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使用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知:影响变量的探究
基于民族认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索——以广西壮族地区为例
基于民族认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索——以广西壮族地区为例摘要: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
基于此,本文从民族认同角度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认同壮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对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愿和根本遵循。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复兴中华民族的内在诉求,同时也为解决民族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政治方向和前进方向。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
基于此,本文从民族认同角度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2019 年10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中央文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了“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的认识高度,为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根本路径。
1.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一个主权国家各民族的共同政治价值取向。
如果缺乏强烈的国家认同,没有统一的身份意识,必然会分崩离析,更谈不上有大作为。
正如美国政治学者托克维尔所说的,“一个社会要是没有共同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这些概念在塑造国民身份、凝聚国家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近期关于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着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等挑战,如何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激发爱国热情、引导民族主义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本文将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爱国主义的情感表达与实践路径、民族主义的特征与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关注国外学者在实证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发现。
通过对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的梳理,本文旨在揭示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些概念的共性与差异。
本文还将分析国外研究在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外近期关于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为深化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在国外学术界逐渐受到重视。
这些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许多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多种手段。
问卷调查能够覆盖大样本,揭示国家认同的普遍特征和个体差异;深度访谈则可以揭示被访者的内心体验和心理过程;案例研究则能够深入剖析特定情境下的国家认同现象。
在研究内容上,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的构成维度。
学者们普遍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
二是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2卷2020年总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2卷12020年总目录本刊专稿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廖祥忠 2020,42(1) :1论列宁的报刊活动及其历史贡献——写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郑保卫2020,42(3) :1从全球化时代到全球共同体时代李怀亮2020,42(6) :1传媒观察“新四化”:中国传媒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关键路径徐立军 2020,42(1) :8智能媒体伦理建构的基点与行动路线图——技术现实、伦理 框架与价值调适耿晓梦喻国明2020,42(1) :12“区块链+ ”:重构传媒生态与未来格局郭全中2020,42 (2):1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刘秀梅朱清2020,42(2) :7网络社会的层级化:现实阶层与虚拟层级的交织彭兰 2020,42(3) :9艰难中突围:2019年韩国电视产业报告[韩]朴由敬 2020,42(3) :165G时代全媒体传播的价值嬗变、关系解构与路径探析 李华君涂文佳2020,42(4):1新闻“移动化”与直播“常态化”:5G技术推动新闻与直播深 度融合卢迪邱子欣2020,42(4):65G时代中国传媒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刘珊黄升民 2020,42(5) :1垂直整合与供给侧改革:中国电视剧产业趋势观察司若 刁基诺 2020,42(5):7未来图景: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李岭涛2020,42 (6):6区域化融合发展背景下市县媒体的生存之道胡兵 朱剑飞 2020,42(6): 11超越媒体视域: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治传播学考察 王智丽张涛甫2020,42(7):1“精简精办”:中国电视频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抉择张国涛 李轩2020,42(7)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举玺王文娟2020,42(8):1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程明程阳2020,42(9) :1基层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石力月戴冉2020,42(9) :6内容价值管理产品的发展路径探析吴殿义周艳2020,42(9) :11数据话语权: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竞争焦点陆小华2020,42(10) :1新闻聊天机器人:新闻生产的机遇与挑战卢长春2020, 42(10) :7我国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的正效应及推进方略方英吴雪纯2020,42(11):1智能传播时代社交机器人的兴起、挑战与反思高山冰汪婧2020,42(11):8中国面临的第二道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资 本视角的实证分析刘淼喻国明2020,42(12) :1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短视频生产田维钢温莫寒2020,42(12) :9传播文化日韩观众电影接触与偏好对其认知中国的影响——2019年度中国电影日韩地区传播调研报告黄会林李慧研杨卓凡 2020,42(1 ):17当代中国受众视频消费的变迁轨迹与内在规律贾毅 2020,42(1) :24隐私、言论与平台规制——基于扎克伯格听证会的议题分析 与思考马澈2020,42(1) :29制度遗产与农村广场舞兴衰——基于江苏省R县的田野观 察沙垚2020,42(1 ):34数字人文研究:超学科方法论的一种认知与阐释孟建胡学峰 2020,42(2) :11村委会选举的制度与理念认同——以农民文化心态为视角 邱新有黎星2020,42(2):18社群化传播:基于新媒介时间的新传播形态张华韩亮2020,42(2) :25跨文化交流与中华文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考逢增玉 2020,42(3) :20徽州祭簿的媒介叙事与乡民记忆建构研究庄曦何修豪2020,42(3) :24智媒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机理、挑战与建构孙江李圆 2020,42(4): 18人工智能的文化转向与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的构建施旭别君华 2020,42(5) :13高价值言论的法理与哲理纪忠慧2020,42(5) :19文化三题:文化•革命文化•人民文化权益童兵 2020,42(6) : 17从审美动员到社会动员:时尚传播的文化政治指向赵振祥刘国慧 2020,42(6):22“口耳相传”的数字化重建:社交媒介时代的口语文化王媛2020,42(6) :2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以新疆为例段鹏2020,42(7):13 图像霸权与文化政策:海外视觉文化的传播实践探析于德山2020,42(7) : 18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生产样态与消费机制崔林朱玺 2020,42(7):24作为文化的传播:人、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形上之思杨柏岭2020,42(8) :9凝视感知情境下“AI 换脸”用户的自我展演行为研究邓秀军刘梦琪 2020,42(8):16论二次元文化的概念流变及其文化消费特征刘书亮朱巧倩 2020,42(8) :22从图案化影像遗存探析我国原始游戏活动中的价值观塑造传播陈月华潘沪生2020,42(9):16论新时代中华“家文化”的内涵价值与传播样态董小玉金圣尧 2020,42(9):22媒体朝圣与空间芭蕾:“网红目的地”的文化形成蒋晓丽郭旭东 2020,42(10): 12北京文化形象的媒体呈现——基于大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宋凯 2020,42(10): 18论城市公共空间视觉传播的表征与重构汤筠冰2020,42(1〇):25“后真相”的理论谱系与现实反思刘燕南吴浚诚2020,42(11)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对受众城市认同的影响——基于 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薛可李柔2020,42(11) :19 技术赋能与身体传播:移动短视频戏仿实践的价值重构董玉芝 2020,42(11 ):27争议性事件的民粹化网络话语表达及传媒纾解曾振华袁甲 2020,42(12) :15依恋式守护:“饭圈化”情感的公共价值与实践逻辑袁文丽王浩 2020,42(12):20文化要素跨境流动与中国文化传播力提升胡键2020,42(4) :11融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特征、困境与策略伊丽媛2020,42(12):25新闻学与传播学“讲好中国故事”: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陈先红 宋发枝 2020,42(1):40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农村政策传播的效能问题研究张淑华 2020,42(1) :47蓄力与开蒙:李提摩太在华社会关系网的拓展及其对中国报 业的影响艾红红韩文婷2020,42(1 ):53 论公共传播消解“共识困境”的结构性作用石永军龚晶莹 2020,42(1) :58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趋向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践场域 李冰玉孙英春2020,42(1 ):62 唱新闻:浙江传统乡村的声音景观和感官文化李乐 2020,42(1):67建设性新闻:概念溯源、学理反思与中西对话郭毅 2020,42(1):72技术变革视角下5G 融媒体的智能转向与价值思考段鹏文喆徐煜 2020,42(2):29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UGC 生产动机的模式与演进探究杨珊蒋晓丽 2020,42(2) :35主体困境与再生可能:微媒介中的自我镜像孙旭 2020,42(2):41重思“舆情”:平台化时代的舆论姬德强应志慧2020, 42(2) :49再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思考倪延年2020, 42(3) :29论三种现代新闻学讲义学术经典化的内涵式嬗演历程 肖燕雄聂晓钰2020,42(3):36科学传播的中国语境:实践的历史与中西对话曹培鑫 梁轩 2020,42(3):42自然灾害情境下青年群体的风险感知与媒介信任——基于对 台风“山竹”的实证研究李春雷陈华2020,42(3):46 以“一”贯之:社会化媒体视野下乡村治理秩序的重构李红艳 韩芸 2020,42(3) :52技术控制担忧之争议及其价值冲突——算法新闻推荐与信 息茧房关系的多元群体再阐释晏齐宏2020,42(3) :59 人是媒介的尺度: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主体性研究薛宝琴 2020,42(3) :66媒介理论范式的兴起:基于不同学派的比较分析胡翼青 王煥超 2020,42(4):24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向季为民 2020,42(4) :31文明理念传播研究:特征、模式、效果及路径杨琳许秦2作为媒介的可穿戴设备:身体的数据化与规训宋美杰 徐生权 2020,42(4) :46VR 新闻的重构特征与伦理风险尤红2020,42(4) :51 论早期中国广播转型中的“媒介融合”实践王文利杨俊彦 2020,42(4):56探索与想象:丨6世纪英国国家记忆中的中国形象王润王玉 2020,42(4) :6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邓杭2020, 42(4) :67意见领袖的跨圈层传播与“回音室效应”—基于深度学习 文本分类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汤景泰陈秋怡2020, 42(5) :25文化差异、文化基因与谜米表达——以中美体育失利与胜利 报道为例曾庆香吴晓虹2020,42(5) :34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巴黎《全民月刊》抗战话语研究刘继忠 张京京 2020,42(5) :40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人工智能与工作/后工作世界 的未来姚建华徐锶繍2020,42(5) :45 冲突叙事、纠偏干预与舆情反转结果——对43个媒介事件 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廖梦夏2020,42(5) :51正面报道:中国特色新闻实践的制度机理与策略选择张斯琦 2020,42(5) :57性别对合成语音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为与 EEG 效果测定喻国明王文轩冯菲修利超2020, 42(6) :32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 究连水兴邓丹2020,42(6) :37主流媒体内容生产:逻辑、空间及其内在张力——以新华通 讯社防疫抗疫报道为例张毓强张开扬2020,42(6) :43 从“外显自尊”到“真实自豪”: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感表 征与价值认同生成徐明华李丹妮2020,42(6) :51 数据库、信息崇拜与新闻话语生产的转变周旭2020, 42(6) :58多重话语冲突下的跨国危机传播——以三起周边领事危机 事件为例彭修彬2020,42(6) :63论列宁新闻思想的特色、内涵及启迪意义丁柏铨2020, 42(7) :31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评价体系的构建王锡苓 谢诗琦 2020,42(7) :39区块链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的转型邹军吕智姻 2020,42(7) :46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评价、传播影响与提升策略陶建杰 尹子伊 2020,42(7) :51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特征张傅2020,42(7):562020,42(4) :38数据新闻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危机——基于国内三家数据新闻媒体栏目的分析郭嘉良2020,42(7) :()1 场景化时空:一种理解当今社会的结构性视角刘宏 周婷 2020,42(8) :27海外科学传播的概念、议题与模式研究——基于期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的分析王炎龙吴艺琳 2020,42(8) :33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与话语实践李继东 吴茜 2020,42(8) :39政府信息发布升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中央厨房”模式分析 刘哲峰苏婧2020,42(8) :44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五四纪念文章中的抗日话语探析 尹志兵 2020,42(8) :48沟通弥合与患者感知: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线上医患交流效果研究曹博林王一帆2020,42(8) :54全媒体服务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以省级广电媒体为例高慧军黄华津2020,42(9) :27科技平台论的悖谬: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路径王丽刘建勋2020,42(9) :36新时代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的结构体系、产生背景与重要意义刘建华2020,42(9) :42身体和远程存在:论手机屏幕的具身性黄华2020,42(9) :46规训、惩戒与救赎:PUA 情感传播中的“斯德哥尔摩效应” 陈時 2020,42(9) :52第四消费时代的现代性反叛与田园想象——以李子柒海外走红为案例的分析刘朝霞2020,42(9) :60公共协商中的平等与胜任胡百精安若辰 2020,42(10) :31互联网新闻制作失范:表现、原因与规范进路李良荣 戴前柏 2020,42(10) :38话语•故事•价值:国际传播视阈下抗战电影的叙事维度 姜小凌张昆2020,42(10) :43议题凸显与关联构建:Twitt er社交机器人对新冠疫情讨论的 建构师文陈昌凤2020,42(10) :50动员、信任与破解:网络谣言的圈子化传播逻辑研究陈华明 刘效禹 2020,42(10) :58论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为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而作郑保卫王青2020,42(11) :3370年来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三种范式及特征郭可 梁文慧 2020,42(11 ):41范式转换抑或东西合流?—探析欧美建设性新闻运动的 理论身份与价值刘自雄2020,42(11 ):46 唤醒、愉悦与支配:情感作用下的推特政治传播路径重构 周庆安宁雨奇2020,42(11 ):53符号学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贵州茶的观察 杨懿2020,42(11):60意义建构与权力再生产: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新闻观念黄典林 2020,42(11 ):64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下的新闻报道——1910—1911年肺鼠疫 期间哈尔滨和上海的媒体考察孙慧谢建明2020,42 (11) :70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建设者”范式陈作平2020,42 (12) :29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访韦伯与帕克 白红义 2020,42(12) :34论现代传媒监管制度建构的理念与路径李丹林2〇2〇,42 (12) :42在地化呈现与跨文化阐释:南非媒体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研究郭石磊孙有中2020,42(12) :47话语空间与叙事建构:论突发事件国际舆论场域中的中国话 语权赵贺鞠惠冰2020,42(12) :51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社交媒体想象的互动陈阳张睿丽 2020,42(12) :56公众新闻生产如何改变新闻业:基于新闻规范、观念与文化 的分析陈鹏2020,42(12) :63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中国智库传播力的评价与提升——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 金会为例胡钰赵平广2020,42(丨):78汉语纳人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之方略探索李宝贵 庄瑶瑶 2020,42(1 ):84传媒技术赋权与人类传播理念的演变骆正林2020,42 (2):55媒介使用与民众政治支持:面向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证分析 王菁2020,42(2) :64公众心理视阈下涉检网络舆情与传播疏导孟威2020, 42(3) :71隐私声明评估指标体系与网纟各应用文本分析石婧潘雅2020,42(3):76论中国政治传播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和作 用荆学民宁志垚2020,42(4) :73大数据中的隐私流动与个人信息保护林爱捃蔡牧2020,42(4) :79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游牧服饰之媒介功能与意义李楠张焱2020,42(5) :84论货币即信息刘瑾鸿2020,42(5) :89新媒体场域媒介生态与主体身份延异李有军2020,42 (6):69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评价:概念、重点与指标张春河 张查2020,42(6) :74算法传播的信息地缘政治与全球风险治理罗昕张梦 2020,42(7) :68疫情期间乡村媒介动员的双重结构——中部A村的田野考 察刘庆华吕艳丹2020,42(7) :73基于现代治理一公众参与视角的舆论研究:内涵与启示贺春兰2020,42(8) :64共意动员:农村抗疫“硬核标语”的话语框架与建构逻辑刘国强粟晖钦2020,42(8) :69技术中介化系统:移动智能媒介实践的隐私悖论溯源杜丹 2020,42(9) :68网络闲话与群际偏见生产:微博话题的批评话语分析石晋阳 2020,42(9):73再东方化:欧洲高级时尚对中国形象的意义生产及传播研究 (1968—2018)陈雅莉 2020,42(10) :64从感性直观到情动感性:“情感劳动”的哲学谱系研究林磊 2020,42(10) :71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权力的渗透与个人信息的监控许天颖 顾理平 2020,42(11 ):78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语境、实践基础和根本要义方提尹韵公 2020,42(11 ):83社交媒体时代“后政治心理”的特征、风险与优化张爱军孙玉寻 2020,42(12) :68作为冲突的调节者:《人民日报》(1978—2018)医患报道的内容分析陈娟李金旭2020,42(12) :74专题研究新媒体与新传播“夸夸群身份焦虑、夸赞泛滥与群体伪饰蒋建国赵艺颖 2020,42(2) :70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洪杰文 段梦蓉 2020,42(2):76场景消解:女性网络自拍中的后区迷失陈琦2020,42 (2):82疫情中的媒介与传播论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的信息甄别责任——基于对新冠肺 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的研究王志贾媛媛2020,42 (5):61场域重构与主流再塑:疫情中的用户媒介信息接触、认知与传播曾祥敏张子璇2020,42(5) :65突发事件信息治理制度构建研究胡剑2020,42(5) :75疫情期的谣言传播与治理王四新徐菱駿2020,42(5): 79传媒艺术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 学框架之再梳理欧阳宏生朱婧雯2020,42( 1):89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演进轨迹覃榕覃信刚2020,42(1) :97“电影眼”的新启示:吉尔•德勒兹之“纯粹感知电影”的创造 逻辑徐辉2020,42(1):104本真与失真:论国产喜剧电影的“非现实性”表达熊芳2020,42(1) :111从“御宅族”到“正气少年”:弹幕互动中的亚文化资本汇集与 认同构建王润吴飞2020,42(2):86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新论向芝谊陆地 2020,42(2) :91超级英雄电影符号构建的“当代神话”庄琦春2020,42 (2) :96论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现实主义转向:生态、叙事与资本陈一2020,42(2) :100宇宙遐想•超级变体•审美移情: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形象的 建构逻辑魏晨捷2020,42( 2): 104与时间共振:双重视角下新媒介艺术的创作演进曹凯中刘欣怡 2020,42(2) :109刀锋之美:艺术媒介视域下的战争美学建构张晶石宕川 2020,42(3) :83消解电影原罪的叙事策略:视觉禁忌的诗性表达——兼论中 国电影学派的影像伦理表征刘永宁2020,42(3) :91信息传播中互动机制的建构与意义生成——基于中美气象 频道节目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尹素伟姚喜双2020,42 (3) :96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中国主题摄影作品:视觉修辞的视角黄晓勇薛翔2020,42(3): 101景观消费与媒介凝视:美国动画电影的他者文化演绎宗伟刚 段晓的2020,42(3) :107创意驱动•市场拉动•技术推动: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建构的新态势范志忠仇璜2020,42(4) :84论当代中国网络文艺的文学性兼容取向耿文婷2020,42 (4) :89实体与空间:现代艺术传播范式的流变与哲思邓尚金妹2020,42(4) :95论人工智能的话语实践与艺术美学反思吴文瀚2020,42 (4) :100伪存在、时间消费与分离效果:网络游戏的景观性特征温彩云2020,42(4)」06论电影“想象力消费”的意义、功能及其实现陈旭光张明浩 2020,42(5) :93“本真性”塑造:垂直类音乐综艺节目符号与意义的文化生产 杨盈龙冯应谦2020,42(5) :99元素发散与风险规避:综艺“大时代”的节目策划理念创新 刘俊2020,42(5):105媒介进化论视角下网络自制剧的海外输出:技术、叙事与形中国网络文学新业态的诞生、迭代与模型:商业与艺术吴亮芳 2020,42(5) :118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短视频传播新路径连冰玉2020,42 (5):123论工业化进程中国产电影审美价值体系的构建基础贾秀清 齐翊帆2020,42(6) :79泛化与淡化: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嬗变孔令顺王明玉 2020,42(6) :85“和合”思想: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的价值核心邱凌2020,42(6) :90基于关系传播结构模型的电视剧官方微博传播力研究苏美妮 2020,42(6):95区域视角与情感框架:中国影视文化在韩国传播的框架分析 阴艳付妍妍2020,42(6): 101社群化、人格化、陌生化:戏曲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策略 赵晓亮 2020,42(6):110新时代电视综艺节目评价体系探究游洁彭宇瀬2020,42(7) :78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录音技术变革及其美学意义探赜赫铁龙姚国强 2020,42(7):84从知觉空间改变到意义生成再造:剧场、视听与社交媒体中 的京剧传播张梅赵蓂2020,42(7) :90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身份资本获取之影响研究何建平王会芳 2020,42(7):96论网感化语境下青少年受众对影视明星人设的期待结构刘怡2020,42(7):103方式、观念与权力变迁:个人摄影的自我镜像表达甘险峰 赵鹏2020,42(8) :75论影视艺术的创新性国际传播潘可武马荟晖2020,42 (8):82表情符号使用动机及其在不同人际关系中对使用行为的影 响——基于混合研究方法刘丽群刘玺辰2020,42(8): 88历史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通俗文学传受兴衰——基于《玉梨 魂》的探析李宗刚钱瑶瑶2020,42(8):95论新媒介的形式与规则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秦兴华 2020,42(8) :102论狄德罗“理想的范本”对电影海报设计的启示袁筱蓉 2020,42(8) :107融合性与流动化:主持人的主体身份与职业认同王宇 2020,42(8) :112艺术训练论张晶2020,42(9):79“以歌爱国”活动中的“青春”展演及其国家想象——基于教育 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的358个视频王玉玮阳志标2020,42(9) :86态尤达2020,42(5):112中国电影的域外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谭政2020,42(9):93数字时代博物馆叙事逻辑的重构: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张允张梦心2020,42(9) :99重塑与融合:新媒体艺术传播中的算法视域及其文化生态白晓晴 2020,42(9) :104瓦解、重塑与升华:国产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研究徐芳依 2020,42(9) :109文化嵌人与社会回响:1949一2019年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袁庆丰严玲2020,42(10) :76类型拓展、个人意识、象征隐喻:十年来中国电影跨界导演创 作回溯陈晓伟2020,42(10) :85“观察者”回归与人的偏向:互动剧的解读与反思黄洪珍 陈泰旭 2020,42(10) :91新媒体视阈下戏剧影视评论价值判断的四个面向夏波 2020,42(10):97论“看脸时代”的青年审美迷失战迪2020,42(10) :101需求与认同的逻辑:论电视艺术审美认同的发生机制周建新 2020,42(10):108都市摩登与衣冠修辞:电影的服饰文化研究——基于桑弧导 演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为示例张语洋王宜文2020, 42(11) :86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与北非影视协作发展策略研究 齐林泉张德祥2020,42(11 ):92中国电视综艺的二律背反(1997—2017):基于政治经济与社 会转型的视角吴畅畅2020,42(11 ):98“浸人”真实:影像内容新媒体化生存的路径转向李群 2020,42(11):105新感性的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欲望书写”的电影改编陶賦雯 2020,42(11):110论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接受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李胜利李子佳 2020,42(12): 80宣传•组织•指路:长征标语口号的产制、修辞和社会动员 许加彪张宇然 2020,42(12) :86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赵瑜沈心怡 2020,42(12):92乡愁共振与寓居想象:乡村综艺的双重侨寓陈接蜂翼铮 2020,42(12):98“新女性”在批评论战和行业纠纷中前行——兼评20世纪30 年代进步电影的女性话语徐红2020,42(12) :104演艺生产、院团性质与“后改革”时代国有文艺院团效率 胡慧源李书琴2020,42(12) :110个案研究《澳门二十年》评析姿态•语态•情态:《澳门二十年》的创作与表达创新胡智锋共享•共情•共鸣:《澳门二十年》的献礼纪录片创作观探索 尹鸿史哲宇2020,42(3) :114政论文献纪录片的“功能”论:基于《澳门二十年》何苏六 韩飞2020,42(3) :117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评《澳门二十年》时统宇吕强2020,42(3): 119徐梁2020,42(3) :112纪录片研究揭示、间离、反思:细论反身模式纪录片的观念和手法唐俊 2020,42(1) :117从360全景到CGI情境再建构:VR纪录片创作源流论张宁郭艳民2020,42(1 ):122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常江 2020,42(2) :113先锋、陌生化与诗意书写:科技流变中实验性纪录片的颠覆 与沿袭牛光夏成亚生2020,42(2):丨18影像正义:论纪录片生产与传播中的伦理规制顾亚奇 2020,42(4) :111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邵鹏2020,42 (4):116国家形象多重塑造中的信誉与情感证明——基于中外合拍 片英语评论的语义网分析张梓轩商俊2020,42(5): 127全景深描与情境构建:都市民族志纪录片的范式更新花晖 2020,42(6) :115史实再现与媒介形象:BBC—战历史纪录片的社会历史分析 刘言武 2020,42(6) :119201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张同道2020,42(7): 109传统村落形象的建构:以影像记录的身份为视角兰东兴 2020,42(7) :114俯拍主轴与辅助性策略: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建构 苟博宋航2020,42(9): 1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获奖影片的题材倾向、主题流变及 审美价值戴剑平王櫻洁2020,42(10)」13纪实真实与艺术真实: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非虚构元素研究 潘桦孙一2020,42(11):116“记忆作为方舟”:论文博类纪录片形塑集体记忆的媒介功能 曾丽红 2020,42(11):120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韩飞 何苏六 2020,42(12) :116虚实、气蕴、鉴今: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中华美学与文化精 神马池珠刘春晓2020,42(12) :121传媒经营与管理从意识沉浸到知觉沉浸:智能时代广告的具身性转向姚曦 任文姣 2020,42(1):128美国信息流广告的规制框架及其借鉴意义黄玉波杨金莲 2020,42(1) :133基于空间维度视角的品牌传播策略演化张慧子2020,42 (0:138广告市场的数字化、社会性、适应性辨析杜国清方贤洁2020,42(2) :124融媒体广告的品牌传播取向甘世勇舒咏平2020,42 (2):133互动的商品化:付费机制引入知识问答平台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忠博史滢晖2020,42(2): 137传媒要素理论视角的传媒经济实现研究王雪野冯婷 2020,42(3) :122论我国新闻侵犯名誉权“合理审查义务”抗辩的确立与完 善——兼评民法典分则草案历次审议稿中两条抗辩条款 王伟亮刘逸帆2020,42(3):129论数字经济的定义与测算——兼论数字经济与数字传媒的 关系崔保国刘金河2020,42(4): 120IP剧吸附性文化品牌构建研究赵楠张海韵2020,42 (4):128从生活展示到产业的转型: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价值 李安余俊雯2020,42(4) :134重塑新闻商业模式:The Correspondent的创新与实践张建中 2020,42(5):132数据驱动下广告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马二伟2020,42(5): 138知识问答社区答主形象对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以微博问答为例董开栋2020,42(5) :144场景•符号•权力:电商直播的视觉景观与价值反思燕道成 李菲2020,42(6):1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特征及治理何勇杨映瑜 2020,42(6) :130传媒企业并购行为及商誉对绩效的影响梅楠戴超2020,42(6) :136论新闻推荐算法的管理匡文波张一虹2020,42(7): 120中国智能广告模型研究顾明毅2020,42(7):125用户需求、算法推荐与场景匹配:智能广告的理论逻辑与实 践思考段淳林宋成2020,42(8) :119规制俘虏理论视角中的网红经济发展路径及对策陈清 吴联俊 2020,42(8) :129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侯迎忠杜明曦2020,42(9) :119媒介化新闻:形成机制、生产模式与基本特征——以“脆皮安全帽”事件为例陈逸君贺才钊2020,42(9) :125后疫情时代体育传播营销的场景转型王鸣捷王婉婷 2020,42(9) :132“微传播”环境下警情通报在涉法舆情演变中的作用姚广宜王栋2020,42(10): 118叠聚与辐散:数字化浪潮中的社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雪睿杨怡情2020,42(10): 123风险社会下短视频媒体软法规制的三重变奏刘京2020,42(10):128中小制片企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姚德权戴烊 2020,42(11) :124瑜伽时尚的构建:基于广告的批评话语分析刘书博李珍晖 2020,42(11) :131中医药品牌传播创新模型研究孔清溪赵怡晨2020,42 (11):136内需体系构建中振兴制造业的传媒要素效能研究张崇杰 王珏2020,42(12): 126上市公司绿色金融的社会化监督研究王积龙邓雅楠 2020,42(12) :131法治视角的网络社会治理探究雷承锋2020,42(12): 138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研究述略:从本体研究到规范研究胡泳陈磊 2020,42(1) :143军事维度阐释网络安全规则大国话语权力博弈刘小燕 崔远航 2020,42(1) :153风险感知与网络舆情的微博传播模型研究袁媛严宇桥 2020,42(1) :158我国消弭数字鸿沟的新机遇与新路径探析彭波严峰 2020,42(2) :142现实与游戏伦理道德互动关系探究——基于沉浸水平与游 戏动机的中介效应分析崔蕴芳张自中2020,42(2): 148致敬互联网50年,面向下一个50年——全球互联网纪念活 动深度解析与启示金文恺方兴东彭筱军2020,42 (3) :136流水线下的网络低语: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自媒体赋权 演变考察高传智2020,42(3) :143新媒体时代权威、秩序的媒介重构:一种历史视角的思考 李书藏 2020,42(3):149新闻聚合平台的算法规制与隐私保护张文祥杨林2020,42(4) :140算法新闻用户的数字鸿沟:表现及影响杨洸佘佳玲 2020,42(4) :145儿童观众动画观看动机研究蒋莹莹陈世红2020,42 (4) :155技术、平台、政府: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维考察。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和谐稳定发展与新闻报道路径创新
如何认 识西北 地 区少 数 民族新 闻传播 对国 家形象 和 国家传 播 的作 用 ,这是发 展传播 学的 认知事 理的核 心 ,也是 当代人文社会 科学研 究 的前沿 问题 。西 北地 区少 数 民族新 闻媒介 作为 国家宣 传机构 和 国家 财政补贴 的传媒事业 ,应 运用宣 传机器 ,经常化地 传播 国家利益高 于一 切 ,会 使公 民形成 对祖 国的亲 近感 和忠 诚感 。 而公 民对 国家 的亲近感 和忠诚感 作为意识 形态
2 0 0 8 年 以来 ,在 西 藏 、新 疆 连 续 爆 发 的
前的民族新 闻传播 ,特别是舆论引导 中的被动 、 口号标 签化等落 后方式 ,正是 由于尚未找 到国 家传播 战略 、政 策与少数 民族新 闻传 播现 实之 间的 良好 结合点 所致 ,这 正是给予 少数 民族新 闻传播 的研 究一个重 大 的历史 机遇和责任 ”f 2 】 。 本文从社 会稳定 与和谐 发展 的角 度 ,探讨新 闻
西 北地 区少数 民族和 谐稳 定发展 与新 闻报 道路径创 新
口 南长森
摘 要 : 本文从新闻传媒社会功能和政治监测的角度,探讨新闻报道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
播 与 国家形象传播的作 用。认 为新闻报道应创新媒介 管理规制 : 将西部地区媒介 管理 纳入生产力评价 范畴 ,成为考量 当地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 检视反 思 : 新 闻传播舆论 引导的经验与教训 ,将 中
国家 安全和 国家认 同才是解决 社会稳定 的根本
问题 。基于这 一点 ,要求媒 体要站 在更高 、更 长 远 的角度 来思 考舆 论 引导 的方 向,从方 法 、
意识形态 维稳评价体 系 ,敦促官员将 不确定 因
策 略上注意与 国家意识形 态保持一致 ,真正做 到帮忙而不添乱 。而当前的新闻传播 舆论 引导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李瑞君!!摘!要:近年来,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于国家认同的相关概念、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构建国家认同的路径和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于处在全球化、风险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培育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紧迫性。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家认同!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D 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10)06-0091-05!!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而认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中人们历史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
同时,随着国内社会的转型,人们从自然经济的熟人社会进入市场全球流通的契约社会,生活在一个差异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得不思考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属于什么群体的问题。
如今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其他方面的认同问题成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一、关于国家认同的学术文献梳理(一)国外研究成果国家认同问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般认为,国外关于国家认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学领域。
代表作有:亨廷顿的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菲利克斯%格罗斯的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曼纽尔%卡斯特的认同的力量;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彼得%卡赞斯坦的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认同,戴维%莫利等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等等。
(二)国内研究成果台湾学者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早于大陆。
他们大多从族群理论入手分析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
其中,施正锋的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认同与台湾独立,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卢建荣的分裂的国族认同:1975~1997,石之瑜的后现代的国家认同,江宜桦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张茂桂的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湾历史学会主编的国家认同论文集和李鸿禧的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以及林震的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等,本文为2010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新疆维吾尔族四个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z b1029!作者李瑞君,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民族政治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政治学、民族教育,邮编91::100081涉及台湾对大陆的认同,地方对中央的认同,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及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等问题。
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
族 强有 力 的国 家认 同 意识 就 成 为维 护 民族 团 结 、社会 稳定和 国家安全 ,有 力 回击反华 势力 的文化 渗透 、颠覆 活动 以及 和平演变 的有力武 器 。而 电视对于建 构少数 民族的 国家认 同意识
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
一
、
建 构 少 数பைடு நூலகம்民族 的 国家 认 同事 关
关键 词 : 电视 少数 民族 国家认 同
我 国的少数 民族 大多处 于边疆地 区 ,有的
纽带。 ” 民族认 同就是 民族成员 在民族互动 和
0 6
少数 民族 还是跨境 民族 ,所 以 ,少数 民族 地 区 往往成 为各种文化 和思想观念 交融和碰撞 的地
区 ,也成 为 国际反华 势力进行 文化渗 透 ,实施
在 中国, 目前 的现状 是少数 民族 大多居住 在边远地 区 ,交通 和信 息相对 闭塞 ,远离 主流 文化 ,所以他们 的民族认 同强 ,而 国家认 同弱 。 尤其是一 些跨境 民族 ,国家 意识 非常淡漠 ,有 些少数 民族地 区的群 众甚至不 知道当前 中国的
国家 主席 ,这对 国家的主权保护 和和平稳定 是 非常不利的 。 从一定意义上说 ,西藏的 “ 3・ 1 4 ”事件和 新疆 的 “ 7・ 5 ”事件 ,就是 少数 民族 中的个 别
民族交往 中对本 民族 的信念 、态度 和归属感 以 及对本 民族 文化 的认 同 ,这里 的民族认 同是 狭
义的民族认 同。
颠覆活 动以及 和平 演变 的重点地带 。少数 民族 对 国家 的认 同度 低 ,国家认 同意识薄 弱是 民族
分裂事 件爆发 的重要 因素。所 以,构建少 数 民
冲击。那 么,如何加 强电视 对 于建构 国家认 同的正向作用 ,而把 负向作 用降到最低?我认为应该培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一、本文概述国家认同,作为个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国家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的反映,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纽带。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代际间的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对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代际间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家认同的培育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系统梳理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明确国家认同的内涵、结构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描述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分布特征,揭示不同群体在国家认同上的差异。
接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深入剖析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各因素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认同影响因素的代际特征差异,比较不同代际群体在国家认同影响因素上的异同点。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国家认同的对策建议,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理解,还有助于准确把握国家认同的代际特征差异,为国家认同的培育和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国家认同的理论框架与影响因素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情感、认知和归属感。
在理论框架上,国家认同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程度、政治参与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
内部因素方面,个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个体的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对国家持有积极的认同态度。
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学语文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18-20题。
(9分)【甲】丝绸之路二千多年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所开通的贸易古道“丝绸之路”世界闻名,它作为中国和欧、亚、非国家之间的桥梁,为东西方的物质往来和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由于大量的中国蚕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当时的“丝绸之路”南道可西行到现在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最远可到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一条路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喀布尔,到达波斯湾头;如果从喀布尔南行,可以到达现在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
通过“丝绸之路”复杂的网状道路系统,东西方频繁地往来。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椒、胡罗卜等,大多来自西方。
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丝绸之路”最为繁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西亚和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源源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物产和技术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各地,像丝绸、农桑、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物质贸易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也曾十分活跃。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汉(前206-220)末年就传入中国。
开凿于3世纪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中,现存近1万平方米的壁画,反映了早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轨迹。
据推测,佛教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到新疆克孜尔,再到甘肃敦煌,然后传入中国内地。
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著名的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多融入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如今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9世纪之后,随着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运在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这条传统的陆路古道逐渐走向衰落。
《2024年东乌珠穆沁旗媒介研究》范文
《东乌珠穆沁旗媒介研究》篇一一、引言东乌珠穆沁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辽阔土地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通过对东乌珠穆沁旗媒介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媒介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东乌珠穆沁旗媒介发展现状1. 传统媒介东乌珠穆沁旗的传统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
这些媒介在当地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是当地民众获取信息、了解政策、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2. 新兴媒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新兴媒介在东乌珠穆沁旗得到了快速发展。
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在当地年轻人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成为信息传播、社交互动、文化娱乐的重要工具。
此外,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媒体形式也在当地逐渐普及。
三、东乌珠穆沁旗媒介的特点1. 地域性特色明显东乌珠穆沁旗的媒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内容多涉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这有助于增强当地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多元媒介形式并存东乌珠穆沁旗的媒介形式多样,既有传统媒介,也有新兴媒介。
这种多元媒介形式并存的情况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3. 互动性强新兴媒介的兴起使得东乌珠穆沁旗的媒介互动性增强。
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等途径参与信息传播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活力。
四、东乌珠穆沁旗媒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传统媒介面临转型压力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介面临着转型压力。
如何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实现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多样化,是东乌珠穆沁旗媒介发展的重要课题。
2. 信息安全与监管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与监管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网络秩序、加强监管力度,是东乌珠穆沁旗媒介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理论进路——基于国内四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分析(2006—2011)
文 比重 最 大 , 六 年 出 刊3 2 期 中 总 计 刊 发 论 文4 4 8
影响 与变革等 具体研究 问题上 f l 1 。 对 “ 网络群体 性事件 ”或 “ 新媒 体事件 ”等传
播现 象进 行统 一界定 之难 凸显 出此类现 象 的特殊 与 复杂 , 国 内学者 主要从 网络集 体 行动 的涵义 与 特性、 网 络舆 情 和 网络集 体 行 动 的诱 因和 形成 要 素、 网络 群体性 事件 的应对 、 网络群体性 事件 的心 理 和精 神 层 面等 四方 面【 z 】 展 开相 关研 究 。研究 者
体 的使 用与 满足 、 新 媒 体应 用 与技 术 扩散 产 生 的效 果与 影 响等 理论 重 点 , 引发 了 国 内传播 研 究的新 媒 介转向、 丰 富 了传播 研 究的理 论 内涵 、 推动 了传播研 究的本 土化 与规 范化 。 关 键词 新媒 体 ; 理论 进路 ; 传播 研 究 中图分 类 号G2 0 9文 献标识 码A
篇, 其 中新媒 体研 究论 文就有 7 9 篇, 占论 文 总量 的
1 7 . 6 %。《 国 际新 闻界 》 六 年 间发 刊7 2 期, 共 刊 发 论文 1 3 5 5 篇, 其 中新 媒 体 论 文 1 5 4 篇, 占该 刊论 文
总量 的1 1 . 4 %; 《 新 闻大学 》 2 4 期 共刊发论 文5 9 6 篇, 新 媒 体研 究论 文4 4 篇, 占论 文 总数 的7 %; 《 现 代传 播》 4 8 期 共 刊发 论 文2 3 4 7 篇, 新媒 体 研 究论 文 1 6 8
篇, 占论文 总数 的7 %。
一
、
统计 发现 , 2 0 0 6 年 至2 0 1 1 年 国 内新媒 体研 究呈现 出不 断趋热 、 稳 步增 长 的
《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范文
《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篇一一、引言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作为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广泛关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了解并分析其媒介使用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对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媒介使用习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影响及其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工具。
对于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来说,媒介的使用情况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对其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民族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动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媒介使用情况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发放给受访者。
其次,我们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受访者对媒介使用的具体看法和体验。
最后,我们还对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生活环境和媒介使用环境进行了实地观察。
四、调查研究结果1. 媒介使用习惯调查发现,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媒介使用习惯主要以手机和电视为主,其次是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在网络媒体方面,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年轻人群中广泛使用。
而在传统媒体方面,电视新闻仍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
2. 影响因素年龄是影响媒介使用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而年长者则更依赖于电视等传统媒体。
教育程度和职业也对媒介使用产生一定影响,受过高等教育或从事文化相关职业的人群对网络媒体的依赖度更高。
此外,生活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对媒介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3. 媒介使用的影响媒介的使用对陈巴尔虎旗通古斯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和交流互动更加便捷,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开放和文化交流。
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
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并保持着某种和谐。
媒体生态的多样性,广度和深度,与媒体结合的社会和文化理论中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了媒介生态的基本样貌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概况研究宗旨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媒介生态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媒介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涉及的媒体环境,并强调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媒体形式,包括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
源起与奠基人尼尔波兹曼在其1968年的演讲中,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将媒介作为环境来做研究”(“Media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media as environments.”)。
这是媒介生态学这一独特的媒介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意义的一步。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生态这一词是作为一个比喻。
中文把”media ecology”作为比喻的翻译是”媒介生态”,而作为媒介研究学术领域的翻译则是”媒介生态学”。
但在英文中,”mediaecology”一词无论作为比喻还是学术研究的专有名词,在写法和拼法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即便当波兹曼使用的是和原本作为修辞比喻的”media ecology”一样的拼写方式,但他于1968年首次公开将其定义为”对媒介环境的研究”,这也就明显地标志着该词从比喻转为了媒介研究中用于新的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
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麦克卢汉是首位将媒介生态一词作为比喻的学者,但波兹曼则是首位将媒介生态命名为媒介研究中一块正式学术领域的学者。
兴起媒介生态学的起源与兴起在北美。
它之所以值得注目,原因在于它是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的一部分。
这样的社会背景极度需要新思想,也在热切地寻觅观察和生存的新方式。
实际上,大部分后来成为媒生态学经典基础的著作都体现了思考技术和文化关系的这种新思想和新方式。
民族地区新闻报道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的 良策 ,如小 到新 闻报 道少 数 民族考 试 加分 、
西气 东输具体事 实 ,大到 国家现代 化建设与 民 族 区域 社会 发展 中 民族心 理 、信 息认 知 差异 ,
入 到对我 国少数 民族新 闻传播 的研究 中 ,如美
国学者 李侦 ( v i r g i n i a —l i ) 的 《图像表 达 : 超 越 的
一
、
民族 地 区新 闻传 播 与 国家 认 同
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政 治学等有 关把少数 民
的研 究现 状
当前 ,国外 研究少 数 民族新 闻传播 的学者 较 少 ,而且 较其他新 闻传播研究 存在着 较大 的 差 距 。随着 近年 来 民族新 闻传 播 日益 被推 崇 ,
族作 为研究对 象和本体 的其它 学科。其主要 问
巨制 ”l 1 所 形成 的研究 结论 大都是理 论性 强而 指导性弱 ,且这两大研究领域大多是纵 向研 究 、
二 、 民 族地 区新 闻传 播 与 国家 认 同 之 间存在 的问题
( 一 )民族 认 同 与 国 家认 同的界 定
1 . 民族认 同概念 分析 。 “ 民族认 同”一词 中
心理学研究 中受到关 注 ,并最早 由弗 洛伊德 提 出。他认 为 ,认 同是个人 与他人 、群 体或模仿 人物 在情 感 上 、心理 上趋 同的过 程 】 。后 来 ,
埃里克森 的 “ 自我 同一 性 ” 理 论 将 其 发 展 : 自
认 同的关系 ,使 得少数 民族 成员在其 原有 民族
关键 词 : 民族地区 信息传播 民族认 同 国家认同
我 国是 一个 多 民族 杂居 的国家 ,其 中汉 族 多居住 在 国土 的中央 ,绝 大多数 的少数 民族 是 在祖 国的边疆偏 远地 区。这 就意 味着 少数 民族 的家 园就是 国家 的边疆 ,也 就决定 了民族地 区 承担着 守家卫 国的双重 使命 。纵 观历史 ,当边 疆 地区 民族认 同与 国家认 同重合时 ,国家稳定 , 边 疆安全 ; 当 民族认 同与国家认同分离 时 ,就 会 产生 民族冲 突 ,边疆分裂 ,国家 陷入混乱 的
少数民族教育中应厘清的几个基本概念
媒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研究
媒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冬丽来源:《新闻论坛》2023年第06期【内容提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环境再构成作业”的重要机构。
媒介影响着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媒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社会工程的重要作用工具,它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拟态环境”。
但新媒体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信息混杂、传播主体多元、信息不对称、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在网络空间发酵,线上线下极端情绪加速合流增加社会稳定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民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在多元传播主体中,要强调大众传播组织的“把关人”角色,在传播方式上注重议程设置,完善预警机制,细分受众,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管,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介融合。
【关键词】媒介新媒体拟态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工作的纲,其意义自不待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社会工程,身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可能知其全貌。
按照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学者李普曼的看法,我们主观认知的真实和客观环境之间存在一个“拟态环境”,而这个拟态环境就是由媒介所营造的,人们往往是对拟态环境而非客观环境作出反映。
当今社会新媒体的泛在性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社会工程“开展”中要充分关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作用。
我们应对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真实社会建构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
一、媒介、社會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形塑个体或者大众逐渐形成对世界认知的过程被表述为真实的社会建构。
媒体研究者非常强调媒介对于社会建构的作用。
“社会建构是指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做法。
”[1]在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公众舆论》中指出,真实世界和人们所感应的真实之间是不一致的。
《2024年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与受众认知的偏差与弥合》范文
《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与受众认知的偏差与弥合》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工具,媒介形象建构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蒙古族女性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与受众认知之间存在偏差。
本文旨在探讨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现状、偏差及原因,并提出弥合偏差的策略。
二、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现状在媒介传播中,蒙古族女性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一方面,媒体积极传播蒙古族女性的优秀品质和成就,如坚韧不拔、勇敢追求等,树立了正面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受制于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媒体对蒙古族女性的描绘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刻板印象,如偏重于描述她们的外貌和家庭角色等。
三、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与受众认知的偏差尽管媒体在传播蒙古族女性形象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由于媒介自身的主观性和受众的多元性,导致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与受众认知之间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刻板印象: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媒体在描绘蒙古族女性形象时往往存在刻板印象,如过度强调其民族特征和传统角色等。
这种刻板印象导致受众对蒙古族女性的认知产生偏差。
2. 片面化:部分媒体在报道蒙古族女性时,过于关注其外貌、家庭角色等方面,而忽视了她们的内在品质和成就。
这种片面化的报道导致受众对蒙古族女性的认知不够全面。
3. 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受众对蒙古族女性的认知存在差异。
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受众对同一媒介形象的解读存在差异。
四、弥合偏差的策略为了弥合蒙古族女性媒介形象与受众认知的偏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强化多元文化传播:媒体应加强多元文化传播,尊重和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蒙古族女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通过丰富报道内容,展示蒙古族女性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使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她们。
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C957 Doi:10. 19898 / j. cnki. 42 - 1704 / C. 20230310. 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433X(2023)03-0068-07
[1]
围绕国家民族工作主线,本文尝试从工具理性
实践创新。 工具理性指“ 实然” 状态,重点强
调手段、效率和规则。 价值理性指“ 应然” 状
态,重点强调理念、导向和目标。 随着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智慧技术的发展,如何将智慧化
的工具属性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
价值属性有机融合起来,如何在少数民族流动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泛指人口流动中特定的
值理性缺失
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中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缺失问题。
图 1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异化类型
根据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将其表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年第 3 期
协作互动难以形成合力,削弱公共服务的供给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难以被准确、及时和完
能力,不利于切实解决服务民众“ 最后一公
整登记,也无法精准治理和服务。
里”“最后一步路”问题。
(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术 - 价
值理性融合
碎片化
主要是工具理性僭越和价值理性虚化,
多,影响力大,作用不可小觑。 一方面要培养
“政治上靠得住、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
新媒体使用行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两微一端”应用为典型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少数民族获取资讯重要的、甚至首要的渠道,因而,也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场域。
目前,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已顺利实施7期,截至2017年底,在校生3.69万人,涉及内地336所高校。
对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新媒体使用究竟是强化还是淡化了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且这些学生身在内地与“三股势力”保持地理空间远距离,新媒体的作用效应实际上被放大,本文主要从学生角度作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特征(一)研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
测量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媒体使用情况,问卷设计参考了许亚峰、高承海、卢家银、麦麦提、杨青山等学者的研究成果[1]。
2018年11—12月,在东、中、西部的江苏、湖北、陕西共6所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高校,面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分发问卷701份,回收667份,其中603份有效。
使用了SPSS23及EXCEL软件统计数据。
(二)样本特征本次问卷调研受访的603名学生中,维吾尔族占比85.3%,哈萨克族为9.2%,回族为4.0%,蒙古族为1.5%。
男生比例占42.6%,女生为57.4%。
大一学生占比31.9%,大二为29.4%,大三为22.5%,大四为16.2%。
此问卷分布比较均匀,数据的代表性较好,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一)新媒体使用时长及新媒体的行为内容学生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是微信、QQ、微博。
本研究依据汤姆·贝克(Tom P. Bakker)、克莱斯·德弗雷斯(Claes de Vreese)的互联网量表进行测量[2],主要通过两个问题以测定其使用时长。
昨天你使用微信、QQ或微博的时间有多久?上周你使用微信、QQ或微博有几天?受访学生分别在Likert十级量表(1=0—15分钟,2=15—30分钟,3=0.5—1小时,4=1—1.5小时,5=1.5—2小时,6=2—2.5小时,7=2.5—3小时,8=3—3.5小时,9=3.5—4小时,10=4小时以上)和Likert八级量表(0-7天)中填写其使用时长。
来华留学生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留学生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杨晓雯;粟泫瑜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与文化》
【年(卷),期】2022(14)2
【摘要】来华留学生的媒介选择和使用对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会产生影响。
随着来华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领域的深化,留学生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媒介使用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逐渐走进学者的研究视野。
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文化认同理论,对云南大学145名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来华留学生倾向于使用社交平台、电影、网站三类媒介,个体的年龄、性别、汉语水平差异对其中国文化认同产生显著影响。
留学生整体的中国文化认同程度较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大于了解,个体的学历、年龄、国籍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之间具有强相关性。
留学生的媒介使用时间、语言类型、内容偏好、使用动机与使用效果均对其中国文化认同产生显著影响。
作为文化传播者,应该利用媒介使用对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使中国文化在海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总页数】10页(P100-109)
【作者】杨晓雯;粟泫瑜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5
【相关文献】
1.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研究——江西省留学生相关调查和启示
2.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研究r——以福建农林大学留学生为例
3.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研究
4.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以武夷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遗短视频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响机制
非遗短视频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响机制薛可;倪炜伦【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44)2【摘要】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沉寂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获得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
基于媒介丰富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N=517)、访谈法探索了非遗短视频媒介丰富度、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智力和父母学历水平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1)非遗短视频表达方式丰富度、信息质量丰富度均正向影响青少年文化自信。
信息内容丰富度能够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感这一中介变量正向影响青少年文化自信。
(2)中华民族认同感是非遗短视频媒介丰富度对青少年文化自信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
(3)文化智力水平正向调节非遗短视频媒介丰富度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
(4)父母学历水平正向调节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研究从平台、内容和社会教育角度提出了建议,为研究非遗短视频传播效果、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提供了可借鉴的视角和思路。
【总页数】10页(P56-63)【作者】薛可;倪炜伦【作者单位】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相关文献】1.立足本土非遗树立文化自信——区域性推动非遗入校园的实践研究2.接力"非遗"传承,唱响文化自信——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以"非遗"文化为"媒",育核心素养之"魂"3.燕赵音乐类非遗项目在青少年文化自信构建中的应用与传承4.燕赵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构建研究5.传统戏剧类非遗短视频青少年观看意愿的影响因素——以皮影短视频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