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套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册教案目录第一章 三角函数 (1)第1课时 §1.1 任意角.................................................................................................. 1 第2课时 §1.2弧度制 .................................................................................................. 6 第3课时 §1.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 10 第4课时 §1.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 14 第5课时 §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 ................................................................. 19 第6课时 §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2) ............................................................. 24 第7课时 §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 ........................................................... 28 第8课时 §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 ........................................................... 33 第9课时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 38 第10课时 §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 43 第11课时 §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 50 第12课时 §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 56 第13课时 §1.3.3 函数)sin(ϕω+=x A y 的图象(1)........................................... 60 第14课时 §1.3.3 函数)sin(ϕω+=x A y 的图象(2)........................................... 66 第15课时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1) ................................................................. 71 第16课时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2) ................................................................. 76 第二章平面向量 (80)第1课时 §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 80 第2课时 §2.2向量的加法 ......................................................................................... 85 第3课时 §2.2向量的减法 .. (90)第4课时§2.2向量的数乘 (93)第5课时§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97)第6课时§2.3.2向量的坐标表示(1) (100)第7课时§2.3.2向量的坐标表示(2) (105)第9课时§2.4向量的数量积(1) (109)第9课时§2.4向量的数量积(2) (114)第10课时§2.4向量的数量积(3) (119)第11课时§2.5向量的应用 (122)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125)第1课时§3.1.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125)第2课时§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1) (128)第3课时§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 (129)第4课时§3.1.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130)第一章 三角函数第1课时 §1.1 任意角【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二、过程与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考虑问题要细致,说理要明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新编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套学案
、下面两个集合的意义你能画图解释吗?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的集合{(x,y)|y=x+1}几何意义是什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的集合{(x,y)|y<x+1}几何意义是什么?
.定侧方法
y=kx+b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
3: a>b,cR
4: a>b,0c ;a>b,0c
5: a>b,cd (加法法则)
6: a>b>0,0cd (乘法法则)
7: a>b>0,*nN (乘方法则)
会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1)作业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若10t,则不等式0)1)((
xtx的解集是
.已知集合}04|{2xxA,}062|{2xxxB,
BCA
________________;BCAR____________________.
C550.,现测得山脚下的平均气温为C22,该植物种在山区多高处为宜?(列出不
.某化工厂制定明年某产品的生产计划,受下面条件的制约:生产此产品的工人数不超
200人;每个工人年工作约计h2100,预计此产品明年销售量至少80000袋;每袋需
h4;每袋需用原料kg20;年底库存原料t600,明年可补充t1200.试根据这些数据
会解一些简单的含参数的不等式.
(一)三个二次间的关系
b42 0 0 0
bxaxy2
0a)的图
根002acbx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xxx 有两相等实根 abxx221 无实根
【苏教版】数学必修四:教案学案高中数学必修4的教学建议
数学学科《必修4》的教学指导一.课标要求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简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内容与要求1.三角函数(约16课时)(1)任意角、弧度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π/2±α, 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能画出y=sin x, y=cos x, y=tan x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π/2,π/2)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
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x+cos2x=1,sin x/cos x=tan x。
⑤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in(ωx+φ)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Asin(ωx+φ)的图象,观察参数A,ω ,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⑥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2.平面向量(约12课时)(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目录1.1.1任意角1.1.2弧度制1.2.1第1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2.3第1课时诱导公式(一~四)1.2.3第2课时诱导公式(五~六)1.3.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1.3.2第1课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2第2课时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3.3第1课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变换1.3.3第2课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1.3.4三角函数的应用2.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2.2.1向量的加法2.2.2向量的减法2.2.3向量的数乘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3.2第1课时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2.3.2第2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2.4第1课时向量的数量积2.4第2课时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2.5向量的应用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第1课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3.2第2课时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的应用3.3几个三角恒等式疑难规律方法1疑难规律方法2疑难规律方法3章末复习课1章末复习课2章末复习课31.1.1任意角学习目标 1.了解角的概念.2.掌握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意义.3.熟练掌握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会用集合符号表示这些角.知识点一角的相关概念思考1用旋转方式定义角时,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思考2将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到OB位置,有几种旋转方向?思考3如果一个角的始边与终边重合,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零角吗?梳理(1)角的概念:一个角可以看成平面内____________绕着________O从一个位臵OA________到另一个位臵OB所成的图形.点O是角的顶点,射线OA,OB分别是角α的________和________.(2)按照角的旋转方向,分为如下三类知识点二象限角、轴线角思考把角的顶点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旋转该角,则其终边(除端点外)可能落在什么位置?梳理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角的________(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称这个角为轴线角.知识点三终边相同的角思考1假设60°的终边是OB,那么-660°,420°的终边与60°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与60°分别相差多少?思考2如何表示与60°终边相同的角?梳理终边相同角的表示一般地,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α,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________的和.类型一任意角概念的理解例1(1)给出下列说法: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③第二象限角是钝角;④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写上)(2)将时钟拨快2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反思与感悟 解决此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锐角、钝角、0°~90°角、象限角等概念.角的概念推广后,确定角的关键是确定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的大小. 跟踪训练1 写出下列说法所表示的角. (1)顺时针拧螺丝2圈;(2)将时钟拨慢2小时30分,分针转过的角.类型二 象限角的判定例2 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150°;(2)650°;(3)-950°15′. 引申探究确定αn (n ∈N *)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反思与感悟 判断象限角的步骤: (1)当0°≤α<360°时,直接写出结果.(2)当α<0°或α≥360°时,将α化为k ·360°+β(k ∈Z ,0°≤β<360°),转化为判断角β所属的象限.跟踪训练2 下列各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请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 ,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1)60°;(2)-21°.类型三终边相同的角命题角度1求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例3在与角10 030°终边相同的角中,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1)最大的负角;(2)最小的正角;(3)[360°,720°)的角.反思与感悟求适合某种条件且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其方法是先求出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形式,再依条件构建不等式求出k的值.跟踪训练3写出与α=-1 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β写出来.命题角度2求终边在给定直线上的角的集合例4写出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角的集合.反思与感悟求终边在给定直线上的角的集合,常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即分x≥0和x<0两种情况讨论,最后再进行合并.跟踪训练4写出终边在直线y=33x上的角的集合.类型四区域角的表示例5如图所示.(1)写出终边落在射线OA,OB上的角的集合;(2)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反思与感悟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在0°~360°上写出角的集合,再利用终边相同的角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角的集合,如果集合能化简的还要化成最简.跟踪训练5如图所示,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1.-1 120°角所在象限是________.2.与-457°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3.2 017°是第________象限角.4.与-1 692°终边相同的最大负角是________.5.写出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S.1.对角的理解,初中阶段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高中阶段应用“运动”的观点下定义,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旋转方向”决定角的“正负”,“旋转幅度”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2.关于终边相同的角的认识一般地,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注意:(1)α为任意角.(2)k·360°与α之间是“+”号,k·360°-α可理解为k·360°+(-α).(3)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4)k∈Z这一条件不能少.答案精析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思考1 角的构成要素有始边、顶点、终边. 思考2 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旋转方向.思考3 不一定,若角的终边未作旋转,则这个角是零角.若角的终边作了旋转,则这个角就不是零角.梳理 (1)一条射线 端点 旋转 始边 终边 (2)逆时针 顺时针 知识点二思考 终边可能落在坐标轴上或四个象限内. 梳理 终边 知识点三思考1 它们的终边相同.-660°=60°-2×360°,420°=60°+360°,故它们与60°分别相差了-2个周角及1个周角. 思考2 60°+k ·360°(k ∈Z ). 梳理 周角 题型探究例1 (1)① (2)-120° 跟踪训练1 (1)-720° (2)900°例2 解 (1)因为-150°=-360°+210°,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15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10°角,它是第三象限角.(2)因为650°=360°+290°,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65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90°角,它是第四象限角.(3)因为-950°15′=-3×360°+129°45′,所以在0°~360°范围内,与-950°15′角终边相同的角是129°45′角,它是第二象限角. 引申探究解 一般地,要确定αn 所在的象限,可以作出各个象限的从原点出发的n 等分射线,它们与坐标轴把周角分成4n 个区域,从x 轴的非负半轴起,按逆时针方向把这4n 个区域依次标上1,2,3,4,…,4n ,标号为几的区域,就是根据α所在第几象限时,αn 的终边所落在的区域,如此,αn所在的象限就可以由标号区域所在的象限直观的看出.跟踪训练2解(1)60°角是第一象限角,所有与6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β|β=60°+k·360°,k∈Z},S中适合-360°≤β<720°的元素是60°+(-1)×360°=-300°,60°+0×360°=60°,60°+1×360°=420°.(2)-21°角是第四象限角,所有与-21°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β|β=-21°+k·360°,k∈Z},S中适合-360°≤β<720°的元素是-21°+0×360°=-21°,-21°+1×360°=339°,-21°+2×360°=699°.例3解与10 030°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形式为β=k·360°+10 030°(k∈Z),(1)由-360°<k·360°+10 030°<0°,得-10 390°<k·360°<-10 030°,解得k=-28,故所求的最大负角为β=-50°.(2)由0°<k·360°+10 030°<360°,得-10 030°<k·360°<-9 670°,解得k=-27,故所求的最小正角为β=310°.(3)由360°≤k·360°+10 030°<720°,得-9 670°≤k·360°<-9 310°,解得k=-26,故所求的角为β=670°.跟踪训练3解由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知,与角α=-1 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1 910°,k∈Z}.∵-720°≤β<360°,即-720°≤k·360°-1 910°<360°(k∈Z),∴31136≤k<61136(k∈Z),故取k=4,5,6.当k=4时,β=4×360°-1 910°=-470°;当k=5时,β=5×360°-1 910°=-110°;当k=6时,β=6×360°-1 910°=250°.例4解{α|α=120°+n·180°,n∈Z}跟踪训练4解终边在y=33x(x≥0)上的角的集合是S1={α|α=30°+k·360°,k∈Z};终边在y=33x(x<0)上的角的集合是S2={α|α=210°+k·360°,k∈Z}.因此,终边在直线y=33x上的角的集合是S=S1∪S2={α|α=30°+k·360°,k∈Z}∪{α|α=210°+k·360°,k∈Z},即S={α|α=30°+2k·180°,k∈Z}∪{α|α=30°+(2k+1)·180°,k∈Z}={α|α=30°+n·180°,n∈Z}.故终边在直线y=33x上的角的集合是S={α|α=30°+n·180°,n∈Z}.例5解(1)终边落在射线OA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k·360°+210°,k∈Z}.终边落在射线OB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k·360°+300°,k∈Z}.(2)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角的集合是{α|k·360°+210°≤α≤k·360°+300°,k∈Z}.跟踪训练5解设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为α,角α的集合由两部分组成:①{α|k·360°+30°≤α<k·360°+105°,k∈Z};②{α|k·360°+210°≤α<k·360°+285°,k∈Z}.∴角α的集合应当是集合①与②的并集,即S={α|k·360°+30°≤α<k·360°+105°,k∈Z} ∪{α|k·360°+210°≤α<k·360°+285°,k∈Z}={α|2k·180°+30°≤α<2k·180°+105°,k∈Z}∪{α|(2k+1)180°+30°≤α<(2k+1)·180°+105°,k∈Z}={α|2k·180°+30°≤α<2k·180°+105°或(2k+1)·180°+30°≤α<(2k+1)·180°+105°,k∈Z} ={α|n·180°+30°≤α<n·180°+105°,n∈Z}.当堂训练1.第四象限2.{α|α=k·360°+263°,k∈Z}3.三 4.-252°5.{β|β=n·90°,n∈Z}1.1.2弧度制学习目标 1.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能对弧度和角度进行正确的转换.2.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并能应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知识点一角度制与弧度制思考1在初中学过的角度制中,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思考2在弧度制中,1弧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如何表示?思考3“1弧度的角”的大小和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有关系吗?梳理(1)角度制和弧度制(2)角的弧度数的计算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α|=l r.知识点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思考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之间如何进行换算呢?梳理 (1)角度与弧度的互化(2)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关系知识点三 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思考 扇形的面积与弧长公式用弧度怎么表示?类型一 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例1 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20°;(2)-15°;(3)7π12;(4)-11π5.反思与感悟 将角度转化为弧度时,要把带有分、秒的部分化为度之后,牢记π rad =180°即可求解.把弧度转化为角度时,直接用弧度数乘以⎝⎛⎭⎫180π°即可. 跟踪训练1 (1)把112°30′化成弧度; (2)把-5π12化成度.类型二 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例2 把下列各角化成2k π+α(0≤α<2π,k ∈Z )的形式,并指出是第几象限角. (1)-1 500°;(2)23π6;(3)-4.反思与感悟 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2k π+α(k ∈Z )时,其中2k π是π的偶数倍,而不是整数倍,还要注意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跟踪训练2 (1)把-1 480°写成α+2k π(k ∈Z )的形式,其中0≤α≤2π; (2)在[0°,720°]内找出与2π5角终边相同的角.类型三 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的应用例3 (1)若扇形的中心角为120°,半径为3,则此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如果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4,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联系半径、弧长和圆心角的有两个公式:一是S =12lr =12|α|r 2,二是l =|α|r ,如果已知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求解时应注意先把度化为弧度,再计算. 跟踪训练3 一个扇形的面积为1,周长为4,求圆心角的弧度数.1.将5π12化为角度是________.2.时针经过一小时,转过了________rad.3.若θ=-5,则角θ的终边在第______象限.4.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 ,面积是2 cm 2,则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5.已知⊙O 的一条弧AE 的长等于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从OA 顺时针旋转到OE 所形成的角α的弧度数是________.1.角的概念推广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2.解答角度与弧度的互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180°=π rad ”这一关系式. 易知:度数×π180rad =弧度数,弧度数×⎝⎛⎭⎫180π°=度数. 3.在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都得到了简化,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角的单位取弧度.答案精析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思考1 周角的1360等于1度.思考2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radian)的角,用符号rad 表示. 思考3 “1弧度的角”的大小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是一个定值,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梳理 (1)1360角度制 半径长 圆心角 1弧度 弧度 知识点二思考 利用1°=π180 rad 和1 rad =(180π)°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梳理 (1)2π 360° π 180° 0.017 45 57.30° (2)45° 90° 135° 270° 0 π6 π3 2π35π6 知识点三思考 设扇形的半径为r ,弧长为l ,α为其圆心角,则:题型探究例1 解 (1)20°=20π180=π9. (2)-15°=-15π180=-π12.(3)7π12=712×180°=105°. (4)-11π5=-115×180°=-396°.跟踪训练1 解 (1)5π8(2)-75°例2 解 (1)∵-1 500°=-1 800°+300°=-5×360°+300°. ∴-1 500°可化成-10π+5π3,是第四象限角.(2)∵23π6=2π+11π6,∴23π6与11π6终边相同,是第四象限角.(3)∵-4=-2π+(2π-4),π2<2π-4<π.∴-4与2π-4终边相同,是第二象限角. 跟踪训练2 解 (1)16π9+2×(-5)π (2)72° 432°例3 (1)π (2)4sin 1跟踪训练3 2 当堂训练1.75° 2.-π63.一4.1或45.- 3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1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2.借助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知识点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使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在终边上任取一点P,作PM⊥x 轴于M,设P(x,y),|OP|=r.思考1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等于什么?思考2对确定的锐角α,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是否随P点在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思考3在思考1中,当取|OP|=1时,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怎样表示?梳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知识点二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思考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判断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吗?梳理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如图所示.口诀:“一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四______”.类型一 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命题角度1 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坐标求三角函数值 例1 已知θ终边上一点P (x,3)(x ≠0),且cos θ=1010x ,求sin θ,tan θ.反思与感悟 (1)已知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①先利用直线与单位圆相交,求出交点坐标,然后再利用正、余弦函数的定义求出相应地三角函数值.②在α的终边上任选一点P (x ,y ),设P 到原点的距离为r (r >0),则sin α=y r ,cos α=xr .当已知α的终边上一点求α的三角函数值时,用该方法更方便.(2)当角α的终边上点的坐标以参数形式给出时,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跟踪训练1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3a,4a )(a ≠0),求2sin α+cos α的值.命题角度2 已知角α终边所在直线求三角函数值例2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3x 上,求10sin α+3cos α的值.反思与感悟 在解决有关角的终边在直线上的问题时,应注意到角的终边为射线,所以应分两种情况处理,取射线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的坐标的(a ,b ),则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为sin α=b a 2+b 2,cos α=a a 2+b 2,tan α=ba .跟踪训练2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3x 上,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类型二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例3 (1)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点P (sin α,cos α)在第________象限. (2)确定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①sin 182°;②cos(-43°);③tan 7π4.反思与感悟 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由角的终边所在位臵确定,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确定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同时牢记各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跟踪训练3 (1)已知点P (tan α,cos α)在第三象限,则α是第________象限角. (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①sin 145°cos(-210°);②sin 3·cos 4·tan 5.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4,3),则cos α=________. 2.已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 (55,-255),则sin α+cos α=________. 3.若点P (3,y )是角α终边上的一点,且满足y <0,cos α=35,则tan α=________.4.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sin α|sin α-cos α|cos α|的值是________.5.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x ,-2)(x ≠0),且cos α=x3,求sin α和tan α.1.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2.角α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只与角α所在象限有关,角α所在象限确定,则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一定确定,规律是“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3.终边相同的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但两个角的某一个函数值相等,不一定有角的终边相同,更不一定有两角相等.答案精析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思考1 sin α=y r ,cos α=x r ,tan α=yx.思考2 不会.因为三角函数值是比值,其大小与点P (x ,y )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α的终边位置有关,即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只与角有关. 思考3 sin α=y ,cos α=x ,tan α=yx .梳理 y r y r x r x r y x y x知识点二思考 由三角函数定义,可以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梳理 全正 正弦 正切 余弦 题型探究例1 解 由题意知r =|OP |=x 2+9, 由三角函数定义得 cos θ=x r =xx 2+9 .又∵cos θ=1010x ,∴x x 2+9=1010x . ∵x ≠0,∴x =±1. 当x =1时,P (1,3), 此时sin θ=312+32=31010,tan θ=31=3.当x =-1时,P (-1,3), 此时sin θ=3(-1)2+32=31010,tan θ=3-1=-3.跟踪训练1 解 ±1例2 解 由题意知,cos α≠0.设角α的终边上任一点为P (k ,-3k )(k ≠0),则x =k ,y =-3k , r =k 2+(-3k )2=10|k |.(1)当k >0时,r =10k ,α是第四象限角, sin α=y r =-3k 10k =-31010,1cos α=r x =10k k=10, ∴10sin α+3cos α=10×⎝⎛⎭⎫-31010+310=-310+310=0.(2)当k <0时,r =-10k ,α是第二象限角, sin α=y r =-3k -10k =31010,1cos α=r x =-10k k=-10, ∴10sin α+3cos α=10×31010+3×(-10)=310-310=0.综上所述,10sin α+3cos α=0.跟踪训练2 -32 -123例3 (1)四 (2)①- ②+ ③- 跟踪训练3 (1)二 (2)①- ②+ 当堂训练1.-45 2.-55 3.-43 4.25.解 因为r =|OP |=x 2+(-2)2,所以由cos α=x 3,得x x 2+(-2)2=x 3,解得x =±5.当x =5时,sin α=-23,tan α=-255;当x =-5时,sin α=-23,tan α=255.第2课时三角函数线学习目标 1.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2.了解三角函数线的意义,能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一个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能利用三角函数线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知识点一有向线段思考1比如你从学校走到家和你从家走到学校,效果一样吗?思考2如果你觉得效果不同,怎样直观的表示更好?梳理有向线段(1)有向线段:规定了________(即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2)有向直线: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有向直线.(3)有向线段的数量:根据有向线段AB与有向直线l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分别把它的长度添上______或______,这样所得的数,叫做有向线段的数量,记为AB.(4)单位圆:圆心在________,半径等于____________的圆.知识点二三角函数线思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过点P作PM⊥x轴,过点A(1,0)作单位圆的切线,交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于点T,如图所示,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得到sin α,cos α,tan α与MP,OM,AT的关系吗?思考2三角函数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思考3三角函数线的长度和方向各表示什么?梳理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有向线段有向线段________即为余弦线知识点三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思考对于任意角α,sin α,cos α,tan α都有意义吗?梳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类型一 三角函数线例1 作出-5π8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反思与感悟 (1)作正弦线、余弦线时,首先找到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然后过此交点作x 轴的垂线,得到垂足,从而得到正弦线和余弦线.(2)作正切线时,应从点A (1,0)引单位圆的切线交角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于一点T ,即可得到正切线AT .跟踪训练1 在单位圆中画出满足sin α=12的角α的终边,并求角α的取值集合.类型二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大小 例2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sin 2π3和sin 4π5,cos 2π3和cos 4π5,tan 2π3和tan 4π5的大小.反思与感悟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时,一般分三步:(1)角的位臵要“对号入座”.(2)比较三角函数线的长度.(3)确定有向线段的正负.跟踪训练2 比较sin 1 155°与sin(-1 654°)的大小.类型三 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组) 命题角度1 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不等式(组)例3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 (1)sin α≥32; (2)cos α≤-12.反思与感悟 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求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先找到“正值”区间,即0~2π内满足条件的角θ的范围,然后再加上周期. (2)注意区间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跟踪训练3 已知-12≤cos θ<32,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确定角θ的取值范围.命题角度2 利用三角函数线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例4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3tan x -3; (2)y =lg(sin x -22)+1-2cos x .反思与感悟 (1)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通过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得,对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还要考虑三角函数自身定义域的限制.(2)要特别注意求一个固定集合与一个含有无限多段的集合的交集时,可以取特殊值把不固定的集合写成若干个固定集合再求交集. 跟踪训练4 求函数f (x )=2sin x -1的定义域.1.函数y =cos x -3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2.如图在单位圆中,角α的正弦线、正切线分别是____________.3.设a =sin 2π7,b =cos 2π7,c =tan 2π7,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4.函数y=2cos x-1的定义域为________.5.利用三角函数线,在单位圆中画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角α的区域,并写出角α的集合:(1)cos α>-22;(2)tan α≤33;(3)|sin α|≤12.1.三角函数线的意义三角函数线是用单位圆中某些特定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和方向表示三角函数的值,三角函数线的长度等于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方向表示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具体地说,正弦线、正切线的方向同y轴一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余弦线的方向同x轴一致,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三角函数线将抽象的数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使得问题更形象直观,为从几何途径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2.三角函数线的画法定义中不仅定义了什么是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同时也给出了角α的三角函数线的画法,即先找到P,M,T点,再画出MP,OM,AT.注意三角函数线是有向线段,要分清始点和终点,字母的书写顺序不能颠倒.3.三角函数线是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它直观地刻画了三角函数的概念.与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起来,可以从数与形两方面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并使得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符号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更容易了.答案精析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思考1 不一样.思考2 用有向线段AB 和BA 表示较好. 梳理 (1)方向 (3)正号 负号 (4)原点 单位长度 知识点二思考1 sin α=MP ,cos α=OM ,tan α=AT .思考2 方向与x 轴或y 轴的正方向一致的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思考3 长度等于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方向表示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梳理 MP OM AT 知识点三思考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角α,sin α,cos α都有意义,而当角α的终边在y 轴上时,任取一点P ,其横坐标x 都为0,此时yx 无意义,故tan α无意义.题型探究例1 解 如图所示,sin ⎝⎛⎭⎫-5π8=MP , cos ⎝⎛⎭⎫-5π8=OM , tan ⎝⎛⎭⎫-5π8=AT . 跟踪训练1 解 已知角α的正弦值,可知MP =12,则P 点纵坐标为12.所以在y 轴上取点⎝⎛⎭⎫0,12,过该点作x 轴的平行线,交单位圆于P 1,P 2两点,则OP 1,OP 2是角α的终边,因而角α的取值集合为{α|α=2k π+π6或α=2k π+5π6,k ∈Z }.例2 解 如图,sin 2π3=MP ,cos 2π3=OM ,tan 2π3=AT ,sin 4π5=M ′P ′,cos 4π5=OM ′,tan4π5=AT ′.显然|MP |>|M ′P ′|,符号皆正, ∴sin2π3>sin 4π5; |OM |<|OM ′|,符号皆负, ∴cos 2π3>cos 4π5;|AT |>|AT ′|,符号皆负, ∴tan 2π3<tan 4π5.跟踪训练2 sin 1 155°>sin(-1 654°). 例3 解 (1)作直线y =32交单位圆于A ,B 两点,连结OA ,OB ,则OA 与OB 围成的区域(如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故满足要求的角α的集合为{α|2k π+π3≤α≤2k π+2π3,k ∈Z }.(2)作直线x =-12交单位圆于C ,D 两点,连结OC 与OD ,则OC 与OD 围成的区域(如图(2)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 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α|2k π+2π3≤α≤2k π+4π3,k ∈Z }. 跟踪训练3 {θ|2k π-23π≤θ<2k π-π6或2k π+π6<θ≤2k π+23π,k ∈Z }例4 解 (1)为使y =3tan x -3有意义, 则3tan x -3≥0,所以tan x ≥33, 所以角x 终边所在区域如图所示,所以k π+π6≤x <k π+π2,k ∈Z ,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是{x |k π+π6≤x <k π+π2,k ∈Z }.(2)由题意知,自变量x 应满足不等式组⎩⎪⎨⎪⎧1-2cos x ≥0,sin x -22>0,即⎩⎨⎧cos x ≤12,sin x >22.则不等式组的解的集合如图(阴影部分)所示,∴{x |2k π+π3≤x <2k π+3π4,k ∈Z }.跟踪训练4 {x |π6+2k π≤x ≤5π6+2k π,k ∈Z }当堂训练1.{x |2k π-π6≤x ≤2k π+π6,k ∈Z }2.MP 、AT 3.b <a <c 4.⎣⎡⎦⎤-π3+2k π,π3+2k π ,k ∈Z 5.解 (1){α|2k π-3π4<α<2k π+3π4,k ∈Z }.(2){α|k π-π2<α≤k π+π6,k ∈Z }.(3)|sin α|≤12,即-12≤sin α≤12,{α|k π-π6≤α≤k π+π6,k ∈Z }.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1课时诱导公式(一~四)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意义和作用.2.理解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3.能运用有关诱导公式解决一些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和证明问题.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由三角函数定义知P点坐标为(cos α,sin α).知识点一诱导公式一思考终边相同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梳理诱导公式一sin(α+2kπ)=sin αcos(α+2kπ)=cos αtan(α+2kπ)=tan α,其中k∈Z知识点二诱导公式二思考如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1(cos(-α),sin(-α))与点P(cos α,sin α)有怎样的关系?梳理诱导公式二sin(-α)=-sin αcos(-α)=cos αtan(-α)=-tan α知识点三诱导公式三思考如图,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2(cos(π-α),sin(π-α))与点P(cos α,sin α)有怎样的关系?梳理诱导公式三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知识点四诱导公式四思考如图,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3(cos(π+α),sin(π+α))与点P(cos α,sin α)有怎样的关系?梳理诱导公式四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公式一~四都叫做诱导公式,它们分别反映了2kπ+α(k∈Z),-α,π-α,π+α的三角函数与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这四组公式的共同特点是:2kπ+α(k∈Z),-α,π-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类型一 利用诱导公式求值 命题角度1 给角求值问题 例1 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式的值. (1)cos 210°;(2)sin 11π4; (3)sin(-43π6);(4)cos(-1 920°).反思与感悟 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1)“负化正”:用公式一或三来转化.(2)“大化小”:用公式一将角化为0°到360°间的角. (3)“角化锐”:用公式二或四将大于90°的角转化为锐角. (4)“锐求值”:得到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 跟踪训练1 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式的值.(1)sin 1 320°; (2)cos ⎝⎛⎭⎫-31π6; (3)tan(-945°).命题角度2 给值求角问题例2 已知sin(π+θ)=-3cos(2π-θ),|θ|<π2,则θ=________.反思与感悟 对于给值求角问题,先通过化简已给的式子得出某个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再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逆向求角.跟踪训练2 已知sin(π-α)=-2sin(π+β),3cos(-α)=-2cos(π+β),0<α<π,0<β<π,求α,β.。
高中数学必修4苏教版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苏教版教案
教学内容:函数与导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导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导数的定义、导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导数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学生讲义、教学投影仪、教学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函数与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函数(15分钟)
1.定义:教师向学生解释函数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2.性质:教师讲解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三、学习导数(20分钟)
1.定义:教师向学生介绍导数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讲解导数的计算方法。
2.性质:教师讲解导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导数的特点。
四、导数的应用(20分钟)
1.最值问题: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
2.其他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导数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如切线、曲率等。
五、课堂练习(15分钟)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讲解解题方法。
六、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函数与导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七、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涵盖了函数与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的
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导数应用的部分,要多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导数的实际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一、教案总体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2.建立具体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3.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2.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3.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2.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教案详细设计授课时数:40课时第一课时:引入和概述教学内容:1.数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数学方法的分类和应用;3.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了解数学方法的分类和应用;3.掌握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举例和提问导入数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概述:对数学方法的分类和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3.总结:归纳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集合与映射教学内容:1.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集合的运算和性质;3.映射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熟练运用集合的运算和性质;3.理解映射的定义和性质。
1.引入:通过实例讲解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讲解:详细介绍集合的运算和性质。
3.演练:通过练习题巩固集合的运算和性质。
4.总结:总结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第三课时:函数与方程教学内容:1.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方程的定义和解法;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3.熟练应用函数与方程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例题引入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详细介绍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3.演练: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方程的解法。
...第四十课时:总结与回顾1.回顾全套教案的重点和难点;2.总结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3.展望数学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温习并巩固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2.总结数学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回顾:复习全套教案的重点和难点。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导学案苏教版99P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导学案汇编目录1.1.1 任意角 (1)1.1.2 弧度制 (5)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9)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14)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0)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5)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9)1.3.3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36)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 (42)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47)2.2 向量的线性运算 (51)2.3 向量的坐标表示 (55)2.4 向量的数量积 (61)2.5 向量的应用 (65)3.1.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72)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77)3.1.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82)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87)3.3 几个三角恒等式 (93)1.1.1 任意角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任意角的概念和象限角的概念【例1】 若α是第四象限角,那么2α是第几象限角? 思路分析:运用直角坐标系内角的表示及不等式性质,先用不等式把第四象限的角表示出来,然后再确定2α的范围. 解:∵α是第四象限角.∴270°+k²360°<α<360°+k²360°(k∈Z ),则有, 135°+k²180°<2α<180°+k²180°(k∈Z ). 当k=2n(n∈Z )时,135°+n²360°<2α<180°+n²360°, ∴2α是第二象限角. 当k=2n+1(n∈Z)时 315°+n²360°<2α<360°+n²360°, ∴2α是第四象限角. 综上所述,2α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温馨提示准确表示第四象限角,再分k 为偶数、奇数两种情况讨论.不要认为α为第四象限角,则2α是第二象限角. 2.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的表示出来【例2】 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与下图中的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思路分析:运用两角关系及终边相同角解决.解:(1)从图①中看出,图中两个角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在0°—360°范围内,且另一个角为225°,故所求集合为S={β|β=45°+k²360°,k∈Z }∪{β|β=225°+k²360°,k∈Z }={β|β=45°+2k²180°,k∈Z}∪{β|β=45°+180°+2k²180°,k∈Z }={β|β=45°+2k²180°,k∈Z }∪{β|β=45°+(2k+1)²180°,k∈Z }={β|β=45°+n²180°,n∈Z }.(2)从图②中看出,图中两个角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故所求集合为S={β|β=30°+k²360°,k∈Z }∪{β|β=330°+k²360°,k∈Z }={β|β=30°+k²360°,k∈Z }∪{β|β=-30°+360°+k²360°,k∈Z }={β|β=30°+k²360°,k∈Z }∪{β|β=-30°+(k+1)²360°,k∈Z }={β|β=±30°+n²360°,n∈Z }.(3)从图③中看出,图中两个角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故所求集合为S={β|β=30°+k²360°,k∈Z }∪{β|β=150°+k²360°,k∈Z }={β|β=30°+k²360°,k∈Z }∪{β|β=-30°+180°+2k²180°,k∈Z }={β|β=30°+2k²180°,k∈Z }∪{β|β=-30°+(2k+1)²180°,k∈Z }={β|β=(-1)n ²30°+n²180°,n∈Z }.温馨提示本题求解过程中,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两个集合并为一个集合,应先把两个集合变成一个统一的形式.否则,就不能并为一个集合.3.任意角的概念【例3】设集合M={小于90°的角},N={第一象限的角},则M∩N 等于( )A.{锐角}B.{小于90°的角}C.{第一象限角}D.以上均不对思路分析:抓住几个有关概念的区别.解:小于90°的角由锐角、零角、负角组成.而第一象限角包括锐角及终边在第一象限的角.M∩N 由锐角及其终边在第一象限的负角组成.故选D.答案:D温馨提示上述几个概念用起来容易混淆,要加以辨别,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若α是第二象限角,3α是第几象限角? 解: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则有:k²360°+90°<α<k²360°+180°,k∈Z ,所以k²120°+30°<3α<k²120°+60°,k∈Z . 当k=3m(m∈Z )时, m²360°+30°<3α<m²360°+60°,m∈Z ,所以3α是第一象限角. 当k=3m+1(m∈Z )时, m²360°+150°<3α<m²360°+180°,m∈Z ,所以3α是第二象限角. 当k=3m+2(m∈Z )时, m²360°+270°<3α<m²360°+300°,m∈Z , 所以3α是第四象限角.因此3是第一、二、四象限角. 变式提升1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求角2α是第几象限角.解: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则k²360°+90°<α<k²360°+180°,k∈Z ,∴2k²360°+180°<2α<2k²360°+360°,k∈Z ,∴2α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以及终边落在y 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类题演练2已知α=1 690°,(1)把α改写成β+k²360°(k∈Z ,0°≤β<360°)的形式;(2)求θ,使θ的终边与α相同,且-360°<θ<360°,并判断θ属于第几象限. 解:(1)α=250°+4²360°(k=4,β=250°).(2)∵θ与α终边相同,∴θ角可写成250°+k²360°.又∵-360°<θ<360°,∴-360°<250°+k²360°<360°,k∈Z .解得k=-1或0,∴θ=-110°或250°,∴θ是第三象限角.变式提升2(1)与-457°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A.{α|α=k²360°+457°,k∈Z }B.{α|α=k²360°+97°,k∈Z }C.{α|α=k²360°+263°,k∈Z }D.{α|α=k²360°-263°,k∈Z }解法1:∵-457°=-2³360°+263°,∴应选C.解法2:∵-457°角与-97°角终边相同,又-97°角与263°角终边相同,又263°角与k²360°+263°角终边相同,∴应选C.答案:C(2)已知角α、β的终边相同,那么α-β的终边在( )A.x 轴的非负半轴上B.y 轴的非负半轴上C.x 轴的非正半轴上D.y 轴的非正半轴上解析:∵角α、β终边相同.∴α=k²360°+β,k∈Z ,作差α-β=k²360°+β-β=k²360°,k∈Z .∴α-β的终边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答案:A类题演练3用集合表示下列各角:“0°到90°的角”“第一象限角” “锐角” “小于90°的角” “0°—90°的角”.解:0°—90°的角的集合为{α|0°≤α<90°};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α|k²360°<α<k²360°+90°,k∈Z };锐角的集合为{α|0°<α<90°};小于90°的角的集合为{α|α<90°};0°—90°的角的集合为{α|0°≤α≤90°}.变式提升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B.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C.第一象限的角都是锐角D.小于90°的角都是锐角解析:终边相同的两个角彼此相差360°的整数倍,它们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故排除A;第一象限的角是指{α|k²360°<α<k²360°+90°,k∈Z},所以锐角组成的集合是第一象限的角所成集合的子集,故C错;小于90°的角也可以是负角,故D错;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答案:B1.1.2 弧度制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弧度的意义,角度与弧度之间的换算【例1】-300°化为弧度是( ) A.34π- B.35π- C.47π- D.67π- 思路分析:运用角度与弧度间的转化关系式.解:∵1°=180π弧度,∴-300°=35π-弧度. 答案:B温馨提示 掌握基本换算关系:180°=π弧度,1弧度=(π180)°≈57.30°,可以解决角度与弧度的换算问题.2.弧度制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例2】 用弧度表示顶点在原点,始边重合于x 轴的非负半轴,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不包括边界).思路分析:运用数形结合表示象限角的方法 ,先找出终边落在阴影边界的两个最小正角或最大负数.解:(1)中OB 为终边的角为330°,可看成-30°,化为弧度, 即6π-而75°=125π. ∴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为 {θ|2k π6π-<θ<2k π+125π,k∈Z }. (2)中OB 为终边的角是225°,可看成-135°, 化为弧度,即43π-, 而135°=43π. ∴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为{θ|2k π43π-<θ<2k π+43π,k∈Z }. 温馨提示在表示角的集合时,一定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只能用角度制或弧度制的一种,不能混用.3.弧度的意义的再理解【例3】下列诸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一弧度是一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B.一弧度是长度为半径的弧C.一弧度是一度的弧与一度的角之和D.一弧度是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它是角的一种度量单位思路分析:弧度定义的理解.解:根据一弧度的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圆心角叫做一弧度的角,由选项知,D 为真命题.答案:D温馨提示掌握定义的准确表述,弧度是角的单位,不是弧的单位.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把260°化为弧度为____________.解析:∵1°=180π弧度 ∴260°=π913弧度. 答案:π913 变式提升1(1)将112°30′化为弧度;(2)将-125πrad 化为度. 解:(1)∵1°=180π rad, ∴112°30′=180π³112.5 rad=85πrad. (2)∵1 rad=(π180)°, ∴-125π rad=-(125π³π180)°=-75°. 类题演练2(1)分别写出终边落在 OA ,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2)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思路分析:先在0到2π之间找出终边落在OA 与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方便起见,也可以在-π与π之间找出终边落在OA 与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解:(1)在0到2π之间,终边落在OA 位置上的角是2π+4π=43π,终边落在OB 位置上的角是23π+3π=611π, 故终边落在OA 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2k π+43π,k∈Z }, 终边落在OB 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2k π+611π,k∈Z }. (2)终边落在阴影部分角的集合为{α|2k π6π-≤α≤2k π+π43,k∈Z }. 变式提升2(1)已知0<θ<2π,且θ与7θ终边相同,求θ.解:由已知有7θ=2k π+θ,k∈Z .即6θ=2k π.∴θ=π3k . 又∵0<θ<2π,∴0<π3k <2π. ∵k∈Z ,当k=1,2,3,4,5时,θ=3π,32π,π,34π,35π. (2)已知某角是小于2π的非负角且此角的终边与它的5倍角的终边相同,求此角的大小. 解:设这个角是α,则0≤α<2π.∵5α与α终边相同,∴5α=α+2k π(k∈Z ),∴α=2πk (k∈Z ). 又∵α∈[0,2π),令k=0,1,2,3.得α=0,2π,π,π23.即为所求值. 温馨提示求与α终边相同的角,一般先将这样的角表示为2k π+α(k∈Z )的形式,再由题目已知条件来求解.类题演练3下列诸命题中,假命题是( )A.“度”与“弧度”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度量单位B.一度的角是周角的3601,一弧度的角是周角的21 C.根据弧度的定义,180°一定等于π弧度D.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角,它们均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解析:根据角度和弧度的定义,可知无论是角度制还是弧度制,角的大小与圆的半径长短无关,而是与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有关,所以D 项是假命题,其他A 、B 、C 三项均为真命题. 答案:D变式提升3在半径不等的圆中,1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 )A.弦长相等B.弧长相等 C.弦长等于所在圆的半径 D.弧长等于所在圆的半径 解析:由弧度的意义可知选D.答案:D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例1】有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值相同②终边不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值不等③若sin α>0,则α是第一、二象限的角④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且P (x,y )是其终边上一点,则cos α=22y x x+-A.1B.2C.3D.4思路分析:运用概念判断.解析:由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知①正确;对②,我们举出反例sin3π=sin 32π; 对③,可指出sin 2π>0,但2π不是第一、二象限的角;对④,应是cos α=22y x x +. 综上选A.答案:A温馨提示要准确地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可与三角函数线结合记忆.2.角、实数和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例2】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1)tan250°²cos(-350°);(2)sin151°cos230°;(3)sin3cos4tan5;(4)sin(cos θ)²cos(sin θ)(θ是第二象限角).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符号.角度确定了,所在的象限也就确定了.三角函数的符号也就确定了.进一步再确定各式的符号.对于(4),视sin θ、cos θ为弧度数. 解:(1)∵tan250°>0,cos(-350°)>0,∴tan250°²cos(-350°)>0.(2)∵sin151°>0,cos230°<0,∴sin151°²cos230°<0. (3)∵2π<3<π,π<4<23π,23π<5<2π, ∴sin3>0,cos4<0,tan5<0,∴sin3²cos4²tan5>0.(4)∵θ是第二象限角,∴0<sin θ<1<2π, ∴cos(sin θ)>0.同理,-2π<-1<cos θ<0, ∴sin(cos θ)<0,故sin (cos θ)²cos(sin θ)<0.温馨提示(1)判断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须判断角所在的象限.(2)sin θ既表示角θ的正弦值,同时也可以表示[-1,1]上的一个角的弧度数.(3)中解题的关键是将cos θ、sin θ视为角的弧度数.【例3】求函数y=)1cos 2lg(sin )4tan(-∙-x x x π的定义域.思路分析:运用等价及集合的思想.解:只需满足条件⎪⎪⎩⎪⎪⎨⎧≠-<≥+≠⇒⎪⎪⎩⎪⎪⎨⎧≠-≥∈+≠-,11cos 20,0sin 43,0)1cos 2lg(,0sin ,,24x k x x x Z k k x πππππ⎪⎪⎩⎪⎪⎨⎧∈≠+<<-∈+≤≤∈+≠⇔.,2,3232,,)12(2,,43Z k k x k x k Z k k x k Z k k x πππππππππ且∴函数的定义域为{x|2k π<x <2k π+3π,k∈Z }. 温馨提示利用图形,可直观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6,-2),求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解:已知x=-6,y=-2,所以r=102,于是sin α=10101022-=-=r y , cos α=,101031026-=-=r x tan α=3162=--=x y . 变式提升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2t,-3t )(t <0),求sin α,cos α,tan α.解:∵x=2t,y=-3t ∴r=||13)3()2(22t t t =-+- ∵t<0 ∴r=t 13-∴sin α=,13133133=--=t t r y cos α=13132132-=-=t t r x , tan α=2323-=-=t x y . 类题演练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1)sin105°²cos230°;(2)sin87π²tan 87π; (3)cos6²tan 6;(4)sin4²tan(π423-). 解:(1)∵105°、230°分别为第二、第三象限角,∴sin105°>0.cos230°<0.sin105°²cos230°<0. (2)∵2π<87π<π,∴87π是第二象限角. ∴sin 87π>0,tan 87π<0. ∴sin 87π²ta n 87π<0. (3)∵23π<6<2π,∴6弧度的角是第四象限角. ∴cos6>0,tan6<0.∴cos6²tan6<0.(4)∵π<4<23π,∴sin4<0. 又π423-=-6π+4π,∴π423-与4π终边相同. ∴tan(π423-)>0. ∴sin4²tan(π423-)<0. 变式提升2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试判断sin (cos α)²cos(sin α)的符号.解:∵α是第三象限角.∴cos α<0,sin α<0.又|sin α|<1,|cos α|<1,∴-1<cos α<0,-1<sin α<0,∴sin(cos α)<0,cos(sin α)>0.∴sin(cos α)²cos(sin α)<0.类题演练3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3x 上,求10sin α+3cos α的值.解:设α终边上任意一点P (k,-3k ),则 r=|,|10)3(2222k k k y x =-+=+当k >0时,r=k 10,∴sin α=103103-=-kk, cos α=10110=kk . ∴10sin α+3cos α=10102710103103-=+-. 当k <0时,r=-10k,∴sin α=103103=--k k,cos α=101010110-=-=-k k. ∴10sin α+3cos α=10102710103103=-. 变式提升3已知α∈(0,2π),试比较α、sin α、tan α的大小. 解:如右图,设锐角α的终边交单位圆于点P ,过单位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A 作圆的切线交OP 延长线于T ,并过点P 作PM⊥x 轴,则|MP|=sin α,|AT|=tan α,的长为α.连PA ,∵S △OAP <S 扇形OAP <S △OAT , 即21|OA|²|MP|<21|OA|2²a<21|OA|²|AT|,|MP|<α<|AT|, ∴sin α<α<tan α.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例1】已知sin θ-cos θ=21,则sin 3θ-cos 3θ=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把sin 3θ-cos 3θ变形凑出含有sin θ-cos θ的代数式代入求值.解析 :∵sin θ-cos θ=21, ∴(sin θ-cos θ)2=41. ∴1-2sin θcos θ=41. ∴sin θ²cos θ=83. ∴sin 3θ-cos 3θ=(sin θ-cos θ)(sin 2θ+sin θ²cos θ+cos 2θ) =21²(1+83)=1611. 答案:1611 温馨提示若已知sin α-cos α与sin α+cos α其中一个条件,求sin 2α²cos 2 α,sin 3α±cos 3α时,常用凑出sin α²cos α与sin α±cos α的关系来变化.2.求三角函数式的值及证明三角函数恒等式【例2】 已知cos α=178-,求sin α及tan α的值. 思路分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解题.解:∵cos α<0,且cos α≠-1∴α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如果α是第二象限角,那么sin α=1715)178(1cos 122=--=-a . tan α=ααcos sin =1715³(-817)=815-. 如果α是第三象限角,那么 sin α=-1715,tan α=815. 温馨提示(1)要会用公式sin 2α+cos 2α=1的变形sin 2α=1-cos 2α,cos 2α=1-sin 2α.(2)若已知正弦、余弦正切中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但没有指定角所在的象限,要求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时,可按角所在象限分别进行讨论,进行运算,这时有两组结果,本题就属这种类型.【例3】求证:θθθθθθcos sin 1sin cos 1sin cos 1+=-+++. 思路分析1:注意到已给等式中含有正弦与余弦,因此采用正、余弦基本关系证明. 证法1:左边=θθθθsin cos 1sin cos 1-+++ =)sin cos 1(cos cos sin cos cos 2θθθθθθθ-+++ =)sin cos 1(cos sin 1)sin 1(cos 2θθθθθθ-+-++ =θθθθθθθθcos sin 1)sin cos 1(cos )sin 1)(cos sin 1(+=-+-++=右边. ∴原式成立.思路分析2:注意到欲证式中只含有一个角θ的函数,因此可用三角函数定义证明. 证法2:设P (x,y )是象限角θ终边上一点,|OP|=r >0,则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sin θ=r y ,cos θ=rx ,且x 2+y 2=r 2. 所以,左式=r y r x r y r x -+++11 =)()()()()()(222y r x x y r x y r y r x x r y x x y r x x y r x x y r x y r x -+++-=-+++=-+++=-+++ xy r y r x x x y r y r +=-++-+=)())(( =θθcos sin 11+=+rx r y =右式. 故原式成立.思路分析3:考虑到A=B ⇔A-B=0,故此题可采用比较法.证法3:因为θθθθsin cos 1sin cos 1-+++-θθcos sin 1+= )sin cos 1(cos )sin cos 1)(sin 1()sin cos 1(cos θθθθθθθθθ-+-++-++ =0)sin cos 1(cos 1cos sin 22=-+-+θθθθθ,所以θθθθθθcos sin 1sin cos 1sin cos 1+=-+++. 3.关于“1”的变换【例4】 已知tan α=2,求sin 2α-3sin αcos α+1的值.思路分析:主要应用“1”的变换.解:sin 2α-3sin αcos α+1=sin 2α-3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2sin 2α-3sin αcos α+cos 2 α1tan 1tan 3tan 2cos sin cos cos sin 3sin 2222222++-=++-=ααααααααα =53121232222=++⨯-⨯. 温馨提示已知tan α的值,求形如asin 2α+bsin αcos α+ccos 2α的值,可将分母1化为1=sin 2α+cos 2α代入,从而转化为关于tan α的表达式后再求值.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 已知1tan tan -αα=-1,求值. ααααcos sin cos 3sin +-. 解析:由已知,tan α=21,所以, 351213211tan 3tan cos sin cos 3sin -=+-=+-=+-αααααα 变式提升1已知tan α为非零实数,用tan α表示sin α,cos α.解:∵sin 2 α+cos 2 α=1,∴sin 2α=1-cos 2α. 又∵ααcos sin =tan α, ∴tan 2α=1cos 1cos cos 1cos sin 22222-=-=ααααα. 于是α2cos 1=1+tan 2α cos 2α=α2tan 11+. 由于tan α为非零实数,可知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从而cos α=⎪⎪⎩⎪⎪⎨⎧+-+.,,tan 11,,,tan 1122三象限角为第二当四象限角为第一当αααα sin α=cos αtan α =⎪⎪⎩⎪⎪⎨⎧+-+.,,tan 1tan ,,,tan 1tan 2222三象限角为第二当四象限角为第一当αααααα 类题演练2已知sin θ+cos θ=51,θ∈(0,π),求 tan θ的值. 解:将已知等式平方,得2sin θ²cos θ=2524-. ∵sin θ+cos θ=51>0,∴sin θ>0,cos θ<0 ∴cos θ<0<sin θ,∴sin θ-cos θ>0. 而(sin θ-cos θ)2=1-2sin θcos θ=2549,于是sin θ-cos θ=57. 和已知等式联立,便可解得sin θ=54,cos θ=53-,tan θ=43-. 变式提升2已知f(x)=xx +-11,若α∈(2π,π),则f(cos α)+f(-cos α)可化简为_______________. 解:f(cos α)+f(-cos α)=αααααααα2222cos 1)cos 1(cos 1)cos 1(cos 1cos 1cos 1cos 1-++--=-+++- =.|sin |2|sin |2|sin |cos 1|sin |cos 1αααααα==++- 答案:αsin 2 类题演练3 求证:(1)ααααααααsin tan sin tan sin tan sin tan ∙+=-∙; (2)xx x x x x x x sin cos 1)1cos )(sin 1cos (sin cos sin 2+=+--+. 思路分析:(1)切化弦,(2)左边入手,利用平方差公式.证明:(1)左边=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sin sin sin sincos sin cos sin 222+=--=-=- =αααααααααsin tan sin tan tan 1sin 1sin cos sin 1∙+=+=+=右边.所以,原命题成立.(2)左边=)]1(cos )][sin 1(cos [sin cos sin 2---+x x x x xx =22)1(cos sin cos sin 2--x x xx =1cos 2cos sin cos sin 222-+-x x x xx =x x x x x cos 1sincos 2cos 2cos sin 22-=- =)cos 1)(cos 1()cos 1(sin x x x x +-+ =x xx x x sin cos 1sin )cos 1(sin 2+=+所以,原命题成立.变式提升3已知tan 2α=2tan 2β+1,求证:sin 2β=2sin 2α-1.证明:因为tan 2α=2tan 2β+1, 所以1cos sin 2cos sin 2222+=βββα=βββββ22222cos sin 1cos cos sin 2+=+, 所以ββαα2222sin 1sin 1sin 1sin -+=-.所以sin 2α(1-sin 2β)=(1-sin 2α)(1+sin 2β).所以sin 2β=2sin 2α-1.类题演练4ααcos sin 21+的值为( )A.sin α+cos αB.sin α-cos αC.cos α-sin αD.|sin α+cos α|解析:∵1+2sin αcos α=sin 2α+2sin αcos α+cos 2α=(sin α+cos α)2∴原式=2)cos (sin αα+=|sin α+cos α|, 故选D.答案:D变式提升4若β∈[0,2π),且β2cos 1-+β2sin 1-=sin β-cos β,则β的取值范围是( )A.[0,2π)B.[2π,π] C.[π, 23π] D.[23π,2π) 解析:∵β2cos 1-+β2sin 1-=ββ22cos sin +=|sin β|+|cos β|=sin β-cos β,∴sin β≥0,cos β≤0,∴β是第二象限角(包括x 轴负半轴和y 轴正半轴).∵0≤β<2π,∴β∈[2π,π]. 答案:B1.2.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例1】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sin(310π-); (2)cos(629π); (3)tan(-855°).思路分析:直接运用诱导公式进行变形求值即可.解:(1)sin(310π-)=-sin 310π =-sin(2π+34π) =-sin 34π =-sin(π+3π) =sin 3π=23. (2)cos629π=cos(4π+65π) =cos 65π=cos(π6π-) =-cos 6π=23-. (3)tan(-855°)=-tan855°=-tan(2³360°+135°)=-tan135°=-tan(180°-45°)=tan45°=1.温馨提示对于负角的三角函数求值,可先利用诱导公式三,化为正角的三角函数,若化了以后的正角大于360°,再利用诱导公式一,化为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若这时是90°—360°间的角,再利用180°+α或180°-α或360°-α的诱导公式化为0°—9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例2】化简:)313cos()313cos(απαπ--+++k k (k∈Z ). 思路分析:将k 分为奇数和偶数,再利用诱导公式.解法1:当k=2n,n∈Z 时,原式=cos(k π+3π+α)+cos(k π-3π-α) =cos(2n π+3π+α)+cos(2n π-3π-α) =cos(3π+α)+cos(3π+α)=2cos(3π+α). 当k=2n+1,n∈Z 时,原式=cos [(2n+1)π+3π+α]+cos [(2n+1)π-3π-α]=cos(π+3π+α)+cos(π-3π-α) =-cos(3π+α)-cos(3π+α)=-2cos(3π+α). 解法2:∵(k π+3π+α)+(k π-3π-α)=2k π, ∴cos(k π-3π-α)=cos [2k π-(k π+3π+α)]=cos(k π+3π+α). ∴原式=2cos (k π-3π-α)= ⎪⎪⎩⎪⎪⎨⎧∈+=+-∈=+).,12)(3cos(2),,2)(3cos(2Z n n k Z n n k απαπ 温馨提示观察每组诱导公式的等号两边的角度,不难发现,这两个角度的和或差是一个轴线角,即为k π,k∈Z 的形式.于是诱导公式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如果两个角的和或差是轴线角k π,k∈Z 的话,利用诱导公式总可以把它们变成同角函数来处理.2.关于直线y=x 对称的点的性质与(2π±α)的诱导公式 【例3】证明sin (-α)=-sin α,cos (-α)=cos α,tan(-α)=-tan α.思路分析: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解析问题.证明: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P 1(x,y ),由于角-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 2与点P 1,关于x 轴对称,因此点P 2的坐标是(x,-y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in α=y,cos α=x,tan α=xy ; sin(-α)=-y,cos(-α)=x,tan(-α)=-x y ; 从而得sin(-α)=-sin α,cos(-α)=cos α,tan(-α)=-tan α.温馨提示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本节的宗旨,突出数形结合思想.3.诱导公式应用时符号的确定【例4】 已知sin (3π+θ)=31,求)23sin()cos()23sin()2cos(]1)[cos(cos )cos(θππθπθπθθπθθπ+----+--+的值.解析:∵sin(3π+θ)=31, ∴sin θ=-31. ∴原式=θθθθθθθcos )cos (cos cos )1cos (cos cos +-∙+--- =θθθ2sin 2cos 11cos 11=-++ =2)31(2-=18. 温馨提示应用公式时,名称是否变化一般能观察明白,而函数符号的判断要注意,易出错. 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sin(π316-); (2)cos(-945°). 解:(1)解法1:sin(π316-)=-sin163π =-sin(4π+34π) =-sin 34π=-sin π+3π=sin 3π=23. 解法2:sin(π316-)=sin(-6π+32π) =sin 32π=sin(π-3π)=sin 3π=23. (2)cos(-945°)=cos945°=cos(2³360°+225°)=cos225°=cos(180°+45°)=-cos45°=22-. 变式提升1计算:(1)cos 5π+cos 52π+cos 53π+cos 54π; (2)tan10°+tan170°+sin1 866°-sin(-606°).解:(1)原式=(cos5π+cos 54π)+(cos 52π+cos 53π) =[cos 5π+cos(π-5π)]+[cos 52π+cos(π-52π)] =(cos 5π-cos 5π)+(cos 52π-cos 52π)=0. (2)原式=tan10°+tan(180°-10°)+sin1 866°-sin(-606°) =tan10°+)10180cos()10180sin(︒-︒︒-︒+sin(5³360°+66°)-sin [(-2)³360°+114°] =tan10°-tan 10°+sin66°-sin66°=0.类题演练2 化简:)2cos()2sin(])12(sin[])12(sin[παπαπαπαn n n n -∙++-+++(n∈Z ). 思路分析:考查诱导公式的应用,关键在于去掉“n”. 解:原式=.cos 2cos sin sin 2cos sin )sin()sin(ααααααπααπ-=∙-=∙-++ 变式提升2(1)已知tan(π-α)=2,求1sin 3cos 4cos cos sin 2sin 2222+---αααααα的值. 思路分析:首先求出tan α,其次将所求式子“弦化切”化简.解:由tan(π-α)=2得tan α=-2.则原式=ααααααααα222222tan 251tan 2tan sin 2cos 5cos cos sin 2sin ---=--- =37-. (2)已知:cos(4π-2α)=m,求cos(2α+43π)的值. 思路分析:根据(4π-2α)与(2α+43π)是互补的角,适当选择诱导公式计算. 解:∵(4π-2α)+(2α+43π)=π, ∴cos(2α+43π)=cos [π-(4π-2α)] =-cos(4π-2α)=-m. 类题演练3求证sin (π-α)=sin α,cos (π-α)=-cos α,tan(π-α)=-tan α.证明: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P 1(x,y ),由于角(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角(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角(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 2与点P 1关于y 轴对称,因此点P 2的坐标是(-x,y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in α=y,cos α=x,tan α=xy ; sin(π-α)=y,cos(π-α)=-x,tan(π-α)=-x y ; 从而得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变式提升3求证:sin(2π-α)=cos α,cos(2π-α)=sin α. 证明: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 1的坐标为(x,y ).由于角2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直线y=x 对称,角2π-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 2与点P 1关于直线y=x 对称,因此点P 2的坐标是(y,x ).于是我们有:cos α=x,sin α=y; cos(2π-α)=y,sin(2π-α)=x. 从而得sin (2π-α)=cos α,cos(2π-α)=sin α. 类题演练4在△ABC 中,①si n (A+B+C );②sin (A+B )+sinC ;③cos (A+B )+cosC ;④tan 2B A +²tan 2C ;⑤tan(A+B)-tanC,其中表示常数的有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sin(A+B+C)=sin π=0.②sin(A+B)+sinC=sin(π-C)+sinC=2sinC.③cos(A+B)+cosC=cos(π-C)+cosC=-cosC+cosC=0. ④tan 2B A +²tan 2C =tan(90°-2C )tan 2C =cot 2C ²tan 2C =1. ⑤tan(A+B)-tanC=tan(π-C)-tanC=-tanC-tanC=-2tanC.故应填①③④.答案:①③④变式提升4若f(sinx)=cos17x ,求f(21)的值. 思路分析:此类题目是诱导公式与函数之间的一种混合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要理解函数表达式的意义,灵活运用诱导公式.解:f(21)=f(sin 6π)=cos 617π=cos(2π+65π)=cos 65π=cos(π6π-)=-cos 6π=23-.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周期函数与周期的意义【例1】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周期.(1)y=sin(x+3π);(2)y=3sin(2x +5π). 思路分析:运用周期函数的定义即可. 解:(1)令z=x+3π,而sin(2π+z)=sinz, 即f(2π+z)=f(z),f [(2π+x)+ 3π]=f(x+3π). ∴周期T=2π.(2)令z=2x +5π, 则f(x)=3sinz=3sin(z+2π) =3sin(2x +5π+2π) =3sin(524ππ++x ) =f(x+4π).∴T=4π.温馨提示理解好周期函数与周期的意义.对定义中的任意一个x 满足f(x+T)=f(x),而非某一个x 值.也可用公式T=ωπ2求周期. 2.判断函数是否具有周期性和求周期【例2】 求证:(1)y=cos2x+sin2x 的周期为π;(2)y=|sinx|+|cosx|的周期为2π. 思路分析:观察特征,运用定义.证明:(1)f(x+π)=cos2(x+π)+sin2(x+π)=cos(2π+2x)+sin(2π+2x)=cos2x+sin2x=f(x), ∴y=cos2x+sin2x 的周期是π. (2)f(x+2π)=|sin(x+2π)|+|cos(x+2π)|=|cosx|+|-sinx|=|sinx|+|cosx|=f(x), ∴y=|sinx|+|cosx|的周期是2π. 温馨提示“f(x+T)=f(x)”是定义域内的恒等式,即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成立.可以用上式验证一个量是否是一个函数的周期.3.判断函数是否具有周期性【例3】证明y=sin|x|不是周期函数.思路分析:运用定义进行证明.证明:假设y=sin|x|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T ,则sin|x+T|=sin|x|(x∈R ).(1)当T≥2π时, 令x=2π,得sin|2π+T| =sin|2π|⇒sin(2π+T)=sin 2π⇒cosT=1; 令x=-2π,得sin|-2π+T|=sin|-2π| ⇒sin(-2π+T)=sin 2π ⇒-cosT=1⇒cosT=-1.由此得1=-1,这一矛盾说明T≥2π不可能. (2)当T≤-2π时, 令x=x′-T 得,sin|x′-T+T|=sin|x′-T|⇒sin|x′-T|=sin|x′|,即-T 是函数的周期.但-T≥2π,由(1)知这是不可能的. (3)当-2π<T <2π时, 令x=0得,sin|T|=sin|0|⇒sinT=0⇒T=0(周期不为零). 由此可知原函数无周期,故y=sin|x|不是周期函数.温馨提示进一步理解定义,①存在一个常数T≠0;②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值时(而不是某一个),都有f(x+T)=f(x)恒成立.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1)f(x)=3sinx;(2)f(x)=sin2x; (3)f(x)=2sin(421π+x ). 解:(1)f(x)=3sinx=3sin(x+2π)=f(x+2π),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f(x)=sin2x=sin(2x+2π)=sin2(x+π)=f(x+π),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 (3)f(x)=2sin(421π+x )=2sin(421π+x +2π)=2sin [21(x+4π)+4π]=f(x+4π),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π.变式提升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x)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当x∈[0,2π]时,f(x)=sinx,则f(35π)的值为( ) A.21- B.21 C.23- D.23 解析:由题意:f(35π)=f(-35π)=f(-35π+2π)=f(3π)=sin 3π=23. 答案:D类题演练2设f(x)是定义在R 上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f(x)是偶函数,在区间[2,3]上,f(x)=-2(x-3)2+4,求x∈[1,2]时,f(x)的解析表达式.解:当x∈[-3,-2]时,-x∈[2,3].∵f(x)是偶函数,∴f(x)=f(-x)=-2(-x-3)2+4=-2(x+3)2+4.又∵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当x∈[1,2]时,-3≤x -4≤-2,∴f(x)=f(x -4)=-2[(x-4)+3]2+4=-2(x-1)2+4.∴f(x)=-2(x-1)2+4(1≤x≤2).变式提升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x),其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当x∈(-2,2)时,f(x)=x 2+1,则x∈(-6,-2)时,f(x)=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偶函数f(x)其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f(x+4)=f(x),f(x)是周期函数,且4是它的一个周期. 当x∈(-6,-2),x+4∈(-2,2).∴f(x)=f(x+4)=(x+4)2+1=x 2+8x+17.答案:x 2+8x+17类题演练3证明下列函数不是周期函数.(1)y=x 3;(2)y=sinx 2.证明:(1)因为y=x 3在x∈R 上单调,设y 取到值a,方程x 3=a 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根,因此y=x 3不是周期函数.(2)设函数y=sinx 2是周期函数,周期为T ,那么对所有的x∈R ,sin(x+T)2=sinx 2.由x 的任意性,T=0,所以函数y 不可能是周期函数.变式提升3(1)证明f (x)=1(x∈R )是周期函数,但没有最小正周期.证明:因为对于任意实数T≠0,都有f(x+T)=f(x)=1,所以此函数是周期函数,其周期为任意非零实数.但所有正实数中没有最小值存在,故此函数没有最小正周期.(2)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若f(x-1)=f(x+1)对一切x∈R 恒成立,又当0≤x≤1时,f(x)=-x 2+4.①求证f(x)是周期函数,并确定它的周期;②求当1≤x≤2时,f(x)的解析式.①证明:∵f(x)定义域为R 且f(x-1)=f(x+1),∴f(x+2)=f(x+1+1)=f(x+1-1)=f(x).则f(x)的一个周期为2,且2n(n∈Z ,n≠0)都是y=f(x)的周期.②解:设1≤x≤2,则-2≤-x≤-1,因此,0≤2-x≤1,由已知有:f(2-x)=-(2-x)2+4,∵f(x)的周期为2,且为偶函数,∴f(2-x)=f(-x)=f(x).∴当1≤x≤2时,f(x)=-(2-x)2+4.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主要性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236x -+lgcosx; (2)y=log sinx (cosx+21). 思路分析:利用三角函数单调性求解.解:(1)由⎩⎨⎧>≥-0cos ,0362x x 得⎪⎩⎪⎨⎧∈+<<-≤≤-.,2222,66Z k k x k x ππππ由上图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π23)∪(-2π,2π)∪(π23,6]. 故原函数的定义域为[-6,-π23)∪(-2π,2π)∪(π23,6].(2)由⎪⎪⎩⎪⎪⎨⎧->≠>,21cos ,1sin ,0sin x x x得⎪⎪⎪⎩⎪⎪⎪⎨⎧+<<-+≠+<<,322322,22,22πππππππππk x k k x k x k (k∈Z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2k π,2k π+2π)∪(2k π+2π,2k π+23π)k∈Z . 温馨提示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式有意义的x 值集合.三角不等式常借助图象或三角函数线求解.若不等式组由三角不等式和普通不等式组成,不等式组的解集可由数轴找出.若不等式组只由三角不等式组成,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借助象限或单位圆求出. 【例2】 比较下列各组中四个值的大小: (1)sin1,sin2,sin3,sin4; (2)cos1,cos2,cos3,cos4.思路分析: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再比较. 解析:(1)∵0<1<2π<2<3<π<4<π23, ∴sin4<0,sin2=sin(π-2),sin3=sin(π-3). 而0<π-3<1<π-2<2π,正弦函数y=sinx 在(0,2π)上为增函数, ∴sin(π-3)<sin1<sin(π-2),即sin2>sin1>sin3>sin4.(2)由(1)可知,cos1>0,cos2=-cos(π-2),cos3=-cos(π-3), cos4=-cos(4-π).而0<π-3<4-π<π-2<2π,余弦函数y=cosx 在(0,2π)上为减函数, ∴cos(π-3)>cos(4-π)>cos(π-2),∴cos(π-3)<-cos(4-π)<-cos(π-2), 即cos3<cos4<cos2<cos1. 答案:(1)sin2>sin1>sin3>sin4; (2)cos3<cos4<cos2<cos1. 温馨提示①要判断函数值的大小,主要依据是函数在这个区间上的单调性.②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可利用换元思想把角的某个代数式看作新的变量.③对于复合函数,应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再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来确定单调区间. 2.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例3】作函数y=x 2cos 1-的图象.思路分析:首先将函数的解析式变形,化为最简形式,然后作函数的图象. 解:y=x 2cos 1-化为y=|sinx|, 即y=⎩⎨⎧+<<+-+≤≤,222,sin ,22,sin πππππππk x k x k x k x (k∈Z )其图象如下图.温馨提示①画y=|sinx|的图象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先画了y=sinx,x∈[0,π]、y=-sinx,x∈[π,2π]上的图象,第二步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右平移,即可得到完整的曲线.②由图象可以看到函数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3.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综合应用【例4】 作出函数y=|tanx|及y=tan|x|的图象,观察图象,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判断它们的奇偶性及周期性.若为周期函数,求出它的最小正周期. 思路分析:利用分段函数图象的画法. 解:(1)y=|tanx|=,0tan ,0tan ,tan ,tan <≥⎩⎨⎧-x x x x 由y=tanx 图象可知,y=|tanx|的图象如下:由图象可知,y=|tanx|仍为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π,函数是偶函数.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k π,k π+2π)(k∈Z ),减区间(k π-2π,k π)(k∈Z ). (2)y=tan|x|=,0,0,tan ,tan <≥⎩⎨⎧-x x x x 由y=tanx 图象可知,y=tan|x|的图象如下:由y=tan|x|图象可知,函数不是周期函数.但y=tan|x|是偶函数,单调增区间[0, 2π)∪(k π+2π,k π+π23)(k∈N).函数的单调减区间(-2π,0]∪(k π-π23,k π-2π)(k∈Z 且k≤0).各个击破 类题演练1求y=225sin x x -+的定义域. 解:根据函数表达式可得⎩⎨⎧≤≤-∈+≤≤⇒⎩⎨⎧≥-≥.55),(22,025,0sin 2x Z k k x k x x πππ 作出下图.由图示可得,函数定义域为[-5,-π]∪[0,π]. 变式提升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x x tan sin +;(2)y=)82cos(1tan )1sin 2lg(π+--+-x x x解:(1)⎩⎨⎧≥≥,0tan ,0sin x x 将正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由图显然可得函数定义域集合为 {x|2k π≤x<2k π+2π,k∈Z }∪{x|x=2k π+π,k∈Z }. (2)由⎩⎨⎧≥-->-,01tan ,01sin 2x x cos(2x +8π)≠0得⎪⎪⎩⎪⎪⎨⎧∈+≠+-≤>.,282,1tan ,21sin Z k k x x x πππ 可利用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直观地求得上述不等式组的解集(如图)⎪⎪⎪⎩⎪⎪⎪⎨⎧+≠∈-≤<-+<<+.432,42,65262ππππππππππk x Z k k x k k x k 其中 ∴函数定义域为{x|2k π+2π<x <2k π+43π,k∈Z }.类题演练2已知函数y=acosx+b 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3,试确定f(x)=bsin(x+3π)的单调区间. 解:若a >0.则a+b=1,-a+b=-3,解得a=2,b=-1,此时,f(x)=-sin(2x+3π).设k∈Z ,2k π-2π≤2x+3π≤2k π+2π时,f(x)单调递减,2k π+2π≤2x+3π≤2k π+π23的f(x)单调递增.于是,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125,k π+12π](k∈Z ),单调递增区间为[k π+12π,k π+π127],k ∈Z .若a <0,则-a+b=1,a+b=-3,∴a=-2,b=-1.f(x)=-sin(-2x+3π)=sin(2x-3π). 其单调递增区间为[k π-12π,k π+125π],k∈Z ,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125,k π+π1211],k∈Z .变式提升2函数y=2sin(x 26-π)(x∈[0,π])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 A.[0,3π] B.[12π,127π] C.[3π, 65π] D.[65π,π]思路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出y=2sin(6π-2x)在R 上的单调增区间,取特殊值验证即可解决此类问题.解:2sin(6π-2x)=-2sin(2x 6π-),当2k π+2π≤2x 6π-≤2k π+π23,即k π+3π≤x≤k π+65π (k∈Z ),当k=0时得在[0,π]上的单调增区间为[3π, 65π].答案:C类题演练3 函数y=3sinx,x∈[-2π,23π]的简图是( )思路分析:用五点法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 变式提升3函数y=-cosx 的图象与余弦函数的图象( )A.只关于x 轴对称B.只关于原点对称C.关于原点、x 轴对称D.关于原点、坐标轴对称解析:对于y=cosx 与y=-cosx ,当x 取相同值时,y 值相反,所以图象关于x 轴对称. 答案:A 类题演练4(2006全国高考Ⅰ,理5文6)函数f(x)=tan(x+4π)的单调增区间为( ) A.(k π-2π,k π+2π),k∈Z B.(k π,(k+1)π),k∈Z C.(k π43π-,k π+4π),k∈Z D.(k π-4π,k π+43π),k∈Z解析:k π-2π<x+4π<k π+2π(k∈Z ),∴单调增区间为(k π43π-,k π+4π),k∈Z .答案:C变式提升4(2004天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x)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当x∈[0,2π]时,f(x)=sinx ,则f(π35)的值为( ) A.-21 B. 21 C.32- D.32解:f(π35)=f(π+π32)=f(π32)=f(π-3π)=f(-3π)=f(3π). ∵当x∈[0,2π]时,f(x)=sinx,∴f(3π)=sin 3π=32. 答案:D 温馨提示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首先要看定义域,若定义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如f(x)=xx xx cos sin 1cos sin 1++-+奇偶性的判断,另外,奇偶函数的四则运算具有的一些性质,也可用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如:偶函数的和、差、积、商仍为偶函数;奇函数的和、差为奇函数;奇函数的积、商为偶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等.1.3.3 函数y =Asin(ωx +φ)的图象课堂导学三点剖析1.会求y=Asin (ωx+φ)的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及初相 【例1】已知函数y=3sin(2x+3π). (1)求出它的周期;(2)用“五点法”作出一个周期的简图; (3)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思路分析:复合函数的周期、图象、单调性. 解:(1)周期为T=22π=π.描点连线(如下图).(3)可见在一个周期内,函数在[12π,127π]上递减,又因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所以函数的递减区间为[k π+12π,k π+π127](k∈Z ).同理,增区间为[k π-125π,k π+12π](k∈Z ).温馨提示用“五点法”画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①先将函数化为Asin(ωx+φ)的形式.②求函数的周期.③抓住五个关键点,使函数式中的ωx+φ分别取0,2π,π, 23π,2π.然后求出相应的x ,y 值,作出图象.2.y=sinx 到y=Asin(ωx+φ)和y=cosx 到y=Acos (ωx+φ)的变化过程 【例2】 指出将y=sinx 的图象变换为y=3sin(2x+3π)的两种变换方法. 思路分析:采用先ω再φ的变换或先φ再ω都可以. 解法1:y=sinxy。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2.1.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5
课题: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教学目标: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相反向量.2通过向量这一工具性数学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的“数学化”,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研究数学,应用数学的喜悦.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新课引入(问题情境)1.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以甲、乙两种方式推同一物体,哪种方式更容易将物体推动?2.一只猫突然发现一只老鼠在它正东方向某处,猫立即向正东方向以10m/的速度逃窜,猫能否抓到老鼠为什么?活动二:获取新知(建构数学)(一)向量的定义1.向量的定义:.2.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还有哪些量是可以看成向量的?3.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由于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所以温度是向量(2)坐标平面上的轴和轴是向量(二)向量的表示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或一个字母表示数量,那么我们如何表示一个向量呢?(三)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如何用符号表示?(四)两种特殊向量(从向量大小方面考虑);(五)向量间的特殊关系1.平行向量(从向量方向考虑). a//b 记作: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2.相等向量. a b =记作: 判断:若b a =,则|a |=|b |;若|a |=|b |,则a =b3.相反向量. a 记作:- a a =-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为零向量即:00-=想一想: ①?-(-)=a ②? AB -=活动三:新知应用例1 已知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图中所标出的向量中:(1)试找出与FE 共线的向量;(2)确定与FE 相等的向量;(3)OA 与BC 相等吗?C F例2.如图,45的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AB,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其中(1)与AB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2)与AB相反的向量有多少个?(3)与AB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有多少个?(AB除外)活动四:回顾小结巩固练习1如图,△ABC的向量有____个(AB除外)ABACB2已知a、b是任意两个向量,下列条件能判定向量a与b平行的是_____①a=b; ②|a|=|b|; ③a与b的方向相反;④a= 0或b= 0; ⑤a与b都是单位向量(1)若a= b,b= c,则a= c;=(2)若a b b c a c AB CD=AB DC。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
教学内容:数列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目标:掌握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常见数列的推导方法,能够应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推导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高中数学必修四》、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二、学习新知识
1. 等差数列的概念:
通过实物模型展示等差数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找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 等比数列的概念:
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性质,并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 介绍常见的数列及其性质,如斐波那契数列等。
三、实例分析
1. 给出一道关于等差数列的应用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 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总结应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练习与拓展
1. 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列的掌握;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挑战自己,拓展思维。
五、课堂小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在家中进一步思考和拓展。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 全套【5篇】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套【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套【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2.4.1 向量的数量积》79
课题:
向量的数量积〔1〕
班级
高三
时间
教师
夏的定义,几何表示与坐标表示;掌握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其重要性质;会用数量积的知识求向量的模与夹角。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数量积的定义、几何意义、坐标表示及其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量积解决向量的模与夹角;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用。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一、知识梳理:
2几个重要的结论:
〔1〕
模:或夹角:=
::
3.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②③。
二、根底自测:
三、例题分析:
四、小结提升:
五、反思感悟:
六、布置作业:对应小练习。
教研组评议:
教研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2.2.1 向量的加法》4
《向量的加法》教案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韦佳春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的第二节第一课。
向量的加法是我们在学习完向量的基本概念后首先要掌握的一种运算,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够加深对向量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也能为以后学习向量减法,向量的数乘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在今后学习空间向量时,还要用到向量的有关知识及思想方法,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向量也是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以及力学、电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学习物理中的位移和力等知识时,已初步了解了矢量的合成,而物理学中的矢量相当于数学中的向量,这为学生学习向量知识提供了实际背景。
同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可知,学生已经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因此初步具备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一般的概念,因此为向量的加法通过物理知识的引入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运用于生活中去为目的,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说出向量加法的概念,知道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2.知道并能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会作已知两向量的和向量。
3.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获得“发现”的经验,培养合情推理的能力。
4知道向量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向量的计算,并培养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个向量和的概念及几何意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说明:两个向量和的概念是向量加法的基础,而向量加法是向量运算的基础。
由于向量本身的几何意义比较特殊,因此在向量加法的背后我们更要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即几何意义上去理解,进而探究发现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1.1.1 任意角》2
泰兴市高中数学学科会公开课教案时间:2021年10月28日班级: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11)班教者:杨军民课题:§1.1.1任意角课型: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
2、在到范围内,找到一个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其为第几象限角。
3、能写出与任一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任意角的概念难点: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的语言正确的表示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媒体课件演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课1角的概念一条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射线的端点O 叫做角α的.2正角,负角和零角规定: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如果一条射线没作任何旋转,称其为。
3象限角以角的顶点为,角的始边为轴的,这样,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小组讨论:(1)锐角就是小于90°的角吗?(2)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吗?第一象限角是锐角吗?4.终边相同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ZkkS∈︒⋅+==,360αββ思考:(1)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2)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三、讲解范例例1 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轴的正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1)300- (2)60- (3)60(4)210 (5)420例2 在~ 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 (2) ; (3)8950'- .例3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60)1( 21)2(- 341363'四、归纳小结 五、当堂训练六、课后作业 练习4-5。
苏教高中数学必修学案(全套)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2.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3.能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点,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准确的语言将其表示出来,并从中体会到用数学抽象符号刻画客观事物的优越性.【考纲要求】1. 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2. 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课前导学】1.集合的含义: 构成一个集合.(1)集合中的元素及其表示: .(2)集合中的元素的特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i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记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ii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记作______或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思考】构成集合的元素是不是只能是数或点?【答】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一般地,自然数集记作____________,正整数集记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整数集记作________,有理数记作_______,实数集记作________.3.集合的分类:按它的元素个数多少来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有限集;(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叫做无限集;(3)______________ _叫做空集,记为_____________4.集合的表示方法:(1)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列举法;(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叫做描述法.(3)______ _________叫做文氏图【例题讲解】例1、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 高一年级所有高个子的学生;(2)平面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全体;(3)所有正三角形的全体; (4)方程22x =的实数解;(5)不等式12x +≥的所有实数解.例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①由所有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A ;②直线y x =上点的集合记作B ;③不等式453x -<的解组成的集合记作C ;④方程组20x y x y +=⎧⎨-=⎩的解组成的集合记作D ;⑤第一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作E ;⑥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记作F .例3、已知集合{}2|210,A x ax x x R =-+=∈,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课堂检测】1.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①不超过45的正整数;②鲜艳的颜色;③中国的大城市;④绝对值最小的实数;⑤高一(2)班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其中为集合的是____________2.已知2a ∈A ,a 2-a ∈A ,若A 含2个元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 取全体实数; ②a 取除去0以外的所有实数;③a 取除去3以外的所有实数;④a 取除去0和3以外的所有实数3.已知集合{0,1,2}A x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组成的集合B =【教学反思】§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2)【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的概念理解;2.认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性;3. 熟练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逐渐培养使用数学符号的规范性.【考纲要求】3. 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4. 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课前导学】1.集合()(){}3,2,1,0=A ,则集合A 中的元素有 个.2.若集合{}|0,x ax x R =∈为无限集,则a = .3. 已知x 2∈{1,0,x },则实数x 的值 .4. 集合12|,6A x x N N x ⎧⎫=∈∈⎨⎬-⎩⎭,则集合A = . 【例题讲解】例1、 观察下面三个集合,它们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1){}2|1A x y x ==+(2){}2|1B y y x ==+(3){}2(,)|1C x y y x ==+例2、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b a a ⎧⎫⎨⎬⎩⎭,也可表示为{}2,,0a a b +,求20112011a b +.例3、已知集合{}222,(1),33A a a a a =++++,若1A ∈,求a 的值.【课堂检测】1. 用适当符号填空:(1){}2|,1_____A x x x A ==- (2){}2|60,3____B x x x B =+-=(){}C R x x x C ___52,,22|3∈≤=2.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则b a -= . 3.将下列集合用列举法表示出来: (){};6|1N m N m m A ∈-∈=且 ()⎭⎬⎫⎩⎨⎧∈∈-=N x N x x B ,99|2【教学反思】§1.2 子集·全集·补集(1)【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2.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等价转化思想;渗透问题相对论观点.【考纲要求】1.能判断存在子集关系的两个集合谁是谁的子集,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是真子集.2.清楚两个集合包含关系的确定,主要靠其元素与集合关系来说明.【课前导学】1. 子集的概念及记法: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 ),则称 集合 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2.子集的性质:① A A ② ____A ∅ ③ ,A B B C ⊆⊆,则___A C【思考】:A B ⊆与B A ⊆能否同时成立?【答】3.真子集的概念及记法: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4.真子集的性质:①∅是任何 的真子集 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真子集具备传递性 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讲解】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1) 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A 中的元素都属于B ;(2) 若集合A 不是集合B 的子集,则A 中的元素都不属于B ;(3) 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B 中一定有不属于A 的元素;(4) 空集没有子集.例2.以下六个关系,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1){}∅⊆∅;(2){}∅∈∅(3){0}∅⊆(4)0∉∅(5){0}∅≠(6){}∅=∅例3.(1)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子集的个数;(2)写出集合{a ,b ,c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子集的个数.【思考】含有n 个不同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例4.集合{|1}A x x =>,集合{|}B x x a =>.(1) 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课堂检测】1.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13|10x x ≠⊂≤ ()2{1,2}{2,1}⊆ ()(){}(){}3|,2,13=+∈y x y x 2.集合{},0)2)(1(|=--=x x x x A 则集合A 的非空子集有 个.3.若{}{}{},,16|,,23|,,13|Z n n c c C Z n n b b B Z n n a a A ∈+==∈-==∈+==则集合A,B,C 的包含关系为 .【教学反思】§1.2 子集·全集·补集(2)【教学目标】1.理解全集、补集概念,会进行简单集合的运算;2.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等价转化思想;渗透问题相对论观点.【考纲要求】1. 理解全集、补集概念,会进行简单集合的运算;2. 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课前导学】1.全集的概念:如果集合U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U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记作_____2.补集的概念:设____________,由U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U 的子集A 的补集, 记为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U C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 C A 可用右图阴影部分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集的性质:① U C ∅=__________________② U C U =__________________③ ()U U C C A =______________【例题讲解】例1已知全集2{2,3,23},{|21|,2},{5}U U a a A a C A =+-=-=,求实数a 的值.例2设,{|16},{|22}U R A x x B x a x a ==-≤≤=+≤≤,若U B C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3若方程20x x a ++=至少有一个非负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课堂检测】1.全集{}{}1,2,3,4,5,1,5,,U U A B C A ≠==⊂则集合B 有 个. 2.全集{},321,23|,-=>==a x x A R U 则下面正确的有()1U a C A ≠⊂ ()2U a C A ∈ (){}3a A ∈ (){}4U a C A ≠⊂ 3.(1)已知全集{},3|-≥=x x U 集合{},1|>=x x A 则U C A = .(2)设全集{},|31,,U Z A x x k k Z ===±∈则U C A 为 .【教学反思】§1.3 交集·并集(1)【教学目标】1. 理解交集和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3. 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考纲要求】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课前导学】1.交集: 叫做A 与B 的交集. 记作 ,即: .2.并集: 叫做A 与B 的并集, 记作 ,即: .3.设集合{}{},,3|,,2|N n n x x B N n n x x A ∈==∈==则________=⋂B A4.设{}{}{},3,3,1,13,2,12=⋂-=--=P M P m m M 则m 的值为 .【例题讲解】例1.设{1,0,1},{0,1,2,3},A B =-=求A B 及A B .例2.设22{|20},{|6(2)50},A x x px q B x x p x q =-+==++++=若1{}2AB =,求A B .例3. 设集合{24},{}A x x B x x a =-≤≤=<.(1)若A B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B =∅,求a 的取值范围.【课堂检测】 1.设集合{}{}{},4,3,2,3,2,1,2,1===C B A 则()__________.A B C =2.若集合{}{}|23,|23,S x x x T x x =≤≥=≤≤或则_________S T =.3.设集合{}21,|0 2.5,|,32U R A x x B x x x ⎧⎫==<<=≥≤-⎨⎬⎩⎭或则()()U U C A C B = . 4.已知{}{},1,1,3,3,1,122+--=-+-=a a a B a a A 则{}2,______A B a =-=则.【教学反思】§1.3 交集·并集(2)【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交集及并集有关性质;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考纲要求】集合的交、并运算及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课前导学】 1.有关性质:AA = A ∅= AB B A A A = A ∅= A B B A2.区间:设,,,a b R a b ∈<且规定[,]a b = , (,)a b = , [,)a b = , (,]a b = , (,)a +∞= , (,]b -∞= , (,)-∞+∞= .3. {1,2,3,4,5,6},{2,3,5},{1,4},())(),U U U U A B C A B C A C B ===求与(并探求(),U C AB,U U C A C B 三者之间的关系.4.求满足{1,2}PQ =的集合,P Q 共有多少组?【例题讲解】例1设{}{}{},7,1,4,4,2,1,1,22-=+-=+--=C x y B x x A 且C B A = ,求y x ,的值及B A .例2设22{|1|,3,5},{21,2,21},A a B a a a a a =+=+++-若{2,3}A B =,求A B .例3设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 (1)若A B B =,求a 的值;(2)若A B B =,求a 的值.例4设全集3{(,)|,},{(,)|1},{(,)|1}2y U x y x R y R M x y P x y y x x -=∈∈===≠+-,求().U C M P【课堂检测】1.设集合{},,3|Z x x x I ∈<={},2,1=A {},2,1,2--=B 则()U A C B 等于 .2.若{}{},,非正整数非负整数==B A 则=B A , =B A . 3.设R U =,{},,50|<≤=x x A {},1|≥=x x B 则()()=B C A C U U . 4.已知集合C B A ,,满足C B B A =,则C A ____.【教学反思】§2.1.1 函数的概念与图像(1)【教学目标】1.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得重要模型,理解函数概念; 2. 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并能说出他们的值域 .【考纲要求】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课前导学】1.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两个 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为 ,其中x 叫 ,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的值叫 ,y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 ;2.在对应法则R y R x b x y y x f ∈∈+=→,,,:中,若52→,则→-2 ;3.下列图象中不能..作为函数()y f x =的图象的是:【例题讲解】 例1 (1)N x x x ∈→,; (2)R x x x ∈+→,11; (3),y x →其中+∈∈-=N y N x x y ,,1;(4)y x →,其中{}{}3,2,1,0,1,1,0,1,21-∈-∈-=y x x y 以上4个对应中,为函数的有 .④①变式:下列各组函数中,为同一函数的是 ; (1)()3-=x x f 与()962+-=x x x g (2)()1-=x x f 与12)(2+-=t t t g(3)24)(2+-=x x x f 与2)(-=x x g (4)2)(x x f π=与圆面积y 是半径x 的函数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xx f -=11)( (2)22y x =+*变式:若)(x f y =的定义域为[]4,1,)2(+x f 的定义域为 ;例3已知函数223y x x =--+,求1(0),(1),(),()(1)2f f f f n f n --.变式1:函数223,(32)y x x x =--+-≤≤的值域是 函数223y x x =--+,{}2,1,0,1,2--∈x 的值域是 .变式2: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那么函数2x y =,值域为{}4,1的“同族函数”共有 个;【课堂检测】1. 对于集合{|06}A x x =≤≤,{|03}B y y =≤≤,有下列从A 到B 的三个对应:①12x y x →=;②13x y x →=;③x y x →=;其中是从A 到B 的函数的对应的序号为 ;2. 函数3()|1|2f x x =+-的定义域为 ____________3. 若2()(1)1,{1,0,1,2,3}f x x x =-+∈-,则((0))f f = ;【教学反思】§2.1.1 函数的概念与图像(2)【教学目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得重要模型,理解函数概念;了解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并能说出他们的值 域 .【考纲要求】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课前导学】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2-⋅+=x x y (2)322--=x xy2. 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4,1-,则函数)2(x f y =的定义域为 ;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0(1≤<-=x x y (2)2y x=(3))30(322≤≤+-=x x x y【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01x yx x+=- (2)1y x=+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32y x =- (2)[)246,1,5y x x x =-+∈(3)2845y x x =-+ (4)y x =+例3(1)已知函数y =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设[]1,(1)A b b =>,函数21()(1)12f x x =-+,当x A ∈,()f x 的值域也是A ,求b 的值.【课堂检测】 1.函数y =的定义域为 ,111y x=+的定义域为 .2.函数211y x =+的值域为 .3.函数y x =的值域为 .【教学反思】§2.1.1 函数的概念与图像(3)【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2.能正确画出一些常见函数的图象;3.会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判断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4.从“形”的角度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课前导学】1.函数的图象:将函数()f x 自变量的一个值0x 作为 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作为 坐标,就得到坐标平面上的一个点00(,())x f x ,当自变量 ,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2.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其定义域、值域的对应关系:函数()y f x =的图象在x 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对应着函数的 ,在y 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对应着函数的 .3. 函数()f x x =与2()x g x x =的图象相同吗?并画出函数2()x g x x=的图像.4.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1f x x =+; (2)2()(1)1,[1,3)f x x x =-+∈;(3)5y x =,{1,2,3,4}x ∈; (4)()f x =【例题讲解】例1. 画出函数2()1f x x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1),(3)f f f -的大小; (2)若120x x <<(或120x x <<,或12||||x x <)比较1()f x 与2()f x 的大小;(3)分别写出函数2()1f x x =+((1,2]x ∈-), 2()1f x x =+((1,2]x ∈)的值域.例2. 已知函数()f x =⎪⎩⎪⎨⎧>≤≤-<+)1(,)1(-1,)1(322x x x x x ,x(1)画出函数图象;(2)求(((2)))f f f -的值(3)求当()7f x =-时,求x 的值;例3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1) 234y x x =+- (2) 221y x x =--【课堂检测】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3-,则()y f x =的图像与直线2x =的交点个数为 .2. 函数)(x f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填空:(1)=)0(f ______;(2)=)1(f ______;(3)=)2(f _________; (4)若1121<<<-x x ,则)()(21x f x f 与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3.画出函数()xf x x x=+的图像.【教学反思】§2.1.2函数的表示方法(1)【教学目标】1. 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理解同一个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2. 了解分段函数,会作其图,并简单地应用; 3. 会用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考纲要求】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课前导学】1.一次函数一般形式为 .2.二次函数的形式:(1)一般式: ; (2)交点式: ; (3)顶点式: .3.已知()31f x x =-,()23g x x =+,则 [()]f g x = , [()]g f x = .4.已知函数()f x 是二次函数,且满足(0)1,(1)()2f f x f x x =+-=,求()f x .【例题讲解】例1.下表所示为x 与y 间的函数关系:那么它的解析式为 .例2. 函数()f x 在闭区间[1,2]-上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求此函数的解析式.例3. (1)已知一次函数)(x f 满足[]34)(+=x x f f ,求)(x f .(2)已知2(1)2f x x x +=-,求()f x .1【课堂检测】1.已知21,0()21,0x x f x x x ⎧+≥=⎨+<⎩,(2)f -= ;2(1)f a += .2.已知1)f x =+,则()f x = .3.若二次函数2223y x mx m =-+-+的图像对称轴为20x +=,则m = ,顶点坐标为 .【教学反思】X k b 1 . c o m§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教学目标】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会用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求函数的饿解析式;通过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纲要求】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课前导学】 1.函数()01)(2≠+=x x x x f ,则)1(x f 是 ; 2.已知1)1(+=+x x f ,那么)(x f 的解析式为 ;3.一个面积为2100m 的等腰梯形,上底长为xm ,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倍,则高y 与x 的解 析式为 ;4.某种笔记本每本5元,买x ({}4,3,2,1∈x )个笔记本的钱数记为y (元),则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y 的解析式为 ;【例题讲解】例1. 动点P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顺次经过B 、C 、D 再回到A ,设x 表示点P 的行程,y 表示线段PA 的长,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变式: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CD AB //,5==BC AD ,,10=AB 4=CD ,动 点P 自B 点出发沿DA CD BC →→路线运动,最后到达A 点,设点P 的运动路程 为x ,ABP ∆的面积为y ,试求)(x f y =的解析式并作出图像.例2已知函数满足1()2()f x f ax x+=, (1)求(1),(2)f f 的值; (2)求()f x 的解析式.【课堂检测】1.周长为定值l 的矩形,它的面积S 是此矩形的长为x 的函数,则该函数的解析式 为 ;2.若函数()f x 满足关系式1()2()3f x f x x+=,则(2)f = ;【教学反思】§2.1.3函数的单调性(1)【教学目标】1. 会运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是递增还是递减;2.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能判别或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3. 注意必须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或其子集内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考纲要求】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课前导学】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2,0上为增函数的是 ; (1)xy 1=(2)12-=x y (3)x y -=1 (4)2)12(-=x y 2.若b x k x f ++=)12()(在()+∞∞-,上是减函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3.函数122-+=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4.画出函数12+=x y 的图象,并写出单调区间.【例题讲解】例1:画出下列函数图象,并写出单调区间.(1)22y x =-+; (2)1y x=;(3)21, 0()22, 0x x f x x x ⎧+≤=⎨-+>⎩.例2.求证函数1()1f x x=-在()0,+∞上是减函数.思考:在(),0-∞是 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吗?例3.求证函数3()f x x x =+在(),-∞+∞上是增函数.【课堂检测】1.函数1062+-=x x y 在单调增区间是 ; 2.函数11-=x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3.函数⎩⎨⎧<≥=)0()0(2x xx x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 ;4.求证:函数x x x f +-=2)(在⎪⎭⎫ ⎝⎛∞-21,上是单调增函数.【教学反思】§2.1.3函数的单调性(2)【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极其几何意义;2.会用配方法、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3.培养识图能力与数形语言转换的能力.【课前导学】1.函数12+-=x y 在[]2,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2.函数x x y +-=2在[]0,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3.函数12+-=xy 在[]3,1上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4.设函数)0()(≠=a x a x f ,若)(x f 在()0,∞-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 .【例题讲解】例1. (1)若函数2()45f x x mx m =-+-在[2,)-+∞上是增函数,在(,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 的值为 ;(2)若函数2()45f x x mx m =-+-在[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3)若函数2()45f x x mx m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则实数m 的值为 .例 2.已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a c b <<.当],[c a x ∈时,)(x f 是单调增函数;当],[b c x ∈时,)(x f 是单调减函数,试证明)(x f 在c x =时取得最大值.例3.(1)求函数1()f x x x=+的单调区间; (2)求函数221()x x f x x -+=,1,44x ⎡⎤∈⎢⎥⎣⎦的值域.【课堂检测】1. 函数1)1()(--=x a x f 在()+∞∞-,上是减函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 函数2()4(0)f x x mx m =-+>在(,0]-∞上的最小值是 .3. 函数()f x =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教学反思】§2.1.3 函数的奇偶性(1)【教学目标】3. 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4. 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能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5. 初步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34份苏教版实用教案
任意角学习目标.认识角的看法.掌握正角、负角和零角的看法,理解任意角的意义.熟练掌握象限角、终边同样的角的看法,会用会集符号表示这些角.知识点一角的相关看法思虑用旋转方式定义角时,角的构成因素有哪些?思虑将射线绕着点旋转到地点,有几种旋转方向?思虑假如一个角的始边与终边重合,那么这个角必定是零角吗?梳理()角的看法:一个角可以看作平面内绕着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成的图形.点是角的极点,射线,分别是角α的和.()依据角的旋转方向,分为以下三类种类定义正角按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负角按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零角假如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那么也把它看作一个角,叫做零角知识点二象限角、轴线角思虑把角的极点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旋转该角,则其终边(除端点外)可能落在什么地点?梳理以角的极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轴正半轴,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角的(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假如角的终边在座标轴上,则称这个角为轴线角.知识点三终边同样的角思虑假设°的终边是,那么-°,°的终边与°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与°分别相差多少?思虑如何表示与°终边同样的角?梳理终边同样角的表示一般地,与角α终边同样的角的会集为{ββ=·°+α,∈},即任一与角α终边同样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的和.种类一任意角看法的理解例()给出以下说法: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②第一象限角必定不是负角;③第二象限角是钝角;④小于°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此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把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写上 )()将时钟拨快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度数是.反思与感悟解决此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锐角、钝角、°~°角、象限角等看法.角的看法推行后,确立角的要点是确立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的大小.追踪训练写出以下说法所表示的角.()顺时针拧螺丝圈;()将时钟拨慢小时分,分针转过的角.种类二象限角的判断例在°~°范围内,找出与以下各角终边同样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引申研究确立(∈*)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反思与感悟判断象限角的步骤:()当°≤α<°时,直接写出结果.()当α<°或α≥°时,将α化为·°+β(∈,°≤β<°),转变成判断角β所属的象限.追踪训练以下各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请写出与以下各角终边同样的角的会集,并把中合适不等式-°≤β<°的元素β写出来.();°()-°.种类三终边同样的角例在与角°终边同样的角中,求满足以下条件的角.()最大的负角;()最小的正角;()[,°°)的角.反思与感悟求合适某种条件且与已知角终边同样的角,其方法是先求出与已知角终边同样的角的一般形式,再依条件成立不等式求出的值.追踪训练写出与α=-°终边同样的角的会集,并把会集中合适不等式-°≤β<°的元素β写出来.例写出终边在直线=-上的角的会集.反思与感悟求终边在给定直线上的角的会集,常用分类谈论的思想,即分≥和<两种状况讨论,最后再进行合并.追踪训练写出终边在直线=上的角的会集.种类四地域角的表示比方以下图.()写出终边落在射线,上的角的会集;()写出终边落在暗影部分(包含界限)的角的会集.反思与感悟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在°~°上写出角的会集,再利用终边同样的角写出吻合条件的全部角的会集,假如会集能化简的还要化成最简.追踪训练以以下图,写出终边落在暗影部分的角的会集..-°角所在象限是..与-°角终边同样的角的会集是..°是第象限角..与-°终边同样的最大负角是..写出终边落在座标轴上的角的会集..对角的理解,初中阶段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高中阶段应用“运动”的看法下定义,理解这一看法时,要注意“旋转方向”决定角的“正负”,“旋转幅度”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关于终边同样的角的认识一般地,全部与角α终边同样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会集{ββ=α+·°,∈},即任一与角α终边同样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注意:()α为任意角.()°·与α之间是“+”号,·°-α可理解为·°+(-α).()相等的角终边必定同样;终边同样的角不必定相等,终边同样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的整数倍.()∈这一条件不可以少.答案精析问题导学知识点一思虑角的构成因素有始边、极点、终边.思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旋转方向.思虑不必定,若角的终边未作旋转,则这个角是零角.若角的终边作了旋转,则这个角就不是零角.梳理()一条射线端点旋转始边终边()逆时针顺时针知识点二思虑终边可能落在座标轴上或四个象限内.梳理终边知识点三思虑它们的终边同样.-°=°-×°,°=°+°,故它们与°分别相差了-个周角及个周角.思虑°+·°(∈).梳理周角题型研究例()①()-°追踪训练()-°()°例解()由于-°=-°+°,所以在°~°范围内,与-°角终边同样的角是°角,它是第三象限角.()由于°=°+°,所以在°~°范围内,与°角终边同样的角是°角,它是第四象限角.()因-°′=-×°+°′,所以在°~°范内,与-°′角同样的角是°′角,它是第二象限角.引申研究解一般地,要确立所在的象限,可以作出各个象限的从原点出的均分射,它与坐把周角分成个地域,从的非半起,按逆方向把个地域挨次上,⋯,,号几的地域,就是依据α所在第几象限,的所落在的地域,这样,所在的象限就可以由号地域所在的象限直的看出.追踪解()°角是第一象限角,全部与°角同样的角的会集={ββ=°+·°,∈},中合适-°≤β<°的元素是°+(-)×°=-°,°+×°=°,°+×°=°.()-°角是第四象限角,全部与-°角同样的角的会集={ββ=-°+·°,∈},中合适-°≤β<°的元素是-°+×°=-°,-°+×°=°,-°+×°=°.例解与°同样的角的一般形式β=·°+°(∈),()由-°<·°+°<°,得-°<·°<-°,解得=-,故所求的最大角β=-°.()由°<·°+°<°,得-°<·°<-°,解得=-,故所求的最小正角β=°.()由°≤·°+°<°,得-°≤·°<-°,解得=-,故所求的角β=°.追踪解由同样的角的表告知,与角α=-°同样的角的会集{ββ=·°-°,∈}.∵-°≤β<°,即-°≤·°-°<°(∈),∴≤<(∈),故取=.当=,β=×°-°=-°;当=,β=×°-°=-°;当=,β=×°-°=°.例解{αα=°+·°,∈}追踪解在=(≥)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在=(<)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所以,在直=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αα=°+·°,∈},即={αα=°+·°,∈}∪{αα=°+(+)·°,∈}={αα=°+·°,∈}.故在直=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例解()落在射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落在射上的角的会集是{αα=·°+°,∈}.()落在暗影部分(含界)的角的会集是{α·°+°≤α≤·°+°,∈}.追踪解落在暗影部分的角α,角α的会集由两部分成:{α·°+°≤α<·°+°,∈};②{α·°+°≤α<·°+°,∈}.∴角α的会集应当是会集①与②的并集,即={α·°+°≤α<·°+°,∈}∪{α·°+°≤α<·°+°,∈}={α·°+°≤α<·°+°,∈}∪{α(+)°+°≤α<(+)·°+°,∈}{α·°+°≤α<·°+°或(+)·°+°≤α<(+)·°+°,∈}{α·°+°≤α<·°+°,∈}.当堂训练.第四象限.{αα=·°+°,∈}.三.-°.{ββ=·°,∈}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没法休息琐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时间象奔跑汹涌的急湍,它一去无返,绝不流连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觉失机的悲伤获取时间,就是获取全部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产时间一点一滴凋落,好像蜡烛漫漫燃尽我老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趋逼近夜晚给老人带来宁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不浪费时间,时时刻刻都做些实用的事,戒掉全部不用要的行为时间乃是万物中最难得的东西,但假如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我的家产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他人的时间,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本章回顾》2
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复习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奚剑峰学习目标1了解任意角、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in ,=co ,=tan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4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图象与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错误!=A inω+φ的实际意义;函数=A inω+φ图象的变换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7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要点: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ω,φ对函数=A inω+φ的图象变化的影响1φ对函数=in+φ,∈R的图象的影响:2ωω>0对=inω+φ的图象的影响:3AA>0对=A inω+φ的图象的影响:例题探讨类型一三角函数的概念例1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轴的正半轴.假设,n是α终边上一点,且|O,n为终边上一点,∴m<0,n<0又∵错误!∴错误!∴in α=错误!=0的两根为in θ,co θ,θ∈0,2π.求:1错误!+错误!;2m的值;3方程的两根及此时θ的值.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in θ+co θ=错误!,in θco θ=错误!1原式=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in θ+co θ=错误!2由in θ+co θ=错误!,两边平方可得:1+2in θco θ=错误!,1+2×错误!=1+错误!,m=错误!3由m=错误!可解方程:22-错误!+1+错误!=0,得两根错误!和错误!∴错误!或错误!∵θ∈0,2π,∴θ=错误!或错误!反思与感悟1牢记两个根本关系式in2α+co2α=1及错误!=tan α,并能应用两个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在应用中,要注意掌握解题的技巧.比方:in α±co α的值,可求co αin α注意应用co α±in α2=1±2in αco α2诱导公式可概括为·错误!±α∈Z的各三角函数值的化简公式.记忆规律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跟踪训练2fα=错误!1化简fα;2假设fα=错误!,且错误!0,求a、b解令t=in ,那么gt=-t2-at+b+1=-错误!2+错误!+b+1,且t∈[-1,1].下面根据对称轴t0=-错误!与区间[-1,1]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①当-错误!≤-1,即a≥2时,错误!解得错误!②当-1<-错误!<0,即0<a<2时,错误!解得错误!舍或错误!舍都不满足a的范围,舍去.综上所述,a=2,b=-2反思与感悟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上述解答将三角函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跟踪训练5定义在-∞,3]上单调减函数f使得f1+in2≤fa-2co 对一切实数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根据题意,对一切∈R都成立,有: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套学案目录第1课时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性质第2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1)第3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2)第4课时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第5课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第6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第7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第8课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第8课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课时作业(1)第9课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课时作业(2)第10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第1课时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性质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观察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其基本方法. 3.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作差法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作差法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大小、多少、高低、轻重、长短和远近的比较,反映在数量关系上就是相等与不等两种情况. 情景:b 克糖水中有a 克糖(b a <<0),若再添上m 克糖(0>m ),则糖水变甜了,还是变淡了?根据这个事实:(1)提炼一个不等式; (2)你能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2.两个实数大小的比较: 3.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 a b >⇔ (对称性) 性质2: a>b ,b c >⇒ (传递性) 性质3: a>b ,c R ∈⇒性质4: a>b ,0c >⇒ ;a>b ,0c <⇒ 性质5: a>b ,c d >⇒ (加法法则) 性质6: a>b>0,0c d >>⇒ (乘法法则) 性质7: a>b>0,*n N ∈⇒ (乘方法则)性质8: a>b>0,*n N ∈⇒ (开方法则) 【新知应用】例1.时代超市将进货单价为80元的商品按90元一个出售时能卖400个,经过调查,己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20个,要使时代超市销售此商品的收入大于4320元,商品价格应定在怎样的范围内?(只需列出不等关系)例2.维生素A (单位kg /) 维生素B (单位kg /) 成本(元kg /) X300 700 5 Y 500 100 4 Z300 300 3 A及40000单位的维生素B ,设X ,Y 这两种食物各取xkg ,ykg ,那么x ,y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只需列出不等关系)例3.⑴比较61x +与42x x +的大小(其中x R ∈);⑵若0x y <<,试比较()()22x y x y +-与()()22xy x y -+的大小例4.对于实数,,a b c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若a>b ,c>b ,则a>c ; ②若ac >bc ,则a >b ; ③若a >b ,c>d ,则ac>bd ;④若a>b>0,则b a 11<; ⑤若dbc a >,则ad>b c ; ⑥若a>b ,则22ac bc >。
⑦若b a <,则a<b ;⑧若a 2>b 2,ab >0,则ba 11<⇒例5.⑴已知22ππαβ-≤<≤,求2αβ-的范围。
⑵已知()()()2,411,125f x ax c f f =--≤≤--≤≤,求()3f 的取值范围【新知巩顾】1.某杂志以每本2元的价格发行时,发行量为10万册,经过调查,若价格每提高20.元, 发行量就减少5000册,要使杂志社的销售收入大于422.万元,每本杂志的价格应定在怎 样的范围内?(列出不等关系)2.(1)比较大小:2)25(+_______1026+;2)16(-______2)23(-;52- 65-(2)0<a ,01<<-b ,把a ,ab ,2ab 按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_____; (3)若0<<b a ,则a 1______b1(填>或<); (4)比较大小:122++y x ______)1(2-+y x .3.若a>b ,c>d ,则下列不等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①a -d > b -c ②a +d > b +c ③a -c > b -c ④ a -c < a -d【新知回顾】1.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式模型;2.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作差法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第1课时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性质作业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1.(1)比较大小:76,65a b =-=-,则a b(2)已知b a <<0,且1=+b a ,则a 与ab 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α满足22ππα-<<,则2πα-的范围是3.给出四个条件:①0b a >>;②0a b >>;③0a b >>;④ 0a b >>。
能推得11a b<成立的是 .4.已知三个不等式:①ab >0,②bda c >,③bc >ad . 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 为结论,则可以组成________个正确的命题,请用序号写出它们. 即_______. (把所 有正确的命题都填上)5.下列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①22a b a b >⇒>;②33a b a b >⇔>;③22a b a b >⇔>;④1aa cbc b>⇔->-;⑤11a b a b >⇔<;⑥22a ba b c c>⇒>。
6.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温度为C ︒18~C ︒20的山区,已知山区海拔每升高m 100,气温 下降C ︒550.,现测得山脚下的平均气温为C ︒22,该植物种在山区多高处为宜?(列出不等关系)7.某化工厂制定明年某产品的生产计划,受下面条件的制约:生产此产品的工人数不超 过200人;每个工人年工作约计h 2100,预计此产品明年销售量至少80000袋;每袋需 用h 4;每袋需用原料kg 20;年底库存原料t 600,明年可补充t 1200.试根据这些数据 预测明年的产量.(列出不等关系)8.(1)已知6012<<m ,3015<<n ,求n m +与n m -的范围.(2)一次函数()f x kx b =+,且1≤)1(-f ≤2,3≤)1(f ≤4,求)2(-f 的范围。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1)学案【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2. 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3. 会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有关问题。
4. 会解一些简单的含参数的不等式.【学习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 【复习回顾】(一)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判别式ac b 42-=∆0>∆ 0=∆ 0<∆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0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a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 x x ><或⎭⎬⎫⎩⎨⎧-≠a b x x 2R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x <<∅∅(二)练习:1.(1)不等式27120x x -+>的解集为 ;(2)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为 ; (3)不等式2210x x -+<的解集为 ; (4)不等式2220x x -+<的解集为 ;(5)不等式211x ≥+的解集为 。
2.函数)23lg(2+-=x x y 的定义域为 。
【新知应用】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0x bx c -+≤的解集是{|51}x x -≤≤,求实数,b c 之值.变式:已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23}x x <<求不等式20cx bx a -+>的解集.例2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0(0)x a x a a -++<<变式:解下列不等式⑴2(1)0x a x a -++<;⑵2(1)10ax a x -++<;⑶220x x a ++≥【新知巩顾】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解根是2-,3,且0<a , 那么02>++c bx a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等式022>++bx ax 的解集为}3121|{<<-x x ,则b a -= 。
3.解关于x 的不等式:)0(02)2(2≥ >--+m x m mx .【新知回顾】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掌握利用因式分解和讨论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及这种方法的推广运用; 3.掌握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 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不等号的方向画图;(4)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即:一化正→二算Δ→三求根→四写解集 5.会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第2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1)作业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1.若10<<t ,则不等式0)1)((<--tx t x 的解集是2.已知集合}04|{2>-=x x A ,}062|{2>-+=x x x B ,则=⋃B C A R ________________;=⋂B C A R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等式012>-+bx ax 的解集为}43|{<<x x ,则=+b a _________. 4.若}135|{-≤+-=x x x A ,}|{a x x B ≤=,且φ=⋂B A , 则满足条件的a 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二次函数q px x y ++=2,当0<y 时,有3121-<<-x , 解不等式:012>++px qx .6.解关于x 的不等式:0))(2(2≤---a a x x .7.不等式02x ax->-的解集为{|22}x x -<<,求不等式20x x a ++>的解集;第3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2)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进一步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3.学会处理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学习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 【复习回顾】 解不等式:(1)0624≥--x x ; (2)0352>-+x x . (3)2106511x x -≤+-≤【新知应用】例1、分别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使方程032=+--m mx x 的两根满足下列条件: (1)两根都大于5-; (2)一根大于0小于1,一根大于1小于2.例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0622<+-k x kx .(1)若不等式的解集是3|{-<x x 或}2->x ,求实数k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