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四年级下总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想一想
这些怎样算才简便?
528-65-35
=528-(65+35)
=528-100=428
528-89-128
=528-128-89
=400-89=311
528-(150+128)
=528-128-150
=400-150
=250
3200÷25÷4
=3200÷(25×4) =3200÷100=32
651-481-151
=651-151
=500-481
=19 ( × )
427-73-127 =427-(127+73) =427-200
=227 ( √ )
144-56+44 =88+44 =132
144-56+44
=144-(56+44)
=144-100
=44 ( × )
我会思考,争当数学小博士.
律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计算混合运算时,应注意 :
a.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b.既含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 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可以同时算 的同时算。 c.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60
880
+
1040
20
× 20800
(160+880)×20=20800
230
62
×
14260
31
÷
550
460
+
1010
550+(230×62÷31)=1010
二、基础练习
4.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专题复习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1、34 -(15 + 13 )× 982、 10713151321÷⎥⎦⎤⎢⎣⎡⨯⎪⎭⎫ ⎝⎛+-3、⎪⎭⎫⎝⎛-+614121÷121 4、 9798411÷⎪⎭⎫ ⎝⎛⨯- 5、⎥⎦⎤⎢⎣⎡⨯⎪⎭⎫ ⎝⎛-÷109329712 6、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1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6831413⨯⨯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143(⨯+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涉及到加、减、乘、除等不同的运算符号。
简便计算是指利用各种简便方法进行运算,例如数位加减、近似数法等。
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
一、混合运算1.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在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时,先计算所有的加法,然后再计算减法。
例如,计算:25+6-8+10-4解:先计算加法,25+6=31然后计算减法,31-8=23再加上10,23+10=33最后减去4,33-4=29所以,25+6-8+10-4=292.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在进行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时,先计算所有的乘法,然后再计算除法。
例如,计算:8×2÷4×3解:先计算乘法,8×2=16然后计算除法,16÷4=4再乘以3,4×3=12所以,8×2÷4×3=12二、简便计算1.数位加减法:在进行数位加减法时,可以将每一位的数分别进行运算,最后再将结果相加或相减。
例如,计算:567+392解:先计算个位上的数,7+2=9,个位上的数为9再计算十位上的数,6+9+1(是因为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进位)=16,十位上的数为6再计算百位上的数,5+3+1=9,百位上的数为9所以,567+392=9592.近似数法:在进行大数相加或相减时,可以利用近似数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527+794时,可以将527近似为500,794近似为800,然后进行相加,得到500+800=1300,再进行适当的修正。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粗略的计算,可以节省时间。
总结起来,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涉及到加、减、乘、除等不同的运算符号;简便计算则是利用各种简便方法进行运算,如数位加减、近似数法等。
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的算术题。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巩固,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回顾A 、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
B 、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 ×c+b ×cC 、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3×325×7×4 34÷4÷1.7 1.25÷32×0.8102×7.3÷5.1 1773+174-773 195-137-95,二 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回顾1.1 加法运算: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和。
1.2 减法运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
1.3 乘法运算: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1.4 除法运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商。
第二章:运算定律介绍2.1 加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2 减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减,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3 乘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乘,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4 除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除,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第三章:运算定律的应用3.1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加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2 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减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3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乘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4 除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除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第四章:简便计算方法4.1 分配律: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将结果相加。
4.2 结合律:在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计算的顺序。
4.3 分解法: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数的和或差,简化计算过程。
4.4 交换律:在进行加法或乘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数的顺序。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完成一些有关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3 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经验。
第六章:四则运算的顺序6.1 运算顺序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6.2 运算顺序的应用:解决含有多个运算的算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七章:括号的使用7.1 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优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7.2 括号的运用规则:括号前面是加减号时,括号内的运算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乘除号时,括号内的运算符号变相反数。
四则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45+38+55+62 =(45+55)+(38+62) =100+100 =200
总结:要利用加法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若干个数相加 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和。
连减简便运算例子:
418-45-55 =418-(45+55) =418-100 =318 338-(50+138) =338-138-50 =200-50 =150
↑连续减去的数的和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和
找相同:例如题中的338与138有相同的38,所以 能相减得到整百的数
乘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18×4 84×125×8 =25×4×18 =84×(125×8) =100×18 =84×1000 =1800 =84000 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125×25×8×4 =(125×8)×(25×4) =1000×100 =100000
2402425注意除和除以的区别10020420110105500102242121800注意括号的位置判断对错1811018010081请输入标题文字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
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输入 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文本。
加法的简便运算
一、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20+49+80 =20+80+49 =100+49 =149 三、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例子: 二、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388+40+60 =388+(40+60) =388+100 =488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回顾A 、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
B 、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 ×c+b ×cC 、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3×325×7×4 34÷4÷1.7 1.25÷32×0.8102×7.3÷5.1 1773+174-773 195-137-95,二 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完整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专题复习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1、34 -(15 + 13 )× 982、 10713151321÷⎥⎦⎤⎢⎣⎡⨯⎪⎭⎫ ⎝⎛+-3、⎪⎭⎫⎝⎛-+614121÷121 4、 9798411÷⎪⎭⎫ ⎝⎛⨯- 5、⎥⎦⎤⎢⎣⎡⨯⎪⎭⎫ ⎝⎛-÷109329712 6、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1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6831413⨯⨯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143(⨯+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复习:四则运算与简便运算(含答案)人教版
四则运算与简便计算(一)四则运算一、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2.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3.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4.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5.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3.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不为0);5.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6.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四、注意事项1、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2、“除”与“除以”的区别。
36÷6可以读作:36除以6,也可以读作:6除36;总结:a除以b,即a÷b; 也可以读作:b除a,即a÷b。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基础知识及运算简便方法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基础知识及运算简便方法01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02运算法则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6)小升初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名称
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 若干倍,另一个因数 不变,积也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
用字母表示
积的变化规律
若a×b=c,则 a×(b×n)=c×n a×(b÷n)=c÷n (n≠0)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 若a+b=c,则 而另一个因数缩小相 (a×n)×(b÷n)=c 同的倍数,积不变 (n≠0)
运算性质
1、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1)a-b+c=a+c-b (2)a+(b-c)=a+b-c (3)a-(b+c)=a-b-c (4)a-(b-c)=a-b+c
2、乘、除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1)a×b÷c=a÷c×b
(2)a×(b÷c)=a×b÷c
(3)a÷(b×c)=a÷b÷c (4)a÷(b÷c)=a÷b×c (5)(a士b)÷c=a÷c士b÷c
例题讲解
【例1】 填空。
(1)980-457+68先算( )法,再算( )法。 (2)482÷2×3先算( )法,再算( )法。 (3)39÷3-45×2可以同时算( )法和( )法。
【例2】 计算。 (1)2.5+0.36÷0.12
2 1 1 (2) 0.75 0.3 3 5 13
商不变的性质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中要 注意: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时,商是不变的,但余 数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4300÷200=21……100,不可误解为 4300÷200=43÷2==21……1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名称 变化规律 用字母表示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 若a+b=c,则 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和 (a士m)+b=c士m 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a+(b士m)=c士m 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 若a+b=c,则 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 (a+m)+(b-m)=c 和不变 (a-m)+(b+m)=c
(完整版)四则运算规律及其简便运算
四则运算规律及其简便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时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2、一个娄加上0或者减去0,最终还等于原数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得04、0乘任何数或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 × b=b × 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 ×b)× c=a ×(b ×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员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 x 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按四则运算来计算。
第一讲: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及简便运算
第一讲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知识点拨1、整数四则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2) 加法结合律:(3) 乘法交换律:(4) 乘法结合律:(5) 乘法分配律:;(6) 减法的性质:(7) 除法的性质:;(8) 除法的“左”分配律:;,这里尤其要注意,除法是没有“右”分配律的,即是不成立的!备注:上面的这些运算律,既可以从左到右顺着用,又可以从右到左逆着用.2、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总结如下:(1) 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2) 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三、乘法凑整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例如:,,理论依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 ×c=a×(b×c)乘法分配律:(a+b) ×c=a×c+b×c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四、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例如: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变为“×”.即⑸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例题精讲一、加法【例1】:278+463+22+37举一反三:732+580+268二、减法【例2】:2871-299举一反三:(1)157-99 (2)363-199 (3)968-599三、连减(5种)【例3】:528-53-47举一反三:(1)489-134-76 (2)470-254-46 (3)545-167-133 【例4】:496-(296+144)举一反三:(1)675-(175+89)(2)466-(66+125)(3)354-(154+77)【例5】:496-(144+296)举一反三:(1)675-(89+175)(2)466-(125+66)(3)354-(77+154)【例6】:528-72-28举一反三:(1)489-77-389 (2)465-267-65 (3)545-167-145【例7】:824-224-176-124举一反三:(1)643-164-133-243 (2)487-187-139-61 (3)545-167-145四、乘法分配律(8种)【例8】:计算:125×(80+32)(24+40)×25举一反三:(1)125×(64+80)(2)(80+32)×125 (3)(16+32)×25【例9】:(1)125×(100-8)(2)(125-40)×8举一反三:(1)125×(100-48)(2)(100-16)×25【例10】:(1)117×56+117×44举一反三:(1)269×26+74×269 (2)521×65+35×521 (3)126×72+126×12+126×16【例11】:125×69-125×61举一反三:(1)25×127-25×119 (2)365×251-365×151(3)156×59-156×27-156×22 (4)137×97-44×137-137×43【例12】:45×102举一反三:(1)25×44 (2)125×168 (3)125×18【例13】:36×99举一反三:(1)45×98 (2)125×92 (3)35×99【例14】:(1)81+9×391 (2)9+9×999 (3)99+9×99【例15】:(1)9×107-63 (2)6×108-48 (3)134×101-134五、连除(2种)【例16】:1250÷25÷5举一反三:(1)2000÷125÷8 (2)1280÷16÷8 (3)1300÷5÷20(4)840÷5÷8 (5)1700÷25÷4 (6)4800÷50÷2【例17】:630÷(63×5)举一反三:(1)780÷(78×2)(2)1250÷(125×5)(3)6300÷(63×5)六、四则混合运算(1)(24+24)÷24×24 (2)24+24÷24×24 (3)16+4-16+4(4)(16+4)-(16+4)(5)25×6÷25×6 (6)120-(72+48)÷24(7)45+55÷5-20 (8)12×(280-80÷4)(9)218+324÷18×5(10)(488+32×5)÷12 (11)4500÷(170-60×2)(12)(28+41)÷(92÷4)(13)80+320÷4-30 (14)18×(420-320÷20)(15)48-2×8÷8×2(16)480÷(144-960÷8)(17)120+480÷(43-28)(18)(273+562)÷5-96 (19)4500÷(150-40×3)(20)812÷(532-36×14)(21)(12+12)÷12×12(22)625÷(54-522÷18)(23)17+13-17+13 (24)60-15×7÷15×7(25)12×(289-84÷4)(26)218+702÷18×5 (27)45000÷(150-40×3)(28)(77+38)÷(92÷4)(29)58-28×2+40 (30)56×4-175÷5(31)(73-59)×(6+13)(32)(85-40)÷(15÷3)(33)71-17×7÷17×7课堂检测:(1)43×202 (2)59×299 (3) 134×51-51×34 (4)7200÷36(5)68×32—784÷56 (6)3000÷125÷8 (7)98×35 (8) 960×46÷48(9)480×46÷48 (10)302×99+302 (11)756+483-556(12)230×54+540×77 (13)887×25-87×25 (14)(825+25×8)×4(15)325-225÷5+145 (16)35×102 (17)498+(201-154)(18)125×89×8(19)428×78+572×78 (20)8800÷(25×88)(21)3600÷50÷2(22)25×(20+4)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600-60÷15 20×4÷20×4736-35×20 25×4÷25×498-18×5+25 56×8÷56×8280-80÷ 4 12×6÷12×6175-75÷25 25×8÷25×880-20×2+60 36×9÷36×936-36÷6-6 25×8÷(25×8)。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优先级规则:
1.首先计算括号中的运算。
2.其次计算乘法和除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最后计算加法和减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通过以上规则,我们可以简便地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下面是一个例子:(4+3)×2-6÷3
首先计算括号中的运算:4+3=7
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7×2=14,6÷3=2
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14-2=12
因此,(4+3)×2-6÷3=12
除了以上的优先级规则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如,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除数为0,则结果为无穷大或不存在。
另外,如果算式中存在多个括号,则需要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商业运算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价格计算、税费计算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四则混合运算来快速计算结果。
总结起来,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遵循优先级规则,可以简便地计算混合运算的结果。
掌握四则混合运
算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快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则运算简便计算教学
四则运算简便计算教学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本文将向你介绍一些简便计算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一、加法运算:1.对于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可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并将进位保留下来,最后将进位加到最高位上。
例如,计算1234+5678=6912时,可以逐位相加,得到个位数为4,十位数为3(1+7+进位1),百位数为9(2+6+进位0),千位数为6(1+5+进位0)。
2.如果在计算加法时遇到进位比较困难,你可以考虑将其中一个数拆分为更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计算162+37时,你可以将37拆分为30+7,然后分别计算162+30=192和192+7=199,最终得到162+37=199二、减法运算:1.对于两个整数的减法运算,可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并将借位保留下来,最后将借位减去相应的位数。
例如,计算758-241=517时,可以逐位相减,得到个位数为7,十位数为1(8-4-借位),百位数为3(5-4-借位),最终得到758-241=5172.如果在计算减法时遇到借位比较困难,你可以考虑将其中一个数拆分为更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计算875-128时,你可以将128拆分为100+28,然后分别计算875-100=775和775-28=747,最终得到875-128=747三、乘法运算:1.对于两个整数的乘法运算,可以使用竖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如果其中一个数比较大且末尾有很多个0,你可以只保留其非零部分进行计算,最后再将0补上。
四、除法运算:1.对于整数的除法运算,可以使用长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296÷18时,首先将18除以1,得到1,然后将1乘以18,得到18,再将18减去18,得到0,这时商为1,余数为0,所以1296÷18=72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并且除不尽,你可以考虑将除数扩大到使其能够整除。
例如,计算240÷15时,你可以将15扩大为150,然后计算240÷150=1余90,最后将余数除以15,得到240÷15=16余6以上是一些简便计算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03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
1、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1;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例2、例3; 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 4、解决问题例5;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 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 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和关系打下基础。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02
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 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 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 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 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 ,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为帮助学生掌握“0”在四则计算中的特性,教材设置了专项数学活动。这项活动,让学生把分散学习有关0的 运算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计算实例,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本单元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教材用 计算实例呈现学习活动。如,教科书第9页例4,以96+12+4X2为例,激活学生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 突出小括号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括号,通过具体的计算活动,揭示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并通过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练习,巩固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由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到认识中括号, 再到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学生在探索与应用活动中,感受“规定”的合理性, 加深理解。
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简便计算是指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四则运算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和的运算。
例如:3+4=75+2+1=82.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运算。
例如:9-5=412-3-4=5在减法中,有时需要进行借位操作。
如果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就需要向高位借位。
例如:316-197=119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5×3=157×8×2=112有时候,乘法中的一个乘数可以分解为多个较小的因数,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12×4=(3×2)×4=3×(2×4)=6×4=244.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被除数)分成若干部分(除数)的等分,求出每一部分的数值。
例如:12÷3=4(4是商,余数为0)16÷4=4(4是商,余数为0)当被除数无法整除除数时,就会产生余数。
例如:17÷4=4(4是商,余数为1)23÷5=4(4是商,余数为3)二、简便计算1.快速估算快速估算是通过一些近似值或计算技巧,来快速确定结果的数量级或大致数值。
例如:298+145≈300+150≈45028×7≈30×7≈2102.约分约分是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的过程。
例如:12/18=2/328/35=4/5在约分中,可以寻找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然后将其约去,以得到最简形式的分数。
3.转化运算次序在四则运算中,可以通过重新排列运算次序来简化计算或减少出错的可能。
例如:7×8+3×8=8×(7+3)=8×10=80通过将乘法和加法的次序调整,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的步骤。
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计算首先,让我们从加法和减法开始。
1.加法:-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数字的相等性质进行简化。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20+31+15+14,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两个数字相加得到35,然后再加上29和15,得到总和为80。
-在列竖式相加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进行逐位相加,这样可以更容易进行多位数计算。
2.减法:-同样,列竖式相减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进行逐位相减,这样可以更容易进行多位数计算。
-当遇到较大的减法问题时,可以使用借位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1000-643、我们可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0-3=7,4-4=0,1-6=5),所以答案是357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乘法和除法的简便方法。
3.乘法:-利用基本乘法表是解决乘法问题的关键。
熟记基本乘法表(1到10)可以快速地完成小规模乘法计算。
例如,当我们要计算7x8时,可以直接查表,得到结果是56-当遇到较大的乘法问题时,可以使用分配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要计算30x8,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3x10)x8,然后再计算3x10的结果是30,再乘以8,得到240。
4.除法:-利用乘法表反推除法是解决除法问题的关键。
例如,当我们要计算56÷8时,我们可以在乘法表中寻找到一个结果为56的数,然后再找出它与8相乘的倍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7x8=56,所以答案是7 -当遇到不整除的除法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长除法。
例如,要计算237÷6,我们可以写下长除法算式,逐步进行除法计算,直到没有余数为止。
除了这些基本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近似值和估算来简化计算。
-对于非精确的除法计算,我们可以使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例如,当我们要计算23÷7时,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为20÷7,得到2.85、这样我们可以在计算中使用这个近似值,而不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使用舍入法来改变数字的精度。
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753+385,我们可以将385近似为400,这样计算起来会更容易。