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和与积的奇偶性

合集下载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
师:小组内合作,想办法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小组汇报,师板书: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二深入探究
1、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你能利用这些规律做一些判断吗?
出示:不计算判断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2、任意选几个不是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2)小组分工活动并记录
生:10389+2004结果是奇数。因为10389奇数,2004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
当堂目标检测
作业设计
必做题
选做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改进措施
和与积的奇偶性
课题
和与积的奇偶性第50、51页.
课型
探索实践
教材分析
组织学生探索积的奇偶性,要充分利用探索和的奇偶性的活动经验,给学生自主开展研究的机会。






1、带领学生回顾和的奇偶性是如何探索的,借鉴其方法与过程,规划探索积的奇偶性的步骤与活动,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2、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时间要充分,如果课上来不及,尽管向课外延伸。3、与和的奇偶性一样,积的奇偶性不必要求学生记住。探索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探索过程、探索方法,要积累开展探索活动的经验,要培养发现规律、表达规律的意识与能力。
3、小组讨论:连加算式中,加数的奇数个数和偶数个数与和的奇、偶性有什么关系?
4、继续探索:
写几个数的乘积,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教案:和与积的奇偶性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概念。

2.掌握奇数相加得偶数、偶数相加得偶数、奇数与奇数相乘得奇数、奇数与偶数相乘得偶数的性质。

3.能够灵活运用奇偶性的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概念。

2.培养学生应用奇偶性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解释:我们知道,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奇数。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和与积的奇偶性。

大家知道什么是和与积吗?2.奇数相加得偶数:1)通过例子引入:请两位同学上前来,一个同学拿3个苹果,另一个同学拿5个苹果,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有多少个苹果呢?解答:8个。

引导: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奇数相加得到了一个偶数。

这是怎么回事呢?解释:假设a和b都是奇数,那么a可以表示为a=2m+1,b可以表示为b=2n+1,其中m和n为整数。

将a和b相加得到a+b=(2m+1)+(2n+1)=2(m+n+1),因此a+b为偶数。

3.偶数相加得偶数:1)通过例子引入:请三位同学上前来,一个同学拿2个苹果,另一个同学拿4个苹果,再来一个同学拿6个苹果,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有多少个苹果呢?解答:12个。

引导: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偶数相加得到了一个偶数。

这是怎么回事呢?解释:假设a、b和c都是偶数,那么a可以表示为a=2m,b可以表示为b=2n,c可以表示为c=2p,其中m、n和p为整数。

将a、b和c相加得到a+b+c=2m+2n+2p=2(m+n+p),因此a+b+c为偶数。

4.奇数与奇数相乘得奇数:1)通过例子引入:请两位同学上前来,一个同学拿3个苹果,另一个同学也拿3个苹果,我们将它们相乘,有多少个苹果呢?解答:9个。

引导: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奇数相乘得到了一个奇数。

这是怎么回事呢?解释:假设a和b都是奇数,那么a可以表示为a = 2m+1,b可以表示为b = 2n+1,其中m和n为整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0、51页探索规律“和与积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利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结构化的教学过程,发现并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举出例子——观察比较——寻找特点——归纳规律”的方法结构,积累探索规律的相关经验。

3、在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结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怎样的数是奇数,你们还记得吗?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是奇数。

怎样的数是偶数呢?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是偶数。

2、过渡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老师有一个问题,看屏幕:1一直加到99,这些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3、交流: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把和算出来,这样做可行吗?4、设疑:除了用计算,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可以快速作出判断?过渡:99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判断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从简单想起,先来研究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问题。

(板书:和的奇偶性)二、探究和的奇偶性(一)两个数相加1、师:请你写出两个自然数相加的算式,并求出它们的和。

写出这样的三个算式。

2、合作:把你们小组内同学写的算式,放在一起,然后分分类。

3、交流:a、你们小组分成了几类?是怎样分类的?b、这几个加法算式的和都是奇数,请你仔细观察,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和是奇数?(板书:奇数+偶数=奇数)c、这几个加法算式的和都是偶数,你还能把这几个算式再分一下类么?d、请你仔细观察,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和是偶数?(板书: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4、质疑: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到底对不对呢?(学生分组举例验证)5、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两个自然相加,和的奇偶性问题。

如果是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和是奇数;如果是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相加,和是偶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课件ppt

和与积的奇偶性课件ppt

理解了和与积的奇偶性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深入理解
0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和与积的奇偶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
下一步学习的建议
实践应用
02
将所学的和与积的奇偶性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和计算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03
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数学竞赛、密码学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例子
积的奇偶性的定义
两奇数之积为奇数
如果a和b都是奇数,那么它们的积ab一定是奇数。例如:$3 \times 5 = 15$,因为15是奇数,所以3数之积为偶数
如果a和b都是偶数,那么它们的积ab一定是偶数。例如:$4 \times 6 = 24$,因为24是偶数,所以4和6的积是偶数。
2
3
如果两个数都是偶数,则它们的和也是偶数。
如果两个数都是奇数,则它们的和也是奇数。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另一个数是奇数,则它们的和是奇数。
多个数的和的奇偶性规则
如果多个数中只有偶数,则它们的和是偶数。
如果多个数中有奇数也有偶数,则它们的和是奇数。
如果多个数中只有奇数,则它们的和是奇数。
对于任意多个数的和,我们可以将它们分成两部分:偶数和奇数,然后根据上述规则得出和的奇偶性。
一奇一偶之积为奇数
如果a是奇数,b是偶数,那么它们的积ab一定是奇数。例如:$5 \times 4 = 20$,因为20是偶数,所以5和4的积是奇数。
乘法结合律
分配律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积为偶数
多数之积的奇偶性规则
例子
04
和的奇偶性的例子
已知整数a,b,c都是偶数,求证a+b+c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连云港市城头中心小学朱敏 222113【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0-51页。

【教材解析】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在本单元已掌握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并已积累较多实践活动经验。

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举例、猜想、验证、归纳、回顾等学习过程,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又有利于他们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对奇数、偶数的认识,从而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预设】1.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

2.经历观察、分类、举例、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数学规律的好奇心,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归纳探索计算规律的一般方法。

【设计理念】和与积的奇偶性是探索计算规律的教学活动,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

探究规律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更能体现数学思考,凸显过程与方法。

在“数与代数”中探索计算规律,是基于数的认识,同时又不局限于单个数的认识,用发现数的运算变化规律来加深对数以及数的运算的理解。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分类、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过程,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整个活动充满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思考。

【设计思路】本节课分4部分展开:一、复习引入。

从偶数和奇数的特点回忆,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和与积的奇偶性

苏教版五年级下和与积的奇偶性

苏教版五年级下和与积的奇偶性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和与积的奇偶性”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像 0、2、4、6、8 等等;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比如 1、3、5、7、9 等等。

那么,两个奇数相加的和是什么数呢?咱们来举几个例子看看。

比如 3 + 5 = 8,5 + 7 = 12,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两个奇数相加,和一定是偶数。

那两个偶数相加呢?2 + 4 = 6,6 + 8 = 14,很明显,两个偶数相加,和还是偶数。

接下来看看奇数与偶数相加的情况。

比如 3 + 4 = 7,5 + 6 = 11,不难看出,奇数与偶数相加,和一定是奇数。

那多个数相加的和的奇偶性又该怎么判断呢?其实啊,我们只需要看加数中奇数的个数。

如果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那么和就是奇数;如果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那么和就是偶数。

再来说说积的奇偶性。

两个奇数相乘,比如3×5 =15,5×7 =35,结果一定是奇数。

两个偶数相乘呢?2×4 = 8,6×8 = 48,积一定是偶数。

那奇数乘偶数呢?3×4 = 12,5×6 = 30,积一定是偶数。

多个数相乘时,如果因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那么积就一定是偶数;只有当所有因数都是奇数时,积才是奇数。

了解了和与积的奇偶性,对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可有帮助啦。

比如,有一道题:从 1 开始,连续的几个奇数相加,和是 25,你能算出有几个奇数相加吗?我们知道,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而 25 是奇数,所以相加的奇数个数一定是奇数。

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1 + 3 + 5 + 7 + 9 = 25,刚好 5 个奇数相加等于 25。

又比如,判断一个乘积的奇偶性,给出 3×5×7×8,因为其中有一个偶数 8,所以积一定是偶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修订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和与积的奇偶性》,教科书第50-51页。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进行过大量的整数加法计算和乘法计算,却很少会去注意加法的和、乘法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

因为教学计算的时候,精力集中在算理与算法上,要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要正确并顺利地算出得数,还要利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这些任务,一般不会对计算的得数作进一步的研究。

况且在教学整数四则计算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奇数、偶数的概念,不可能去关注和与积的奇偶性。

现在,整数知识的教学已经全部完成,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的运算,也建立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有条件研究整数加法的和、整数乘法的积,探索其中的奇偶性规律。

且前面几册教科书里的探索规律,大多数是研究现实生活里的现象,如间隔现象、周期现象等。

这次探索整数加法和乘法中的规律,直接研究数学现象,在内容上与过去不大相同。

这点变化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猜想、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和与积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初步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游戏及探究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存在数学规律,体会数学规律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应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研究重点问题1.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玩过转盘游戏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个转盘(出示转盘),师生进行摸奖游戏:快速判断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有奖,速度慢的没奖!(师当场发奖品)(第一次尝试)2. 提问:为什么你判断的这么快(预设)生1:我是口算的。

(师:哦,看来你的心算本领很不错)生2:我是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理解偶数与奇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

教材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并通过举例、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偶数与奇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偶数与奇数的基本概念,对偶数与奇数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偶数与奇数的运算。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这需要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同时,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偶数与奇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能够判断和的奇偶性,能够判断乘积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偶数与奇数相加或相乘的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和的奇偶性,能够判断乘积的奇偶性。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生活情境、例题、练习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偶数与奇数的图片、卡片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

和与积的奇偶性(精选五篇)

和与积的奇偶性(精选五篇)

和与积的奇偶性(精选五篇)第一篇:和与积的奇偶性学生回去预习的作业可以提醒:两个数相加1、三位数+一位数2、三位数+三位数3、整百整千数+整百整千数《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三、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将2的倍数的数称为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为什么数?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与积的积偶性.2.出示PPt1(1)这6个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2)任意选两个数将其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师:刚才我们出示的数只是很少的一些数。

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举例验证。

二、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填入课本50页的表格中。

展示学生回去预习的作业。

老师进行板书: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2、.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你能利用这些规律做一些判断吗?出示多媒体:不计算判断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10389+200411387+131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生:10389+2004结果是奇数。

因为10389奇数,2004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3、师: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吗?生: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三、引导启发: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刚刚我们接触的都是2个数的和的奇偶性,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几个数的和的奇偶性?比如3个数?4个数?5个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和与积的奇偶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理解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学生已经学习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对奇数和偶数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对于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学生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总结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概括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实例、游戏和练习题。

2.准备奇数和偶数的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回顾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奇数和偶数的卡片,学生迅速判断卡片上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和以及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和的奇偶性以及积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3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3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3,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奇偶性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的奇偶性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奇偶性概念,对基本的奇偶性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到和与积的奇偶性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奇偶性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数的奇偶性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卡片、骰子等。

3.教学环境:布置舒适、安静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发现价格的奇偶性。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存在的奇偶性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3.操练(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如“奇偶性大比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 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内容:1. 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规律。

4. 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重点:1.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2. 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2. 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回顾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二、奇数和偶数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2. 举例说明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三、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15分钟)1. 引入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 讲解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3. 举例说明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4.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四、练习题(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奇数和偶数的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进一步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2. 进行相关的数学游戏,巩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反思:1. 检查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对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六、奇数与偶数的运算(15分钟)1. 引入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2. 讲解奇数与偶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运算规律。

3. 举例说明奇数与偶数运算的结果的奇偶性。

4.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掌握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七、奇数与偶数的应用(15分钟)1. 引入奇数与偶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奇数与偶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3. 举例说明奇数与偶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让学生能够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二、教学内容:1. 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三、教学重点:1.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2. 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四、教学难点:1.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2. 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判断方法。

教案内容:一、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称为奇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称为偶数。

二、奇数和偶数的性质:1. 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

2. 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

3. 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4. 奇数乘奇数等于奇数。

5. 奇数乘偶数等于偶数。

6. 偶数乘偶数等于偶数。

三、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1. 判断两个数的和的奇偶性:(1)两个奇数相加,和为偶数。

(2)两个偶数相加,和为偶数。

(3)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加,和为奇数。

2. 判断两个数的积的奇偶性:(1)两个奇数相乘,积为奇数。

(2)两个偶数相乘,积为偶数。

(3)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乘,积为偶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 新课:讲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计算并判断一些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判断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奇数和偶数的性质以及判断方法。

五、课后作业:(1)3 + 5(2)4 ×7(3)2 + 6 ×5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以及判断一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哪些学生掌握了知识,哪些学生还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改进的。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连云港市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刘建 22223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第一课时。

【教材简解】《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是一次探索计算规律的活动,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并在已经积累较多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他们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对奇数、偶数的认识,从而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材一共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第二段,探究几个数和的奇偶性;第三段,探究几个数积的奇偶性;第四段,组织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过程,发现并理解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能判断加法和乘法的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通过举例、观察、比较与猜想、验证,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内容是具有规律的,获得探索规律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产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归纳规律。

【设计理念】1.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合作交流观察到更为丰富的例子,并为通过比较、归纳获得结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每一次探究活动获得结论后,引导学生反思获得结论的探索过程,从而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次活动,侧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一般过程,运用不完全归纳的方式发现一此与和、积有关的奇偶性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还应注意引导他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能否在经历适度挑战后获得成功的体验,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表达与表现的机会,是否对结论以及相应的探索过程产生一些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索的心理倾向。

和与积的奇偶性探究

和与积的奇偶性探究

和与积的奇偶性探究学校名称:谭桥小学学生姓名:薛凡指导教师:王琴和与积的奇偶性探究这个学期,老师问了我们一个数学问题,说的是:“5个7与5个2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我们算了一会,异口同声地说:“奇数”。

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发现规律。

我们大家都在寻思,但什么都没有发现。

于是老师将这个问题留给了我们,让我们课下自己进行研究。

我心里想:“我一定会找到规律的。

”我把老师的话在心里想了一遍。

5个2相加是10是偶数,关键一定在5个7里面,5个7相加是35。

这时我想到10是偶数,35是奇数。

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

于是我又用6个7加5个2来验算,结果是偶数。

这时,我想:“是不是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是奇数。

”我试了一试,果然,几个数相加,其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它们的和是奇数。

后来,我又研究了:1+2+3+4+5+6+7;11+12+13+14+15+16+17;23+24+25+26+27+28+29+30等等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的情况,我发现它们的和都是偶数。

然后,我又找了大量的连加算式来进行验证,都和我的初步猜想差不多。

于是,我把这个发现概括了一下:当加数中有奇数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当加数中有偶数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我向老师说了这个结论,老师说很好。

并夸奖我是一个喜欢研究的好学生。

但同时老师又给我展示了几个算式:“1×3;1×3×5;2×4;2×4×6;2×3;6×6×6×5×5×5;1×2×3×4×5×6×7×8×9;11×12×13×14×15;这些因数的积等于奇数还是偶数?老师告诉我,只要我静下心来,肯定能和之前一样找到规律的。

我回到班级,算了老师给的那些算式,发现前面的几个算式比较简单: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
不管是几个偶数相加,它们的和一定是偶数。 如果是更多个偶数相加,你有什么发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
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67+24+681+59+98+21+6+45+3+85 和是奇数 87×25×69×23×37×3×31×79 19×5×73×61×32 ×53×127×93 积是奇数 积是偶数
99个苹果4个小朋友分,若每个小朋
友都分得奇数个苹果,能分吗?为什么?
元旦前夕,五1班同学相互赠送贺 年卡。规定每人只要接到对方贺年卡就
和与积的奇偶性
怎样的数是奇数?
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是奇数。 怎样的数是偶数? 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是偶数。
1+2+3+4+5+……+98+99
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1、请你写出两个自然数相加的算式,并 求出它们的和。写出这样的三个算式。 2、把你们小组内同学写的算式,放在一 起,然后分分类。
28 +45+47+53+81+67+89+60 +15+23+96 3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8个奇数的和是偶数。
这个算式的和是偶数
17+21+74 +59+93+72 +85+60 +13+29+96 4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7个奇数的和是奇数。
这个算式的和是奇数
观察这两题,要判断多个自然 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最关键是要看 什么?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不计算,说说下面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1)26+180+36+52+78+96+642+526+98
偶数 奇数 偶数
全是偶数
(2)37+25+31+83+91+55+173+287+19 9个奇数 (3)23+239+561+45+79+25+27+61+89+43 10个奇数 (4)28+45+74+53+81+67+89+60+15+23+96
1+2+3+4+5+……+98+99
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要求: 请任意写出几个乘法算式,可以两 个自然数相乘,也可以三个、四个、
……多个自然数相乘,算出乘积,然后
把小组内的算式按积的奇偶性分类。
1×2×3×……×99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
判断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只要看什么?
15+322+79+68+147+90+51+43+27+36 和是偶数
一定要回赠对方一张贺年卡。那么贺年
卡总张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