实施。——苗东升《“两弹一星”》
A . 1999 年 神 舟 一
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 第一次飞行试验 B . 2003 年 神 舟 五 号往返成功 C . 1970 年 第 一 颗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神舟一号
无人飞船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漫步太空
神舟十一号
空间对接
成功
199
200
200
201
D . 2008 年 神 舟 七 号往返成功
11月 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 10月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 9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 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016年 10月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中国
科学技 术的重 要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科技进步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和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均是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1966—1976年),不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科技的进步,经济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革,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耕经济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服务经济,探讨经济转型对社会生活的变迁。

首先,农耕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形态之一。

在这个时代,人们通过农业生产维持生计,大部分人居住在农村,并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农耕经济的特点是劳作力密集、生产力低下,社会生活以农田耕种和农产品交换为基础。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自给自足单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有限。

社会分工主要以家庭内部为基础,家人们协作完成各项农事活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手工行业存在,但整体来说,社会生活比较封闭和自给自足。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经济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机器化生产的出现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工业化进程快速加快。

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国家,工场和工厂逐渐兴起,劳动力集中到城市中,形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化社会。

与此同时,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也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城市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展开。

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多样化,社会生活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

现代服务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制造业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现代服务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机会,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线上进行交流和交易,无论是在线购物、在线教育,还是远程工作和共享经济,社会生活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进一步多元化,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总而言之,经济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服务经济,每个阶段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不断突破,未来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将面临新的变革和转型。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体育、社会生活复习总结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体育、社会生活复习总结
③20世纪末,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体育、社会生活
一、中国现代科技
两弹一星
①1964、10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中国开始跨入核大国。
②1967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中国开始迈入航天大国。
籼型杂交水稻(生物工程领域,属于高科技)

青一色中山装、解放装
服式多样,展示个性

粗食、杂粮、营养单一
营养丰富,讲究饮食

草房、茅屋
楼房、别墅

自行车、泥巴路
高速公路、私家车
备注
①就业制度:打破了铁饭碗,出现了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自由竞争等新观念。
②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先后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①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又要靠科学技术。
“863”计划(1986年3月制定)
①目的:为发展高科技,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涉及领域: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后增设海洋高技术共8个领域。
科技成就瞩目原因
①国家重视。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863”计划。
②科学家的艰辛探索。
青少年做法
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备注
①两弹一星和籼型杂交水稻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含答案解析)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基本考点集训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命题点1 科技文化成就1.(2021临沂)“导弹核武器”一般称核导弹,是指具有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能够达成远距离核弹投送任务的导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这次试验成功( ) A.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 B.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宣告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使我国从此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2.(2021广安)“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3.(2021云南)“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忧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他”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屠呦呦4.(2021福建)袁隆平发明的“三系法”灿型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91岁高龄的他,还坚持在三亚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据此可知,他( )A.致力创新、崇尚劳动B.诚实守信、乐于助人C.艰苦朴素、乐观自信D.勤政爱民、廉洁奉公5.(2021陕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非凡。

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2021昆明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中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

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

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
1860
1880
பைடு நூலகம்
1900 1914 1920
1、火车的发明者?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是哪个 国家发明的?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由英国人修建,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 运行的铁路是?中国何时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的中文报纸是?创办于何时何地? 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是? 5、辛亥革命后为体现民主共和的观念,在社会习 俗方面有哪些变化?
6、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总工程 师是?何时全线通车? 2、打破碱业垄断指出纯碱的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他的 制碱方法被称为?他还撰写了哪部著作?
3、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是?作者? 主张?影响了中国的哪场运动? 4、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先进思想是?受这一思想 影响,中国近代哪位著名的思想家译著了哪部著作?影响 了中国的哪场运动? 5、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 最高学府是?
第6、7单元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1、提出实业救国主张的近代企业家是?他创办了以哪一 企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发展缓慢的根本原 因是?一战结束后哪一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近代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难发展
6、清末谁奏请停止科举制?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哪一章 程?包括哪几部分?科举制何时被废除?
朝代
皇帝
科举制的兴亡过程
隋朝
唐朝
明朝至清朝
1905年
2、新中国国歌?由谁作词?谁作曲? 3、鲁迅和徐悲鸿的作品分别是?谁的哪首曲目被誉为中 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4、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的代表作?解放战争时期赵树理 和丁玲的作品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