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文化常识教师版
高中课本中的文化常识(必修一~必修五~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学案序号高三年级班教师学生4.5.: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年老无夫或丧夫: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燕侣喻凡庸之辈,燕子双栖,因以喻男女谐;天喜星属阳水(壬水),主缘订、喜庆及生育。
红鸾星与天喜星永远相对,所红鸾天喜以其所30岁女儿孟光结盗跖本来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在当时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盗跖便被比喻为邪恶的势力,“流贼”,而颜渊是孔子的徒弟,是他的弟子中最贤惠的一个,所以用他来比喻善良。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
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但却是周瑜的穿戴),为古人;橹,船橹,放置于船尾的划水工具。
樯橹就是指船只、战船。
;元时的路,犹明清的府。
(即:上卿、中卿、下(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②古代官职名称。
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犹称公子;舍人从何处来。
,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质”。
质,通“ 鑕”,砧板,亦泛指被处死。
"傧"。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烹",是把人放进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
②缶是古代汉族的陶制乐器,③古人谦称自己。
②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③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后土皇天"。
;驸马:转指皇帝女婿。
①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
②指依靠婚姻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一1. 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2. 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3.《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
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
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4、其他要点——(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2)古文化常识★【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也要注重同学们对基础的掌握,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帮助大家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烛之武退秦师》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大夫: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6.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黄河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优美的汉字》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2.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
《奇妙的对联》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2.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4 )
必修4Ⅰ.古代文化常识梳理《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5.《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6.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7.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着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 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文学常识
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
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丘明另著有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传”是解释经书的文字。
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则是西汉刘向编订,写的是战国历史,但不属于先秦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的《汉书》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
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基本文言知识
《苏武传》教学参考【文化常识】1.《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马续等合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3.单于出猎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意为广大之貌。
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
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4.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驸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
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因驸马都尉得名。
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
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
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皆授官驸马都尉。
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
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
清代称额驸。
5.匈奴与汉和亲和亲: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使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文本语法】第一段: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yí)中厩监(jiàn)。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古今异义】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文化常识】官职任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除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一、古代文化知识1.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子弟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的四种体式:①格言体。
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答问体。
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
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对话体。
跟特定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
④议事体。
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
如《季氏将伐颛臾》。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3.《孟子》是孟子与弟子合著而成的语录体文集。
4.四书:朱熹整理《大学》《中庸》《孟子》《论语》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6.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又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作品,代表作《离骚》后人又称“骚体”。
它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7.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已被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具有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含义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
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乐府诗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乐府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体,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后者。
8.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
必修四《历史与文化》期末必背重点知识
必修四《历史与文化》期末必背重点知识
本文档总结了必修四《历史与文化》课程的重点知识,供期末
复之用。
以下是重点知识的概要:
第一部分:历史与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 历史:它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事物的记录和研究。
- 文化:它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内部共同传承的各种思想、信念、价值观念、俗、艺术等。
- 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历史是文化的基础和表达形式,而文化
是历史的反映和延续。
第二部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特点
- 古代中国的特点:儒家文化的影响、皇权至上、礼仪之邦。
- 中华文明的发展:由黄河流域向其他地区传播,形成多元化
的地域文化。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唐朝、
宋朝、明朝等。
第三部分:世界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 古文明的兴衰与变迁: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
- 西方文明的发展:古典文化、教文化、启蒙运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崛起。
- 亚非拉文明的发展:伊斯兰文明、印度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等。
第四部分:历史与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 文化的意义: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 历史的价值:引以为戒、经验总结、现实指导、民族凝聚。
这些重点知识将有助于你在期末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回答与历史与文化相关的问题。
祝你考试顺利!。
gaoz高中文化常识
gaoz高中文化常识
以下是部分高中文化常识:
1. “四海”:指天下、全国。
2.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3.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4.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5.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6.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7.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豆、稻。
8.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9.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10.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1.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岁寒三友:松、竹、梅。
14.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15. 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6.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7. 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讲:季氏将伐颛臾(教师版)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一、古文化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2.《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
3.夫子:当时对大夫、老师和年长者的称呼。
4.自称其名在古代是谦称的一种表达方式。
5.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6.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
二、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四、一词多义: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②使动用法,使……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五、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六、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是谁之过与判断句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七、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 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八、重点词语: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止:不去4、固而近于费固:坚固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辞:托辞,借口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B.陈力就.列就:担任C.危.而不持危:危险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答案:C解析:危:不稳定。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必修三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3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5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6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7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8贾人,商人。
9出官,(京官)外调。
10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1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1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
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高二年级必修四知识点(语文 英语 数学 政治)
高二年级必修四知识点(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必修四知识点(语文英语数学政治)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年级必修四知识点(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年级必修四知识点(语文英语数学政治) 篇一通假字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必修4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二、古今异义1.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进献。
今义:演奏或取得功效。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指妃嫔。
今义:美貌的女子。
3.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到那里。
今义:以前。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6.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指侍从。
今义:①方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②表示概数。
7.明年..复攻赵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8.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介词,趁此来……。
今义:连词,表结果。
9.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10.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古义:扬言。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1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见识短浅而又地位低微。
今义:鄙视、轻视。
三、一词多义1.负⎩⎪⎨⎪⎧①秦贪,负.其强 (凭借,倚仗)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2.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②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使臣)3.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牵、拉)③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弓)⑤引.佩刀自刺 (拔出)⑥虞常果引.张胜 (招供)4.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机)5.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不过)③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步行)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类,辈)⑤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门徒,弟子)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光着)6.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③幸.可广问讯 (希望)④妇女无所幸.(封建帝王对女 人的宠爱称 为“幸”)⑤则幸.得脱矣 (侥幸)7.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表目 的,来)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连词,表目 的,来)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连词,因为)8.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副词,竟然)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副词,于是,就)③臣乃.敢上璧 (副词,才)9.且⎩⎪⎨⎪⎧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连词,况且)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连词,表并列)③且.庸人尚羞之 (连词,即使)四、重要实词1.窃.计欲亡走燕 私下 2.使人遗.赵王书 送给 3.曲.在赵 理亏 4.均.之二策 权衡,比较 5.臣请.完璧归赵 请允许我 6.相如奉.璧奏秦王 捧着 7.礼节甚倨.傲慢 8.不如因而厚遇.之 招待,款待 9.左右..欲刃相如 身边的侍从 10.秦王不怿. 高兴,喜悦 11.位在廉颇之右.上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誓同生死的朋友 13.伐.齐,大破之 讨伐 14.拜.为上卿 授予官职 15.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复,回复 16.不可不许. 答应 17.王必.无人 如果,实在 18.相如因持璧却.立 退 19.左右皆靡.退却 20.且相如素.贱人 向来,本来 21.臣等不肖.. 不才 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部编高中语文选必修教材版注释及文化知识
部编高中语文选必修教材版注释及文化知识部编高中语文选必修教材版注释1.〔黑天鹅〕比喻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
(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2.〔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第3—6,P42,《论语》十二章3.〔史〕虚饰,浮夸。
4.〔一日〕一旦。
5.〔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6.〔怨〕指讽刺时政。
7.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P43,《礼记·大学之道》)8.“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P43,《礼记·大学之道》)第8—11,P4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9.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10.〔内交〕结交。
内,同“纳”。
11.〔要誉〕要,求取。
12.〔贼〕伤害。
第12—18,P46,《老子》四章13.〔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14.〔户牖〕门窗。
15.〔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16.〔处〕为,做。
17.〔累土〕一筐土。
累,同“蔂”,土筐。
18.〔几〕接近。
19.〔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
第19—23,P47,《五石之瓠》庄子20.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21.〔掊〕击破。
22.〔虑〕用绳结缀。
23.〔樽〕盛酒器。
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
24.〔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第24—28,P49,《兼爱》墨子25.〔攻〕治疗。
26.〔当〕同“尝”,尝试。
27.〔家〕卿大夫的封地。
28.〔恶施〕怎么实行。
恶,相当于“何”“怎么”。
29.〔劝〕鼓励。
第29—31,P99,《无衣》诗经·秦风30.〔袍〕长袍,类似于斗篷。
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31.〔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4 文化常识教师版《必修四·文化常识》单元回归评价单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高考考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化常识”的相关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 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 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 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命题规律:1、考查形式:2015年起新课标全国卷将文化常识题列为文言文阅读的第二个题目, 分值 3 分, 考查形式为客观选择题。
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在本质上属于实词,可以看作是实词中特殊的一 类。
2、考查内容: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十分广泛,从近两年来的高考真题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 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和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 ⑥文学典故和常识【知识建构】【问题解决】 请根据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完成下列文化常识的积累。
1. 读尽缥缃万卷书: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 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 作书籍的代称2. 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 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 合称“宫调”。
3. 《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4. 戏曲中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 净、末、丑,共五大行当。
元杂剧角色主要有:卜儿 年妇人)、冲末(男配角)、正旦(女主角)、净(性情恶劣, 举动粗野的人)、孛老(老年男性)、孤(官员)、外(老年 男子)等。
5.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 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6. 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 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 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在 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主商,、均角可、构变成徵一、种徵调、式羽。
、凡变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7. 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8. 封狼居胥: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一说今内蒙古狼山。
此山地处荒漠,鲜有草木,且长年风大沙多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成为汉人的最高荣誉之一9. 三公九卿: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殷亦三公九卿。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
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
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10. 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1. 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
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12. 布衣之交:布衣:古代贫民的衣着。
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
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13.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
“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辈相称的敬词16. 相坐:相连坐治罪,叫“连坐”14. 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15.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
旧时汉族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相坐” 。
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7. 且陛下春秋已高:对对方年龄的一种委婉说法。
一般出现于形容青壮年以上的年龄。
春秋是年龄代称,高即年长,春秋已高是指对方年纪很大。
18.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
后土: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亦作“后皇天” 。
19. 游于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 入住迁入的富户;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 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施, 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郊县:由都城的经济县和一般县构成,集中手工、冶铁、 技术等生产活动—经济型的卫星城。
一般县城人口规模 2-3 万人,经济萧条,人口稀少。
20. 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夏、商、周,大学 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 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 武帝时,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王莽时,太学零落。
东汉 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 (公元 29 年) 21. 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 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
六艺的说法有两 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 为六经,即《易经》 、《尚书》、《诗经》、《礼记》、《乐经》、 22. 举孝廉不行: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 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 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3. 公车特征: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 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24.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25. 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实际 指的是自请退职。
26. 武,字子卿;张衡,字平子: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 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 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27. 順帝初;安帝雅闻:汉顺帝,庙号敬宗(后除庙号) 谥号孝顺皇帝;汉安帝,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
28. 永和初: 东汉顺帝的一个年号。
8. 扶辇下除:除,殿阶,也引申为封建时代任命官员。
29.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 后我国又一部重要史书,又称《前汉书》 ,由中国东汉时期 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 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 十四史”之易、春秋” 。
春秋》。
一。
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0.. 《后汉书》作者是范晔,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分为10 纪,80 列传,8 志,主要记述汉光武帝——汉献帝年间,共195 年间的史事。
该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拓展训练】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完成下面各题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C.“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与蔺相如终成刎颈之交。
D.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 “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解析:选D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但“左迁”必是升职。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 .“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
所谓“年号” ,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解析:选A,“左迁”是降职。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五谷”是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泛指粮食。
古代对其有多种不同说法。
B.“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D.“国子监”指国家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解析:选D “指国家的最高学府” 说法不严密,“国子监” 指的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
如《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
“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解析:选D 应是皇帝的庙号。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B.“公车”,汉代官署名。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C.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
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历朝历代都是以长子做太子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解析:选C “历朝历代都是以长子做太子错”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东汉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29 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 “上书乞骸骨”的“乞骸骨”是请求饶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