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数
D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不 变,电子数可能改变。]
栏目导航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 8 个电子 D.当 M 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 18 个电子 B [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近,A 错误;氦最外层 只有 2 个电子,C 错误;当 M 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 8 个电子, D 错误。]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 子 结 构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
(2)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 子电中性)
【微思考】什么是质子或中子的相对质量? 提示: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
(1.66×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答案] (1)8 10 (2)21
栏目导航
核心突破 攻重难
栏目导航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1.确定元素的种类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某些特点可以确定元素的种类,注意
1~20 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关系。
特殊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Li、Si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Be、Ar
栏目导航
1.A、B 两种原子,A 的 M 电子层比 B 的 M 电子层少 3 个电
子,B 的 L 电子层电子数恰为 A 的 L 电子层电子数的 2 倍。A 和 B
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件 图文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件 图文

年代 1911年
模型
卢瑟福 原子 模型
观点或理论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 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 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 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 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年代 1913年
模型
玻尔原子 模型
1926~ 1935年
电子云 模型
观点或理论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 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9)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迁移·应用】 1.(2019·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检测)下列各原子结构示 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 )
【解析】选D。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 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A、B 为第二、第三周期元素;L层最多排8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原子的L层 有8个电子,A原子的L层有4个电子,故A是碳原子;A原子 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故B为铝原子。
2.用A+、B-、C2-、D、E、F和G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 的七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 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________。
知识点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重点释疑】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 ) (2)钾原子的M层可以排9个电子。 ( ) (3)每一周期的最外层电子均是由1个至8个电子。 ( ) (4)同周期中元素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 ) (5)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族序数。 ( ) (6)0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 (7)每一纵列一定为一族。 ( ) (8)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新的变化 了。 ( ) 答案(1)× (2)× (3)× (4)√ (5)× (6)× (7)× (8)×

⑧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⑨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⑩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提示①H、Li、Na、K ②He、Be、Mg、Ca ③Be、Ar ④C
O Ne ⑤He、C、S、O ⑥H、Be、Al ⑦Li ⑧Be
⑨Li、Si ⑩Li、P ⑪11H
为2、3或4。若含有2个电子层,则电子数为10,不满足质子数是最
外层电子数的3倍;若含有3个电子层,则电子数为15,满足质子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为P,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5;
若含有4个电子层,则电子数为20,不满足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3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微思考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提示(1)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3)阴离子: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例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就是一个族 B.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C.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每个长周期均包含32种元素
解析 A项,第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 B项,主族元素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例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个
(× )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
(√ )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Li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反应剧烈, 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 O2 Na 2O2
金属活动性:K > Na
总结 ▶ 相同条件下,碱金属从Li到Cs,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说
明金属越来越活泼。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2)钠、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钾浮于水面;迅速熔化成银 色小球;四处游动;反应剧 烈;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 烧 ;反应后滴入酚酞;溶 液变红。
质量数(N)
3.核外电子排布
质子数(Z)
(1)电子层: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能量不同 的区域简化为 不连续的壳,层 称作电子层。
(2)电子层划分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MNO P Q
离核远近

课件2: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件2: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答案】A
二、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和过渡元素 1.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元素周期表可以分成几个区?分析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哪 些区域。 答案:共有5个区:s、p、d、ds、f区。 ①s区(除氢元素),d区, ds区,f区的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容易失去最外层及倒数第二层的电子,表现金属性,属于金属。 ②p区的左下角元素也是金属元素。
【答案】B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或[Xe]6s1
2.周期系的形成 (1)周期系的形成。 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_碱__金__属__,就开始 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 到8个电子,出现_稀__有__气__体__,形成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形成周 期系。
(2)原因:_元__素__的_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1)主 3 ⅡA s (2)主 5 ⅣA p (3)副 4 ⅢB d (4)副 4 ⅠB ds
【变式训练2】电子构型为[Ar]3d104s2的元素是( )
A.稀有气体 C.主族元素
B.过渡元素 D.卤族元素
【解析】选B。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中出现d轨道,应为ⅡB 族元素,而副族元素属于过渡元素,故B正确。
【典例剖析1】 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作半金属或准金属, 为什么? 答案: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没有严格的界限,处于非 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 出一定的金属性,因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

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5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一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1、古原子说
希腊词“原子”— “ato2m、o近s”代原子学说
——不可分割
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倍 比定律
原子不可再分。
6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3、枣糕模型:
1906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
阴极
O
K
狭缝 +
7
4、Rutherford E有核原子模型
镧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镝 钬 铒 铥 镱镥
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Md 102 No 103 Lr
锕 钍 镤 铀镎 钚 镅 锔 锫 锎 锿 镄 钔 锘 铹
4
第一节
电子运动状态的 量子力学概念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He+
Rutherford E “有核”原子模型: ◆ 原子核好比是太阳,电子好比是绕 太阳运动的行星,绕核高速运动。 8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核外电子有怎样的状态呢?
◆该模型与经典的电磁学发生矛盾: 绕核电子应不停地连续辐射能量, 结果: (1)应得到连续光谱; (2)原子毁灭。 事实: (1)原子没有毁灭; (2)原子光谱也不是连续光谱而是
7 87 Fr 88 Ra 89-103 104 Rf 105 Db 106 Sg 107 Bh 108 Hs 109 Mt 110 111 112
钫 镭 Ac-Lr 钅卢 钅杜 钅喜 钅波 钅黑 钅麦 Uun Uuu Uub
114 116 118
镧系 锕系
57 La 58 Ce 59 Pr 60 Nd 61 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Er 69Tm 70 Yb 71 Lu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解析】选B。因为金属性Li<Na<K<Rb,所以碱性 LiOH<NaOH<KOH<RbOH,Rb比K更易与水反应,B项正确,A 、D两项错误;每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不能作为判断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来看 ,Fe比Na的金属活动性弱,C项错误。
【方法规律】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__N>a;金属的活 泼性:K__>Na。
【巧判断】 (1)碱金属元素即ⅠA元素。 ( ) 提示:×。第ⅠA元素包括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
(2)从上到下,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 降低。 ( ) 提示:×。钾的密度比钠小。
(3)K比Na活泼,故K可以从钠盐溶液中置换出Na。
? 提示: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中大多数含有钠元素,其焰 色试验为黄色,黄色能掩盖紫色。
3.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元素 Li、Na、K、Rb、Cs(原子序数增大)
相同点
除铯外,其余都呈___银__白色,它们都比 较软,有延展性,密度较___,小熔点较___, 低
导电、导热性强
密度 逐渐__增__大_(钠、钾反常)
【解析】选D。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 质的失电子能力越强,碱金属族元素,Na、K、Rb、Cs的 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其单质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A正确; 同一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 大,Na、K、Rb、Cs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半径依次 增大,B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
(2)钠、钾与水反应的比较
碱金属 单质


实验 操作
碱金属 单质

课件8: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件8: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 1 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目标导航
1.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进一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区的划分。 3.能够对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元素周期表
基础梳理
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答案】 C
2.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个区,以下元素属于 s 区的
是( )
A.Fe
B.Mg
C.As
D.Cu
【解析】 最外层只有 1~2 个 s 电子,次外层无 d 电子,价电子排布为 ns1~2(包括ⅠA、ⅡA 族)的元素属于 s 区元素,只有 Mg 符合。
【答案】 B
3.下列各组元素属于 p 区的是( )
【提示】 0 族(He)、ⅡA 族、ⅡB 族、ⅢB 族、ⅣB 族、ⅤB 族、ⅦB 族、 Ⅷ族。
核心突破 1.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 (1)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
主族序数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价电子排布 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①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价电子总数=最高正价(O、F 除外)。 ②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相同,价电子全部排布在 ns 或 nsnp 轨道上。 (2)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排布为 1s2 或 ns2np6。
(3)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第四周期为例)的价电子排布 族序数 价电子排布 ⅢB (n-1)d1ns2 ⅣB (n-1)d2ns2 ⅤB (n-1)d3ns2 ⅥB (n-1)d5ns1 ⅦB (n-1)d5ns2 Ⅷ (n-1)d6~8ns2 ⅠB (n-1)d10ns1 ⅡB (n-1)d10ns2

《元素周期表 核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 核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 元素结束
【解析】选C。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第Ⅷ 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A项错误;对于0族元素、 副族元素及第Ⅷ族元素来说,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 层数,C项正确;第一周期的元素从氢元素开始,以稀有 气体元素结束,D项错误。
2.(2019·兰州高一检测)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Y X Z
A.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B.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 C.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D.X、Y、Z一定为短周期元素
【解析】选D。X、Y、Z为主族元素,Y一定不在第一周 期,则X、Y、Z均可能为长周期元素,D项错误;若X、Y、 Z分别位于第三、四、五周期的右边,则Y的原子序数为 a-17;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若X、Y、Z分别位 于第四、五、六周期的右边,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正确。
【典例2】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所示。已知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 则A、B、C是 (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思维建模】解答本类试题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C。短周期元素A、B、C,设A的原子序数为 m,则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8-1和m+8+1,由题意知 (m+8-1)+(m+8+1)=4m,则m=8,故选C。
【误区警示】在同主族相邻两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关 系中,1、2周期,3、4周期,5、6周期过渡元素的左侧和 右侧相差数目不同,因此在利用原子序数推断时应首先 确定元素的大体位置位于过渡元素的左侧还是右侧。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元素:Li、Si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H、Be、Al 1至20号元素中,
族 序 数
ⅠⅡ ⅢⅣⅤ Ⅵ A A BBB B
Ⅶ B

ⅠⅡⅢⅣⅤⅥⅦ BBAAAAA
0
常见族的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 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2)族的分类 18个纵行16个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7个)
表示方法: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质子
电子
中子
质子 带正电荷
{ {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荷)中子
不带电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构成原子 的粒子
质量/kg
电子 9.109×10-31
质子 1.673×10-27
中子 1.675×10-27
相对质量
1/1836 (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K+、Ca 2+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是:S2- 、Cl-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每一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除稀有气体元素) 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即周期。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即族。

高中化学: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4页PPT

高中化学: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4页PPT

(二)周期的划分
构造原理: 1s;2s 2p;3s 3p;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7s 5f 6d
周 期 ⅠA
一 H 1s1 二 Li 2s1 三 Na 3s1 四 K 4s1 五 Rb 5s1 六 Cs 6s1 七 Fr 7s1
零族
He 1s2 Ne 2s22p6 Ar 3s23p6 Kr 3d104s24p6
2.电负性大小的标准: F:4.0 Li: 1.0 3.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电负性是一个相对数值
①同周期:左→右,增大 ②同主族:上→下,减小
思考:电负性最大的前三种和最小的元素分 别是什么? F的电负性(4.0)最大,其次是O(3.5)和 N(3.0)。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Cs和Fr(0.7)。
4.电负性的应用:
ds区元素:包括IB族和IIB族元素。
f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基本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四)族的划分
主族元素: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外围电子数=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大多数族次=(n-1)d+ns的电子数 0 族元素:最外层电子均为ns2np6排布。
He(1s2)除外
<思考> 4.元素周期表可分为那些族?为什么副族元 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思考> 5.为什么在元 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 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 三角区内(图1-17)
<思考> 6.处于非金属 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 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 属。为什么?
周期 元素数目
一 二 三四 五六七 2 8 8 18 18 32 32(?)
金属元素数目 0 2 3 14 15 30 ?
二、元素周期律
O 13.62 1s2 2s2 2P4 F 17.42 3.元素电离能Ne与元21素.5性7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最新ppt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最新ppt
【思考·讨论】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 而是 ,请说明理由。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电子排布规律中的“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相矛盾,不符合电子排布的规律,即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18个电子,而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
【解析】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钠 氧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补偿训练】 1.(2019·长沙高一检测)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一定数量规律并相互制约。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
【案例示范】【典例1】(2019·济南高一检测)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案例示范】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满足a+b=8,所以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且K层为2个电子,L层为6个电子,所以a=6,b=2。进而推知B的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即A为O,B为Si。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SiO2。

化学--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1页PPT

化学--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1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化学--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 表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Bibliotek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4.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
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3
问题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活动1:思考:教材P14科学探究1,并根据各周
期开头与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总结
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1s1
1s2
①周期结构特点: 除第一周期外,各
2s1
2s22p6 周期均以填充s能级
10
归纳总结:各区元素特点
族序数
价电子排布 元素分类
s区 ⅠA、ⅡA族 p区 ⅢA~0族
ns1、ns2 ns2np1~6
活泼金属(除H)
大多为非金属
d区 ⅢB~Ⅷ族 (n-1)d1~8ns2
ds区 ⅠB、ⅡB族 (n-1)d10ns1~2
f区 镧系和锕系
(n-2)f0~14 (n-1)d0~2ns2
相等 (氦、镧系、锕系除外)
7
活动2:阅读教材P14科学探究 2,思考: 1.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除ds区外,区的名称都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 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s区、d区、ds区、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分别有2个、8个、2个、6个纵列。 3. s区、p区、d区、 ds区各包含哪些族的元素? 外围电子排布的特点?主要包含金属还是非金 属元素?
13
活动5:观察各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层排布与族序数 的关系,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有什么关系?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ns1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VIII ⅠB ⅡB
ns2
ns2np1
(n-1)d1 ns2
ns2np2
(n-1)d2 ns2
ns2np3
(n-1)d3 ns2
族序数=价电子总数个位数 第Ⅷ族:价电子总数为8~10 如:29Cu 3d104s1 10+1=11尾数是1所以,是IB。
15
【例1】 (学与导11页) 【变式训练1】 (1) 1s22s22p63s2是 主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第 三 周期ⅡA 族,属于 s 区元素; (2) [Kr]4d105s25p2是 主 族元素,位于周期 表中第 五 周期 ⅣA 族,属于 p 区元素; (3) [Ar]3d104sl是 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第 四 周期ⅠB 族,属于 ds 区元素。
3s1
3s23p6 的元素(碱金属)
4s1
4s24p6 开始,并以填充满p
5s1
5s25p6 能级(稀有气体)
6s1
6s26p6 的元素告终。
通式:ns1——ns2np6 实质: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4
活动2:元素周期系的周期是单调的吗?呈怎样 的变化规律? 不是。每一周期里元素数目并不总是一样多, 随周期序数递增而增多,金属数目也增多。
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
思考:为什么s区、d区、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氢除外)?
11
活动4:教材P14-15科学探究 4-6
4. 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副族元素处于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的区域, 因此,又把副族元素称为过渡元素。
5.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 在右上角三角区内(如图)?
(n-1)d10 ns2
ns2np4
(n-1)d5 ns1 (n-1)d5 ns2
(n-1)d10 ns1
(n-1)d6 ns2
ns2np5 ns2np6
(n-1)d7 ns2
(n-1)d8ns2
14
根据电子层结构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①周期数=最大能层数 (钯除外,因为46Pd [Kr]4d10,最大能层数是4, 但是在第五周期) ②族序数:外围电子(价电子)总数决定 主族元素: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n-1)d+ns的电子总数=纵行数
这是由元素的价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 递变规律决定的。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元素 从左到右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 属性渐弱,结果使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元素主要呈 现非金属性。
12
6. 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 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 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因 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之为半金属或准金属。
8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简图
ⅠA
0
1
Ⅱ 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S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4区
5 6 7
镧系 锕系
d区
ds 区
f区
p区
9
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各族价电子排布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ns1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VIII ⅠB ⅡB
ns2
ns2np1
(n-1)d1 ns2
p2
(n-1)d2 ns2
ns2np3
(n-1)d3 ns2
(n-1)d10 ns2
ns2np4
(n-1)d5 ns1 (n-1)d5 ns2
(n-1)d10 ns1
(n-1)d6 ns2
ns2np5 ns2np6
(n-1)d7 ns2
(n-1)d8ns2
周期 一
元素 数目 2 金属 0 数目 非金属 2 数目
二三 88 23 65
四五六七
18
18
32
32
(26)
14 15 30 31
(26)
43
21
(0) 5
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像螺壳上的螺旋
6
问题二: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活动1:思考:教材P14科学探究 2 (1)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 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 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即为最外层电子 过渡元素价电子与最外层、次外层甚至倒数 第三层电子有关 (2)每个纵列的价电子总数是否相等呢?
1
周期:三短四长七周期
族:七主七副Ⅷ和0

周期
1.必修2中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周期是指 ;
族是指

2.周期表的结构如何?
3.你能利用哪些知识由元素原子结构推测其在
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2
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 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
16
归纳拓展:(学与导12页) 1. d、ds、f 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 要集中 p 区。主族主要含 s、p 区,副 族主要含 d、ds、f 区,过渡元素主要含
d、ds、f 区。
2.价电子特征排布 s区:价电子数=主族序数 d区:价电子总数=副族序数(第Ⅷ族例外) ds区:价电子总数=所在的列序数 p区:价电子总数=主族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