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经血传播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治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
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内,以防刺伤.
6。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乙肝等经血传播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并采取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Ⅱ型安尔碘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医务人员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务人员安全防护以及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处理病人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医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等。
医用口罩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以有效阻隔病原体的传播。
防护眼镜和面罩可以避免病原体通过眼部黏膜进入体内。
防护服应选择具备防液性能和防溅性能的一次性防护服,以保护医务人员免受体液飞溅的威胁。
2.手卫生医务人员在处理病人前后,必须进行规范的手卫生。
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两种方式。
洗手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至少需持续20秒。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注意涂抹全手和指间隙。
3.环境防护医疗机构应提供合适数量的隔离病房和隔离设备,以分隔感染和非感染区域。
医务人员在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的隔离病房内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隔离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应得到合理控制和管理,确保病原体的传播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
1.创伤处理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刺伤或暴露可能感染病原体的创伤,应立即进行创伤处理。
首先将伤口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接下来,用抗菌药膏涂抹伤口,并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再次感染。
然后,将暴露事件报告给上级医生,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进一步处理。
2.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
根据不同的暴露类型,可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流感疫苗等。
此外,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感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预防性用药,如抗病毒药物等。
3.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该接受一段时间的健康监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制度
加强协作配合: 医务人员与相关 部门应加强协作 配合,共同制定 职业暴露安全防 护制度,确保制 度的科学性和可 操作性。
定期召开会议: 定期召开职业暴 露安全防护工作 会议,总结经验 教训,提出改进 措施,推动工作 不断取得新进展。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医务人员 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职业暴 露安全防护的认 识和意识,增强 自我保护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 程
第六章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立即离开污染区,到指定地点 进行隔离
立即对暴露部位进行清洗和消 毒
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和院感科
根据暴露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
立即报告给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或护士长 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报告给职业安全卫生监督部门 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明确职业暴露的 定义和风险因素
制定职业暴露的 预防措施
建立职业暴露的 报告和登记制度
提供职业暴露的 应急处理和救治 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 意识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和 培训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技能 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
追踪随访:对暴露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暴露
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医院和地区而异。
0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医院和地区而异。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 护制度建设
第七章
制定完善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流程
接触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如消毒剂、麻醉剂等 长时间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医务人员在使用化学物质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制度
1.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应进行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
3.当HIV初筛实验室检测出阳性标本后,应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报告,临床科室接报告后应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
4.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锐器刺伤或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帽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
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按“挤血一冲洗一消毒”的步骤进行。
8.局部处理后,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填写《医院职业暴露报告卡》交感染管理科。
9.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情况对暴露者进行评估,对其进行本底检测和交医院指定医生实施预防性用药。
10.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职业暴露人员提供随访和咨询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是指在医疗卫生
工作中,接触到患者体液、血液及其他感染源后,可能造成自身感
染的卫生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职业性暴露感染(occupational exposure infection,OEI)。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不仅危害职业者自
身健康,而且有可能向他人传播疾病,从而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风险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和其
他感染源。
其中,感染源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患者、病人家属、科研、实验室等项业务中的感染源等等。
三、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方法
1、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应通过系统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并掌握职业暴
露发生的原因、表现及防范措施,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2、人员配备。
医疗机构应根据工作性质和风险分析,在人员配置上科学合理
安排,鼓励对医疗安全有经验和充分培训的工作人员参与有关工作,以确保业务操作和安全愈加有序。
3、规范操作程序。
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首先,医务人员需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配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勤洗手,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对患者的分离隔离和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另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当发生职业暴露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洗净暴露部位、到医院就诊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暴露情况及时接受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总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加强职业暴露风险的处理和预防,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除了日常的职业安全防护,还需要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突发传染病爆发、意外事故等,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对应的处理能力。
在遭遇突发传染病爆发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包括采取隔离措施、佩戴防护用具、进行病例诊断和报告等。
此外,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接受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升识别传染病病例、处理疫情的能力。
对于突发意外事故的处理也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
当发生事故时,医务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伤情评估和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医务人员也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遵循相应的救援程序,正确使用救援设备,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护理,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时,需要应对各种应激反应,如焦虑、紧张、恐惧等。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还应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护能力。
例如,学习基础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提高自己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全文】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置
(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局部 处理与报告
1、局部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不慎被污染 的锐器划伤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 消毒,必要时进一步进行伤口处理
报告护士长,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上报院 感科。
24小时内由院感科带领暴露者前往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病 毒抗体或梅毒、HIV抗体,必要时抽取患者血液进行对比。必 要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或其他相应措施。
2、登记报告: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即刻 上报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再由护士长电话报告 院感科。院感科根据职业暴露的程度进行风险 评估,确定暴露级别,并请感染科医生评估是 否需要预防用药。报告与记录内容包括:
(1)暴露人个人资料
(2)时间、地点、经过
(3)暴露方式与经过
(4)部位、伤口类型(深浅、大小、有无出 血)
(5)污染物名称(血、体液、培养液等)
(6)损伤器具类型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 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 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 依从性情况
(七)职业暴露事件登记与风险评估
职业暴露后登记与风险评估是职业防护管理的重要 内容,由院感科具体负责。
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5分钟,如眼
睛受到血液、体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2
职业暴露防护措 施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手 套、护目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
01
避免直接接触 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
03
02
勤洗手,保持 手部卫生
04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职业 暴露风险
完善防护设施
加强医院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防护水
平
配备齐全的防护设 备,如防护服、口
罩、手套等
定期对防护设施进 行检查和维护,确
02
报告内容包括: 暴露时间、地 点、暴露源、 暴露途径、暴 露程度等
03
医疗机构根据 报告内容,评 估暴露风险, 制定处理措施
0业暴露 风险
紧急处理
立即脱去 污染的衣 物和饰品
用大量清 水冲洗暴
露部位
及时报告 并寻求专
业指导
根据情况采 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如 注射疫苗、 服用药物等
04
提高防护设施:为 医务人员提供必要 的防护设施,确保
其安全
谢谢
2
加强职业暴露 的监管和执法 力度,确保法 律法规的实施
3
建立职业暴露 的报告和调查 制度,及时了 解职业暴露的 情况和原因
4
加强职业暴露 的预防和保护 措施,提高医 务人员的职业 安全水平
加强监管力度
01
制定严格的规章 制度,确保医务 人员的职业安全
02
加强培训,提高 医务人员的职业
安全知识
03
追踪监测
01
目的:了解职业暴露后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02
监测对象:职业暴露人员
03
监测内容:健康状况、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
04
监测频率:根据暴露程度和疾病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1.建立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发现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科。
一旦发生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和医务处。
2.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免疫接种。
工作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暂时离开直接触病人和无菌物品的工作岗位。
进行消毒工作的相关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 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露,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环氧乙烷灭菌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对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及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
(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5)使用和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人体的刺、割等伤害。
3.医院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
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工作时间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和外环境。
4.放射性防护要求: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放射性防护有关知识,按照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
一旦发生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按照医院关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状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保证在24小时内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指南
效性和可行性。
反馈结果
02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和管理部门,为改进和完
善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调整措施
0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高
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总结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的重要性
保障医务人员健康
通过有效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置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务人员在工 作过程中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保障其身体健康。
加强培训与提高意识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 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医务 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知和防
范意识。
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职业暴露应急 处置技能,如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 急处理措施、报告流程等。
强化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 守安全操作规程,将安全意识贯穿 于日常工作中。
监测健康状况变化
症状监测
密切关注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 员是否出现与暴露源相关的症状
,如发热、咳嗽、皮疹等。
体征监测
定期监测医务人员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 等,以评估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
。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 指南
目录
CONTENTS
• 职业暴露概述 •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 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 • 常见职业暴露风险及应对 • 职业暴露后的追踪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职业暴露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职业暴露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医务人员权益保障
保障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 后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治疗,防 止病情恶化。
对因工作原因发生职业暴露的 医务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和抚恤,减轻其经济负担。
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其度过难关。
05
培训教育与宣传推广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
1 2
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
系。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 控制,推广先进的预防和控制技
术。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和 探索,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
。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总结本次PPT核心内容
01
02
03
0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 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风 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和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和注意事项。
反思存在问题和不足
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的认知不足,重视程 度不够。
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不够清晰明确,需要 加强培训和指导。
提高免疫力。
监测报告
建立职业暴露监测报告制度,对 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及时登 记、分析和反馈,为预防措施的
制定提供依据。
03
处理流程与规范
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接触
0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停止接触污染源,并尽快离
开污染区域。
紧急处理伤口
02
如有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约15分钟,尽
后续跟踪管理
风险评估
根据暴露情况评估感染风险,必要时进行预防性 用药或接种疫苗。
定期检测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如HIV 、HBV等病毒抗体检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疾病的风险暴露,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患时,应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手术衣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
2.洗手和消毒:医务人员需要经常洗手或使用酒精等消毒剂来保持手部清洁。
尤其是在接触病患前后、处理污物后或使用完个人防护装备后,都要及时洗手或消毒。
3.安全针具使用和处理:医务人员在接种疫苗或进行其他医疗操作时,要正确使用和处理针具,避免针头刺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废物处理: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将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尤其是对于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废物要严格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5.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
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接种疫苗:根据自身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应的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受伤处理:在处理针头刺伤等意外事件时,医务人员要迅速清洗伤口,并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然后用消毒剂消毒,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受后续处理。
2.暴露后的健康监测:对于暴露事件,如被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或其他可能感染病原体的暴露,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监测,如血液检测、病原学检查等。
3.急救与治疗: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了其中一种疾病,应立即进行急救和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
4.个人隔离和调休: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时停止相关工作,接受隔离和治疗,以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同时,医疗机构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总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掌握相应的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5/31
一、针刺伤危害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6/31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梅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7/31
几个常见传染病传输路径
• HBV(乙肝) • 乙肝两对半包含: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关键抗体HbcAb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8/31
几个常见传染病传输路径
血液传输
HBV
性接触传输
昆虫叮咬传输
胎源性传输
生活亲密接触传输
医源性传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29/31
为防止这类事件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办法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30/31
谢谢观赏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31/3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2/31
主要内容
1 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针刺伤
2 职业暴露原因防护及处理办法 3 几个常见传染病传输路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
3/31
暴露者 疫苗接种
暴露源 暴露源HBsAg+ HBsA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二、运送
1、运送医疗废物人员在运送时,应穿戴防护用品 (防护服、防护鞋、口罩、帽子、手套)。
2、运送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运 送至暂存地。
3、运送前应坚持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 止运送途中流失、泄露、扩散。
4、运送车辆要有防渗漏、防遗散设施,易于清洁、 消毒。
5、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
三、暂存、登记
1、各医疗机构应有医疗废物暂存地,暂存地远离医疗、食 品加工、人员活动区;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 漏;易于清洁消毒。
2、医疗废物暂存地应专人管理,应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 烟、饮食”的标识。
3、病理性废物应低温贮存或防腐保存。遇有手术切除的残 肢时有殡仪馆火化,或作为病理性废物收集。
三、卫 生 手 消 毒
(一)、消毒用品:符合规范的一次性使用速干手消 毒剂;
(二)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 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 前后; 3、需要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4、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之间;从同一病人污染部 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手部无明显污染时;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 以防刺伤。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 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或进行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 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 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 围裙。
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手卫生设施的要求
1、采用流动水洗手,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 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回头开关。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方法
▪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 见边缘,那么捏住;
▪ 〔7〕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衣内 面。
▪ 〔8〕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
▪ 〔9〕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 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 穿隔离衣: ▪ 〔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
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口。 ▪ 〔2〕右手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
使左手套入后露出。
▪ 〔3〕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 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 〔4〕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 颈带。
▪ 3、N95口罩:N95是美国国家职业平安卫 生研究所(NIOSH)认证的。“N〞是指非油 性的颗粒物,“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 检测条件下,N的过滤率到达95%,同时有 较好的密合性。
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
本卷须知:
▪
1、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和外科口罩时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 着装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医用口
罩和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加穿隔离 衣,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第四页,共四十九页。
▪ 二级防护:
▪ 防护对象:适用于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 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区 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确诊为传染病者的医务 人员或司机,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
一、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因素
• 2、化疗药物和抗生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 接触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在配制 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 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 胞(WBC)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皮肤 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性休克、 猝死等。
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鼓励求助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学会不攀比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这是他/她个人习惯)
让丈夫/妻子及子女承担家庭的责任
做人不要太认真,做事一定要认真
如何进行防范? 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 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 源性疾病的传播。
手术室工作人员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侵 入性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 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按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及摘脱方法正确 佩戴。
口罩潮湿后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 更换
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 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心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 的损伤; 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净化设备、消毒机 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 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 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 曲张。
安全处置废弃物
❖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利器盒) ❖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摒弃双手回套针帽的操作方法,如需回套,建议单手回套法。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物混在一起,尽 快将用过的注射器、锐器、手术刀片直接 的放入坚固、耐穿破的利器盒内,四分之 三满时扣好,按照医疗废物回收处理。
• 手术过程中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 将手术刀放在变盘中传递,避免手-手直 接接触。不可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或 折断针头。
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手套的使用
根据不同操作,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
及污染物品时,可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
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一直径的静脉穿 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液,针头越粗、刺入深 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医院工作人员飞沫、空气传播性疾病职业暴 露应急预案
•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 传播距离较远。 • 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麻疹+、流行性出
化学性因素
• 3、各种:汞式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 损坏破碎后漏出的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 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等,均可造成 人体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学性因素
• 4、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 杂,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对医务人员均可 构成职业威胁。有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 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有引起自发性 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 遵守医院或部门制定的有毒、有害物质保 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 标识。
配制化疗药物时
• 治疗室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安装生物安全柜,最好 由静脉配制中心统一配制。
• 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物及为患者进行化疗药物的穿 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必要时应戴防护 目镜,穿防护服。
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时必须戴口罩; ➢各类仪器发出的声音尽量调低,减少呼叫铃呼叫率, 实行床边工作制; ➢在无人的时候才能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如果必须进入 时戴防护眼镜;
。
措施
• 科室应主动掌握工作环境下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杜绝误 入机房等意外事故发生。
•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 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6、防水围裙的使用
• 分类:复用围裙,一次性使用围裙。 •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
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 应穿防水围裙。 • 一次性使用围裙不得复用,受到明显污染时 应及时更换。 • 复用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职业危害:
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HBV、HCV、HIV等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TB、
SARS等 通过排泄物传播的感染性疾病肠道寄生虫、痢疾等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感感染性疾病疱疹等
生物性因素
大多数的职业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 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 病原体的种类 什么样的接触 接触的体液量 接触患者体液中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与针头种
应戴无菌手套。 一副手套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损
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戴手套不能 代替洗手!
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 穿隔离衣指征: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 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 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注射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险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 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环境安全
❖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在清洁基础上,适当消毒,保证落实
❖工作环境光线充足 ❖尽量集中清洗,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 工作区,减少噪声影响 ❖对于使用消毒剂浸泡器械时,一定随时盖好 盖子防止消毒剂挥发刺激性气体,刺激呼吸道
血热++ • 空气隔离标记(黄色):
•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 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 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 播
• 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
• 飞沫隔离标记(粉色):
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
• 飞沫传播++:麻疹、猩红热、白喉、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肺鼠疫、肺结核、 SARS
• 飞沫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炭疽、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水痘属于《其他 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不在甲、 乙、丙类传染病之规定之列,报告时限为 24小时。
• 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 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 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 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 都增加了医护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 期的精神紧张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 角色及生物钟紊乱。
化学性因素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
• 含氯消毒剂的防护: • 储存时应注意存放在阴凉处,以防止有效氯的挥
发。 • 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制原则,工作人员戴好
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
使用高危试剂、化学消毒剂时:
• 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工作人员应穿戴好 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 更换。
• 容器应及时加盖,最好在生物安全柜内使 用。
• 医疗、护理活动中一切可能接触血液、体 液的操作,包括注射、采血、输血、手术、 内镜、透析及病人各类标本的采集、传递、 检验及废弃处理过程均可造成职业性感染。
•
主要内容
• 一、医务人员有哪些职业风险? • 二、如何进行防范? •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应该如何处理?
在医院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伤医务人员身心 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喷溅时。
• 穿防护服指征:
• 1)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 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 2)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 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喷溅时。
5、鞋套的使用
•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 应用。
•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 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 配制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装入黄色 垃圾袋,盛放医疗废物的容器要加盖,防止化疗药物挥发 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 ④化疗药物污染时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使用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纸巾或纱布吸附药 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 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导管室等使用放射 性物品、仪器的科室应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做好 防护,佩戴使用相应的安全监测或防护用具(如 放射剂量监测设施、铅衣等),防护用品应定期 维护、保养,保证功能完好,工作人员每年进行 一次放射剂量体检。
化学性因素
• 1、临床使用中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 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 和皮肤粘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 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 心悸、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