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及答案 精品
最新-辽宁省协作校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精品
一. (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遏止揭露偈子残碑断碣竭泽而渔B. 处方矗立憷场怵目惊心相形见绌C. 逮捕歹毒呆滞百战不殆消极怠工D. 辑录作揖修葺缉拿归案戈矛兵戟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亵黩缔造别出心裁犯而不较B. 弊端更迭分庭抗理集腋成裘C. 漫延涵养一相情愿共商国是D. 惬意黯淡人世苍桑名门旺族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挖这样的井,占地多,费用大,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情况就发表讨论,太主观了。
③京沈高速公路于近日了智能收费卡,以替代人工服务。
④绿阴如盖的大树下,了不少消夏纳凉的人。
A. 况且不免启用聚集B. 何况未免起用聚积C. 况且未免启用聚集D. 何况不免起用聚积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对他们两个之间的积怨,同事们早已讳莫如深,同时面对两个人时,大家都十分尴尬。
B. 斯蒂皮带领沈阳金德队在末代甲A联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备受各俱乐部关注,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C. “慕马集团”的腐败分子犯下了耸人听闻的罪行,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D. 美英的反恐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人们担心,战火一旦蔓延开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到巨大威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团省委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省约近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应当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
B. 作为主要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的集大成者,这一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扭转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C.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
D. 我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有人拿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的盐”;确实是既新颖别致,又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
2018届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
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
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
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
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
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
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
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
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
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
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
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
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语文答案1. C (A项,缩小范围,原文中“尤其是”数据信息只是部分内容。
B项,曲解文意,“大大”表明不是全部,“从而”前后因果颠倒。
D项,未然已然混淆,原文是“正在走向分享型经济”)2.B(对论据的使用理解错误。
不能有效论证出亦无论证“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观点)3.B(以偏概全的错误。
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4.A(B项,“就是因为他理出的发型传统,比较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分析不全面,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剃头匠生意冷淡的同情。
C项,“‘我’对他的歧视”错误,“我”对剃头匠没有歧视。
D项“全知视角”错误,文中的“我”是一个有限的视角,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5.(1)“木然”表现了剃头匠因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和得不到儿子的尊重而内心感到不快乐。
(1分)“欣慰的神色”表现了他因生意有了进项而感到满意、宽慰。
(1分)(2)表现了剃头匠因为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自己并在自己受人欺负时出面护卫的激动和欣慰之情。
(2分)6.不矛盾。
(1分)“耻于说老爸是个路边剃头匠”是剃头匠的儿子作为学生时虚荣心的表现;“我告诉你,他是我爸爸”是他面对外人欺负父亲时,作为儿子,承担起保护父亲责任的表现。
(2分)这反映了剃头匠的儿子思想的变化,他从打零工的生活体验中,理解到了父亲赚钱的不易和工作的辛苦,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并克服了虚荣心,懂得了尊重父亲。
(2分)这样安排更好地表现了儿女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是父母最大的快乐的主旨。
(2分)7.C(材料一中的63%,指的是报告“我国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
材料二中的45%。
指的是“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者的概念不同。
)8.B、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项,说法过于绝对,“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就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却没有被统计进去”这一结果,尽管存在“没有被统计进去”的情况。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辽宁省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8 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比赛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
此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余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建筑的神态(节选)唐诗的一个明显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形象化,以形动人。
这类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改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瞭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神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动人。
反过来说,因为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自己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国古代建筑不单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
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神态也在此中。
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味的庭院空间。
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纪念,读来动人。
这一情结,以漂亮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为有了这样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神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晚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庭院春夜,形态模糊,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暗影里,生动非常。
在静谧中令人感觉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味。
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辰横斜,会令人向往,感觉光阴在流逝,全部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
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边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
每当海棠花绽放,就给小院增加很多美感。
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与小院,仿佛互为比兴,添色许多。
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据《海棠》诗意而作的。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2018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辽师大附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试题语文第I卷阅读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
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
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
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
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
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
一旦推翻旧王朝,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 (13分)(2018·大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日前,自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
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
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
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
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
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2016年2月29日《人口导报》)材料二: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
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
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
中医院校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材料三: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三语文学科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题满分:150 分 2017.11.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
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
”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
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
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
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
”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代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 人,其中岭南道就有 138 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 65%,此外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 200 人左右。
辽宁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值:15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
两极之间,多有争议。
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
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
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
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
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
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
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
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
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
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
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
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 唐代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
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
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
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
现在我们再引一段书家自己的表白。
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这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
如他从“为”字得到“鼠”形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为”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
这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了。
这个生气勃勃的自然界的形象,它的本来的形体和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辽宁省六校协作体)
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辽宁省六校协作体)
5 c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人刘日善校对人朱学霞
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在世界明对话史上,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明的对话。
这一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
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
它不是像后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
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明与中华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明意义上与中华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明与中华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明与中华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帝曾与。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汤淑静 校对人:汤淑静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
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
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
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
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1.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
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最新-沈阳2018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 精品
沈阳18-18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第Ⅰ卷(共45分)注意事项:第Ⅰ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A.挑剔.(tì)怪诞.(dàn)打扰.(jiǎo)溘.然长逝(kè)B.马厩.(jì)邂逅.(hòu)招徕.(lái )一鳞一爪.(zhuǎ)C.勾.当(gòu)摇曳.(yè)舂.米(chuō)瘟.头瘟脑(yūn )D.譬.喻(pì)迢.远(tiáo)降.魔(xiáng)野有饿殍.(piǎo)2.选出加点字写法全都正确的一项A.遵徇征侯厮杀蹉跎岁月B.忌诲慰籍伫立同仇敌忾C.洗练皎洁揶揄咸与维新D.扼杀驾驭控述妍媸必露3.选出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①他那永不()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
②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他这种觉解。
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孤傲,我们怎能不()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A.枯竭赋予悚然B.衰竭给予悚然C.衰竭赋予黯然D.枯竭给予黯然4.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李白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飞扬跋扈....,充满理想色彩。
B.1824年,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C.赵秀才消息灵,一早去拜访钱洋鬼子,他们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D.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5.选出有语病的一项A.赵秀才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渊源,亲身去拜访举人老爷的,但因为有剪辫的危险,所以也就中止了。
B.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C.自从1921年12月4日阿Q在北京出版的一份报纸上亮相以来,人们的目光便一直聚焦于他。
D.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精品】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期初联考满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8年初,阿里巴巴平台上整个买家询盘数急剧下滑,欧美对中国采购在下滑。
海关是卖了货,出去以后再获得数据;而我们提前半年从询盘上推断出世界贸易将发生变化。
”通常而言,买家在采购商品前,会比较多家供应商的产品,反映到阿里巴巴网站统计数据中,就是查询点击的数量乖购买点击的数量会保持一个相对的数值。
统计历史上所有买家、卖家的询价和成交的数据,可以形成询盘指数和成交指数。
这两个指数是强相关的。
询盘指数是前兆性的,前期询盘指数活跃,就会保证后期一定的成交量。
所以当马云观察到询盘指数异乎寻常的下降,自然就可以推测未来成交量的萎缩。
这种统计和分析,如果缺少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这次事件,马云提前呼吁、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从而赢得了艮好的声誉。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普及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改善自身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效率的需要。
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更加了解他的客户”。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出井伸之解释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扣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所有传统企业的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传统企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难以贴近消费者,难以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求。
第二,互联网公司的强项恰恰是天然的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
传统企业必须嫁接互联网企业的DNA,否则必然沦为互联网企业的附庸。
大数据对传统企业必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文化的颠覆和组织的重构。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一定是过时的,必须全面转向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文化、组织。
期间有大量的咨询业务机会。
第二,对信息系统的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得及全面实施。
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近年,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
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
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
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
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
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
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
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
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
从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
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
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被动改变将会带更大的震荡。
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环境等竞争优势。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更大的震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
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
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
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
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
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
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
”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
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
”昱亦以为然。
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
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
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
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
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
”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
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
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
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年三十六薨,子祯嗣。
文帝践阼,谥典曰愍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绍破,以典为裨.将军——裨:副贰B.卿欲慕.耿纯邪——慕:羡慕C.进、典、辽皆素.不睦——素:平素D.乃率众与辽破走.权——走:使┅┅逃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典有良将谋略之才的一组是( 3分 )①与诸将击兰、封。
兰、封破②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③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④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⑤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⑥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时,负责运送军粮的李典与程昱被高蕃阻断水路,李典等未按太祖指令转走陆路,果断渡河击败高蕃,打通了水路。
B.李典随夏侯惇阻击刘备时,夏侯惇不听李典劝阻,受刘备引诱,误中埋伏,多亏留守的李典率部及时施救,刘备望见救兵赶到,这才撤军。
C.李典伯父李乾在世时,即与宗亲宾客数千人定居乘氏,后李典为替太祖充实郊野地区,主动申请移民魏郡,并最终率宗族一万三千人移居邺。
D.李典年龄虽小,但在军中被奉为长者,与他的道德修养、处事作风不无关联,如合肥一战,他大公无私,主动请战,与张辽并力击退孙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 “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
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8.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6分)9.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
”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
(3),。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惹祸的大衣李显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
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
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
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
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我笑笑说不冷。
“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
俺穿的多,脱一件给你。
”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
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
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
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