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报告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化学方程式: 2KMnO4 =加热=K2MnO4+MnO2+O2↑
3.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试管夹,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导管,橡皮管,单口塞。
4.化学用品介绍:高锰酸钾(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无机化合物,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
5.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装药品。
(装药品前一定要先塞上一团棉花,目的是避免加热时产生的气流把药品吹散)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试管要固定在离关口1/3位置处)
点:点燃酒精灯。
(要对试管进行预热,之后调整位置让试管均匀受热,避免受热不均而炸裂)
收:收集气体。
(等到水槽中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体)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熄灭酒精灯。
(先离后熄: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入热的试管而引起炸裂)
6.实验结果:有氧气生成。
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报告完整版

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学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方法,并熟练掌握排水法与排空气法的操作方法。
2、学习如何验证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高锰酸钾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很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三、实验药品及器材四、实验步骤1、氧气的制备与收集(1)实验装置图:(2)实验步骤①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现象(4)实验注意事项①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册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3. 学习氧气的检验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O2。
在实验室中,常用高锰酸钾(KMnO4)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三、实验器材1. 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橡皮塞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清理实验台面。
2. 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 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试管口向下倾斜。
4.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5. 观察试管内气体产生情况,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用集气瓶收集氧气。
6. 将收集到的氧气用导管引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7.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将试管从铁夹上取下,待冷却后清理实验台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产生情况: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说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了氧气。
2. 氧气检验:将收集到的氧气引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氧气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证明氧气已制得。
六、实验结论1. 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3.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高温烫伤。
2. 加热试管时,注意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倒流入试管。
3. 实验结束后,待试管冷却后再清理实验台面,避免试管破裂。
八、实验反思本次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加深了我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和方法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并学会了氧气的检验方法。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1. 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氧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气体。
它不仅是我们呼吸过程中必需的,还被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燃烧和生化过程等方面。
那么,如何制取氧气呢?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制氧方法——高锰酸钾法,并深入探讨其原理与解释。
2. 高锰酸钾法的原理高锰酸钾法是一种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的制氧方法。
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O2)。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3H2SO4 → K2SO4 + 2MnO2 + 3H2O + 5[O]可以看出,高锰酸钾在反应中被还原为二氧化锰,同时释放出氧气。
3. 实验过程3.1 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高锰酸钾、硫酸、试管、橡皮塞、导管、水槽等。
3.2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适量的硫酸中,制备成高锰酸钾溶液。
(2) 将制备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
(3) 将试管插入水槽中,水封实验装置。
(4)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 观察试管中的气泡,并使用导管收集氧气。
4. 解释4.1 高锰酸钾的氧化特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质。
当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时,硫酸中的氢离子将引发高锰酸钾的还原,从而释放出氧气。
4.2 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被还原为二氧化锰。
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而硫酸是还原剂。
反应中的氢离子来自硫酸,它们在还原过程中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氧气和二氧化锰。
4.3 反应条件的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硫酸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混合物的搅拌程度等。
较高的浓度和适当的温度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同时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的均匀性,提高反应速率。
5. 个人理解和观点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安全、简便且高效的制氧方法。
通过将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我们可以方便地制取氧气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一、引言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的气体,它对于维持生物体的呼吸和燃烧过程至关重要。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可以通过与酸反应释放氧气。
本文将介绍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实验室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包括高锰酸钾、硫酸、漏斗、试管、橡胶塞等。
确保所有器材干净无杂质。
2. 高锰酸钾的制备将高锰酸钾溶解于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制备高锰酸钾溶液。
注意,溶液的浓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氧气的产生。
3. 加入硫酸将制备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硫酸。
硫酸的作用是加速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4. 反应过程将试管用橡胶塞封口,将漏斗的一端插入橡胶塞的孔中。
漏斗的另一端放入水中,保证试管与外界隔绝。
这样,漏斗就起到了收集氧气的作用。
5. 观察与记录打开橡胶塞,开始观察反应过程。
可以看到氧气从试管中向漏斗中逸出,并在漏斗中集聚。
同时,反应液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从紫色逐渐变为无色。
6. 收集氧气待漏斗中的氧气达到一定的量后,用水封收集法将氧气收集起来。
将漏斗取出水中,保持漏斗的开口向下,然后将一个杯子或烧杯放在漏斗口下方,将氧气冲入杯中。
7. 清洗与保存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
然后,将氧气转移到氧气气瓶中,并用塞子封好。
注意,氧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保存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化学药品溅入眼睛或接触皮肤。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试管破裂或溅出液体。
3. 在加入硫酸时要小心,避免与皮肤或衣物接触,以免引起灼伤。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四、实验原理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时,高锰酸钾会分解为锰酸盐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3H2O + 5[O]其中,[O]代表释放的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报告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报告步骤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报告“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学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方法,并熟练掌握排水法与排空气法的操作方法。
2、学习如何验证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1、高锰酸钾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很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三、实验药品及器材四、实验步骤1、氧气的制备与收集(1)实验装置图:(2)实验步骤①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4)实验注意事项①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了解氧气的性质;3. 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2KCl +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水槽、导管、试管、棉花、毛玻璃片、单口塞、燃烧匙、火柴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用棉花塞住试管口;(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紫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实验二:加热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白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六、实验结论1.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助燃性;3.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性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爆炸;2. 加热试管时,要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破裂;3. 收集氧气时,要保证集气瓶内无气泡,避免氧气收集不纯;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清理实验器材。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现象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现象实验室是化学学习的场所,其中最有趣的实验之一就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这个实验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到化学反应的奥妙,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氧气的制取方法。
第一段: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高温下分解会产生氧气和锰酸钾,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2KNO3 + 2MnO2 + 3O2。
这个实验需要用到高锰酸钾、烧杯、喇叭口漏斗、水槽等实验器材。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和高压造成的危险。
第二段:实验步骤首先将高锰酸钾粉末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
接着将喇叭口漏斗插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槽中,水的高度应该高于烧杯的液面。
然后点燃烧杯中的高锰酸钾,等待氧气产生。
一旦氧气产生,就可以通过喇叭口漏斗收集氧气。
第三段: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会看到高锰酸钾粉末开始变黑,然后产生大量白色气体,这就是氧气。
氧气通常在收集瓶中收集,可以通过火柴点燃来证明其存在。
点燃后,氧气会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发出“吱吱”声。
第四段: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可以用于其他实验或者做一些小实验。
另外,这个实验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高锰酸钾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第五段: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和高压造成的危险。
另外,需要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等安全装备,以免发生意外。
此外,实验结束后需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保存。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高锰酸钾的性质。
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更加重视实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而且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奥秘。
制取氧气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等。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导管、水槽、火柴等。
2. 试剂: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四、实验步骤1. 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铁架台固定试管。
2. 将导管一端插入试管,另一端伸入集气瓶中。
3. 点燃酒精灯,对试管加热,使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4. 观察集气瓶中氧气的变化,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5. 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防止水倒吸。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内出现紫色烟雾,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逐渐增加。
2. 氧气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制取成功。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烫伤。
2. 加热时要均匀加热,防止试管破裂。
3. 实验结束后,要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防止水倒吸。
八、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加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氧气浓度不够高等。
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效果。
九、拓展实验1. 尝试采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 研究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如氧气的溶解度、氧气的催化作用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氧气制取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采用加热分解含氧化合物的方法。
本实验选用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作为制氧原料,分别通过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反应方程式: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氯酸钾加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在二氧化锰催化下):2KClO3 → 2KCl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毛玻璃片、火柴、玻璃棒、滤纸等。
2. 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装入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若使用氯酸钾)。
(2)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确保气密性良好。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使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2. 氧气性质的验证(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将集气瓶中的氧气与氢气混合,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3)将集气瓶中的氧气与蜡烛混合,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五、实验现象1.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气泡,氧气产生。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3. 氧气与氢气混合后,火焰呈淡蓝色。
4. 氧气与蜡烛混合后,蜡烛燃烧更旺。
六、实验结论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可行,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氧气与氢气混合后,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氧气是氢气燃烧的产物。
4. 氧气与蜡烛混合后,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是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火灾。
化学有关氧气制取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学习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药品:高锰酸钾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棉花、火柴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管即可,便于气体导出2.组装仪器一般遵循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3.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4.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热氧气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5.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的湿存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导管口遇冷凝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6.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7.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8.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对药品所在部位进行加热9.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以排走装置中的空气。
收集纯净氧气10.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满11.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防止水槽冷气回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容易炸裂实验目的: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药品:木炭,铁丝、木条、澄清石灰水实验仪器:集气瓶、玻璃片、坩埚钳、酒精灯注意事项:1.检验氧气是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是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而且木条拿出后还要多收集一会儿,以补充瓶口刚燃尽的氧气2.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把待燃烧物质由瓶口向下缓慢伸出以防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逸出瓶中的氧气,影响实验现象3.铁丝的粗细和螺旋的紧密程度对实验有影响4.在收集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瓶中应预留少量水,避免燃烧溅落的熔融物损坏集气瓶某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微观角度)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氧气制备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氧气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
3. 提高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1. 氧气制备原理:- 高锰酸钾法:在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
\[ 2KMnO_4 \xrightarrow{\Delta} K_2MnO_4 + MnO_2 + O_2 \] - 过氧化氢法: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 2H_2O_2 \xrightarrow{MnO_2} 2H_2O + O_2 \]2. 氧气性质:- 氧气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 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铁架台- 试管- 火柴- 橡皮塞- 导管- 水槽- 集气瓶- 带火星的木条2. 实验药品:- 高锰酸钾(KMnO_4)- 过氧化氢溶液(H_2O_2)- 二氧化锰(MnO_2)四、实验步骤1. 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 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连接导管。
- 在试管口放置集气瓶,将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
-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气体产生情况。
- 当集气瓶内充满氧气时,用玻璃片封口,取出集气瓶。
2. 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 用带有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观察气泡产生情况,收集氧气。
3. 氧气的性质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五、实验现象与结论1. 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 加热试管后,产生大量气泡,气体进入集气瓶。
-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2. 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气体进入集气瓶。
-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结论1. 实验成功制取了氧气,并验证了氧气的性质。
2. 高锰酸钾法和过氧化氢法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具有强氧化性。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方法。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除了高锰酸钾外,还需要氢氧化钠(NaOH)、硫酸(H2SO4)、烧杯、试管、水槽和橡皮管等。
接下来,进行实验的具体步骤。
首先,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晶体。
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使高锰酸钾溶解。
这样可以制备出高锰酸钾溶液。
然后,将制备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约填充1/3至1/2的容积即可。
接下来,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注意要保持试管的口部朝下。
然后,用橡皮管将试管与水槽中的水接触,将试管完全倒置并放入水槽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试管中的氧气通过水封进入水槽。
在试管倒置后不久,可以观察到气泡从试管中冒出。
这是由于高锰酸钾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的结果。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3H2O2 -> 2KOH + 2MnO2 + 3O2↑ + 2H2O反应中,高锰酸钾(KMnO4)与氢氧化钠(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O2)和锰(IV)氧化物(MnO2)。
由于氧气的密度较大,所以氧气会从试管中冒出并被水槽中的水吸收。
可以用一根点燃的木条接近试管口,观察到氧气会使木条燃烧更加旺盛。
这是因为氧气是一种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它能够与燃料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接触到皮肤或眼睛会引起灼伤,因此操作时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同时,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试管的稳定,避免发生意外。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氧气的制备过程,并了解到氧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高锰酸钾和氧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试剂,其化学式为KMnO4,它是一种紫红色的晶体。
在加热的过程中,高锰酸钾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锰酸钾。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高锰酸钾晶体。
在实验室中,高锰酸钾通常以固体的形式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称量一定数量的高锰酸钾晶体来确定反应的量。
接下来,我们将高锰酸钾放入一个加热器中。
加热器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来使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
在加热的过程中,高锰酸钾晶体会逐渐产生氧气气体。
当高锰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会分解为氧气和锰酸钾。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KMnO4 -> 2KOH + 3O2 + MnO2在这个反应中,两个高锰酸钾分解成了两个氧化钾、三个氧气和一个二氧化锰。
氧气是我们所需要的产物,它会以气体的形式从实验装置中释放出来。
为了收集氧气,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气体收集瓶。
气体收集瓶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可以收集气体。
我们将气体收集瓶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让氧气从另一端进入瓶中。
由于氧气比水轻,它会上升到瓶的顶部,使瓶中的水缓慢下降。
当瓶内的氧气充满时,我们可以关闭气体收集瓶,以便进一步使用氧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要小心避免与易燃物接触,以防发生火灾。
其次,在加热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加热器,并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以避免发生意外。
最后,收集氧气时,要确保气体收集瓶密封良好,以防止氧气泄漏。
通过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我们可以获得纯净的氧气气体。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许多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呼吸过程中,我们需要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许多其他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应用中。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通过控制加热条件和收集气体,我们可以安全地制取纯净的氧气。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还可以为其他实验和应用提供所需的氧气。
氧气制取实验

氧气制取实验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它在生产工业、医疗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氧气,通常需要通过氧气制取实验来制取。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氧气制取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约为10g)加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摇晃使高锰酸钾溶解。
2. 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放入一根玻璃管,管口用橡皮塞封紧,另
一端放入一根塑料管,用橡皮管连接氢氧化钠水溶液瓶和氧气收集瓶。
3. 开始加热烧瓶,使高锰酸钾溶液中的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4. 观察氧气从氧气收集瓶中升起,收集一定量的氧气后关闭火源。
5. 用瓶塞封紧氧气收集瓶,可用于实验或储存。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需要在通风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氧气积聚引起爆炸。
2. 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的高锰酸钾应当充分溶解,以免生成氧
气时产生氧化钾淤积在反应管中。
3. 烧瓶应当垂直加热,以免高锰酸钾溶液外溢引起意外。
以上就是氧气制取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氧气的制取方法,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反应机制的理解。
- 1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动手制取氧气。
2.会动手验证氧气的性质
药品:
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仪器:
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3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镊
子、小烧杯、火柴。
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1.
2.
3.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a.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斜?
b.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c.实验结束后,为什么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e.铁丝燃烧的性质实验中,集气瓶底为什么要留少量的水?
f.木炭燃烧的性质实验中,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中的得失及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用品: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木质垫。
二、实验内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密性:左手拿试管靠近管口的一端,右手取带导管的橡皮塞,有转动的操作;先将导管口浸水面以下,然后手握试管中下部
为什么气泡连续时收集?
6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防止试管内气体冷却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气密性好的现象是:
3
装置的固定:放稳铁架台,将酒精灯置于铁架台下,调整铁夹位置,使试管底部与酒精灯高度合适,还要注意试管口处橡皮塞里的导管与水槽内集气瓶的高度相稳合。
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处,试管口倾斜。
4
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5
收集。当气泡连续且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