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枳姜汤 经方专版 铁杆中医论坛

合集下载

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的经方治疗

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的经方治疗

⼼慌胸闷、⽓短乏⼒,⼼悸的经⽅治疗55岁的黄先⽣2015年8⽉8⽇第⼀次来我这⾥就诊。

说⼼慌胸闷反复2年,来诊前曾在某院住院治疗,经西药治疗半⽉,效果不佳出院,慕名前来就诊。

除了有⼼慌、胸闷症状外,还有精神⾮常疲倦,总觉得很疲累,平素怕冷明显。

还可以看到他的⾆头胖⼤,⾆苔⽩厚。

诊脉:脉弦⽽⽆⼒。

查24h动态⼼电图显⽰:频发室性早搏(19895个)。

西医诊断:⼼律失常;中医诊断:⼼悸。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并⽤)这是少阴、太阴合病,夹饮,应当温阳化饮,于是开了真武汤合橘枳姜汤加减的⽅⼦:熟附⼦45g,⽩术30g,茯苓45g,法半夏20g,砂仁15g(打碎后下),薤⽩15g(后下),枳壳15g,陈⽪30g,⽣姜20g,4剂。

就诊5次,室性早搏消失2015年8⽉13⽇复诊,来诊时患者⾮常⾼兴,说服药后⼼慌胸闷有明显好转,精神也好了很多。

于是在前⽅的基础上调整:熟附⼦60g、法半夏25g、薤⽩20g,加⼲姜30g,继续服8剂。

2015年8⽉24⽇,第三次就诊。

⼼慌胸闷基本消失,各症状都改善很多,但仍有些⽓短乏⼒。

⼜在复诊的⽅⼦上加红参15g(炖服)、黄芪60g、煅龙⾻ 30g、煅牡蛎30g,服14剂。

2015年9⽉12⽇,第四次就诊。

胸闷⼼慌消失,⽓短乏⼒也好转,⼜在前⽅上调整:薤⽩15g,红参加⾄20g,黄芪加⼤⾄120g,6剂。

2015年9⽉30⽇,第五次就诊。

复查24h动态⼼电图,结果显⽰:室性早搏已经完全没有了。

患者平时有⾎压低,常头晕,现在⾎压也好转了。

前⽅再调整:熟附⼦45g、陈⽪15g、⼲姜25g、黄芪60g,去薤⽩,加⾚芍15g、桃仁10g,继续服⽤4剂巩固。

三个⽉后,黄先⽣因为其他原因就诊,经询问,没有再复发。

为何⽤真武汤加合橘枳姜汤黄先⽣⼼慌胸闷,精神疲倦甚,怕冷,⾆头胖⼤,⾆苔⽩厚,脉弦⽆⼒,⼀派少阴阳虚⽔饮之象,故⽅⽤真武汤加半夏、砂仁以温阳化饮。

⽅⼦中⼤剂量的附⼦可以温振颓阳,茯苓、半夏、砂仁、⽩术温阳健脾利⽔,合橘枳姜汤⾏⽓开郁,薤⽩通阳⾏⽓散结。

“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验案举隅

“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验案举隅

中医药通报2021年2月第20卷第1期TCMJ ,Vol.20,No.1,Feb 2021“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验案举隅※●王付1,2*摘要经方合方治疗临床疾病时若涉及到“十八反”配伍,当不囿于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果断用之。

本文列举了数则心血管疾病的验案,这些验案在使用经方合方辨治时都涉及到“十八反”配伍用药。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十八反;张仲景;经方;经方合方;心血管疾病众所周知,张仲景、孙思邈等医家在其著作中所记载的处方均有涉及到“十八反”配伍用药。

如《伤寒杂病论》中赤丸用半夏和乌头,甘遂半夏汤中用甘草和甘遂等;《千金要方·卷十八》中大五饮丸既用人参、苦参、细辛、芍药配藜芦,又用半夏、贝母、栝楼根配附子,还用甘遂、大戟、芫花配甘草,用了“十八反”配伍禁忌中的十二味药。

王怀隐、张子和等人虽然提出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却又在临床中选用“十八反”配伍治病用药,自相矛盾。

综上可以看出,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完全属于荒谬言论[1]。

笔者结合数十年临床体会,认为经方是治病中的最佳用方,而临床疾病复杂多变,因此运用经方的最佳手段是合方。

经方合方时难免会涉及“十八反”配伍用药,临床证实果断使用“十八反”配伍用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出现毒副作用,于此试举数则心血管疑难杂病验案如下[2]。

1炙甘草汤、半夏泻心汤、藜芦甘草汤与附子栝楼汤合方辨治心律失常、二尖瓣反流(中度)、高脂血症案谢某,男,53岁,河南人,2018年3月2日初诊。

患者有多年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搏)、二尖瓣反流(中度)、高脂血症病史。

刻诊:心悸,心烦,时时心痛,手脚心发热,盗汗,夜尿频,后背发紧,手腕酸,腹冷,畏寒,手足不温,倦怠乏力,口苦,舌质淡红,苔腻黄白夹杂,脉沉弱。

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2)二尖瓣反流(中度);(3)高脂血症。

中医诊断:心悸,辨为湿热阴虚,阳虚风痰证。

小经方,治大病-----门纯德老中医17-38

小经方,治大病-----门纯德老中医17-38

(24)甘草干姜汤:《金匮要略》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此方所治虚寒肺痿之证,仲景说是土不生金了,(整理者按:余未见仲景曾于何时说过“土不生金”,在仲景书中关于五行者可谓是绝无仅有,门先生此说当为他自己的认识,并非仲景之原意,明者察之。)属中气过虚,脾寒到极点了,影响至肺。本方可治肺痿的咯血,脉搏细弱或略数,但不能治肺脓肿(肺痈)的咯血。我同时也用此方治疗中焦虚寒的胃痛。
(19)《备急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金匮要略>云:"(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此方我个人用量是:生地30克、黄芩10克、苦参6克,水煎服。忆曾于50年代治一女性患者,45岁左右,生了一儿已四个多月了诊其脉象较好,不细不沉不弱,面色红润,问其哪里难受,她自述道:“烦躁较甚,小腹不适,手心烫,生产已四个多月了,总是很不舒服。”诊后我就想到了《金匮要略》中的条文,就开了此方,第三天其夫前来相告:“先生,服了一付药后,我女人精神好多了,您看再吃一付不了?”我估摸她已经好了,就嘱其不要再服了,那以后就一直很好了。此证相当于西医所说的产褥热,我认为此方用于产褥热效果是很好的,我治的另外一例产褥热患者是刘某之妻,用青霉素无效,服此方后病愈
(21)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金匮要略》云:“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风湿,脉浮,身重,汗出发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如我治脉管炎,其他症状均已好了,就是有点浮肿,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服后就好了。防己地黄汤治癫狂症、登高、语无伦次、脉虚大者,但地黄量必须要大,需用45--60克左右。

袁红霞从枳实方证谈经方运用

袁红霞从枳实方证谈经方运用

袁红霞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

袁教授临证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重经方的应用与实践,现将袁教授对枳实方证的理解及临证应用概括整理,以飨同道。

枳实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心经。

《神农本草经》[1]谓枳实主“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

《得配本草》云:“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经方配伍应用,《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16方次。

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脏器脱垂等。

1何谓方证方证是以方剂为基准,是历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提出对方剂运用的指征和依据。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方证之先河。

如小柴胡汤方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2],桂枝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

方证是对病因病机的高度总结,临床以方证为准则而辨证施治,常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2枳实方证2.1胸满枳实用于以胸满为特征的疾病,常与薤白、白芍、瓜蒌、陈皮配伍。

常用方剂有枳实薤白桂枝汤、四逆散、橘枳姜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心中痞气,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所治疗的胸满,多伴有两胁肋部胀满不适,适用于胸阳不振、痰气交阻于胸中所致的满闷,疼痛。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四逆散见于《伤寒论》[3]:“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所治疗的胸满常伴有手足厥冷,心悸,小便不利等。

适用于肝脾不和,阳郁厥逆所致的胸满。

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

橘枳姜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主之。

”橘枳姜汤所治疗的胸满常伴有心下硬满,甚至呕吐哕逆。

【经方医案】王付:慢性支气管炎医案8则(同病异治)

【经方医案】王付:慢性支气管炎医案8则(同病异治)

【经方医案】王付:慢性支气管炎医案8则(同病异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基底层、外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该病以秋冬季节或季节交替时及寒冷地域为多发,各种年龄及人群均可发病。

【导读】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证机是痰阻气郁,治以半夏厚朴汤;又因肺失宣降病变证机比较明显,治以麻黄汤宣降肺气;更因病变证机有气虚,故又与四君子汤合方治之。

刘某,女,32岁。

有1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因咳嗽、气喘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咳嗽,气喘,痰稠色白,胸闷,因情绪异常及活动加重,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

辨为痰阻气郁,肺气虚弱证,治当燥湿化痰、行气解郁、宣降肺气。

给予半夏厚朴汤、麻黄汤与四君子汤合方:半夏24g,厚朴10g,茯苓12g,生姜15g,紫苏叶6g,麻黄10g,桂枝6g,杏仁15g,红参10g,白术10g,炙甘草10g。

6剂,水煎服,每日l剂,每日3服。

二诊:咳嗽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气喘减轻,以前方6剂。

四诊:咯痰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五诊:情绪好转,苔腻减少,以前方6剂。

六诊:诸症大减,以前方6剂。

之后,为丁巩固疗效,以前方治疗90余剂,诸症悉除。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痰稠色白辨为寒痰,再根据胸闷、苔白腻辨为痰阻,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气郁,又因活动后加重辨为气虚,以此辨为痰阻气郁、肺气虚弱证。

方以半夏厚朴汤化痰行气、降逆止咳;以四君子汤补益中气;以麻黄汤宣肺降逆、止咳平喘。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证机是肺脾虚弱、痰湿内盛;治以茯苓泽泻汤益气渗利痰湿;又因痰湿偏于寒,故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方治之。

梁某,男,58岁。

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虽服用中西药,可咳喘还是反复发作,近因症状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色白,胸闷,不思饮食,食则腹胀,倦怠乏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为脾肺虚弱、痰湿蕴结证,治当健脾益肺、渗利痰湿。

有突出贡献的姜琦院长 五味消渴饮

有突出贡献的姜琦院长  五味消渴饮
: ,
,


加 味桂 枝 获 荃 丸 治疗 子 宫肌 瘤
” , “

, “
五味
mg / i d

诊断 消渴病 气 阴二 虚
,
消 渴 饮 治疗糖 尿 病
生症

,
补 肾通痹 丸 治疗 骨质增
,

治宜 温 肾健 脾 益 气 滋 阴 投 五 味 消 渴 饮 加
, 、 , , , , ,
,

复方 抗 毒 丸 治疗 乙 型 肝 炎
,


复 方 三七

升 麻 3克 元参 知 母 各 1 0 克 续服 二 个 月 诸 症
丸 治疗慢 性 胃 炎

化症 丹 治疗癌 症 肿 瘤 等
4 ) (

,
消 失 空腹 血 糖 9 6
, ,
g m
/ 沮 尿 糖 阴 性 嘱 其注 意
, 。
都取 得 了 良好 效果

劳 逸 控制饮 食 随访 六 年 未 见 复 发
一 26 一
, 。
,
《 内经 治 则探讨》 《 消 渴论 源 》 等 数 十 篇学 术 论
白 术 生 用 ; 大 便 塘加 葛根 巧 克 白 术
、 、 、 、 、
,



19
8 年 被 定 为湖 州 市 有 突 出 贡 献 技 术 人
炒 用 ; 形 瘦 咽 干 舌燥 五 心 烦 热 舌 质偏红 脉 细 数者 加 元 参 知 母 各 1 0 克 天花 粉 绞 股 蓝 各
; ; 肾 白术 甘苦 健 脾 五 味 子酸 温 山药 甘 酸 以固
,
,
,

橘枳姜汤--宣通降逆·行气散水

橘枳姜汤--宣通降逆·行气散水

橘枳姜汤--宣通降逆·行气散水橘枳姜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橘皮20g 枳实9g 生姜15g 上3味,以水500ml,煮取200ral,分温2次服。

(功效}宣通降逆,行气散水.(主治)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气逆痞满,甚则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

(临证加减工1.若伴有呕逆者,酌加干姜、半夏、旋覆花,以降逆止呕。

2.停饮胸满,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导饮利水气。

3。

气滞胸满,加木香、砂仁、枳壳以行气化滞。

4.本方合栝蒌、薤白治胸痹(通阳降气化痰)。

5.本方加半夏、茯苓、栝蒌、薤白,重用陈皮,治慢性气管炎。

6.橘皮枳术丸:陈皮、枳实、白术。

治胸痞.[杂病源流犀删 7。

橘半枳术丸:橘皮、枳实、半夏、白术。

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

(原文}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6)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经义阐释] 胸痹本来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等症状,本条程度较轻,只突出胸中气塞和短气两个症状。

这两个症状都属于气机不利,似乎相同但实际不同。

气塞是觉气机不通,似有窒息情况;短气则觉呼吸微弱而急促。

肺司呼吸而主气,又能通调水道。

由于肺气虚则肃降失职,痰湿内停,阻碍气机出入的通道,故出现呼多吸少的短气。

这种情况不属于大气虚陷,而是由于痰湿内阻,与《痰饮咳嗽病》的短气是相同的。

治法应当以祛除痰湿为主,痰湿除则气疲乏畅通,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利湿排痰以化肺气。

胸为气海,胸阳不足,阴邪乘之,则使气滞于胃,而导致痰湿停留,阻塞中焦与上焦的气道流通,就会感觉有气塞的现象,治法应当以行气为主,气行则痰湿除,用橘枳姜汤温通胸胃之气。

本条胸痹轻证,虽一证而立两方,其实在证候上有轻重的分别。

倪海厦论中医:心脏病、掉头发

倪海厦论中医:心脏病、掉头发

倪海厦论中医:心脏病、掉头发原创倪海厦紫极易简医话 2019-12-21倪海厦,美国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倪师论述:汉唐32号乌金丸中医学九种心痛之一(主症: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有一种特殊的心脏病前兆是---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此类症状在持续约一年时间左右,就会引发心肌梗塞,造成瞬间心脏衰竭而猝死.但是最可怕的不是猝死,而是之前有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时,病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的时候,心脏专科医师运用所有的仪器并无法察觉到心脏有问题,也就是说无法预测即将发生心脏衰竭的危症,使得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因此一类突发的心脏病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 目前有许多婴儿发生猝死的现象,时至今日仍然无法得知因何而起,实际上是因为目前的妇产科医师并不了解小孩刚生下来时,必须要倒置,且拍打屁股令其大哭一场,借由哭闹而将肺脏及心包膜中的羊膜液全部排除,可笑的是如今此一救命的动作,却被无知的人认为是虐待婴儿而不再使用,由于婴儿胸腔积湿过重,又无任何西药可以将它排出,日久就造成婴儿猝死症.我们可以不须要面对此一痛苦的现实,其实中医在约1800年前就已经发现此一严重问题,并且也解决了此一病兆,它是因为胸腔中的纵膈膜累积过多的黏稠津液,因为其湿如痰,故而会因为身体不同的姿势而移动,就是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来源,这一黏稠津液一旦累积过多,紧紧围绕着心包膜,产生拉扯作用,一旦心脏搏动力无法负荷,就造成心脏衰竭的危症.乌金丸的由来就是针对此一状况而设计的,它能清除心包膜周围的黏稠津液,同时增强心脏的搏动力,服用以后约五日以内,就可感觉到心痛澈背,背痛澈心的症状减轻中,必须服用到症状完全去除为止,方可停药.处方内容:赤石脂,附子,……..等.禁忌:无服用方法:成人早晚饭后30粒.婴儿请研粉使用,一日二次,每次五粒.此方是我实际临床之经验方,不含任何有毒性的中药在内.美国汉唐中医诊所专用处方.汉唐34号补天丸(掉头发,耳鸣)男人的身体与女人不一样,男人的阳[动力]较强,女人的阴[津液]较强,阳代表从表开始,向里循环,阴代表从里面开始向表循环,因此一旦有损伤,最早期的症状是不同的。

【冯世纶经方百案心解】胃脘虚胀王牌方

【冯世纶经方百案心解】胃脘虚胀王牌方

【冯世纶经方百案心解】胃脘虚胀王牌方【冯世纶经方百案心解】胃脘虚胀王牌方2015-01-20 朱梦龙胡希恕经方医学建设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案例:董某,女,41岁,2014.5.30初诊胃胀凉10年,食少,食后胃胀偶痛,心慌,易汗出,胸痛,四逆,无嗳气,无吐酸,胃、小腹凉,腰酸,下肢乏力,无恶风,口中和,大便偏干,小便可,苔白腻舌淡脉细。

既往:右眼飞蚊症、甲状腺结节病史。

解读:辨六经:食后胃胀、胃凉、小腹凉、偶胃痛,结合口中和、四逆,为太阴里虚寒之象;腰酸、乏力、心慌为里饮内停之象,饮停腰背四肢,则腰酸乏力;水气上冲,则心慌;易汗出多为表虚、里热,结合舌脉,综合为外邪里饮,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胃胀痛,合并饮邪较重,故为茯苓饮方证,茯苓饮中因有党参、茯苓、白术生姜温中健胃化饮,针对太阴里虚寒有饮;橘皮,枳实,生姜,即橘枳姜汤,理气消胀,针对胃胀,胡希恕先生应用本方常加半夏,增强降逆化饮之功。

患者心慌、易汗,为外邪里饮,表虚里热,故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其中桂枝甘草汤既能养血,又能降上逆之水气,针对心慌;生龙牡微寒,收敛强壮,治在阳明,合桂枝则针对表虚里热之易汗,时有良效。

因为便干,故重用生白术温中健胃生津液。

故辨方证为茯苓饮加半夏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用药:清半夏15g,党参10g,枳实10g,陈皮30g,茯苓15g,生白术18g,桂枝10g,生龙牡各15g,炙甘草6g,生姜3片,七剂。

案例:2014.6.9二诊:患者诉肤色较前好转,心慌减,胃胀减,胃肠中水鸣音,肩背痛,腰凉,偶胸痛,口干轻微,多饮,大便正常,苔白脉细弦。

解读:辨六经:胃胀腰凉仍在太阴;身痛为表,结合口干,又疼痛不甚,故为阳证,排除少阴,为太阳之表;胸痛一般在半表半里,结合口干,考虑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故综合辨六经为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辨方证:《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橘枳姜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橘枳姜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橘枳姜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应用导读】一、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的区别茯苓杏仁甘草汤:以茯苓、杏仁、甘草成方,茯苓利水渗湿,杏仁降气化痰,甘草和中,三药合用,皆以通利水湿为主;方证为胸痹之短气、气塞,短气重于气塞,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表现为呼气困难为主。

《医宗必读》谓:“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下”。

其虚症常兼见形瘦神疲,声低息微,头眩乏力等。

橘枳姜汤:以枳实、橘皮、生姜为方,枳实行气降浊,橘皮宽胸理气,生姜温中散寒,三药合用,则为理气宽胸之用。

从配伍上可以看出茯苓剂多以利水为主,用于胸痹兼见水饮内停之象者,此种患者多见周身困顿,形体虚肿;橘枳剂多以行气为主,用于胸痹兼见气滞者,此类患者多纳食不化,抑郁寡欢。

从临床经验看,二者所主相同,所治相差不大,临床上常常叠用之,但水饮之象显著者茯苓剂效果更好,气滞之象显著者,橘枳剂疗效更佳。

二、橘枳姜汤的使用(一)理论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共司气机升降;气机只可升降,不可郁滞,郁滞则为病。

脾胃气郁证以胃脘痞闷,脘腹胀满,脘腹窜痛,或胸脘引痛,心下痞闷,脘腹浊气逆行,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为主。

【方药解读】橘枳姜汤是辨治脾胃气郁证的基础代表方,由陈皮一斤(48g),枳实三两(9g),生姜半斤(24g)所组成,以行气降逆为主。

运用橘枳姜汤,若是辨治脾胃气郁证,最好用橘枳姜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气郁甚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枳实、陈皮用量;若辨治以气逆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生姜用量;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1.药用个性(1)陈皮味辛、苦,性温;以辛为主,苦为次。

辛温旨在运脾,苦温旨在降胃。

(2)枳实味苦、辛,性寒;以苦为主,辛为次。

苦寒旨在降浊,辛寒旨在理气。

(3)生姜味辛,性温。

辛温旨在醒脾开胃,行散降逆。

2.药用配伍(1)陈皮与枳实:两苦相济旨在降气,两辛相济旨在行散,辛苦相济旨在升清降浊;寒温相济旨在协调阴平阳秘。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5)痰核(多发淋巴结肿大),痞满(胃炎,胆囊炎)胡某,23岁。

2013年8月7日初诊。

主诉:多发淋巴结肿痛伴胁腹胀满半年余。

病史:患者自己开店做生意,因为经营压力大而经常心情郁闷。

半年前,发现颌下、颈部、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最大如鸡蛋黄,按之疼痛,并伴胁部及心下有塞堵胀满的感觉,非常难受,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排除了淋巴结核等病变,诊为淋巴结炎、胃炎、胆囊炎。

长期服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并静脉点滴抗生素等药10余天,没有明显疗效,非常痛苦,求治。

刻诊:淋巴结肿大疼痛(右颈部5个,右腋下1个,腹股沟2个),因静脉点滴时加有地塞米松针而致使面部眼睑虚肿。

心烦,眠可,头懵痛,时出虚汗,心下及两胁处都胀满难受,纳差,时恶心,口苦不渴,无咽干,无恶寒发热,大便可,小便淡黄。

舌淡,苔薄白水滑,脉弦,寸关滑尺沉。

六经脉证解析:多发淋巴结肿大疼痛,心烦郁闷,心下及两胁处胀满,纳差,时恶心,口苦,小便淡黄,脉弦,为少阳病,枢机不利,郁热结滞,气机不畅。

头懵痛,时出虚汗,舌淡苔薄白水滑,脉沉,为太阴中风证,营卫阴阳不和。

淋巴结肿大,面部眼睑虚肿,纳差,舌淡,苔薄白水滑,脉弦,寸关滑尺沉,为太阴病,水饮内停。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病机:枢机不利,郁热水饮互结,营卫阴阳不和。

治疗:柴胡桂枝汤加夏枯草:柴胡30g,黄芩10g,党参10g,旱半夏30g,炙甘草10g,桂枝20g,白芍20g,夏枯草30g,大枣8枚(掰开),生姜20g(切片)。

因是外县人,来一趟较远,所以开7剂药。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第二天,患者来电话说,服第一剂药后干呕4次,呕吐1次,但干呕或呕吐后心里没有啥不舒服的感觉。

我说,继续服药观察,再有不适可随时来电话告知。

7剂药服完,患者来诊时说,服第二剂药后就再没有干呕或呕吐的反应了。

药后淋巴结逐渐变小了,疼痛也减轻了,心烦减轻了。

现在仍然心下及两胁处胀满,特别是饭后,胃口堵得慌,比前稍有减轻。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腰椎间盘退变后,人体外感风寒或运动 时强力扭挫,所致的腰部周围软组织发
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和体征。通过对大量病例临床特征的分 析,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在
于外以“痹、伤”为因,“瘀”贯穿其 中,以“虚”为本,而拟定“腰舒汤”。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
14
• 组方:桑寄生10g、狗脊10g、党参 10g、当归10g、熟地黄10g、丹参10g、 川牛膝1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 汁分三次吞服)、制川乌10g(先煎 1小时)。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
12
• 运用体会:该方主要运用于肩关节 周围炎炎症期所引起的肩关节疼痛、 功能受限。并适用于外伤性肩周炎、 岗上肌腱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 肌腱炎等肩关节疾患。但对于肩周 炎粘连期的粘连症状的疗效不甚明 显。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
13

腰舒汤
• 方名及来源:腰舒汤为郭剑华主任经验
方。腰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年阶 段,主要是因为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
27
• 运用体会:本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所 表现的关节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 碍,疗效颇佳。在服药期间,结合针刺、 刺络拔罐、中药外敷等治疗能增加疗效。 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尿酸的排 泄,并且避免进食高嘌呤类食物,如动 物内脏、海鲜、豆制品、啤酒等,选择 低嘌呤、低脂肪类食物为主,适当控制 进食量,使尿酸在体内维持正常水平, 防止复发;在发病期间建议患者休息, 平时注意调节饮食,锻炼身体,增强体 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寒保暖,保持 心情舒畅。
中医经验方专题知识
24
• 运用体会:当今社会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由 于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许多老年人在 退休后往往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运动,这是一 件非常有利的事。但许多人对运动方式的选择 不当,例如长期长时间登山、跳舞、打乒乓等, 或长时间打麻将、久坐阅读等;均容易诱发膝 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出现。故而在治疗该病之时 应指导患者从事健康而有利于预防膝关节骨关 节炎复发的运动。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脾胃 功能有所减退,不宜长期服药药物,故而该方 运用应中病即可,不应长期服用。本方除以内 服外,尚可用所剩余的药渣进行热敷,疗效更 好。

中医经典理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述

中医经典理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述

南昌……330004)笔者试查找与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有关的文献,整理其涵盖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的《温疫论》理论、随证治之”的《伤寒论》理论以及论“病皆由中气不足”的《内内外伤辨惑论, China.[Abstract] 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belongs…to…the…category…of…plagu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ased…on…the…epidemic…situation…of…COVID-19,…we…have…summarized…the…classical…Chinese…medicine…theories…in…guiding…the…understanding,…prevention…or…treatment…of…COVID-19…by…searching…the…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of…doctors.…The…theories…include:…the…theory…of…"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focused…on…"improving…the…prognosis…of…the…disease",…the…theory…of…"the…three…categories…of…etiological…factors"…based…on…"dynamic…and…holistic…view",…the…theory…of…"febrile…diseases…due…to…latent…Qi"…valued…asymptomatic…cases,…the…theory…of…"Treatise…on…Warm…Pestilence"…supposed…to…put…dispelling…pathogenic…factors…in…the…first…place,…the…theory…of…"…Treatise…on…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of…epidemic…febrile…disease"…treating…damp-warm…disease…by…three-Jiao…syndrome…differentiation,…the…theory…of…"Treatise…on…Cold…Damage…Diseases"…emphasized…to…grasp…the…pathogenesis…of…diseases…and…treat…it…with…the…evidences…and…the…theory…of…"Clarifying…Doubts…about…Damage…from…Internal…and…External…Causes"…proposed…the…disease…is…caused…by…the…insufficiency…of…Zhong…qi.…[Key words]…COVID-19;Three…Categories…of…Etiological…Factors ;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 ;Wenbing ;Shanghan ;Clarifying…Doubts…about…Damage…from…Internal…and…External…Causes.通信作者:叶菁,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经方:橘枳姜汤

经方:橘枳姜汤

经⽅:橘枳姜汤橘枳姜汤【原⽂】橘⽪⼀⽄枳实三两⽣姜半⽄右三味,以⽔五升,煮取⼆升,分温再服。

【作者】张仲景【出⾃】《⾦匮》【⾦匮】1、胸痹,胸中⽓塞,短⽓,茯苓杏仁⽢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组成】橘柚姜枳实【时机】1、胸痹,胸中⽓塞,短⽓,喉中涩,唾燥沫;2、主要是肺⾥积湿、⼼肺之间的湿。

【应⽤集锦】1、(新鲜的)橘⽪⽣姜煮可以⽌嗝。

2、胸满有寒逆胸满、热结胸满、饮停胸满、⽓痞胸满,也有或先天之胎毒、或⽓⾎两虚、上实下虚,胸硬腹弱之类,⽐如:(1)柴胡证胸满,乃胸胁苦满之略辞。

苦满乃⼼烦喜呕、胸胁疼痛等;(2)⿇黄汤证及吴茱萸汤证之胸满,⾮其主证,⾔“喘⽽胸满”、“呕⽽胸满”者,皆以喘呕为主之措辞。

(3)茯苓饮证之胸满,虽谓“⽓虚之满”,尚有痰⽓存在。

(4)半夏厚朴汤之胸满,亦以痰⽓为主,故以“咽中如有炙脔”为征。

(5)⼈参汤、橘枳姜汤证之胸满,亦伴随结⽓痞满、冲逆⼼痛诸证。

(6)风引汤证之胸满短⽓。

(7)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脉促胸满。

3、胸闷、短⽓:(1)短⽓甚于胸闷:茯苓杏仁⽢草汤;(2)胸闷甚于短⽓:橘枳姜汤。

4、(1)普通情况吃饭太快,胃虚热打嗝,⽤橘枳姜汤、橘⽪⽵茹汤;(2)胃虚寒打嗝,⽤吴茱萸汤;(3)癌症病⼈,到最后的胃⽓欲绝打嗝,⽅⽤茯苓四逆汤,或者通脉四逆汤。

【⽐较集锦】1、嗳⽓:主动嗳⽓,就是说嗳⽓后病⼈觉得胃舒服⼀些就⽤橘枳姜汤;被动打嗝是旋覆代赭汤,病⼈是不⾃觉地打嗝。

2、(1)橘枳姜汤:橘⽪⼀⽄枳实三两⽣姜半⽄,胸闷胸痹;(2)桂枝⽣姜枳实汤:桂枝、⽣姜各三两,枳实五两,⼼悬痛、⼼阳不⾜,⼼包炎。

3、(1)橘⽪汤:橘⽪四两⽣姜半⽄(2)橘枳姜汤:橘⽪⼀⽄枳实三两⽣姜半⽄(3)橘⽪⽵茹汤:橘⽪⼆升⽣姜半⽄⽵茹⼆升⼤枣三⼗枚⽢草五两⼈参⼀两4、(1)橘枳姜汤:橘⽪⼀⽄枳实三两⽣姜半⽄(2)茯苓饮:茯苓⼈参⽩术各三两枳实⼆两橘⽪⼆两半⽣姜四两5、(1)茯苓杏仁⽢草汤:⼼中悸⽽喘急,以茯苓利胸中之⽔,杏仁降逆平喘,⽢草缓短⽓之急迫。

《金匮要略》——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橘枳姜汤【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1]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金匮胸痹:6)橘枳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注释:[1]茯苓杏仁甘草汤:见上。

【功效配伍】橘枳姜汤行气化饮,和胃降逆。

方中重用橘皮宣通气机,理气和胃;枳实消痰下气;生姜温阳散饮,和胃降逆。

三药合用,能使气行饮消。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二次。

【方证论治辨析】橘枳姜汤治胸痹,气滞饮阻证。

症见胸中气塞,短气。

本证属胸痹轻证,偏于气滞。

胸中气塞,短气,是因气滞而停饮,胃失和降所致,故可伴见心下痞满,呕吐气逆。

治用橘枳姜汤行气化饮,和胃降逆。

【用方思路】橘枳姜汤亦治胸痹轻证,临证若气滞与饮阻并存,本方可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合用。

临床用本方治疗冠心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急慢性胃炎等疾病。

【临床应用与医案】1.胸痹何某,男,34岁。

咳嗽5年,经中西医久治未愈。

…细询咳虽久而并不剧,痰亦不多;其主要症候为入夜胸中似有气上冲至咽喉,呼呼作声,短气,胃脘胸胁及背部隐隐作痛,畏寒,纳减。

脉迟而细,苔薄白。

…乃以橘枳生姜汤加味治之。

橘皮12g,麸枳实12g,生姜15g,姜半夏12g,茯苓12g。

二诊:服药3剂后,诸症消退,胁背部痛亦止,惟胃脘尚有隐痛,再拟原方出入。

橘皮12g,麸枳实9g,生姜12g,桂枝6g,陈薤白9g,全瓜蒌12g。

三诊:5年宿疾,基本痊愈,痛亦缓解,再拟上方去薤、蒌、桂枝,加半夏、茯苓、甘草以善其后。

[姚国鑫,蒋钝儒.橘枳生姜汤治疗胸痹的体会.中医杂志,1964,(6):22]。

2.梅核气马义,男,58岁,干部,1990年11月30日来诊。

自述:老伴说他一人睡就鼾声大作,似喉中有痰像拽锯一样上下出入,并自觉入夜后胸中似有气上冲至咽喉,呼呼做声,胸闷短气,胃脘胸胁及背部隐隐作痛,畏寒,纳差,舌淡苔白厚腻,脉迟而细。

【橘枳姜汤】

【橘枳姜汤】

【橘枳姜汤】很多人对于橘枳姜汤都不是很了解,其实它在中医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只不过很多时候,它都会被其他药方代替。

但不可否认,橘枳姜汤依旧有着非常多的作用,下面小编就来分析一下橘枳姜汤在实际治疗时的应用。

一、胸痹陈龙跃医案j张某某,男,37岁。

1987年6月7日初诊。

咳嗽已3年,诊为“支气管炎”,用青霉素、麦迪霉素、甘草片、罗汉果止咳冲剂、痰咳净、半夏止咳露等,皆不效。

细询患者,方知咳嗽虽久但不剧烈,且痰不多,入夜有轻度喘息,胃脘胸胁及背部均隐隐作痛,稍有畏寒,纳差。

脉迟而细,苔薄白。

此证颇似《金匮要略》胸痹、胸中气寒、短气证,遂以橘枳姜汤加百合治之:橘皮、百合各15克,枳实6克,生姜10克。

服药3剂后,诸症消失,胁背疼痛亦止,但胃脘部尚有隐痛。

续进原方,加大百合剂量为25克,服2剂而痊愈。

(浙江中医杂志1990;(5>:197)按语:本案入夜有轻度喘息(亦谓短气),以及胃脘胸胁及背部有隐痛,实乃胸痹之轻证。

故选用橘枳姜汤方加百合治疗。

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则诸气俱调。

”橘枳生姜有辛温通达之力;百合甘润微寒,有降诸气之功。

诸药相配,一温一凉,柔中有刚,使痹开气行,则喘息可除,不治咳而咳自止,诸痛也随之消失。

二、心悸陈津生医案:富某某,女,56岁,干部,1985年4月5日就诊。

证见:心动悸,脉结代。

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

经中西药(中药如炙甘草汤等;西药如氯化钾,乙氨碘呋酮等)治疗不效。

伴胸闷窒塞、短气、脘闷、纳呆、恶心欲吐,一日中之大半倚卧床榻,动之稍剧即短气动悸不已。

观其体丰、面白、舌略胖、苔薄白润。

拟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茯苓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枳壳10克,水煎,日一剂。

1剂入咽,短气窒塞大减,3剂毕,早搏消失,脉缓匀齐,纳增,追访至今未再发。

(北京中医杂志1988;<3>:19)按语:本案之脉结代,先投炙甘草汤所以不效,是因其非由阴阳俱损所致。

乳腺增生-黄煌经方沙龙

乳腺增生-黄煌经方沙龙

乳腺增生-黄煌经方沙龙转]经方实战案1---乳腺增生-黄煌经方沙龙时间:2010-11-01 10:13:02 来源:网友提供标签:肿块,乳房,桂枝,茯苓,乳腺增生,大小,半夏,柴胡,活血化瘀,橘红,双侧,克山,再用,浙贝母,平和,郁热,实战,鳖甲,白花蛇,枳实简介:经方实战案1---乳腺增生年龄46性别女主诉乳腺增生现病史双侧乳房胀痛一年多既往史治疗一年,效不显来诊查体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肿块辅助检查无初步诊断乳腺增生治疗经过和计划中医中药孙*,女,46岁,农民,于一年前发现双侧正文:经方实战案1---乳腺增生年龄46性别女主诉乳腺增生现病史双侧乳房胀痛一年多既往史治疗一年,效不显来诊查体乳房有大小不等的肿块辅助检查无初步诊断乳腺增生治疗经过和计划中医中药孙*,女,46岁,农民,于一年前发现双侧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在他处诊治没有明显的效果来诊。

该患诉每逢月经期间双侧乳房胀痛,牵及腋窝部位,察乳房内有大小不一的肿块,大的有桃核大,小的触及两侧乳房如玉米大小,数量较多;经期正常,量不多,色褐色,有时伴有血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右沉、左关玄紧。

辩证为下焦蓄血的桂枝茯苓丸证方用桂枝15克茯苓3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柴胡30克桔梗30克清半夏15克橘红30克生姜15克水蛭5克(无蜇虫)地鳖虫克山慈菇5克白药子20克黄药子20克生甘草10克四剂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服药后第五天二诊,诉肿块已小,以前有的烦躁也有明显的好转,心情较为平和,诊左关的玄紧脉已平和。

病机:血瘀化热,郁热成痰治法: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兼清内热处方:清半夏15克橘红30克枳实10克海藻10克元参15克浙贝母5克(冲服)牡蛎(先煎)30克鳖甲胶(烊化)6克柴胡15克草河车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丁10克野菊花10克炙甘草10克四剂水煎分服一日2次三诊,服上药后症状大减,患者自诉就像身上去掉了一块石头一样,轻松多了。

方药不变,再用6剂收功。

无明三焦妙方:柴桂温胆定志汤(橘枳姜汤基础上增加)

无明三焦妙方:柴桂温胆定志汤(橘枳姜汤基础上增加)

无明三焦妙方:柴桂温胆定志汤(橘枳姜汤基础上增加)w7261123柴桂温胆定志汤——学习郝万山学术2019-01-03 22:17阅读:22,991柴桂温胆定志汤一、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茯苓20克,人参5克,菖蒲6克,远志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二、用法:水煎口服,每日1剂,饭后分3次服用。

三、不良反应:主要是身体疲倦、多睡等。

四、功效: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

五、适应症:(1)心身性疾病,即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与情绪不畅或精神压力大密切相关。

(2)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3)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双心病”。

(4)恶性肿瘤。

(5)亚健康状态。

6、方义:柴桂温胆定志汤由柴胡、黄芩、桂枝、赤芍、白芍、半夏、生姜、陈皮、茯苓、人参、菖蒲、远志、枳壳、竹茹、大枣、炙甘草等药组成。

即由柴胡桂枝汤、温胆汤、定志小丸、四逆散等合方化裁。

方中人参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定魂魄、开心健脑。

茯苓利窍去湿导浊,补心益脑醒神。

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

配小柴胡汤疏达郁结、振奋肝胆脾胃;配桂枝汤取桂枝、甘草等辛甘化阳以温补心阳;配温胆汤以增强涤痰醒神定志之力。

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均出自《伤寒论》。

小柴胡汤可治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胃气失和所致嘿嘿不欲饮食,心烦、胸胁苦满等症。

和本症肝胆郁结、疏泄失司,胃纳呆滞所致的情感抑郁、食欲不振、胸胁烦闷等颇同。

桂枝汤可治邪伤经脉,气血失和,所致的“肢节烦疼”、“身痛不休”,倍芍药又治腹满时痛。

和本症阳虚失温,痰浊阻滞,气血不畅,脉络失和所致之肢体、内脏串痛、四肢木无知觉等相似。

温胆汤“名为治胆寒,实则治脑之正气不足”,更与本病之病机相合。

且三方中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即《伤寒论》的四逆散,原治少阴阳郁致厥,对本症肝气郁结,阳郁不达而见手足发凉、情感抑郁,自有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枳姜汤经方专版铁杆中医论坛
橘枳姜汤组成;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服法;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方歌;痹而气塞又何施,枳实辛香三两宜,橘用一斤姜减半,气开结散勿迟疑。

(《金匮方歌括》)
功效:行气化饮,和胃降逆。

方义:橘枳姜汤以橘皮、枳实宣通气机,行气以散饮,用辛温生姜,宣通胸胃阳气,降逆散饮,三药合用,使中上二焦气机宣行,则痹通塞解。

古今方论;
周扬俊;
一属足阳明胃,胃中实,故君橘皮以理气,枳实以消满,且使积滞去而机窍通也;更加生姜之辛,无处不宣,靡有遏抑,庶邪去而正自快。

此同一实证中,而又有藏府之别也。

(《金匮玉函经二注》)
徐彬;
橘积以利中上焦气。

而加生姜以宣之,胸痹本属虚而治之,若此气塞之甚,故先治标后治本也。

(《金匮要略论注·卷九))
魏念庭;
方用橘皮为君,开郁行气,枳实除坚破积,生姜温中散邪。

较前法从急治其标,亦未失治本之意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古今临床;
现代临证,本方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严重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等消化道症状者;亦可用于急慢性胃炎、肺气肿、气管炎等疾病而见本方证者。

若伴有呕逆者,酌加干姜、半夏、旋覆花,以降逆止呕。

停饮胸满,加茯苓、泽泻。

气滞痰满,加木香、砂仁。

赵锡武医案;
李某,女,57岁,干部。

冠心病心绞痛五六年,心前区疼痛每日二三次,伴胸闷气短,心中痞塞,疲乏,脉弦细,苔白质淡,边有齿痕。

此系胸痹之病,乃心阳虚,胃不和,遂致气机不畅,血脉闭阻。

拟通阳宣痹,心胃同治。

仿栝篓薤白半夏汤合橘枳姜汤化裁:处方栝蒌30g,薤白12g,半夏15g,枳壳10g,橘皮15g,生姜6g,党参30g,生黄芪30g,枝枝12g,香附12g。

服上方2个月后,心前区痛偶见,胸闷气憋减轻,脉弦细,苔薄。

心电图改善。

(中医杂志1981(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