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2016级高考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第四章命题热点强化练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人教版)Word书稿 第4章 第2节 离子反应 讲义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考点一| 电解质[教材知识层面]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3.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如Na2SO4:Na2SO4===2Na++SO2-4,HClO:HClO H++ClO-。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
如H2CO3:H2CO3H++HCO-3,HCO-3H++CO2-3;Fe(OH)3:Fe(OH)3Fe3++3OH-。
[高考考查层面]命题点1有关电解质的判断[典题示例]1.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陈述,合理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C.氨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硫酸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浓硫酸为电解质解析:选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且导电的离子全部来自化合物自身,这样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有的虽为电解质,但由于熔融时不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
浓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纯硫酸才是电解质。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2)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3)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4)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5)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于电解质。
()提示:(1)×(2)×(3)×(4)×(5)×[方法技巧]解答电解质的相关判断题目时的注意点(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NaCl溶液。
2016年三维设计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第四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高频考点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2011·上海高考)如图1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图1A .v sin αB .vsin αC .v cos αD .v cos α2.(2011·江苏高考)如图2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 ( )图2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高频考点二:抛体运动问题3.(多选)(2013·江苏高考)如图3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 、B ,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图3A .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 B .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C .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D .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4.(2013·北京高考)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4。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
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
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图4A.x2-x1=x3-x2,ΔE1=ΔE2=ΔE3B.x2-x1>x3-x2,ΔE1=ΔE2=ΔE3C.x2-x1>x3-x2,ΔE1<ΔE2<ΔE3D.x2-x1< x3-x2,ΔE1<ΔE2<ΔE35.(多选)(2012·江苏高考)如图5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三章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第三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B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解析:选A 每个水分子中有10个质子,18 g 水为1 mol ,所以18 g 水中含有10n A 个质子,A 正确。
每个甲苯分子中含有8个C —H 键,1 mol 甲苯中含有8n A 个C —H 键,B 错。
22.4 L·mol -1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不适用于液体,同时氨水中的溶质是NH 3·H 2O ,NH 3含量很小,C 错。
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D 错。
2.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解析:选D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可失去3 mol 电子,A 项错误;2 L 0.5 mol·L -1 K 2SO 4溶液中含有1 mol SO 2-4,还有OH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2N A ,B 项错误;Na 2O 2是由Na +与O 2-2组成的,故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与环丙烷的分子式相同,故42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 项正确。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9年高2016级高考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二) 烃 卤代烃
跟踪检测(三十二) 烃卤代烃1.(2018·西安八校联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煤主要是由游离态的碳及少量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B.石油的蒸馏、煤的液化和气化均为物理变化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D.塑料、纤维和橡胶是利用化石燃料为原料的三大合成材料解析:选C煤的主要成分是含碳有机物,A项错误;石油的蒸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优质、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汽油的产量,C项正确;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D项错误。
2.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解析:选C Br2可与KI反应生成I2,I2易溶于溴苯和汽油,且溴苯也与汽油互溶,A错误;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使乙烯转化为乙烷时,无法控制加入H2的量,B错误;CO2和SO2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时,只有SO2被吸收,应通过NaOH溶液洗气,D错误。
3.(2018·大庆期中)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有6个B.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该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D.该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解析:选B甲基与苯环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甲基的C原子处于苯环这个平面上;两个苯环相连,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也处于另一个苯环平面上,中的1、2、3、4、5、6号C及与1号碳相连的碳碳三键上的C总共7个C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至少有12个碳原子共面,故A错误,B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苯环上所有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苯环上总共有6种H原子,故其苯环上一氯代物有6种,故C、D错误。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配套作业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份打包)人教课标版3(教案)
原子结构化学键.和是钍的两种同位素,能够转变成。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元素的质量数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变换成是化学变化.和的化学性质同样.以下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阴、阳离子间经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含有的中子数为+-含有的电子数为-.原子的质量数为++.原子的质量约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的电子式为.的电子式可表示为++[].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的电子式为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必然是原子.两种粒子若是核外电子排布同样,化学性质就必然同样.质量数同样的原子其化学性质必然同样.拥有同样核电荷数的原子或简单的离子,必然是同种元素. ( ·西安模拟)在以下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将通入水中.烧碱溶于水.将通入水中.硫酸氢钠溶于水.( ·海淀模拟 )短周期元素和元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为;元素原子的层电子数为 (- ),层电子数为(+ ),那么、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拥有的性质是().和水反响.和硫酸反响.和氢氧化钠反响.和氯气反响.短周期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假设是共价化合物,那么与的原子序数不能能相差.假设是离子化合物,那么与的原子序数不能能相差.假设与的原子序数相差,那么离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假设与的原子序数相差,那么共价化合物不能溶于强碱溶液.( ·威海质检 )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位于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原子内层电子数的倍又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倍。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六章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第六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解析:选B A项,锌锰电池正极为二氧化锰放电;B项,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反应,氧气在正极反应,正确;C项,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项,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2.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解析:选C 根据图示,a曲线为没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b曲线为有催化剂存在的反应过程,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途径(即活化能),没有改变始终态,因此焓变不变,由此判断A说法不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说法不正确;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为E1和E2中的较大值而不是二者之和,D说法不正确。
3.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解析:选A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钢闸门为阴极,从而得以保护,A项正确;金属护栏表面涂漆的原理是隔绝金属护栏与空气接触,从而减缓金属护栏的腐蚀,B项错误;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的原理也是隔绝与空气的接触,C项错误;地下钢管连接镁块,形成了原电池,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错误。
4.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解析:选A NiMH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说明该电池放电时负极为MH放电,电极反应式为MH-e-+OH-===M+H2O;正极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 +e-===Ni(OH)2+OH-,A项正确;充电过程中,电子从阴极(放电时为负极)进入,溶液中的阴离子则从阴极向阳极移动,B项错误;MH极为负极,充电过程中该电极为阴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M+H2O+e-===MH+OH-,H2O中的H是由于电解而被还原,不是M还原所得,C项错误;若用氨水作为电解质溶液,则NiOOH会与NH3反应,D项错误。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二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1.(2014·课标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选A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
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
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14·课标Ⅱ)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
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1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三维设计学案第四章命题热点强化练
第四章命题热点强化练1. (2018·吕梁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物质编号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①FeCl2FeCl3Fe CuCl2②NO NO2N2HNO3③Na2O Na2O2Na NaOH④Al2O3NaAlO2Al Al(OH)3C. ①③④D. ②④解析:选A②中N2不能一步生成NO2气体, ③中NaOH不能一步生成Na2O。
2.A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B、C为化合物。
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可能是金属, 也可能是非金属B. 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 B、C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D. 反应①②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B A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C两种化合物,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A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存在负化合价, 应为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不存在负化合价, A项错误;A单质发生歧化反应生成B、C两种化合物, 则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B项正确;若A单质为氯气,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 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C项错误;单质生成化合物,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化合物生成单质, 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 所以反应①和反应②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项错误。
3. 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Z是NO,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 X生成Z一定是化合反应C. 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 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解析:选B根据题给转化关系推断, M为氮元素, Z为NO, E为NO2, F为HNO3。
A.X可能是NH3,则Y 可能为N 2, 正确;B.若X 为NH 3, 氨气转化为一氧化氮可发生反应: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不是化合反应, 错误;C.E 可能是NO 2,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正确;D.F 可能为HNO 3,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正确。
2019年1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三维设计学案第六章命题热点强化练
第六章命题热点强化练1. 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 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B. 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增重130 g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D. 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效果更好更安全解析:选A A项, 充电时, 为电解池, 阳离子应流向阴极,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 正确;B项, 放电时, 负极为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 电极应减重, 错误;C项, 充电时, 阴极的反应式应为Zn2++2e-===Zn, 错误;D项, 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会生成氯气, 氯气有毒, 不会更安全, 错误。
2. (2018·贵阳月考)C-NaMO2电池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 据悉该电池可以将传统锂电Na1-x MO2+Na x C n,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7倍。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NaMO2+n C放电充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池放电时, 溶液中Na+向负极移动B.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NaMO2-x e-===Na1-x MO2+x Na+C. 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 用锂作负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钠时少D. 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n C+x Na+-x e-===Na x C n解析:选B电池放电时, 溶液中Na+向正极移动, A项错误;该电池负极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为NaMO2-x e-===Na1-x MO2+x Na+, B项正确;由于Li、Na形成化合物时均失去1个电子, Li、Na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7、23, 故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 用锂作负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钠时多, C项错误;电池充电时,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Na x C n-x e-===n C+x Na+, D项错误。
3. 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高2019届高2016级三维设计二轮高考化学复习资料巧训特训第二周 选择题提速练(二)
第二周 选择题提速练(二)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C.光导纤维和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海水提取镁、溴的过程中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C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而不是治理污染,A 项正确;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B 项正确;聚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而不是无机非金属材料,C 项错误;镁、溴元素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溴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项正确。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式为C 3H 8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2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解析:选B 正丁烷和异丁烷是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二者的熔、沸点不相同,A 项正确;乙酸分子中含有甲基,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B 项错误;分子式为C 3H 8的烷烃是丙烷,丙烷中含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2种,C 项正确;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 项正确。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B.可用稀硝酸鉴别MgI 2、AgNO 3、Na 2CO 3、NaAlO 2四种溶液C.将Mg(OH)2沉淀转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硫酸镁晶体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选D 烧瓶中液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则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A 正确;MgI 2、AgNO 3、Na 2CO 3、NaAlO 2四种溶液分别与硝酸反应的现象为:溶液为黄色、无明显变化、产生气体、先生成沉淀后溶解,现象不同,可鉴别,B 正确;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水解,D 错误。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一章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第一章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解析:选C C 项,SO 2漂白纸浆是利用它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的性质,不是利用它的氧化性,故不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e 与S 混合加热生成FeS 2 B .NaHCO 3的热稳定性大于Na 2CO 3C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解析:选C 选项A ,Fe 与S 混合加热生成FeS 。
选项B ,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说明Na 2CO 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 3。
选项C ,Cu 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减小,稀硝酸与Cu 反应可生成NO 。
选项D ,白磷易自燃,在空气中加热时不可能得到红磷。
3.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选A 根据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若反应中固体增重28 g ,则有1 mol CO 2参加反应,同时生成1 mol Na 2CO 3,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A 项正确,C 、D 项错误。
常温常压下1 mol CO 2的体积大于22.4 L ,B 项错误。
4.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解析:选B 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 .H 2+CuO=====△Cu +H 2O ,固体质量减小。
2016届《三维设计》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五章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第五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解析:选C A项错误,正确的分子式为C3H3N3O3;B项错误,该分子中只有极性键,即C—N、C===N、C—O和H—O键;C项正确,因为该分子中只有共价键;D项错误,因为氨不是碱,二氧化碳不是酸,且三聚氰酸不是盐,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定义。
2.“玉兔”号月球车用238 94Pu作为热源材料。
下列关于238 94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238 94P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B.238 94Pu与239 94Pu互为同素异形体C.238 94Pu与238 92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D.238 94Pu与239 94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解析:选D A项,238 94Pu与238 92U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错误;B项,238 94Pu与239 94Pu均是核素,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C项,238 94Pu与238 92U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元素,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错误;D项,238 94Pu与239 94Pu的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解析:选C 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Cl>I,所以稳定性HCl>HI。
B项,Na、Mg是同一周期的元素。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选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21124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选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21124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4)李仕才一、选择题1、检验氨气正确的方法是A.靠近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有白烟B.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纸变蓝【答案】B【解析】A.因浓硫酸没有挥发性,当靠近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没有大量白烟产生,故A错误;B.浓盐酸有挥发性,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时,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大量的白烟,故B正确;C.氨水显碱性,而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说明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故C错误;D.氨气没有强氧化性,不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故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能检验氨气,D错误。
答案选B。
2、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硫黄熏蒸馒头,使馒头变得更白B.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D .由水电离的c(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Ca 2+、Ba 2+、Cl -、HCO 3-【答案】C【解析】A 、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大量的Cl 2,能将Br -氧化为Br 2,故A 错误;B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性,Fe 3+与SCN -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故B 错误;C 、()wK c OH -=1×10-13mol·L -1的溶液呈碱性,所以这四种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即C 正确;D 、由水电离的c(H +)=1×10-13mol·L -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而HCO 3-在酸性、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存在,所以D 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涉及面广,且变化万千,给定的条件各有特色,所以一定要认真分析指定溶液的性质,如B 、C 、D 性质各不一样,再结合离子的性质进行判断;有时还可能涉及到物质的存在对离子的影响,如A 中主要是Cl 2,如果只认识到氯水显酸性,那么A 就可能错选出来了。
【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
【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1.(2011·山东师大附中模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 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对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一氧化氮的摩尔质量为30C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D .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 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30 g/mol ,常温时可与O 2反应生成NO 2.答案:C2.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 .Cu ――→HNO 3Cu(NO 3)2B .Cu ――→O 2CuO ――→HNO 3Cu(NO 3)2C .Cu ――→O 2CuO ――→H 2O Cu(OH)2――→HNO 3Cu(NO 3)2D .Cu ――→H 2SO 4CuSO 4――→Ba NO 32Cu(NO 3)2解析:A 选项浪费硝酸,且生成污染环境的NO 或NO 2;C 选项CuO 不与水反应;D 选项浪费硫酸、Ba(NO 3)2,且生成污染环境的SO 2,还有硫酸钡副产品生成,设计路线不合理. 答案:B3.已知Cu(NO 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 3)2===2CuO +4NO 2↑+O 2↑,某人将少量的Cu(NO 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2能支持燃烧B .NO 2不能支持燃烧C .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D.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Cu(NO3)2受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体积分数为1/5,等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1/5),故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D4.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解析:CO2与NaHCO3溶液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项符合题意.答案:A5.(2009·上海高考)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氯化铵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也使幕布不易着火.答案:B6.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A Al AlCl3Al(OH)3B HNO3NO NO2C Si SiO2H2SiO3D NH3NO2NO解析:A项,Al(OH)3323C项,SiO2→H2SiO3必须经过两步SiO2→Na2SiO3→H2SiO3,H2SiO3→Si也必须经过两步H2SiO3→SiO2→Si;D项,NH3→NO2必须经过两步NH3→NO→NO2.答案:B7.一定条件下,将34 mL NO和O2混合气体充入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6 mL,则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体积分别为( )A.22 mL、12 mL B.13 mL、21 mLC.16 mL、18 mL D.21 mL、13 mL解析:参与反应的气体总体积为:34 mL-6 mL=28 mL,依反应4NO+3O2+2H2O===4HNO3知,反应的V(NO)=28 mL×47=16 mL,V(O2)=28 mL-16 mol=12 mL.(1)当NO剩余时,则V(NO)=16 mL+6 mL=22 mL,V(O2)=12 mL,A项符合.(2)当O2剩余时,则V(NO)=16 mL,V(O2)=12 mL+6 mL=18 mL,C项符合.答案:AC8.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解析:开始时混合气体为无色,故混合气体中无NO2,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减小,说明含有NH3,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NO,而最后将剩余气体通入水中得到酸性溶液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无N2.答案:B9.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B项,浓H2SO4易与NH3发生反应;C项,该溶液也可能是MgCl2溶液等;D项NH3·H2O 是碱,而NH3不属于碱.答案:A10.(2011·荣成质检)1.92 g 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溶液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 mL,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为( ) A.504 mL B.336 mLC.224 mL D.168 mL解析:从整个反应来看,Cu→Cu2+;HNO3→NO、NO2→HNO3,O2→H2O,N元素的化合价在整个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则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氧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所以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92 g64 g/mol×24×22.4 L/mol×103 mL/L=336 mL.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反应④中,当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G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 mol.解析: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A可能为NaHCO3或NH4HCO3,B与Mg反应,B应为CO2,C与Na2O2反应生成G,C可能为H2O,D与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D应为NH3,则H为NO,I为NO2,J为HNO3,HNO3与F反应又生成B(CO2)、C(H2O)、I(NO2),则F为C.答案:(1)NH4HCO3(2)①2Mg+CO 2=====点燃2MgO +C②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3)NH +4+HCO -3+2OH -=====△NH 3↑+CO 2-3+2H 2O(4)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5)0.212.(12分)(2010·琼海二模)甲、乙、丙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单质,A 、B 、C 为常见的化合物,已知:①A 和B 都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 和B 的浓溶液后,相互靠近会看到白烟. ②各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乙――→甲A 丙――→甲B →C――→水C 溶液⎩⎪⎨⎪⎧ ――→镁粉甲――――――――→氢氧化钠溶液△A 适量硝酸银溶液 ――――――――→适量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M请回答下列问题:(1)C 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乙和甲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A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气体通入1 L 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电子转移为2 mol ,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4)常温下,向含白色沉淀M 的浊中加入氯化钠固体,M 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K sp (M)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A 为NH 3,B 为HCl ,则C 为NH 4Cl ,甲为H 2,乙为N 2,丙为Cl 2,M 为AgCl.(1)NH 4Cl 水溶液显酸性是因NH +4发生水解;NH +4+H 2ONH 3·H 2O +H +. (2)N 2与H 2生成NH 3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高、高催化温压剂2NH 3,NH 4Cl 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3)Cl 2通入NaOH 溶液中,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当转移2 mol 电子时,消耗4 mol NaOH ,c (NaOH)=4 mol/L.(4)AgCl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但因温度不变其K sp 不变.答案:(1)酸 NH +4+H 2ONH 3·H 2O +H +(2)N 2+3H 2高、高催化温压剂2NH 3 NH +4+OH -=====△NH 3↑+H 2O (3)4 mol/L (4)减小 不变13.(14分)(2009·北京高考)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 氧化成NO 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 反应,能与NO 2反应.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 .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解析:(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硝酸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装置②中盛放蒸馏水,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高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也可在Cu(NO3)2浓溶液中通入NO2进行比较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d方案),确定是否是因溶有NO2引起的.方案b中由于Cu(NO3)2和溶解在其中的NO2浓度均可发生变化,无法确定是哪一种因素引起的.答案:(1)3 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cd14.(14分)(2010·海南高考)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 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A 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l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____________;(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a g,m(H2O)=b g,则A r(Cu)=________;(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 r (Cu)偏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CuO 未完全起反应 ②CuO 不干燥 ③CuO 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碱石灰不干燥 ⑤NH 4Cl 和Ca(OH)2混合物不干燥(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和________或________和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解析:(1)NH 3还原CuO ,本身被氧化成N 2,CuO 被还原成Cu ,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NH 3=====△3Cu +N 2+3H 2O(2)根据题意要求,碱石灰吸收NH 3中的H 2O(g),通过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其连接方式应为:e ―→b―→c―→d.(3)3CuO +2NH 3=====△3Cu +N 2+3H 2O3[A r (Cu)+16] 3×18a gb g可得A r (Cu)=18a b-16 (4)由A r (Cu)=18a b-16,使a 值偏大,或b 值减小的操作最终会造成A r (Cu)增大,所以①③偏大,②④减小,⑤无影响.(5)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也可通过测定反应的CuO 的质量和生成Cu 的质量,或测定生成Cu 的质量和水的质量来完成A r (Cu)的测定.答案:(1)3CuO +2NH 3=====△3Cu +N 2+3H 2O(2)e ―→b―→c―→d(3)18a b-16 (4)①③ (5)氧化铜的质量 铜的质量 铜的质量 水的质量。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化学计量章末验收评估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化学计量章末验收评估章末验收评估|第四章化学计量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2014·福州模拟)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一定是1 mol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选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误;B项6.02×1023个微粒是1 mol,但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不一定是1 mol,如含6.02×1023个Na+的Na2CO3为0.5 mol,B错误;D 项单位错误。
2.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解析:选A 二者体积相等,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原子数相等。
但质量、密度、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
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D2中所含中子数为2N AB.1 mol CO2与1 L 2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O2-3数为N AC.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 N A个阳离子D.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3 N A解析:选A B项Na2CO3水解后CO2-3数目减少,C项熔融状态下只有0.05 mol K+和0.05 mol HSO-4,D项未指明气体的状况。
4.将一定量锌与100 mL 18.5 mol/L 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解析:选B 反应消耗H 2SO 4的量为18.5×0.1-12×0.1×1=1.8 (mol),设生成SO 2、H 2的物质的量为x 、y ,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H 2SO 4的量为2x +y =1.8 mol 、x +y =33.6 L22.4 L/mol=1.5 mol ,解得x =0.3 mol y =1.2 mol ,反应消耗的Zn 为x +y =1.5 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2×1.5 mol=3 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命题热点强化练1.(2018·吕梁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C.①③④D.②④ 解析:选A ②中N 2不能一步生成NO 2气体,③中NaOH 不能一步生成Na 2O 。
2.A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 、C 为化合物。
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B.A 、B 、C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B 、C 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D.反应①②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B A 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 、C 两种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A 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存在负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不存在负化合价,A 项错误;A 单质发生歧化反应生成B 、C 两种化合物,则A 、B 、C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B 项正确;若A 单质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C 项错误;单质生成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化合物生成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所以反应①和反应②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
3.已知X 、Y 、Z 、E 、F 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 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X 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X 生成Z 一定是化合反应C.E 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F 中M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解析:选B 根据题给转化关系推断,M 为氮元素,Z 为NO,E 为NO 2,F 为HNO 3。
A.X 可能是NH 3,则Y 可能为N 2,正确;B.若X 为NH 3,氨气转化为一氧化氮可发生反应: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E 可能是NO 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正确;D.F 可能为HNO 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正确。
4.A 、B 、C 、X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 为Fe,则C 可能为Fe(NO 3)2溶液B.若X 为KOH 溶液,则A 可能为AlC.若A 、B 、C 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 一定为CO 2D.若X 为O 2,则A 可为有机物乙醇,也可为非金属单质硫解析:选A 若A 为Al 、X 为KOH,Al 与KOH 反应只能生成KAlO 2,B 项错;若A 、B 、C 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三者中都含有钠元素,则X 可能为CO 2、SO 2、H 2S 等,C 项错;如果A 为S,则S 与O 2反应只能生成SO 2,D 项错。
5.(2018·湖北九校联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丁 乙丁甲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甲为AlCl 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 溶液B .若甲为氮气,则丁可能是O 2C .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稀硝酸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 2解析:选B 若甲为AlCl 3溶液,当丁是NaOH 溶液时,乙是氢氧化铝,丙是偏铝酸钠,AlO -2和Al 3+发生双水解可生成乙(氢氧化铝),能够实现转化,A 正确。
若甲为氮气,丁是O 2,则乙是NO ,丙是NO 2,但NO 2和氮气不能反应生成NO ,不能实现转化,B 错误。
若甲为Fe ,丁是稀硝酸,过量的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乙),硝酸亚铁再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和铁能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能够实现转化,C 正确。
若甲为NaOH 溶液,丁是CO 2,则乙是碳酸钠,丙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能够实现转化,D 正确。
6.(2018·河南八市联考)X 、Y 、Z 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 为O 2B .若X 、Y 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C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D .若X 、Y 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 可能为O 2解析:选B 当X 是镁、Y 是碳时,Z 是O 2,A 项正确;当X 是铝、Y 是铁时,甲可以是黑色的Fe 3O 4,B 项错误;当X 是铁、Y 是氢气时,乙可以为黑色的Fe 3O 4,C 项正确;当X 是碳、Y 是硅时,Z 可能为氧气,D 项正确。
7.(2018·晋商四校联考)已知A 、B 、C 、D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 是单质,它们有如图反应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 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 、D 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污染,则D 转化成C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B .若A 、B 、C 分别为C(s)、CO(g)和CO 2(g),且通过与O 2(g)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
在同温同压且消耗含碳物质均为1 mol 时,反应①、②、③的焓变依次为ΔH 1、ΔH 2、ΔH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ΔH 2=ΔH 1+ΔH 3C .若C 为一元强碱,且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相同,D 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工业上用D 制备A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熔融)=====电解4Na +O 2↑ D .若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④用到A ,反应②、⑤均用到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实验室保存D 溶液的方法是加入适量铁粉与稀盐酸解析:选C 若A 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A 为N 2,C 、D 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污染,则C 为NO ,D 为NO 2,B 为NH 3;D 转化成C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故A 正确。
若A 、B 、C 分别为C(s)、CO(g)和CO 2(g),且通过与O 2(g)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在同温同压且消耗含碳物质均为1 mol 时,反应①、②、③的焓变依次为ΔH 1、ΔH 2、ΔH 3,得到C(s)+12O 2(g)===CO(g) ΔH 1,C(s)+O 2(g)===CO 2(g) ΔH 2,CO(g)+12O 2(g)===CO 2(g) ΔH 3;依据盖斯定律得到ΔH 1+ΔH 3=ΔH 2,故B 正确。
若C 为一元强碱且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相同,判断C 为NaOH ;D 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则D 为NaCl ,A 为Na ,B 为Na 2O 2或Na 2O ,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故C 错误。
若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A 为Fe ,反应④用到A ,反应②、⑤均用到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推断为Cl 2,则C 为FeCl 3,D 为FeCl 2,实验室保存FeCl 2溶液需要防止被氧化和水解,应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盐酸,故D 正确。
8.(2018·豫南九校联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m 是W 的单质,r 是X 的单质,s 是Y 的单质,n 、p 及q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t 由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其水溶液呈碱性;p 是淡黄色固体,q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Z、W的简单离子半径:W>Z>Y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Z>W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D.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有共价键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元素X、Y、Z、W分别是C、O、Na、Mg,物质m、n、p、q、r、s、t分别是Mg、CO2、Na2O2、MgO、C、O2、Na2CO3。
O、Na、Mg的简单离子半径:O2->Na+>Mg2+,A错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B正确;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H4<H2O,C错误;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错误。
9.钢铁等铁制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元素化合物世界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Ⅰ.打磨过的细铁丝可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最终生成黑色固体;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也可生成该黑色固体,(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该黑色固体溶于盐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
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除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外,其他可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③加入H2O2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可证明该事实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②先加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③滴加NaOH 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④只滴加KSCN 溶液不显红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除去氯化铜中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为3Fe +4H 2O(g)=====△Fe 3O 4+4H 2。
(2)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
Ⅱ.(1)从题意废铁屑中含有Fe 2O 3, 因此其他可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O 3+6H +=== 2Fe 3++3H 2O 、Fe +2Fe 3+===3Fe 2+。
(2)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 2+,离子方程式为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
(3)Fe 2+的检验要考虑Fe 3+的干扰,故先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氧化后变红或加入NaOH 溶液开始只产生白色沉淀,答案选B 。
(4)铁离子能腐蚀金属铜,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